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的總結不僅是對孩子個人的評估,也是對整個教育環境和教學方法的反思和總結。幼兒園小班家長學校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體內容請看以下分享。
幼兒園小班教案咕嚕咕嚕漱口范文(13篇)篇一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進餐時間的行為符合禮儀要求。
2.培養幼兒良好的幼兒園進餐習慣。
3.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核心要素:
進擦前手洗凈入座時動作輕。
細細嚼慢慢咽不挑食不剩飯。
活動準備:
幼兒平時使用的餐具:碗、盤子、勺子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直接介紹活動名稱,導入活動。
(二)關鍵步驟:
1.第一步,餐前準備練習。
(1)取餐墊放在桌子上,取餐具放在餐墊上。
(2)學習用雙手將椅子拉開,在入座。
(3)老師講盛好食物的`餐具放在餐車上,幼兒用雙手端起飯碗,放在餐墊上。
2.第二步,吃飯練習。
(1)腳規矩的放在椅子前面。
(2)飯、菜要搭配著吃。
(3)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子吃飯。
(4)需要添飯菜,舉手請求老師的幫助,或經老師的允許后,有自己到指定的地點添飯。
3.第三步,收拾桌面的練習。
(1)清潔桌面:去抹布區取干凈抹布,擦拭餐墊和桌面后,將臟的抹布放在臟抹布區。
(2)餐墊使用后,放在指定地點。
4.第四步,漱口和擦嘴的習慣。
練習后,要注意幼兒在進餐時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幼兒知道了進餐過程中的一些基本禮儀,如進餐時不講話,不能一心二用,不能挑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食物后再離開餐桌。正確使用餐具,愛護衛生,進餐時保持自己、桌面、地面的清潔,進餐后會收拾自己的餐具并及時進行漱口和擦嘴。本次教學活動中,我雖然抓住了幼兒的心理特征,但是在材料的準備上,還不夠充分,不能夠給幼兒更多的提示。
一個成功的活動,離不開教師對每個環節精心的設計與考慮。總之,我們教師平時要多善于觀察、多思考、多去了解幼兒,時刻做一個有心人。
幼兒園小班教案咕嚕咕嚕漱口范文(13篇)篇二
1.品嘗芝麻糖。
——芝麻糖香不香?黑乎乎的顆粒是什么?嚼起來有什么感覺?
——引導幼兒自由交流。
2.發現問題。
——引導幼兒觀察同伴的嘴巴和牙齒,發現芝麻糖粘在牙齒上的現象。
——師幼交流:吃剩的糖渣留在嘴巴里有什么感覺?舒服嗎?怎么辦?
3.嘗試解決問題。
——建議幼兒用漱口的辦法把臟東西吐出來,引導幼兒觀察臉盆中黑乎乎的殘渣。
——幼兒進一步學習正確漱口:讓水在嘴巴里“咕嚕嚕”地唱歌,然后吐出臟水。
——牙齒上還有一些殘渣無法去除,有什么辦法呢?(刷牙)。
幼兒園小班教案咕嚕咕嚕漱口范文(13篇)篇三
1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口、拿、喝、頭”5個生字。
2正確朗讀兒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讀成誦。
3復習聲母g、k、h,并能正確拼讀音節。
4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描摹“口、頭”
1認識本課5個生字。
3正確拼讀三拼音。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師:小朋友,你漱過口嗎?平時你什么時候會漱口?你為什么要漱口?
2師: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中的小朋友是怎。
樣漱口的?
3出示課題:18漱口。
4學習生字:口。
師:“口”是一個象形字。請學生書空,并給“口”找朋友。
二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1出示課文內容:手拿小茶杯,
喝口清清水,
抬起頭,閉著嘴,
咕嚕咕嚕吐出水。
2聽課文錄音:注意課文中生字的讀音。
3師領讀,生跟讀,思考:文中的小朋友漱口的方法是什么?他做了哪些動作?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拿喝水抬起頭閉著吐出。
4學習生字:
拿:請學生做做動作。
用順口溜記憶:手合起來,拿拿拿。
喝:師: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喝水要用嘴巴,所以用“口”字旁。)。
請學生注意右半部分的寫法。師范寫。生書空。
頭:師:你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這個字。
給“頭”找朋友。
5把生字組成詞語讀一讀。
出示:漱口拿茶杯喝口水抬起頭閉著嘴。
6指導朗讀兒歌。
7配上動作表演讀。
8背誦兒歌。
說明:
生字教學各有側重。字不離詞,詞不離句。閱讀教學以讀為本,讀的形式多樣。
三學習拼讀音節。
1認讀聲母:hg。
3出示生字和音節:hegu。
喝咕。
4生開火車練習拼讀。
說明:
從漢字引出音節、聲母,學生學習拼音不覺得枯燥,也比較容易掌握。)。
四學習三拼音的拼讀。
1出示圖畫:蘿卜、鍋、花朵師問:圖上畫的是什么?
2出示音節:luoboguohuaduo。
師范讀luo---l-u-o。
總結拼讀方法:一二三一起拼,拼成一個音。
3生跟讀。
4全班齊讀。
5不同形式讀。
說明:
三拼音是學生比較難掌握的音節。教師借助圖片,示范拼讀,最重要的是。
用順口溜總結拼讀的方法,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學生用各種方式練習拼讀,掌握要領。
五復習鞏固。
1抽讀生字卡片。
2做游戲(找牙刷),鞏固生字。
3指導書寫。描一描:口頭。
師范寫,要求學生看清筆順以及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4生描一描。
說明:
抽讀生字卡片、做游戲,都是鞏固識字的好辦法。看教師示范寫字前先提出。
明確的要求,要求學生看清筆順以及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再自己動手描一描,這樣的寫字指導比較有效。)。
幼兒園小班教案咕嚕咕嚕漱口范文(13篇)篇四
1、讓幼兒學習漱口的方法,并知道飯后,睡前要漱口。
2、學習"漱口"的正確發音。
:漱口的'溫開水、杯子。
(一)向幼兒解釋什么是漱口?為什么要漱口?
1、師:我們出東西時,有一些很小的東西躺在牙縫里,這些小東西會生出很多小蟲子,躲在牙縫里,這樣牙齒便蛀掉了,牙齒就很疼,東西也不能吃。要是把躺在牙縫里的小東西趕走,就不會生出蛀牙齒的小蟲子,怎么樣才能把這些小東西趕走呢?我們有一個好辦法:吃完東西以后,睡覺前要漱口,嘴里的小東西就會被趕走,牙齒就不會蛀掉。
1、念兒歌:含口水,閉上嘴,咕嚕咕嚕吐出水,牙齒干凈白又白。
2、師示范:先喝口水,然后閉上嘴,兩腮鼓動,最后輕輕地把水吐出來。共三次。
3、幼兒臨空練習:老師邊念兒歌邊指導幼兒練習,重點檢查幼兒兩腮鼓動的聲音,最后念兒歌一遍。
4、幼兒操作練習(在盥洗室)手拿杯子,先含口水,再閉上眼,接著,兩腮鼓動,提醒幼兒不能把水咽下去,也不能噴出來。最近后把帶有飯屑的水輕輕地吐出來(幼兒反復練習3—4次)。
5、復習兒歌1—2遍。
幼兒園小班教案咕嚕咕嚕漱口范文(13篇)篇五
1.對漱口后口腔的清潔美進行審美感知,有口腔清爽、舒適的審美體驗。
2.了解飯后漱口的必要性,有漱口的愿望,體驗飯后漱口的快樂。
3.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養成飯后自覺漱口的良好習慣。
活動重點、難點。
正確的漱口方法,飯后漱口的習慣。
1.飯后漱口和沒有漱口的口腔的錄像及漱口示范錄像(包括:正確漱口方法、漱口程序分解動作錄像)。
2.雙胞胎女孩頭像圖、故事配圖。
一、感知激勵情感(建議:集體教育)。
(一)請幼兒觀看飯后漱口和沒有漱口的口腔錄像。
(二)講故事《紅紅和麗麗》。
1.出示雙胞胎女孩頭像掛圖,引出故事。
(引導幼兒觀察出紅紅的牙又白又齊,麗麗的牙又黑又稀)。
2.教師講故事《紅紅和麗麗》。
紅紅和麗麗是一對雙胞胎姐妹。每次吃完飯后,紅紅都用小茶杯接半杯水,站在水池邊,喝一口閉上嘴,咕嚕,咕嚕讓水在嘴里沖沖牙,再把水吐到水池內,一直把茶杯里的水漱完才放小茶杯,嘴里的剩飯渣都被沖掉了,牙齒可干凈了,又白又整齊。
麗麗就不一樣了,她不愛漱口,吃完飯紅紅說:“麗麗來漱口。”麗麗搖搖頭說:“不漱,不漱,煩死了。”說著一溜煙兒跑去玩了。
細菌小蘭臉、小紅臉發現了麗麗的這個毛病,可高興了。偷偷地溜到麗麗的牙縫里吃剩東西,還把她的牙啃了個黑窟窿,痛得嗷嗷直叫,媽媽趕快帶麗麗到醫院去看牙。醫生阿姨給麗麗開點藥,并在麗麗的牙上鉆個洞抓出了小蘭臉、小紅臉。媽媽對麗麗說:“你一定要記住飯后漱口呀!”
師:紅紅的牙是怎樣的?為什么?
麗麗的牙是怎樣的?為什么?
你看到麗麗又黑又稀的牙有什么感覺?
你看到紅紅又白又齊的牙有什么感覺?
你愿意有一口什么樣的牙齒?你準備怎樣保護你的牙齒?
二、趣味學習技能(建議:集體教育)。
(一)觀看正確漱口的錄像(配有兒歌)。
拿起小茶杯,接上半杯水;
喝一口,閉上嘴,咕嚕咕嚕沖四下;
把水吐到水池內,
漱呀漱,水漱完,再放小茶杯。
師:小朋友吃完飯后想漱口嗎?
怎樣才能把嘴里的剩東西漱干凈呢?
我們來看看電視里的小朋友是怎樣漱口的?
(二)觀看漱口程序分解動作錄像。
師:茶杯接多少水?
漱口時嘴是怎樣的?臉上什么在鼓?鼓幾下后把水吐出?想一想為什么要鼓?
漱口時應把水吐到哪里呢?
什么時候才放小茶杯?
師邊放漱口錄像邊說《漱口》兒歌,總結漱口的正確方法。
(三)分別放漱口找錯錄像,邊放邊引導幼兒找錯錄像內容:
1.漱口時,接一滿杯水,用不完把水倒掉;
2.漱口時,沒有鼓腮幫沖,而是喝一口,吐一口;
3.漱口時,把水咽下;
4.漱口時,把水吐到地上。
師:這位小朋友漱口時做的哪不對?為什么?
1.幼兒到衛生間,請個別幼兒先漱口,其他幼兒評價。
2.幼兒分組漱口,其余幼兒拍手說《漱口》兒歌。
三、體驗欣賞成果(建議:個別教育和隨機活動)。
(一)飯后漱口時,教師注意引導幼兒體驗漱口后,門腔清爽、舒適的感覺。
師:漱完口了,你現在感覺嘴里怎么樣呀?
(二)照鏡子讓幼兒欣賞牙齒的清潔美,激發自豪感。
師:看看你的牙是怎樣的?為什么會這么干凈呢?
看著你這么干凈的牙,你心里覺得怎么樣?
(三)幼兒漱完口,引導幼兒互相比一比誰的牙兒凈。
四、行為鞏固習慣(建議:集體、小組、個別交互進行)。
(一)小小檢查員:
每天班上選出5名表現較好的幼兒做“今日的小小檢查員”,監督幼兒的漱口情況。
(二)翻牌:
每次飯后能正確認真漱口的幼兒,可到紅花園地翻開自己的紅花牌。
(三)小金杯:
一周之內,每一次都能堅持認真漱口的幼兒,經過周末幼兒評選可以得到一枚小金杯。
幼兒園小班教案咕嚕咕嚕漱口范文(13篇)篇六
1、通過活動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
2、讓幼兒知道漱口可以清潔牙齒。
芝麻糖、調羹、鏡子、杯子、水、水桶等。
小班幼兒剛剛進入幼兒園,在生活自理能力和衛生習慣方面比較欠缺,缺乏自我服務的意識,而小班第一學期的培養目標主要是培養其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的養成,然后針對我們班幼兒在近階段的出現的飯后、點心后不會主動擦臉、漱口等現象,并根據我園近階段的要求,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本次活動利用請客的方式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并利用兒歌的的形式幫助幼兒了解正確的漱口方法。
一、活動導入,請客吃糖: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禮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呀?(教師出示芝麻糖,讓幼兒品嘗)。
“老師帶來的糖好吃嗎?哎呀,你們的牙齒怎么了呀?(引導幼兒發現牙齒上的黑芝麻,引導幼兒之間相互觀察自己的牙齒)。
3、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辦法。
4、教師總結:
牙齒臟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辦法,可是幼兒園里沒有牙刷,就讓我們來漱口吧。那誰在家里漱過口的,請你來試一試。(請個別幼兒示范漱口)。
4、請幼兒討論漱口的方法是否正確。
5、集體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1)、教師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幼兒邊念兒歌邊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3)、請個別幼兒聽口令做動作。
(4)、集體聽口令,做動作。5、漱口,幼兒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水桶里。6、照照鏡子,比一比,誰的牙齒最干凈。
幼兒園小班教案咕嚕咕嚕漱口范文(13篇)篇七
1、知道吃完東西會有食品留在牙齒上,產生保護牙齒的愿望。
2、學習漱口和刷牙,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每人一只漱口杯,黑芝麻糖若干,臉盆若干。
1、品嘗芝麻糖。
芝麻糖香不香?黑乎乎的顆粒是什么?嚼起來有什么感覺?
引導幼兒自由交流。
2、發現問題。
引導幼兒觀察同伴的嘴巴和牙齒,發現芝麻糖粘在牙齒上的現象。
師幼交流:吃剩的糖渣留在嘴巴里有什么感覺?舒服嗎?怎么辦?
3、嘗試解決問題。
建議幼兒用漱口的辦法把臟東西吐出來,引導幼兒觀察臉盆中黑乎乎的殘渣。
幼兒進一步學習正確漱口:讓水在嘴巴里“咕嚕嚕”地唱歌,然后吐出臟水。
牙齒上還有一些殘渣無法去除,有什么辦法呢?(刷牙)。
1、芝麻糖粘牙的特性促使幼兒自發地產生漱口刷牙的需要,從而積極主動地去實踐。
2、可以與家長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正確的刷牙方法。
幼兒園小班教案咕嚕咕嚕漱口范文(13篇)篇八
1、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口、拿、喝、頭”5個生字。
2、正確朗讀兒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讀成誦。
3、復習聲母g、k、h,并能正確拼讀音節。
4、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描摹“口、頭”。
1、認識本課5個生字。
2、正確拼讀三拼音。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師:小朋友,你漱過口嗎?平時你什么時候會漱口?你為什么要漱口?
3、出示課題:18、漱口。
4、學習生字:口。
師:“口”是一個象形字。請學生書空,并給“口”找朋友。
二、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1、出示課文內容:
手拿小茶杯,
喝口清清水,
抬起頭,閉著嘴,
咕嚕咕嚕吐出水。
2、聽課文錄音:注意課文中生字的讀音。
3、師領讀,生跟讀,思考:文中的小朋友漱口的方法是什么?他做了哪些動作?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拿、喝水、抬起頭、閉著、吐出。
4、學習生字:
拿:請學生做做動作。
用順口溜記憶:手合起來,拿拿拿。
喝:師: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喝水要用嘴巴,所以用“口”字旁。)
請學生注意右半部分的寫法。師范寫。生書空。
頭:師:你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這個字。
給“頭”找朋友
5、把生字組成詞語讀一讀。
出示:漱口、拿茶杯、喝口水、抬起頭、閉著嘴。
6、指導朗讀兒歌。
7、配上動作表演讀。
8、背誦兒歌。
說明:
生字教學各有側重。字不離詞,詞不離句。閱讀教學以讀為本,讀的形式多樣。
三、學習拼讀音節
1、認讀聲母:h、g。
2、師:把“喝水”的“喝”和“咕嚕”的“咕”讀得輕短些就是這兩個聲母的讀音。師范讀,學生跟讀:h、g。
3、出示生字和音節:he、gu 喝、咕。
4、生開火車練習拼讀。
說明:
從漢字引出音節、聲母,學生學習拼音不覺得枯燥,也比較容易掌握。)
四、學習三拼音的拼讀
1、出示圖畫:蘿卜、鍋、花朵、師問:圖上畫的是什么?
2、出示音節:、luo、bo、guo、hua、duo。
師范讀、luo———l—u—o
總結拼讀方法:一二三一起拼,拼成一個音。
3、生跟讀。
4、全班齊讀。
5、不同形式讀。
說明:
三拼音是學生比較難掌握的音節。教師借助圖片,示范拼讀,最重要的是用順口溜總結拼讀的方法,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學生用各種方式練習拼讀,掌握要領。
五、復習鞏固
1、抽讀生字卡片。
2、做游戲(找牙刷),鞏固生字。
3、指導書寫。描一描:、口、頭。
師范寫,要求學生看清筆順以及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4、生描一描。
說明:
抽讀生字卡片、做游戲,都是鞏固識字的好辦法。看教師示范寫字前先提出明確的要求,要求學生看清筆順以及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再自己動手描一描,這樣的寫字指導比較有效。)
幼兒園小班教案咕嚕咕嚕漱口范文(13篇)篇九
1、懂得飯后要漱口,保持口腔清潔。
2、能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3、體驗活動的快樂。
自制掛圖丁丁頭像、自制教師水杯、自制牙漬;水杯若干、音樂。
師:今天我們教室來了一位客人,他叫丁丁,他遇到了問題,要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幫幫他。
師:原來,是丁丁的'牙齒上長了一些奇怪的東西,他覺得不舒服,我們想辦法幫幫他吧!
師:我們應該怎么幫助他呢?(把臟東西拔出來)。
師:原來丁丁吃了這么多的東西,所以他的牙齒上才會有這么多臟東西,他才會不舒服。剛才鄭老師也請了小朋友吃了很多好吃的糖果,怎么辦呢?(用漱口的方法)。
兒歌:手拿花花杯,
喝口清清水,
抬起頭,閉上嘴,
咕嚕咕嚕,吐出來。
學會"咕嚕咕嚕"漱漱口。讓誰在嘴里"咕嚕咕嚕"的唱歌,然后吐出臟水。讓幼兒觀察自己吐出的殘渣,告訴幼兒吃東西后要漱口。
幼兒園小班教案咕嚕咕嚕漱口范文(13篇)篇十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多吃甜食對牙齒不好
2.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養成飯后漱口的衛生習慣。
《小熊拔牙》故事ppt、洗手盆若干、漱口杯每人一個,溫開水或礦泉水。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熊拔牙》,仔細聽故事,一會老師有問題問你。”
(一)問題:
1.媽媽為小熊買了多少糖?
2.媽媽對小熊說一天吃多少糖果呢?
3.媽媽對小熊說一天只吃一塊糖,小熊答應了嗎?
4.小熊后來是怎么做的?
5.最后小熊的牙齒怎么了?
6.小熊的牙齒為什么會這樣?
(二)鼓勵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你吃糖嗎?吃多了會怎樣?
(引導幼兒說出多吃甜食對牙齒不好。)
師:“小熊吃多了糖引起了牙痛,如果小朋友吃多了糖怎么辦呢?”
1.引導幼兒用正確的把粘在牙齒上的殘渣吐出來,讓幼兒觀察吐出的殘渣。
2.“咕嚕嚕”漱漱口,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讓水在嘴巴里咕嚕嚕地唱歌,然后吐出臟水(可以讓幼兒用溫開水或礦泉水漱口,防止幼兒吞下水)。
3.讓幼兒看看自己吐出的殘渣,告訴幼兒吃完東西要漱口。
附:漱口歌
手拿漱口杯,
喝口清清水,
閉緊嘴,仰起頭,
咕嚕咕嚕吐一口,
咕嚕咕嚕吐兩口,
咕嚕咕嚕吐三口……
幼兒園小班教案咕嚕咕嚕漱口范文(13篇)篇十一
1、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讓口腔變干凈。
2、初步養成吃完東西漱口的良好衛生習慣。
2、學具:幼兒每人一個小水杯、水、臉盆或水桶。
一、導入活動。
老師有一個好朋友,它很喜歡你們,你們想不想見見它呀?好,我們來看看它是誰。(揭示掛圖)嗨!這個小朋友名字叫做丁丁,跟丁丁打個招呼吧!
二、學習漱口方法。
1、哎呀!丁丁有一個好大好大的嘴巴,它很喜歡一下子吃很多很多東西,你們來看看,他今天吃了什么呀?(青菜、小魚、西瓜、蘑菇、糖果、)。丁丁一共吃了幾樣東西?請一位幼兒上來點數食物。
2、丁丁吃了5樣東西,他吃了水果,又吃了蔬菜,還吃魚,一點也不挑食。告知幼兒不挑食才是個健康的好寶寶。
3、吃完東西,丁丁說:“我想休息休息,可是,牙齒里面有這么多這么多東西,還有糖果,等會睡覺的時候會怎么樣呀?(有蟲牙)那怎么辦呀?導入主題,漱口。漱口的時候需要什么工具?(出示圖片杯子、小水滴)。
4、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漱口的過程,利用小水滴,幫助幼兒加深對漱口的順序(左右上下中)。
5、請一位幼兒上來幫助丁丁漱口(手拿小水滴),其他幼兒嘴巴跟著一起動。
6、第一次漱口完畢后,胡蘿卜、青菜、小魚不見了。但是還有食物在丁丁的嘴巴里沒有漱掉,再請一位小朋友幫丁丁漱口(手拿小水滴)。
8、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漱口的正確方法:教師演示:手拿小水杯,喝口清清水,左邊咕嚕咕嚕,右邊咕嚕咕嚕,上邊咕嚕咕嚕,下邊咕嚕咕嚕,中間咕嚕咕嚕,最后,把水吐在水桶里。
9、請一位幼兒示范漱口動作。
10、今天你們表現的都很棒,現在老師還帶來了好吃的,要獎勵給你們。(奧利奧)。
11、好吃的吃完了,現在你們的牙齒縫里也留下來很多的食物殘渣,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牙齒呢?(漱口)。
三、總結分享。
請幼兒談談漱完口的感覺,也可以請同伴看看牙齒有沒有變干凈。
四、結束部分。
今天我們和丁丁都學會了怎樣去漱口,以后我們吃東西了都要去漱口,要保持牙齒的干凈,才不會有蛀牙。現在我們就把漱口的方法教給其他的小朋友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咕嚕咕嚕漱口范文(13篇)篇十二
小班幼兒只知道刷牙能保護自己的牙齒,不知道漱口也能保護牙齒,有的孩子漱口方法也不是很正確,,更不知道刷牙、漱口為什么能保護他們的牙齒。通過本節活動課,讓孩子學會漱口,以后吃完東西要養成自覺漱口的習慣。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多吃甜食對牙齒不好,產生保護牙齒的愿望。
2、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養成飯后漱口的良好衛生習慣。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4、教育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5、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每人一只漱口杯,黑芝麻糖若干,臉盆若干。
2、引導幼兒邊品嘗芝麻糖,邊自由講述。小熊吃了一塊糖,真香呀!老師也給每個小朋友帶來了一塊糖,請小朋友品嘗呢。
3、引導幼兒邊嘗芝麻糖邊自由講述:芝麻糖香不香?黑乎乎的顆粒是什么?
4、教師邊講故事邊提問幼兒:小熊后來又是怎么做的?小熊的牙齒怎么了?(請幼兒學一學牙疼的樣子。)為什么會這樣?(多吃甜食對牙齒不好。)。
5、通過觀察、討論,引導幼兒發現吃東西會有殘渣留在牙齒上,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
(1)小熊吃多了糖引起了牙疼。小朋友剛才也吃糖了,怎么辦呢?(引導幼兒觀察同伴的嘴巴和牙齒,發現芝麻糖粘在牙齒上的現象。)。
(2)引導幼兒用漱口的方法《把粘在牙齒上的東西吐出來,讓幼兒觀察吐出的殘渣。
(3)“咕嚕嚕”漱漱口。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讓誰在嘴里“咕嚕嚕”的唱歌,然后吐出臟水。(可讓幼兒用礦泉水漱口,防止吞下生水。)讓幼兒看看自己吐出的殘渣,告訴幼兒吃東西后要漱口。
幼兒園小班教案咕嚕咕嚕漱口范文(13篇)篇十三
1、知道吃東西會有食物殘留在牙齒上,產生保護牙齒的愿望。
2、學習淑口和涮牙,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1、每人一只口杯,黑芝麻糖果或餅干。
一、觀察和品嘗芝麻糖果或餅干。
1、出示黑芝麻糖果,引導幼兒觀察黑芝麻糖的外部特征。
師:這是什么呀?(糖果),這黑乎乎的顆粒是什么?(芝麻)。
師;芝麻糖果看起來很好吃,芝麻糖果香不香呢?爵起來是什么感覺呢?
2、引導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象。
3、每人發一顆芝麻糖果或餅干。讓幼兒品嘗。
二、觀察牙齒,發現問題。
1、引導幼兒觀察同伴的嘴巴和牙齒,發現芝麻糖果和餅干隨抹粘在牙齒上的現象。
師:你們發現了同伴的牙齒上有什么?
2、吃剩的糖果渣留在了嘴巴里和牙齒上有什么感覺?舒服嗎?不舒服應該怎么辦呢?
3、讓幼兒大膽的表述自己的發現和感受。
三、引導幼兒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
1、引導幼兒用淑口的方法把嘴巴里的臟東西吐出來。
師:嘴巴里的殘留食物我們可以用淑口的方法,來把殘留食物吐出來。
2、教幼兒學習正確的淑口方法:讓水在嘴巴里唱“咕嚕嚕”地唱歌。然后把臟水吐出來。
3、讓幼兒練習后發現牙齒上有一些殘留物還是無法去掉,又應該用什么方法呢?(刷牙)。
4、教給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
上下來回刷,左刷刷,右刷刷。
5、老師帶領幼兒模仿動作練習。
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吃完飯或糖果以后都沒有漱口及刷牙的習慣,不管家長如何哄、如何說都沒有用。導致每次牙檢時,我們的孩子都會出現很多的踽齒現象,這讓很多的家長苦惱和擔憂。其實,我們都知道,這些問題只要我們在平時的生活細節中多注重一點個人衛生,培養良好的飯后漱口習慣就可以避免了。孩子往往比較聽老師的話,有的家長說:老師的話就是圣旨。雖然有點夸張,但是確實如此。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孩子。那為何教師就不能擔負起家長的使命,讓孩子們學會漱口、刷牙呢!《咕嚕咕嚕》這個活動可以幫助幼兒了解到正確漱口的重要性,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并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整個活動下來,我發現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模仿興趣都十分的濃厚。活動一開始,我就直接拿出了一個臉盆和漱口杯子,幼兒的興趣就上來了。活動中,我發現在示范漱口方法的時候,孩子們的興趣也很濃,一個一個眼睛盯得牢牢的。當然,孩子即時的操作也很重要,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掌握漱口的正確方法。于是,就讓孩子們一個個進行了實踐,孩子們全都根據老師的示范,認真地漱著口,并且有一發不可收拾的局勢,漱了一遍又一遍。我及時制止了孩子的這個愿望,讓他們回家去以后再去漱口,讓幼兒帶著興趣,將漱口活動堅持下去。最后,我對孩子的情況進行了及時的小結,讓孩子們知道了漱口的重要性,并且讓他們了解到我們應該及時保護我們的牙齒,除了漱口,我們還可以學習刷牙。第二天,很多家長都來反映,孩子晚上全都自覺地要漱口、刷牙。這證明了,我的這個活動開展得非常有意義。當然,孩子的興趣持續時間不會很長,教師應該經常提醒,以免孩子只是幾分鐘的熱度。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為大家帶來的6篇《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咕嚕嚕》》,您可以復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語句,也可以下載doc格式的文檔以便編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