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優秀作文的標準也在不斷變化,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和創新。探索優秀作文的奧秘,研究其中的亮點和寫作技巧,讓自己的作品更上一層樓。
狀物的寫作指導大全(17篇)篇一
狀物作文的描寫對象一般可分為三類:動物、植物、靜物。下面分別就三種類型的事物進行寫作的指導:
寫靜物。
靜物,是相對于動物、靜物而言。一般指沒有生命的物體。它與動物、植物可歸于狀物范圍。這里我們說的靜物如:橋梁、樓房、盆景、玩具、工藝品、生活用品等等。
(1)寫玩具、工藝品、生活用品的文章。這樣的文章一般先寫物品的名字、來歷、所處位置,以及對它的感情。當然也可以先寫其他方面。
(2)要抓住其外形特點,寫出其可愛、奇特之處,這樣才能給人以鮮明的印象。也可運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使其外形更逼真、形象。
(3)寫它的玩法或用途。玩具要有玩法,因為它好玩才得到人們的喜愛。如:鐘表可以報時,吸塵器可以吸塵;電冰箱可以保鮮食物等。
狀物的寫作指導大全(17篇)篇二
狀物作文,是小學生作文訓練中的一個重要項目。所謂狀物,就是具體、形象地描寫物體的特征、形態、色彩、質地等。這個物還應該包括動物、植物等類。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點,所以狀物的方法也不一樣。
那么怎樣寫物品呢?小編跟大家分享如下:
1.抓住特征。
從大小、形狀、顏色、質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對所寫的物品仔細觀察。因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點,即使是同一種物品,也會有某些席位的區別,也有它自己的獨特之處。蛛蛛物品的特點寫,就是抓住了這一物品是區別于另一物品的地方寫。
2.按照一定的順序寫。
(1)按總一分一總的順序寫。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間順序寫。
(3)有的物品,須按先外后內的順序寫,即先寫外表,后寫內里的順序。
3.狀物需要想象和聯想。
展開想象和聯想,不僅使所狀之物更加具體生動,還可以開拓作品的意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是不是很簡單呢?趕緊學起來吧!
狀物的寫作指導大全(17篇)篇三
狀物作文的描寫對象一般可分為三類:動物、植物、靜物。下面分別就三種類型的事物進行寫作的指導:
寫動物。
描寫動物的文章是狀物文章的一種,一般都通過對動物的外形、習性等特點的描寫,來抒發作者的主觀感受。描寫動物并不難,因為我們每個同學都對小動物感興趣,都喜歡觀賞、喂養它們。描寫小動物首先要選擇你喜歡的一種動物進行仔細觀察,這是寫動物關鍵的一步。為什么呢?道理很簡單,因為你喜歡它就會想去寫出它。但光喜歡還不行,對小動物不了解,怎么能寫好呢?只有認真地對它進行觀察,閱讀有關它的文章,才能熟悉它,寫好它。
(1)注意刻畫動物形態。描寫一種動物,首先要用簡練,傳神的語言,刻畫動物的形態,給讀者一個活生生的、鮮明的印象。如我們課文中《燕子》一文的開頭:“一身烏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一個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那樣活潑可愛的小燕子。”
(2)描寫動物活動。好動,是動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鮮明特點,描寫動物,不能脫離活動,既要注意動態描寫。只要描寫動態,才能使動物活靈活現,使它真正“動”起來。還以燕子一文為例:“在微風中,在陽光下,燕子帶著它剪刀似的尾巴,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喞“的一聲,已經由這邊的稻田上,飛到了那邊的高柳之下。還有幾只橫掠過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圓暈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p>
(3)抓住動物生活習性的特點。習性,是指動物在食、住、睡、行以及生長繁殖等生活方面的特點和規律。只要抓住動物這些自身特點才能把文章寫得生動、形象。在描寫動物生活習性時,也不能泛泛地全面介紹,要抓住重點,分清主次。
(4)突出動物的價值。動物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是因為某些動物能夠給人一定的幫助。人們喜歡雞,是因為它能產蛋,雞肉也是飯桌上的美味佳肴。狼雖然是童話中的“壞蛋,”但放在動物園鐵籠里,就有觀賞價值。還可以借動物抒發我們某些感情,贊揚某種精神,批判某種行為,達到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目的。
例如:寫螞蟻成群結隊搬運食物,贊揚那些勤勞、團結的人們所具有的苦干精神,寫牛干活很賣力,贊揚那些具有這種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精神的人們。而《黔之驢》中的驢,卻是一個妄自尊大,徒有其表的家伙,是人們嘲笑的對象。借動物抒情,這要由動物自身特點而定。要抓住動物與人的內在聯系,展開聯想,從而達到借物抒情、借物喻人的目的。
狀物的寫作指導大全(17篇)篇四
寫好一篇文章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自己的情感。一個與自己毫無干系的植物,我相信你寫出來也精彩不到哪里去。但是,如果,你的生活中有它的快樂影子,那么,你的快樂就會感染讀者,你筆下的植物就會有自己的生命。有個學生寫過一篇關于荷葉的文章。文中沒有“接天蓮葉無窮碧”的感慨,也沒有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經典再現,有的只是在巨大荷葉后面與外婆躲貓貓的淘氣,有的只是撐著一頂荷葉讓水珠在里面滑滑梯的天真。多么親切,多么快樂,一下子把我帶到了我的童年。這樣的文章才是我們孩子自己的文章啊!
植物有自己的生命,讓它在我們的文字中綻放笑容吧!
狀物的寫作指導大全(17篇)篇五
有序觀察是寫好狀物類作文的基礎。一要按順序觀察,二要抓住特點進行觀察,只有進行有序觀察,才能寫出條理清晰的文章。
如,蘇教版六年級(上冊)《麋鹿》。在介紹其外形時這樣寫道:“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所以又被稱為‘四不像’?!边@里的觀察順序是:由上而下,由前而后。作者抓住麋鹿角、面、蹄、尾的特點,寥寥數語,卻勾畫得栩栩如生。又如,蘇教版五年級(上)“練習冊”上有一段對熊貓的描寫,形象逼真,凸現熊貓的生活習性?!靶茇埶X時,腹部朝天。有時,它用前爪輕輕地拍著肚子;有時,它兩腿一蹬,便翻了個身。”“它睡醒了就翻身起來,用手揉了揉腥忪的眼睛,好奇地望望人們。然后邁著蹣跚的步子走到欄桿的另一邊,坐了下來,好像想清醒一下頭腦似的?!边@里,作者抓住熊貓嗜睡的特點,寫得饒有趣味。
語言要有趣。
如習作《螞蟻》。作者在寫螞蚊的獨特功能時,是這樣寫的:“除了四周的景物能幫助螞蟻辨別方向外,它們還有一個自身的‘法寶’,這就是在螞蟻走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種特殊的氣味,掉隊的螞蟻根據這種氣味就能確定方向。倘若用樟腦丸一類的`怪氣味彌散在螞蟻走過的路徑上,那么后來的螞蟻就會因找不到那種特殊的氣味而迷失方向。”這是作者知識的積累與生活的積累相互融合的結果。
又如,習作《姥姥家的小黑狗》。作者在介紹小黑狗的外形特點時如是說:“(它)一身烏黑發亮的皮毛,就像黑緞子一樣油亮光滑;雪白的小爪兒,儼如四朵梅花;那條翹著的小尾巴總是不停地搖擺著;特別是那對黑白分明的小眼睛,總是四處張望,充滿著興奮和好奇。”這里,作者用了生動的比喻,寫出了小黑狗皮毛的油亮和爪子的厚實;又用“不停地搖”寫出了小黑狗對熟人的媚態;還用“四處張望”來寫小黑狗的警覺與好奇。語言富有生活的情趣,突出了小黑狗的漂亮與可愛。
因此,語言的理趣是知識性的體現,情趣是情感性的體現。只有結合為一體,方能顯示狀物類作文語言的知識性與趣味性。
結構要有“形”
根據表達的需要,文章有縱式結構與橫式結構之別。初學狀物類作文,以縱式結構為主,以縱橫交錯式結構為輔。如“總分”或“總分總”結構。
例,習作《銀杏》??梢韵冉榻B它的外形特征,再寫出它的價值或用途,諸如營養價值和藥有價值等。從總體上看,全文為縱式結構。而在介紹其價值或用途中,又采用橫式(并列式)結構。這樣,介紹的內容盡管較多,但由于結構清晰,也就顯得有條不紊。
又如,習作《豬》。作者從對豬這種動物的偏愛入手,開篇破題:“其實,豬是一種聰明可愛的動物。”接著,文章分別從豬的智力、嗅覺、起居、飲食等方面展現它的聰明可愛。這種“總分式”結構條分縷析,學生容易模仿。有的同學為了進一步突出家養豬的可愛,還簡約地將野豬與家養豬作對比。這樣,不僅豐富了寫作的內容,而且凸現了文章的中心。
狀物的寫作指導大全(17篇)篇六
有序觀察是寫好狀物類作文的基礎。一要按順序觀察,二要抓住特點進行觀察,只有進行有序觀察,才能寫出條理清晰的文章。
如,蘇教版六年級(上冊)《麋鹿》。在介紹其外形時這樣寫道:“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所以又被稱為‘四不像’?!边@里的觀察順序是:由上而下,由前而后。作者抓住麋鹿角、面、蹄、尾的特點,寥寥數語,卻勾畫得栩栩如生。又如,蘇教版五年級(上)“練習冊”上有一段對熊貓的描寫,形象逼真,凸現熊貓的生活習性?!靶茇埶X時,腹部朝天。有時,它用前爪輕輕地拍著肚子;有時,它兩腿一蹬,便翻了個身?!薄八蚜司头砥饋?,用手揉了揉腥忪的眼睛,好奇地望望人們。然后邁著蹣跚的步子走到欄桿的另一邊,坐了下來,好像想清醒一下頭腦似的。”這里,作者抓住熊貓嗜睡的特點,寫得饒有趣味。
語言要有趣。
如習作《螞蟻》。作者在寫螞蚊的獨特功能時,是這樣寫的:“除了四周的景物能幫助螞蟻辨別方向外,它們還有一個自身的‘法寶’,這就是在螞蟻走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種特殊的氣味,掉隊的螞蟻根據這種氣味就能確定方向。倘若用樟腦丸一類的怪氣味彌散在螞蟻走過的路徑上,那么后來的螞蟻就會因找不到那種特殊的氣味而迷失方向?!边@是作者知識的積累與生活的積累相互融合的結果。
又如,習作《姥姥家的小黑狗》。作者在介紹小黑狗的外形特點時如是說:“(它)一身烏黑發亮的皮毛,就像黑緞子一樣油亮光滑;雪白的小爪兒,儼如四朵梅花;那條翹著的小尾巴總是不停地搖擺著;特別是那對黑白分明的小眼睛,總是四處張望,充滿著興奮和好奇。”這里,作者用了生動的比喻,寫出了小黑狗皮毛的油亮和爪子的厚實;又用“不停地搖”寫出了小黑狗對熟人的媚態;還用“四處張望”來寫小黑狗的警覺與好奇。語言富有生活的情趣,突出了小黑狗的漂亮與可愛。
因此,語言的理趣是知識性的體現,情趣是情感性的體現。只有結合為一體,方能顯示狀物類作文語言的知識性與趣味性。
結構要有“形”
根據表達的需要,文章有縱式結構與橫式結構之別。初學狀物類作文,以縱式結構為主,以縱橫交錯式結構為輔。如“總分”或“總分總”結構。
例,習作《銀杏》??梢韵冉榻B它的外形特征,再寫出它的價值或用途,諸如營養價值和藥有價值等。從總體上看,全文為縱式結構。而在介紹其價值或用途中,又采用橫式(并列式)結構。這樣,介紹的內容盡管較多,但由于結構清晰,也就顯得有條不紊。
又如,習作《豬》。作者從對豬這種動物的偏愛入手,開篇破題:“其實,豬是一種聰明可愛的動物。”接著,文章分別從豬的智力、嗅覺、起居、飲食等方面展現它的聰明可愛。這種“總分式”結構條分縷析,學生容易模仿。有的同學為了進一步突出家養豬的可愛,還簡約地將野豬與家養豬作對比。這樣,不僅豐富了寫作的內容,而且凸現了文章的中心。
狀物的寫作指導大全(17篇)篇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并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并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于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并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這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逼綍r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么”、“是什么”、“怎么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匯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并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里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煉到觀察簡直成習慣,仿佛變成第二個天性。”把觀察鍛煉成習慣,鍛煉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局限于“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別犯“腦熱病”,三分鐘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于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愿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那么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于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無論多么復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個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著墨于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后,人云亦云,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五顏六色的天空里構筑屬于你的最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確立的主題不是人所共知的膚淺的道理,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出更深層的意蘊。
(五)立意要巧妙。
在習作有限的文字內,要表現較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從生活中的一斑一點、一枝一葉去再現生活的全貌,從一個點、一個片段、一個瞬間、一個現象入手,對社會、對人生進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處著眼,小處落筆,角度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平中見奇。
狀物的寫作指導大全(17篇)篇八
通過觀察花草樹木,增長知識,抒發一種熱愛大自然的感情。高考。
二、寫花草樹木的參考題目。
1.《我喜歡的一種植物》。
2.《我愛___》(填一種植物)。
3.《小草贊》。
4.《學校的樹》。
三、寫花草樹木的參考開頭。
略。
四、寫花草樹木的參考詞句。
1.那盛開的花朵兒,不正像一張張美麗可愛的臉兒嗎?
2.在陽光下,粉紅的桃花散發著一陣陣芳香,看上去既柔和又艷麗。
3.映山紅開了,滿山紅艷艷的,像一簇簇燒得正旺的火焰,壯觀極了。
4.走到樹前,只見櫻花由五個花瓣組成,白里透紅,樣子有點像桃花,但沒有桃花那樣艷麗,顯得樸素淡雅。
5.黃色的小花掩映在青青的瓜秧中,青中有黃,黃中有青,煞是好看。
6.開花時節,白的,紫的,粉的,水紅的,姿色秀麗。
7.喇叭花的葉子碧綠碧綠的,稠密得很,遠遠看去,就像一匹綠布掛在空中。
8.啊,牽?;ㄩ_了。六角形的花,像個小酒杯,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顯眼奪目。
9.微風過處,那碧綠的蓮葉隨風起伏,就像一位舞女在擺動她那美麗的長裙。
10.它那一片片橢圓形的葉子,一朵朵美麗的花兒,都在金色的陽光中點頭含笑,好像在歡迎你。
11.再看溪水中,那一簇簇嫩綠的小草,像柔軟的綢帶,一會兒在水面上輕盈地卷曲浮動,一會兒又舒展開來,比畫的還要美。
12.杉樹青翠挺拔,有的亭亭玉立,有的盤根錯節,有的老態龍鐘。
13.我們橋東頭的千佛銀杏高38米,樹冠有幾畝田大。
14.我們走進樹林,只見松樹的葉子還是青青的,松枝上掛著許多松球,散發著陣陣清香。
五、寫花草樹木的參考段落。
1.一晃“五一”到了,美人蕉長高了,花枝也長多了。中間的一棵長到了二尺多高,它的莖粗而壯,亭亭玉立;葉長而闊,綠中帶白。四周的八棵簇擁著中間最大的那棵,似群星捧月。每棵都有五六片大小不同的葉片。最大的葉片有四十厘米長,二十厘米寬。
(抓住了美人蕉的葉子來寫,使人印象很深。)。
2.你看,它枝葉茂密,遠看像大型盆景中的一棵勁松;近看,它的主干已經長到二尺多高了,分出了數不清的枝杈。米蘭葉子的形狀,跟公園里種植的.冬青差不多,有點像橢圓形,中間還有一道不深不淺的小溝。這些葉子,有的肥厚濃綠,有的嬌嫩青翠,都閃著光亮。米蘭的花非常奇特,像葡萄那樣是一串一串的,中間的一根嫩綠的主枝,大約有一寸來長,枝上又分出無數的小枝。每個小枝都長了一個小黃球,像小米粒一樣?!懊滋m”的名稱,可能就是由此而來的吧!
(寫花草樹木,離不開寫葉子,寫花,寫枝干。這些都是植物最有特點的地方。想一想,是不是每一種植物都各有特點?)。
3.梅花生長在冬季,不管天氣怎樣冷,它仍然綻開著美麗的花瓣。怪不得有許多畫家和詩人為此而陶醉。我喜歡梅花,不僅因為它有婀娜多姿的花朵,還因為它有著無所畏懼的精神,迎著寒風傲然開放。我不由得想起了陳毅同志寫的一首贊美梅花的詩:“隆冬到來時,百花跡已絕。紅梅不屈服,樹樹立風雪。”
(小作者不是單單寫梅花,而是從梅花想到了像梅花一樣的精神,想到了陳毅的一首詩。這首詩同樣是從寫花到寫花的精神。這種寫法要學會。)。
4.料紅桔子的皮很薄,你只要用指甲在桔皮上一劃,就能剝開桔皮。桔皮里的水分很多,如果不小心,桔皮里的汁水會濺到你的眼睛里。桔皮剝開后,能夠看到一片片桔子肉上帶有一些白色的網絡,這就是桔絡。桔絡能止咳,是一種藥材。撕去桔絡,便看到桔肉從那層薄薄的膜下透出了紅潤的光澤,掰一瓣仔細一看,形狀像彎彎的月牙,一邊寬一邊窄,又像只小船。
(寫桔子的水分很多,用了剝桔皮時,不小心桔皮的汁水會濺到眼睛里這樣的細節,使人對桔子水分很多的特點,有了較深的印象。最后的兩個打比方的句子也很生動形象。)。
5.每當太陽升起的時候,太陽花就緩緩地將自己的花瓣綻開,像是剛睡醒的孩子。而當太陽下山的時候,它也就慢慢地將花瓣緊緊地并攏在一起,仿佛是已經入睡的娃娃。
(前面用“孩子”,后面用“娃娃”,目的是不重復,使語句顯得豐富而有變化。)。
6.初夏,芡實一般長到高一米左右,莖較細,總是一簇簇擁著。它的葉又大又圓,粗看像荷葉,不過大得多。葉子表面不光滑,像蛤蟆那樣有一個個疙瘩,但并不丑。這也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看,長勢多旺!葉兒挨挨擠擠,鋪滿了整個池塘。
(“鋪滿”這個詞用得很好,寫出了芡實葉子的大和多。)。
7.那葉兒悄悄地從葉柄上鉆出來,一開始,又小又嫩,黃黃的,后來呈淺綠色。雨后,淡淡的綠色襯著冰清的小水滴,美得令人叫絕!待到它們長得巴掌大的時候,就變成了墨綠色,一片片葉子像一把把綠色的小傘,鋪滿了整個瓜棚。
(寫葉子由小到大的過程,寫得很成功。找一找,作者是怎樣描寫葉子的生長過程的。)。
8.花謝后,花瓣中間的草莓果漸漸長大。春末夏初,一顆顆草莓果長成了李子般大小,由硬變軟,由綠變紅,躺在地上成熟了。它們形狀各異,有的如同一小尊奇峰異石,有的好像一只鮮紅的小桃子……這時,草莓的老葉卻為了使懷中的充滿酒香,充滿甜汁的果實袒露在人們眼前,好讓人們采摘品嘗,而漸漸枯萎了。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啊!
(我們喜歡自然界的東西,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它能夠給我們生活的啟示,讓我們想到景物以外的地方。草莓也是這樣。)。
9.“芒種”前后,西瓜開花了。瓜蔓上長出像湯團似的小西瓜。小瓜周身長著乳白色的絨毛。這絨毛可不能碰掉,不然小瓜會掉下來!從結瓜開始,一般經過二十八天,西瓜就成熟了。那時候,瓜地里滾滿了圓溜溜的西瓜,都有籃球那么大。那青褐色的表皮上,印著清晰的花條紋。熟了的西瓜,底下發黃,花蒂向里凹進,用手指彈彈,發出“咚咚”的聲音。瓜瓤的顏色,“解放”是紅紅的,“華東”是黃黃的。
(對物品熟悉了,才能得心應手地寫出好文章。小作者介紹西瓜的生長過程,是那樣的具體而有條理,語言生動而有情趣。)。
10.炎熱的夏季過去了,瓜果遍地的秋季來了,各種水果都開始熟了,沙棗子也慢慢熟了。它的顏色由綠變黃,由黃變紅,遠遠望去,樹上就好像燃燒著一個個小火點。果子成熟以后,一串串紅色的沙棗子,像倒掛金鐘似地垂下來,好像在對過路的人夸耀自己的美麗。沙棗子的形狀有的是圓的,像一顆顆紅珊瑚珠子;有的是長圓形的,像一塊塊紅寶石,誰見了也不免想摘下一串來親口嘗一嘗。
(這段文字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它的色彩描寫。作者通過色彩的變化,寫出沙棗子的漸漸成熟。而后面一部分,則又偏向沙棗子的形狀描寫。一個是寫色,一個是寫形,這樣就把沙棗子的生長過程寫出來了。)。
六、寫花草樹木的參考題材。
略
狀物的寫作指導大全(17篇)篇九
我們在寫小學的狀物。
作文。
中,一定要注意下面的步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于小學狀物作文的指導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有序觀察是寫好狀物類作文的基礎。一要按順序觀察,二要抓住特點進行觀察,只有進行有序觀察,才能寫出條理清晰的文章。
如,蘇教版六年級(上冊)《麋鹿》。在介紹其外形時這樣寫道:“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所以又被稱為‘四不像’。”這里的觀察順序是:由上而下,由前而后。作者抓住麋鹿角、面、蹄、尾的特點,寥寥數語,卻勾畫得栩栩如生。又如,蘇教版五年級(上)“練習冊”上有一段對熊貓的描寫,形象逼真,凸現熊貓的生活習性。“熊貓睡覺時,腹部朝天。有時,它用前爪輕輕地拍著肚子;有時,它兩腿一蹬,便翻了個身?!薄八蚜司头砥饋?,用手揉了揉腥忪的眼睛,好奇地望望人們。然后邁著蹣跚的步子走到欄桿的另一邊,坐了下來,好像想清醒一下頭腦似的。”這里,作者抓住熊貓嗜睡的特點,寫得饒有趣味。
如習作《螞蟻》。作者在寫螞蚊的獨特功能時,是這樣寫的:“除了四周的景物能幫助螞蟻辨別方向外,它們還有一個自身的‘法寶’,這就是在螞蟻走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種特殊的氣味,掉隊的螞蟻根據這種氣味就能確定方向。倘若用樟腦丸一類的怪氣味彌散在螞蟻走過的路徑上,那么后來的螞蟻就會因找不到那種特殊的氣味而迷失方向?!边@是作者知識的積累與生活的積累相互融合的結果。
又如,習作《姥姥家的小黑狗》。作者在介紹小黑狗的外形特點時如是說:“(它)一身烏黑發亮的皮毛,就像黑緞子一樣油亮光滑;雪白的小爪兒,儼如四朵梅花;那條翹著的小尾巴總是不停地搖擺著;特別是那對黑白分明的小眼睛,總是四處張望,充滿著興奮和好奇。”這里,作者用了生動的比喻,寫出了小黑狗皮毛的油亮和爪子的厚實;又用“不停地搖”寫出了小黑狗對熟人的媚態;還用“四處張望”來寫小黑狗的警覺與好奇。語言富有生活的情趣,突出了小黑狗的漂亮與可愛。
因此,語言的理趣是知識性的體現,情趣是情感性的體現。只有結合為一體,方能顯示狀物類作文語言的知識性與趣味性。
根據表達的需要,文章有縱式結構與橫式結構之別。初學狀物類作文,以縱式結構為主,以縱橫交錯式結構為輔。如“總分”或“總分總”結構。
例,習作《銀杏》??梢韵冉榻B它的外形特征,再寫出它的價值或用途,諸如營養價值和藥有價值等。從總體上看,全文為縱式結構。而在介紹其價值或用途中,又采用橫式(并列式)結構。這樣,介紹的內容盡管較多,但由于結構清晰,也就顯得有條不紊。
又如,習作《豬》。作者從對豬這種動物的偏愛入手,開篇破題:“其實,豬是一種聰明可愛的動物。”接著,文章分別從豬的智力、嗅覺、起居、飲食等方面展現它的聰明可愛。這種“總分式”結構條分縷析,學生容易模仿。有的同學為了進一步突出家養豬的可愛,還簡約地將野豬與家養豬作對比。這樣,不僅豐富了寫作的內容,而且凸現了文章的中心。
狀物的寫作指導大全(17篇)篇十
(三)重點難點思維方法訓練。
一、創設情境。
引入:同學們,有位詩人說過:“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逼鋵崳覀兩畹氖澜缇褪敲利惖幕▓@,美麗無處不在。那么,請大家思考一下怎樣才能表現我們世界的美呢?那就需要我們養成一種用心觀察生活點滴的習慣,有一雙善于觀察世界的眼睛和一顆善于發現美的心靈,然后用生花的妙筆來描繪。今天我們就回憶一下寫景作文的寫法。
[板書]:寫景。
二、合作探究。
1、有助于表現萬事萬物本身的美與特點。
有助于感情的抒發?!耙磺芯罢Z皆情語”
2、點明寫景作用(生交流討論,師明確):
回憶寫景要求:
2、解疑:告訴學生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同學們的認知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如何把這種提高運用到我們作文中去,這是寫景作文對同學們提出的新的要求。
(自由討論)。
按一定順序:空間與時間。
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隨著景物的變化而轉移視角。
4、匯報討論結果;根據討論板書:
抓特點,抓具有代表性的景物。
弄清景物描寫的主次以及景物描寫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動態與靜態的角度等)。
5、自由討論交流:這按一定順序指哪些順序,又要抓住哪些特點?
[板書]:清楚。
[板書]:顏色形態。
氣味聲音。
大小……。
8、討論:在抓住景物特點之后,最犯愁的是什么?
生動。
[板書]:形象。
具體。
過渡:看來同學都有同樣的感慨,為了解開同學們的寫作疑團,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篇文章,聽聽作者是怎樣描寫雨中的泰山的。
三、品味鑒賞(聽范文、受啟示、解疑團)。
1、聽范文《雨中登泰山》中寫景的精彩片段,要求:邊聽邊摘記一兩句你認為描寫得生動形象的語句。
2、討論范文:你認為哪處寫得好?為什么好?
3、總結:從以上分析,你受到什么啟示,要想把文章寫生動、具體,可采用什么方法?
比喻。
[板書]:擬人。
夸張。
4、理清作者景物描寫的順序和觀察視角的轉變。
5、小結:從作者的這篇寫景美文中,你們悟出怎樣寫才能把景物的美完美的表現出來?
(生交流討論,師明確):
[板書]:多觀察。
多積累。
四、牛刀小試(欣賞校園風光,感受美)。
過渡:我們的校園也很美麗,如果有人參觀我們學校(或者描繪一下你的家),你會怎樣介紹呢?同學們請思考一下。
1、欣賞校園美景(播放校園風景畫面),看看哪些有代表性。
2、自由描繪校園美景,注意景物描寫的順序。
要求:結合畫面,運用恰當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加以描繪。
3、討論、分析、點評。
五、總結:
1、談收獲。
2、最后教師作結:讓我們一起擦亮慧眼,去發現美、創造美,用我們自己的筆來描繪我們美好的家園。
狀物的寫作指導大全(17篇)篇十一
作文。
永恒的主題。如何寫好寫景狀物的作文呢?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寫景狀物作文指導,希望大家喜歡。
狀物作文,是小學生作文訓練中的一個重要項目。所謂狀物,就是具體、形象地描寫物體的特征、形態、色彩、質地等。這個物還應該包括動物、植物等類。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點,所以狀物的方法也不一樣。
(一)怎樣寫物品。
1.抓住特征。
從大小、形狀、顏色、質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對所寫的物品仔細觀察。因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點,即使是同一種物品,也會有某些席位的區別,也有它自己的獨特之處。蛛蛛物品的特點寫,就是抓住了這一物品是區別于另一物品的地方寫。
2.按照一定的順序寫。
(1)按總一分一總的順序寫。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間順序寫。
(3)有的物品,須按先外后內的順序寫,即先寫外表,后寫內里的順序。
3.狀物需要想象和聯想。
展開想象和聯想,不僅使所狀之物更加具體生動,還可以開拓作品的意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二)怎樣寫動物。
1.寫外形。
首先,觀察小動物(包括昆蟲)的外形,一般是寫小動物的靜態。在觀察時,包括顏色、長相、個頭都要如實寫出來。其次,要抓住特點,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寫。三是按順序:先整體一再局部一最后整體。概括寫整體,具體寫局部,用總分關系的句群。最后,為使描寫更形象、具體,要展開豐富的想象,恰當地運用比喻。特別要注意提醒小學生"像--"、"猶如--"、"仿佛--"等喻詞的使用。
2.寫習性。
寫小動物,還要細心觀察它們的動作、靜態和生活習性,這些是小動物的動態方面。例如寫它們吃食物、嬉戲的樣子,相互追逐爭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況,等等。
小動物也感情、情緒,這要靠小學生從它們的叫聲和動作中,用擬人的方法去體會和想象,這樣就能寫出小動物的性格,顯示出它們的活潑和可愛,實際上也就寫出了小學生自己的感情。
(三)怎樣寫植物。
提起植物,小學生的腦海力會出現許多花草樹木的樣子,但是要將平時熟悉的植物寫成作文,很多同學卻感到很難,有的覺得無話可寫,有的三言兩語就寫完了。怎樣才能寫好植物呢?首先,寫前要細心觀察所寫的植物,并做觀察記錄。觀察時,先看整體的形狀(外形)特征;再看顏色、枝葉的細部特征及生長環境,并把所看到的詳細情況記錄下來。其次,安排好寫作順序。
1.可以從整體到局部。
先寫植物的整體特征,再寫它的局部特征。例如以主干、枝、葉、花、果等為序,并突出寫其中的一兩部分。另外寫的時候,要求學生從各個角度去詳細地描繪、刻畫。例如描寫樹葉,就寫它們的形狀、顏色和給人的感覺等;描寫花,就寫它們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臨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
很多植物的生長、發育、開花、結果直至衰亡,每個時期的形態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
3.寫。
觀察日記。
可以用寫觀察日記的方法。來描述某種植物在一段時間里的生長、發育情況。
4.以四時變化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節里割據特色,所以,還可以其四時的變換順序。
5.托物抒懷,借物詠志。
寫植物,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外形和色彩的描寫上,還應該在文章中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對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用這種方法,要借助例文進行必要的指導,培養學生豐富的聯想能力,在描摹植物形態的同時,賦予它們一定的象征意義。
七歲的我和弟弟跟隨爸爸、媽媽來到武當山,邊學文邊習武。如今,故鄉的人,故鄉的事漸漸模糊了,但是故鄉的云記憶猶新。云兒時常飄到我的夢里,飄到我的心窩里。故鄉的云一年四季變幻莫測,是那么神奇、美妙。
故鄉的云像小孩兒一樣特別喜歡“哭”,白河縣的天,娃娃的臉,說變它就變。剛才還是晴空萬里,眨眼間,云飛霧動,一陣太陽雨從金色、紅色、紫色、白色、黑色的云朵里跳下來了,不一會兒,雨停了,天邊架起一座彩虹。從這一個山巔跨入另一個山巔,似七彩天橋。一朵朵白色的云,隨著輕風從彩虹上下飄過,彩虹好像在飛動。白云在彩虹的映襯下顯得更加潔白無暇,彩虹在白云的襯托下顯得更加艷麗迷人。
故鄉的云愛照鏡子。早晨,太陽一升起來,藍天上就飄著朵朵彩云,彩云好像人一樣知道對著鏡子梳妝打扮。瞧,清澈見底的白河水面上映照著七彩的云兒。一朵朵彩云在水中顯得更加婀娜多姿、瑰麗迷人。一陣陣輕風拂來,河面上漾起點點波紋,水中的彩云仿佛跳起了歡樂的舞蹈。云在舞,水在舞,藍天、青山也在舞。白河水面上不僅有彩云、藍天的倒影。還有青山的倒影。山兒在云兒的映襯下,顯的更加碧綠、峭拔。
故鄉的云愛戀大山?!肮路逋黄稹笆饬枞恕薄霸茩M秦嶺”這是對故鄉大山秦嶺“高大險峻’’的寫照。故鄉的云兒在山間游,山在水中舞。早晨,那玉帶似的白云在山腰纏繞;午后,那輕紗似的白云在山巔飛舞。
故鄉的云變化多端。傍晚,勞作歸來的農民,坐在自家的門檻上或者搬個凳子坐在房前悠閑地觀賞火燒云。看,火燒云上來了,半個天空紅彤彤一片似火燒。忽然,一朵朵白色的、紅色的、黃色的、紫色的、云兒出現在眼前。有的像呼嘯的獅子,有的像奔騰的駿馬,有的像棉花團,有的像座金山,有的像老人,有的像怪人??粗粗?,云兒變了,色彩變了,形狀也變了,就連座在對面的家人似乎也變了。臉上一會兒紅,一會兒紫,一會兒黃,似乎也變成了火燒云。
故鄉的大山釀造了多變的天氣,釀造了多變的云兒。假如我是畫家,我會描繪出一幅幅神奇美妙的云圖。
啊!故鄉的云兒,我永遠愛你!
我的家鄉。
在四川,我愛家鄉美麗的龍角山。
在南充市蓬安縣城的北邊,有一座高大巍峨的龍角山。龍角山常年披著綠色的盛裝,山上生長著四季常青的桔柑樹、松樹和婀娜多姿的柳樹、桃樹,真像一個綠色的海洋。
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嫩綠的葉子爬上枝頭,迎風招展。桃樹、李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競相開出亮麗的花兒。你看,那火紅的桃花,像一片燃燒的火焰;潔白的梨花,像一片片從天而將的雪花掛在枝頭;金黃的油菜花,像畫家在大地上潑下的油彩,簡直是一個花的世界。細細觀望,桃花形態各異,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用手掩住自己的秀臉;有的還是花骨朵,看起來馬上要破裂似的;還有的全展開了,像一個個美麗的公主在炫耀自己:“看,我多么漂亮呀!”
聽說找到三片以上葉子的草,那個人就很幸運。不過,幸運草很難找哦!怪不得那些小朋友貓著腰、弓著背在草叢中找得那么仔細!
秋天,落葉在山間里飛舞。柑桔樹依然綠得發亮,在秋風的吹拂下,顯得很是扎眼。樹上的果實成熟了,你擠我碰,爭著要人們去摘呢!辛苦了一年的農民伯伯來到果園,看見又大又黃的柑桔,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果園里不時傳出爽朗的笑聲,那是豐收的笑聲,喜悅的笑聲。
冬天,雪花在空中飛舞,西北風呼呼地刮過樹梢。人們都在叫:“好冷呀!好冷呀!”但是,挺拔的松樹依然一身綠裝,高昂著頭屹立在寒風中。松枝上掛滿上一個個冰霄,晶瑩透明,煞是好看??蓯鄣呐D梅也不甘示弱,冒著寒風,頂著雪花,在寒冷中欣然怒放。梅花的香氣撲鼻而來,令人心曠神怡。仰望著寒風中的松樹和臘梅,一種情緒油然而生,我們應該向松樹和臘梅學習,學習它們不畏嚴寒、勇于戰勝困難的精神。
龍角山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我愛故鄉的龍角山。
透過汽車的玻璃車窗,看著那一座座飛馳而過的高樓大廈和五顏六色的霓虹燈,我不禁想起了姥爺對我說過的話:“四十多年前,姥爺獨自一人來到了油田,那時的油田到處是一片荒涼的野草地,沒有任何的綠樹,土地上泛著白色的鹽堿,土路旁的臭水溝里水面上飄著一層原油,散發著難聞的氣味,在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荒原上,一座破破爛爛的院子,“干打壘”的房子,真可以說是一個連“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在姥爺的記憶里,最厲害的還是這里的天氣,春天刮大風,不分東南西北,刮得昏天暗地,從外邊回到家,臉上身上到處都土;夏天蚊蟲叮咬,沒有蚊香和殺蟲劑,屋里酷熱難耐;冬天風里夾著雪花,凜冽的北風刮得人臉上生疼。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姥爺每天還要辛苦的勞作,沒有一天的休息,一個月干下來工資也只有十幾元,寥寥無幾。
想到這里我的思緒又回到了現在,現在的勝利油田已經今非昔比,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一條條交織交錯的馬路飛躍般的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一棵棵綠樹圍繞著整個城市,一輛輛汽車在寬闊的馬路上奔馳著,昔日的荒草地也已變成了現在的大廣場,若干年后的油田已經發展成一個美麗的城市,一顆璀璨的明珠,高高的鉆塔,飄香的槐林,飛雪的蘆花,棲息的鳥兒,星羅棋布的水庫,海港,大橋,濕地,像一幅重彩濃墨的長卷,展示著“風景這邊獨好”的奇觀,到了夜晚太陽能的路燈照亮了城市,點燃了希望,馬路兩旁的霓虹燈不停的閃爍,連天空也被感染了換上了一件金色的披肩。
隨著城市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條件也是突飛猛進,以前想也不敢想的汽車現在也駛入了平常的百姓家中,娛樂健身場所多了起來,電腦、電視、手機各種各樣的用品像潮水般涌出,給油城人民的生活增添了赤橙黃綠青藍紫,出門旅游也成了一種十分流行的休閑方式,姥爺家和我家也都住上了大房子,每頓飯都可以吃上新鮮的菜和肉??照{為酷夏送來清涼,暖氣給嚴寒送來溫暖,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真幸福啊!
故鄉的變化,也是我們祖國的變化,是科技進步帶來的變化。我愛我的故鄉,我愿故鄉的明天變得更加多姿多彩,魅力無窮。
狀物的寫作指導大全(17篇)篇十二
同學們,你跟爸爸媽媽外出過旅游嗎?你去過北京天安門嗎?是否爬過長城?如果沒有出過遠門,那節假日的時候也應該去過公園吧?我們所看到的景物里有雄偉的建筑,也會有五彩斑斕的自然景色,怎樣才能做到把看到的景物描寫出來呢?這需要一步步練好基本功,同學們應先學會觀察和描寫家庭的一角、校園的一角、公園的一角和各種建筑物,然后我們再來觀察和描寫大的景物。
如何才能寫好景物呢?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寫景要具體。
同學們寫文章只注意敘述,不懂得要把事物或景物寫具體。比如有的同學看到一處有噴泉,只會寫“這噴泉的景色實在太美了!”不會寫到底怎么美!有的小朋友看到了天安門城樓下面的幾處噴泉,是這樣寫的:“天安門城樓下面的兩側有好幾處噴泉,每處噴泉都是這樣的,中間幾根水管是筆直向上的,四周的水管成喇叭形向外彎著,從許多管口噴出來的水柱很高很高,就像一個開放了的大喇叭花一樣,在陽光照射下,閃著金色的亮光。到了晚上,那噴泉在華燈的照耀下,仿佛就是天宮里的七色彩燈,五彩繽粉,美麗極了?!边@樣寫噴泉,不僅知道噴泉是美麗的,而且使人感覺到噴泉到底怎樣美!這是因為,小作者抓住了特點之后,把它寫具體了。
狀物的寫作指導大全(17篇)篇十三
首先,觀察是獲得狀物作文材料的最重要的途徑。
觀察,就是看,仔細地看。外界物體反映到我們眼睛里,還只是大略的形象。如果不看仔細,不研究,也就倏忽而過,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用說產生寫作沖動,而想辦法把物的“倩影”留下來,成為寫作的素材了。要使讀者對描摹的對象產生深刻印象,就要寫出對象的外在和內在特點來。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絢麗多彩的,各種事物也都有各自特點,這些特點,有的是物體本身就具備的,我們只要通過語言把它如實地反映出來,比如水是流動的,糖是甜的;有的則是寫作者從自己主觀情感出發,強加于物體的,比如用“挺且直”來形容大雪中的青松,從而表現作者對不向壓力屈服、在惡劣的環境中堅忍不拔的精神的贊美。狀物文就是要寫出各種物體之間的這種種不同來。準確地把握物體的外部特點,仔細觀察十分重要。觀察物體有一定的順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前到后、從整體到局部、從形狀到色彩,觀察沒有一定之規,關鍵在于掌握物體的特點。抓物體的特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看物體的形狀,長短、方圓、肥瘦、大小等;
二是看物體的顏色,赤橙黃綠青藍紫,各有不同;
三是看物體的質地,粗糙、細密、堅硬、柔軟等;
四是看物體的數量,一個、兩個、一條、兩條等;
五是看物體的功能用途。如果是動物,還可以通過它的生活習性來說明。
其次,要對物體分析比較,找出其特征。
一個事物與另一個事物之所以不同,就是因為它們有不同的物征,抓住了它,你才能真正地了解事物并正確地描寫出來,德國大詩人歌德說過:“不要說現實生活沒有詩意。詩人的本領,正在于他有足夠的智慧能從常見的平常事物中看出引入入勝的一個側面。”這里的“一個側面”就是事物的特征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征。不同類的物,特征區別當然是很大的。同一類的物,各自的特征也是有區別的。比如說,你要介紹“家貓”,你就要抓住家貓的特征。家貓的特征與狗不同,與兔子不同,即使與野貓相比也有很大的區別。家貓的特征是會捕老鼠,性子溫順,愛親近人。把這些特征寫清楚,文章不點明是寫家貓,讀者也不會領會錯。再比如說,你要寫自己飼養的一只小花貓,那你不但要寫清楚這只小花貓與一般小狗、小兔的區別,更要寫出與一般家貓的區別,要寫出與眾不同的`特征,即區別于一般家貓的地方。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為你的小花貓“立傳”的目的。
物的特征主要有外形特征、功能特征和情態特征等。外形特征顯著的,如“棱皮龜”,它的外形特征,一是大,是龜中的最大個。二是沒有堅甲硬殼,而是裹著一層厚皮,所以又叫“革龜”,這兩點外形特征就把棱皮龜與一般的龜區別開來了。功能特征,就是物的作用,物具備的某些能力、本領等。功能特征明顯的,如,大象的鼻子。它的功能特征,是其他動物的鼻子無法匹敵的。把這些功能特征寫清楚,象鼻子與其他動物的鼻子的區別就一目了然了。情態特征,主要是物對人的感情,或人對物的觀感。情態特征明顯的,如家貓對人的親近、溫馴,大熊貓的憨態可掬,小花狗的善解人意等,都是有別于一般動物的情態特征。
抓物的特征,這三個方面的特征可以在一篇文章中都出現,也可以抓一二個方面來寫。
第三,整體勾勒與細部刻畫相結合。gua親子資源網。
勾勒,勾,就是畫出輪廓;勒,就是刻,刻畫。狀物說明文,首先,要求把物的大體形象輪廓刻畫出來,給讀者以大致印象。
要做到準確勾勒,必須把握住整體。任何一個物都是由各個部分組成的。這時,要求我們應從大處著眼。急于盯住某些細部,“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顧此失彼,讀者對介紹的物的印象肯定是支離破碎,不會有整體感的。比如,一只文具盒,它由盒體、蓋子、墊板、襯格、插銷、磁性搭扣等構成。如果要介紹它,應該首先告訴讀者這文具盒的大致形狀、大小、總體色彩等等。再如,一頭水牛,它有頭、頸、背、腹、尾巴、四肢;頭上有角、眼、鼻、口、耳等等。你首先應該告訴讀者的是這頭水牛的體態大小,這頭水牛的頭、頸、腹、背的形態特點,而不是頭部的五官位置等等??傊?,必須讓讀者獲得的第一印象是你所介紹的物的整體形象。
狀物文章在交代了物的一般形狀、特征后,特別要注意細部的刻畫。因為一般形狀和特征,只能給讀者以大體印象。這種狀物文章一般適用于寫某一類的物,比如說,籠統地介紹某一種動物,如家貓、鯊魚、馬等等。即使是介紹某一類物,有時也不乏作細部的刻畫描寫。如果寫具體的某一物時,就必須在細部刻畫上下功夫,只有細部刻畫,才能給人以深刻印象。
怎樣作好細部刻畫呢?毫無疑問,首先,要對物作細致的觀察,對物的細部有充分的了解。其次,要抓準。因為,所謂細部就是我們要描述的物的細小部分。而物的細小部分是很多很多的。如果不分巨細,統統寫在文章,那肯定是不得要領,起不到說明的效果,不能加深讀者對物的印象。因此,細部刻畫,就要抓最傳神的細部來描述,這樣,就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給文章注入感情。
借物寄情,一般來說,在文章中詳細地狀寫一種事物,總是有言在物外的用意的,最常見的就是借物寄情。這就是寄托、寄寓之意。因此,表達時往往會含蓄一些,多是將物的某一屬性強調一下或故意渲染一下。如古人常借月來表達對親人、故鄉的思念,他們把月亮描寫成清冷的,憂傷的,孤獨的,它高在中天,同時映照著相思而又在異地的親人。古人對月亮這樣看,這樣寫,顯然是把無限的思念托付在凄清的月光里了。也許有同學會說,那太陽也高在中天,也同時照耀著相思而在異地的親人呀,干嗎不寫太陽呢?這其實點到了寫借物寄情類文章的關鍵:那就是所借之物必須與你要表達的某種感情有聯系,即這件物的某一屬性要與所抒之情合拍、默契。月亮幽幽的白光、陰晴圓缺的規律以及日日掛在寂靜的夜空這些特點與深切靜謐的思緒太合拍了,而太陽火熱的外表和燦爛的容顏則不適于表達那種悠長的思念。正如我們不會說:這人性子真急,像水似的,而說,這人脾氣像團火。
托物言志是人們在表達自己志向時常用的手段,比如紅領巾宣誓時握緊了拳頭,高舉在肩頭:“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我們要讓紅旗永遠鮮紅,永遠不倒!”這兒是借著永遠高舉的紅旗來表明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到底的決心。但更多的是在文章中著力地描寫某物,尤其突出這一事物可以生發出較大意義的屬性,借以言明自己的一種志向。選擇什么物來描寫才能更好地表明自己的心跡,這是寫好這類托物言志的文章的關鍵,下筆前一定要先理順思路:比如,我要寫的這件物外形特點有哪些可以夸張或描述的;內在特點又有什么可以生發的?與我要表明的某種志向在哪方面可以聯系等等,然后再寫就不會卡殼,而且絲絲入扣了。
第五,要多用恰當的修辭方法來寫。
修辭運用得當,文章就更有韻味。我們可以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手法,使寫作對象更加形象生動,使讀者感受更深刻。
綜上所述,寫狀物作文的訣竅實際上可以歸納為幾句話:留心周圍的事物,仔細觀察,抓住其特點,按一定的順序來寫作,再配合恰當修辭的運用,并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做到了這些,你所寫的就是一篇成功的狀物作文。
狀物的寫作指導大全(17篇)篇十四
寫景作文是記敘文的一種,通常指以寫景為主的文章,寫景作文是通過運用描寫、敘述、抒情等表達方式,來表現作者對某些景物的贊美以及自身情感,是小學階段主要學習的作文類別之一。因此,在中小學階段寫景作文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游記性質的記敘文,往往是通過對景物本身和游人的描寫(寫游人主要是起側面襯托的作用),來突出景物自身的特點及它帶給人們的某種身心體驗;另一類是借景抒情為主的記敘文,它有些偏向于抒情情性散文,在寫作時往往不拘于某一特定的一景一物,而重點在于通過選取不同的景物,來表達自己某種特定的情感,在內容的具體安排過程中,往往會產生情景交融、情景相生的藝術效果。
分類描寫是按描寫對象的不同類別,如天地、山川、草木、蟲魚等,或不同方面,如形狀、顏色、聲音等的順序來寫的。因此描寫時,不一定要交代觀察點,也不一定要按時間或空間的順序進行描寫。采用分類描寫法要把握景物的總特征和各類景物特征的'關系。描寫各類景物時,都要圍繞景物的總特征。采用分類描寫法,還要注意準確地“分門別類”,避免重復交叉。
我們描寫景物時,不可能把看到的全部寫下來,而且也不必要全寫。圍繞中心法就是根據文章中心的需要,選擇有關的景物進行描寫。采用圍繞中心描寫景物,首先要確定文章的中心。有了中心,寫景就有了主心骨。中心的確定來自對景物的細致觀察。通過觀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點,這就是文章中心。中心確定以后,就要對觀察到的景物進行篩選。能表現中心的就要進行細致的描繪。能襯托中心的也要進行必要的描寫。與中心無關的,就略去不寫。
移步換景法一般適合于游記或參觀記,描寫景物時,人走景移,隨著觀察點的變換,不斷展現新畫面。采用移步換景法描寫景物時,首先要把觀察點的變換交代清楚。這樣,讀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覽或參觀的路線。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見到的景物具體地展現出來,使讀者看到一幅幅絢麗多彩、內容豐富的生動畫面。采用移步換景法描寫景物時,要注意圍繞一個中心展示不同的畫面,避免有支離破碎的感覺。其次要進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繪出來,刪去一般性的描寫,避免記流水帳。
同一景物,從不同的位置去看,所呈現的面貌是完全不同的。采用定景換點法描寫景物就是把不同位置觀察到的景物的差異寫出來。采用定景換點法描寫景物首先要把觀察點的變化情況交代清楚,使讀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觀察到的。其次交代觀察點時要按一定的順序,或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或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或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此外描寫景物時,注意從不同的側面去反映,使讀者對景物有整體感。
運用定點換景法描寫景物,首先在觀察景物時要注意選擇好觀察點。因為表現同一事物時,立足點不同,觀察的“方位”、“角度”不同,呈現的面貌也各不相同,表達效果大不一樣。其次描寫時要注意把觀察點交代清楚,即使不用文字作專門說明,也應該讓讀者能從描寫中領會到作者觀察的立足點和角度方位。此外,描寫時要按照一定順序,即由近及遠或由遠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從左到右或從右至左等等。這樣可以把景物寫得層次清楚,鮮明逼真,有立體感,給讀者以如臨其境,如在目前的感受。
同一景物在一天內不同的時刻,景色是不一樣的。采用日內變化法描寫景物,我們必須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去勾畫景物的不同畫面,并做到各有側重,避免畫面相似。采用日內變化法描寫景物,不能只改變景物的地點,但是側重點可以變化。這樣,才能做到同中有異。
隨時變化法一般運用于描寫日出、月上、日落、月夕等天空的景色變化,以及描寫刮風、下雨、下雪等氣色變化。采用隨時變化法描寫景物,一定要注意仔細觀察時間的推移過程中,景物所發生的細微變化,這樣才能言之有物。在描寫景物時,要把時間的變化交代清楚,這樣能反映景物變化的時間進程感。其次要把景物在各個時間里自身特征的變化描寫具體,使讀者好像看到一場景物變化的小電影。
采用季節特征法描寫自然景物,一定要對景物四季不同的特征進行仔細觀察。描寫時,既要逼真地再現具體的時令特征,又要表現景物本身的特征,使時令特征和景物特征融為一體。在描寫景物的四季特征時,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各有側重。此外,運用季節特征法描寫景物時,不能變換景物的地點,要對同一地點的不同季節景色描寫。
狀物的寫作指導大全(17篇)篇十五
怎樣寫好狀物的文章呢?下面小編說說5個要點,一起來看看吧!
文章開頭用一、兩句話介紹物品的歷來,自然地引出下文。
通過顏色、形狀把物品外形準確勾勒出來,寫出特點給人以鮮明的感覺。多用一些恰當的修辭手法,展開合理的想象。賦予它情感,就會使物品活生生地躍然紙上。
先寫靜態的外形特點,再寫它的動態。這樣會增添一些情趣,寫出的文章也會更加生活。
每件物品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一般來說,這類文章要在結尾處說明一下物品的作用這樣會更加突出這件物品的特點。
字里行間要流露出作者對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歡、珍惜之情,這樣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狀物的寫作指導大全(17篇)篇十六
寫景,就是用語言文字把人們看到的、聽到的和接觸到的各種自然景物具體地、生動的`描繪出來,以此來烘托環境氣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襯托人物的心情,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對于小學生來說,寫景作文是接觸得比較多的。
其實啊,寫景的文章并不難寫,寫的作文一定要真實,動筆之前一定要在腦海里像放電影一樣,回憶一下你所要寫的景物,不要怕你寫不好,細致的描寫加上流暢優美的語句,其寫的作文一定令人印象深刻。記住,用心去寫,用心去感受。祝你成功!但是怎樣才能把景物寫出特色呢?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細致地觀察。
二、把握寫景順序,寫出層次。
我們描寫景物時,可以由高到低,由遠到近,由整體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動到靜等。總之,把握住寫景的順序,描寫出的景物才能層次分明,清晰自然。描寫景物的順序通常有兩種:第一是時間順序,比如寫一棵樹,我們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寫出它在各個季節是什么樣子的;還有一種是空間順序,例如我們描寫一座山峰,就可以寫遠處看它是什么樣子,近處看它是什么樣子,或者從上看是什么樣子,從下看是什么樣子等。
三、展開合理的想象。
四、注意情景交融。
寫景的目的,不應為寫景而寫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這樣,才能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寫出生動形象的文章。
在考試的時候,我們描寫景物,要注意運用好以下的幾種寫作方法。
l、認真觀察,細致描寫。
描寫景物,第一要認真地觀察。只有認真觀察,才能具體描寫,才能寫出生動有趣的內容來。比如我們觀察水的特點,可從水面的顏色,流動,浪潮,倒影,水中的船舶等等方面來進行。在觀察的時候,要注意細致地觀察水面的動態和靜態的特點。請看下面的一段文字:
這里寫小溪的流水的特點,有形狀,有顏色,有聲音,有靜態,有動態,有景物,有情趣……如果小作者沒有進行認真地觀察,是不可能寫出這么優美的文字的。這說明小作者認真地觀察了溪水的形狀、顏色,聲音、靜態、動態等等方面。
2、運用比喻和擬人。
在描寫景物的文章中,適當運用比喻、擬人,能把景物描寫得更加生動。擬人,是指運用想象,把事物當人寫。用擬人方法描寫景物,能使景物更生動、形象,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使用擬人法,必須找到景物與人之間的相似點。比喻,是把一個事物比作另一個與它有相似點的事物,也叫打比方、比喻用得確切,淺近易懂,能使所描寫的景物更美麗動人,給讀者留下深刻而鮮明的印象。要使比喻確切,必須學會在觀察的同時展開聯想:想想這個景物與什么事物相像。再想想。它們在哪些地方相像,找出兩者的相似點,相似點找得越準,比喻也就越確切。找相似點,一般可以從下列幾方面去考慮。輪廓相似、顏色相似、聲音相似、長短大小相似、動態相似等等。請看下面的佳作片段:
春天,她像童話里的仙女。山頂的嫩綠色的落葉松,像仙女的紗巾。山間的綠樹,像仙女的綠袍,其間盛開的白色梨花,就像點綴在綠袍上的花朵。山下的櫻桃花叢就像仙女的花裙。山腳下的一片片蒲公英花,就像仙女穿的黃色繡花鞋。
這里的比喻淺顯易懂,并且把比喻和擬人結合在一塊來使用,就更增加了文章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同時,也較好地表達了小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3、立體描寫,色、形、音、勢都有。
所謂立體描寫,就是抓住景物的形、色、態、勢、音、味等方面的特點,全方位地進行生動具體地描寫。你看,海潮來了:
午后一點鐘左右,從遠出傳來隆隆的響聲,好象悶雷在滾動。頓時,人聲鼎沸,熟悉江潮的人告訴我們,潮來了。我們踮著腳,向東望去,江面還是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什么變化。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們又沸騰起來。
那條白線很快地向前移動,逐漸拉長,變粗,橫慣江面,形成一道6米多高的城墻。那浪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千萬輛坦克開動,發出山蹦地裂的響聲,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這一段關于潮來之時的壯觀景象的描繪,有聲——從遠出傳來隆隆的響聲,好象悶雷在滾動;那聲音如同千萬輛坦克開動,發出山蹦地裂的響聲,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有形——那條白線很快地向前移動,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形成一道6米多高的白色城墻;有色——白線,白色戰馬,白色城墻;有勢——那浪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千萬輛坦克開動,發出山蹦地裂的響聲,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寫景物,就應該這樣,從各個角度來描寫。把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覺到的等等各個方面都具體地描寫出來。
4、靜態動態相結合。
抓住景物的靜態和動態的特點,進行細膩傳神的描寫,才能寫出景物的情趣,才能得高分。比如我們要描寫一個小小的池塘,應該注意到景物的靜態和動態。靜態和動態相結合,寫出來的文章,才有生趣。你看下面的小池塘的靜態描寫:
黃昏,我愛坐在塘邊靜觀,火紅的太陽落進水里了,平平穩穩地躺著,像個紅臉娃,全身發著紅光。四處散開著的綠水,像一張松軟平滑的床,輕輕地托住了它。綠綠的塘水托著紅紅的太陽,婀娜多姿的垂柳依依向水,多美的一幅畫啊!
在這里,“綠綠的塘水托著紅紅的太陽,婀娜多姿的垂柳依依向水,多美的一幅畫啊!”靜得惹人喜愛。
小池塘的動態呢?更惹人喜愛:
清晨,微風喚醒了沉睡的葦塘,蘆葦發出沙沙的響聲。舉目向遠處望去,蘆葦隨風起舞,好像綠綢子在擺動。各種鳥兒有的盤旋于蘆葦上方,有的在蘆葦叢中,嘰嘰喳喳叫個不停。清脆、悅耳的布谷鳥鳴聲,不斷從蘆葦塘深處傳來;尖嘴的翠鳥在水中捉著小魚;一只畫眉鳥落在蘆葦尖上興奮地唱著;白色的海鷗從這里路過,給這蘆葦塘又增添了生趣。
5、條理清楚,寫出變化。
我們描寫景物,都要注意時間的變化順序,要注意通過描述時間的變化,來描寫景物的變化。比如我們要寫一篇小池塘的作文,就可以按一天中的清晨,中午,傍晚,夜晚的時間變化的順序來描寫。再如我們要描寫海潮,就可以按照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來之后的時間變化的順序來描述;寫雨,就可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變化來描述。這樣寫出來的文章,能給人一種條理清楚,層次分明之感。
6、注意滲透情感。
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滲透到所寫的景物中,是我們練習寫作常用的方法,也是應該學會和必須掌握的方法。把感情滲透在景物之中,就是在寫景時要抒發作者的真情實感。如,對自然風光的贊美之情,對奇麗景觀的陶醉之情,對故鄉山水的熱愛之情,只有把自己的感情滲透在所描寫的景物之中,文章才會具有感染力,才能使讀者也隨之動情,才能使文章得高分。
狀物的寫作指導大全(17篇)篇十七
有序觀察是寫好狀物類作文的基礎。一要按順序觀察,二要抓住特點進行觀察,只有進行有序觀察,才能寫出條理清晰的文章。
如,蘇教版六年級(上冊)《麋鹿》。在介紹其外形時這樣寫道:“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所以又被稱為‘四不像’?!边@里的觀察順序是:由上而下,由前而后。作者抓住麋鹿角、面、蹄、尾的特點,寥寥數語,卻勾畫得栩栩如生。又如,蘇教版五年級(上)“練習冊”上有一段對熊貓的描寫,形象逼真,凸現熊貓的生活習性?!靶茇埶X時,腹部朝天。有時,它用前爪輕輕地拍著肚子;有時,它兩腿一蹬,便翻了個身。”“它睡醒了就翻身起來,用手揉了揉腥忪的眼睛,好奇地望望人們。然后邁著蹣跚的步子走到欄桿的另一邊,坐了下來,好像想清醒一下頭腦似的?!边@里,作者抓住熊貓嗜睡的特點,寫得饒有趣味。
語言要有趣。
如習作《螞蟻》。作者在寫螞蚊的獨特功能時,是這樣寫的:“除了四周的景物能幫助螞蟻辨別方向外,它們還有一個自身的‘法寶’,這就是在螞蟻走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種特殊的氣味,掉隊的螞蟻根據這種氣味就能確定方向。倘若用樟腦丸一類的`怪氣味彌散在螞蟻走過的路徑上,那么后來的螞蟻就會因找不到那種特殊的氣味而迷失方向。”這是作者知識的積累與生活的積累相互融合的結果。
又如,習作《姥姥家的小黑狗》。作者在介紹小黑狗的外形特點時如是說:“(它)一身烏黑發亮的皮毛,就像黑緞子一樣油亮光滑;雪白的小爪兒,儼如四朵梅花;那條翹著的小尾巴總是不停地搖擺著;特別是那對黑白分明的小眼睛,總是四處張望,充滿著興奮和好奇。”這里,作者用了生動的比喻,寫出了小黑狗皮毛的油亮和爪子的厚實;又用“不停地搖”寫出了小黑狗對熟人的媚態;還用“四處張望”來寫小黑狗的警覺與好奇。語言富有生活的情趣,突出了小黑狗的漂亮與可愛。
因此,語言的理趣是知識性的體現,情趣是情感性的體現。只有結合為一體,方能顯示狀物類作文語言的知識性與趣味性。
結構要有“形”
根據表達的需要,文章有縱式結構與橫式結構之別。初學狀物類作文,以縱式結構為主,以縱橫交錯式結構為輔。如“總分”或“總分總”結構。
例,習作《銀杏》??梢韵冉榻B它的外形特征,再寫出它的價值或用途,諸如營養價值和藥有價值等。從總體上看,全文為縱式結構。而在介紹其價值或用途中,又采用橫式(并列式)結構。這樣,介紹的內容盡管較多,但由于結構清晰,也就顯得有條不紊。
又如,習作《豬》。作者從對豬這種動物的偏愛入手,開篇破題:“其實,豬是一種聰明可愛的動物。”接著,文章分別從豬的智力、嗅覺、起居、飲食等方面展現它的聰明可愛。這種“總分式”結構條分縷析,學生容易模仿。有的同學為了進一步突出家養豬的可愛,還簡約地將野豬與家養豬作對比。這樣,不僅豐富了寫作的內容,而且凸現了文章的中心。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