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閱讀范文,我們可以學習到一些應用范圍廣泛的寫作技巧,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經(jīng)典范文范本,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實用垃圾分類手抄(案例16篇)篇一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綜合利用、衛(wèi)生填埋、焚燒發(fā)電、堆肥、資源返還。
(一)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
1、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紙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于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
2、塑料:主要包括各種塑料袋、塑料包裝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礦泉水瓶、牙膏皮等。
3、玻璃:主要包括各種玻璃瓶、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
4、金屬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頭盒等。
通過對可回收垃圾的綜合處理和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污染,節(jié)省資源。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公斤,節(jié)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chǎn)減少污染74%;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0.7噸二級原料;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比用礦石冶煉節(jié)約成本47%,減少空氣污染75%,減少97%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
(二)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這類垃圾經(jīng)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chǎn)0.3噸有機肥料。
(三)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以免對環(huán)境造成危害。
(四)其它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wèi)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通常根據(jù)垃圾特性采取焚燒或者填埋的方式處理。
5、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洗臉巾、書包、鞋等。
實用垃圾分類手抄(案例16篇)篇二
1.實施垃圾分類,貢獻文明廣東。
2.扔掉,成為“白色污染”回收,變成“白色資源”。
3.文明餐飲,潔凈家園。
4.未來人類的文明,將是綠色文明。
5.提高社區(qū)的品味,從垃圾分類開始。
6.隨手一分,受益一生。
7.隨手一分,美化十分。
8.適量點菜,餐后打包,倡導綠色消費。
9.世界變成大花園,垃圾分類是關鍵。
10.你需要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我需要你的電池。
11.你今天遵守了嗎?
12.你的小習慣,我們的大變化。
13.南粵美景你我他,垃圾分類靠大家。
實用垃圾分類手抄(案例16篇)篇三
垃圾分類有很多好處,能夠讓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更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簡單漂亮的垃圾分類手抄報”,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二)。
(三)(四)。
(五)推薦閱讀:
實用垃圾分類手抄(案例16篇)篇四
劉秋群。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垃圾分類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體驗環(huán)境污染帶來的影響,知道亂扔垃圾會污染環(huán)境,危害健康。
3、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重點:知道垃圾的簡單分類,懂得“垃圾分類”的意義。
活動準備:課件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課件,讓幼兒感受垃圾的污染。
2、“這么多的垃圾都是從哪里來的?”引導幼兒知道生活中自己每天都會制造很多垃圾。
3、“如果每個人每天都制造許多的垃圾,會怎樣?”引導幼兒討論,了解垃圾對生活環(huán)境造成的危害。
出示課件:讓幼兒看垃圾污染嚴重的照片,出示很臟的水和干凈的水,進行比較,5、師:你們知道垃圾嚴重的影響我們的環(huán)境,除了老師,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起愛護環(huán)境,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更多的人一起參與愛護環(huán)境的大行動中呢?引導幼兒討論要垃圾分類。
關于垃圾分類,老師還要告訴你們一些垃圾分類的小訣竅,請小朋友觀看課件讓我們一起來學一些垃圾分類的辦法吧。
6、小結:我們在生活中要愛護環(huán)境,講究衛(wèi)生,要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減少垃圾的產(chǎn)生,并讓更多的人一起參與愛護環(huán)境的行動中來。
實用垃圾分類手抄(案例16篇)篇五
科學的垃圾分類能夠減輕環(huán)境的負擔,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手抄報,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垃圾科學分類手抄報一
垃圾科學分類手抄報二
垃圾科學分類手抄報三
垃圾科學分類手抄報四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你知道這些垃圾它們到哪里去了嗎?在一些垃圾管理較好的地區(qū),大部分垃圾會得到衛(wèi)生填埋、焚燒、堆肥等無害化處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則常常被簡易堆放或填埋,導致臭氣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體。垃圾無害化處理的費用是非常高的,根據(jù)處理方式的不同,處理一噸垃圾的`費用約為一百至幾百元不等。人們大量地消耗資源,大規(guī)模生產(chǎn),大量地消費,又大量地生產(chǎn)著垃圾。后果將不可設想。
從國內(nèi)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致都是根據(jù)垃圾的成分構成、產(chǎn)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分類。如德國一般分為紙、玻璃、金屬、塑料等;澳大利亞一般分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等等。
垃圾分類應堅持的原則可概括為:1.分而用之原則。分類的目的就是為了將廢棄物分流處理,利用現(xiàn)有生產(chǎn)制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包括物質(zhì)利用和能量利用,填埋處置暫時無法利用的無用垃圾。
2.因地制宜原則。各地、各區(qū)、各社(區(qū))、各小區(qū)地理、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企業(yè)回收利用廢棄物的能力、居民來源、生活習慣、經(jīng)濟與心理承擔能力等各不相同.
3.自覺自治。社區(qū)和居民,包括企事業(yè)單位,逐步養(yǎng)成“減量、循環(huán)、自覺、自治”的行為規(guī)范,創(chuàng)新垃圾分類處理模式,成為垃圾減量、分類、回收和利用的主力軍。
4.減排補貼,超排懲罰。制定單位和居民垃圾排放量標準,低于這一排放量標準的給予補貼;超過這一排放量標準的則予以懲罰。減排越多補貼越多,超排越多懲罰越重,以此提高單位和居民實行源頭減量和排放控制的積極性。
5.捆綁服務,注重績效。在居民還沒有自愿和自覺行動而居(村)委和政府的資源又不足時,推動分類排放需要物業(yè)管理公司和其他企業(yè)介入。但是,僅僅承接分類排放難以獲利,企業(yè)不可能介入,而推行捆綁服務就能要解決這個問題。將推動分類排放服務與垃圾收運、干濕垃圾處理業(yè)務捆綁,可促進垃圾分類資本化,保障企業(yè)合理盈利。
垃圾分類回收說難不難,分而用之實為關鍵,因地制宜提供方便,自覺自治行為規(guī)范。
實用垃圾分類手抄(案例16篇)篇六
2、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類是資源。
3、垃圾要分類,生活更美好。
5、分類收集人人有責,男女老幼齊來參與。
6、細節(jié)決定成與敗,分類決定廢與寶。
7、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共創(chuàng)優(yōu)美社區(qū)環(huán)境。
8、垃圾分分類,大家都不累。
9、做好垃圾分類,讓我們一起來為地球多添一抹綠色。
10、資源有限大難題,垃圾分類來解決。
11、垃圾要分類,生活變美好。
12、全民參與垃圾分類,共享環(huán)保低碳生活。
13、垃圾分類,從小做起。
14、垃圾分類,創(chuàng)造完美生活。
15、給垃圾一個分類的歸宿,還我們一個清潔的世界。
16、養(yǎng)成禮貌餐飲習慣,減少餐廚垃圾。
17、配合垃圾分類,爭做禮貌市民。
19、用心參與垃圾分類,創(chuàng)優(yōu)美社區(qū)環(huán)境。
21、隨手一分,受益一生。
22、創(chuàng)意生活,禮貌分類。
23、垃圾兒女要分家,安居樂業(yè)靠大家。
24、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共同呵護綠色家園。
25、適量點菜,餐后打包,倡導綠色消費。
27、環(huán)境保護在心中,垃圾分類在手中。
28、眾人一條分類心,垃圾也能變成金。
29、垃圾要回家,請您幫忙它。
30、垃圾分一分,環(huán)保多一分,環(huán)境美一分,健康加一分。
31、垃圾要分類,生活更完美。
32、垃圾科學分類,禮貌你我同行。
33、參與垃圾分類,保護地球家園,共創(chuàng)美好世界。
34、循環(huán),讓地球生生不息。
35、回收一張紙,少毀一片林。
36、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家,要讓它們走錯啦。
37、我們不想住在一起,請給我們分個家。
38、分類收集人人有責,男女老幼齊參與。
39、養(yǎng)成文明餐飲習慣,減少餐廚垃圾排放。
40、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創(chuàng)優(yōu)美社區(qū)環(huán)境。
實用垃圾分類手抄(案例16篇)篇七
廚余垃圾:廚房產(chǎn)生的食物類垃圾以及果皮等。
主要包括:剩菜剩飯與西餐糕點等食物殘余、菜梗菜葉、動物骨骼內(nèi)臟、茶葉渣、水果殘余、果殼瓜皮、盆景等植物的殘枝落葉、廢棄食用油等。
可回收垃圾:再生利用價值較高,能進入廢品回收渠道的垃圾。
主要包括:紙類(報紙、傳單、雜志、舊書、紙板箱及其它未受污染的紙制品等)、金屬(鐵、銅、鋁等制品)、玻璃(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及其他玻璃制品)、除塑料袋外的塑料制品(泡沫塑料、塑料瓶、硬塑料等)、橡膠及橡膠制品、牛奶盒等利樂包裝、飲料瓶(可樂罐、塑料飲料瓶、啤酒瓶等)等。
有害垃圾:含有有毒有害化學物質(zhì)的垃圾。
主要包括:電池(蓄電池、鈕扣電池等)、廢舊電子產(chǎn)品、廢舊燈管燈泡、過期藥品、過期日用化妝品、染發(fā)劑、殺蟲劑容器、除草劑容器、廢棄水銀溫度計、廢油漆桶、廢打印機墨盒、硒鼓等。
其他垃圾:除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房垃圾之外的所有垃圾的總稱。
主要包括:受污染與無法再生的紙張(紙杯、照片、復寫紙、壓敏紙、收據(jù)用紙、明信片、相冊、衛(wèi)生紙、尿片等)、受污染或其他不可回收的玻璃、塑料袋與其他受污染的塑料制品、廢舊衣物與其他紡織品、破舊陶瓷品、婦女衛(wèi)生用品、一次性餐具、貝殼、煙頭、灰土等。
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tǒng)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人們面對日益增長的垃圾產(chǎn)量和環(huán)境狀況惡化的局面,如何通過垃圾分類管理,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垃圾資源利用,減少垃圾處置量,改善生存環(huán)境質(zhì)量,是當前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迫切問題之一。
垃圾增多的原因是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項消費增加了。據(jù)統(tǒng)計,1979年全國城市垃圾的清運量是2500多萬噸,1996年城市垃圾的清運費是1.16元/噸,是1979年的4倍。經(jīng)過高溫焚化后的垃圾雖然不會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投資驚人,難道我們對待垃圾就束手無策了嗎?辦法是有的,這就是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并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實用垃圾分類手抄(案例16篇)篇八
生活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tǒng)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人們面對日益增長的垃圾產(chǎn)量和環(huán)境狀況惡化的局面,通過垃圾分類管理,最大限度地減少垃圾處置量,實現(xiàn)垃圾資源利用,改善生存環(huán)境質(zhì)量。其中有主要三大好處:減量化、資源化以及無害化。
日本垃圾焚燒廠。
所謂垃圾其實都是資源,當你放錯了位置時它才是垃圾。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玻璃、舊衣物都可以回收加工后再變成相應的原料;剩飯、剩菜、瓜果皮核加工處理后可以變成有機肥,生產(chǎn)綠色蔬菜、糧食;舊家電、手機可以拆解提取寶貴的稀有金屬等原材料;舊家具可以維修、重組后在二手市場再銷售;甚至裝修垃圾也可以成為填海、填坑的寶貴材料;其它可燃性高的垃圾可以去焚燒發(fā)電;實在處理不了的垃圾再去填埋。
在瑞典等發(fā)達國家,進行填埋的垃圾只占該國垃圾總量的百分之一,而在我國填埋的垃圾高達百分之九十,占用土地上萬畝。可見通過垃圾分類,將可回收的垃圾分門別類交給相關企業(yè)、單位去處理,將會有效減少真正垃圾的數(shù)量,而且現(xiàn)有的垃圾焚燒廠和填埋場也可以使用更久。
我們的森林越來越少,因為樹木都被砍伐作為原料;我們的石油需要大量進口,因為自己產(chǎn)的石油不夠用;我們的山越來越禿,因為對礦產(chǎn)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如果使用過的商品最終是被永久廢棄,那么為了持續(xù)的生產(chǎn),就只能消耗更多的、地球上有限的資源,但是,如果把使用過的商品回收分解加工變成原料,就可以使之循環(huán)使用,有效的減少對樹木、石油、礦產(chǎn)等資源的依賴。
據(jù)研究,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噸廢紙,可免于砍伐用于生產(chǎn)1200噸紙的林木;一噸易拉罐熔化后能結成一噸很好的鋁塊,可少采20噸鋁礦;1噸廢紙可以再生850公斤好紙,能使17棵20年樹齡的大樹免遭砍伐,還能節(jié)約一半以上的造紙能源;1噸塑料瓶可以產(chǎn)生600公斤的無鉛汽油或柴油;1噸廢鋼鐵可以煉出好鋼0.9噸。據(jù)有關部門統(tǒng)計,我國每年約有300萬噸廢鋼鐵,600萬噸廢紙沒得到利用。而我們經(jīng)常隨手丟棄的廢干電池,每年就有60多億只,里面總共含有7萬多噸鋅,10萬噸二氧化錳。這些資源如果都能被重新利用,將會成為巨大的社會財富。
垃圾不僅有礙觀瞻,影響城市形象,有些垃圾還具有有毒有害性。例如前面提到的塑料會使土壤板結,焚燒塑料會產(chǎn)生高致癌物二惡英;鎳鎘電池中的鎘、鉛蓄電池中的鉛、堿性鋅錳電池中作為添加劑的汞等都是有毒金屬。據(jù)研究,一塊鎳鎘電池中的鎘就可以污染三個標準游泳池中的水;化妝品、油漆、日光燈管、節(jié)能燈管、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處理不當都是環(huán)境殺手,嚴重危害人們的健康。通過垃圾分類,這些物質(zhì)可以集中到專業(yè)機構進行無害化處理,有些有毒有害垃圾經(jīng)過處理后還可以變廢為寶。只有進行垃圾分類,讓有害垃圾得到無害化處理,我們才能收獲肥沃的土壤、擁抱干凈的河水、享受甜美的空氣。
垃圾分類創(chuàng)造的是一個無垃圾的社會,一個使資源循環(huán)再生的社會,而這一切只需要我們的舉手之勞。
實用垃圾分類手抄(案例16篇)篇九
(1)可回收物:較清潔的報紙、信封、賬單、紙質(zhì)包裝盒等廢紙及紙板,飲料紙包裝,塑料瓶罐、塑料玩具、塑料包裝袋等塑料制品、廢金屬、玻璃等。(玻璃包括:玻璃瓶罐、平板玻璃、鏡子等,但不包括無法處理的盛裝化學制品以及燈泡等有害物質(zhì)的玻璃。)。
(2)廚余垃圾:工作生活中產(chǎn)生的剩飯剩菜、菜皮果皮、茶葉渣、過期食品以及制作食品過程中產(chǎn)生或者廢棄的原料、廢棄的植物或修剪花木的枝條等。(豬腿骨等較大骨頭屬于其他垃圾。)。
(3)有害垃圾:主要是對人體健康有害或者會影響自然環(huán)境的廢棄物。包括:電池、燈管、油漆桶、墨盒、硒鼓、化妝品、過期藥品、殺蟲劑等。
(4)其它垃圾:除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以外的日常生活垃圾,如盛放廚余果皮的垃圾袋、廢棄餐巾紙、復寫紙、收據(jù)紙、尿不濕、清潔灰土、污染較嚴重的紙、塑料袋等、陶瓷制品、婦女用品、一次性餐具、煙頭、廢棄的衣服、地毯、毛巾、床單等織物,廢舊的包、鞋等皮革制品。還有就是廢棄家具。
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三類,所對應的四色收集容器分別為:藍色、綠色和灰色。
可回收物指回收后經(jīng)過再加工可以成為生產(chǎn)原料或經(jīng)過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紙類、塑料類、玻璃類、金屬類、織物類、電子廢棄物等。
廚余垃圾分為家庭中產(chǎn)生的易腐食物垃圾(菜幫菜葉、剩菜剩飯、動物類廢棄物、廢棄食物等)和餐飲服務單位(餐館、飯店、賓館等餐飲企業(yè)以及單位食堂)在食品加工、飲食服務、供餐等活動中產(chǎn)生的垃圾(食物殘渣、殘液、廢棄油脂等)。
其他垃圾指除上述可回收物、廚余垃圾之外的垃圾,主要包括:紙巾、保鮮膜(袋)、食品袋、包裝袋、瓜皮果殼、煙頭等。
1、垃圾分類對于城市的規(guī)劃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合理的分配垃圾下,可是使污染程度有效的降低,并且在回收以及重塑方面也會對社會以及企業(yè)有著充分的益處。
2、減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zhì)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垃圾分類,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質(zhì),減少垃圾數(shù)量達60%以上。
3、減少環(huán)境污染。廢棄的電池含有金屬汞、鎘等有毒的物質(zhì),會對人類產(chǎn)生嚴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nóng)作物減產(chǎn);拋棄的廢塑料被動物誤食,導致動物死亡的事故時有發(fā)生。因此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危害。
4、垃圾中的其他物質(zhì)也能轉化為資源,如食品、草木和織物可以堆肥,生產(chǎn)有機肥料;垃圾焚燒可以發(fā)電、供熱或制冷;磚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所以說垃圾山可以變成金山。各種固體廢棄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選開就是資源。如果能充分挖掘回收生活垃圾中蘊含的資源潛力將獲得可觀的經(jīng)濟效益。
實用垃圾分類手抄(案例16篇)篇十
垃圾分類就是將垃圾分門別類地投放,并通過分類地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從國內(nèi)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致都是根據(jù)垃圾的成分構成、產(chǎn)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分類。如德國一般分為紙、玻璃、金屬、塑料等;澳大利亞一般分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等。
如今我國的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綜合利用、衛(wèi)生填埋、焚燒發(fā)電、堆肥、資源返還。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紙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于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塑料主要包括各種塑料袋、塑料包裝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礦泉水瓶、牙膏皮等。玻璃主要包括各種玻璃瓶、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金屬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頭盒等。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洗臉巾、書包、鞋等。
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經(jīng)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chǎn)約0.3噸有機肥料。
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這些垃圾需要進行特殊處理。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wèi)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采取衛(wèi)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實用垃圾分類手抄(案例16篇)篇十一
1、請不要亂扔我,我會污染環(huán)境!
2、參與垃圾分類,保護地球家園,共創(chuàng)美好世界。
3、積極參與廢電池回收。
4、回收廢棄電池,創(chuàng)造美好家園。
5、垃圾分類,舉手之勞。變廢為寶,美化家園。
6、養(yǎng)成文明餐飲習慣,減少餐廚垃圾。
7、你們的舍棄卻是我的最愛,它們在這里找到了歸宿。
8、我雖渺小,但意義重大。
9、今天分一分,明天美十分。
10、你需要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我需要你的`電池。
11、走過我的窗前,留下您不要的東西。
12、呵護我們的環(huán)境,與萬物共享尊榮。
13、垃圾分類益處多,環(huán)境保護靠你我。
14、給電池一個安全的歸宿,給自己一個清潔的世界。
15、謝謝您的配合,我為您的風度而贊美。
16、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創(chuàng)優(yōu)美社區(qū)環(huán)境。
17、環(huán)境美=(您+我)*努力。
18、文明餐飲,潔凈家園。
19、治理“白色污染”建設綠色家園。
20、垃圾要分類,資源要利用。
21、配合垃圾分類,爭做文明市民。
22、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份美麗。
23、環(huán)境是大事,扔垃圾是小事,大事要從小事做起。
2、減少污染—棄的電池含有金屬汞鎘等有毒的物質(zhì),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nóng)作物減產(chǎn)。
3、垃圾資源化—1噸廢塑料可煉600公斤的柴油,1500噸廢紙可少砍1200噸紙的林木。
可回收垃圾——廢紙、廢塑料、紡織物、廢玻璃金屬等。
有害垃圾——廢電池、各類燈管、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
垃圾分一分,讓小區(qū)更美麗,讓校園更美麗,讓青島更美麗!
實用垃圾分類手抄(案例16篇)篇十二
垃圾回收作為一種產(chǎn)業(yè)得到了迅速發(fā)展,在許多發(fā)達國家,回收產(chǎn)業(yè)正在全國產(chǎn)業(yè)結構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以美國3個城市巴爾的摩、華盛頓和里奇蒙為例,過去回收垃圾每處理1噸需要花40美元,分類處理以后,這些回收的垃圾在1995年就創(chuàng)造了5100個就業(yè)機會。在美國這3個城市只是很小的一個地區(qū),其垃圾回收不僅節(jié)約了處理垃圾的費用,而且創(chuàng)造了5億美元的財富。
被稱為垃圾生產(chǎn)大國的美國,垃圾分類逐漸深入公民的生活,走在大街上,各式各樣色彩繽紛的分類垃圾桶隨處可見。
政府為垃圾分類提供了各種便利的條件,除了在街道兩旁設立分類垃圾桶以外,每個社區(qū)都定期派專人負責清運各戶分類出的垃圾。
居民對政府的垃圾分類工作也表示了極大的支持。這不僅表現(xiàn)在他們每個人對垃圾分類的知識耳熟能詳;而且,在這里為垃圾分類處理出錢,就像為能飲用到潔凈的自來水付費一樣天經(jīng)地義。
澳大利亞。
一般人家的院子里,都會有三個深綠色大塑料垃圾桶,蓋子的顏色分別為紅、黃、綠。綠蓋子的桶里,放清理花園時剪下來的草、樹葉、花等;黃蓋子的桶里,則放可回收資源,包括塑料瓶、玻璃瓶等。
由于規(guī)定復雜,因此市政部門每年都會向各家郵寄相關宣傳資料,孩子們更是早早地學會了如何給垃圾分類。幾年前,記者的房東講解如何進行垃圾分類時,忘記說要把瓶蓋取下來。這時,她剛上小學的兒子杰森在旁糾正道,一定要將蓋子取下來,否則處理時很危險。
英國。
一般來說,每家都有三個垃圾箱:一個黑色,裝普通生活垃圾;一個綠色,裝花園及廚房垃圾;一個黑色小箱子,裝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區(qū)政府會安排三輛不同的.垃圾車每周一次將其運走。普通生活垃圾主要是填埋,花園及廚房垃圾用作堆肥;垃圾回收中心則回收42種垃圾,如眼鏡、家具等。
實用垃圾分類手抄(案例16篇)篇十三
(1)廚余垃圾采用生化處理:堆肥處理后產(chǎn)生有機肥料,厭氧發(fā)酵產(chǎn)生沼氣,也可用于提煉蛋白質(zhì)或者油類燃料。
(2)將高含水率的廚余垃圾分離,提高了其它垃圾的焚燒熱值。
?有利于有效控制二次污染。
(1)其它垃圾的焚燒熱值提高,降低了垃圾焚燒二次污染控制難度。
(2)將有害垃圾分類出來,減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屬、有機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垃圾的無害化處理,減少了垃圾處理的水、土壤、大氣污染風險。
(3)提高了廢品回收利用的比例,減少了原材料的需求,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有利于節(jié)約庫容資源。
將不同類別的垃圾進行了分流,使最終進入衛(wèi)生填埋的量大大減少,延長了填埋場的使用壽命。
?有利于提高市民素質(zhì)。
普及環(huán)保與垃圾的知識,提升全社會對環(huán)衛(wèi)行業(yè)的認知,尊重環(huán)衛(wèi)工人勞動,關心環(huán)衛(wèi)工人福利。
實用垃圾分類手抄(案例16篇)篇十四
1、參與垃圾分類,保護地球家園,共創(chuàng)美好世界。
2、分類收集人人有責,男女老幼齊參與。
3、該出手時就出手,該分類時就分類。
5、干濕要分類,有害單獨放,資源重復用,生活更健康。
6、給電池一個安全的歸宿,給自己一個清潔的世界。
7、給自己一個文明習慣,給垃圾一個利用空間。
8、呵護我們的環(huán)境,與萬物共享尊榮。
10、環(huán)境是大事,扔垃圾是小事,大事要從小事做起。
11、回收廢棄電池,創(chuàng)造美好家園。
13、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創(chuàng)建優(yōu)美社區(qū)環(huán)境。
14、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共同呵護綠色家園。
15、簡單的動作,造就美好環(huán)境。
16、今天分一分,明天美十分。
17、不要讓垃圾回錯家。
18、舉手之勞,好處無限。
19、舉手之勞,資源永續(xù)的源泉。
20、垃圾變寶源自分類,呵護環(huán)境始于點滴。
21、垃圾兒女要分家,安居樂業(yè)靠大家。
22、垃圾分分類,大家都不累。
25、垃圾分類,舉手之勞;變廢為寶,美化家園。
實用垃圾分類手抄(案例16篇)篇十五
垃圾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可是不把垃圾好好清理、分類,那么我們的土壤、水質(zhì)會造成極大的污染,藍天、白云將會離我們越來越遠,所以為了保護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今天,我剛喝完了一個飲料瓶就隨手丟進了廚余垃圾桶,媽媽走過來親切的對我說:寶貝兒,你知道飲料瓶是屬于什么垃圾嗎?當然知道啦,是可回收垃圾唄!我自信的說,說完我不好意思的趕緊把飲料瓶放進了可回收垃圾桶,媽媽耐心的說:寶貝兒,垃圾分有四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廢紙、塑料、玻璃瓶、金屬物都是可回收垃圾;水果皮、剩飯菜都是廚余垃圾;廢電池、燈管、墨盒、溫度計、過期藥品都是有毒有害垃圾;剩下的就是其他垃圾類了。你知道嗎?如果把一塊廢電池扔在湖里,不到一周時間,生活在水里的生物將會全部死亡,所以看似小的垃圾如不進行正確的分類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危害!我驚訝的看著媽媽說:原來垃圾分類這么重要啊!媽媽我以后不會再亂扔垃圾了。我羞愧的低下了頭。
從今天起,我們一定要提醒身邊的人保護環(huán)境、愛護地球,做好垃圾分類,就從你我做起吧!
實用垃圾分類手抄(案例16篇)篇十六
最大分類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資源類、粗大類,有害類,這幾類再細分為若干子項目,每個子項目又可分為孫項目,以此類推。
可燃類:簡單講就是可以燃燒的--但不包括塑料,橡膠制片,一般剩菜剩飯,和一些可燃的生活垃圾都屬于可燃垃圾。
資源類:報紙,書籍,塑料飲料瓶,玻璃飲料瓶。
不可燃類:廢舊小家電(電水壺,收錄音機)衣物,玩具,陶瓷制品,鐵質(zhì)容器。
粗大類:大的家具,大型電器(電視機,空調(diào)),自行車。
前幾年橫濱市把垃圾類別由原來的五類更細分為十類,并給每個市民發(fā)了長達27頁的手冊,其條款有518項之多。試看幾例:口紅屬可燃物,但用完的口紅管屬小金屬物;水壺屬金屬物,但12英寸以下屬小金屬物,12英寸以上則屬大廢棄物;襪子,若為一只屬可燃物,若為兩只并且“沒被穿破、左右腳搭配”則屬舊衣料;領帶也屬舊衣料,但前提是“洗過、晾干”。不過,這與德島縣上勝町相比,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該町已把垃圾細分到44類,并計劃到2020年實現(xiàn)“零垃圾”的目標。
在回收方面,有的社區(qū)擺放著一排分類垃圾箱,有的沒有垃圾箱而是規(guī)定在每周特定時間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點,由專人及時拉走。如在東京都港區(qū),每周三、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資源垃圾。很多社區(qū)規(guī)定早8點之前扔垃圾,有的則放寬到中午,但都是當天就拉走,不致污染環(huán)境或引來害蟲和烏鴉。
外國人到日本后,要到居住地政府進行登記,這時往往就會領到當?shù)赜嘘P扔垃圾的規(guī)定。當你入住出租房時,房東也許在交付鑰匙的同時就一并交予扔垃圾規(guī)定。有的行政區(qū)年底會給居民送上來年的日歷,上面一些日期上標有黃、綠、藍等顏色,下方說明每一顏色代表哪天可以扔何種垃圾。在一些公共場所,也往往會看到一排垃圾箱,分別寫著:紙杯、可燃物、塑料類,每個垃圾箱上還寫有日文、英文、中文和韓文。
養(yǎng)成良好習慣,非一日之功。日本的兒童打小就從家長和學校那里受到正確處理垃圾的教育。如果不按規(guī)定扔垃圾,就可能受到政府人員的說服和周圍輿論的壓力。日本居民扔垃圾真可謂一絲不茍,非常嚴格:廢舊報紙和書本要捆得非常整齊,有水分的垃圾要控干水分,鋒利的物品要用紙包好,用過的噴霧罐要扎一個孔以防出現(xiàn)爆炸。
分類垃圾被專人回收后,報紙被送到造紙廠,用以生產(chǎn)再生紙,很多日本人以名片上印有“使用再生紙”為榮;飲料容器被分別送到相關工廠,成為再生資源;廢棄電器被送到專門公司分解處理;可燃垃圾燃燒后可作為肥料;不可燃垃圾經(jīng)過壓縮無毒化處理后可作為填海造田的原料。日本商品的包裝盒上就已注明了其屬于哪類垃圾,牛奶盒上甚至還有這樣的提示:要洗凈、拆開、晾干、折疊以后再扔。
在垃圾分類方面,日本又走在了世界最前列。上世紀60年代的嚴重環(huán)境污染“逼”出了一流的.環(huán)保技術,70年代的深刻石油危機又促成了最好的節(jié)能技術。就在認真克服一個個危機的過程中,日本把其他先進國家一一超過。
我的一位年長的日本友人曾被長期派駐西歐,他說起過每年回國探親時逐年難買禮物的“尷尬”。這是因為,他的親戚、朋友由原來追捧西歐產(chǎn)品紛紛變得喜愛精工手表、豐田汽車、尼康相機等世界一流水平的本國產(chǎn)品了。如此成就的取得,除了有高效、合理的管理體系外,靠的就是廣大民眾的精神與干勁。而垃圾分類中透射出的那種認真精神,無疑是其中最放異彩的一個部分。
日本人最講認真、細致,這在眾多方面都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如,東京都各商業(yè)區(qū)人行道上的地磚幾十年都不會出現(xiàn)凹凸不平的塌陷,建筑師要求樓梯毛坯的背面等看不見的地方也要整潔光滑,等等,不勝枚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的上述事例給我們很多啟示。僅就垃圾分類而言,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硬件還遠不能與日本相比,但更大的差距恐怕還是在軟件上,即在于政府和民眾對垃圾分類的認識上,在于政府關于垃圾分類的制度建設上,也在于每個市民對垃圾分類的認真細致精神和環(huán)保節(jié)能意識上。由此引申開來,只有大家都摒棄嫌麻煩的想法、大概其的思維習慣和安于中流的低標準,才有可能做到垃圾分類趕上世界先進水平,消滅城市管理中“三不管”的死角,有專人來治理臟、亂、差的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