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是教師進行課程設計的重要工具,有助于組織和安排教學活動。參考優秀的教學計劃范文,有助于教師提高編寫教學計劃的能力和水平。
小學文言文復習教學設計大全(12篇)篇一
通過總復習,把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進一步系統化,使學生對所學的概念、計算法則、規律性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代數思想、空間觀念、統計觀念得以進一步發展,獲得自身數學能力提高的成功體驗,全面達到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1、小數乘、除法的計算及應用,簡易方程的意義、解法及應用,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及應用。
2、針對學生存在的不同問題,彌補知識缺漏,促進知識系統化,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1、復習“小數的乘、除法”時,可先讓學生完成總復習第1題,讓學生根據具體的題目說一說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乘、除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再用自己的語言敘述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也可以順帶復習一下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使學生對小數四則運算的法則進行全面的整理。要著重復習計算中比較容易出錯的地方,如小數乘小數積的小數位數不夠要補0,小數除以小數移動小數點被除數需要補0,商中間有0,等等。然后復習用小數乘、除法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涉及到理解數量關系、運用運算定律、求結果的近似數等知識,要引導學生靈活選擇解題策略,根據實際需要處理運算結果。
2、復習“簡易方程”時,要注意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體會代數的思想,鞏固一些特殊的寫法,例如,數字與字母之間的乘號可以省略不寫,數字要寫在字母的前面,一個數的平方的意義和寫法等等。
第3題第(1)小題。對于方程、解方程、方程的解等概念,要通過具體的題目。
第3題第(2)小題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使學生借助等式的性質理解解方程的原理,提高解方程的技能。復習列方程解決問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題中數量間最基本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列方程解決問題的基本步驟,并鼓勵學生采取靈活多樣的解題策略。為了加強這方面的練習,可以再補充一些習題,只讓學生寫出文字性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以檢查學生掌握的情況。
3、復習“多邊形的面積”時,除了要求學生正確應用多邊形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以外,更要注意引導學生回憶這些公式的推導過程,加強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掌握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要使學生認識到,掌握數學方法和記憶數學結論都是很重要的,即使學生忘記某個多邊形面積計算公式,也可以自行推導。完成總復習第2題,通過具體情境進一步鞏固各種多邊形的面積計算,在計算混合圖形的面積時,可以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
4、復習“位置”時,要讓學生通過觀察,利用數對來確定物體的具體位置,可以讓學生通過總復習第4題說出棋子的位置,引導學生利用數對來確定物體的準確位置。然后,通過“五子棋”活動來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
5、復習“可能性”時,要結合具體實際綜合復習涉及到的相關知識,如總復習第5題,判斷可能性。
6、復習“數學廣角——植樹問題”時,結合生活實際中植樹、鋸木頭、插旗子、圍棋數等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培養學生將問題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利用畫圖的方法來分析問題,提高學生分析、歸納、理解問題的能力。
小學文言文復習教學設計大全(12篇)篇二
【教學目標】:
1、明確標點符號的書寫位置,養成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良好習慣。
2、進一步掌握標點符號的用法,能在具體語言環境中正確運用標點符號。
【教學重點】:
1、能根據具體的語境體會省略號、引號、破折號等的不同用法。
2、在段落中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教學難點】:
能根據具體的語境中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就同標點符號打交道了。小小的標點符號,它們的奧妙可多啦!
據說,明朝的祝枝山,有一次曾同人開過這樣一個玩笑。新春佳節的時候,祝枝山路過一戶富人家的門前,見到朱漆的大門上貼著一張紅紙。他想了想,就叫人拿來筆墨,在上面寫了十二個大字:今年真好晦氣全無財帛進門。那家主人出來一看,念道:“今年真好晦氣,全無財帛進門。”頓時臉色鐵青。他想這不分明是觸我的霉頭嗎?于是,他要就動手打祝枝山。而祝枝山卻對他笑笑,不慌不忙地說:“我明明寫的是好話,你自己看不懂嘛!”說完,他就用筆點了幾下,便成為:“今年真好,晦氣全無,財帛進門。”那主人見了,不禁轉怒為喜,連聲稱好。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標點符號如何點大有講究,今天我們舉行一次標點符號的語文復習課,提高同學們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二、復習標點符號的寫法,明確標點符號的書寫位置。
1、在小學六年的語文學習中你學過了哪些常用的標點?指名上黑板在方格中書寫。(在黑板上畫好方格)。
;:!?
“”《》()。
--……。
2、檢查書寫格式是否正確。
3、課件出示標點在格子中的正確位置。
4、總結寫法。
(1、在橫行書寫的文稿中,句號、問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和冒號都占一個字的位置,放在句末的左下角。這七種符號通常不能放在一行的開頭,因為這些符號表示語氣的停頓,應該緊跟在一句話的末尾。如果一行的最后的一個格正好被文字占用了,那么這個標點就必須點標在緊靠文字的右下角。
2、引號、括號、書名號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各占一個字的位置,它們的前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開頭,但不出現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現在一行的開頭。
3、破折號和省略號都占兩個字的位置,可以放在一行的開頭,也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但不可以把一個符號分成兩段。這兩種符號的位置都寫在行次中間。)。
三、通過練習,熟悉用法。
看來同學們都熟悉了標點符號的寫法了,但它們的用法我們都掌握了嗎?請大家取出“熱身準備”信封,練習給句子加標點符號(信封提前放入學生課桌里)。
1、雪融化成水滲進土層深處能供應莊稼生長的需要(如有學生以“!”結尾,讓學生用朗讀展示)。
2、送去怕這和氏璧是有去無回了不送去又怕秦國派兵來打(說說分號的用法:表示并列關系的分句之間的停頓)。
3、紅樓夢這部書只是在講一個愛情故事嗎不是的(知道書名號還可以用在哪里嗎?除書籍外,還可以表示報刊、文章、文件等名稱)。
4、學校書法課開有楷書隸書行書草書等課程。
例如:。
1、做人千萬別耍“小聰明”。
2、他來到老師身旁,問:“老師,‘凌云壯志’的‘凌’字是什么意思?(如果引號里面還要用引號時,外面一層用雙引號,里面一層應用單引號)。
1、一般都是成對出現。2、表示引用部分或對話。3、表示反語、諷刺。4、表示特定稱謂。)。
6、鮮花市場花的種類真多,牡丹、吊鐘、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蘭……(列舉的省略)。
如:指導員對我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說話斷斷續續)。
1、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2、表示沉默、語言中斷、斷斷續續,欲言又止。)。
舉例說明:1、小女孩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她死了。(話題突然轉變。)。
2、“嗚--嗚--”他不停的哭泣。(聲音延長。)。)。
1、學生自由答題。
2、交流反饋穿插對部分標點作用的理解(實物投影出示朗讀展示)。
3、說說做這些題目有些什么經驗或是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小結:讀句子--知大意--加標點--再讀檢查。
(成對出現的標點寫了前半個后不要忘記寫后半個。)。
4、總結標點符號用法。讀一讀《標點符號歌》,說一說常用標點符號各有什么作用,分組討論完成下表,。
標點符號用準確,文章清楚都稱好。
名稱符號一般用法。
句號。表示句子完成之后的停頓。
逗號,表示一句話中間的停頓。
問號?表示問句之后的停頓。
頓號、表示并列詞語之間的停頓。
分號;表示有并列關系的分句之間的停頓。
冒號:1、表示提示語后的停頓。2、常用在對話前面表示后面的話是引用。
感嘆號!表示感情強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頓。
引號“”1、一般都是成對出現。2、表示引用部分或對話。3、表示反語、諷刺。4、表示特定稱謂。
書名號《》表示書籍、報刊、文章、文件等名稱。
括號()表明行文中注釋性的話。
省略號……1、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2、表示沉默、語言中斷、斷斷續續,欲言又止。
破折號--1、表示解釋說明。2表示意思的轉折或遞進。3、表示聲音的中斷或延長。
5、.幻燈顯示:標點符號歌。
標點符號很重要,組成文章不可少。
該用哪種小符號,都要認真來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號,一句完了用句號。
喜怒哀樂感嘆號,提出問題用問號。
并列詞語用頓號,并列分句用分號。
提示下文用冒號,對話引用加引號。
書文名稱要標明,前后加上書名號。
有些意思要省掉,可以加個省略號。
轉折解釋破折號,表示注釋加括號。
四、“小試牛刀”,練習給一段話加標點。
真厲害,看來標點符號的方面的知識都已經大家掌握了,不過能背武功秘笈的不一定擁有一身高超的武藝的,讓我們來試試看吧!請大家取出“小試牛刀”題,自由練習。
1、學生自由練習。
2、交流校對。
3、小組討論:說說你是怎樣給一段話加標點的,可以分幾步?哪些方法比較好?
(1)通讀(了解一段話的主要意思。)。
(2)斷句(弄清這段話應該有幾句話,并加上句末標點尤其要注意引號不要只寫前引號而忘了后引號。)。
(3)加標點。
(4)再讀。
四、驍勇善戰。
現在我們的功夫練得都不錯了,那就讓我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吧!
有a、b、c三組句子,難度分別是低、中、高,請任選一題,按照剛才的方法完成。
a、下列句子中有三處的標點是用錯的,請你找出來。
爸爸問小明:“你剛才干什么去了?”“借書,”小明喝了口水說:“我借了好幾本,有《西游記》,《三國演義》……等。”
1、學生自由練習。
2、同桌之間互相檢查批閱。
3、出示原文,校對。
4、說說你幫同桌查出了什么錯誤,幫他改對了嗎?(校對后發現了什么錯誤,現在明白了嗎?)。
四、八仙過海。
正因為標點在生活奇妙作用,才使得文章的表達形式各異,匠心獨具,讓人深感中國文學句法之精妙,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一個關于標點的趣味故事:
2、學生取出練習紙,嘗試給這個句子添加標點。
3、交流“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這樣就和主人的意思相反了。
4、其實這一句可以有好多種說法,除了以上兩種之外還有好幾種,你能加出來嗎?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小學文言文復習教學設計大全(12篇)篇三
教學目標:
1、借助教材注釋,結合課外資料,了解三首古詩的大概意思,初步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朗讀并背誦三首古詩。
3、認識雙線格內的個字,會寫田字格里的12個字。
難、重點:
1、讀懂詩的意思,能背誦這三首古詩。
2、頌讀古詩,想象詩句描繪的景象和意境,體會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這三首詩的資料。
2、掛圖或課件。
課時:。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介紹作者。
b介紹王昌齡、杜甫、戚繼光,說說這些了解是從從哪里得到的?
二、自學詩歌,感知大意。
出示自學提綱,按提綱要求自學三首古詩歌。
三、合作討論,解決疑難。
a小組內朗讀這三首詩歌,組長匯總組內讀不明白的地方,組內討論。
b小組學習匯報:學習組長先報告討論的是什么問題,通過討論弄明白了什么,是怎么弄明白的?其他同學補充。
四、指導精讀,啟發想象。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積累內化。
(1)背誦三首古詩。
(2)“自選佳句”由學生自由選擇,不做統一規定。
二、遷移練習。
(1)仿照戚繼光的《馬上作》,替北洋海軍名將鄧世昌也寫一首《艦上作》,表達他的`愛國情懷。如學生有困難,也可用填空形式完成。
(2)根據情景填寫適當的古詩。
的春天,當一位中國記者踏上伊拉克的領土,面對蔥蔥的綠樹和彈痕累累的墻壁,不禁想到了杜甫的兩句詩: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指導寫字。
三、實踐活動。
課后找王昌齡、杜甫的其他詩作讀一讀,背一背,并與同學們互相交流。
教學反思:
通過三首古詩的學習,使學生對愛國詩有所感悟,對愛國詩人有了深刻的了解。
小學文言文復習教學設計大全(12篇)篇四
1、反復誦讀本學期學習的文言文,產生自己的獨特感受,領悟其中的道理,達到熟讀成誦。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激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外收集喜歡的文言文,準備交流。2、電腦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引入激趣。
1、師談話: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用之于政治,可以治國安邦;用之于軍事,可以百戰百勝;用之于藝術,可以美輪美奐;用之于個人,可以修身養性我們從小就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
二、溫故知新,復習課內文言文。
師小結:文言文,言簡意賅,瑯瑯上口,便于傳誦,是中華文明的結晶,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2、談談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3、回顧本學期學習了哪些文言文。
4、小組合作,復習文言文。師提示:朗讀,釋義,明理,背誦。
5、小組匯報。注意生生互動,讀得充分,入情,有韻味。形式多樣。
三、歸納學習方法。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溫故而知新。
四、拓展延伸,交流課外文言文。
1、文言文充滿哲理,飽含人生經驗的語言,能使我們陶冶情操,充實文化底蘊。同學們在課外收集了不少文言文,我們先在小組里交流一下。(各小組交流課外收集的文言文。)。
2、各小組上臺,幻燈展示收集的文言文,匯報自學收獲。
小結:同學們收集到的文言文真是美輪美奐。因為時間關系,還有很多妙文我們來不及看,同學們可以下課后繼續交流。
五、總結。
板書設計:(略)。
小學文言文復習教學設計大全(12篇)篇五
教師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生字詞,理解詩句意思。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體會兩首古詩的異同。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審美情趣,陶冶愛美情操,激發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喚起記憶,營造氛圍。
談話: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節,你瞧,微風輕拂,萬樹搖綠,百花綻放,到處生機盎然,給人們帶來了新的理想,新的希望!古今中外,許多文人墨客都對春天充滿深情,歌頌贊美它!今天就讓我們盡情地享受春天、贊美春天,享受生活、熱愛生活吧!
1、齊背《春日》。
2、“萬紫千紅”主要指的是什么?(花)我們今天再來學和花有關的兩首古詩。首先學習《游園不值》這一首。板書題目。解釋“值”的意思。理解題目的意思。
二、了解詩意,質疑解疑。
1、自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指名讀,糾正字音及不恰當的停頓。
3、自讀自悟。引導學生運用工具書了解古詩大意,并且提出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
4、在小組內交流。
(1)、在小組內說一說古詩的大體意思。
(2)、交流不理解的字詞。(注意“屐”“印”的意思)。
5、全班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三、入境品讀,體味詩情。
1、學生再次走進古詩,讀古詩,談自己的感受。
2、抓住重點詩句領會詩情。
(1)談對“小扣柴扉久不開”的理解。如果沒有聯系到上句,教師再引導學生閱讀前兩句。
(2)理解作者當時的心情。
(3)指導朗讀:你能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作者當時的心情嗎?
(4)指名讀,教師指導讀得慢一些。
(5)就在作者失望掃興的時候,事情發生了什么變化?引出后兩句。學生齊讀后兩句。體會作者此時的心情。
(6)由作者高興的心情引出“滿園春色”。讓學生展開想象,如果把滿園春色拍成電視片段,每一個同學都會有一個不同的版本。展示老師的版本:
牡丹高貴地昂著頭,/玉蘭花謙虛地含著笑。/蝴蝶在花叢中飛舞,/黃鸝在枝頭上歌唱。
(7)學生準備版本,然后指名說。
(8)指導朗讀,把作者欣慰的感情讀出來。
3、賞讀全詩,誦讀全詩。
(1)范讀古詩。把作者由掃興變為欣慰的感情讀出來。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3)全班有感情地誦讀全詩。
四、學習第二首古詩。
1、總結學習第一首詩的方法。自讀――借助工具書了解大體意思――小組交流――感悟詩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2、自主、合作學習這首古詩。
3、師生互動。學生大體說說古詩的意思。談自己的體會。教師補充當時的時代背景。
4、感情誦讀全詩。
五、比較兩首詩的異同,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默讀兩首古詩,想想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看法。
3、在全班交流。教師著重指導學生領悟語言表達方面的直白與含蓄。
六、自學本課生字。
七、課堂小練筆。
同學們,屬于你自己版本的“滿園春色”是什么樣子?能寫一寫嗎?
擴大閱讀范圍,布置作業。
搜集描寫春天的古詩,讀一讀。
小學文言文復習教學設計大全(12篇)篇六
課本第121頁第9~12題“克和千克及圖形的變換的復習”。
1、復習“克和千克”時,要注意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質量概念。
2、復習“圖形與變換”時,能讓學生正確認識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現象,以及形成銳角、鈍角的概念。
注意培養學生形成比較好的質量單位的概念,復習“圖形與變換”時,能讓學生認識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現象。
小黑板,口算卡。
上節課我們復習了萬以內數的計算,我們現在來做幾道計算題。請大家拿出口算卡。
100+200= 110 - 20=
620+100= 120+360=
130 - 70= 240 + 70=
860 - 80= 880+1200=
小學文言文復習教學設計大全(12篇)篇七
班級姓名小組小組評價。
學習目標:
1、學會用方程解答“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會分析除法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學習用線段圖表示題中數量關系的方法。
2、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展示質疑,在學習過程中,感悟分數除法應用題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推理能力。
3、極度熱情,全力以赴,精彩展示,做最好的自己。
重點:會用方程解答“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實際問題。
難點: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找到等量關系,正確列出方程。
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
先由學生自學課本,經歷自主探索總結的過程,并獨立完成自主學習部分,通過獨立思考及小組合作,能夠學會用方程解答“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會分析除法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學習用線段圖表示題中數量關系的方法。并獨立完成導學案,然后學習小組討論交流,讓同學們進行展示,小組間互相點評,對于有疑問的題目教師點撥、拓展。
一、自主學習:
1、自學課本p37-p39頁。
思考:1)、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
2)、用算術法解除法應用題的關鍵。
2、填空。
1)、米是米的();米相當于()米。
2)、自行車的速度是汽車的,把()看作單位“1”。
3)、一個數的是,這個數是()。
4)、一根卅繩長54米,剪去,還剩()米,把()看作單位“1”。
3、解方程。
二、合作探究:
例1、根據測定,成人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而兒童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小明體內有28千克的水分,小明的體重是爸爸的。
1)、小明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2)、小明爸爸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要求:(1)、用兩種方法解答。
(2)、畫出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新課標第一網。
小結:(1)、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
(2)、用算術法解分數除法應用題的關鍵:
要求:1)、用兩種方法解答。
2)、畫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
小結:1)、分數連除應用題的解題關鍵:
2)、分數連除應用題的解題方法:
方程解法:
算術解法:
三、學以致用:
1、畫線段圖表示下面各數量關系。
1)、雞的只數是鴨的。
2)、女生人數占全班的。
2、列式計算新課標第一網。
1)、一個數的是64,求這個數。
2)、12的與什么數的2倍相等?
3)、加上一個數的,和是1,求這個數。
四、解決問題:
1、小紅看一本書,已看了76頁,是未看頁數的,這本書小紅還有多少頁未看?
小學文言文復習教學設計大全(12篇)篇八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5頁例2、做一做,練習十六第1、2題。
教學目標: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過程,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乘法。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具準備:多媒體(有下圍棋的錄像或畫面);
多個南瓜形算式卡片(每張上一個算式)。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呈現下圍棋的錄像或畫面,介紹有關圍棋賽的事例(或戰績)。
放大棋盤,讓學生觀察棋盤結構。使學生了解到:圍棋的棋盤面由縱橫19道線交叉組成。
接著,把棋子放在縱橫線的交叉點上,引出問題:“棋盤上一共有多少個交叉點?”
請學生說一說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從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討計算方法。
1.各組討論:怎樣計算19×19。
請把想出的計算方法寫在紙上。
2.組織交流。
各組展示本組的算法。不容易說清楚的,就寫在黑板上。
3.師生評議。
(1)請學生說一說,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2)教師對學生發表的意見作以肯定或補充。使學生了解每一種算法的特點和適用范圍。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約有400個交叉點,但它不能滿足解決問題的要求。
(3)重點評議筆算。
用檢查豎式每一步計算的方式,再現筆算過程。在此基礎上,夸贊學生:能用剛學過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解決今天的新問題。并且,能正確解決乘的過程中的進位問題。你們真棒!
三、練習。
1.嘗試練習。
用豎式計算第65頁“做一做”中的4道題。可以讓幾個組的學生做前2道,另幾個組的'學生做后2道題。
完成計算后,組織交流。說出筆算的過程,加深學生對筆算過程的了解。
2.完成練習十六第1題。
獨立計算,集體訂正。根據班上出現錯題的情況,和學生一起討論錯誤的原因,請學生訂正錯題。請學生注意:計算時要認真仔細。
3.解決問題。
請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六第3、4題。
完成后,請學生向全班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4.游戲。
貼出寫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語言描述菜園里收南瓜的情境,請同學們幫助菜農收南瓜。
讓學生自由選擇卡片,算對的就收獲了這個南瓜。
完成后,先檢查是不是算對了,再比一比哪組學生收獲的南瓜多。獎勵優勝組。
四、總結。
1.請學生討論筆算乘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并交流。
2.教師強調:用豎式計算時,每次乘得的數的末位應該和那一位對齊。還要注意記住進位數,正確處理進位問題。
小學文言文復習教學設計大全(12篇)篇九
更多更新資料:
蘇教版語文九年級下文言文總復習。
(一)《曹劌論戰》。
1、公將戰。
解詞:將:打算。
2、曹劌請見。
解詞:見:拜見。
3、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解詞:肉食者:居高位,得厚祿的人;謀:謀劃;間:參與。
翻譯:居高位得厚祿的人自會去謀劃它,你又何必去參與呢?
4、肉食者鄙,末能遠謀。
解詞:鄙:鄙陋,目光短淺。
翻譯:居高位得厚祿的人目光短淺,不能從長遠之處去謀劃。
5、何以戰?
翻譯:憑什么作戰呢?
6、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解詞:安:養生的東西;專:獨自專有。
翻譯:衣食這類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受,一定把他們分給別人。
7、小惠未蹋民弗從也。
解詞:掏“遍”,遍及,普遍。
翻譯:小恩小惠并不能遍及,人民是不會聽從的。
8、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解詞:犧牲:古代祭祀用的豬、牛、羊等;加:虛夸;信:信實。
翻譯:祭祀用的祭品,我不敢虛夸,一定對神講實話。
9、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解詞:孚:為人所信服;福:降福,保佑。
翻譯:這只是小信用,不能使人信服,神是不會保佑的。
10、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解詞:獄:案件。
翻譯:大大小小的案件,我雖然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按照實情去辦理。
11、公將鼓之。
解詞:鼓:擊鼓。
12、齊師敗績。
解詞:敗績:大敗。
13、公將馳之。
解詞:馳:驅車追趕。
14、既克,公問其故。
解詞:克:戰勝;故:原因、緣故。
15、夫戰,勇氣也。
翻譯:作戰,靠的是勇氣。
16、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解詞:鼓:擊鼓。
翻譯: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則減弱,第三次擊鼓,士氣就會竭盡。
17、疲竭我盈,故克之。
翻譯:敵方的士氣已經竭盡,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能夠戰勝它。
18、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解詞:測:推測,估計。
翻譯:(齊國)是大國,難以估計它的情況,擔心有埋伏。
19、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解詞:靡:倒下。
翻譯:我看到齊軍戰車輾過地面留下的痕跡非常亂,遠遠望見他們的軍旗已經倒下,所以下令追擊。
(二)《〈孟子〉二章》。
1、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翻譯;憂患使人生存發展,安樂則使人委靡死亡。
2、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解詞;發:被任用;舉:被舉用,被選拔。
3、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解詞:苦:使……痛苦;勞:使……勞累;餓:使……饑餓;空乏:使……資財缺乏;拂亂:使……顛倒錯亂。
翻譯:所以上天將要把重大的擔子交給這樣的人,一定先使他的內心痛苦,筋骨勞累,身體餓瘦,身受貧困之苦,并用種種行動使他的所作所為顛倒錯亂。
4、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解詞:所以:所以用來;動:使……驚動;忍:同“韌”,使……堅韌;曾:同“增”增加。
翻譯:所以用來使他的思想驚動,性情堅韌起來,不斷增長才干。
5、人恒過。
解詞:恒:常。
6、困于心,衡于慮。
解詞:困:困苦;衡:同“橫”阻塞。
7、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
解詞:征:驗;發:顯現;喻:明白。
8、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解詞:入:國內;拂:同“弼”輔佐;出:國外;患:侵擾。
翻譯:如果國內沒有堅持法度,能夠輔佐君主的賢臣;國外沒有敵國的侵擾,國家通常會滅亡。
(三)《愚公移山》。
1、年且九十。
解詞:且:將近。
2、面山而居。
解詞:面:面對。
3、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解詞::懲:苦于;塞;阻塞:迂:曲折繞遠。
翻譯:苦于北山的阻塞,出入曲折迂回。
4、聚室而謀。
解詞:謀:商量。
5、指通豫南。
解詞:指:同“直”,一直。
6、雜然相許。
解詞:許:贊同。
8、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解詞:以:憑;損:削減;如……何:把……怎么樣。
9、且焉置土石?
解詞:且:況且。
翻譯:況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10、投諸渤海之尾。
解詞:諸:之于。
11、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翻譯:于是率領子孫中能夠挑擔子的三個人。
12、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解詞:易:交換;始:才;反:同“返”,往返。
翻譯:冬夏換季(一年),才往返一次。
13、甚矣,汝之不惠。
解詞:惠:同“慧”,聰明。
翻譯:你太不聰明了。
14、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解詞;固:頑固;徹:通達。
翻譯: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
15、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解詞:窮匱:窮盡;苦:愁。
翻譯:子子孫孫無窮無盡,而山不會增高增大,何愁挖不平。
16、河曲智叟亡以應。
解詞:亡:同“無”,沒有。
17、帝感其誠。
解詞:誠:誠心。
18、一厝朔東。
解詞:厝:同“措”,放置。
19、無隴斷焉。
解詞:隴:同“壟”,高而不相連的土墩子。
(四)《出師表》。
1、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解詞:崩殂:死亡;三分:分裂成三個國家;疲敝:貧困衰弱;秋:時刻。
翻譯:先帝(劉備)創立統一天下的大業沒有完成一半就中途逝世了,現在,天下分裂成三國,益州貧困衰弱,這真是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
2、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解詞:懈:懈怠;忘身:舍生忘死。
翻譯:侍衛大臣們在宮廷中毫不懈怠,忠誠的將士們在朝廷外舍生忘死。
3、追先帝之殊遇。
解詞:追:追念。
4、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
解詞:光:發揚光大;恢弘:發揚擴大。
5、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
解詞:妄自菲薄:隨便看輕自己;喻:稱引、譬喻;義:適宜、恰當。
翻譯:不應該輕易看輕自己,說話不恰當,而使得忠心進諫的道路阻塞。
6、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翻譯: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府中而不同。
7、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解詞:付:交給;論:評判;刑:罰;昭:顯示。平明:公正嚴明。
翻譯:若有做奸邪事情,觸犯科條法令或盡忠職分的'人,應該交給主管官來判定他們受罰或受賞,以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
8、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
翻譯:不應該偏袒或有私心,使宮中和朝廷刑賞之法不同。
9、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解詞:行陣:軍隊。
翻譯:軍隊上下團結一心,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10、親賢臣,遠小人。
解詞:親:親近;遠:疏遠。
翻譯:親近賢臣,疏遠小人。
11、此悉貞良死節之臣。
翻譯:這些都是堅貞可靠,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
12、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
翻譯:那么漢室的興旺就為期不遠了。
1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解詞:布衣:平民百姓;躬:親自。
14、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翻譯:只想在亂世之中保全性命,不謀求在諸侯那里揚名做官。
15、先帝不以臣卑鄙……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
解詞: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感激:感奮、激動;驅馳:奔走效勞;值:遇到。
16、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翻譯:在兵敗的時候接受重任,在危難的關頭奉命出使。
17、先帝知臣謹慎。
解詞:謹慎:小心慎重。
18、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深入不毛。
解詞:效:實現;傷:損害;毛:草木。
19、庶竭駑鈍,攘鋤奸兇。
解詞:駑鈍:平庸的才智;攘除:鏟除。
20、此臣所以報先帝忠陛下之職分也。
翻譯: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盡忠陛下的職責和本分。
21、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翻譯:希望陛下讓我完成討伐曹賊興復漢室的任務,不實現就治我的罪,用來告慰先帝的在天之靈。
22、以彰其咎。
解詞:彰:表明、顯揚。
23、臣不勝受恩感激。
翻譯:這樣我就受恩感激不盡了。
更多更新資料:
小學文言文復習教學設計大全(12篇)篇十
思考并回答:
1、在小學里我們學過哪些數?
2、最小的非0的自然數是多少?有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基本單位是多少?
3、小數又可以怎樣分類?
4、我們學過的整數和小數的計數單位有哪些?數位的順序是怎樣的?
6、寫數時應注意什么?用阿拉伯數字寫出下面各數:七千零三十八、七億零三十八萬、
三億零五十萬六千、零點零四零六。
練習:
1、在數位順序表里,小數點左邊第一位是()位,計數單位是();第五位是()位,計數單位是()。小數點右邊第一位是()位,計數單位是();第三位是()位,計數單位是()位。
2、最高位是百萬位的整數是()位數;最后一位是百分位的小數是()位小數。
3、5830070420讀作()。“8”在()位上,表示();“7”在()位上,表示()。
4、有一個四位數,加上“1”就變成五位數,這個四位數是();有一個四位數,減去“1”就變成三位數,這個四位數()。
5、地球有多大?請讀出下面數據。
地球的半徑6378.14千米赤道長40073.92千米。
地球表面積510067860平方千米地球海洋面積361745300平方千米。
思考并回答:
1、3.150=3.15、7.8=7.8000,這是根據什么?
2、一個數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再向右移動一位,它的值有什么變化?
3、1÷3、70.7÷33,商的小數部分的數字有什么規律?
5、下面的循環小數,如果各保留三位小數取它的近似值,該怎樣寫?.....
0.720.33.150。
6、以85400為例,省略萬后面的尾數與寫作以萬為單位的數有什么區別?
8、三個連續的自然數的和是45,這三個數分別是()、()、()。
練習:
1、9035000以萬為單位寫作(),省略萬后面的尾數寫作()。408000000以億為單位寫作(),省略億后面的尾數寫作()。
2、7.85353……寫作(),0.346346……寫作()。
3、0.04×1000就是將0.04的小數點向()移動()位。
4、25.4÷100就是把25.4的小數點向()移動()位。3.002的小數點左移兩位,是原數的(),小數點右移三位,是原數的()倍。
5、兩個數相除的商是3.45,如果把被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除數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商是()。
數的整除。
思考并回答:
1、下面的除式,哪些是整除關系?是整除關系的兩個數要具備哪些條件?
32÷4、45÷7、12÷0.3、720÷90、2÷4。
4、什么叫質因數?什么叫分解質因數?
5、下面各題分解質因數是否正確?為什么?不對的應該怎樣改正?
6、求下面各組數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14和42、24和32、12和18。
7、互質的兩個數一定都是質數嗎?怎樣判別兩個數是否是互質數?
練習:
1、在16、4、8、32、36、80、84、160這些數中,80的約數有(),16的倍數有()。
2、20的約數有(),32的約數有(),20和32的公約數有(),其中最大的公約數是()。
3、按照下面要求寫出互質數:兩個都是質數();兩個都是合數();一個是質數,一個是合數()。
能被3整除的數。
能被5整除的數能被2整除的數。
5、求下面各組數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27和18、39和117、8和15。
6、一個數用2、3、5除正好都是整數,這個數最小是();有一個數用它去除30、45、60正好都是整數,這個數最大是()。
7、判斷題:
(1)沒有約數2的自然數一定是奇數。
(2)一個自然數的約數總比它的倍數小。
(3)兩個質數相乘,積一定是合數。
(4)一個奇數加上7,一定能被2整除。
(5)2、3、5都是質因數。
(6)兩個合數不能成為互質數。
(7)17的約數都是質數。
(8)因為3、5、6的最大公約數是1,所以它們的最小公倍數是3×5×6=90。
分數和百分數。
思考并回答:
1、先填空,在回答:4/5=1÷×、4/5=÷;7/9=1÷×、7/9=÷。
什么叫分數?分數的分子、分母個表示什么?分數單位表示什么意思?
2、什么叫百分率?“9/100米”與“9﹪”在意義上有什么區別?
3、什么是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基本性質與。
商不變的性質、比的基本性質有什么聯系?
4、什么叫約分?什么叫通分?你能說出約分和通分的方法嗎?
5、下面括號里應填什么數?其中哪一個分數是最簡分數?為什么?
24/40=()/20=48/()=()/5=()/15=36/()。
6、舉例說明分數、小數、百分數的互化方法。
8、分數、小數、百分數混在一起,怎樣比較它們的大小?比較0.6、2/3、61﹪的大小。
練習:
1、把3米長的鋼管平均分成5段,每段鋼管是全長的()/(),每段的長度是()/()米,3段占全長的()﹪。
2、生產500噸化肥,計劃2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計劃的()﹪,每天生產()噸。
3、3里面有()個1/3,2/3里面有()1/12,1里面有11個2/(),100個1/7是()。
4、7/15的分數單位是(),添上()個這樣的分數單位等于1,減去()個這樣的分數單位等于1/5。
5、5/8的分母加上24,要使分數的大小不變,分子要();6/15的分母減去5,要使分數的大小不變,分子要()。
6、一個分數,它的單位是1/8,它有7個這樣的單位,這個分數是(),化成小數是(),化百分數是()。
量和計量。
思考并回答:
1、在小學里已經學過哪些量?它們各有哪些計量單位?
各種量基本單位各單位之間的關系。
長度1米1千米=()米。
1米=()分米。
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
面積1平方米1平方千米=()公頃。
1平方千米=()平方米。
1公頃=()平方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體積1立方米。
1升1立方米=()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升=()毫升。
質量1千克1噸=()千克。
1千克=()克。
時間1秒1日=()時。
1時=()分。
1分=()秒。
2、在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或單名數與復名數之間的變換時,要注意什么?
練習:
1、填空:
(1)5米=()分米3.2分米=()厘米5平方米=()平方分米。
3.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52700平方米=()公頃。
(2)4.8升=()毫升1.6千克=()克7.3米=()分米=()厘米。
(3)4.2公頃=()平方米0.8平方千米=()公頃。
1.05立方米=()立方分米1.45噸=()千克。
(4)210秒=()分1/6日=()時1時20分=()分。
2、選擇:
(1)下列年份中,不是閏年的年份是()a1980年bc21。
(2)25厘米×()=1米a1/2b4c40。
(3)面積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的邊長是()a10厘米b100厘米c10000厘米。
3、判斷題:
(1)第一季度有91天的這一年是閏年。
(2)一水池裝了0.3立方米的水,這池水的容積是300升。
小學文言文復習教學設計大全(12篇)篇十一
p13例6(0的運算)。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關于0的運算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2、0不能做除數及原因。
3、復習鞏固《四則運算》的知識。
三、教學重、難點。
0不能做除數及原因。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我們上周一直在學習四則運算,主要講了四則混合運算,不知道你們的掌握情況怎么樣?現在我們就來做幾道題。
課件顯示:
(2)8×7÷2。
(3)2+3+6×5。
(4)72÷9-1×3。
(5)(9+11)×5。
做好評比!
(二)回顧四則運算的概念、運算順序。
老師提問,學生回答,老師板書,然后課件再次顯示關于四則運算的概念以及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加法。
減法。
乘法。
除法。
四
則
混
合
運
算
沒有括號的。
加減混合或乘除混合:
左
右
加減乘除混合:
先乘除,再加減。
有括號的:
先算括號里面的。
文本框:四則運算。
(三)新授。
1、引入。
(1)快速口算。
排火車進行快速口算。
課件顯示:。
(1)100+0=(2)0+56=。
(3)0×78=(4)154-0=。
(7)0÷76=(8)235+0=。
(11)0×29=(12)9×0=。
(2)舉例總結關于0的四則運算,在運算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課件顯示。
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
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0;
一個數減去0,還得原數;
一個數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個非0的數,還得0;
100+0=100。
0+56=56。
154-0=154。
99-0=99。
0×78=0。
29×0=0。
0÷23=0。
0÷76=0。
(3)0不能作除數。
課件顯示:
0不能作除數。
18÷9=?2×9=18。
36÷6=?6×6=36。
6÷0=??×0=6。
6÷0是不可能得到商的,因為找不到一個數同0相乘得到6。
0÷0=??×0=0。
0÷0是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商,因為0乘以任何數都得0。
(4)鞏固運用0不能作除數。
考考你!判斷對錯。
課件顯示:
(1)128+0=128(2)0+45=45。
(3)88+0=0(4)1×0=1。
(5)0×97=0(6)0÷56=0。
(7)16÷0=0(8)60-0=60。
(9)0÷76=76(10)10÷0=10。
(四)鞏固練習。
1、應用題的解答。
課件顯示:
寒假中,小明3天完成87道口算題,照這樣計算,他6天能完成多少道口算題?
2、判斷并改錯。
=75。
240÷40×3。
=240÷120。
=2。
讓學生先判斷再自己改錯,提醒注意在四則混合運算中的運算順序!
(五)做課堂練習,結課。
做書《練習二》的第二題,以鞏固。
五、作業設計。
1、背會《四則運算》的概念及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做《學習之友》單元測試題。
小學文言文復習教學設計大全(12篇)篇十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尾不能整除)筆算方法的過程,恩能夠正確地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
2、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首位除時有余的`處理方法,基本掌握首位不整除的除法筆算。
教學流程。
一、解決被除數首位除完有余數的問題。
1、出示50÷2=,用小棒分。
4、總結,被除數的首位除不盡的時候我們是怎樣處理的?化整為零繼續分。
二、出示例題。
1、看圖,在圖上看見哪些信息?
2、如何解決這個問題?52÷2=。
3、誰能說說用小棒該怎樣分?“先把5個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個十,再化整為零,和2合起來繼續除,把12個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是26”
4、重點訓練“合起來繼續除”
5、教學生書寫的格式,教師板書,指導算法。強調十位上余下1怎么辦?接著用幾除以除數?邊講邊寫。
6、學生自己在書上把剩下的式子寫完,之后并且驗算一下。
三、筆算針對練習。
1、完成第一題的四道題,一個組完成一題;
2、學生上黑板板演,并且全班講解,糾錯;
3、統計學生做對的人數,給予表揚。
四、對比練習。
2、呈現75÷3和77÷3,讓學生先計算,再比較它們在計算上有什么不同,引導出一個沒有余數,一個有余數。
五、解決實際問題。
1、出示第四題,學生自己觀察,看圖;
2、學生敘述,在圖上看見哪些信息?幾位學生把圖上的信息說完。
3、學生自己完成后講評。60÷4、60÷5。
4、出示第五題,看圖,在圖上有哪些信息?(語言:xx的單價)。
5、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計算的問題?
6、有選擇的計算,不支持過于簡單的問題。
六、估算教學。
1、出示題目,并且讓學生去估計;
2、說清楚估計的方法,學生自己說;
3、引導學生總結:只需要用被除數十位上的數去除以除數就行了‘。
4、語言:一十多、二十多、三十多......
七、全課總結。
1、這節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2、課堂作業補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