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四個全面心得篇一
自在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上習總書記兩次強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兩年多來,從黨的十八大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要求“全面依法治國”,再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宣示“全面從嚴治黨”,中共以“四個全面”為主要內容的科學服務思想體系清晰展現。
“全面從嚴治黨”,確保中共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立場和宗旨;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立場和宗旨,是中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前提。
“依憲治國”,確保無數先烈用生命換來的社會主義社會制度性質;社會主義社會制度,是新主義革命完成之后、共產主義實現之前,中國人民的必然和選擇;社會主義社會制度,是中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基礎。
基于“經濟總量下的人均落后,先富起來之后的共富挑戰,資源環境約束下的轉變壓力,創新能力與發展需求脫節,國內外安全風險疊加交織,治理現代化目標任重道遠……”的當今實際,于是,“全面依法執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揚帆起航。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為人民服務的階段性目標。
“全面依法執國”、“全面深化改革”,是在為人民服務的前提和基礎上繼續實踐的方式方法。
“四個全面”,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前提、基礎、目標以及方式、方法等多個層面,綜合性、系統性地解答了關系中華民族前途和命運的、新中國成立以來不斷在探索答案的重大課題,即:如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課題。
“四個全面”,正確、系統、綜合性地解答了“科學服務”的課題,既是對毛澤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的繼承,又是對毛澤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的發展。
四個全面心得篇二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全面從嚴治黨,是推進“四個全面”的根本保證。深入貫徹從嚴治黨要求,認真落實從嚴治黨責任,必須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全省上下要以“3783”主體責任體系為抓手,扎實推進黨的建設,不斷增強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堅決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形成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
全面從嚴治黨,核心問題是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目標是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只有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牢牢把握正確方向,才能為推進“四個全面”提供政治保證,邁好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的堅實步伐,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大局出發,提出了全方位、高標準的管黨治黨戰略舉措,開創了黨的建設新局面。我省全面落實中央部署要求,著力營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氛圍,“四風”頑疾得到有效遏制,腐敗斗爭力度持續加大,權力運行監督制約不斷強化。特別是“3783”主體責任體系的構建和實施,使黨委落實主體責任更加具體化、系統化、機制化,有效形成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整體合力。
黨要管黨,才能管好黨。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增強管黨治黨意識、落實管黨治黨責任。全省各級黨委要時刻謹記肩負的重大政治責任,通過全面實施“3783”主體責任體系,切實把從嚴治黨責任承擔好、落實好。
要夯實“基本功”,錘煉黨性、鍛煉能力、磨練意志,確保落實主體責任不偏向、不拖沓、不懈怠,不斷增強傳達能力、謀劃能力、實干能力,始終保持政治定力、發揚韌性奮斗精神。要追求“無愧感”,不當局外人、老好人、隱身人、雙面人,無愧于黨的事業、群眾期望、職責使命、職業操守。要打好“整體戰”,堅持集體領導不松手,堅持班子成員齊上手,堅持一把手抓一把手,堅持各級各層有抓手。要抓住“關鍵點”,抓帶頭,黨委帶頭履行好集體責任、書記帶頭履行好第一責任、班子成員帶頭履行好分管責任;抓領頭,一把手當好“領頭雁”,率先垂范履職盡責,親力親為具體指導;抓源頭,加強思想建設、抓好警示教育、加大責任追究;抓苗頭,堅持抓早抓小,警惕“四風”反彈。
從嚴治黨,才能治好黨。全面從嚴治黨,重點是從嚴治吏、正風反腐、嚴明黨紀。切實落實好從嚴治黨責任,教育要嚴、標準要嚴、執紀要嚴、懲治要嚴、制度要嚴,必須在“嚴”字上下足功夫。
思想教育務必從嚴,要加強黨性教育、道德教育、警示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是非觀、義利觀、權力觀、事業觀。作風建設務必從嚴,要注重在鞏固成果、防止反彈中求深化,在聚焦重點、強化整治中上水平,在糾建并舉、互融共進中樹新風,切實形成作風建設新常態。紀律約束務必從嚴,要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嚴格遵守“五個必須”,進一步營造守紀律、講規矩的濃厚氛圍。懲治腐敗務必從嚴,要堅持零容忍、全覆蓋、無禁區、強警示,進一步保持反腐高壓態勢。制度治黨務必從嚴,要大力推進黨的制度建設,切實維護制度的嚴肅性、權威性,使制度真正成為“硬約束”。
黨的領導是“四個全面”之魂、戰略中軍帳之帥。深入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必須突出全面從嚴治黨這根主線。以實施“3783”主體責任體系為抓手,把管黨治黨責任進一步落到實處,加速形成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必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
四個全面心得篇三
春節假期剛過,全國兩會將至。在這樣的時間節點上,人民日報推出幾經打磨、多次溝通后形成的重磅系列評論員文章——論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明天將見報的第一篇,篇幅超過常規達到2000字,《新聞聯播》頭條摘播700余字,新華社播發通稿、各地黨報同時刊發,可謂人民日報評論的最高規格、最強火力。可見其分量之重、意義之大,值得關注。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這“四個全面”體現了習近平治國理政的新思想。
提法新。“再沒有什么使命,比引領一個民族走向復興更光榮;再沒有什么事業,比團結十幾億人民共圓夢想更崇高。”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正是報著這種堅定的信念,以“中國夢”開篇,布局內政外交,著眼長治久安,轉作風、反腐敗,抓改革、促轉型,嚴黨紀、正自身,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積極付諸實踐,推動了經濟轉型,加快了改革步伐,凝聚了黨心民心,贏得了廣泛贊譽。圍繞戰略方向、重點任務、主攻目標、保證力量四個方面,從去年12月習近平在江蘇調研時第一次提出后,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在黨校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在中央政治局會議和集體學習中、在春節團拜會上……他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強調,是他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和當今中國現狀與發展的深入思考。因此,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說,“四個全面”是習近平任總書記兩年多來,經過醞釀、深思熟慮形成的。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思路,非常鮮明地展現在全國人民面前,比籠統地談“治國理政”更為具象、接地氣。
內容新。從文章總結的四個“第一次”可見一斑:第一次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定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第一次將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確定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第一次將全面依法治國,論述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鳥之兩翼、車之雙輪” ;第一次為全面從嚴治黨標定路徑,要求“增強從嚴治黨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實效性”。這些提法,生動形象,說服力強。
思想新。在這“四個全面”的施政方略里,既有目標又有舉措,既有全局又有重點,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思想,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這既是對我們黨以往執政方略的一脈相承,又表明我們敢于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在新的起點上,開創一個全新格局勇氣和魄力。
筆者認為,“四個全面”勾繪出了社會主義中國的未來圖景,在今年的“兩會”上,必將成為與會代表和委員們參政議政關注、討論最多的熱詞。
這是我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四個全面心得體會,不足之處請大家指正!
四個全面心得篇四
轉眼又是兩會時。今年全國兩會議題有哪些聚焦點?從微觀層面觀察,是經濟新常態、制度反腐、公正司法、農村土地改革、戶籍制度改革、霧霾治理等公眾熱議主題;從宏觀層面梳理也會發現,這些熱點話題無不統一于"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新年伊始,"四個全面"戰略走向前臺,其立足現實、繼往開來、勇于創新、獨具特色的實踐意義和遠見卓識將全面引領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四個全面"意義深遠,不僅意味著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總體框架更加完整,日臻成熟,而其重要性在于,它鮮亮地勾繪了民族復興的深刻邏輯,從而成為暢想中國愿景、登高望遠,民族偉大復興新的切入點和著眼點。
"四個全面"實際上概括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動中國現代化、推動改革開放的四個關鍵問題,抓住了中國發展的"牛鼻子".2015年,中國處在內外環境深刻復雜變化之中,增長、轉型、改革等融合在一起,短期、中期和長期問題交織在一起。這就決定相當多的重大問題需要在今年加以討論、達成共識、形成合力。中國的改革發展,在過去兩年取得了多方面的突破,但還有相當多的領域面臨攻堅挑戰,有的需要克服較大困難。
全面依法治國是2014年提出的重大命題,2015年是開局之年,如何做實依法治國,各方極為關注。2015年也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以什么態勢收官,為"十三五"奠定一個什么樣的基礎,同樣備受矚目。2014年見證中國共產黨"打虎拍蠅"力度不斷升級,如何進一步推進從嚴治黨是百姓的強烈期待。
今年的一系列熱點問題,包括政府工作的整體部署,從經濟發展的"雙引擎""雙中高"到全面深改和擴大開放,從簡政放權到結構優化,從創新創業 到社會民生,乃至國防和外交,都將在"四個全面"中得到統一。
中國的發展,需要"天人合一"的舉國智慧,需要"以和為貴"的包容氣象,需要高屋建瓴的全面戰略,需要激發經濟活力,需要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的改革精神。因此說"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四個全面"戰略,既是中國發展道路的新指引;也是指明方向、協調步伐、全面科學思維的新要求。今天的中國,需要在"四個全面"戰略指引下,從民族復興大業出發,融匯古今中西、把握時代脈搏,共筑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