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是大學生在校園內進行的口頭表達,它是展示自己思想和觀點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溝通能力和演講能力的有效方式。現在,我們需要準備一篇精彩的大學生演講稿。演講稿是一種對思想的梳理和對文字的整理,以下是一些優秀的大學生演講稿范文,供大家參考學習。
最新大學生孝順演講稿(優秀12篇)篇一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有時候,媽媽經常對我說:“兒子,現在你要做一個孝順的'孩子。”“媽媽,什么是孝順呀?”我不懂就問媽媽。“孝順就是對自己的父母要尊重,要體貼父母,要在衣食住行上關心他們,父母老了還要贍養他們。”媽媽撫摸著我的臉蛋,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我點點頭,內心想:我一定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星期五的晚上,是我最開心的時候。爸爸把我“解放”了,我可以不做作業,不看書,可以吃著零食,津津有味地看著電視,再美美的睡個好覺。我可開心了。
六點鐘,爸爸做好了飯,對我喊道:“兒子,快給媽媽打個電話,問一下什么時候回來。”呀,光顧自己貪玩,把還在班上辛苦的老媽給忘了。我連忙給媽媽打電話,接連打了幾個都沒人接。媽媽肯定在給病人做手術,沒有時間接電話。唉!像這樣的情況在我們家也習以為常了。媽媽每天也太辛苦了,我要等媽媽一起吃飯。大約一個小時后,電話響了,我連忙拿起電話,是媽媽打過來的。聽著媽媽的聲音,我感到媽媽是勞累極了。我對媽媽說:“媽媽,開車要慢點兒,注意安全。”
媽媽要回來了,我該為媽媽做點什么呢?對了,媽媽還沒吃飯,飯菜都涼了,再熱一下,我忙端著飯菜進了廚房。媽媽在班上忙得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應該給她準備一大杯茶水。我拎起水瓶倒上開水,放一小把茶葉,茶水清澈透亮。對了,媽媽最喜歡吃的水果是蘋果了,給她削一個,讓她吃個痛快。我忙里忙外準備迎接老媽的到來。
半個小時過去了,媽媽回家了。媽媽拖著疲倦的腳步,面帶一臉倦色,我心疼地給媽媽一個擁抱。“媽媽,累壞了吧,快吃飯吧。”把媽媽攙扶到沙發上,我連忙端上泡好的茶水,水才好不熱不冷,也許口渴極了,媽媽一飲而盡,連說我真懂事。等媽媽坐在餐桌上,我忙端出熱氣騰騰的稀飯和包子,看著媽媽狼吞虎咽的樣子,我心里樂開了花。吃過飯后,我在床邊陪著媽媽,又遞上削好的蘋果,你一口我一口的吃著,蘋果香脆甘甜。我和媽媽興高采烈地聊著學校的一些趣事,小小的房間里傳出陣陣歡聲笑語。
什么是孝順,我想它不需要你有多少財富給自己的父母,做為我們小孩子就是聽話,懂事,一個擁抱,一杯茶水,一個蘋果,就會給父母驅散一天的勞累,帶來欣慰的笑容,溫暖我們的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讓我們從點滴小事做起,攜手出發,做一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吧!
最新大學生孝順演講稿(優秀12篇)篇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有一種愛,即使我們付出所有也報答不了,那就是父母的愛。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把他們最真摯的愛,無私地奉獻給我們。母親用乳汁把我們喂養,父親用深情把我們沐浴,在我們成長的路途中,每一步都飽含著父母的辛勞,父母對兒女的愛比天高、比海深。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在當今這個文明的社會里,很多同學似乎把這些全都忽視了。我們應學會孝敬父母,不管我們走到哪里,都要記著爸爸媽媽;而且更要趁現在在他們身邊的時候,多孝敬他們。
《新三字經》里有這樣一句話:“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小黃香九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夏天炎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頭扇涼,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的舒服;寒冷的冬天,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席上,用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博學,當時就有“天下無雙,江夏黃香”的贊譽。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這輩子我們欠的最多的就是父母了。
同學們,人世間最難報的就是父母恩,愿我們都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順父母!感恩父母,希望全天下的父母一切都好!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最新大學生孝順演講稿(優秀12篇)篇三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156班的賀雨涵,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繼承傳統,尊老愛幼》。
我們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五千多年的燦爛文化。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為有這樣的傳統感到自豪和驕傲。作為一個小學生,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一傳統美德。自古以來,有許許多多尊老愛幼的事例,如春風一樣,感染著我們,打動我們純潔幼小的心靈。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第二條規定:我們要尊老愛幼,友愛同學、平等待人……。
爸爸曾經給你講過這么一個故事——百善孝為先。春秋時期,孔子最有名的弟子子路,小的時候,由于父母體弱多病,家里很窮。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飯,可家里一粒米也沒有,怎么辦?小小的子路,于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的山路,從親戚家里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夸他是個孝順的孩子。
謝謝大家!
最新大學生孝順演講稿(優秀12篇)篇四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孝心無價。
是父母!人們說:母愛如水,滋潤生長;父愛如山,遮風擋雨。我覺得,父母對我們的愛就像一杯咖啡,靜靜地向周圍彌漫特殊的芳香,它的味道稍帶苦澀,而它的糖份卻積存在杯底,只有喝到最后,才能品出它那香甜的滋味。
蘇轍曾說:慈孝之心,人皆有之。我們翻開歷史孝心的畫卷,有東漢時的黃香,在黃香小時候,家境困難,10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以便讓父親早一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鉆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后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復。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卻能引發我們的深思。孝心,并非是長大后才有的責任,也并非是用金錢就能彌補。孝心的終極奧義,就是愛。孝心其實很簡單,比如,為家里清掃一次房間;為母親倒一杯水;為父親捶一次背??這是多么簡單,可是同樣是這些小事,卻能讓父母感動很久很久。孝不需要山珍海味,同樣也不需要千萬豪宅,也許你的孝心不豪華,只是一次5分的作業,一張100分的試卷。但是,我相信,父母一定會接受它,因為,這里滿載著真誠的愛!這才是給予父母最好的禮物!
當然,我們要孝敬的不僅僅是父母,還有關心、疼愛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人。對于他們我們同樣也要敬孝心,講孝道。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吧!
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建筑心中永恒的愛的神殿,共同在繁忙的學習中,抽出一點時間,把孝心帶回家,讓父母,長輩們沐浴最溫暖的愛的陽光!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最新大學生孝順演講稿(優秀12篇)篇五
悠悠五千年,長江黃河的滔滔玉液,孕育了多少孝感動天的古老傳說。從西漢的董永賣身葬父,東漢的黃香扇枕溫衾,三國的孟宗哭筍,到今日的山里女子佘銀花三十年如一日的照顧殘疾母親。這樣的故事太多太多,他們給予我們心靈太多的震撼和感動,他們是我們心靈的浸潤劑。
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古老的故事已經演變成了一種文化,可是孝不僅僅死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行動。那么孝到是什么呢?孝是沉香不怕艱難險阻,排除萬難必須要救出母親的赤子之心,孝是許士林為了救母親磕紅的額頭,孝是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的遠見。
從古至今,孝的故事永不落幕,無論什么時候,孝都不會過時,一個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更好的感恩他人,感恩社會。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僅有一具軀殼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呢?朋友們想一想是誰用虬勁的手臂,為我們撐起一片無邪的天空,沒有風也沒有雨,是誰贈我們傲翔的雙翅搏擊長空。我們始終飛不出那一雙牽掛的眼神。回想一下吧,來自深夜的一聲咳嗽,是否叩醒你們沉睡的心靈,你們是否聽到筋絡退化的聲音,是否聽到皺紋肆意綻放的聲音,是否聽到黑發脫落的哀怨。這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偉大的父母。當我們漸漸長大,已不再需要父母的扶攙。怎可忘記,父母曾因為給我們撐起一片天,背影已變的衰老,憔悴已布滿的雙眼。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作為21世紀的青年,時代的驕子,更應當把孝付諸于行動。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不要等到父母他們離我們而去的時候才懊悔。有了侍奉父母的心,即使不能終老,亦無愧于父母,無愧于天地。
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建筑永恒的孝心,留下生命永恒的奇跡。
最新大學生孝順演講稿(優秀12篇)篇六
敬愛的教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漢文帝劉恒大家對他都很熟悉吧!他就是憑“孝”這個字坐上了皇帝之位,下面來看看他的孝順故事吧!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一些大道理我們可能還不明白,但懂得小道理卻非常重要,因為小道理懂得越多,日積月累,就變成了大道理。孝順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行動起來,做個有價值的,無愧生命無愧社會真正的人,如果你這樣做了,人們也會贈與你回報,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贊你。生命很短暫,讓我們用有限的生命去創造出無限的奇跡。
父母就在眼前,要抓緊時間孝順他們,歲月不饒人,可能轉眼間,我們的父母就七、八十歲了,不要白白浪費時間,不要到父母已經不在的時候再去后悔,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最新大學生孝順演講稿(優秀12篇)篇七
尊敬的xxx:
大家下午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學會感恩,孝敬父母》。
開始前,我想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一艘載有數百人的大型輪船在海上失火沉沒,許多人都失去了生命,只有九十多人生還。乘客中有一個游泳專家來回游了十幾次,在連續救起了二十個人后因過分勞累雙腳嚴重抽筋而導致殘廢必須終身坐輪椅,他一直大叫著問自己:我盡力了嗎!幾年后在他生日的那天有人問他一生中最深刻的記憶是什么,他傷感的說:我最記得那被我救起的二十個人中,沒有一個人來向我道謝。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惡。生活中,總會有許多事情影響著我們的情緒,或喜,或憂,于是,選擇一種什么樣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也就選擇了過什么樣的一種生活。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是的,就當喜,是對我們善待生活做得到的回報;就當怒,是培養我們耐性的時機;就當哀,是天將降大任于自己的先兆所以必先苦我心志;就當樂,是生活對我的泰然處世還以的笑容。如此,還會有什么再影響到自己平靜的心緒呢?別人對自己不好,是生活在暗示我們自身有所缺陷所以我們必須積極改進;別人對自己好,是生活在告訴我們要讓更多的人喜歡自己就必須再接再厲更進一步。事業的成敗也是如此。
感恩,并不是宣揚一種消極的宿命論,而是一種積極的處世方式!學會感恩,不要去記恨對你不好的人。作家余杰說過一句話:恨一個人對自己的'傷害,遠遠比對對方的傷害大。學會感恩,懂得知恩圖報不忘恩負義,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報,受人一掊土還人一座山。學會感恩,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也會有人拉自己一把。生活是面鏡子,學會感恩,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的心情,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
那么,就讓我再次用一個小故事結束今天的演講吧:有位和尚叫佛印,與朋友結伴出游。在路過海邊時與朋友話不投機被朋友甩了一巴掌,佛印氣憤的在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打”。當走過原始森林時佛印和尚遇險被朋友所救,于是他在巖石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救”。朋友奇怪的問他為什么兩次在不同的地方寫字,佛印答道:巴掌之痛一如海水沖淡沙灘上的字,很快消逝;相助之恩卻是刻在石頭上的字天長地久,永遠銘記。
學會感恩的生活,寧靜而祥和。
最新大學生孝順演講稿(優秀12篇)篇八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20__年6月_日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是一年一度的父親節!
母愛深似海,父愛重如山。人們在慶祝母親節的同時,并沒有忘記父親的功績。1909年就開始有人建議確定父親節。1910年6月,人們慶祝了第一個父親節。當時,凡是父親已故的人都佩戴一朵白玫瑰,父親在世的人則佩戴紅玫瑰。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據說,選定6月過父親節是因為6月的陽光是一年之中最熾熱的,象征了父親給予子女的那火熱的愛。父愛如山,高大而巍峨,讓我望而生怯不敢攀登;父愛如天,粗曠而深遠,讓我仰而心憐不敢長嘯;父愛是深邃的、偉大的、純潔而不可回報的,然而父愛又是苦澀的,難懂的、憂郁而不可企及的。父親像是一棵樹,總是不言不語,卻讓他枝葉繁茂的堅實臂膀為樹下的我們遮風擋雨、制造蔭涼。歲月如指間的流水一樣滑過,不覺間我們已長大,而樹卻漸漸老去,甚至新發的樹葉都不再充滿生機。
同學們,請記住本周星期日是父親節.這一天我們要向父親問聲節日快樂,用各種形式來感恩和回報父親。父親為我們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我們也要回報父親,為他做點事情。對父親來說,孩子的好成績就是父親最大的欣慰,面對即將來臨的期末考試,我們只有刻苦努力,搞好期末復習,爭取取得期末考試優異的成績,才能不辜負父親的期望,用優異的成績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
今年的父親節只要那么一天,很快就會過去的,但我們對長輩的敬愛之情卻永遠不能消失。希望我們能夠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記得父母的養育之恩,并用一種感激的心態對待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在父母生日的時候,在母親節、父親節來到的時候,別忘了為他們送去一聲祝福,一聲問候。
讓我們由衷地說一聲:爸爸,我愛你!父親節快樂!
謝謝大家!
最新大學生孝順演講稿(優秀12篇)篇九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有句老話說得好:“一切美德,以孝為先。”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良傳統。對孩子來說,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古代埋葬兒子侍奉母親,棄官找母親的故事足以讓人落淚,但今天捐腎救母親,輟學做母親的故事,讓我們很感動。不同的時代玩同一個主題,就是孝敬父母,報答父母。其實在今天,對于我們來說,為了孝敬父母,報答父母,我們并不需要做上面所說的驚天動地的事情。只要我們多關注身邊的小事,從點滴做起,就能充分盡到對父母的孝心。
我非常尊重我的父母。在家里,我堅持每天幫助父母做一件家務,并向他們問好。放假的時候,我和父母聊天,給他們捶背洗腳。父母過生日的時候,我會精心準備一份小禮物送給他們,讓他們開心。為了實現父母的期望,在學校好好學習。父母工作忙的時候,我自己做飯,做點家務減輕他們的負擔。當他們的父母生病的時候,像他們關心我一樣,我會關注他們的健康,給他們帶水帶藥,噓寒問暖。當我做錯事或頂撞父母時,我會主動向他們道歉認錯。我經常和父母講一個笑話,告訴他們我的學校情況,讓他們放心我的學習。
尊老愛幼是做人的天職,是天生的美德,是形成各種道德品質的前提,所以一直受到人們的推崇。試想,如果一個人連孝敬父母、報恩都做不到,誰會相信他是一個人?誰愿意對付他?因此,我們應該以自己的優異成績和健康成長來榮耀和回報父母。
同學們,我們學校的孝道教育活動已經結束了,但我堅信,孝道的種子已經深深扎根于每一個學生的心中。我更相信它會在學生身上綻放光彩。愿孝之花永遠盛開不敗,愿天下父母永遠安康!
最新大學生孝順演講稿(優秀12篇)篇十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從小就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他們是我們的恩人,也是我們的親人,養育了我們,也教導了我們,而且為了讓我們更好成長,努力工作。他們不求回報,也不在乎我們知不知道,只是在我們的背后默默的幫助我們。
父母之恩永生不忘,作為兒女,這份恩情,我們不但要銘記在心,同時也應該做到孝敬父母,在自己能力所及之下,不給爸媽添麻煩,讓爸媽開心,做好子女該做的事情。或許有些同學會說,我們該如何孝敬父母,如何讓他們高興?只需要我們平常的時候,幫爸媽端茶倒水,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簡單卻也屬于盡孝心,也能夠為爸媽減輕壓力。有的同學也會覺得現在我還小,不能幫助父母,因為我還在學習,等畢業后找到好工作,有一番事業再報答父母。想法不錯,但是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暫時不能給爸媽什么大幫助,就覺得自己不需要孝敬父母,生活中只要我們能夠做到的幫助爸媽做好,盡一份心也是好的。
我們爸媽雖然不在乎我們的報答,也不在乎我們是不是孝順,他們依然會默默的養育我們,但作為子女,最起碼的禮義廉恥我們必須要具備,有些道理必須要明白,孝順父母,照顧爸媽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古代以孝治天下,而今雖然科技發達,國家也幫助老人,更有養老院,退休金,但是這是國家的幫助,不是我們做的。
孝順父母從不過時,哪怕幾千年過去了,孝順依然是一個品德高尚之人必須具備的品質,也是我們子女必須具備的高尚德行。不要做忘恩負義的人,也不要讓我們爸媽傷心,他們養育了我們一輩子,照顧了我們,從我們牙牙學語開始,幾十年下來,爸媽付出了多少心酸淚水又有幾人知道,我們應該孝順爸媽,要照顧好他們。
作為一名高中生,我們已經長大,明事理,知進退,更是知道該如何做,不要讓爸媽傷心,因為他們已經為我們操勞太多,孝順爸媽,讓他們開心,在求學中,我們有時間,就應該給爸媽打電話聯系,放假了也因該回家看看,同時不能讓他們擔心,好好學習,考出好成績,這些都是孝順。
我們都是祖國新一代,我們就應該具備新一代人具備的優秀品德,孝敬父母,不給他們添麻煩,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應該做好,讓我們的爸媽開開心心,好好孝順他們,盡自己的責任。
謝謝大家!
最新大學生孝順演講稿(優秀12篇)篇十一
等待就是一種遺憾,遺憾是不能補救的,不能補就的生命是無法挽回的。因為,生命也有它的保鮮期!
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全家安,為人需當孝父母。
二、孝敬父母如敬天:你應該感到慶幸,你還有父母可以去孝順!可是你并不珍惜!其實,我只是想,老人已年近八旬,究竟還能有多少個春秋?別讓日后自己徒增遺憾,落淚以視悲哀!常言道“為國盡忠,在家盡孝。”“孝盡父母的事情永遠不能等”!孝心不是用錢能夠得到全部表達的。他要那么多的錢干什么?他吃不了多少,穿衣也用不了多少,更不是在這種時候你還自鳴得意的認為老人是欠了你的,甚至為此而和老人慪氣!他所缺的應該是與兒孫其樂融融的相處!他們所缺的是在他難于動身時的一個代步,在他口渴時的一杯茶水,在他寂寞時候的陪伴,兒女在外都忙能每周按時聚在一起,在他生病時的一次次問候……這些都是老人內心所渴望的!
三、感恩父母養育情“感恩”你知道這兩個怎么寫卻不能認識到它的真正含義,從你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你的生命就傾注了父母無盡的愛與祝福,為你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或許,父母不能給我們奢華的生活,但是,他們給予了一個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命!
感恩父母,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能讓他們感到欣慰,這就夠了。我記得一篇感人的廣告:一個大眼睛的小男孩,吃力的端著一盆水,天真的對媽媽說:媽媽,洗腳!就是這樣的一部廣告時至今日,仍在熱播,動人的原因,不是演員當紅,而是它的感情動人心腑。很多人為其流淚,不止為了可愛的男孩,也為了那一份至深的愛,和發自內心的感恩。這樣的事,每個人都能夠做到,卻又不愿去做。試問:“你們的感恩在哪里?”
心理學上有一種界定,說現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種行為叫做“非愛行為”,就是以愛的名義對最親近的人進行非愛性掠奪。這種行為往往發生在父女之間,母子之間,戀人之間,也就是世界上最親近的人之間。它是以一種愛的名義去進行強制性的控制以求達到自己的目的。讓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此時我想說,感恩是應該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后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是否為他們打掃過一間房?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
最新大學生孝順演講稿(優秀12篇)篇十二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您們好!
我是xx,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敬老愛老”。
敬老、愛老、是我國優良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古代思想家孔子說:做子女的能活下來,是因為有父母的養育;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求人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老人,還要孝敬社會上所有的老人。
在我們中國有個傳統的節日,就是——重陽節。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又稱為敬老、愛老的日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今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于盛唐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弘揚敬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東漢時期,董永在父親亡故后,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安葬父親的費用,他的行動不僅傳為人間佳話,而且還感動了天帝。河南張尚昀在考入長春稅務學院后不久,父親去世,母親患病。為了照顧生病的母親,他不遠千里,把母親從河南背到長春,一邊打工給母親治病,一邊刻苦讀書。在經過了無數次的挑燈夜讀后,終于取得了優異成績。六個學期,五次獲得獎學金。張尚昀之所以能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中,不放棄對母親的照顧和治療,是因為在他的思想中有敬老愛老的意識。他深深知道,沒有父母,就沒有屬于自己的家;沒有自己的.家,就沒有自己。他懂得,敬老孝老是一個人的本能,是做兒女的責任,是義不容辭的,是天經地義的。也許,我們并不能像董永一樣賣身葬父,也不能像張尚昀一樣背母上學。但是,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卻應該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發揚民族傳統,讓敬老愛老的美德亙古不變。
老師們、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所以讓我們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愛護老人、孝敬老人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