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稿的內容應緊密圍繞主題,突出重點,通過精煉的語言表達,將信息傳遞給聽眾。最后,愿這些廣播稿范文能夠給你提供寫作上的幫助和啟示。
最新法律的廣播稿(實用18篇)篇一
3、石以砥焉,化鈍為利;法以砥焉,化愚為智。——劉禹錫《砥石賦》。
4、夫立法令者,以廢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廢。——《韓非子,詭練》。
5、言行而不軌于法令者必禁。——《韓非子·飾邪》。
6、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尚書·大禹謨》。
7、公私不可不明,法制不可不審。——韓非《韓非子》。
8、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王勃《上劉右相書》。
9、吏不良,則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則有財而莫理。——王安石。
10、天下有定理而無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11、喜不可從有罪,怒不可殺無辜。——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12、立法普法執法司法依法治國,公正公開公平公道秉公為民。——盧志勤。
13、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戰國策秦策》。
14、人能勝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劉禹錫《天論》。
15、一民之軌,莫如法。——《韓非子·有度》。
16、知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為吏者枉法以害民。——漢·劉安《說苑·政理》。
17、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陳亮。
18、法無古今,惟其時之所宜與民之所安耳。——張居正。
19、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書》。
20、立憲利于國,利于君,利于民。——清·鄭觀應。
21、家有常業,雖饑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亂。——韓非《韓非子》。
22、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韓非子·有度》。
23、歷法禁,自大更始,則小臣不犯矣。——蘇軾《策別第六》。
24、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孝經·卿大夫章》。
25、政令必行,憲禁必從。曲木惡直繩,重罰惡明證。——王符《潛夫論·考績》。
26、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管子·明法解》。
27、故治國無其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衰。——歐陽詢《藝文類聚》。
28、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舉天下惟法之知。蘇軾《策別第八》。
29、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墨子·法儀》。
30、欲著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沒其實。——歐陽修《魏梁解》。
31、可行必守,有弊必除。——劉禹錫。
32、為人上者釋法而行私,則人臣者援私以為公。——《管子·君臣上》。
33、守一而制萬物者,法也。——《羲冠子·度一》。
34、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啟超。
35、其知而犯之謂之故,意以為然謂之失。——張斐。
36、國不可無法,有法而不善與無法等。——沈家本(清)。
37、以道為常,以法為本。——《韓非子·飾邪》。
38、有事不避難,有罪不避刑。——《國語·晉語七》。
39、明慎所職,毋以身試法。——《漢書·王尊傳》。
40、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三國志·諸葛亮傳》。
41、先王以明罰敕法。——《易傳·象傳·噬嗑》。
42、執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纓《格言聯壁·從政》。
43、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44、法令既行,紀律自正,則無不治之國,無不化之民。——包拯《致君》。
45、法者,見功而與賞,因能而受官。——《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46、治國者,必以奉法為重。——《三國演義》。
47、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管子·心術上》。
48、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三國志·魏書·鐘會傳》。
49、設若上無道栓,則下無守法。——葛洪《抱樸子·判子》。
50、如平直必以準繩。——《呂氏春秋·分職》。
51、法不阿貴,繩不繞曲。——韓非《韓非子有度》。
5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53、寧正以逆眾意執法而違私志。——桓范《政要論·為君難》。
54、禁勝于身,則令行于民;上不行法則民不從彼。——《管子·法法》。
55、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最新法律的廣播稿(實用18篇)篇二
3.守法法似父母,千種呵護。違法法似利劍,百般刁難。知法法似真經,終生受用。普法法似圣火,代代相傳。法制宣傳日,爭做法制宣傳員,和諧生活甜蜜美滿。
4.心無私欲,自然會剛;心無邪曲,自然會正。--(清)張伯行。
5.警察是法庭的仆人。
6.騙別人是法律問題,騙親人不過是道德問題。清朝有一位大學士說過,君騙臣叫皇恩浩蕩,臣騙君叫鞠躬盡瘁,父騙子叫無怨無悔,子騙父叫光宗耀祖。自己騙自己就叫我的未來不是夢。
7.法包含著一個民族經歷多少世紀發展的故事,因而不能將它僅僅當作好像一本數學教科書里的定理、公式來研究。為了知道法是什么,我們必須了解它的過去以及未來趨勢。
8.石以砥焉,化鈍為利;法以砥焉,化愚為智。——劉禹錫(唐)《砥石賦》。
9.國家有憲法才能屹立不倒,社會有刑法才能長治久安。過日子有民法才能和諧有序,婚姻法讓生活甜蜜美滿。法制宣傳日到了,文明讓社會更進步,法制讓生活更美好。
10.我們作為人而有權擁有的平等是環境平等,而不是個人平等。
11.如果法律沒有恐懼支撐,它絕不能生效。作者:古希臘劇作家索福克勒斯。
14.凡是解釋越簡單的法律,也就是越公正的法律。——托馬斯莫爾。
15.即使判決并沒有準確地判定過去發生的事實真相,爭端各方只要確信他們受到了公正的對待,他們也會自愿接受法院的裁判結果。
16.法寬則刑者少,刑者少則民為恥矣。——崔敦禮(宋)《芻言》。
17.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純仁列傳》。
18.法律職業的社會地位是一個民族禮貌的標志。——費爾德。
19.國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貴。——日蓮。
20.以法服人,其外若密,以德實疏;以德結人,其外雖疏,其中實密。(宋·呂蘇轍)。
21.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
22.車輕道近,則鞭策不用;鞭策之所用,道遠任重也。刑罰者,民之鞭策也。——尸佼。
23.法律就像一把遮風擋雨的傘,有了它,我們才能平安快樂每一天,遠離不法侵害!
24.愛民若子,執法如山。
26.因為有適度的自由,風箏才能在線軸的牽引下平穩地飛翔;因為有適度的自由,溪澗才能在山谷的約束中自在地流尚;因為有適度的自由,我們才能在法律的保障下幸福地生活。適度的自由,為我們的生活撐起一方蔚藍的天空。我希望自由似和煦的微風,似淙淙的溪流,因為只有適度的自由,才能讓我們真正地擁有。
27.20xx年巴西世界杯讓我感動的是日本在對陣科特迪瓦的小組賽中以1:2輸給對方,可賽后,日本球迷冒雨在雨中撿垃圾的場面。面對這種場景我想我們多會感到震驚和欽佩,這種好習慣怎么煉成的?回顧歷史,可以說是被污染逼出來的環保意識。60年代開始,隨著經濟每年平均以10%以上的增長率全速前行,但大氣污染等問題也隨著而來。面對青山綠水的逝去,民眾突然間吶喊“讓gnp見鬼去吧”所驚醒。嚴重的環境污染加上70年代的石油危機,徹底喚醒了日本人的環保意識。環境分類體系也在這個背景下應用而生。而這種環保意識是從娃娃抓起的。當在萌蘿莉和小正太時,培養使之對大自然的敬畏心,學習垃圾區分的基本常識,融入課本伴隨著成長。為了促進,還制定一系列法律體系和社會譴責風氣的形成。
28.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就應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亞里士多德。
29.法律如果不講道理,即使延續時間再長,也還是沒有制約力的。
30.天下有定理而無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31.以誠取信心靈美,依法循規事業興。
32.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戰國策秦策》。
33.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34.樹立法治權威,構建和諧社會。
35.國之權衡也,時之準繩也。——吳兢。
36.如同人們一般所理解的一樣,法律行為是對特定法律秩序中所有事實要件的抽象,其中主要是那種不違法的行為,同時也不是法律交易的行為,這類行為也要產生法律上的后果。這種根據法律規定而導致一定法律后果的行為,就是法律行為。
37.法分明,則賢不得奪不肖,強不得侵弱,眾不得暴寡。
38.家有家法,國有國法,人人都要懂點法;柴米油鹽,衣食住行,生活處處不離法;尊老愛幼,和諧社會不違法;法制宣傳日,讓我們時時刻刻與法同在。
39.執法如山,守身如玉。——(清)金纓。
40.法律總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見的。
41.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42.世界有法的存在,天空更加湛藍;事事有法的約束,秩序更加井然;法制宣傳日的到來,大家都很欣然;你我有法的陪伴,生活更加坦然。
43.在專制時期,雖然財政活動也表現法的意志和內容,但立法和具體執行都是由專制階級來完成的,所以此時的法律不是為了限制國家對財政的操縱而是為之撐腰,甚至助紂為虐。
44.疏法勝于密心,寬令勝于嚴主。——呂坤。
最新法律的廣播稿(實用18篇)篇三
3.任何人不得轉讓超過自己權利之權利。
4.沒有程序的正義就沒有實體的正義。——法諺。
5.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諺。
6.法無授權不得為,法無禁止不得罰。
7.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孟子。
8.家有常業,雖饑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亂。——韓非子。
9.誰把法律當兒戲,誰就必然亡于法律。——拜倫(英)。
10.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亞里士多德。
最新法律的廣播稿(實用18篇)篇四
甲:紅領巾廣播站今天又和大家見面了!我是小主持人:沈妍竹乙:大家上午好!我是小主持人:王鵬。今天廣播的題目是:學習法律知識,做合格公民。
甲: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就是調整人們行為的“規矩”。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黨和政府歷來十分重視少年兒童的法制教育。廣大少年兒童應當積極接受法制教育,努力學習法律知識。
乙:通過學習法律知識,邁好人生的第一步。人生的路很漫長,打好基礎是人生之旅的關鍵之處。少年時代正是長身體、學知識的重要時期,只有學習了法律知識,才能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違法,學會分辨是非,識別善惡,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
甲:通過學習法律知識,爭做合格公民。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的法制將會不斷地完善,這就要求每一個公民都要具有較高的法律素質。廣大少年兒童只有學法懂法,才能樹立民主法制觀念,明確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才能依法辦事,依法維護自身權益,成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合格公民。
乙:通過學習法律知識,努力成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接班人。為了更好地肩負并完成歷史賦予的重任,少年兒童必須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必須具有堅定的信念和廣泛的知識面,不僅要學習、掌握科學知識,而且要學習和掌握法律知識,增強法制意識。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國實現依法治國的法制目標,才能保障我們偉大祖國的長期穩定和經濟騰飛。
甲:為了幫助少年兒童更好地學習法律知識,全國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和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約請了國內有影響的少年法制教育的專家學者編寫了《“三五”普法少年法律知識讀本》。該書最大的特點就是把深奧的法律知識講得淺顯易懂,將嚴密的條文規定闡述得生動有趣。該書的出版凝聚了編者和作者的辛勤汗水,但愿少年朋友們能從中獲得啟發,吸取營養。
乙:最后,祝愿同學們,勤奮學習,只爭朝夕,時刻準備著,為創造中華民族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而努力。
甲:感謝大家的收聽,再見。
最新法律的廣播稿(實用18篇)篇五
3、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矩秩序各就各位。——萊蒙特。
4、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因而循之,與道神之。革而化之,與時宜之。——揚雄。
6、紀律是勝利之母。有些父母對自己的說得不夠、教導兒童服從。——毛澤東。
7、自由是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改革如果不講紀律、如果你敢于宣稱自己是受限制的。——黑格爾。
9、只有集體的努力才會有真正的成就,但能夠為錢而賣掉。——魯迅。
10、任何一個新的社會制度都要求人與人之間有新的關系,而是讓兒童練習良好道德行為。
11、紀律性、戰爭滿足了,要說明道理,做任何事的權利、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條件、紀律是集體的面貌、我并不十分苛求孩子、人民的安全是最高的法律,也不能有服從、不守紀律、堅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勞動者的團結一致,但它同時還滿足了人對掠奪,只有領導者本身在這方面以身作則才能收到成效,也不會有保護健康和預防危險的方法了。
最新法律的廣播稿(實用18篇)篇六
1.盡管我們很難從西方法治發達史中清晰的剝離出屬于法律職業共同體的集體貢獻,但毫無疑問,如果舍離法律職業共同體的智慧與努力,西方即便不至于陷在中世紀黑暗中不能自拔,也絕不會有今天的輝煌。
2.這惡霸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難書,最后總算受到法律制裁。
3.在一個國家中,法律永遠是由強者的權力制定的。——柏拉圖。
4.立憲利于國,利于君,利于民。——清·鄭觀應。
6.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偉大而卓越的行動,在政治家們強烈的圖謀下表現出來;而不是表現為性格和激情的結果。因此,奧古斯都與安東尼的斗爭——那戰爭被視為是他們心懷主宰世界的野心而引發,也許那僅僅是嫉妒的結果。
8.法者,天下之儀也。所以決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具命也。
10.被敗壞的道德踐踏了的法律還有何意義。(賀拉斯)。
11.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礎。
12.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
13.任何事情,只要與自然發顛撲不破的永恒要走向沖突,就是無效的,因而也就不能約束任何。
14.沒有誠信的堅強基石,法制便猶如是建在沙土上的高層建筑。
15.法律就像一把遮風擋雨的'傘,有了它,我們才能平安快樂每一天,遠離不法侵害!
16.言出為箭,執法如山。——李綠園《歧路燈》。
17.立善防惡謂之禮,禁非立是謂之法。——傅玄(晉)《傅子·法刑》。
18.那個使他奉獻自己,以促使其早日實現的主義,將不受所有法律的訂立和法律的破壞所左右,而日漸茁壯成熟就像土里的種子,不管冬日的寒凍,夏日的干旱,仍然將它飽滿的谷粒獻給人類那樣。
19.樹立法治權威,構建和諧社會。
20.言行而不軌于法令者必禁。——《韓非子·飾邪》。
21.人們內心深處源源不斷地產生激情,故此,一種激情的破滅幾乎總是意味著另一種激情的產生。
22.學法、懂法、用法、守法。
23.人民就應為法律而戰斗,就像為了城墻而戰斗一樣。——赫拉克利特。
24.希臘斯帕特王法律應對人有權威,而不是人對法律有權威。——波薩尼亞。
25.實際上,咱們想要的不是針對犯罪的法律,而是針對瘋狂的法律。——馬克·吐溫。
26.只要我還能有所選擇,我就只想生活在這樣的國家里,這個國家中所實行的是:公民、自由、寬容,以及在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公民自由意味著人們有用言語和文字表示其政治信念的自由;寬容意味著尊重別人可能有的任何信念。這些條件目前在德國都不存在。那些對國際諒解事業有特別重大貢獻的人,在那里正受到迫害,其中就有一些是一流的藝術家。
27.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應該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
28.家有常業,雖饑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亂。——韓非《韓非子》。
29.世間的一切苦難之中,最大的苦難無過于枉法。——培根。
30.國之權衡也,時之準繩也。——吳兢(唐)《貞觀政要·公平》。
31.懲罰是對正義的伸張。
最新法律的廣播稿(實用18篇)篇七
3、凡是解釋越簡單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托馬斯莫爾(英)《烏托邦》。
5、不確定性在法律中受到非難,極度的確定性反而有損確定性。
6、習慣是法律的最好解釋者。
7、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礎。——英國政治家伯克e。
8、與其責罵罪惡,不如伸張正義。——丁尼生。
9、法律的解釋具有法律的效力。
11、人民的愉悅是至高無個的法。——西塞羅。
12、法律吸吮窮人的膏血,而富人卻掌握著權柄。——哥爾德斯密斯。
13、榮耀所禁止的法律卻往往應允。——威索林。
14、自然界中沒有獎賞和懲罰,只有因果報應。
15、法學家的共同意見具有習慣的力量。
17、本文通過對司法獨立原則的理解,結合我國國情的相關法律法規案例,分析這一原則的合理性和缺陷性,并提出自己的意見,以作引玉之磚!
18、人類法律,事物有規律,這是不容忽視的。——愛獻生。
19、水者火之備,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寬(漢)《鹽鐵論申韓》。
21、如果法律沒有恐懼支撐,它絕不能生效。
22、像房子一樣,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23、法律是無私的,對誰都一視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馬斯。
24、當秩序成了混亂的時候,就不得不用混亂來維持秩序,拯救法律了。——羅曼羅蘭。
25、造法易,執行難。
最新法律的廣播稿(實用18篇)篇八
3)法律源于人的自衛本能。——英格索爾。
4)法律總是把全民的安全置于個人的安全之上。——西塞羅。
5)犯罪總是以懲罰相補償;只有處罰才能使犯罪得到償還。——達雷爾。
6)風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廢除法律。——塞·約翰遜。
7)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波洛克。
8)法律的基礎有兩個,而且只有兩個……公平和實用。——伯克。
9)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貝卡利亞。
10)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己的德行。——阿奎那。
13)如果法律沒有恐懼支撐,它絕不能生效。——索福克勒斯。
15)若是沒有公眾輿論的支持,法律是絲毫沒有力量的。——菲力普斯。
16)弱者比強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護。——威·厄爾。
17)上帝把法律和公平湊合在一起,可是人類卻把它拆開。——查·科爾頓。
18)實際上,我們想要的不是針對犯罪的法律,而是針對瘋狂的法律。——馬克·吐溫。
19)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是我愿意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伏爾泰。
21)像房子一樣,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22)一個國家如果綱紀不正,其國風一定頹敗。——塞內加。
23)一個判例造出另一個判例,它們迅速累聚,進而變成法律。——朱尼厄斯。
25)用道德的示范來造就一個人,顯然比用法律來約束他更有價值。——希臘。
26)有多少罪孽就會有多少法律。——彌爾頓。
27)有兩種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禮節。——歌德。
28)在暴力的喧囂聲中,法律的聲音顯得太微弱。——馬略。
29)在一千磅法律里,沒有一盎司仁愛。——英國。
最新法律的廣播稿(實用18篇)篇九
3.法律的真理知識,來自于立法者的教養。——黑格爾。
4.法律職業的社會地位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志。——費爾德。
5.憲法創制者給我們的是一個羅盤,而不是一張藍圖。——波斯納。
6.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范圍內的事情的權利。——西塞羅。
7.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列寧。
8.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孟德斯鳩。
9.為了正義,哪怕它天崩地裂!——古羅馬格言。
10.法律之內,應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14.法律是一切人類智慧聰明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柏拉圖。
15.沒有紀律的隊伍是不可能有戰斗力的,紀律是勝利之母。——(俄)蘇沃洛夫。
16.名人名言法律解釋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尋獲其時代問題的答案。——拉倫茨。
最新法律的廣播稿(實用18篇)篇十
為人上者釋法而行私,則人臣者援私以為公。——《管子·君臣上》。
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書》。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王者之政莫急于盜賊。——李悝。
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天下有定理而無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墨子·法儀》。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太平之世不立刑。——康有為。
所以能制勝于天下者,用法明也。——諸葛亮《論斬馬謖》。
雖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規矩之正方圓也。故巧者能生規矩,不能廢規矩。
私情行而公法毀。《管子·八觀》。
守一而制萬物者,法也。——《羲冠子·度一》。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史襄哉《中華諺海》。
視時而立儀。《管子·國難》。
事斷于法。——鄧析。
石以砥焉,化鈍為利;法以砥焉,化愚為智。——劉禹錫《砥石賦》。
圣人之為國也,觀俗立法則治。——《商君書·算地》。
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陳亮。
圣人為法國者,必逆于世,而順于道德。——《韓非子·奸劫弒臣》。
圣人立法以導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無德,死者無怨。——《文子·自然》。
省刑之要在禁文巧。——《管子·牧民》。
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尚書·大禹謨》。
誅禁不當,反受其央。——《馬王堆漢墓帛書·國次》。
誅惡不避親愛,舉善不避仇仇。——《漢書》。
誅不避貴,賞不遺賤。舉事不私,聽獄不阿。——《晏子春秋·內篇》。
治國者,必以奉法為重。《三國演義》。
治國無其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衰。——《唐·歐陽詢·藝文類聚》。
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
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韓非子·解老》。
制治于未亂,保邦于未危。——《尚書》。
執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纓《格言聯壁·從政》。
知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為吏者枉法以害民。(漢·劉安《說苑·政理》)。
政令必行,憲禁必從。曲木惡直繩,重罰惡明證。——王符《潛夫論·考績》。
欲著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沒其實。——歐陽修《魏梁解》。
宥過無大,刑故無小。——《尚書·大禹謨》。
有治人,無治法。——荀子。
有事不避難,有罪不避刑。——《國語·晉語七》。
有法而行私,謂之不法。——慎到。
有法而不循法,法雖善與無法等。——沈家本。
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用賞貴信,用刑貴正。——《鬼谷子·符言》。
以至詳之法曉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蘇軾。
以道為常,以法為本。——《韓非子·飾邪》。
一民之軌,莫如法。——《韓非子·有度》。
陽為德,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董仲舒。
言行而不軌于法令者必禁。——《韓非子·飾邪》。
言出為箭,執法如山。——李綠園《歧路燈》。
言不中法者,不聽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為也。——《商君書·君臣》。
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惡極。——歐陽修《縱惡論》。
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度》。
憲律制度必法道。——《管子·伍法》。
先王以明罰敕法。——《易傳·象傳·噬嗑》。
喜不可從有罪,怒不可殺無辜。——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最新法律的廣播稿(實用18篇)篇十一
1、法者,所以禁民為非而使其遷善遠罪也。
2、法立于上則俗成于下。
3、法律就像一把遮風擋雨的傘,有了它,我們才能平安快樂每一天,遠離不法侵害!
4、有多少罪孽就會有多少法律。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6、在個人的案件中或是他所看到的案件中不能有疏忽,因此執法從來不能疏忽。
7、法院是法律帝國的首都,法官是帝國的王侯。
8、法無授權不得為,法無禁止不得罰。
9、只有戰勝者才有權判定什么是戰爭犯罪。
10、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么?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
11、法律的真理知識,來自于立法者的教養。
12、規外求圓,無圓矣;法外求平,無平矣。
13、最好的法律從習慣產生。
14、法分明,則賢不得奪不肖,強不得侵弱,眾不得暴寡。
15、法律是無私的,對誰都一視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16、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
17、奇特幾乎總能提供一種線索。一種犯罪越普通,越不具特點,就越難以查明。
18、倘若要說服他人,首先就要想方設法使人聽得進你所說的話。
19、帶來安定的是兩種力量:法律和禮貌。
20、人民應該為法律而戰斗,就像為了城墻而戰斗一樣。
21、拿法律不當回事,等于拿生命當兒戲。
22、沒有哪個社會可以制訂一部永遠適用的憲法,甚至一條永遠適用的法律。
23、要使事物合乎正義(公平),須有毫無偏私的權衡;法律恰恰正是這樣一個中道的權衡。
25、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為好人不會去做法律不允許的事情。
26、法是一套權威性的審判指南或者基礎。
27、榮耀所禁止的法律卻往往應允。
28、法律,在它支配著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場合,就是人類的理性。
29、法律的基本原則是:為人誠實,不損害他人,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
30、沒有信仰的法律將退化成為僵死的教條,而沒有法律的信仰將蛻變成為狂信。
31、付給律師的費用不應據其在法庭上陳述時間的長短,而應據其辯護質量的優劣。
32、法,國之權衡也,時之準繩也。
33、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話,全部藏書就會變成廢紙。
34、極端的法規,就是極端的不公。
35、法制是把雙刃劍,對守法者呵護,對違法者無情。
36、在一個國家中,法律永遠是由強者的權力制定的。
37、法律是一種強制性秩序。
38、法者,天下之儀也。所以決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縣命也。
39、用道德的示范來造就一個人,顯然比用法律來約束他更有價值。
40、戰鼓一響,法律無聲。
41、法律不是保護崇高,而是保護一般。
42、上帝把法律和公平湊合在一起,可是人類卻把它拆開。
43、圣人能生法,不能廢法而治國。
44、法律是你的黎明,而不是你的黃昏。
45、法律因罪惡而發展,并且懲辦罪惡。
46、懲罰是對正義的伸張。
47、沒有絕對的平等,也沒有絕對的權力。人在天性上類同,就法律而言不平等,在政治上不平等,又不同類。
48、國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貴。
49、法律顯示了國家幾個世紀以來發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視為僅僅是數學課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50、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莊嚴的表現。
最新法律的廣播稿(實用18篇)篇十二
4、憲法是一個無窮盡的、一個國家的世代人都參與對話的流動的話語。勞倫卻伯。
5、在暴力的喧囂聲中,法律的聲音顯得太微弱。馬略。
6、法律是最保險的頭盔。愛科克。
7、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難犯而易避也。班固。
9、一項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惡行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魯赫。
10、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范圍內的事情的權利。西塞羅。
11、疏法勝于密心,寬令勝于嚴主。――呂坤。
12、人們嘴上掛著的法律,其真實含義是財富。愛獻生。
13、法者,所以禁民為非而使其遷善遠罪也。歐陽修。
14、法律和制度必須跟上人類思想進步。杰弗遜。
15、法律源于人的自衛本能。英格索爾。
16、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話,全部藏書就會變成廢紙。基希曼。
17、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力。孟德斯鳩。
18、法律解釋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尋獲其時代問題的答案。拉倫茨。
19、綱紀廢棄之日,便是暴政興起之時。威皮物特。
21、法律不可能給每個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于全體和大多數人,我們就該滿足了。李維。
22、水者火之備,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寬。
23、法律有權打破平靜。馬格林。
24、自然界中沒有獎賞和懲罰,只有因果報應。瓦謝爾。
25、實際上,我們想要的不是針對犯罪的法律,而是針對瘋狂的法律。馬克吐溫。
26、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劉禹錫。
27、憲法創制者給我們的是一個羅盤,而不是一張藍圖。波斯納。
28、法律地在暴力面前是沒有發言權的。西塞羅。
29、法律只不過是我們意志的記錄。盧梭。
30、法發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學,也不在司法判決,而在社會本身。埃利希。
最新法律的廣播稿(實用18篇)篇十三
法律是維系社會安穩的重要手段。那么關于法律的詩句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1、惟用法律自繩己。
唐
韓愈。
出自《寄盧仝》。
2、法律底須存八議。
明
龔詡。
出自《甲戌鄉中民情長句寄彥文布政》。
3、掃除詩書誦法律。
宋
蘇軾。
出自《石鼓》。
4、始讀法律親笞榜。
宋
陸游。
出自《秋懷》。
5、自従四方多法律。
宋
蘇轍。
出自《次韻子瞻見寄》。
6、兼通法律吏能精。
宋
蘇轍。
出自《送傅宏著作歸覲待觀城闕》。
7、自從四方多法律。
宋
并敘。
出自《次韻子瞻見寄》。
8、先公法律自治身。
宋
陳宓。
出自《送師道弟守德慶》。
9、不將法律作春秋。
宋
陳普。
出自《詠史上·宣帝》。
宋
陳襄。
出自《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
11、法律剡章真未盡。
宋
陳造。
出自《次韻黃簿》。
12、法律森嚴信殊絕。
宋
高斯得。
出自《孤憤吟上十韻》。
宋
何夢桂。
出自《和夾谷書隱先生寄題蛟峰石峽書院三十韻》。
14、司馬八法律以規。
宋
毛直方。
出自《贈督師曹將軍》。
15、富貴拘法律。
宋
梅堯臣。
出自《長歌行》。
16、前人唯法律。
宋
梅堯臣。
出自《送何濟川學士知漢州》。
宋
蘇洵。
出自《自尤》。
18、恥言法律羞丘戎。
宋
蘇轍。
出自《新作南門》。
19、法律忌脫遺。
宋
張镃。
出自《次韻傅景夏見贈兼簡徐季益》。
20、且說高王寬法律。
宋
鄭剛中。
出自《樓樞蜜過華山浩然有念古慕希夷之心謹用韻作》。
最新法律的廣播稿(實用18篇)篇十四
2、像房子一樣,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3、法律是為了保護無辜而制定的——愛略特。
4、法者,治之端也。——荀況。
5、規外求圓,無圓矣;法外求平,無平矣。——宋祁。
6、有兩種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禮貌。——(德)。
歌德。
9、習俗是法律外的法律——英格索爾。
10、法,國之權衡也,時之準繩也。——吳兢。
11、法律,在它支配著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場合,就是人類的理性。——孟德斯鳩。
12、善良之心,就是最好的法律。——麥克萊。
13、人類法律,事物有規律,這是不容忽視的——愛獻生。
15、律師是法律最理想、最無可指責的解釋者——玉外納。
17、法律對不夠處罰條件的對象是無能為力的——托·富勒。
19、法律源于人的自衛本能——英格索爾。
20、禮節比法律更重要,它那高雅的特性為自己筑起了一道無法攻克的防護墻——愛獻生。
22、我們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們可以獲得自由——西塞羅。
23、習俗也許不如法律來得明智,然而——普盧塔克。
25、誰占有法律語言誰就占有相關的資源和利益。——布迪厄。
26、王子不在法律之上,而法律卻在王子之上——小普林尼。
27、人民應該為法律而戰斗,就像為了城墻而戰斗一樣——赫拉克利特。
28、刑一而正百,殺一而慎萬。——桓寬。
29、有兩種和平的強大力量,那就是法律和禮貌——德國。
30、立善防惡謂之禮,禁非立是謂之法。——傅玄。
31、在法律面前,一切頭銜都無濟于事——丁尼生。
32、法律之明了,不盡在其條文之詳盡,乃在其用意之明顯,而民得其喻也。——霍布斯。
34、被敗壞的道德踐踏了的法律還有何意義?——賀拉斯。
36、習慣沒有法律那樣明智,可它們往往更盛行。——狄斯累利。
37、不怕法律無情,就怕自身不清。
39、帶來安定的是兩種力量:法律和禮貌。——歌德。
40、人類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理——托·富勒。
41、當友愛蔚然成風的時候,法律也就可以告廢除了——亨·布林克洛。
43、法律的生命不是邏輯而是經驗。——霍姆斯。
44、法官手中的司法自由權就好比暴君的法律。它的標準無人知道——查·普雷德。
45、法官一發善心,法律就會松馳——緒儒斯。
46、再嚴厲的法律也不能使浪子回頭,揮霍者節儉,酒鬼清醒——塞·斯邁爾斯。
47、大海和陸地服從宇宙,而人類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轄。——西塞羅。
48、有多少罪孽就會有多少法律——彌爾頓。
49、秉公執法,維護法律尊嚴;浩然正氣,展示紅盾風采。
50、不健全的法律統治時間不會長——英國。
最新法律的廣播稿(實用18篇)篇十五
1、執法為民,普法惠民。
2、學法辨是非,知法明榮辱,用法處紛爭。
3、加強領導干部學法用法,提高領導干部依法執政能力。
4、增強全民憲法觀念和憲法意識,保證憲法的正確貫徹實施。
5、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6、以法律的智慧,譜寫絢麗的.人生。
7、加強法制宣傳,服務經濟建設,堅持科學發展。
8、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9、推進依法治區,打造平安雙清。
10、增強憲法觀念,推進依法治國。
11、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關心下一代健康成長。
12、學法懂法源自一點一滴,守法用法始于一言一行。
13、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權益。
14、讀書明理,普法醫愚,守法律己,和諧添彩。
15、手拉手,參與法治建設;心連心,共建幸福家園。
16、舉法治大旗,倡文明新風;走小康之路,建和諧社會。
17、法以人為本,人以法為天。
18、知法明禮,用法維善,護法除惡,守法心安。
19、推進法治溧陽建設,保障公民合法權益。
20、美麗赤壁是我家,依法治理靠大家。
21、增強公民憲法意識,提高公民法律素養。
22、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23、加強學法用法,促進依法經營。
24、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25、和諧溧陽,法治先行,率先發展,法治助推。
26、國法展示社會和諧,黨紀高懸玉宇澄清。
27、和諧潤四海,法治安天下。
28、創造平安就是創造財富,創造平安就是創造幸福。
29、弘揚法治精神,服務科學發展。
30、一日學法,終身受益,一人學法,全家受益,全家學法,社會受益。
最新法律的廣播稿(實用18篇)篇十六
2.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
3.法寬則刑者少,刑者少則民為恥矣。——崔敦禮(宋)《芻言》。
4.國之權衡也,時之準繩也。——吳兢(唐)《貞觀政要·公平》。
5.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鞅《商君書定分》。
6.人民就應為法律而戰斗,就像為了城墻而戰斗一樣。——赫拉克利特。
7.真誠是公正的基礎。——(古羅馬)西塞羅。
8.法者,天下之儀也。所以決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具命也。
9.加強法制教育,培養守法小公民。
10.人們內心深處源源不斷地產生激情,故此,一種激情的破滅幾乎總是意味著另一種激情的產生。
12.通俗的說,立法是人治走向法治的重要步驟,是部門管理上升到國家管理,道德規范提高到法律規范的飛躍。
13.吏不良,則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則有財而莫理。——王安石。
14.法律的真理知識,來自于立法者的教養。
15.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尚書·大禹謨》。
16.懂法,生活處處都如意,守法,日子過得甜如蜜,宣傳法,分享快樂不困乏,法制宣傳日,讓更多人了解法律保護權益,讓更多人運用法律保護自己。
17.把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工作抓緊抓好!
20.救濟走在權利之前,無救濟即無權利。
21.為人排憂解難的,是辦法;幫人走出困境的,是方法;幫人解圍的,是法律;12月4日法制宣傳日,讓我們一起將守法進行到底,讓社會更加和諧!
22.法擎利劍斬邪惡,律做天平判是非。
23.普及法律知識,倡導法治精神,彰顯法律權威。
24.如果語句中并無模棱兩可之處,則不能作出與該語句的明顯含義相悖的解釋。(法律解釋及合同解釋的一項基本原則)。
25.人類法律,事物有規律,這是不容忽視的。
26.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劉禹錫(唐)《天論上》。
27.家有家法,國有國法,人人都要懂點法;柴米油鹽,衣食住行,生活處處不離法;尊老愛幼,和諧社會不違法;法制宣傳日,讓我們時時刻刻與法同在。
28.如果司法權同行政權合二為一,法官便將握有壓迫者的力量。
31.歸外求圓,無圓矣;法外求平,無平矣。——宋祁。
32.警察是法庭的仆人。
33.沒有誠信的堅強基石,法制便猶如是建在沙土上的高層建筑。
34.現階段下,各種制度性與非制度性權威對農民權益的恣意妄為,以及國家法律在面對權利時所表現出的尷尬,使農民權益的保障問題顯得很必要。
35.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度》。
36.像房子一樣,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作者:伯克。
37.被敗壞的道德踐踏了的法律還有何意義。(賀拉斯)。
38.圣人能生法,不能廢法而治國。作者:管子出處:《管子法法》。
39.司法,就其本質而言,就是平等;越缺乏平等條件的地方,就越難看出在刑罰平等上有什么司法。
40.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作者:孟德斯鳩。
41.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力。作者:孟德斯鳩。
42.心無私欲,自然會剛;心無邪曲,自然會正。——(清)張伯行。
最新法律的廣播稿(實用18篇)篇十七
3)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范圍內的事情的權利。——西塞羅。
5)法律解釋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尋獲其時代問題的答案。——拉倫茨。
6)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話,全部藏書就會變成廢紙。——基希曼。
7)法律的真理知識,來自于立法者的教養。——黑格爾。
8)法律職業的社會地位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志。——費爾德。
9)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司馬遷(漢)《史記?循吏列傳》。
10)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難犯而易避也。――班固(漢)《漢書?刑法志》。
11)在民主的國家里,法律就是國王;在專制的國家里,國王就是法律。——馬克思。
13)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定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于自己身上。——阿奎那。
14)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應該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亞里士多德。
16)法發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學,也不在司法判決,而在社會本身。——埃利希。
17)自由是一種必須有其自己的權威、紀律以及制約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20)憲法是一個無窮盡的、一個國家的世代人都參與對話的流動的話語。——勞倫?卻伯。
最新法律的廣播稿(實用18篇)篇十八
1、弘揚憲法精神,構建和諧社會。
2、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3、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
4、學法知法,自強素質;守法用法,共建和諧。
5、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
6、學法用法、依法辦事,提高全社會法治化水平。
7、公民依法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相統一。
8、全力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9、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10、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11、您的權益需要法律保護,法律權威需要您的維護。?
12、維護法律尊嚴,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13、法治造就和諧社會,誠信成就積極人生。
14、學法守法都懂法,民安國安天下安。?
15、全體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6、了解法律知識,增強法律意識,遵守法律法規,維護合法權益,制止違法行為。
17、弘揚憲法精神,加強法治觀念,堅持依法辦事,營造法治環境。
18、心中尊法,自主學法,辦事依法,維權用法,誠信守法,和諧靠法。
19、崇尚法律權威,維護法律尊嚴;培養守法習慣,強化用法意識。
20、以憲為尊,以法為本;依法辦事,依法維權。
21、天天學法明是非,時時想法強觀念,事事用法維權益,處處守法促和諧。
22、學法、知法,立身守法;用法,護法,辦事依法。
23、勤學法掌握法律知識,常思法加強法制觀念,能守法遵循社會規范,會用法保護正當權益。
24、尊法重律,遵紀守法;依法辦事,依法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