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端午節包粽子篇一
粽子有千年的悠久文化歷史。每遇端午,家家戶戶,大街小巷都飄溢著甜絲絲的粽子清香。粽子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我國民間很受歡迎的食品之一。于是,我們小組的成員去學習了做粽子的方法。
我們先準備好材料:糯米、紅豆、粽子葉等。然后,把糯米和紅豆浸泡在水里,等一定時間后把糯米和紅豆從水里拿出來瀝干,把這兩樣東西混起來。接著,把粽子葉卷成一個圓錐形,在里面填上餡,然后按照螺旋的手法,從粽葉的另一端開始慢慢的卷起來,然后把上面的粽葉襄下來捏住,再把多余的粽葉左一圈,右一圈,直包到沒有粽葉為止。最后用線把粽子打個結,就完成了。
大家包的粽子各式各樣:有迷你型的、有大號形的、有歪歪扭扭的、有“四不像”的,有的只包出了三個角,逗得我們大家哈哈大笑。大家看著自己包的粽子,各個心滿意足。
端午節包粽子篇二
“葦葉這樣一煮,就會有了粽子味了,也會變得更軟了,也就不易折斷了。”媽媽說。
今天,媽媽把準別好的葦葉、馬蓮、紅棗、粳米拿到一塊,就開始把粽子了。媽媽包了一個又一個,動作熟練,包出的粽子即美觀又結實,看得我兩手直發癢。
“媽媽,讓我抱一個吧?”“小孩子家,會干啥?玩去吧,等煮熟了,你好好吃就是了。”“只包一個嘛”媽媽見我好勝的樣子,只好答應了。
我選了幾片葦葉,學著媽媽的樣子包起來。包呀包,總是包不好,唉,畢竟是第一次,看起來來容易,抱起來真難啊!經過幾次的反工,我終于學會了包粽子。
端午節包粽子篇三
一個紀念屈原的節日,一個賽龍舟的節日,一個包粽子的節日……還記得嗎?”端午節“!
下午一點開始,家長們陸陸續續地到來了,大袋子小袋子,大鍋小鍋,統統帶到班級來,米粒和粽葉的香味,撲鼻而來,我們激動極了,一刻也不能安穩……開始,我們班請了一些同學上臺告訴我們關于端午節的知識,好精彩!
之后,趙老師讓粽子包的最好的馬曉東媽媽給我們演示一遍:那兩片粽葉,重合一半,從上往下約一分米的位置,轉成一個圓錐;往圓錐里插一根筷子,放入米,用筷子搗實;再用一片粽葉包好,用手指輕輕捏成三角形,把多出來的粽葉尾部向下翻折,裹幾圈,多余的粽葉尾部方可折斷;抽出一根線,咬住線的一頭,把線圍著粽子的兩個角裹實,不宜太緊,系好方可。
馬曉東媽媽做得甚快,過程又如此復雜,我們怎能記住?只能在包粽子的時候慢慢請教了。
包粽子活動開始了,大家包的熱火朝天,不過很多人都已在第一個關卡”摔了一跤“,我也不例外,左轉來右轉去,就是不成形,我便去找人幫忙,”終于知道怎樣完成第一步嘍!“我是很開心的,急忙裝米,不料,圓錐的下方已經通了個大窟窿。”唉,又得重做,真是的,氣死我也!“不久,聽見趙老師興奮地說:”哈哈哈哈!我包好一個啦,包好一個啦!出去炫耀炫耀……“確實,包的不爛,還像模像樣,似個買來的粽子,精美別致。羨慕,羨慕。
我弄了半天,終于塞好了米,”下一步又怎么弄呀?不會。“我又無奈的跑去請教,教過之后,拿回來,又散架了,我跑去又跑回,干脆在那兒不走了,除了米少了點,資源還是挺豐富的,劃來。
歷經千辛萬苦,我終于包好了兩個粽子,兩個不像粽子的粽子……看見些心靈手巧的家長包的粽子,小巧玲瓏,看著就想吃。
端午節包粽子篇四
今天一早,正在睡懶覺的我被媽媽揪了起來,揪就揪吧,還在我耳邊大吼“起床啦!太陽曬屁股啦!”我發誓,當時我的耳膜真的快被震穿了。在老媽的威逼利誘下,我十分,非常,特別不情愿的坐了起來,穿衣服。
刷牙時媽媽還在嘮叨“我說你這熊孩子,速度還能再慢點么,早飯要冷了。”吃過早飯,我又被拖著去了菜市場,買了一大把粽葉,又買了些其他東西,而我,很榮幸地做起了搬運工。回到家,媽媽立刻拿來一個大桶,在里面倒入清水,將粽葉泡在里面。隨和又拿了些小米和蜜棗放在籃子里。接著便開始包了。
我還是個新手,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媽媽包,邊看邊學。只見媽媽拿起兩三片粽葉,重疊在一起,左手那么一扭,就形成了一個筒狀。然后用勺子舀了一些米,又拿了一個蜜棗放在筒里,用余下的粽葉一層層包裹起來,最后用草繩緊緊扎起來,免得煮的時候松開,一個粽葉就保好了。
看著媽媽包,我也忍不住了,學著媽媽的樣子拿起粽葉,開始包……一開始包的不怎么樣,不是沒扎緊就是米放多了或放少了。不過熟能生巧嘛!我一個接著一個包,越包越好。
很快,粽葉被我們用完了,粽子也下鍋了。不一會兒,粽子就熟了,我輕輕拿起一個剝了皮,咬了一口,嗯,真好吃,甜而不膩,酥而不軟,讓人吃了想再吃一個。
端午節包粽子篇五
小籠、餛飩、鹵鴨、素燒鵝……一想到這些美味食品,我就饞得口水直流。它們都來自深受大家喜愛的百年老店——杭州知味觀。
今天,我和快學網的小朋友們一起來到位于余杭瓶窯鎮的知味觀工廠,親自體驗端午粽的生產過程。
一走進工廠,我就聞到了粽子的清香。從玻璃窗望進去,工人阿姨們穿著白衣服,戴著白帽子,正聚精會神地工作。她們有的在篩選糯米,有的在清洗粽葉,更多的阿姨正在熟練地包粽子。她們四人一組,中間放著一臺電子秤,每一只粽子在扎線之前都要在電子秤上稱重,確保分量十足。我想,不愧是品牌企業,真材實料,品質保證。
參觀完粽子生產車間,工作人員熱情地邀請小朋友學習包粽子。勞動能手謝阿姨耐心細致地示范動作要領,一遍又一遍手把手地指導我們,還告訴我們包粽子所需材料的準備和燒制粽子的方法。大家學得可認真啦!家長們也按捺不住,擠上前來一起參與。大家一邊學習包粽子,一邊相互比試,看誰包得漂亮又結實。
卷粽葉、裝米、放肉、包裹、扎線,盡管知道了步驟,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并不容易。我包的粽子不是漏米了,就是線扎太松了。我真佩服工人阿姨的巧手,包得又快又漂亮,一只只純手工的粽子就像是從機器里面出來的一樣,大小、形狀都很一致。
最后,知味觀的叔叔還給每個小朋友發了一個粽子禮盒,我太開心啦!今天既學到了本領,又收獲了快樂,這個活動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