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后感。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金色的魚鉤》讀后感400字 《金色的魚鉤》讀后感400字左右篇一
這篇課文記敘的1935年紅軍長征過草地中,身體虛弱的老班長為了服從黨交給的任務照顧三個病號不惜一切犧牲自己生命的故事。
讀完這篇文章之后,我欣賞老班長這種忠于革命、愛護同志、舍己為人的偉大精神。為了服從黨的任務,寧可啃魚骨頭、寧可吃不飽,也要執行完黨交給的任務。
每一個情節都讓我念念不忘、刻骨銘心,最后老班長雖然因為身體不適而犧牲掉,但是他臨死前把魚給了三個黨員,讓他們堅持走出草原。
老班長的偉大精神,值得我去學習,老班長的無私行為,足以讓大家印象深刻。對于這樣一個有著美好品質的人的身軀將永遠的埋沒在那個無邊無際的草原中,讓我深深地感到惋惜。
老班長,對于您這樣的英雄行為永遠都會銘記在我們的心中……
《金色的魚鉤》讀后感400字 《金色的魚鉤》讀后感400字左右篇二
草原上,老班長和三個病號走著,瘦弱的四個身軀在泥濘的大草原上,慢慢前進著,拼命追趕大部隊,可還是落下了許多路。
草原上的太陽慢慢下沉。星星月亮都出來嬉戲。可在這月朗風清的晚上,卻有四個與環境不協調的人,老班長、小梁和兩個紅軍戰士。大部隊因為趕時間,早早的與他們分別,先行而去了。
沒有食物的晚上,老班長只得先對其他戰士撒一個謊,去河邊釣魚。老班長先找幾棵野菜,伴著魚刺吃下去,然后找幾只蚯蚓,準備明天的糧食……我們不禁要問“老班長有魚吃不吃做什么”“老班長難道很喜歡吃野草嗎”等等問題。
肯定不是的,那只是一種奉獻精神,老班長臨死前看見“我”把魚湯端到自己面前,仍一心想看看傷員,只要還有一口氣,一定要把傷員帶出草地。老班長忠于黨,忠于人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當今社會也需要像老班長一樣一心為別人著想的人,這樣才能使社會變得更美好。我們要向老班長學習,在生活中多為別人著想,不要只顧自己。
老班長,你雖然不在了,但你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是我們的好榜樣。
《金色的魚鉤》讀后感400字 《金色的魚鉤》讀后感400字左右篇三
讀完《金色的魚鉤》這篇課文,我的眼眶濕潤了。文中那感人的瞬間再次浮現在我腦海里。
這篇課文寫的是在紅軍長征過的一個草地上發生的一件事,老炊事班班長為了照顧“我”與兩位小同志,自己卻犧牲了。
每當讀到“他坐在那里,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便皺著眉頭硬咽下去”的時候,我的喉嚨梗咽了。
多么值得尊敬的老班長呀!為了革命的需要,寧愿自己吃盡苦頭,也要保住這幾位小同志的性命。那硬邦邦扎人的`魚骨,他是怎么咽下去的呀?他靠的是那驚人的毅力和至高無上的革命精神。為了我們這一代,為了解放全中國,這位老戰士把生命獻給了革命事業。而我呢!在現在如此幸福的生活里,卻還不知道珍惜幸福時光,回想起來,真是慚愧呀!
平時吃飯,總要在桌上,地上“種”一些飯粒,尤其是吃米飯,一吃完,桌上,地上都有白花花的飯粒。有的時候,我要是覺得飯菜不好吃,就背著父母倒掉,晚上餓了,便要錢去買小吃。
讀了這篇課文,我明白了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現在,我多么想用我手中的飯粒來換老班長手中的魚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