優秀作文是不斷積累和提升的過程,需要堅持和反復練習。推薦給大家一些優秀作文的典范,歡迎大家共同欣賞和學習。
最新小老鼠和大老虎童話(模板16篇)篇一
活動目標:
1、理解圖畫故事情節發展過程。
2、感受圖畫故事人物的幽默感。
3、學習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同伴。
4、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幼兒閱讀的興趣。
5、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1、教學大書《小老鼠普普》。
2、幼兒人手一本圖畫書《小老鼠普普》。
3、動畫碟片、電視機。
活動過程:
(一)認識普普。
1、給幼兒介紹新朋友小老鼠普普。出示普普,讓幼兒說一說你覺得普普是個怎樣的小老鼠。
2、向幼兒介紹普普的特點。請幼兒說一說,你喜歡普普的.這個特別之處嗎?
(二)讀教學大書,理解故事內容。
1、閱讀圖書第2—7頁。
師:普普家還住著誰?
師:你看到普普一家發生了些什么事?
2、閱讀第8頁。
師:你們猜一猜家人會同意普普一起去尋找食物嗎?
師:原來是爸爸的幫忙,也讓小老鼠普普一起去了。
師:你猜這會兒老師一家每個人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3、閱讀第9—17頁。
4、閱讀14—17頁。
師:普普放屁以后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師:看著普普這會兒表情是怎樣的。他此刻的心情怎么樣?
(三)幼兒自主閱讀17—23頁。
師:大花貓被吵醒以后又發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請小朋友自己在書中找一找答案。
師:老鼠一家都說了些什么?
師:普普這會兒心情又會是怎樣的呢?為什么普普臉紅了呢?
(四)完整欣賞。
1、請幼兒完整欣賞動畫故事《小老鼠普普》。
2、師:你們現在喜歡愛放屁的小老鼠普普嗎?為什么喜歡呢?
師小結: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缺點,但是有時有的缺點也不是一件壞事,就像小老鼠普普一樣這個放屁的缺點還可以救了它們一家人呢。無論是誰,我們都要欣賞別人的缺點。
最新小老鼠和大老虎童話(模板16篇)篇二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故事中小老鼠大老虎之間潛在矛盾、爆發矛盾到友好相處的全過程。
2.能仔細觀察畫面,大膽推測故事情節的發展,重點體驗小老鼠從無奈——憤怒——高興的心理變化過程。
3.感悟怎樣與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詞匯的豐富、朋友之間發生矛盾的解決方法。
活動過程:
1.出示角色進行對比,引發認知興趣。
(1)今天來了兩個小動物,看看是誰?(出示ppt圖片1)。
(2)大老虎長得怎么樣?(豐富詞匯:又高又壯)小老鼠呢?(又瘦又小)。
教師指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
(3)你覺得它們兩個會是什么關系呢?從什么地方看出來?
過渡句: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關于小老鼠和大老虎的故事,講述故事至“可是怎么說呢,我們之間還是有點小問題。”
(4)你們來猜一猜他們之間會有什么問題呢?
過渡句:嗯,有可能會發生這樣的問題,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是什么。
2.猜想引出故事前段,體驗角色的心理。
(1)(出示ppt圖3:好人壞人游戲、分甜面圈、采野花)。
要求:請你告訴我,你看到的是第幾幅圖片,發生了什么問題。
師小結:對呀,好事都讓大老虎做了,吃虧的事總讓小老鼠做。想想小老鼠的心情會怎樣?對呀,他有一點點不開心,有一點點生氣,可以又沒有辦法,我們用一個好聽的詞來形容他的心情叫無奈。(出示無奈的字卡)。
小老鼠不開心的時候總要說一句什么話?一起來學一學。(提醒幼兒說時把小老鼠的神態表演出來)。
3.講述第二段,引發幼兒討論,遷移經驗。
(1)雖然兩個朋友之間有點小問題,但它們還是很好的朋友,可是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事情,小問題變成了大問題,一起來看。(出示ppt圖7)。
(2)發生了什么事情?(鼓勵幼兒看著畫面說一說)教師完整講圖7。
(3)好朋友把小老鼠精心搭的城堡踢飛了,小老鼠的心情怎么樣?
師:是的他很憤怒。(出示字卡憤怒)。
它會對大老虎說什么?(引導幼兒用生氣的語氣來進行模仿)聽聽小老鼠是怎么說的。
過渡句:嗯,你們想了跟多的'辦法,我們來看看大老虎是怎么做的。
4.講述第三段,感悟與朋友之間的正確相處。
(1)大老虎是怎么做的呢?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圖片,首先請你仔細觀察圖片,然后像講故事一樣把他的辦法完整的說出來。也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說一說。現在請你們把圖片拿出來吧。
(2)現在請小朋友來說一說,先告訴我你看到的是第幾幅圖片,再請你像講故事一樣把他的辦法完整說出來。
(3)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師:是的,非常的高興。(出示高興的字卡)那他會原諒大老虎嗎?為什么?
(5)兩個好朋友終于和好了,但是大老虎如果經常要遷就小老鼠,它的心情也會怎樣?
那么,好朋友到底應該怎么相處?(在幼兒講述的基礎上,教師進行提煉)。
小結:對的,朋友之間應該要互相幫助,彼此謙讓,友好相處,發生問題了要改變相處的方式和方法,這樣友誼才能長長久久。
最后他們出現了什么問題?當三個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做?
5、自主閱讀。
現在請小朋友帶著問題一起來看看這本有趣的書吧。
最新小老鼠和大老虎童話(模板16篇)篇三
1、初步理解小老鼠、大老虎的情感及其變化的過程,嘗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
2、通過閱讀、猜測、想像、討論、表演等方式,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3、初步懂得友誼必須建立在真誠、平等的基礎上。
3、相關故事情節圖片若干。
(一)了解角色形象,大膽猜測故事情節。
1、嘗試用動作表表現大老虎、小老鼠角色形象。
教師:瞧,是誰來了?它們長的怎樣呢?
2、大膽猜測大老虎和小老鼠之間會發生的事情。
教師:高大的大老虎和矮小的小老鼠它們在一起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3、自主探索故事情節,學說小老鼠心理獨白。
教師: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們可以到圖畫上去找一找你答案!
4、簡單分析角色特征。
教師:在小老鼠和大老虎發生的這些事情中,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老鼠?
(二)感受故事情節的轉折,大膽猜測角色的心理。
1、傾聽講述,感受小老鼠的心理變化。
教師:大老虎沒有了小老鼠這個朋友了,它心里會怎樣啊?
(三)通過多種途徑了解故事情節的發展。
1、通過看一看、聽一聽、看聽結合等方式,主動探索故事情節的發展。
2、了解小老鼠和大老虎和好后的表現,懂得真正的朋友之間是相互平等的。
(四)完整傾聽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五)嘗試用動作、表情、語氣表達角色的心理變化。
1、分析角色的心理變化過程。
教師:在這個故事里,小老鼠的心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你能說一說發生了哪些變化嗎?
教師:大老虎的心理也發生了變化。你能說一說,演一演嗎?
2、用動作表現角色的心理變化。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把小老鼠和大老虎的心理變化演一演,好嗎?(教師和部分幼兒扮演大老虎,配班老師和部分幼兒扮演小老鼠。)。
(六)懂得和好朋友要平等相處。
1、將繪本放入語言區,指導幼兒在區域活動時自主閱讀。
2、在表演區提供相關道具,鼓勵幼兒自由進行表演。
3、開展續編故事的活動,根據故事的最后一句,幼兒想像故事的可能發展。
平時關注幼兒之間相處的方式,和幼兒講述如何與同伴相處。
本次活動環節清晰,重點明確,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把內容含量較大的`故事進行適當分解,讓幼兒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故事。活動中比較注重故事角色的情感變化,并在最后一個環節通過表演的方式加強理解,效果非常好。整個活動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能用語言較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閱讀、猜測、想像、討論、表演中很好地理解了故事內容,懂得了如何與同伴很好地相處。
最新小老鼠和大老虎童話(模板16篇)篇四
理解小老鼠、大老虎的情感及其變化的過程,會按故事畫面的提示展開合理想象,發展語言表達能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語言活動課,快來看看小老鼠與大老虎教案吧。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情節,知道朋友在一起要友好相處。
2、能根據自己的經驗續編故事。
活動重點:
知道故事內容,了解其所寓意的道理。
活動難點:
嘗試續編故事,并大膽地講給別人聽。
活動準備:
1、掛圖10號。
2、《小朋友的書――我升中班了》。
活動流程:
一、聽故事,引出話題。
2、請幼兒認真欣賞故事。
二、分段欣賞、講述故事。
1、講述故事前半部分。
2、講述故事后半部分。
三、幼兒相互交流。
討論: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么?不喜歡誰?為什么?
四、嘗試續編故事。
幼兒續編故事,師生共同對續編的故事進行評價。
活動反思:
一個是微不足道的.小老鼠,一個是強悍威武的大老虎,作者讓這二位成為好朋友,真是用心良苦啊!因了這個絕妙的設計,矛盾沖突波瀾迭起,喜劇氣氛也被渣染到了極致,一種頑董的幽默跳躍在字里畫間,讓人自始至終忍俊不禁,而同時,又情不自禁地要去琢磨那些隱藏在如此有趣的故事背后的東西。
這節課中,我不僅在引導反復觀察插圖的過程中,挖掘并培養了學生細心觀察和思考的能力,同時教會了學生如何閱讀繪本圖書的方法,最后還引導孩子自己續遍故事。課上,我領著孩子們從頭看起,一頁一頁地讀,從觀察畫面開始引導學生即興說感受,教師再加以觀察的提示和兒童式的教師語言對配文加以補充。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的感性得到滋養,得到抒發。這個感情的線索就是對朋友的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愛的生長,故事的生長,教學的成長,教育本身的成長。當情感在老師精心的鋪墊下越來越激烈時,孩子表達的欲望被瞬間點燃了,于是表達就成了一種真正的“情動辭發”,“言為心聲”。
最新小老鼠和大老虎童話(模板16篇)篇五
活動目標:
1、感受并體驗小老鼠普普不同的情緒變化,豐富有關心情的詞匯:孤獨、失望、難過、開心。
2、在體驗普普心情變化的基礎上進行經驗遷移。
活動準備:
《小老鼠普普》故事dvd;
體現小老鼠心情的四幅圖片和字卡以及故事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回顧故事內容。
1、請幼兒欣賞dvd動畫《小老鼠普普》。
2、請幼兒說出觀看動畫后的感受及小老鼠普普放屁的特點。
(二)感受和體驗普普的情緒變化。
1、教師引領幼兒觀看故事幻燈片體驗普普孤獨的心情。
(2)鼓勵幼兒大膽表述,教師在肯定幼兒想法的同時引出詞匯——孤獨。
(3)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遷移,講述自己孤獨時候的心情。
2、繼續觀看幻燈片,體驗普普失望的心情。
(2)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遷移,講述讓自己失望的事情。
3、結合幻燈片故事內容,體驗普普難過的心情。
(1)觀看普普難過心情的畫面,說說普普的心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
(2)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遷移,講述讓自己難過的事情。
4、體驗普普開心的心情。
(2)幼兒遷移經驗,講述讓自己開心的事情。
5、教師圍繞普普的四種心情,完整講述故事,并根據故事情節,適時出示表示普普心情的四副圖和字卡。
(三)幼兒閱讀講述。
1、幼兒自己閱讀體現普普心情變化的四副圖片,并進行兩兩講述。
2、幼兒拿著圖片跟現場的老師進行互動講述。
在閱讀大書的過程中,除了教案上面的提問,還可以增加的提問:
第2頁:哪個是普普?為什么?
第3頁:大家都在干什么?(提示幼兒用上合適的動詞)。
第8頁:普普提出來和大家一起去,你們猜猜大家會同意嗎?他們會說什么呢?
爸爸為什么最后同意他一起去?你認為普普會個大家帶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第10頁:除了有香香的食物,你還發現了什么?你會和普普一家說什么?
最新小老鼠和大老虎童話(模板16篇)篇六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畫面內容,用較完整的句子,較恰當的語言講述完整的故事。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幼兒的交往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1、四幅大圖片,小圖片10套。投影儀。
2、教師熟悉圖片,準備示范講。
3、事先將一幅圖片掛在活動室一角,給予幼兒充足的想象的時間與空間。
活動過程:
1、通過交談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發現在我們的教師里掛了一幅新圖片?
2、觀察圖片,提出問題,幼兒充分的自由想象。
(1)天氣怎樣?小老鼠為什么帶著小花傘?
(2)它要去做什么,小老鼠會用小花傘去做什么事情呢?教師注意及時肯定幼兒的想象。
3、操作、討論小圖片,啟發幼兒根據圖片內容自由設計、創編小故事。
說明:可小組創編,也可個人創編教師注意提醒幼兒在圖片的順序上可自由安排,要大膽想象,盡量促進講述內容生動豐富。
4、幼兒自由講述時,教師要傾聽幼兒的講述,隨時糾正幼兒出現的用詞不當和語法錯誤,也可以為幼兒提示一些恰當的詞語和句式,為下一步的完整講述做好基礎。
5、請一組或一名幼兒結合投影儀講述自編的故事。
說明:小組講述時,要啟發幼兒分工合作。在此,為照顧到個體差異,輻射最近發展區,對不同能力的幼兒要有不同的`要求。并不要求所有幼兒達到同一目標。能力低的幼兒也可選一張圖片進行講述。
6、在每個幼兒講述結束時,教師小結,重點肯定幼兒良好的想象力,讓幼兒明白這是自己肯動腦筋的結果。
7、出示所有大掛圖,教師示范講述,以利于提高幼兒的講述水平。
8、師生共同為圖片起名字,再次充分發散幼兒的想象力。
9、活動延伸:請小朋友拿一張自己最喜歡的圖片,或者是再找上一個新朋友編出一個新的故事,去講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
最新小老鼠和大老虎童話(模板16篇)篇七
一天,陽光明媚,老虎大王心情十分好便出來散步,走著走著,見到了一只遇險的老鼠。老虎一見,便停了下來。老鼠一見它停了下來。便連說:“虎大王,你別走別走,我有一事相求。”“什么事啊?快說,本大王還要散步呢!”“大王,你看我上有老下有小,放我出來吧。”虎大王的心一下軟了下來他便用自己的一只虎爪撥動了一下門,老鼠跳了出來。說:“謝謝。”老虎回:“不用謝。”說完老虎便準備走了“等一下。”“干什么?”老鼠又十分感激地說:“啊,老虎大哥,咱們交個朋友,好嗎?我要報答你!”老虎說:“我是百獸之王,而你,算什么東西?我能跟你交朋友嗎?”說完,他便揚長而去。
最新小老鼠和大老虎童話(模板16篇)篇八
首先,讓孩子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講述小老鼠與大老虎之間的關系,引起孩子興趣的同時也為后面的活動作鋪墊。在這里我做了兩手準備,一個是直接講述,一個是通過回憶先描述小老鼠和大老虎的樣子,再讓孩子思考當小小的小老鼠碰到大大的大老虎時會發生什么樣的事。在跟孩子們初步接觸以后,我采取的是第二個方案。
其次,從閱讀封面,感受小老鼠和大老虎一對好朋友的親密快樂。到聆聽小老鼠的獨白,猜測兩個好朋友之間的問題來逐步展開,在四個小問題的呈現環節,分別采用先聆聽后思考、先觀察后表達、猜測等方法層層展開,重點通過觀察小老鼠的表情、猜測小老鼠的心里,感受朋友之間的不友好帶來的不愉快。在這個環節中孩子們的傾聽比較好,能夠跟隨著教師的提問進行思考。
最后,難點的突破,主要通過讓幼兒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為大老虎提建議、分組選擇圖片講述以及后半部分的完整聆聽,體驗朋友之間和睦相處的快樂。
情感是這個繪本發展的主線,因此在環節設計上,我牢牢抓住這一點來深入。在表達上用生動的語言帶領孩子去感受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在細節關注上,設計了體驗環節,讓孩子們和朋友一起做做親密的動作;自己扮作與朋友剛剛分開的小老鼠,讓孩子們用語言和動作來安慰小老鼠進一步體驗角色的感受,增進了孩子和我之間的感情。并在每一次的小結中注重情感的提升,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體會到和朋友友好相處的快樂。
每一次的提問都能夠針對畫面意思的理解以及情感的體驗來設計,盡量做到提問方式多樣,回應不重復,注重回應中幼兒關鍵經驗的提升。
讓孩子找一找、看一看之前小老鼠和大老虎的照片是怎樣掛的'?最后封底又是怎樣掛的?也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間關系的變化。
總的來說這節活動還是比較成功,因為這節活動在3月份舉行的全縣“社會領域優秀教學活動展示”中我曾上過,當時效果非常好!得到了聽課教師的認可。
由于一些設備的關系,白板反光比較厲害,畫面不是很清楚。雖然引導幼兒去關注畫面的細節,但還不是很到位。
最新小老鼠和大老虎童話(模板16篇)篇九
《小老鼠與大老虎》這個繪本主要講了一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老鼠和一只大大的強悍威武的老虎居然成了好朋友,這對很不相稱的好朋友之間因為一些小小的問題波瀾迭起,這些小小的問題其實也是存在于小朋友的生活當中的,比如故意踢翻朋友的玩具、和朋友一起分享的時候自己可能會多留一點的小心眼,這些都會讓孩子感覺到繪本故事的親近,他們在閱讀中可以經歷著相同的情感變化。而小老鼠大膽地和大老虎絕交,大老虎想盡辦法贏回小老鼠的友誼,最終獲得小老鼠的諒解的比較完美的結局會讓幼兒雀躍,從中也能學到和朋友友好相處的一些方法。我想這就是繪本的價值所在吧。
整個繪本還采用對比的方式把喜劇氣氛渲染到了極致,從玩游戲時投降的“小老鼠”到角色互換后投降的“大老虎”,從“小老鼠”身上的創口貼到“大老虎”身上的創口貼。富有趣味的設計,一種頑童的幽默跳躍在字里畫間,讓人自始至終忍俊不禁。
這堂課在我上之前已經看兩個老師上過了,第一個老師上的時候是完全按照繪本上的故事講的,然后讓幼兒一幅幅圖觀察,講,本身故事就很長,這樣分開像看圖說話一樣的形式講述,把整個繪本拆的很散,幼兒注意也不能集中。第二個老師注重幼兒的對故事本身的傾聽,她是以故事的形式講述的,將繪本中原來的對話以第三者的身份講了出來,這樣雖然整體性好了,但是,我覺得失去了繪本的意義,繪本最重要的是圖,如果以傾聽為主要目標,以故事的形式講述,圖就成了輔助。結合本班幼兒喜歡表演的特點,我在上課時將重點放在了學習圖中大老虎和小老鼠的表情、神態、動作上,然后讓幼兒體會繪本中兩個動物的心理變化,從而理解好朋友正確的相處方式。想的很好,可是由于我是新教師,對課堂的把握不好,導致上下來還是效果不好,我的最大問題就是教師的應對策略。在這個活動結束后,我覺得在以后備課時,我必須讓自己想的更仔細些,比如如何跟進,是語言跟進,還是問題跟進;在語言跟進中是用過渡性語言還是總結性語言;在問題跟進中是追問還是反問,如何讓自己的提問不重復,回答有技巧;繪本的語言什么時候該出現,是講述還是總結、提升這些都值得好好思考。
在課后再與其他老師研這節課后,我發現,我們現在的活動設計很死,將繪本上成看圖說話的情況很多,繪本,應該更多的給孩子自己閱讀的機會。而同樣一節課,上法可以很多,主要是制定一個適當的目標,然后圍繞這個目標設定一條線索,教師緊抓這條線索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學習,這樣才是一個好教師應該做到的。
最新小老鼠和大老虎童話(模板16篇)篇十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小老鼠、大老虎的情感及其變化的過程,嘗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
2.通過猜測、想象、議論、表演等方式,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初步認識到友誼必須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
3.大膽想象、創編動作,積極參與表演活動。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一、認識角色,激發幼兒興趣。
幻燈片2:
1.師:今天有兩個小客人來了,看看它們是誰?(老虎、老鼠)它們長得什么樣?(大小)。
師:你覺得小老鼠和大老虎是什么關系呢?(好朋友)你從哪里看出來的?(他們抱在一起,笑瞇瞇的)。
幻燈片3。
2.師:我們來聽聽他們是怎么介紹自己的?
(幼兒自由討論)。
師:好了,我們來看看他們在一起發生了什么事。
二、了解故事前半段。
1.出示三幅圖片,
幻燈片4:“好人壞人”游戲。
師:它們在玩什么?誰當好人,誰當壞人?是怎么玩的?
師:想想小老鼠的心情怎樣?他是怎么樣想的?
幻燈片5:分甜面圈。
師:點心時間到了,他們在干嘛?是怎么分甜面圈的?
幻燈片6:采野花。
師:這次他們又干嗎了?它們誰去采花?為什么?
師:你覺得小老鼠這次會怎么想?
幻燈片7。
(2)師:現在你們知道它們的問題到底在哪里了嗎?
師:對呀,好事都讓大老虎做了,吃虧的事總讓小老鼠做。小老鼠不開心的時候,總要說一句什么話?誰來說一說。
師:小老鼠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是怎樣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三、講述第二段,引發幼兒討論,遷移經驗。
1.師:雖然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間總有一些小問題,但它們還是好朋友,還是會在一起玩。可是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事,小問題變成了大問題。
幻燈片8。
師:他們本來在干什么?后來發生了什么事情?
師:小老鼠的心情怎么樣?(很生氣)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
幻燈片9。
2.師:看看這幅圖,小老鼠表情怎樣?(很傷心)你覺得它會對大老虎說什么?
幻燈片10。
幻燈片11。
3.師:小老鼠見到大老虎來,它怎么樣了?心里怎樣?你覺得它會說什么?
師:我們來看看他們見到面后會發生什么事?
幻燈片12。
4.師:看到圖片上的大老虎怎么做了?你覺得小老鼠會原諒它嗎?
師:我們一起來聽聽看,故事中的怎樣講的?
四、講述第三段,讓幼兒體驗角色的心理轉換。
幻燈片13。
1.師:瞧,它們又在玩什么?這次有什么不同?小老鼠會原諒它嗎?它會怎么說?
2.師:小老鼠沒有原諒大老虎,大老虎還會想什么辦法?
幻燈片14。
4.師:小老鼠還是不想和大老虎做朋友。看看這一次大老虎又想了什么辦法?
幻燈片15。
5.師:最后,大老虎說:“要不要花啊?這樣吧,我下去給你摘!”
師:你覺得這一次他們倆會和好嗎?
幻燈片16。
師:瞧,兩個好朋友有沒有和好?你覺得小老鼠會怎么說?
幻燈片17。
師:你覺得以后大老虎和小老鼠會怎么相處?
五、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師:故事講完了,你喜歡這個故事嗎?那我們從頭到尾再來完整的欣賞一遍這個好聽的故事吧!
六、延伸。
師:真好,他們倆又是好朋友了。你喜歡這個故事嗎?喜歡里面的誰?為什么?
師:我們和好朋友相處的時候應該怎樣?(和好朋友相處應該要平等,要學會互相謙讓,互相分享。)。
幻燈片18。
師:可是,他們之間還是出現了一個問題?看看誰來了?
最新小老鼠和大老虎童話(模板16篇)篇十一
在很久很久以前,衡山上的深山密林里住一頭老虎,一只可愛的小白兔、還有一只機靈的猴子。
一年,小白兔大豐收啦!足足有2噸的胡蘿卜和200千克多重的西瓜。她決定和猴子哥哥到小河邊約會,可消息被老虎聽見了。他可樂壞了,心想:我也可以飽餐一頓了。
小白兔和小猴一見面,談得可高興啦!你一言,我一語。正談著談著,他們發現自己很臟,連小白兔都成了“斑點兔”小猴成了“斑點猴”正要下水洗個澡,只見“哈哈,我們食物,,這下看你們怎么逃。老虎咧開嘴說。小猴機靈一動,對小兔說:如此這么般,這么般如此。小白兔一聽,明白了。狐假虎威地說:
“哈哈,你才找死呢!你看,我身上的斑點,有不99頭老虎,已經被我吃了,就差你一個了。我就能稱王稱霸了!哈哈!
老虎一聽,不妙,正要逃走腳一滑,進了湖里,咕嚕-淹死了。
小白兔和小猴得救了。從此,山林里安靜下來了。
這件事說明了我們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勇敢面對,只要想出可靠的辦法,就能取勝.
最新小老鼠和大老虎童話(模板16篇)篇十二
這節課中,我不僅在引導反復觀察插圖的過程中,挖掘并培養了學生細心觀察和思考的能力,同時教會了學生如何閱讀繪本圖書的方法,最后還引導孩子自己續遍故事。課上,我領著孩子們讀繪本,從讀中引導學生即興說感受,教師再加以觀察的提示和兒童式的教師語言對配文加以補充。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的感性得到滋養,得到抒發。這個感情的線索就是對朋友的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愛的生長,故事的生長,教學的成長,教育本身的成長。當情感在老師精心的鋪墊下越來越激烈時,孩子表達的欲望被瞬間點燃了,于是表達就成了一種真正的“情動辭發”,“言為心聲”。
能在學習故事中讓學生學會表達,比如說學生看圖進行概括故事的內容,盡管一年級的學生只能說出簡短的一句話,甚至是一句話都難以說完整,但是通過教師的不斷反復引導能逐步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故事習得道理。對于朋友的相處來說,向一年級的孩子講大道理顯然是效果不明顯的,但是通過該繪本故事的學習,相信孩子們在故事中學到了與人相處之道。盡管很多孩子在交流過程中只是簡單地說出:不能欺負同學,不能自己吃大的,讓同學吃小的等等簡單的話,但是相信孩子們在故事中已有所領悟。
當然,本次教學,自我感覺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首先最大的問題是課堂時間把握不準。由于在教學過程中怕時間來不及,在很多環節還是比較趕,沒有給學生充分的展示時間,其次是在教學過程中自我感覺自己講的太多,學生講的還不夠。由于一年級識字量有限、朗讀能力較弱,因此在繪本教學過程中,很多內容都是老師在讀、演繹,而學生只是一旁的聽眾,沒有真正參與其中。這也是低年級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如何突破這一難點,也是我今后為之努力的方向!
最新小老鼠和大老虎童話(模板16篇)篇十三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小老鼠和大老虎彼此由潛在矛盾、爆發矛盾到友好相處的全過程。
2.能仔細觀察畫面,大膽推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初步體驗角色的心理變化過程。?。
3.懂得要與朋友平等相處。
活動準備。
活動ppt。
活動過程。
1.聲音導入。
“吱吱”聲:什么聲音?小老鼠是什么樣子?來學一學。
“啊嗚”聲:什么聲音?大老虎是什么樣子?來學一學。
問:大老虎長得高高大大,小老鼠長得小小的,你們覺得他么會做好朋友嗎?
2.欣賞故事前半段。
(1)出示ppt第一頁,問:他們是好朋友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猜一猜:他們在一起會發生什么事情?
(3)看一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1)出示“西部牛仔”組圖。
問:他們在干什么?你們想玩嗎?誰愿意當壞人?(其他小朋友當好人)。
2)出示“分甜甜圈”組圖。
3)出示“采野花”組圖。
(表演)哪一位小朋友想來采野花的?
3.欣賞故事中間段。
1)出示“積木”組圖。
幼兒看圖自由講述第二幅圖。播放幼兒相關視頻感受小老鼠的心情。
師:看看小老鼠是怎么做的?“吼”,幼兒猜想小老鼠“吼”的話。
“夠了,我再也不跟你做好朋友了,雖然我只是一只很小的小老鼠,你也不過是一個很大的大壞蛋,拜拜!”
小老鼠一直很軟弱,現在終于學會反抗了,我們為小老鼠的勇敢鼓掌!
2)延伸提問:你和你的好朋友鬧過別扭嗎?心情怎么樣?
3)出示“傷心小老鼠”圖片。
問:看看鬧完別扭的小老鼠心情怎么樣?
老師現在是傷心的小老鼠,誰來安慰安慰我?
現在小老鼠的性情好多了,猜一猜他們會不會和好呢?
3.欣賞故事后半段。
1)出示四幅圖。
師問:后來放生了什么事情?大老虎為小老鼠做了這么多事情?他們會和好嗎?
2)出示和好圖。
師:我們為他們的和好鼓掌!好朋友就是應該這樣公平相處。
結束延伸:
可是有一天,又來了一頭大家伙!(犀牛)三個好朋友應該怎么相處呢?
最新小老鼠和大老虎童話(模板16篇)篇十四
這堂《小老鼠和大老虎》社會活動講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中以小老鼠為中心來講述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間發生的事情,通過故事,讓孩子們懂得要友好地與同伴相處,感受和體驗交好朋友的方法和樂趣;在受到不公平待遇時說出自己的道理,爭取公正。活動開始,我便分發幼兒用書,針對步入中班的孩子來說,我重點引導孩子自己懂得拿書、翻書時要輕輕的,懂得保護書本。通過孩子們看到圖面中的小老鼠和大老虎,我再讓幼兒邊看圖畫邊聽我講述故事,在講述故事時,孩子們聽得非常的認真,對小老鼠的心理活動感到特別的好奇。講完故事,我通過提問讓孩子們大膽回答,孩子們都能大膽較流暢的回答問題。在第二個活動,我與孩子們一起討論什么是“公正”,因為之前沒有接觸過這個詞,孩子們對這個詞感到很陌生,后來,我用故事中小老鼠和大老虎的對話及故事結果來反應“公正”這個詞語,大部分孩子懂得公正的含義,懂得在受到不公正對待時,要說出自己的委屈,爭取得到公正待遇。當孩子們懂得“公正”含義時,我再帶領孩子們遷移平時生活經驗,讓孩子們大膽講述當自己受到委屈時應該怎么樣?孩子們都比較積極的進行討論。活動結束時,還有小部分幼兒對“公正”的含義不是很理解,我會在平時自由活動或分區活動中再引導孩子理解“公正”的含義。
最新小老鼠和大老虎童話(模板16篇)篇十五
首先,讓孩子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講述小老鼠與大老虎之間的關系,引起孩子興趣的同時也為后面的活動作鋪墊。在這里我做了兩手準備,一個是直接講述,一個是通過回憶先描述小老鼠和大老虎的樣子,再讓孩子思考當小小的小老鼠碰到大大的大老虎時會發生什么樣的事。在跟孩子們初步接觸以后,我采取的是第二個方案。
其次,從閱讀封面,感受小老鼠和大老虎一對好朋友的親密快樂。到聆聽小老鼠的獨白,猜測兩個好朋友之間的問題來逐步展開,在四個小問題的呈現環節,分別采用先聆聽后思考、先觀察后表達、猜測等方法層層展開,重點通過觀察小老鼠的表情、猜測小老鼠的心里,感受朋友之間的不友好帶來的不愉快。在這個環節中孩子們的傾聽比較好,能夠跟隨著教師的提問進行思考。
最后,難點的突破,主要通過讓幼兒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為大老虎提建議、分組選擇圖片講述以及后半部分的完整聆聽,體驗朋友之間和睦相處的快樂。
2、情感激發較好。
情感是這個繪本發展的主線,因此在環節設計上,我牢牢抓住這一點來深入。在表達上用生動的語言帶領孩子去感受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在細節關注上,設計了體驗環節,讓孩子們和朋友一起做做親密的動作;自己扮作與朋友剛剛分開的小老鼠,讓孩子們用語言和動作來安慰小老鼠進一步體驗角色的感受,增進了孩子和我之間的感情。并在每一次的小結中注重情感的提升,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體會到和朋友友好相處的快樂。
3、提問合理,回應有效。
每一次的'提問都能夠針對畫面意思的理解以及情感的體驗來設計,盡量做到提問方式多樣,回應不重復,注重回應中幼兒關鍵經驗的提升。
4、關注圖片細節。
讓孩子找一找、看一看之前小老鼠和大老虎的照片是怎樣掛的?最后封底又是怎樣掛的?也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間關系的變化。
總的來說這節活動還是比較成功,因為這節活動在3月份舉行的全縣“社會領域優秀教學活動展示”中我曾上過,當時效果非常好!得到了聽課教師的認可。
不足:
由于一些設備的關系,白板反光比較厲害,畫面不是很清楚。雖然引導幼兒去關注畫面的細節,但還不是很到位。
最新小老鼠和大老虎童話(模板16篇)篇十六
1、能仔細觀察畫面,大膽推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初步體驗角色的心理變化過程。
2、懂得要與朋友友好相處,感受和體驗教朋友的方法和與朋友在一起樂趣。
二、活動準備。
ppt錄音。
三、活動過程。
師小結:你們說的都很棒,好朋友在一起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有好吃的東西大家一塊兒分享,有好玩的大家一起輪流玩。朋友傷心的時候,會想辦法安慰他;很長時間和朋友沒見面了,互相打電話問候一下;遇到困難,你幫幫我,我幫幫你。你們平時是這樣做的嗎?我也是這樣做的,看來,我們都有很多的好朋友。
(二)、猜想引出故事前段,體驗角色的心理。
如果你和好朋友在一起分東西吃,你每次都是吃小的,你會開心嗎?
小老鼠開心嗎?它會怎么想?(錄音:哎!我能說什么呢?我只不過是一只很小很小的小老鼠!)。
如果你玩這個游戲,你想扮演里面的誰,為什么呢?
小老鼠雖然長得小小的,但是它卻很大方;大老虎呢,雖然長得大大的,可是他卻很小氣。
(三)、講述第二段,引發幼兒討論,遷移經驗。
小老鼠終于忍受不了大老虎的做法,和大老虎分開了。雖然現在也沒有人欺負它了,推到它的玩具,也沒有人讓它做不愿意做的事情了,可是它的心里還在想著大老虎,因為他們以前可是最好的朋友呀。(ppt錄音)它還是想著和大老虎重新成為朋友。
老師:大老虎呢,好朋友小老鼠離開了它,現在,再也沒有人和它一塊兒分享好吃的東西,也沒有人和它一塊兒玩好玩的游戲,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只有它自己孤孤單單的一個人,大老虎心里好后悔呀!它現在特別的想念小老鼠,他覺得自己這樣對小老鼠真是不像好朋友呀,它現在最想得到小老鼠的原諒。他能夠得到小老鼠的原諒嗎?它還想和小老鼠成為最好的朋友嗎?請你幫幫它想一個好辦法。
老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大老虎是怎么做的?(ppt)看來,它是真的想改變自己了。
接下來,它還會有怎么樣的改變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說一說。
猜到了嗎?小老鼠會不會原諒大老虎嗎?心情怎樣?它還會和大老虎成為朋友嗎?我們一起來聽聽小老鼠是怎么說的?(錄音:從那天起,我們又高高興興地在一起玩了,有時候我當好人,有時候他當好人,對了,吃甜面圈時我們一人一半,有朋友的日子真是太幸福了!)。
(四)、活動遷移小朋友,好朋友在一起還要相互體諒,相互關心,相互謙讓,這樣才能成為永遠的好朋友。
今天的天氣真好,大老虎和小老鼠又一塊兒出來玩了,這一次他們會玩什么呢?誰想來扮演大老虎?誰想來扮演小老鼠?(幼兒情境表演)我們一起來祝賀大老虎和小老鼠終于又成為最好的`朋友了。
現在我們小朋友也找到你最好的朋友一起來玩游戲,好嗎?
活動反思:
雖然說每一個人對每一個繪本的解讀都有不同之處。但是,我們在帶著孩子走進繪本時,一定要清楚,要從哪一個點帶兒童去走?以怎樣的方式,讓幼兒理解或體會怎樣一種情感?這就需要執教者對文本有更為深刻的理解。也是我在這次活動中的收獲吧。
小老鼠和大老虎,從外表看看這兩只動物,似乎不可能成為好朋友,但是在《小老鼠和大老虎》這個故事中它們是一對好朋友,但這對看上去很不相稱的好朋友之間也存在著一些小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在我們小朋友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的,比如:把人家的積木弄倒,和好朋友絕交后,會做一些好的事情讓之感動原諒。這些情節似乎和孩子日常生活很貼近。在第一環節中,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講講小老鼠和大老虎它們倆是怎樣的兩種動物,并讓孩子們來猜想它們倆在一起會發生什么事情,在激起孩子們興趣的同時也為后面的活動做鋪墊。第二環節是分段講述,主要是讓孩子們感受小老鼠和大老虎是怎樣從一對好朋友,慢慢出現問題,小老鼠和大老虎絕交的事情,為之大老虎做了哪些事情來贏得小老鼠的原諒。
在我講述完大老虎為小老鼠做的事情后,幼兒根據聽到的來回憶事件,加上之前的講述,在這一環節中,孩子們都基本能講出大老虎所做的事情,所以在這環節中,孩子們的傾聽還是比較好的。在這個活動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導入環節時間過長可以采用直接導入的方法,讓孩子來觀察圖片上的兩個小動物。在讓孩子理解故事發展情節的同時,可以讓孩子去感受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可以讓孩子扮扮小老鼠或者大老虎,學學它們說的話,說話時的語氣等等。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參與性高、注意力集中、目標達成效果好。
經過這次活動讓我深深感受到,作為老師,一定要站在幼兒的角度,設身處地地考慮他們的經驗背景、情感體驗、思維方式和興趣愛好,并要從多個角度去設想應對策略,為活動中的有效回應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同時,要善于賞識和鼓勵孩子。因為老師的認可能喚醒孩子們潛在的自信,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