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起點和終點篇一
“這該死的圓”我拖動著疲備不堪的步伐,-次又一次走完這條路,又一次又一次回到了終點——起點。
回到起點,對人生無異于一次新的起步,但我感到的只有深深的寒意,正如蜜?y吃多了會膩一樣。我從起點狂奔出去,到終點時卻看見起跑線橫在終點,發力時的腳印清晰可見。我嘗試著走出這個怪圈:我輕輕地抬起腳,又緩緩地放下,我留意著每一個細節,努力讓我的每一個腳印完美,而它同樣是一個完美的圓,不留一絲空隙,不露絲毫破綻。于是,我又看見我完美的腳印深嵌在面前的塵土里,我徹底地絕望了。
時間這個壞家伙一邊在背后用力地推著我,一邊在我面前掐著秒表告訴我還剩下的時間,它揮之不去,像一群蒼蠅在耳朵里轟鳴。我并不是不想走快一點,而是我明知我面前的是一條永無終點的路,路上盡是我零亂的腳步,然而指向的方向卻不是盡頭。
我只記得,當我踏進黑暗,解開枷鎖時,看見那塊寫著“成功”的路牌背面,刻著:希望。
起點和終點篇二
醫院是人出生的起點,也是人歸途上的一個終點。
姥姥病了,媽媽晚上陪護,4個人的病房只剩下姥姥和另外一個阿姨。我也就跟著媽媽在醫院住了一晚。
阿姨的病是血糖高,所以在醫院調血糖。她身高也就150厘米,體重確實190斤,我悄悄的對媽媽說:“那個阿姨一躺床上,肚子占了一床”。媽媽用眼神告訴我,不許這樣說別人,我也只能不再言語。
姥姥夜里不斷的起床,媽媽就跟著不停的起來照顧姥姥,我好心疼媽媽,但是,沒辦法,誰讓她是媽媽的媽媽了呢。我只能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學習,不讓媽媽操心。
姥姥也是風燭殘年。花白的頭發,身高165厘米,體重不足80斤。想到小時候姥姥對我的百般疼愛,對自己不能照顧姥姥,心里也是不太舒服,只能乖乖的躺在姥姥的身邊,“享受著”我不太愿意的幸福。沒辦法,媽媽總說姥姥喜歡讓我在她身邊,我只能這樣順著媽媽的心意。只是我感覺老了的人太可怕了。我一想到將來媽媽有一天也會是姥姥的樣子,心中就不寒而栗。沒辦法,衰老是人生的必經之路。我只能享受當下媽媽和姥姥在身邊的日子。
在天快亮了的時候。隔壁一個病人的人來了很多的人,走廊里一下子就又了騷動的感覺,我剛想出去看看咋了,媽媽一下子拉我回來,把我按倒在床上,多姥姥說:“隔壁病房的人,44歲,走了”。姥姥聽了,是一臉的悲傷。我不明白“走了”是去了哪里?就問媽媽:“去哪里呢”?媽媽告訴我說:“那個人死了”。傷心。盡管我不認識那個人,但是,心里還是凄涼。
到底是見過世面的人,媽媽姥姥和病房的阿姨很快的就又有說有笑了,但是,我腦海里立刻有了這樣一句話:醫院是一個人來到人世的第一站,也將是人離開這個美麗世界的最后一站。
只是,在短暫的一生中,我們應該給這個美麗的世界留下些什么……
起點和終點篇三
春寒料峭的日子,柳梢初綠,天空卻還是冬日的模樣,仿佛一杯水潑向蒼穹,暈散出極淡極遠的藍。
我抓住背包帶,看著沖進蘇州樂園的同學們,心底忽地生出一絲茫然,就像那天空一般,曠遠得讓人有些無措——我該去哪兒?輕笑著搖頭,慢慢地向樂園深處走去,我不知會遇見什么,面對著未知的前方,心底莫名多了些期待。
不知不覺走到了一座山前,仰頭看見山頂處的纜車緩緩向樂園的一處滑去,纜繩在天空下成了五線譜,纜車則唱著無聲的歌。“獅山十八景?”,我看向一旁的路牌,腳卻不受控制地走向了石階。
山路不算陡,走起來不是很吃力。陽光微涼,光影鉆過樹葉的縫隙,投在石階上,化成淡淡的水印。樹木太過蔥蘢,目光所及只有石階,不知道何時才是終點。
一路踩著陽光向前,忽然看到了一個拐角。拐角處是平臺,可以遠遠看見樂園外的高樓大廈。“到終點了吧。”我有些自得起來,轉身卻看見另一段石階。原來,這平臺只是供游人歇腳,并非山頂。還上山么?我有些猶豫了,山頂似乎突然提升了海拔,讓我開始懷疑,我有沒有足夠的毅力走過去。我看向山腳,視線被樹木遮擋著,一時竟讓我重新回到了茫然:回首是未知,前進是未知。驀地,一陣“撲楞撲楞”的聲音劃過。抬頭,一群黑色的鳥兒飛過天空,那天空,藍了許多。
不愿辜負了這乍來的藍,我一步一步向山頂走去。路依然只有一條,向遙遠的地方延伸。身后的游人腳步越來越重,我的呼吸也開始不順起來,到最后,只能機械地向上走,一點一點地挪著。在我一步一步走向山頂時,我對山頂的執著便一點一點加深,似乎走不到山頂,就會留下遺憾。
我以為站在山頂上時,會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然而當我真的站在山頂上時,我卻看見了初來樂園時,那極淡極遠的天空。仿佛它從來不曾藍過幾分,像被水稀釋過一般。
我終于明白自己對山頂的執著,那是對走到終點的堅持。在這里,我將泥土撒下。一個人的生命在漫長的時光長河中該有多短暫,惟有手捧之泥知我來過。或許當初的平臺是終點,只是在另一段山路前,它亦成了起點。
生命的路在起點與終點之間輾轉了時光,我在旅途上看過一道又一道風景,不及這一刻的參透給我帶來的震撼。下山時乘了纜車,在極淡極遠的天空下,走向下一個終點。
起點和終點篇四
有人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是相同的,從母親的腹中落地開始,到化作凡間的塵土為終。也有人說,每個人的人生從出生就不一樣,不同的父母,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地位,不同的人生旅程,不同的死亡方式。
這兩者的觀點都各有道理。但無論如何,人生都是一次旅行,一次短暫而豐富的`旅程。
既然是一次旅行,那么是否有始有終才算是一次完整的旅行呢?其實不然,一個人就是無需終點也可以完成旅行。像阿甘,他天生低能,卻不甘于人生只停留于修補輪胎的技術中,盡管他的起點悲慘,但他人生旅途的經歷卻讓人嘆服他后來讀了大學,進入軍隊服役參加越南戰爭,退役后創辦企業并成為千萬富翁,就在自己事業有成之時,突然有一天,他沒有任何原因地想奔跑,于是他就從椅子上一躍而起,向東海岸跑去;到了東海岸,他又朝西海岸跑,漫無目的。有人問他為什么要奔跑,他說,“我就是想這么做”。
可就是這樣看似毫無價值的旅程中,阿甘穿越沙漠,飽覽內華達沙漠的落日余暉;穿越平原,看著中央平原上平曠無際的田野;登頂山峰,在西部的大山上看自然生靈創造的一個又一個美妙的奇跡!
這絕不會是一個沒有意義與價值的旅行。也許阿甘就是想要奔跑,這又何妨?旅行的意義不在于起點和終點,而在于這趟旅行本身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的收獲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既然過程那么重要,那你最終想要達到的地方是否就無用了么?其實正是因為你有了一個明確的目的,你才會開始一段旅行,像阿甘那樣的人是少數。就像大部分人出生時,目標就是死亡,所以才有人生旅程;在詩人想去拜訪友人不成時,才會瞥見一枝紅杏探出墻來的唯美。所以終點即為目標,不論最后的目標與終點是什么,當你到達那里之后,你回頭才發現自己走了多長的路,看了多少美景,經歷了多少人情世故。難道還認為自己在碌碌無為,虛度光陰嗎!
起點與這點都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們要做的是找準終點,看清終點,感謝起點。當然,還要享受起點與終點之間的這段旅行。
起點和終點篇五
人生是不存在所謂的終點的。
想必大家都有參加過接力賽跑,當你接過那一棒時,你便開始起跑,一點賽程后將木棒交給別人。而那一刻你便終止了。
可那是終點嗎?不是的。你只是在那個地方完成了任務停住了而已,你只要換一條跑道也可以繼續奔跑,所以我認為并不是終點就意味著結束,而是新的一段路程的開始。
就如馬云,他曾今的起點是一個買黃岡的普通人,他到處推銷卻次次遭到拒絕。許多人在當時認為這便是他人生的終點。但最后他再一次嘗試了一次,他便成功了。“終點”好似對他來說根本不存在。現在成了阿里巴巴的創始人,擁有億萬資產。有些人又說這一生最高的成就也就這樣了。可馬云又開始發展其他的商業路,他有一個目標,就是讓自己更好,這是沒有終點的,所以馬云從未停下。
終點并不是終止的地方,而是開啟新道路所必須經過的一個點而已。是否終止,這種意愿來自于內心。倘若內心中擁有宏圖大志的人,自然就會花費一生去完成,完成了目標又有新的理想,這樣的人根部不會停下腳步,只會往前進發。倘若內心沒有理想,沒有志向,那這樣的人只會安于現在的生活,就像沙漠中遇見綠洲的人,認為那便是終點。
當你開始新的旅途,同時意味著上一段旅途的結束。而這結束上一段旅程的地方也是你,是我們出發新旅途的開始。
人生漫漫長路,百花盛開的地方不是真正的終點,而是去尋找內心終點的起點。只要你不承認這是你的終點,這條路上便不存在所謂的終點。
起點和終點篇六
今年的健美操訓練又開始了,每天早上,我們參加訓練的十幾個同學就到音樂室練習。
時間如白駒過隙,去年的健美操訓練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那時每天早上,甚至是星期六都要訓練。剛開始,高運動量讓我叫苦不堪,每次回去都是大汗淋漓,一回教室就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抱著杯子猛喝水,一口氣能喝一大杯。適應了,也就好一些了,汗不再像不住的水龍頭那樣流了,喝水也不那么猛了,但訓練還是很累。我們用一年半的時間學習了大眾操和球操,激動地等待比賽的到來。
但上帝好像跟我們開了一個玩笑。在離比賽還不到四個星期的時候,老師告訴了們一個壞消息,如同一個晴天霹靂,我們那股躍躍欲試得勁兒也煙消云散了。原來,我們辛辛苦苦訓練了一年多的舊版大眾操,不是比賽要求的那個新版大眾操!聽完,我心里咯噔一下,想到:不好了,怎么辦?那么長時間的訓練難道白費了!應該不會吧。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怎么辦啊?”我不禁喃喃自語,身邊也傳來了竊竊私語聲。看到這樣的情景,老師馬上激勵我們:“沒關系,我們跳錯了是因為比賽規則沒寫好,比賽也是能參加的,只要和評委說一聲就可以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氣,心里舒坦了些。
有了去年的失敗。今年,我想我們會用汗水換來成功。
起點和終點篇七
在這一次貫穿古今,驚心動魄的旅行中,我匆匆走過無數的起點和終點,它們本是平行的直線,卻偶然在我的放行中相遇。于是,終點也是起點,他們演繹出許許多多美麗的神話。
烏江滾滾東逝水,帶著美人寶馬的悲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舞出絕美。這里曾經有一位英雄,他頂天立地睥睨人世,卻把烏江作為人生的終點。殊不知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他的霸業也無可挽回地成為大漢最凄慘的背景。
面對人生的終點,項羽選擇放大痛苦,就此罷手,而李白卻給出了不一樣的選擇。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大唐盛世,有多少有識之士夢想走上仕途,拜將封侯。對于生性豪放的李白,貴妃捧硯,力士脫靴是何等的榮耀,這也許是寒門學子,青云直上的頂峰,也許是達官顯貴,鐘鳴鼎食生活的終點。但這樣的終點,卻使他不得開心顏。于是,在唐風宋雨中,便有了一個真誠直率,寄情詩酒的詩仙。
權力的終點卻給千古文壇一朵奇葩的起點。
從古到今,有無數的旅者掙扎于生命的探索。這些旅程的起終就像蒼穹的繁星,帶著神秘的光輝緩緩謝幕。
海子沒有回到他心儀的大海,卻以臥軌結束了年輕的腳步;凡高將太陽的色彩鋪滿畫布,海明威創造了征服世界讀者的桑地亞哥,他們卻都在藝術的高峰飲彈自盡。王國維、老舍、川端康成在這些與死神的婚禮中,他們失去了起點,也看不到終點。有人說,高處不勝寒。大師在起點與終點的徘徊留給我們沉沉的心痛。
上帝是吝嗇的,他只給牛頓一個蘋果,給曲阜一個孔子,給窮困的迪斯尼一只老鼠。如果這些都是終點,就不會有萬有引力,不會杏壇碑林,更不會有一個動畫帝國。
我們在起點與終點交織的網中,不能錯過。不管是繁花滿椏的昨天還是碩果累累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