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訓練,通過寫作可以提升我們的思維邏輯和文字組織能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的優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參考。
吾心安處是故鄉范文(15篇)篇一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舷窗外一片漆黑,機翼上的航行燈閃爍不停,在寂靜的夜空中,這些許的微光顯得格外溫暖。此刻,我正飛越北極上空,向著家的方向前行,馬上就要投入偉大祖國母親的懷抱,闊別三年的祖國已在天涯咫尺。
近鄉情更怯,不覺間淚水已模糊了雙眼。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的祖國正在走向繁榮昌盛,沒有強大的祖國,就沒有我今天的自由。往事一幕幕閃過,恍若隔世,卻又歷歷在目。
過去的1028天,左右踟躇,千頭萬緒難抉擇;過去的1028天,日夜徘徊,縱有萬語難言說;過去的1028天,山重水復,不知歸途在何處。
「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一次次墜入深淵,又一次次闖入暗夜,曾讓我輾轉難眠,更讓我刻骨銘心。淚水抱怨化解不了愁苦,傷春悲秋翻越不過泥濘,與其困頓掙扎,不如心向陽光,沖出陰霾。有些風浪,難免艱險,唯有直面才能揚帆遠航;有些抵達,難免迂回,歷盡波折終會停泊靠岸。
無數次奔跑,無數次跌倒,唯有此次讓我倍感堅強;無數次出發,無數次歸家,唯有此次讓我熱淚盈眶。萬家燈火總有一盞給我溫暖,浩瀚星河總有一予我希望,感動于心,感激于情。
我們祈禱和平,幸運的是,我們生在一個和平的時代;我們崇尚偉大,可貴的是,我們生在一個偉大的國家。成長在改革開放時期的我,親眼目睹、親身經歷了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和中國人民是如此偉大,全體同胞數十年如一日地艱苦奮斗,讓我們的祖國走向繁榮富強,人民邁向共同富裕,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感謝親愛的祖國,感謝黨和政府,正是那一抹絢麗的中國紅,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照亮我人生的至暗時刻,引領我回家的漫長路途。
感謝親愛的家人們,與我一起經歷風雨,見證歲月,安放我所有的喜樂苦悲。是你們的遙遙相伴,陪我越過層層山丘;是你們的默默守護,帶我跨出叢叢荊棘。
感謝親愛的伙伴們,有一種浪漫叫并肩作戰,有一種純粹叫全力以赴,有一種果敢叫奮不顧身,回首此間,滿是靜水流深的情義和雷霆萬鈞的擔當。
感謝親愛的同事們,雖然分別已久,你們的真摯鼓勵和持續堅守,讓我們始終風雨同舟,艱難征程波瀾壯闊,赤誠初心歷久彌堅。
感謝所有關心我的你和你們,就算素未謀面,你們的濃濃情意、切切問候和深深祝福,如一道彩虹,斑斕了坎坷路途上的一隅天空。
午夜夢回,最是心底那一輪明月,那一江春水,那一縷鄉愁,亦是我滯留他鄉三年每分每秒的心靈歸宿。秋風掠過,登機前,溫哥華已需寒衣加身。此時,祖國的秋日正是天朗氣清、暖陽和煦,期待一年好景致,再賞橙黃橘綠時。
吾心安處是故鄉范文(15篇)篇二
雨點敲擊玻璃窗的聲音和著時鐘指針滴滴答答地走過。
抬起頭盯著窗外,黑暗中小區里的路燈忽明忽暗地亮著,雨淅淅瀝瀝的,使遠處那正閃爍著燈火的城市沉浸在了一片跳躍的朦朧之中。
一絲絲只屬于雨后夜空的風從敞開的窗戶外吹過,吹起額前的發絲。一瞬間,看著逐漸清朗的蒼穹,真有一種想要擁抱天空的沖動。這一刻,一切如此真實。黑暗的起伏的樓房,零零星星的燈光,就像螢火蟲的光,精致卻溫馨。
低頭望著小區濕漉漉的青石板,還有路邊常青的樹叢,在白色路燈的照耀下泛出微微的亮光。這就是我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
夏天的夜晚,小區的花園里總是有跑著鬧著的小鬼們,圍著假山和水池你追我趕的,老人們坐在樹下長椅上不緊不慢地搖著搖扇,路燈還是忽明忽暗,周圍是樂此不疲撞向亮光的小飛蟲,喧鬧卻又寧靜,只屬于夏夜的,安詳的感覺。
心忽的就安靜了,夜顯得如此真實,如此安寧,原來可以安心的地方,就是家啊。
這個小區,這個城市,車流不息,人流不停,跳動著的脈搏,翻涌著的心潮;盡管城市越來越喧鬧,盡管已經記不清這些不知何時拔地而起的新高樓原來是什么樣子,但在這里,這個可以成為家的地方,總有一些東西永遠都不會改變,那便是不經波瀾緩緩流淌著的,安心的感覺。
我依然安心,因為,這里就是家。
吾心安處是故鄉范文(15篇)篇三
曾經涉足周莊,領略過水鄉小鎮的婉約清雅、古樸恬靜;曾經遠游烏鎮,感受過江南小鎮的風光漪旎、如詩如畫;曾經踏訪婺源,暢享過水墨小鎮的桃源仙境、清幽溫情……然而無論我的足跡有多遠,也走不出對故鄉小鎮深情地眷戀。
喜歡隔著時光厚重的帷幕,品讀故鄉小鎮千百年的悠悠歷史,仿佛走進了一個遙遠而又熟悉的夢,一些如煙一般的悠遠思緒,就像早春大地上星星點點的春草,悄悄蔓延滋長起來。我依稀看到了新石器時代部落先民駐足在故鄉的土地上,磨石制陶、勞作生息;我又仿佛看到了宋金時期小鎮人民繁衍在故鄉的`土地上,生活富庶,民風張揚。唐王、古廟、牌樓、古墓,一個個散發著古意的詞語時時會牽動起我的思緒,讓我夢回前朝:品味紅山文化的燦爛、感受清河口炮臺的堅盾、體驗官馬大道的綿長、欣賞下馬坨牌樓的雄姿……穿行在時光的隧道中,我仿佛聽到了海水輕吟、清風淺唱,是用樂亭大鼓的調子,唱著歷史深處的前塵舊事。
喜歡低吟席慕容的詩句:“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痹伦怨啪褪青l愁的寄托。“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弊x大學時,遠離故鄉小鎮千里之外。記得剛開學不久,就是中秋節,晚上,學院發給每個學子兩塊月餅。宿舍七姐妹手捧月餅,誰也吃不下一口,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滋味苦澀如海。后來,大家不約而同地趴到窗臺上看月亮。六姐輕輕說了一句,怎么就覺得這月沒家鄉的明亮啊。只一句,便勾起了千回百轉的惆悵,七個花季少女都嚶嚶地哭了起來。后來,我爬在被窩里悄悄寫詩(那時癡迷汪國真、席慕容和舒婷),那些青澀稚嫩的句子,竟依然那么蔥蘢地長在我記憶的深處:“今夜,秋涼,月圓、風醺,斟一杯鄉愁釀成的苦酒,就著月光,醉臥他鄉?!?/p>
故鄉小鎮,南臨渤海,北望燕山。徐徐南風,吹來絲絲清涼,吹來海的氣息,那是家鄉特有的味道,是一種熟悉而親切的魚腥的味道。不知是不是因為故鄉在海邊,我對大海有一種特殊的深情。夏日,常常到海邊沐浴海風,看潮漲潮落,云卷云舒。任海風吹拂,任心靈放縱,為俗務包裹的心松綁。喜歡赤腳走在海灘,讓海水的柔波一浪一浪漫過腳面,就像母親柔軟溫潤的撫摸。喜歡對著大海默誦海子的那首詩:“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毙那榫拖翊禾彀銧N爛。喜歡對著大海哼唱鄭緒嵐的那首歌:“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歌者寄情于海,我寄情于歌,海是故鄉的圖騰,是我靈魂的皈依。
故鄉小鎮,生于斯、長于斯、工作于斯、別離于斯。“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故鄉,常常叩開我記憶的閘門,撩起我絲絲的柔情。喧囂的小城生活、忙碌的工作節奏掩不住內心那份濃濃的的鄉情,那情就像一條堅韌而綿長的絲線,山,隔不斷,水,剪不斷,一頭系著故鄉,一頭系在我心中,我心安處是故鄉。
吾心安處是故鄉范文(15篇)篇四
很久以來,我不曾寫過關于父母的文字。不是不愿寫,而是不知從何寫起。
前幾日,從微信中有幸欣賞同事的一篇獲省級優秀獎的文章――《一封永遠無法到達的信》。是她在母親節來臨時寫給自己已故母親的信,懷著崇敬的心讀完全文,令我淚眼朦朧,心酸不已。她生長在農村,母親在異常困難的日子里,艱辛地養育了五個兒女。而她是母親最小的女兒,從小在母愛的浴河中長大,等到自己結婚生子,還沒來得及孝順父母,母親卻連一句話也沒留下就走了。我在班上給學生朗讀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末的幾句詩讀得我哽咽,差點在學生面前掉下淚來。“你說的話還在/但嘴唇沒有了/你穿的衣服還在/但身體沒有了/你穿的鞋有伸進、伸出的痕跡/但腳沒有了”。聽得學生們也傷感不已,眼圈紅紅的,父母真是每個人心底的一根軟肋,世上不愛父母的人恐怕少有。
幾日不見同事艷,發信息問她是不是請假了?她才說由于母親腦出血,在市里住院一月余,她們姊妹幾個輪流請假照顧。再見到她時,看她神色憔悴了許多,問她母親的情況,她說腦內有腫瘤還得做手術。我說幸好你們姊妹多,輪流照顧好,我家只有我一個女兒,萬一父母生病了怎么辦?心中不由得擔憂起來,要是再有一個兄弟姊妹多好??!
每次回家,走到一樓門口,就想起可憐的周阿姨來。周阿姨年輕時曾是縣城的第一位女大學生,工作能力強,成為縣醫院的骨干,后來任副院長。退休后到家找她看病的人不少哩!可近幾年身體每況愈下,雙腿漸漸不能走路,直至臥床不起。屈指算來,她躺在病床上已近四年了。三個有本事的女兒都在外地工作,離得遠的一年才回家一次。離得最近的小女兒,在天水市文聯上班,因出版了不少書籍,算得上是市里小有名氣的作家。每逢小長假或是老倆口生病住院,唯一能見到的就是小女兒。
近日我加上了李姐(周阿姨的小女兒)的微信,告訴她想買她的書。她很爽快地給我回信,說送我一本就行了,買什么。我很感激她的好意,“五一”期間我外出旅游,她正好回家看望父母,我家就在她家樓上。當時她把書給了我的母親,我沒能見到她當面感謝。從她的博客中,我有幸讀到兩篇寫她父母的文章,曾發表在《讀者》上。其中《合歡樹》一文回憶她母親年輕時,皮膚很白,也算是名門閨秀。她跟著母親到蘭州出差,見到一株合歡樹的情景。還寫到母親做得飯很香,尤其是扁食,以后當她在市里工作要回家時,母親總是打電話問她想吃什么。商定是扁食后,只要她一進家門,就散發出扁食的香味。
這篇文章我讀后更加傷感,驀然想起二零零八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后,由于余震不斷,我們幾家鄰居暫時居住在離家不遠的一處商鋪里。大家都提心吊膽地不敢回家,學校也放了假,惶惶不可終日。那段日子真難熬,吃不好,睡不香,一次,周阿姨冒著生命危險回家做了頓臊子面。面條是自家的小壓面機壓的,她們老兩口急匆匆在家吃完,為了感謝我的父母在難中對他們的照顧,給我們端來了面條。記得那碗面的味道很獨特,與我母親做的不同,我們吃上了一頓像樣的飯,那也是我第一次吃周姨做的飯。如今,周阿姨在床上過著度日如年的生活,白天晚上各請一位保姆伺候,疾病把一位名醫折磨得生不如死。母親常感嘆道:“可憐了周大夫,那么有本事的一個人,病看得好,飯做得好,太可惜了。”我的眼前浮現出某個周末的中午,李姐站在廚房里做飯的身影。以前吃母親做的飯,現在輪到女兒給母親做飯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人要有憂患意識,我現在每天回家能吃到母親做的飯,不知這種幸福能持續到什么時候呢?如果哪天我的母親也老得不能動了,需要我伺候的時候,我能否做到盡心盡力呢?那天突然看到窗臺上放著一顆牙齒,我的心里徒生出一股悲涼。原來父親的牙又掉了一顆,他生性執拗,去看牙醫,醫生要讓他拔牙才能安假牙。他不愿拔,非要等到牙自己掉,就這樣他的牙已到了勉強維持的地步。母親只好在做飯時給父親做得軟些,面條煮得爛些,否則父親只能“望飯興嘆”了。
年逾古稀的父親現在洗了腳連襪子也不洗了,有時我看見會洗,但大多時候是母親洗的。母親體諒我上班辛苦忙碌,每日除了鍛煉身體,就在家為我和孩子做好飯菜。父親幫我接送孩子上幼兒園,二人全力以赴扶持我的家庭。只因我的丈夫是軍人,一直在外地工作,我結婚這么多年,全靠父母的幫助才有我的今天。這一點,所有人看在眼里,只因我是父母唯一的女兒。婚后幾年我遇到不孕的困難,是母親帶著我四處求醫,天水、西安的大醫院幾乎都跑遍了。該我們受的罪我們都承受了,該流的淚母親陪我一起流了,該花的錢父母和我一起分擔了。這些恩情我永遠不能忘記,現在我相繼生了兩個兒子,父母臉上也覺得有了光彩。雖然母親總想要個孫女,看著人家的小女孩穿著裙子,她很羨慕,但她對我的二寶依然疼愛有加。
婚后繼續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與他們相伴的時日長了,有時看到脾氣火爆、心直口快的母親罵父親,而性格優柔、不善言辭的父親總是默默忍受,我心里為父親鳴不平。想想他們結婚大半輩子了,頭發都白了,怎么還沒有磨合好呢?關于父母的愛情和婚姻,以前我只聽姑姑和我的保姆說過一點。我的外公外婆家境算優越,曾是地主,母親又是外婆唯一的閨女(另外兩個女兒都送人了)??上攵赣H從小在父母的'寵愛下長大,因家庭成份不好,母親執意嫁給了家庭成份是貧農的父親。他們的婚事肯定遭到強烈反對,當時,父親家弟兄三個,父母早死,只有一個繼父。家里的房院都讓繼父賣了,給他們沒有留下任何家產。父親當時當兵回來當民辦教師,還沒恢復高考,他是后來在我出生后才考上大學,之后在一中任教的。
這樣的兩個截然不同的家庭,貧富差距、生活習慣、思想觀念等都有差異。我不知道父母是怎么認識的?母親又是哪來的勇氣不顧家庭的反對,拼死拼活地嫁給了一貧如洗的父親?后來的現實無情地擊碎了母親美好的夢想,她給我說遭父母反對的婚姻肯定是不和睦、不幸福的。雖然后來她靠父親家的“成份好”被推薦上了蘭州護校,放棄留在蘭州的機會回來與父親成婚,住在一中分配的小平房里。她辛苦工作,供給父親上學,還要養活我,請保姆照看我。沒有婆婆的伺候,生完我幾天就得自己洗衣做飯?;貞浧鹪卩l下的這段生活,是她最苦不堪言、最灰暗、最悲慘的時候,又得不到娘家的半點照顧。所以,母親只生了我一個,別人說為什么不再生一個呢?她說生下沒有人幫忙,計劃生育緊會被開除的。
再后來,好不容易熬到父親上大學回來,他們倆個都進了縣城工作。一個是教師,一個是護士,都是繁忙但令人羨慕的職業。平淡的生活開始后,緊接著他們倆人生活中的鋒芒顯露出來,頻繁的吵架接踵而至。年幼無知的我對這一切全然不知,直到后來偶爾聽說這些的時候,心里非常吃驚。難道這就是我們這個看似幸福的家庭中埋藏的隱患嗎?前陣子母親突然對我說起他們的婚姻,說父親年輕時不許她打扮的漂亮時尚,限制她花錢。在家中,父親一直管著母親的工資,母親到現在連錢也不會取。也許他們倆的婚姻中的矛盾由此開始吧,錢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后來的許多事情都是父親說了算。畢竟他是一家之主,母親的吵鬧起不了任何作用。
父親的摳門不是一般地摳,說出來不怕笑話。因為他們這輩人從小過著苦日子,給我說他小時穿的衣服污垢能積厚厚一層。當兵用的牙刷他能用十幾年,直到牙刷把斷了才光榮地退休。舊衣物舍不得扔,更舍不得送人,疊得整整齊齊地放在衣柜里,我不知道都有多少年的歷史了。他的鞋要穿破才換新的,我上大學時給他買的一件襯衣,到現在衣領都破了,顏色褪盡了還舍不得扔。近些年我丈夫給他買幾件高檔衣服,我從網上給他也買,他才穿得嶄新些了。“根正苗紅”的父親是深愛著母親的,至今他保留著一只母親上蘭州護校時,他給母親買的一只鋁勺。我相信,父親一輩子只愛過母親一人,他絕不會做對不起母親的事。
但有一件事,我卻不知道因何引起?母親不知怎么和我說了那件令她刻骨銘心的往事,那時我可能只有四五歲吧,腦海中的那場暴風雨早已消逝。當母親突然向我講起,我極力回憶著,卻記不起半點痕跡,更無從知道那個血雨腥風的夜晚,我在哪個鄰居家吃的飯,在誰的照顧下度過不眠之夜?母親以平淡的語氣說著,好像在訴說別人的事。她說平時一旦和父親發生矛盾,她就帶著我回外婆家。可是那一次,她沒有忍讓,也沒有爭吵,她拿著家中的一把斧頭,敲碎了窗戶上的玻璃,砍壞了一張桌子,把家里所有的東西都砸了。我說,還有那把木頭凳子呢,上面還有斧子砍過的痕跡。時間過去了幾十年,一切可以淡忘,但那凳子至今帶著身上的傷痕,將這件慘痛的往事默默銘記在心。
母親繼續回憶著:“后來,你父親害怕了,極力向我求饒,說他錯了。學校領導也找他談話,批評了他。以后我們倆個各做各的飯,問你吃誰做的飯,你總是說吃你爸爸做的。你一直愛你爸爸,要不是為了你,你早就和他離婚了。前幾年又有一次,我產生了離婚的念頭,別人勸我年齡大了,忍忍吧,會讓別人看笑話的。”原來,這么多年的風風雨雨,我們幸福的三口之家竟搖搖欲墜!三角形是最穩固的,在它穩固的背后卻藏著這么多我不知道的故事。
難怪,在我的眼中,母親一直是最愛罵人的,而我和父親常常是“受害者?!倍嗄暌詠恚覀儌z習慣了忍受挨罵,連她最疼愛的我這個女兒,在心里對她是排斥的、不喜歡的。有次我不堪忍受,和母親爭吵了幾句,事后沉默寡言的父親對我說:“你母親給你做飯,拉扯你的孩子,那么疼愛寶寶。你就不要生她的氣了?!蔽覠o言,父親都忍受了大半輩子,在家中總是低眉順眼,真不知他是怎么受得住的?可是刀子嘴,豆腐心的母親罵后很快就忘記了,她無論對親人還是外人,都是熱心腸。在外面,好多人夸她性格好,心眼好,人好。也許,她和父親的婚姻注定是她無法擺脫的網。
我想起了父親說過的話,已故的外婆曾在他們結婚時對他說:“她(我母親)就是你是一丸藥。”也許父親早就做好了吃藥的準備,他將母親這丸藥揉在手心里,捏拿了一輩子。這苦的滋味只有他心里領會罷了。近幾年,在我的寶寶稍長大了些之后,他們倆參加旅游團,去了桂林、上海、蘇杭、洛陽、漢中等地。滿頭銀發的母親和步履蹣跚的父親,重新開始了他們的“蜜月之旅”。在父親編輯的美篇中,表妹評論道:“舅舅的鏡頭中舅媽總是第一位?!蔽叶紱]有注意到,仔細一看,真是的,父親的攝影機除了拍攝美景,總會不經意間把母親當作模特,在他心中,永遠保留著母親的位置。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贝诵陌蔡幨俏徉l,唯愿二老幸福安康!
吾心安處是故鄉范文(15篇)篇五
目光因開闊而變得茫然;我的感官因繁華而變得拘促;我的腳步因路面的豁然平坦而變得拘泥;我的意識因對這城市深深的熱愛而促不及防變得遲疑,當我踏出火車站的哪一刻,我在心里吶喊著,我回來了!一切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陌生,我像個剛出門的孩子,貪婪的掃視周遭的一切,試圖回憶起些什么來。步入地鐵,吸附著車廂內那種熟悉不知名的香水味。已經許久沒有體驗過這種無法表達的迷戀情懷??粗鴵頂D的人群,我沒有絲毫的厭煩,恰恰感到無比的親切,看著匆忙的人群,我無邪顧及他們的疲憊,我只能感受到他們深深的熱愛著這座極具奢華的城市。就像我時時的奢望有天能躋身于這座城市一樣。耳邊傳來了再熟悉不過的旋律,《夢中的婚禮》。
日程匆忙,只能短暫的看望了些過往的舊友,靜靜的看著他們,有的眼神看出了疲憊的無奈。有的眼神看出了自信澎湃的欲望,有的眼神看出了不削以故的高傲。
疲憊的無奈能感受他們對這個城市失去了耐心和希望。5年甚至8年的歲月抹去了他們的青春,青春給予的歡快與悲傷都摔落在了這座城市,換回的也許還是一成不變的生活,一成不變的收入。這種無奈出自于自我能力缺陷,學歷低,人脈弱等等原因,也相信他們埋怨過這人才集聚的地方給予他們的機會是如此的有限和卑微。他們開始懷疑是否適合生存在這座城市,即使背起行李遠去是多么的坦然,可是那種不舍或是不甘,驅使他們堅持著。
之所以說有的自信澎湃是他們看到了未來,有著不可改變的設想,即使所有的欲望是那么的奢侈。也不曾改變他們搏身于這座城市信念。也許他們會努力拼搏,也許他們會尋找捷徑,這座現代城市的氣息,給予了太多的誘惑,先進的交通設施帶來的驚奇,高端的服務帶給我們一種身份,一種尊重,行走在高樓之下,有種歸宿感有種自豪。甚至有種被世人所認可的高貴。理想之中,城市之大、之美、之繁,之文明,都是夢寐以求的東西。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他們會被現實的大浪沖走,也許會抓住某個大樹留了下來。
不削以故的故友是因為他們通過某種路徑達到在這個城市生存的資本,不管這種路徑是好是壞,也許他們也付出了許多的代價,一棟上百萬的房子,幾十萬的跑車,在這現實的社會至少證明他們的地位,對于我們這樣的普民來說是一種牢固不破的尊貴。我們沒有任何的權利去評論是非,只能心理擺出一種無謂的表情,也許心里同樣也有種渴望,把這種渴望化作一種激勵,鼓舞著自己將來實現幻想的一種動力。但是每個人追求不同,我也同樣相信一個人的心智成熟后,自然會看淡一切來調整自我心態。
同樣當我踏入火車站的哪一刻,我閉上眼睛,設圖輕輕的懷抱著這座城市,熱血擁入了我的每個血脈。我告訴自己我會回來的,就像告訴自己的初戀,再回來時也是我們永相守時。慢慢睜開眼睛才發現眼眶有些濕潤。突入齊來的傷感我能感覺到自己某些傷痛,除了對這座城市的迷戀,我清楚的知道還有一份情感還深深的遺留在這座城市,當那一夜在歌城再次見到她時,那瘦弱的身軀告訴我,她還是一個人的面對著所有,一個人高傲的想步入某種生活,結果這么多年還死守在那座冰冷的餐廳里。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從來沒有告訴過任何人,連她至愛的弟弟也同樣絲毫不知。即使五年的光陰已過,我也只想在這個夜晚了解她這么多年過的如何,她就像一個迷,嚴實的讓我沒有任何的縫隙闖入。我只能偽裝著平淡,余光看著她整夜憂慮的坐在邊角,我唱了許多歌,試圖想用歌聲告訴她曾經對我的誤解,想用歌聲告訴她我對她還有仰慕的敬愛。我試圖用歌聲沖沒我交加的情感。但是我的內心深深的知道我給予不了她想要的生活,我只能沉默,男人骨子里的自卑是一種責任,這種責任告訴自己只想把最好的最美的給予自己的愛人,當自己現有的資源無法給予時,只能靜靜的觀望。
列車無情的駛出這座城市,窗外燈火輝煌。我知道那一切不屬于我,至少不屬于現在的我。所有的情感只能深深的埋藏在內心。即使有再多的責備與無奈只能悄悄的低下頭?;蚴锹恼业叫┰~句,用指尖發泄在鍵盤中,當那種情懷得到一種清涼的釋放后,是那么的輕松與愉悅。
吾心安處是故鄉范文(15篇)篇六
邁入現代化,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百姓生活也愈加豐富多彩。但“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在這光鮮亮麗的表面下,卻是日趨嚴峻的垃圾問題。垃圾圍城,垃圾圍村現象使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垃圾難題。因此,要保護綠水青山,解決垃圾問題,迫在眉睫。
解決垃圾難題要找源頭、抓管理。找準源頭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對待垃圾難題我們要追根溯源,找清原因方能對癥下藥。找清原因要求我們將問題分門別類,針對核心問題細致調研,做到心中有數,讓各相關部門各領權責,以此為突破,為解決垃圾難題謀劃全局。其次要抓好管理,垃圾問題是牽扯廣、范圍大的綜合問題,各地方不能各自為政,自轄一畝三分地,而是要統籌協作,共同治理,將管理落到實處,深入到基層。垃圾難題的治理不能光喊口號,空下文件,而要行之有效,深抓嚴打,管理者也應當以身作責,加強監管,從頂層設計上克服治理難點。
解決垃圾問題要重科學、講方法??茖W治理是解決垃圾難題的關鍵,將生活拉圾分類處理就是例子,科學分類,合理回收,不只是能夠清除垃圾,還能變廢為寶,將垃圾資源化。垃圾治理,若僅僅按部就班,不但效率極低,而且浪費精力,而依靠科學的規劃、操作,不僅能解決問題,還能節省費用,避免二次污染。現在有許多地方,依靠群眾力量,將垃圾難題細化到每一位,每一戶,通過設立獎懲機制,提升公眾參與積極性,促使公眾親手治理家園,增加參與感、獲得感,提升百姓的生活質量,使垃圾問題無處藏身。因此,講究方法是重點,找對方法、因地制宜地解決垃圾難題是今后各地政府努力的方向。
解決垃圾難題要求環保,保方便。在環保的前提下治理垃圾難題是基本要求?!跋匏芰睢睂嵤┧闹苣?,但卻收效甚微,這一政策雖是以環保為初衷,但在實際中確有不當之處,比如塑料袋的定價過低,代替品又是否環保,百姓又是否方便等。其實環保與方便不可分割,我們不能只求環保不要方便,在解決垃圾難的同時不能造成其它難題,否則不就削足適履,拆東補西嗎?因此,治理垃圾需要環保、方便雙管齊下,在提升環保意識,減少生活垃圾的同時也要保證公眾的生活便利,在二者的博弈與平衡中進行綠色治理,讓環保成為治理垃圾的一劑利藥。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應當要把解決垃圾難題擺在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位置,不畏艱難,勇于克服,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將垃圾治理貫穿于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建沒綠色發展、和諧美麗的中國。
吾心安處是故鄉范文(15篇)篇七
是誰?深陷浮名虛綠的泥淖,身處官場功名利祿之中?他沉浮于官場中,眼睛卻凝視著外頭,他向往著宮禁之外的是萬里風光:“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庇质钦l,言道:“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歸于山林,自此沉靜?他耽于淡泊,懷念著山水幽靜,園田悠然,順從了自己的本心本性,終于回歸了自己本就屬于的地方。那就是回歸了自己故鄉的王維啊。
吾心安處是故鄉范文(15篇)篇八
細雨中,我看向兩位老人家的背影,手挽手,看得煙雨朦朧,愛得真真切切。
幼時,我家里的兩位老人家是我的天敵,他們一個屬虎,一個屬龍,偏偏可憐我這個屬兔子的。他們有著鷹的眼睛,獵狗的嗅覺,豹子的爪子,老虎的牙齒,并且設定了條條框框來約束我,那我呢?我用自己小白兔的柔弱努力掙扎著。
有一年夏季總是突然下暴雨,某一天下午,老師還沒有下課,窗外突然就黑了起來,陰沉沉的,像丟在廚房角落里很久沒有洗過的臟抹布。要下雨了吧?頃刻間,瓢潑大雨呼嘯而至,卷著狂風,校園十字花壇里的小樟樹,被狂風摧殘著,如果樹葉是他的頭發,那么在風中的小樟樹一定像一個全身暴青筋,雙眼凹陷,面目猙獰,正在狂笑的老巫婆。我看著小樟樹的慘樣,連連搖頭。不過,心里一想又有點高興:反正我帶了傘。我的手摸向書包左側,空空的。呀!我的.傘呢?我立馬低下身子在陰暗的書桌里一陣倒騰,沒有!完了完了,我看看窗外的小樟樹,心中升起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同是天涯淪落人??!
廣播響起:同學們,由于特大暴雨將至,請各班抓緊時間放學。以往聽在耳朵里生硬的女聲,如今像極了朗朗手下的鋼琴曲,多可愛啊。
同學們一個又一個地撐著傘走了,我卻像個無業游民般在學校里閑逛,誰叫我沒帶傘呢,只好等雨小了再走。
我走在連廊的座椅上,仰著頭數樹葉,一低頭往外一看,是老爸老媽在外面。他們一人撐著一把傘,老爸的手里還拿著一把傘,兩人不停地向學校里面望,我心里一陣狂喜,終于可以回家了,正欲狂奔出去,走向樓梯時,我想起來了,就在昨天晚上,他們讓我寫了一晚上英語作業,整整重新寫了五遍,我到現在想想心里還不舒服呢。不行不行,讓他們等等,也好補償我昨天抄五遍英語的勞心傷神。于是我就找一個小角落里躲了起來,一邊看風景,一邊偷瞄他們。老媽很快沉不住氣了,開始向老爸說著什么,似乎想進來找我。哼,這你就沉不住氣了,你要像我一樣把英語抄五遍,咱家還有完整的物件嗎?我也不著急,慢慢悠悠地晃,開始向下走,其實也沒有太長時間,畢竟我還是比較畏懼他們,萬一真生氣了,吃虧的還是我,“識時務者為俊杰”我還是懂的。
等我晃下去,老爸老媽的衣服潤濕一片,一看見我出來,老爸急忙上前把傘遞給我,在我看來,想討好我,沒門!一碼歸一碼,昨天的帳我可是刻骨銘心呢!
我拿過傘,趾高氣揚地走在前面,也不回頭看他們一樣,像一只戰勝的小公雞,內心卻像小狐貍一般露出了狡猾的笑容。
有幾次去到姨媽家住的經驗,去時興致高漲,覺得終于可以擺脫老爸老媽,心情高興得要開唱“今天是個好日子”了,姨媽家很大,卻有點空蕩,我呆了沒多久,卻又歸心似箭了。一到家,老爸正窩在沙發里開電視,老媽在學打毛衣,我突然覺得心里滿滿的,心也就安定了下來。
漸漸長大,時光像窗外的小樟樹,從前我摸著他的頭,叫他快快長高,如今我可以靠在他的身上看書,亦或是踮起腳數樹葉。老爸老媽很少嘮叨了,他們中的一個開始慢慢變胖,變和藹,另一個我昨晚上還看見了他的白頭發。別說,我還有點想念那些條條框框呢。
那些條條框框里面,說我要好好學習,說我要天天向上,說我要找一個好工作,說了許許多多,我看著老爸老媽心想,為什么要這么多的想法呢。我,和老爸老媽,平平安安一輩子,多好!
早晨出門,飄著小雨,老爸老媽撐著一把傘走在前面,我看向兩位老人家的背影,手挽手,看得煙雨朦朧,愛得真真切切。
吾心安處是故鄉范文(15篇)篇九
來時總擔心會牽掛家,雖然兩地近乎相鄰,但是第一次離家,總會生出一股游子的憂愁,但來的第一周,便忙到抽不出空想家,大學終究與想象的不一樣。
以前的歲月從未想過要用家鄉來形容那個生活了十幾年了的地方,對于我來說,離家在外才會把家鄉這個詞放在口中,可大學生活在外,即便是聽到與家鄉有關的只言片語都會生出感概,這時我才會嘗到離家在外思鄉的滋味,這種時有時無的情緒,在大學待了一個月后才顯現。
但它不在輾轉反側的深夜出現,也不在刻意的提及時出現,它可能在你某個匆忙時刻,不經意的抬頭仰望今夜的月亮時,會不自覺在心中問:他們都在干什么;也可能會在你歡笑時,會在腦海中閃過以前在某個時刻某個地點也同伙伴擁有過同樣歡樂的歲月。這種思鄉的情緒會突然出現,又悄然消失。
來到這里總會不自覺拿這里的一切與家鄉的對比,這或許是身處異地總會不自覺懷念過往,但既來之則安之,這才是一切的開始,一切不適應都會變為習以為常,這里漸漸會變為第二個家。
這里的一切對于我來說都是新鮮的,與家鄉的一切不一樣的,這或許是許多游子即使離家千萬里也要堅持在外的.原因,這里還會有許多驚喜,聽到鄉音的小驚喜,和同鄉回憶家鄉時的愉快,這些在以前從未覺得稀奇的事情在來到這里之后都變得讓人驚喜,它開啟了我們關于家鄉的記憶,這無疑是匆忙求學之途中的幸事。
來時的我們是剛啟程的新手,迷茫且不安,但我們思鄉究其原因是因為家會給我們安定感,只要我們心定,久而久之,這里就會成為我們心的歸處,這里的花草樹木,這里的師生朋友,都會成為熟悉的曾經。我們拼搏數載,在這里安家,最終我們的心也將在此停留。
吾心安處是故鄉范文(15篇)篇十
麥苗快起身的時候,薺菜也悄悄的舒展。
工作多年,每個周末,我都會抽時間回老家看看,說真話,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只是感覺回到這里就心安,就坦然,就輕松!鄭智化的“水手”里唱到:城市的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足跡……是呀,城市里豈止是路太硬,天空的氣息都是生硬的,我總有被磕碰的疼痛感,而這里,似乎可以為我療傷,給我被生硬的城市磕碰出的傷口上灑下溫情的陽光,讓我感覺這世界尚有溫暖的地方!
看,沃野平疇,春播秋收,誰在忙碌?秋天豐收后的田野里深深淺淺的犁耙印,誰在耕種?小小的村莊雞犬相聞,大雪覆蓋村莊卻掩蓋不住飄出的笑聲朗朗,誰在守護?我太不了解我的鄉親父老,我為我那近乎“卑鄙”的想法感覺到些許恥辱!
他們可能沒有遠大的抱負,但他們忠誠于自己的土地,土地沒有閑著,他們就忙碌著。他們沒有掌握大筆財富,而當土地鋪在他們面前,他們義無反顧的揮汗如雨,期盼來年的收成,他們心里的那份踏實和幸福,如何用金錢來衡量?他們看似愚鈍的臉上,寫著中國農民最真摯的信仰,那就是用勞動換取幸福啊!這最簡單又最深奧的人生哲學被他們笑著闡釋。他們用最執著的方式守望著最純粹的理想和最簡單的幸福,相比之下,我的所謂的追求所謂的理想顯得那么幼稚可笑!天天談幸福,其實幸福被他們一直隨意的掛在臉上!
浮躁的城市生活讓人生厭,我被書本拖拽著撲進城市,在書本里努力尋找能支撐自己的人生哲學,找來找去,我依舊沿路回到了我的來處原來,在我出發的地方,有我靈魂最妥帖的住所,這里才是安放我靈魂的地方!我依舊向往的是“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生活啊!
本文作者:一米陽光(微信公眾號:三賢文苑)。
吾心安處是故鄉范文(15篇)篇十一
也許是因為,心,依舊流離失所。
是誰?“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他早年冀圖報效國家,然后“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途”,百般困窘,一生清貧,唯一的仕途,卻因“不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放棄?也許是終于厭倦了汲汲營營于宦途的生活,他開始思念田園的昳麗風光。又是誰,曰:“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順從了自己的本心本性,離開官場,便于良畝之中,安家落戶,每日“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逍遙一生,悲喜已經逐漸消融與逐漸淡泊的生活中,相伴山氣日夕,與飛鳥同歸山林。那就是追求了自己所向往生活的`陶淵明啊。
或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或是“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的王維,他們都追隨心的呼喚,追尋令自己安心之處。
吾心安處是故鄉范文(15篇)篇十二
紅的、白的,還有黃的……。
應有盡有,五彩繽紛。
江南的雨來了。
落在地面,敲在窗臺,扣在心扉上。
微涼中,有一絲淡淡的憂愁。
如詩如畫,如夢如幻。
江南的夜醉了。
靜悄悄的,安靜極了。
連月光也似乎微微睡了。
將那山、那水、那人家都擁入懷中。
仿佛母親溫暖的懷抱。
依舊讓人如此迷戀。
高三:黎軒。
吾心安處是故鄉范文(15篇)篇十三
人說現在年輕的一代是“迷茫的一代”。的確,現在這個日益浮躁的時代里,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其實不妨學習學習古人的智慧,人生自是苦短恨,此心安處是吾鄉。
遙想當年季鷹,秋風起的時候,突然饞了。想起家鄉的莼菜和鱸魚應是滋味甚美,便直接把官一辭,回老家了。這個故事一直被很多文人稱道,也有駁斥的。人說你這不是匹夫志短,耽于安逸而沒有拼搏開創的精神嗎?其實不一定。一個人活得成不成功,不是他建什么功立什么業就是唯一標準的。季鷹當年的棄官歸隱,是因為他想通了自己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適合做什么又不適合做什么。就如同我們更津津樂道的陶潛、李白。他們也都曾心懷理想,試圖和季鷹一般,出仕為官,做出一番事業。然而事實證明,官場的勾心斗角不適合他們,他們也不喜歡那種生活,不屑于將生命浪費在其中。所以季鷹會從秋風中嘗到鄉情,陶潛會歸園作賦,太白會慷慨而抒“安能摧眉折腰”。他們的退避,并不是懦弱怠懶,而是一種自省和高明。他們不過是回到了自己心安的環境里,用功名利祿換去了個自在安寧。
近看現代,亦有很多類似的例子。愛因斯坦在二戰時去了美國,拋棄了自己原本的國籍。他難道是偷生怕死他、貪財圖利嗎?那他就不會公開為中國痛斥日本的罪行,不會拒絕以色列請他當總統。他只是知道自己是為科學而存在,為推動人類認知而義不容辭的探索的人。在更和平富足安定先進的環境里,才能更加發揮他的聰明才智,才能完成他的理想、他的“天命”。因此他選擇了美國。這是選擇了安逸,卻也是順從了自己的心。心安之處,便是吾鄉。
類似的還有太多太多了。扎克伯格、比爾蓋茨退學而選擇了商場,甘愿忍受層出不窮的壓力和洶涌澎湃的競爭,是因為他們聽從了自己心的號召,理想所向之處,心安之鄉也。三毛背井離鄉身居異國沙漠,這又是多少中國人想都不敢想的瘋狂。然而她在那里有著愛情和熱情,她用一顆坦蕩而安寧的心政府了最荒蕪的窮鄉僻壤,用叩響心門的文字打動了千千萬萬文藝青年的心。對她而言,心安之處便是吾鄉。
轉頭再看那些依舊為生活的瑣碎斤斤計較、為功利的虛榮苦苦掙扎、為幻想與現實的落差唉聲嘆氣的人,不禁要嘆一句“醒醒吧”。人生自是苦短恨,此心安處是吾鄉。
吾心安處是故鄉范文(15篇)篇十四
陽春。三月。
著一襲青衣,獨自一人漫步在河邊的青石道上。一塊塊敦厚的大青石染上蘚綠,刻上水紋,披上青泥,便組成了獨屬于江南的石道,透著異于其他石道的獨特韻味。青石鋪就的路,似從遠古走來,行了百年,跨越千載,被時光磨去了那光滑的容顏。參差不齊的路面像顫動的音符,奏出和諧的音律。
微風拂過,蘆葦搖曳,柔波輕漾,翠嫩的柳枝四處翻飛,形成一陣陣波動的潮、波動的浪;定神凝眸,纖纖綠絲上綴滿一顆顆赭紅新芽,陽光下恰似一顆顆瑪瑙在閃光。看似枯槁的樹干與飄逸的枝條形成鮮明的對比,一靜一動,一剛一柔,相映成趣。一縷縷柳絲在風中輕輕舞動,掠過我的臉頰,落在河面上,激起一層層漣漪,隨著風的節奏徜徉開去,如一幅清麗典雅的畫卷。
四周盡是白墻黛瓦,庭院中不時探頭探腦地冒出幾支綠芽,也似奈不住春色了。一處墻角,倚著一株青藤,枝葉幾乎爬滿了整面墻。小巷中,一面繡著“酒”字的大旗迎風招展,幾個小孩跑過,發出一陣陣輕盈的笑聲,把這一途徑惹得花香彌漫。深巷中的氣息濃濃地彌漫在枝頭上,使穿枝拂柳的行人踏著花香、聞著鳥語。古樸的參天大樹矗立在那兒,迎風挺立,似乎有一種毅美在蒸騰,漂在整個上空。黑色的烏篷船在水里蕩漾著,吟賞著那炊煙四溢的巷色。
午后,捧一卷書,靜靜地參閱。倦了,便躺在搖椅上小憩一會。看一縷縷金色的陽光穿過古色古香的亭臺軒榭,射進屋里;聽一絲絲朦朧的細雨敲著明凈整齊的白墻黛瓦,滴落屋檐。盤腿而坐,將一縷縷情思化作裊裊琴音,觸動心弦,飄蕩,漸遠。起身沏一壺清茶,細細品味,淡淡的清香在唇齒間流轉。
拋卻城市的喧囂與浮躁,逃出鋼筋混凝土的`重重包圍,走進江南小巷,享受那難得的靜謐與安寧。若能一直生活在這樣古韻飄香的江南小巷中,該是怎樣的滿足與愜意啊!
金秋。九月。
還未走進小巷,淡淡的桂花香已于鼻間縈繞。
細雨微涼,霧蒼茫。煙雨朦朧,氤氳纏綿,猶入夢境。淅淅瀝瀝的雨音猶如天籟。白墻黛瓦,若隱若現。明黃翠綠,交相輝映。一顆顆水珠從檐角滑落,“啪”,晶瑩四濺,如一朵盛開的蓮,綻放得短暫而美麗。
舉一把油紙傘,踏在青石板上,似閑庭信步。河邊柳綠依舊,墻角的青藤卻早已枯萎。但那黃褐色的殘軀,依然倔強地掛在墻上。
河水靜靜地流淌,倒映著樓臺軒榭,又被絲絲細雨擊碎成無數片。輕舟微泛,波光瀲滟。
花落,滿地繽紛,似血淚斑駁??莶萦狞S,如潛藏了無盡的憂傷。“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腳踏落紅,碾落成泥,化作塵埃,隨風飄去。再是如何鮮艷芬芳,終究還是歸于黃土。
“江水綠如藍,相伴伊人帶笑看,多少煙雨多少樓臺,難忘多少舊夢縈回……”不知從何處傳來歌聲。略帶凄婉。
“誰在高樓望千帆,凝眸處又幾重遠巒,郡亭枕上潮依舊,不見當年,一懷豪情祭青天……”
“何處一夜孤簫又流年,夢未成眠天涯又遠,十年浮沉黃粱夢,何如長留,一杯竹葉醉芙蓉,萬事盡隨風雨去,休休,夢斷江南,雨碎清秋……”
歌聲漸漸遠去,一起遠去的,還有記憶中的時光。
江南的花開了。
河岸旁,原野上,故園里。
紅的、白的,還有黃的……。
應有盡有,五彩繽紛。
江南的雨來了。
落在地面,敲在窗臺,扣在心扉上。
微涼中,有一絲淡淡的憂愁。
如詩如畫,如夢如幻。
江南的夜醉了。
靜悄悄的,安靜極了。
連月光也似乎微微睡了。
將那山、那水、那人家都擁入懷中。
仿佛母親溫暖的懷抱。
依舊讓人如此迷戀。
吾心安處是故鄉范文(15篇)篇十五
要走過多少路,男人才能成為真正的男人;要飛過多少片海,海鷗才能真正在沙丘安眠;要經歷多少世事,過客才能尋到故鄉。
自始至終,都以為你是一陣風。
面對世俗的約束,告訴世人我命由我不由天,“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毕耧L一樣自由;遭受排擠貶謫,能夠用豁達化解苦痛,“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毕耧L一樣灑脫。有時狂風亂起,你大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有時清風襲來,你高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風飄過山水,拂過心間。心頭的起伏,是漣漪,亦或是狂瀾。
世間匆匆,你帶著詩與酒,攜著竹杖與芒鞋,披著青衣和煙雨,穿過小橋與人家,行走在山水中的是魂靈與風。
既然是一陣風,又怎會有歸宿?行走于世間,終究會消彌得無影無蹤。風只會是過客,而非歸人。
或許,你是風,又不只是風。
你有風的灑脫,卻不局限于風的縹緲;有風的自由,卻被附上了俗世的枷鎖。人說:“背上行囊是過客,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鄉?!蹦闶鞘篱g的過客,也是塵世的歸人。
你帶著紅塵的牽絆上路,只有孤獨相伴,想著從心而活,卻也從心即慫。你只是在反抗和順從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將情思和胸懷賦予詞作,將一顆心置于塵世,也曾苦悶壓抑,也曾搖擺不定。只一顆凡人心,卻不朽千百世。
就一個行囊,里面是初心。你說“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笔莻旱某罹w;“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有云淡風輕的安然;“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是隨遇而安的瀟灑;“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以及這敢于自嘲的泰然。
因著心和勇氣,你看透生活的真相,卻從不放棄熱愛生活。經歷離別的傷感,經歷喪妻的苦痛,承受牢獄的災禍。千般失意后,卻也記得為百姓祈雨成功后的喜悅,記得與和尚斗嘴時的興致。一寸時光有一寸時光的意義,又怕什么真理無窮,進一步自有一步的歡喜。
盛著初心的行囊落地生根,自成一片生機。卻也隨時提得起,過客,亦能成歸人。
走過歲月與河山,少年人的青絲變為白發,意氣被磨去棱角,而心卻是一塵不染的,魂靈是像風般自由的。
風雪看老了你,你卻從未將它們看老。也許歷經滄桑,但風雨過后,仍道“此心安處是吾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