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農歷新年的開始,人們會進行各種祈福活動,希望新的一年幸福、健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親子活動策劃,希望大家能與孩子一起共度愉快的時光。
我最期待的節日春節(熱門14篇)篇一
在我國很多傳統節日中,有元宵節、有清明節、有端午節、有乞巧節、有中秋節、有重陽節、還有春節。而我最喜歡的是春節。
在春節的前一天是大年三十晚,又叫“除夕夜”。家家戶戶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的。大街上、商場里人山人海,人們在購買年貨。我早早就洗好澡,穿上媽媽早就為我準備好了的新衣裳。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媽媽正忙碌著準備晚上的年夜飯;爸爸和姐姐忙著貼春聯、掛燈籠。
五點多鐘,媽媽把一桌美味佳肴做好了,有脆皮嫩肉的白切醬油雞;有香噴噴的梅菜扣肉;有五柳炸魚;象征著年年有余。有甜甜的一大盆湯圓,象征著團團圓圓;還有寓意著發財的生菜。看著這色香味俱全的一桌菜,我的口水一下不斷地涌出來,真想抓一把放入嘴里啊!
到了八點,吃完年夜飯一家人圍在一起看春晚了。春晚的節目豐富多彩:有唱歌、有跳舞、還有搞笑的小品。媽媽一邊看春晚一邊包壓歲利是。我看著包好的利是兩眼發光,心里在滴咕十二點快點到來吧。這樣我就早點拿到脹鼓鼓的壓歲錢了。終于等到十二點了,我接過了爸爸媽媽的利是,說了幾句吉利的話后飛一般的跑到樓下開始放鞭炮、煙花,迎接春節的到來。家家戶戶好像約好了似的,一齊放起了鞭炮和煙花。隨著“噼哩啪啦”的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五彩繽紛的煙花像火箭一般沖上半空,“吱”“嘭”的一聲煙花在半空中炸開了各種各樣的圖案。有的像大菊花;有的像流星;有的拖著長長的尾巴;有的像彩色的雪花紛紛落下,時起時落。把整個天空裝扮得五彩繽紛。
我最期待的節日春節(熱門14篇)篇二
我的家鄉在江西九江,這里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過年了,一直到臘月二十九都是大家最忙碌的時候。超市里人山人海,大街上車水馬龍,一派熱鬧的景象。
臘月三十,過春節了。晚上,大家舉杯暢飲,其樂融融。一起看春晚、打麻將、聊天,都是燈火通宵,從不間斷。
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了這天的景象和春節不同,而是賣禮品的小攤前擠滿了人,人人都要走親訪友,嘮一嘮去年的開心事兒,說說明年新打算。而我最喜歡的也是這項活動,因為去了親戚朋友家,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還有壓歲錢。我可以用這些錢買開學用的學具和我喜歡的東西。
再過上幾天,又到了一個溫馨的節日——元宵節。這下可就更熱鬧了。晚上,家家戶戶吃元宵,然后一起去看花燈。燈的樣式可多啦!有大型燈展;小紙燈;宮燈;貢燈;走馬燈,還有各具創意的自己家掛的燈,別有一番風味。
過完正月十七,所有的熱鬧都煙消云散,只留下寂靜。大人的假期結束了,孩子們也快要開學啦!
大家又會相會在下一個春節。
哈哈!!
我最期待的節日春節(熱門14篇)篇三
寒風吹起,紅梅報春,新的一年又快到了!我可喜歡過年了,不但可以穿新衣,放煙花,還能收到親戚朋友送給的壓歲錢和買春聯。
那次,我和妹妹換上新衣服,正打算去為坤家玩,爸爸卻叫住我們:“兩個淘氣包,上哪去哩?”我倆才不理他呢,還叫我們“淘氣包”。老爸見我們好長時間不回話,便說:“好了,不說話,那我和你媽媽上街買春聯去了!”我倆最喜歡春聯了,于是就撒起了嬌:“恩,好爸爸,你就讓我們去吧!”在我們萬般糾纏之下,他也只有帶我們去了!
來到街上,到處人山人海,十分熱鬧,個個都喜氣洋洋。爸爸讓我看好妹妹,自己和媽媽進商店去了。我們才不干呢,便悄悄地跟在他們后面,進了春聯店,我們向他們招手,他們一發現,便跑來教訓了我一頓,又把我們牽走。
終于,爸爸媽媽總算提著大包小包出來了,卻也是累得有氣無力,眼冒金星!……
除夕,是春節中我最期待的節日。因為那天能吃到我最喜歡的食物——“雞蛋餃”、“糯米丸”、“豆腐丸”。這些是寧波吃不到的——今年,我依然在老家安徽過年。
除夕早上,我和奶奶一起上街賣食材和過年的一些小玩意兒,當然也有我最喜歡的“冰糖葫蘆”,這在過年時最能吃出年味。中午,終于到了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我和媽媽還有奶奶一下午都在廚房里“奮戰”,你能聽見從廚房里傳來的切菜聲和剁肉聲。我幫媽媽準備材料,奶奶教我做丸子和餃子。
“豆腐丸”是這樣做的`:奶奶拿來一塊專門的布料,把很多豆腐放進布料里,然后扎起來,不讓豆腐渣流出來。奶奶把包著豆腐的特大布料放進一個大盆里,然后用手使勁地揉捏。原本完好的方塊豆腐瞬間“變身”成了豆腐泥,屋里充滿了豆腐的清香。等豆腐被奶奶的“柔拳”捏得粉碎了,就可以搓丸子了。媽媽把我切好的辣椒和生姜放進豆腐泥里,一起搓成丸子。丸子很難搓成,每次我都搓不好。不過我不灰心,還有“雞蛋餃”等著我制作呢。
做“雞蛋餃”雖然簡單,但非常有樂趣。我先把雞蛋小心翼翼地撒在鍋里,等它變成一張薄薄的雞蛋餅以后,就可以把肉餡抱起來了。等合起來的時候再用雞蛋把它們黏上,這是防止肉餡露出來。可別以為這就包好了,還要用熱水煮一會兒,因為如果肉餡沒熟會吃拉肚子的。怎么樣,你們沒吃過吧?晚上吃年夜飯,到處都能聽見鞭炮的聲音,真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啊!
正月初一,新年新氣象。我們家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家門前放爆竹,鄰居們的家門前也陸陸續續地響起了鞭炮聲。第二件大事當然是去爺爺家拜年,還要說一句吉祥話。桌子上有糖果、餅干、花生糖......這些是必須的。客人來的時候,桌子上要放上家鄉的茶水。
早上要吃餃子。奶奶說:“有一個餃子里有一枚硬幣,誰要是吃到了,他這一年就會有好運。”我和爸爸都想吃到那個“特別”的餃子。可是后來我和爸爸都吃撐著了,還沒吃到。最后是爺爺吃到了那個“特別”的餃子,我們全家人哈哈大笑。
從喝臘八粥開始,過年就進入了倒計時。我每天板著手指頭數日子,盼望它可以盡快地把年的氣息芬芳四溢地帶到我們身邊。
過完臘八節,烘托春節氣氛的年華和鞭炮越來越招,我們對年的向往便越來越強烈。臨近臘月二十三,我們把家中里里外外仔細打掃了一遍。看著干凈的家,新年的氣氛一點點加濃。祭灶!是臘月二十三的一個重要儀式,首先獻上香茶和果品,然后上香,祈求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因為按傳統習俗,灶王爺是“一家之主”,為了一家人順順利利,大家都非常虔誠,這寓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年更加臨近。人們除了工作就是置辦年貨,說話也離不開年的話題,大家臉上都洋溢著祥和的.笑容,充滿著對過年的期盼,年復一年,人們對過年這一傳統不厭其煩。二十三祭灶后,家家戶戶都要吃魚,寓意吉慶有“余”。從這天起,開始過年了。大紅的春聯,火紅的燈籠,金黃的“油果子”……這是必不可少中國“符號”。祖先發明的過年,融化進每個中國人的血液里,就這樣世代相傳。
好不容易到了除夕,我們貼上了大紅的春聯,掛上了火紅的燈籠,貼上了門神和門畫。然后我們大家坐在一起吃餃子,欣賞著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訴說著一年中最得意的事和對來年的祝福。我們一家人歡歡笑笑,其樂融融……新年的鐘聲響了,爆竹聲聲辭舊歲,到處都是鞭炮聲。一家人開始守歲,睡覺很“晚”,這寓意來年更加“興旺”。
大年初一,大家開始拜年,相互祝福。隨后開始走親訪友。
轉眼到了正月十五,正月十五鬧元宵,賞花燈,看煙花,吃元宵,這天也是很熱鬧的。今年的花燈在濱河路,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鞭炮聲接連不斷。回到家里又吃元宵。所以,正月十五也就是春節的“閉幕式”。
我最期待的節日春節(熱門14篇)篇四
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有許多傳統節日,例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都是我喜歡的節日。唯有春節是我最最喜歡的節日。
每逢春節,是我最開心的日子,因為我們都要回老家。在老家,家家張燈結彩,在街上許多人在置辦年貨,南來北往的人川流不息,人聲鼎沸,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熱鬧極了。我最期盼春節還有一個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春節有好吃的.,好看的新衣服穿,長輩還會給我們晚輩發紅包。
過春節時,人們燃放五顏六色的煙花,仿佛像一朵朵美麗的鮮花在空中綻放。對了,爺爺還給說了關于燃放煙花還有一個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每逢過年就會有年怪會出來吃人。有一年,要過年了,大家為了躲避年怪都躲進了深山老林里,當他們經過一位老爺爺家門口時,看那位老爺爺還沒有要走的意思,有一位好心的人便停了下來對他說:“老爺爺,你快進山吧,大家現在都在爭先恐后的跑,馬上年怪就要出來了,小心它把你吃了。”老爺爺說:“我不怕,謝謝你小伙子。”小伙子沒有勸走老爺爺,獨自走了,老爺爺關上門睡到了傍晚,穿上紅色的衣服,用打火石點燃竹子。就這樣,年怪一來,就嚇跑了,原來年怪怕響聲,于是,到了過年大家都會貼紅色門對,燃放炮竹來驅趕年怪。
中午,爸爸幫爺爺貼年畫,那年畫畫的繪聲繪色,栩栩如生,美麗極了;奶奶和媽媽忙著包餃子,急得我在廚房轉來轉去。到了吃飯的時候,奶奶張羅了一桌子好菜都是我最喜歡吃的菜,熱氣騰騰的,終于可以開吃啦!我狼吞虎咽吃了起來,飯后爺爺、奶奶給了我一個大大的紅包,我開心得不得了。
我最期待的節日春節(熱門14篇)篇五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過春節嘍!每到這時,家家戶戶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不管哪里,都洋溢著過年的喜悅氣氛,為什么要舉辦這些活動?我來給大家講講吧!
傳說,有一個僻靜的山谷,里面住著一只大怪物——年。每到新年這晚,它就去山下的村莊里,偷吃糧食,殺害人畜。大家都害怕這只怪物。每年這時,大家都門鎖的牢牢地不讓年進來,但每次年很輕松地走了進來。一年,大家準備去城里過年時,一位仙人從天而降,告訴他們,年最害怕紅紙和干竹被點著的聲音。于是大家買來紅紙貼在門上,又找來干竹點燃。年看到紅紙,聽到干竹點燃的噼啪聲,果然逃跑了。這個習俗就廣為流傳了下來。
記得去年過年,剛吃完年夜飯,我和哥哥帶著鞭炮溜出了家門,“要不,我們比誰的鞭炮更美。”哥哥提議道。我贊同了哥哥的提議。于是哥哥首先點燃火炮,只見,一只火炮首當其沖,只見它像一條銀蛇飛上天空。“啪”一聲,火炮周圍出現了五顏六色的煙火,像一朵花兒欣然怒放。還有一只突然射出,一下子沒了蹤影,只留下一條軌跡線就像在夜空這塊黑板上畫的龍。我看到哥哥的煙火這么美麗。想,要是比不過哥哥怎么辦?先試試吧!于是,我急忙喊道:“讓我來,讓我來!”哥哥同意了。我拿出一個盒子,打開蓋子,從里面拿出一個小小鞭炮,但我找了半天,盡然沒有找到引火線!我隨手一丟,鞭炮被扔進了石碓,“啪”,兩塊石頭飛了起來,又重重地落地。我嚇得呆若木雞。哥哥說:“這是甩炮,飛不起來也沒有煙花。”我傷心地低下了頭。這時,傳來了廣場舞的聲音,我們也跟著音樂跳了起來。我們一邊跳,一邊期待著新年鐘聲的敲響。
我最期待的節日春節(熱門14篇)篇六
我國中華傳統節日有很多,例如元宵節、重陽節、清明節、七夕節等等,但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因為春節有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事情,所以我最喜歡過春節。那我現在在這里告訴大家,我們一家人在春節里都干些什么吧!
在2021年農歷爭正月初一的春節里,我們都做了發紅包、拜年、吃團圓飯等等,但是覺得最有趣的就是放煙花、鞭炮,因為這些項目我覺得很適合春節,所以我選擇這兩個項目。首先,放煙花是一個非常有趣而且危險的項目。我們首先把煙花放進箱子里,然后再把火點到煙花引上。然后煙花,過了一會兒就往上噴。可每次點煙花的時候,我總會小心翼翼的。我會用一支香點到煙花引上,然后我會很害怕的往后跑。當煙花往上噴的時候,我又覺得它不那么的令人害怕,當火光在天上閃閃發光的時候非常的漂亮。其次就是放鞭炮了,放鞭炮的時候鞭炮會很響亮。我會先把鞭炮引拉出來,再在鞭炮的引上點火。之后我會馬上往后跑,雖然很害怕,但每次聽到鞭炮響起的時候我都覺得新年到了。
最后我對春節的事情更上了一層樓了,也有了一種新的收獲,還對春節有了一種喜愛的保護罩。從今天開始,我知道春節是給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們帶來了快樂和團圓!
我最期待的節日春節(熱門14篇)篇七
在古代,有一句詩是春節的最佳寫照,那就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在一陣短促的鞭炮聲中,我們的必過節日――春節來臨了。家家戶戶的親人們從東西南北匯聚在一起,家里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
在這喜慶的節日里,人們都會做兩件事:吃團圓飯和放鞭炮。
瞧,夜幕降臨了,我們一家人聚在飯桌前有滋有味地吃著豐盛的團圓飯:清蒸魚、紅燒排骨、燒鴨……此刻,爺爺和奶奶講著過年的老故事,爸爸媽媽說著明年的'新打算,我則邊聽長輩說話邊看春晚,屋子里洋溢著無限的幸福和滿足。
剛放下飯碗,我便喊了鄰居好朋友,拿著新買的鞭炮,叫了更多的伙伴,在小區前的大樹下集合。有的人拿著“美猴王”擦炮往地上一扔,突然的爆炸聲嚇得女孩們捂起耳朵大聲叫喊著跑到一旁;有的拿著沖天炮一點,它就像一只飛鳥一般急速往天空沖去;有的把“旋風小子”在地上一點,它便像龍卷風似的旋轉起來。
我們跳著,追著,跑著,四周充滿了我們的歡聲笑語……。
我最期待的節日春節(熱門14篇)篇八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但我覺著最有趣的還是春節。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每年臘八節過后,我就盼望著我最喜歡的節日快快到來。在中國,春節是農歷的歲首,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逢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將舊的春聯和福字撕下來,貼上新買的,這叫除舊迎新。
春節前,我們一家人都會聚在一起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媽媽還會為我準備好新衣服,我也會和爸爸媽媽一起準備年夜飯的食材,包好餃子、包子,在門上貼好對聯,大家一起為辭舊迎新做好準備。
當新年的鐘聲響起,就聽見外面“噼里啪啦”的聲音響個不停。哇!窗戶外燃放著各種各樣的煙花,有的像一個噴泉,火花四濺;還有的像仙女灑下的一片片花瓣……把漆黑的夜晚照得如同白晝,簡直就是一幅五彩的煙花畫,我也迫不及待地拉著爸爸加入了放煙花的大軍中。不知不覺到了凌晨一點多,睡意來襲,雖然依依不舍,但在爸爸的催促下,我還是不得不灰溜溜地爬上了床,枕下壓著爸爸媽媽給我的大紅包,這一覺我感覺睡得特別香。
這就是我喜歡的節日——春節,這就是中華兒女最重要的節日,我愛我們中國的節日。
我最期待的節日春節(熱門14篇)篇九
江西春節習俗: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到來了,全國人民為歡歡喜喜過大年,都開始忙碌起來了,買年貨,貼春聯、貼門神、貼花、放鞭炮、掃塵、洗浴、祭灶、祭祖、守歲、拜年等各種各樣的活動都開始了,而全國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以下是大學網特別為您整理出江西各地春節習俗,讓您了解江西,走近江西。
南昌春節習俗。
春節:我們南昌人說:過了二十四,天天都是年(南昌話)。是因為秦始皇征集民夫修萬里長城,南昌籍民夫在臘月二十四日后才陸續回家,家人均以親人抵家團圓的時間為“過年”。所以,南昌人過年的日子不同、時辰不一、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都是過年的,有的早上過年,有的是中年、晚上過年。
拜年:正月初一,幼輩依次向尊長拜年,尊長又率幼輩向左右鄰居賀年。南昌有句俗話:(南昌話)初一的崽,初二個郎,初三初四老姑丈,初初四也有專為亡親祭拜的。
換茶:是“換財”的意思,就是大家都發財。用厚毛紙外加一層白紙包裹糕點,上貼一片紅紙,送來送去。只需一件,只需一件,只圖形式,不重內容。
上七大似年:南昌人重視上七,這天要好好地吃一頓,還要吃“糊羹”,象征步步高,這天一般舉行隆重的敬神活動。
元宵節:(南昌話)“過了元宵罷了燈”,過了元宵,年事活動就基本結束了。(南昌話)“三十晚上的火、元宵的燈”,元宵觀花燈、耍花燈、猜燈謎,異常熱鬧。
宜春春節習俗。
年三十的晚上吃過團圓飯以后,一般來說戶主和成年人都不睡,大家圍在火盆旁一邊喝著茶,嗑著瓜子,一邊過去一年的得失,籌劃來年的生產生活,這樣一直坐到天明,此俗為辭舊迎新。正月初一凌晨開門,叫“開財門”,每家每戶對此極為慎重,至初一凌晨,戶主首先洗臉,著好衣冠,先向祖宗神位擺供品,點燃香燭,燒紙錢,之后在鞭炮聲中大開門戶,念叨“恭喜發財”,有的村民開門后,還出門向大利方向燒香作揖、敬天地,這叫“出方”,祈求天地保佑,能在一年里消災避禍,大吉大利。回屋后拜祖求神,祈求祖神保佑全家人平安,生財發福。今“出方”拜天地之俗已廢,初一開財門習俗沿襲不衰。
跳儺。
跳儺是有嚴格的時間限定的,一般是農歷正月初一到十六,初一叫“起儺”,十六叫“搜儺”。“起儺”之后,儺班開始四處巡回,十六日回村“搜儺”。“搜儺”儀式極其熱烈隆重,四鄰八鄉的鄉親們在這一天夜晚往往都要趕到石郵村自己的親戚家中來,村里往往也要擺上幾桌到幾十桌,集中招待一些來此地觀儺的“上面人”。
儺是中國一種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災的文化現象。儺文化包括儺廟、儺神面具、儺舞、儺戲、儺符、儺服飾、儺兵器等組成的一個復雜整體,包含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宗、戲劇學等許多方面的內容。
我最期待的節日春節(熱門14篇)篇十
各式各樣的節日猶如五顏六色的花海,總有一朵是你喜歡的。而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哦!
午飯過后,我們要先進行一番大掃除。我擦玻璃,你推吸塵器,他洗天花板,家里立刻熱鬧起來。不一會兒,大家滿頭是汗,幾乎可以揮汗如雨了。但家也大變樣了:玻璃像一塊明鏡、地上一塵不染。天花板好似重新粉刷了,一切看上去十分嶄新,我們心里也不禁一陣快活。
熱鬧的下午過去了,太陽快要“下班”了,天空中只剩下些許余暉,不刺眼,但很亮,直射到了遠處的天際,一家人都來到餐廳,準備享用晚餐。
哇!真是一桌滿漢全席呀!一條條魚又肥又大、一顆顆葡萄像紫珍珠、一只只螃蟹鮮嫩肥美,還有鮑魚、長壽面等山珍海味,我們饞得垂涎三尺,餓虎撲食般地你爭我搶,食物消失得比酒精還快。
一頓美餐之后,我和弟弟少不了放鞭炮,什么“黑狼火箭、燃燒繩、山楂片”一齊上陣,陽臺上到處“火樹銀花”、“導彈”飛射,煙花亂鉆,場面好不熱鬧。
哎,光想就快樂無比。我告訴你吧,我最喜歡的節日是——春節!
我最期待的節日春節(熱門14篇)篇十一
春節,是每個中國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節日,也是全中國最重大的節日之一,中國人認為只有過了大年三十的那個晚上這一年才算真正過去了。年,說長很長,365個日夜。說短也短。
每個地方過春節的習俗也不一樣,有的地方會舉辦廟會長達15天,有的地方會舞獅舞龍有的地方會貼對聯,像北方還會在餃子路面放入硬幣。
我的家鄉在杭州,這里雖然沒有什么特別的習俗,但是依然有濃濃的年味比如:大年三十晚上的團圓飯又稱年夜飯。一家人團團圓圓的吃著年夜飯看著電視里的春節聯歡晚會。大年初一早上人們匆匆忙忙的出門,去到親戚家里帶著些禮品去拜年。
今年寒假我去到啦中國的首都---北京。在那里我體會到了不一樣的習俗。
從年初一一直到正月初八都有廟會。里面有各種各樣的美食,穿著奇裝異服的人。還要各種精彩的表演。有民間的戲劇,有北京特色的舞獅,還有許多全國各地特色的美食,比如:杭州的蔥包燴,北京的冰糖葫蘆,炒肝,塔煉火燒「其實像水餃」,還有蕓豆糕等等,重慶的小面,舟山的海鮮。
八達嶺長城似乎也被人們的熱情感染了,別人告訴我說爬長城的時候會有很大的風,不過我們爬的時候不但沒有風,反而還開出了大太陽熱的我們滿頭大汗。
新年的故宮,天壇,北海,景山公園都掛上了大紅燈籠,別有一番風味。我們還在北海公園里看見了從來沒有見到過的冰湖,我們到上面去滑冰了。不過這次我們沒有訂到故宮的門票,可惜了。
時間匆匆而逝,我們已經在北京待了一周了,也該回去了。就在我們到機場之后,我驚呆了,一周前的北京首都機場還沒有新年的味道,而現在卻有濃濃的年味。
新年新氣象讓我們在新的一年里做更好的自己!
我最期待的節日春節(熱門14篇)篇十二
盼啊,盼啊,盼春節。我盼春節的煙花。每到春節,我都能看到美麗的煙花在空中飛舞。每次,爸爸都會拿著一箱箱煙花到樓下去放。就見爸爸一手抓緊煙花,一手用力按住打火機,火從打火機里不斷地冒了出來,把火湊到引線旁,引線“絲絲”地越變越短,就聽“啪”地一聲,一串黃色的火焰向空中飛去,又聽“啪”一聲,無數黃色的小星星向地上飛去。春節可真好!
盼啊,盼啊,盼春節。我盼春節的春節聯歡晚會。春節里,我和爸爸媽媽把全身洗得干干凈凈,鉆進被窩,打開電視機,看春節聯歡晚會。春節聯歡晚會一年就一次,所以我每次都會守歲,一看就看到12點。春節聯歡晚會上,我們會聽到小品,帶來歡笑;我們會聽到音樂,使心情舒暢;我們會看到各種表演,讓我們放松心情,春節可真好!
盼啊,盼啊,盼春節。我盼春節的壓歲錢。春節了,每當我收壓歲錢之前,都會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到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家去拜年。只要我甜言蜜語幾句,對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說幾句祝福語,他們就會面帶微笑,高興地從口袋里拿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心里面。
春節,是我國最重大的傳統節日之一。大家在歡快中度過了一年。在春節中,大家打掃房屋,辭舊迎新;大人小孩都圍在一起吃團圓飯,過除夕。最高興的無非就是我們小孩子了!大家結伴外出旅行、放鞭炮、收紅包。大家都是風開心。
在新春即將到來之際,我們迎來了期末考試。在緊張的總復習中,我十分盼望過春節,讓春節早一點到來。在復習的過程中,我心中默默地說到:“春節啊,你咋么不早點到來呢?我喊想念‘你’啊!”
記得有一次聽寫,我正好在盼望著春節。誰知,我一不留意,竟然將“春風又綠江南岸”錯寫成了“春節又綠江南岸”!乖乖,一個錯別字,是父親見了開懷不已,我不免有一些尷尬。雖然這樣,但是我依然無時無刻地期盼春節早點到來。
這個春節,我要以“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為動力,與好書同行;以“爆竹聲中一歲除”為“借口”,和同伴放鞭炮……這種種趣事,令我無比興奮!他們伴隨著我度過了的一年,讓我又長大了一歲;讓我長高了許多;還讓我學會許多知識。
春節,令我向往;春節,令我期盼;春節,令我眷戀。我多么期盼春節早一點到來。借此機會,我想大聲地喊道:“春節,希望你早點到來,我好想念‘你’!”
我最期待的節日春節(熱門14篇)篇十三
“過年了,過年了。”在人們的歡呼中,“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起來。
看!家家戶戶掛起了燈籠,貼上了春聯。哦,對了,還有“福”字,每家每戶的門上都倒貼著“福”字。為什么要倒貼“福”字呢?因為意思就是福到了。
喲!看看家家戶戶熱鬧的氣氛,一起吃年夜飯,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一起談著春節熱鬧的事情。
小朋友們格外聽話,穿上新衣服,等著給長輩拜年要壓歲錢呢!
瞧!人們又在放爆竹了,一簇簇煙花飛上藍天。真美啊!人們大聲叫道:“辭舊迎新了!”
我最期待的節日春節(熱門14篇)篇十四
中國的`節日五花八門:春節、兒童節、端午節、國慶節、中秋節……而我最偏愛的,便是春節。
春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吃上了一頓豐盛的飯菜,我家也不例外。每年春節,我家都有紅糖年糕、糖醋排骨、鴿子湯、家燉黃魚等,五花八門。只見糖醋排骨有著深紅的顏色,那偏黑的醬汁淋在了排骨上,排骨瞬間變得誘人起來,那空中都飄著誘人的香味,我的饞蟲都被引出來了。這春節啊,飯吃得我開心喲!
每到春節,長輩們便會給我們發紅包啦!這底金至少一百呢,這么多長輩,積起來的錢就多了!更何況,他們每年至少給五百的,那再把之前小金庫的錢翻五倍!財源滾滾啊!“人是鐵,錢是鋼,一天沒錢急得慌!”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所以,一到春節,我就不急了!這春節啊,錢領得我開心喲!
每到春節,家中的幾個兄弟姐妹便會聚到一起。這幾個淘氣包聚到一起,心里那想鬧得“天翻地覆”的心,就按捺不住了!記得今年,我故意把牙膏擦在奧利奧夾心里,混在一大包奧利奧餅干中,等待著,誰是這次的“幸運兒”。最后,爸爸“中獎”了,但他卻渾然不知,等到我們揭秘真相時,他笑著罵我們:“你們這群淘氣包!”顯然,爸爸不生氣。我們奇怪極了,平常他們不是這樣的啊,可到最后做了幾個試驗才知道,原來是因為春節到了,大人們約好不生我們的氣!這春節啊,玩得我是好開心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