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能夠讓學生在思考和表達中找到自己的樂趣,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學習寫作時,可以參考一些優秀作文范文,從中學習一些好的寫作技巧。
五年級端午包粽子(實用17篇)篇一
端午,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屈原的傳說,也有惡日說等。在端午這一天,我和媽媽在家包粽子。
首先,準備好材料。所需材料有:粽葉,糯米,各種陷料等。
準備好材料,我和媽媽就開工了,先將粽葉洗好,放在注滿水的桶中,泡治兩小時。在此等待時間,我們可以處理糯米。將糯米洗好,然后放在一個盆子里,加滿水,(冷水熱水都是可以的)。過了幾分鐘,媽媽將一塊白色的方塊(不知道叫什么)在水的邊緣掃了幾圈。水,就像變魔術似的變成了淺黃色。“給我試一下!”我迫不及待地拿過媽媽手上那個神奇的白色方塊。也學著媽媽的樣子飛快的在水的邊緣掃了幾圈,直到水變成了蠟黃色彩肯罷休。然后我們又洗好了餡料,取出泡好的粽葉開始要包了。
注意,這可是重要的步驟。我和媽媽開始包粽子了。首先拿出一張粽葉將其展開,平放在桌子上。選擇比較平整的一端,像折飛機似得折一個三角形,且內部空心,大概能裝下一只勺子口就行了。然后左手握住三角底部并將三角形的“洞口”盡量撐大,接著將糯米的水排掉,留下糯米,然后一勺一勺往三角形里放糯米,這個工作就有我來完成。在將三角形裝至3/2滿時,在糯米的表面挖兩個小洞用來放餡料,于是,我迫不及待的用筷子夾了兩塊紅燒肉放進去,然后按緊再放兩勺糯米,最后用剩下的粽葉封口,用棉線扎緊。哈哈,一個粽子就這樣在我和媽媽的手上誕生了。
接著我和媽媽又包了蛋黃粽子,紅棗粽子。那粽子的形狀是千奇百怪,稱出不窮,數學課堂上學過的幾何形狀幾乎都出現在我和媽媽包的粽子上,有三角形,梯形,平行四邊形,就差沒有包一個園的形狀了。
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真是美滋滋的。這次包粽子讓我更好的體會到了端午的習俗,我也希望端午的傳統習俗能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五年級端午包粽子(實用17篇)篇二
端午節那天,奶奶在家里包粽子。我也想學著包幾個,便央求奶奶教我。奶奶笑著答應了。
我看見奶奶的.面前擺放著一盆醬油米、一盤切塊的五花肉,一盤咸蛋黃,還有很多洗好浸好的粽葉。只見奶奶拿起兩片粽葉,疊在一起,輕輕一卷,把粽葉卷成了漏斗形,然后抓起一把米,放了進去,還在米的上面放了一塊肉。再放上一把米,跟著又放了一個咸蛋黃。這時粽葉做的小漏斗已經差不多都裝滿了。這時,外婆加了比較后一把米,還用力地按了按。外婆說:“一定要把米按結實了才行。這樣粽子才不會散開。”說著,外婆熟練地把粽葉的兩邊往下折,順著“漏斗”的形狀包裹起來,比較后用繩子牢牢地系住。就像變魔術似的,三下兩下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在外婆的巧手中誕生了!
輪到我了。這包粽子看著不難,包起來可真不容易。我做的“漏斗”質量太差,裝進去的米總是漏個精光。試了好幾次,都不成功,我漸漸不耐煩起來,嘴里嘟囔著:“不包了,不包了。”奶奶笑著說:“寶貝別著急,奶奶來幫你。”于是,奶奶幫我捏住“漏斗”的邊,又在“漏斗”的尖尖里放了一顆花生米。哈哈,我的粽子也不漏啦。在奶奶的幫助下,我終于也能成功地包出漂亮的粽子了。
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我覺得這簡直是世界上比較好吃的東西。看著爸爸媽媽品嘗我包的粽子,我也覺得美滋滋的,心里樂開了花。
五年級端午包粽子(實用17篇)篇三
我還是孩子時候練過包粽子了,這么多年來,早些年是我婆包辦了每年的這個事兒,后來去世后又由我母親做,粽子一直是我最喜歡食物,每年我們家都要自制兩種口味的,甜味的芝麻粽子和咸味的蠟肉粽,配上咸鴨蛋,雄黃酒外搽,一些時令蔬菜,門口掛上一種叫“石菖蒲”生植物,家家水缸里放“石菖蒲根”就是我童年對端午的全部記憶了。
小時候,學著大人的樣子做“煤灰粽子”玩,做好了婆有口頭或一塊“花果糖”的獎勵,這樣就有了初步的“技術”了。但是這些只是游戲,沒有真正完整地做過一次粽子就度過了我的童年。
母親是粽子就更加受到全家歡迎了,肉粽子嘛有鹽有味,我們是只管吃不動手包,那真是舒服啊,后臺我成家后也沒有“機會”每年母親包好后送到我家里,也不去外面市場買,擔心參假及衛生問題。
再后來父母去了北方,我們就沒有依賴的了,開始試試自己動手,嘿嘿樣式嘛還是沿襲我們當地那種尖角粽子,做不來以前母親做的“大頭粽”,前天妻子買好了材料,她不會,只好我動手了,做出來的效果自然沒有商品那樣美觀,但是那種成就感就夠得意一陣的了,還專門給兒子留了點在極凍室里。
五年級端午包粽子(實用17篇)篇四
今年的端午節又到了!
這一天,我和爺爺一起包粽子。我們首先把糯米泡在水里,然后把棗洗干凈,還準備好了幾片竹葉。
開始包粽子了,我們先把竹葉弄成三角形的,然后放上兩顆大棗,再放上糯米,把竹葉包起來,最后用皮筋捆結實。
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煮了一會兒,粽子熟了,我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真香啊!
吃晚粽子,奶奶又給做了五絲線帶在手腕上。
我喜歡端午節!
我首先拿起一片粽葉,卷成一個漏斗形狀,把糯米倒進去,用線封好。好了,現在可以煮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粽子放進開水里,不一會兒,粽子出鍋了!我看著那熱騰騰的粽子,口水直流三千尺,馬上拿起一個,剝開粽葉,一口就吞下去了,真好吃啊!哈哈!因為是自己包的。
這樣的端午節真有意義!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一起回橋頭,和奶奶一起包粽子。
到了那兒,奶奶已經在包粽子了。我看了下材料,有糯米、箬葉、雞蛋、豬肉……桶里已經有十幾個粽子了。我也學著奶奶這樣做。將兩葉箬葉折成漏斗形,抓一把糯米放上去,之后放一些小米、綠豆、雞蛋、豬肉。再放一把糯米。最后,用棕繩扎緊。大功告成,現在,我和奶奶一起去爐前,把粽子放進大鍋里,煮了3個小時,粽子終于熟了。我們一起吃粽子,我吃的特別香。
今天是端午節,我在奶奶家纏著奶奶教我包粽子,奶奶說包了粽子給誰吃啊?我說最大的給奶奶吃,奶奶一邊笑一邊說:“好吧那我就教你吧。”
我認真的看著奶奶怎么包,應該注意什么,自己也親自嘗試了好多回,總算包好了一個,奶奶看著我滿頭大汗笑著說你看看簡單的事情自己做起來并不簡單,只有多問還有多實踐才能做好,我連忙點頭說是的。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可以吃粽子,粽子香噴噴的、甜絲絲的,真香!真好吃!
粽子是用糯米、大棗和粽葉做成的。有一次,媽媽包粽子,我也很想包,我就問媽媽:“媽媽,我可以包嗎?”媽媽說:“可以呀!”我高興地跳起來。粽子做好了,我把粽子遞給奶奶吃,奶奶吃了說:“太好吃了,太香了。”我也樂得笑了。
媽媽說:“你長大了,懂事了。”我心里更樂開了花!
五年級端午包粽子(實用17篇)篇五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每逢端午,家家戶戶都要在屋檐上插艾葉、在手腕上纏紅絲線還要吃粽子。
據說,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而發明的。相傳,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是一位愛國忠臣,可是后來楚王聽信讒言,把他流放到南方去了。不久,秦王占領了楚國的首都。屈原聽到國家滅亡的消息,心中萬分悲憤,就抱著石頭投汨羅江自盡了。人們為了祭奠屈原,便發明了粽子。
上街買好原材料,我和媽媽就忙開了。洗箬葉,淘糯米,腌豬肉所有材料全部歸位,開始包粽子啦!只見媽媽先把兩三片箬葉疊在一起,卷成一個蛋筒一樣,然后往里面放一些糯米,加上一塊肥而不膩的五花肉,再蓋上一層糯米,把五花肉藏起來。接著把蛋筒上跑出來的葉子蓋上。最后系上紅絲線或竹桿固定好粽子葉就好啦!溫馨提示一下,綁粽子的繩子要勒緊,不然粽子煮出來不好吃。
包好粽子,就可以放進高壓鍋煮了。煮熟的粽子散發著一種淡淡的清香,輕輕撥開,糯軟的米粒包裹著爽滑的五花肉。這滋味,讓人一聞就垂涎三尺了。
雖然經典粽子很美味,但是我們新式粽子也毫不示弱。我們的粽子從開始的肉餡變成了紅豆餡、粗糧餡至今的粽子甚至成了黑暗料理!什么湯圓餡、巧克力餡、奶油餡、榴蓮餡、百果餡真是琳瑯滿目,令人應接不暇。要是屈原嘗了這種粽子,恐怕再也不敢吃任何粽子嘍!
端午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我非常喜歡端午節。為什么呢?實不相瞞,我喜歡端午節的原因是因為粽子!粽子實在太好吃了。誒?那邊怎么啦?原來是粽子煮好了。我也不多說啦,吃粽子去了,要是再不去恐怕粽子就沒了。哎!給我留幾個!
五年級端午包粽子(實用17篇)篇六
“粽子”是一種在民間極為流傳的特色小吃——北方的粽子甜;四川的粽子外焦里嫩;嘉興的肉粽更是遠近聞名。一些傳統節日里也是逃不開粽子的身影。
我,作為一個合格的吃貨,自然是禁不住粽子的誘惑了。這不,端午假期回家吃粽子嘍!興致勃勃的我回到老家,正準備吃粽子,卻被告知還沒包。我一聽,馬上催,“那就快開始吧!”正說著,腦子里閃過一個念頭——要不我也學學包粽子吧。大人們聽了我這個想法,自然是同意的。
他們先收拾出一張空桌,再把包粽子要用的粽葉、繩子、糯米、菜……擺上桌。媽媽先教我拿起一片較大的粽葉,把它一端彎折成一個漏斗形,再鋪上一層薄薄的糯米,放上菜、肉,然后又鋪一層糯米,最后把它折疊成形,用繩捆綁。綁的時候最為關鍵,一定要幫緊,不然煮的時候會散開……媽媽一邊說一邊包,偶爾還會停下等我,不懂的地方還會重復幾遍。不過,盡管如此,我包的第一個粽子還是避免不了因捆得太松而“夭折”。
可不要以為我會就此罷休了,在觀摩了幾次媽媽包粽子的過程后,我又“卷土重來”了。我腦海里一邊回想著媽媽講解的過程,一邊包起了粽子。知道了包粽子的難點后,我在最后一步——捆綁的時候,重視了不少。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第二個粽子成功出世,除了有點小,包的時間長之外,樣子什么的還是優秀的,就這樣,我勉強出師了。之后,我又包了三、四個,不過,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小。雖然我還想再練練,但粽子已經包好了,看來只能下次再練了。
今天我不但學會了包粽子,還大飽了口福,真是有意義的一天!
五年級端午包粽子(實用17篇)篇七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粽子的餡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做成餡。比如:棗餡的、豆沙餡的、肉餡的等。而我最喜歡吃肉餡的。
每年都是奶奶自己包,可是今年我特別想自己學著包,我看見奶奶在包粽子便趕緊湊了上去。奶奶準備好了粽葉、肉陷和糯米,然后拿了兩片粽葉把它折成漏斗的形狀,再把糯米和肉陷放進去,最后用繩子一圈一圈地就扎好了。我也學著奶奶的樣子包粽子,我拿起兩片粽葉想把它折成漏斗的形狀。可是折了幾次總也折不好,不是折出的漏斗太小,陷放不多,就是折出的太大下邊漏一個洞。好不容易粽子皮折好了,可是放在里面的餡總是漏出來,我連續試了幾次,可是餡還是漏了出來。我真的有些不耐煩了,奶奶見狀便鼓勵我說:“萬事開頭難,只要你耐心、細心的學一定會學會的”。聽了奶奶的話我開始認真的包了起來。一個、兩個……,我包的一個比一個好。雖然沒有奶奶包的好看,但我還是很高興。
通過這件事我懂得了無論做什么事都要細心,耐心持之以恒的去做就會成功。
五年級端午包粽子(實用17篇)篇八
端午節快到了!今天老師很開心,教了我們包粽子,材料有:蘆葦葉、糯米、線。另外我喜歡吃甜的,所以我包的餡兒是白糖。
首先把蘆葦葉和糯米洗干凈,拿起蘆葦葉放到切菜板上鋪平,將它折起卷成一個圓錐形,之后舀起糯米倒進剛才卷好的蘆葦葉里,再將多余出來的蘆葦葉從左邊按到右邊,從右邊壓到左邊,最后再從前邊蓋到后邊,然后用線繞三圈裹起來系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可是現在的粽子還不能吃,那怎么辦呢?答案是將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關上蓋子,點火煮!但是煮粽子要20分鐘,那么就讓我們等待吧!“呼”,漫長的20分鐘終于過去了,現在我們揭開鍋蓋熄火,戴上手套伸進鍋里拿起一個粽子放到盤子里,端起盤子擺在桌子上,拿起剪刀剪開線,拉掉線丟進垃圾桶,剖開蘆葦葉用筷子夾住粽子,就可以吃了,小心燙哦!
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好了,我要拿去給爸爸媽媽分享了。
精選范文:學習如何包粽子。
五年級端午包粽子(實用17篇)篇九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每當聽到這段童謠,心里就喜滋滋的。
星期四早上,我早早地來到了學校。操場上,擺滿了桌子、大盆,糯米和粽葉,那兒一片歡聲笑語,熱鬧非凡,集會剛剛完,大家就猶如一只只小鳥,飛到了操場上,那里有好多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在等我們。
一到那兒,鄭子騰奶奶就開始教我們包粽子了:先拿兩片粽葉,背對背,把粽葉一卷,卷成漏斗形,再放一些糯米、夾心進去,最后,用手拿著粽葉底,把多下來的粽葉往前一折,再用手一捏扁,往外一折,然后用繩子把包好的纏幾圈,綁好,一個粽子就做好了。
原來,包粽子這么好玩、有趣!
五年級端午包粽子(實用17篇)篇十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每到這個時候,奶奶都會提前一天去摘蘆葦葉,為我包粽子。在我看來,那是全天下最美味的食物了。
我家旁邊有一條小溪,溪邊長著大片的蘆葦,翠竹似的葦桿,青青的葉片,是那樣柔滑。一陣清風拂過,蘆葦舞動著婀娜的身姿,發出嘩啦啦的聲響。為了摘到寬大些的蘆葦葉包粽子,奶奶都要費上好大的勁,她必須踮起腳尖,用鐮刀把蘆葦葉拽到身邊,然后一手拉住葦桿,一手拿住葉片,輕輕摘下。
回到家,奶奶把葉子浸在水里,一張一張地清洗干凈,再剪去葉柄,接著端出泡了一夜的糯米。奶奶知道我喜歡吃肉粽,已經提前買好了五花肉,切成小塊,放上蔥姜醬油等調料,還準備好了紅棗,因為這也是我的最愛。奶奶的手非常靈巧,她將三張葉片有層次地疊好,折出一個圓錐形,撮一把米,放上兩三顆紅棗或一兩塊肉。墨綠的葉子裹上雪白的糯米、鮮紅的棗兒或油亮的五花肉,讓人一看就垂涎欲滴,上面再鋪一層糯米,用粽葉將其裹住,系上繩子,一個精巧的三角粽就包好了。
粽子燜了一個晚后上,第二天就可以品嘗了。這是全家人最開心的時候。我拿起一個粽子,剝開粽葉,葉子的清香夾雜著肉香撲鼻而來,我把它遞到奶奶手里,說:“奶奶,請先品嘗!”奶奶臉上綻開了花,樂呵呵地說:“我家的小星星長大了!”然后輕輕咬上一口說道:“恩,味道還不錯!”又將粽子遞給我說:“來,你也嘗一口。”我咬上一口,香甜軟糯,粽葉的香味和糯米的香味混合在一起,在唇齒間流轉,和著奶奶那潤物無聲的愛,一起藏進了我的心里。
五年級端午包粽子(實用17篇)篇十一
我一走進家門,就看見大小各異的粽葉,層層地疊在一起。原來,我們家正在包粽子呢!
粽葉浸泡在水里,顏色是深綠的,上面有一些粗粗的莖脈。奶奶拿來了糯米,紅豆,醬肉,和用來綁粽子的線,準備開始包粽子。
奶奶拿起一片粽葉放在左手上,用右手把粽葉較圓的那頭裹到旁邊,那頭的形狀好像一個三角形的小窩,奶奶用勺子盛起兩勺糯米和兩勺紅豆放在“小窩”里,用手輕輕按幾下,把下面的粽葉往上包,埋住“小窩”的出口。把多余的粽葉按到兩旁,然后把線在上面繞起來,每一圈都綁得很扎實,最后打上兩個結,一個豆粽就包好了。
我喜歡吃肉,所以我想包個肉粽。我學著奶奶包粽子的.樣子開始照樣畫葫蘆。我拿起粽葉,回憶奶奶的動作,我試著把圓的那頭包到旁邊,可惜我我經驗不足,“小窩”變成正方形的了。我重新試了幾遍,一個三角形的小窩終于誕生在我手中。我拿遠了點,仔細端詳了一遍,為自己的杰作喜悅。我放了兩勺米,又用筷子夾了兩塊精肉,聞一聞,然后放在上面,用右手把另一端粽葉拉過來,把尖出的葉柄往右折過去。最后一步是綁線。我的手一緊一松,所以粽子不太結實。奶奶鼓勵我:“第一個粽子嘛,沒關系。”我也滿意地看著我的粽子。目光中閃爍著喜悅。我用同樣的方法包了一個又一個,而且一個比一個好。
我喜歡包粽子,它不僅好玩,也讓我體會到了收獲的樂趣。
五年級端午包粽子(實用17篇)篇十二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
說起端午節,當然免不了吃粽子。但平常懶惰的我今年竟然想學包粽子。于就是,媽媽幫我準備好材料,便開始教我包粽子。首先,媽媽拿出兩片粽葉,三下兩下,粽葉便成了一個圓錐形。我也不甘示弱,拿出粽葉,卷了卷,卻成了個“漏斗”。在媽媽的指導下我才完成了第一步。
接下來就就是往粽葉里加上豆沙、糯米、鳥蛋。這個步驟很容易,我順利“通關”。可接下來把豎立在上頭的粽葉包上時,里面的餡料卻像個淘氣的小朋友似的想把自己的“頭”露出來。這時,媽媽才告訴我:“哎呀!你的糯米包多了。”這時,我取出一點糯米,再包上去。哈哈,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啦!
最后一步,就就是綁繩子啦。看媽媽那高超的技術,一下子就完了功。我便信心滿滿,可繩子就就是不聽我的指示,綁了就滑下來。媽媽說:“這個要靠的角。
五年級端午包粽子(實用17篇)篇十三
今天是五月二日,也就是農歷的端午節。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屈原因為在政治上得不到重用,楚國也滅亡了,所以投江自盡了。人們因為不想讓屈原的'尸體被魚兒吃了,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往水中投粽子葉。就有了劃龍舟和吃粽子的習俗。
今天,我們全家一起包粽子,舉行了一場包粽子大比拼,我們包的是三角粽。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我們一起包粽子,包的是蜜棗的。粽子的包法:首先取一片寬大的粽葉,卷成一個圓錐狀,接著在圓錐的筒中裝入糯米,在糯米中放入一個蜜棗,還要把上部的粽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開口為止,然后順著三角的邊將所有的粽葉都折好,最后纏上繩子就好了。說得輕巧,做起來就難了。我們包了一個小時,我才包了三個,還長得很難看。奶奶包了十多個,長得還不錯。就是因為奶奶平時干活多,心靈手巧,所以包的最多。奶奶贏得了包粽子大比拼的冠軍。
通過這次比賽,我覺得人們應該多勞動,只有勞動才是最光榮的,勞動者是最偉大的。
五年級端午包粽子(實用17篇)篇十四
大家應該都吃過粽子吧。都知道粽子十分好吃!大家看著這粽子都覺得包粽子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情,但是包粽子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放假后,我早早地來到外婆家,外婆家山好水好處處好啊!來到外婆家我就想嘗嘗外婆包的粽子了。我去問外婆:“晚上給我包粽子吧!。”“好好”外婆眉開眼笑地說。
過了一會,我看見外婆拿著一片片長長的葉子,我連忙跑過去問:“外婆這是什么呀?”外婆嚴肅地說:“這是粽葉。”“粽葉?”我迷惑不解地說,外婆笑著說:“傻孩子,粽葉就是包粽子的葉唄!給你晚上包粽子用的。”“噢……原來是這樣啊!”我摸摸腦殼著說。我立即跑過去對外婆說:“外婆我也要洗。”“好好”慢慢洗。我摸著粽葉上面都有一粒粒的臟東西,我就用力地刮來刮去。因為我刮得太用力竟然成了倆半,外婆看了說:“慢慢來。”弄這個要慢慢地搓像這樣外婆一邊說一邊做給我看沒過一會粽葉上變得干干凈凈了。
時間過得好快,晚上到了,我來到了爐灶前看外婆怎么做粽子,看外婆弄得這么快我覺得應該很簡單吧!我上前向外婆一樣把粽葉的前端對折,然后用雙手把粽葉弄膨脹起來,把出來的葉子給凹進去,再放進一層米飯再放進一塊肉塊,再把剩下的空間填滿米飯,把剩下的粽葉個塞進去,最后在捆上白線,然后就做好了。一個小巧靈瓏的小粽子就做好了。最后,還剩下一個小尾巴。真可愛!
寒假我學會了好多!
五年級端午包粽子(實用17篇)篇十五
以往的端午節,總是吃買來的`粽子,今年的端午節,我可是要親自動手包粽子嘍!
頭天晚上,我和媽媽就開始準備材料,我們把江米和竹葉都浸泡在了水中。第二天吃過早飯,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兩片竹葉準備開始包粽子。誰知,眼疾手快的媽媽一把從我手里抽走了竹葉,說:“包粽子很難的,就連我也包不好,你就先在旁邊看著吧!”我一聽,嘴巴張得可大了,一臉的不高興。媽媽見狀急忙改口:“這樣吧!你來幫忙放蜜棗吧!”
看著媽媽麻利地包了幾個粽子后,我也偷偷地拿了兩片竹葉依葫蘆畫瓢地包了起來。包好后,我又仔細地看了看,確定粽子的“相貌”長的還不錯后,就拿給媽媽看。媽媽仔細翻看了一下,微笑著對我說:“你有個地方包錯了,還有繩子系得太松了,一煮就會散開了。來,我再給你包一個你看看。”又看著媽媽包了一個后,我立即興奮地大叫道:“啊,我終于知道了,多余的葉子是裹在里面的,而不是漏在外面的呀!”
我又將兩片粽葉折了一遍重新包好,仔細端詳著自己的“處女作”,不禁撲哧一聲笑了:“看,我的粽子槍。”媽媽快速抬起頭來,也笑了起來。“粽子槍”的誕生,讓我變得信心十足,接著又包了許多不同形狀的“作品”。
終于完工了,看著自己那些有點奇形怪狀的杰作,開心地笑了起來。
粽子煮熟后,散發出淡淡的清香。我覺得這是自己從來都沒有聞到過的香味。輕輕將粽子剝開,看著乳白色的江米,微微開啟雙唇,小心地咬了一口,咦?味道好特別,哈哈!這可是我吃過的最香的粽子了。
五年級端午包粽子(實用17篇)篇十六
端午節固然少不了包粽子,這回我也體驗了一把包粽子的樂趣。
桌上放著一筐剛洗好的粽葉,葉子擺放的整齊有序,上面還沾著幾顆水珠,在那有些粗糙的頁面上,水珠顯得更加晶瑩,像是清晨剛剛摘回來的一樣;另一個盆中放著泡好的糯米,米堆得像雪山一樣高;還有幾碗餡料錯落有序地擺在那里。
只見媽媽拿起一片粽葉,兩手抓住兩端,從中間一卷,形成一個尖尖的竹簍,她左手抓好竹簍,右手依次將糯米、餡料、糯米加入簍中,隨后將竹簍上方多出來的一截粽葉折下去,再把左右2個角向下壓平。最后,取一截棉線將粽子五花大綁,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我學了個大概,覺得并不難,便取來粽葉一試,先不必說后面的工序,單是把粽葉卷成一個竹簍,就把我折騰了半天,不管我怎么卷,底部總有個小孔,光透過那小孔照在我的臉上,好像在嘲諷我。不知試了多少次,我終于成功了,我趕緊抓緊它,生怕它散開了,可禍不單行,不知何時,那粽葉竟破了一道口子,哎,可惜了那粽葉,我不停地嘆氣。母親看了一眼那粽葉,將它拿起又進行了幾番加工,竟把它改造成了一個筒形粽子,縫隙被遮蓋的無影無蹤。接著母親又教了我幾種簡單的包法,很快,我就學的得心應手。一個小時后,我們就大功告成了。
我迫不及待的將它們放入鍋中煮了,鍋中的佛水以最溫暖的方式擁抱著粽子。2個小時后,我打開鍋蓋,粽子的清香緩緩地從鍋中溢出來,我貪婪地嗅著這一絲絲、一縷縷棕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這真是我吃過的最美味的粽子了。
五年級端午包粽子(實用17篇)篇十七
晚上媽媽突然問我:“小軒,你會包粽子嗎?”我說:“會呀。”媽媽高興地說:“太好了,過兩天就是端午節,我們可以吃自己包的粽子,明天我就去準備粽葉、糯米、肉。”
第二天放學回家,便看見媽媽在廚房忙碌地做準備,媽媽先把糯米用水浸泡,肉切好后用醬油、調料進行腌制,然后,媽媽開始煮粽葉。看著媽媽這樣忙碌,我便對媽媽說:“老媽,我來給你幫忙。”媽媽說:“你快去寫作業,晚上你來包粽子。我興奮地說:“作業早寫完了,咱們現在就開始吧。”媽媽說:“看把你急的,糯米還要再泡兩小時,你先去復習吧。”
吃過晚飯后,媽媽說:“現在可以包粽子了,你快教我吧。”我躍躍欲試地說:“先將粽葉卷成圓椎形,再放入米、肉,最后折好,用線捆緊就好了。”媽媽說:“就這么簡單,我來試試。”只見媽媽一手拿著粽葉,一手拿著舀米勺,好像打仗似的,粽葉在她手上一點也不聽話,怎樣折也包不好,媽媽開始變得煩躁起來,氣呼呼地說:“小軒,為什么包不好,你的`方法不對,看,你自己也包不好!”我對媽媽說:“別急,我再想想辦法。”媽媽說:“還能有什么辦法,我把粽葉送給別人,不包了。”我急忙說:“別送人,我已經想到辦法了,看我的,還是先將粽葉卷成圓椎形,再將一片粽葉放在圓椎形外邊,然后再放米和肉,最后將圓椎形外面的這片粽葉折好,這樣糯米就不會漏出來了,再用線捆好。你看,這個粽子包得多好。媽媽高興地說:“是呀,包的真好,我也來試試,看見媽媽也學會了包粽子,我興奮地對媽媽說:“碰到問題一定不要發脾氣,多想想會有好辦法的。”媽媽誠懇地說:“對不起,小軒,是媽媽錯了。”今晚我和媽媽一直沉浸在包粽子的快樂中……啊!粽子包完了,開始煮粽子,不一會香味便飄了出來,這時已經很晚了,媽媽讓我去睡覺,我說:“不行,我一定要等著粽子煮好。”粽子煮好后,我急不可耐得開始品嘗,啊,真香!
我覺得我和媽媽包的粽子最好吃,因為是自己的勞動成果,明年的端午節我還會包粽子的,還要包更多的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