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教案還可以起到指導和引導學生學習的作用,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的知識。請大家注意,以下是一份涵蓋了多個學科的初一教案范例,具體內容可以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進行調整。
代數式北師大版數學初一教案(優質13篇)篇一
1.理解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
2.運用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在進一步體會冪的意義時,發展推理能力和有條理的表達能力.
【學習方法】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
【學習重點】正確理解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
【學習難點】正確理解和應用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
代數式北師大版數學初一教案(優質13篇)篇二
1.掌握平方差公式的推導和運用,以及對平方差公式的幾何背景的理解;(重點)。
2.掌握平方差公式的應用.(重點)。
一、情境導入。
1.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法則.
學生積極舉手回答.
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法則: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先用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分別乘以另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2.教師肯定學生的表現,并講解一種特殊形式的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平方差公式.
二、合作探究。
探究點:平方差公式。
【類型一】直接運用平方差公式進行計算。
代數式北師大版數學初一教案(優質13篇)篇三
1.經歷探索規律并用代數式表示規律的過程,能用代數式表示以前學過的運算律和計算公式.
2.體會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形成初步的符號感,提高應用數學的意識,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學習重點】。
能用代數式表示以前學過的運算律和計算公式,會用字母表示數.
【學習難點】。
體會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形成初步的符號感,提高應用數學的意識.
行為提示:點燃激情,引發學生思考本節課學什么.
行為提示:讓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后,獨立完成“自學互研”的所有內容,并要求做完了的小組長督促組員迅速完成.
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說明】以學生喜歡的游戲的方式引入,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奧妙,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自學互研生成能力。
先認真閱讀教材第78頁最上方的圖3-1及與圖相關的內容,然后與同伴進行交流討論.
【說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與同伴進行交流,找出變化的規律.
【歸納結論】許多圖形的變化都具有規律性,用字母表示其變化規律更簡單明了.在探究圖形的變化規律時,往往要找出哪些量發生變化,哪些量不發生變化.
先獨立完成下面的問題,然后再與同伴交流.
問題1(1)搭200個這樣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說明】學生通過計算,初步體會用數值代替式子中的字母進行計算,就可以得到對應的式子的值.進一步感受從特殊到一般,從一般到特殊的數學思想方法.
代數式北師大版數學初一教案(優質13篇)篇四
1.某市期末考試中,甲校滿分人數占4%,乙校滿分人數占5%,比較兩校滿分人數()。
a.甲校多于乙校。
b.甲校與乙校一樣多。
c.甲校少于乙校。
d.不能確定。
答案:d。
解析:解答:因為沒有給出兩校的總數,所以兩校的滿分人數也無法比較.
故選:d.
分析:由于缺少兩校的總人數,因此無法判斷.已知百分比比較多少時,要有總數,當總數不確定時無法比較大小.
2.班長對全班同學說:“請同學們投票,選舉一位同學”,你認為班長在收集數據過程中的失誤是()。
a.沒有明確調查問題。
b.沒有規定調查方法。
c.沒有確定對象。
d.沒有展開調查。
答案:a。
解析:解答:根據班長對全班同學說:“請同學們投票,選舉一位同學”,而沒有明確選舉一位學習優秀,還是品質優秀,調查的問題不夠明確。
故選:a.
代數式北師大版數學初一教案(優質13篇)篇五
4.最小的正整數為______,最大的負整數為________,最小的自然數為________,最小的非負數為______,最大的非正數為________,最大的負數為________.
5.小于6的所有正整數的和是________.
6.點a在數軸上表示的數是+1,從點a出發,沿數軸向左平移3個單位長度到達點b,則點b所表示的數是________.
7.在數軸上,與表示-1的點距離為2的點所表示的數為________.
8.小明在寫作業時不慎將兩滴墨水滴在數軸上,根據圖中數值,判定墨跡遮蓋的整數共有________個.
12.一輛貨車從百貨大樓出發負責送貨,向東走4千米到達小明家,繼續向東走1千米到達小紅家,然后向西走10千米到達小剛家,最后回到百貨大樓.以百貨大樓為原點,向東的方向為正方向,用1個單位長度表示1千米,請你在數軸上表示出小明、小紅、小剛家的位置。
代數式北師大版數學初一教案(優質13篇)篇六
24.某市出租車收費標準是:起步價10元,可乘3千米;3千米到5千米,每千米1.3元;超過5千米,每千米2.4元。
(1)若某人乘坐了()千米的路程,則他應支付的費用是多少?
(2)若某人乘坐的路程為6千米,那么他應支付的費用是多少?
26.某單位在2013年春節準備組織部分員工到某地旅游,現在聯系了甲乙兩家旅行社,兩家旅行社報價均為2000元/人,兩家旅行社同時都對10人以上的團體推出了優惠措施:甲旅行社對每位員工七五折優惠;而乙旅行社是免去一位帶隊員工的費用,其余員工八折優惠.
(1)若設參加旅游的員工共有m(m10)人,則甲旅行社的費用為元,
乙旅行社的費用為元;(用含m的代數式表示并化簡)。
(2)假如這個單位組織包括帶隊員工在內的共20名員工到某地旅游,該單位選擇哪一家旅行社比較優惠?說明理由.
(3)如果這個單位計劃在2月份外出旅游七天,設最中間一天的日期為n,則這七天的日期之和為.(用含有n的代數式表示并化簡)
假如這七天的日期之和為63的倍數,則他們可能于2月幾號出發?(寫出所有符合條件的可能性,并寫出簡單的計算過程)
代數式北師大版數學初一教案(優質13篇)篇七
教學目標:1、了解代數式的值的意義,會計算代數式的值。
2、在計算代數式的值的過程中感受數量的變化及其聯系,感悟整體代入的思想。3、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感悟從具體到抽象的歸納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求代數式的值。
教學難點:一般到特殊,具體到抽象的歸納思想。
教學準備:配套課件,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凝激思--------引題。
工地上有一堆圓形鋼管,第一層有2根,第二層3根,第三層4根,……。
你能說出從第一層到第八層共有多少根嗎?到第n層共有多少根呢?
代數式北師大版數學初一教案(優質13篇)篇八
一、教學目標:
2、通過豐富的生活實例認識軸對稱,能夠識別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
3、欣賞現實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體會軸對稱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和它豐富的文化價值。
二、教學重點:
1、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和概念;。
2、準確判斷哪些事物是軸對稱圖形,并找出對稱軸。
三、教學難點:
1.找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軸對稱圖形和軸對稱的卻別與聯系。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生活中的對稱圖形,使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體會對稱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習的興趣。
(二)實驗操作,協作探究。
1、探究一:軸對稱圖形。
(1)實驗操作:
實驗1:將一張紙對折后,用筆尖在紙上扎出任意一個圖案,位于折痕兩側的部分有什么關系?與同伴進行交流。
實驗2:你能將給出的每幅圖片沿某條直線對折,使直線兩旁的部分完全重合嗎?與同伴進行交流。
(2)誘思提煉:
實驗一和實驗二中所涉及到的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同學們通過操作、討論、交流,可以得知位于折痕兩側的圖案是對稱的,它們能夠互相重合。得出軸對稱圖形的定義: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折疊后,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互相重合,那么這個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3)鞏固應用:
2、探究二:軸對稱。
(2)想一想:觀察下圖中的每組圖案,你發現了什么?
同學們通過討論、交流可以得出:這3組里的每幅圖案沿一條直線對折后,他們能完全重合。得出軸對稱的定義:對于兩個圖形,如果沿一條直線對折后,它們能完全重合,那么稱這兩個圖形成軸對稱,這條直線就是對稱軸。
(3)試一試:
(三)知識對比,認識升華。
1、比一比:
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對比兩個知識點,二者本質是一致的。這里體現了辯證與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2、拼一拼:
(四)反思總結,布置作業。
1、小結: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
(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發現了什么?
(3)本節課中,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4)本節課后,你還想繼續探究什么?
2、作業:
(1)基礎知識題:習題5.1。
(2)動手操作題:
(3)社會實踐題:請你收集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
板書:
1、探究一:軸對稱圖形。
軸對稱圖形的定義: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折疊后,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互相重合,那么這個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2、探究二:軸對稱。
軸對稱的定義:對于兩個圖形,如果沿一條直線對折后,它們能完全重合,那么稱這兩個圖形成軸對稱,這條直線就是對稱軸。
3、軸對稱圖形和軸對稱的區別與聯系。
4、鞏固應用。
代數式北師大版數學初一教案(優質13篇)篇九
1.三角形的下列四種線段中一定能將三角形分成面積相等的兩部分的是()。
a.角平分線b.中位線c.高d.中線。
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線能把三角形分成面積相等的兩部分。
b.三角形的三條中線,角平分線都相交于一點。
c.直角三角形三條高交于三角形的一個頂點。
d.鈍角三角形的三條高所在直線的交點在三角形的外部。
3.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和高()。
a.都是射線b.都是直線。
c.都是線段d.都在三角形內。
代數式北師大版數學初一教案(優質13篇)篇十
1.理解三種統計圖各自的特點.
2.根據不同的問題選擇適當的統計圖.
過程與方法。
1.訓練學生作圖的技能.通過數據處理體會統計對決策的作用.
2.能夠根據實際問題,選擇適當的統計圖清晰、有效地展示數據.
3.能從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中獲取信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統計圖是展示數據的重要方法,它也經常出現在媒體上.通過對三種統計圖的認識、制作和選擇進一步培養學生對數據處理的能力及統計觀念,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和我們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了解不同統計圖的特點.
2.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合適的統計圖,培養統計觀念.
難點:。
1.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合適的統計圖.
2.制作三種統計圖并會從中獲取有用的信息.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在我們日常所接觸的報刊、雜志及電視中,我們會經常見到一些統計圖.最近,我在一本百科全書上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我們知道地球上有人類生存至少已有200萬年的歷史.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地球上的人口數量并不是很多,因為出生的人口和死亡的人口大致持平.然而隨著農業耕作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醫療條件的不斷改善,世界人口開始急劇增加.目前,世界人口已超過70億,平均每4天要出生100萬以上的嬰兒.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人口的過快增長已造成了一系列嚴重的問題,例如食品短缺和城市過分擁擠等.
下面我們來看兩幅統計圖,了解一下世界人口在各大洲的百分比分布及世界人口增長的狀況,也許能讓我們很好地了解世界人口的狀況.
課件出示相關圖示.
生:從世界人口增長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公元1500年,人口達4.25億;在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長率的情況變化不大;但從公元1800年起,世界人口就開始迅速增長.當時醫療條件得到了改善,糧食產量增加以及工業革命的影響,世界人口才開始迅速增長.
師:這位同學回答得很好!從世界人口增長的情況還能聯系到當時的歷史背景,看來我們的統計圖不僅是數據的展現,而且還是歷史背景的再現.
生:從統計圖中,我們還看到1950年~1990年這段時間人口翻了一番,而且從圖上還可以預測出202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85億.
師:我們再接著分析“世界人口的百分比分布圖”.這是一個什么形式的統計圖?
生:扇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
師:這個統計圖是在扇形統計圖的基礎上綜合改造得到的.根據這個統計圖你又能得到何種信息呢?扇形統計圖反映的是世界人口在七大洲的分布嗎?聯系我們前兩節課學的內容,同學們可針對這個統計圖討論交流.
(教師此時可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看同學們如何認識這個統計圖、從統計圖中得到的信息是否準確.根據學生討論交流的情況進行講評.)。
生:扇形統計圖是地球陸地面積分布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才是相應各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像亞洲陸地面積占地球陸地總面積的29.3%,可人口卻占世界人口的63%;而北美洲陸地面積占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6.1%,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6.9%;南極洲陸地面積占地球陸地總面積的9.3%,那個地方卻由于氣候、地理位置等不同成為無人區.所以有些地區自然條件很差,人口很少,而有些地區土地肥沃,交通方便,人口相對集中.
師:很好!同學們已經能用數學中統計的眼光去觀察、分析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現在我們再來看某家報刊公布的反映世界人口情況的數據.
二、講授新課。
師:請同學們觀察下面的統計圖,你能盡可能的獲取信息嗎?
生1:從統計圖中,我們可知50年后,世界人口將達到90億.
生2:我們還可以看到從1957年到2050年世界人口的變化情況.
代數式北師大版數學初一教案(優質13篇)篇十一
北師大版數學七年級下第七章共分6節,本節《軸對稱現象》是第一節,它在本章中起著起始新課的作用。本節通過大量的生動的生活中的實例引領學生進入圖形中的對稱世界,深刻體會對稱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和豐富的文化價值。同時通過本節的學習與探索,使同學們對對稱的認識由感性到理性,由淺到深,為后面抽象的對稱圖形的學習作好鋪墊工作。
二、學生起點分析。
學生的知識技能基礎:學生在七年級上就對對稱圖形有所接觸,如:扇形,圓,線段,角等,所以當今天學習了什么樣的圖形是對稱圖形時,學生識別起來應該順理成章,在對對稱定義的理解和應用上也應有水到渠成的感覺。只是在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概念上可能會產生一些模糊,這是教學中應該突破的地方。
學生生活經驗基礎:對稱現象及對稱圖形在生活中存在大量實例,因此,對稱對于學生來說應該不陌生,理解起來也應不困難。
三、教學任務分析。
本節主要是感知和體會軸對稱現象,也要為以后學習圖形對稱的相關知識起到一個承接的作用。為此,本節課的具體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感知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探索軸對稱的共同特征。
2.通過大量的實例初步認識軸對稱,能識別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
3.欣賞生活中的軸對稱,體會其文化底蘊及價值,學為所用。
四、教學設計分析。
本節課設計了六個教學環節:課前準備、情境引入、合作學習、練習提高、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第一環節課前準備。
活動內容:收集與對稱相關的圖片和實物(提前一周布置)。
活動目的:通過收集整理與對稱相關的圖片和實物,使同學們先對對稱有一個整體的感性認識,并且初步了解對稱在生活中大量存在,理解學習對稱的必要性。
實際教學效果:通過分組合作,走向廣闊的生活天地——田間、山村、工廠、社區等等,能讓同學們充分感受到數學是對自然的濃縮與抽象,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極大地激發同學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同時也展現了同學們小組合作的團隊精神。
第二環節情境引入。
活動內容:從各小組收集的圖片中有代表性的選擇一些,用投影儀演示。使學生能夠形象直觀地感受圖形的對稱。
代數式北師大版數學初一教案(優質13篇)篇十二
1.三口之家,冬天飲用桶裝礦泉水的情況如下表:
日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
桶中剩水4.5加侖3.9加侖3.5加侖3.1加侖2.5加侖2加侖1.5加侖。
(1)根據表中的數據,說一說哪些量是在發生變化?自變量和因變量各是什么?
(2)能說出下周一桶中還有多少水嗎?
(3)根據表格中的數據,說一說星期一到星期日,桶中的水是如何變化的.
代數式北師大版數學初一教案(優質13篇)篇十三
一、選擇題(共10題)。
1.有理數的絕對值一定是()。
a.正數b.負數。
c.零或正數d.零或負數。
答案:c。
2.絕對值等于它本身的數有()。
a.0個b.1個c.2個d.無數個。
答案:d。
解析:解答:根據絕對值得定義可知正數和零的絕對值是它本身,所以答案選擇d選項。
分析:考查絕對值這一知識點.
3.相反數等于-5的數是()。
a.5b.-5c.5或-5d.不能確定。
答案:a。
分析:考查相反數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