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孝道孝道篇一
“孝”這一話題可謂在《論語》中占據了一席之位??鬃又匾曅ⅲ笕藗儗ψ约旱母改副M孝道。
《論語》為政第二中提及的“無違”,即“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鬃右幎ā盁o違”就是不要違背禮儀,時刻依照禮的規定來孝順父母,無論他們在世或去世,都應該如此。因為熱愛自己的父母,死后還要常常祭祀紀念。這都是人之常情,不能違背。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在這里強調了孝必須是對父母發自內心的敬重,是一種自覺的倫理意識和道德感情,而不僅僅在供養上,否則就是”華而不實“的孝。當下,許多自以為孝的人,實際上卻把孝道完全形式化、淺薄化了。每個月寄點零花錢,就算完成任務了。只把孝當作受控于潛意識中的義務奉養而不被社會唾罵所產生的行為。當然,我們不僅為了履行義務,但也不是光做給別人看的,而是從內心發出的情感使然。有些人不僅不把父母放在心上,甚至把他們當做一種負擔,卻對自己的寵物呵護備至,常常掛在心上。這種行為,實際上早已背離了孝道,幾乎與狗、馬無異了。
做到了有發自內心的孝敬父母之后,其次便是主張情感和意志上的順從了。我們要孝敬父母,也應該繼承古人的優良傳統,做到“不違”,不僅僅滿足于讓父母穿好吃好,還應該不違父母的意愿,在情感上尊重父母,跟父母交心。如果對父母而言,滿足他們的心愿遠比讓他們吃飽穿暖更讓他們開心,那么就盡量去實現他們的心愿吧,這也是孝,而且是真正的孝!這種在情感上的孝可能是今天最缺少的了。有些真正孝順的人確實給了父母衣食無憂的生活,卻給了父母另一種意義上的空巢感,即感情上的空虛。有時子女在外,忙于工作,對于父母也僅僅于下班時的噓寒道暖。父母真正希望的是生活上的陪伴,生活中的點滴共鳴。一個笑臉、一聲問候并不難,可我們的父母卻常常求之若渴而不得!所以當代社會一個讓父母體會到這樣淳實的孝:有了兒女,他們便不再孤單;有了父母的牽掛,做兒女的會永遠感到幸福!
這便是圣人所說的孝子心情吧!
孝道孝道篇二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靶ⅰ笔且皇ё愠汕Ч藕薜耐?,“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傳承孝道的美好傳統。
孝,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文化。
孝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往今來,孝文化在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維系家庭和睦,增強民族團結,穩定社會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薄ⅰ盁o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薄@些膾炙人口的名言名句,是教育我們要孝老敬親,從小就要對父母、親人百般孝順和愛護,我們幾乎就是背著這些名言名句長大的。幼時,我們一定想:長大后一定要對父母和親人好,可是現在社會上有些人的行為動作令人發指。我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則令人心酸的,又令人發指的新聞:一位母親親手把兒子撫養大,她的兒子長大了,竟然覺得母親很礙事,便將母親掃地出門。無論刮風下雨,老母親只能一人流落街頭,靠乞討為生。看完后,我憤怒了:怎么可以這樣?有這樣的兒子還不如沒有,簡直沖破了做人的底線。這名男子的做法簡直有辱我們這個一直以來以孝聞名于世界的中華民族!
當然,世界上也不缺乏有孝心的人??赐晗旅孢@個故事,也許你會欣慰多了。
孝老愛親,也要我們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傳承一代又一代的美與愛。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盡量為父母做什么:比如幫他們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幫他們捶捶背,揉揉肩,不要讓他們操心……這是我們每個子女都應該做的。
孝老愛親,用實際行動去傳承,傳承一份份美與愛,傳承這一種偉大的傳統民族文化,喚起每一個人的孝心!
有句話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苯裉靹e人給你一滴水,明天你回饋給別人一眼甘泉;今天你送別人一朵玫瑰,明天人家就會回饋給你整個春天!
朋友,不要把別人對你的關心想成理所當然,要學會感恩,感恩我們的父母,感恩所有關心我們的人!一個充滿著恩情得世界,將有多美妙,處處洋溢著溫馨的幸福!
可是如今上封建思想的推翻,思想的進步,卻使許多人忘了這條我們人人都應弘揚的。社會上出現了“啃老族”使老人在晚年非但不能余生,肩上的負擔更是加重了不少,這是使人們唾棄的行為,可是那些人卻不為所動,覺得拿父母的錢是理所應當的。有人由一個孝子蛻化成逆子;有人為省錢使老人變勞力;有人為分房分田,打老人,罵老人,一失足成千古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要走錯了啊!田地、房屋、,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要那么多干嘛呢?到頭來,反而一/無所有,甚至老人,甚至生命,即使痛悔,即使改過,又賺得了幾把淚?也沒有人再來你。
在這個社會上有人醫治老人,千金散盡;有人贍養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奉“百善孝為先”;有人恪守“一闖孝義生死關”。有人選擇善待老人,有人選擇贍老。美與丑,善與惡,全在一念之間,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系于一瞬。
在一些慈善家眼里,捐錢只不過是一種體現家財的方式,這些人做到的不過是在經濟上掏出荷包里的一小部分給予這些老人卻沒來的及或者根本沒有想過里安撫老人們的靈魂。這已經是讓人們沉默的社會現象。而孔子也曾經說,對于供養父母,心無恭敬,那么與養貓狗又有什么區別呢。
由此看來,孝就是以恭敬的心,侍奉父母,使父母衣食無缺,心寬康泰,自己做事要端正,不給父母牽累,不讓父母操心,父母有了錯,也要婉轉的直言不諱。這才稱得上孝。
但是孝的意義,并不限于對父母的孝順,應該從做起,進而“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擴充至整個社會和國家。
孝道孝道篇三
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孝”字的國家,是一個很注重孝道的民族。古代的圣賢——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等人,沒有一個不教導人要孝順父母,尊敬父母。沒有一個不是自己努力去實踐孝道。中國古代各種古典文學,也常有贊頌孝行和表達對父母的思念和愛戴的文字。讓我們承接他們的偉大思想和行動,做一個懂“孝”的人,孝敬父母。
《孝經》說過:“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讓我想起被曹操射瞎左眼的夏侯惇,他在被射中時,本想把箭拔下來,卻把左眼珠也拔下來了,他大喝一聲:“父精母血,不可棄也!”便把眼珠吃了,可見他是多么得孝父母。
“孝”最初來源于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世界上的孝有很多,甚至有成千上萬種,但只有父母對兒女的愛才是最無私的,無悔付出的,偉大的。這,我們無法還清,能做的,只有孝敬父母,為父母分憂解難,減少他們的痛苦,是掛在他們臉上多的是笑容,而不是永遠的淚光閃閃。
一想到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們養大,就本能的想去回報父母,其實,這就是“感恩”。對父母的感激,本能的擴大到視自己孩子,辛苦教育我們的老師,為我們提供糧食的農民。我們一切的一切,自己并沒有創造多少,幾乎都是別人給予的,不求回報給予的。因此,就產生了愛心,懂得了回報。
但是,隨著人類科技文明發展的快速步伐,有些人卻和父母疏遠了疏遠了。那些父母們就像被人扔在角落里的舊衣服,被忘了曾經的為他得付出和幫助,和為他減少的傷害,眼睜睜的看著他去穿一些表面華麗,而對他有不合身的衣服。而我們卻習以為常,不看在眼里,而認為那是理所當然,仍舊不在意。
一個人有了孝,就有了仁愛之心,他自然就會對社會上的丑惡現象疾惡如仇,由此而產生正義的情感;有了感恩之心,才能由衷地產生恭敬之心,用恭敬之心待人接物是表現為有禮而不輕漫;有了感恩之心,做事自然會用心,只有用心,才能開啟智慧;有了感恩之心,與人交往自然就會誠信無欺?,F在商業上的'信用危機,思想的根源在于經營者不承認自己的“成功”是靠別人的“成全”,對社會、對他人不存有感恩之心。所謂五德:仁、義、禮、智、信,人的優良品德都是由這種感恩之心而來的。他教我們做一個懂“孝道,孝德,感恩”的人。
所以,作為一個在社會生活的“人”不得不需要對父母盡孝,需要對愛的正確認識,需要心存感恩,這樣人活著才能對這個社會有所作用,自己有作為,不枉費活在世上的歲月,不浪費父母和他人對自己的所付出的愛。努力,奮進!
孝道孝道篇四
我們知道,從古至今,“孝”字占據著幾乎全部人的思想意識。不論年長、年幼,都遵循著“孝”。古時候的“孝”便為“順”,孝順永遠連在一起,最后終于成為專有詞。一家之中,父親為一家之主,兒女必須言聽計從,不論對錯,一律服從,這也是孝的一種體現。
而今,“孝”的含義有了進一步的改變,從一味順從,深化到了求大同,存小異,從精神、物質兩方面來盡孝。我們經常可以發現:每當周末,一些老人的家里總是兒女滿堂,聚在一起,對老人問寒問暖,給老人買補品,陪老人談天,孫子們也向老人匯報好成績,逗老人開心,這是新時代孝的體現。
社會在一天天地進步,從古時的一味順從發展到今天的物質、精神兩方面盡孝,無一不體現出中國人對“孝”的重視。
而國外與我們不同,他們那里子女與老人之間的關系只是金錢關系,家長只負責把兒女撫養成人,其余則撒手不管,全無關系了。而家長到了晚年,縱使兒女成群,也不會出現兒孫滿堂,歡聚一堂的情景,他們是冷漠的金錢關系。我聽過這么一件事,有一位老人孤身一人住在美國洛杉磯的一幢小房子里。有一天當郵差來送養老金清單時,發現這個老人已死去多時了。是由于突發心臟病而亡。據了解,她有九個兒女,個個生活得都不錯,還有一個是大資本家??伤谶@九個兒女成人之后,就再也沒有見過她們,頂多在圣誕節時收到幾份小禮物。而在她死后,她的兒女也未曾表示過什么。由此,我們就可以看出東西方文明的差異,至少是在“孝道”方面的差異。無怪乎有人這么評析: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是兒童的天堂,成人的戰場和老人的地獄。
可見,講“孝道”是中國人的美德之一。
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同志十分孝敬他的母親。有一次在他回家看望母親的時候,他的母親由于行動不便,年老多病,把褲子拉臟了。當她看見陳毅進來,忙把臟褲子藏到褥子底下。當陳毅發現褥子下的臟褲子之后,埋怨母親為什么把褲子藏起來,自己的兒子有什么顧忌的。她母親說:“這粗活還是讓別人去干吧?!标愐銋s說:“我是您的兒子呀?別人怎能代替呢!”說罷,三下五除二就把褲子洗好了。
可見,上至領袖,下到百姓,無一不在遵循著“孝道”,孝道是我們中國人最突出的美德。
我們青少年理應繼承這一美德,決不能像那幅漫畫所畫的那樣做,而是進一步把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發揚光大!
孝道孝道篇五
“笑聲惹情也生情,有孝方知家中暖,無孝怎知人間情?!闭悄蔷凼椎臍g笑,離別的憂傷,讓我倍加珍惜親情的可貴。
中國文明史5000多年,“孝”字當頭。友情故然可貴,但親情更可貴,而“孝順”則是對長輩的關懷或證明。
只要有了孝心,才會有責任感,使命感與善良的品質。孝心讓人成熟,長大。我想沒有對母親的孝心,人又怎么能談得上愛我們這個國家呢。
孝心無價,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孝道孝道篇六
當我給爸爸媽媽端茶倒水、垂腿梳頭的時候,爸爸媽媽是那么的高興,心里的喜悅都從臉上寫了出來。盡管他們知道這是學校留的我必做的作業,仍然感到很欣慰。回想起來,我為父母做的太少了,而父母卻無私的為我奉獻著他們的一切。頓時,我感到十分的慚愧。
和爸爸媽媽的親情談話時,爸爸媽媽給了我很多鼓勵,是啊,我應該努力奮斗,考上我理想的大學,完成我做一個著名導演的夢想。在不久的將來,希望在哪幾部電視連續劇上能看到我的名字,讓爸爸媽媽高興。長大之后,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將來就算工作再忙,也要三天兩次的多陪陪爸爸媽媽聊聊天,因為我知道這是天下間的父母等到自己的兒女成功之后最想要的,也是最渴望的??傊乙欢ㄒ尠职謰寢尶鞓?,讓他們為我自豪。
今天,我翻開日歷一看,馬上就要開學了,記得放假前老師還布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讓我們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還沒完成呢!做什么事呢?我不禁沉思起來。忽然一個念頭在我的腦子里一閃而過,對了,就幫父母洗腳吧!
我盼啊盼,終于盼到了晚上,快到媽媽下班的時間了,趕緊準備一盆熱水,
這時媽媽推門進來,我趕忙讓她坐到沙發上,并端起事先準備好的一盆熱水?!案墒裁??”媽媽疑惑的問道?!敖o您洗腳啊。”我興高采烈地回答到。說完,便幫媽媽把鞋襪脫掉,把腳放進水盆里去。誰知,媽媽的腳尖剛一觸到水便“嗖”的一下子縮了回去。怎么回事?我滿腹疑問。便用手指試了試水。啊,真燙!這水的溫度我怎么沒想到呢?哎呀,我真糊涂,怎么給媽媽洗腳前不試試水的溫度呢?于是,我對媽媽說:“對不起,媽,我再去給您添點兒涼水?!眿寢岦c了點頭。于是我便端起盆子來到水龍頭上接了點涼水。這回我可長記性了,用手試了試水。嗯,水溫正好。于是我把水給媽媽端去,并把媽媽的腳重新放到水盆里,給媽媽洗起腳來。我的手摸著媽媽的腳,媽媽的腳很粗糙。媽媽背靠在沙發上,瞇著眼,享受著。
洗完了,我剛要把水盆端走。媽媽說了句:“兒子長大了。”聽了這句話,一種酸澀的感覺涌上我的心頭:爸爸媽媽成天外出工作掙錢養家,十分辛苦。還無微不至的關心我們,為我們操勞,我們不但不體諒他們,有時還跟他們鬧別扭,耍脾氣。還把關愛他們當成了一項負擔?;叵肫饋恚艺媸切呃⑷f分,臉紅紅的。正當我想著,媽媽叫我的聲音把我從沉思中拉了回來,我為了彌補過去的過失,到廚房用心的泡了一杯熱茶遞給媽媽。
孝道孝道篇七
今天,我們全體師生一起去中華孝道園游玩。
站在入口處,遠遠地就望見“中華孝道園”幾個筆力遒勁的大字。走進園內,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玉凈瓶,它坐落在思恩廣場的中央。凈瓶潔白無瑕,高12米,周邊伴報恩泉甘露于八瑞浮雕圖間跌宕而下,圍著圓臺緩緩行走,一霎那,無數涼爽的水點到了我的每一寸皮膚上,涼絲絲的,仿佛每一寸毛孔都舒展開來,頓覺人心澄凈,清凈思恩。
隨后,我們一路邊走邊看,有先祖廟堂,正法明大殿、江南石窟——太湖觀,其中最讓我贊不絕口的要數江南石窟——太湖觀音了。
循著臺階走到了最頂端,只見一尊碩大無比的佛祖雕像矗立在正中央,善財童子和小龍女協持左右,三尊菩薩皆裝純金,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恍如佛光普照。雖說這尊菩薩比不上莫高窟珍貴,但絲毫不比它差。你瞧,那一雙炯炯有神,慈眉善目的大眼睛正在看著人間的點點滴滴,像是大慈大悲的觀音到駕慈航來到人間救助渡化眾生。
如果你仔細看,還會發現觀音菩薩下面還盤曲有兩條巨龍,只見它們游在佛祖底下,龍爪和牙齒都尖利無比,一副兇神惡煞的眼睛死死地盯著我們,好像時刻保護著佛祖的安危,不讓任何人靠近它。
佛祖身邊的善財童子和小龍女也在默默地守護著它。突然,我聞到一股幽香,原來是長長的爐臺。淡淡地清香伴隨隆重的佛教樂曲,顯示出佛祖的宏偉壯麗。這么精致的雕塑真讓人贊嘆不絕。
這次旅途,不僅讓我看到了美輪美奐的佛祖,還讓我明白了:“百善孝為先”,不論你身在何處,都要有一顆孝心。父母辛苦地養育我們,我們也應該盡自己的一片孝心,去報答他們。
孝道孝道篇八
中華文明五千多年,孝道貫穿其中,何為“孝道”?
“善事父母為孝”;“子愛利親謂之孝”。因而孝就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輩在處理與長輩的關系時應該具有的道德品質和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
孝心沒有具體的表現內容,它可以是對父母長輩語氣溫柔的一聲問候、一個祝福,甚至一個眼神,也可以是對家人的一絲掛念,?;丶铱纯催@些都會成為父母永遠溫馨的回憶。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石和核心,它既是做人的準則,也是安身立命之根本。
可以說,孝不僅是百行之首,也是百行之先,百行之本。百善孝為先,動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過于誠;生前厚養實為孝道;歸后薄葬真乃賢兒;詩書立業,孝悌做人;父母在,不遠行;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在人們的意識上,孝不再是“封建倫理”,而是成了應該發揚的美德。發掘孝賢人物,講述孝道故事,用平凡人不平凡的孝道故事,去感染、教育更多的人。讓人們去感悟孝道這一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溫情與感動,讓孝道故事去溫潤每個人的成長之路,讓孝道文化不斷傳承。
孝道也是知易行難,有個同學,早先是冠生園的小姐,家景殷實,現今退休在家,服侍兩老,老爸九旬,已住療養院,她每周多次看往;老媽獨居也要每周多次關心,家中小孩仍需照看,每天忙忙碌碌,忘了自己,若有生病就加班加點,沒了自己;有時外加公公婆婆之事,她會忙里忙外,辛辛苦苦,沒有了自由,我心中點贊她。
還有同學,又要工作又要服侍兩老,老父年老大病,老母多病年老,她一人管三家,樂觀開朗的她仍陽光彩爛,但言行中也有力不心的感悟。我心中有憂。
還有同學,本身有大病,長期生病已貧困交加,但仍愿為大家管理網絡,贏得尊敬,同學們也關心愛護,使她榮歸故里。
行孝道,其實,個人的力量是杯水車薪,社會的力量才是無窮的,國家的力量尤是必須的。
人民是國家的父母,為人民服務是政府的宗旨,國家有義務有能力,辦好養老事業?!案铥溋暨吔?,收麥遺麥穗”,讓大眾體面的生活是先輩的希望。
只有全社會共同關心養老;照顧養老;造福養老,我們的明天才能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我們的社會才能和諧,我們國家才能進步。
孝道孝道篇九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古老民族,孝做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深深影響著每一位炎黃子孫。
人們耳熟能詳的《三字經》里有一句 香九齡,能溫席 。說的是漢代因孝敬長輩而流傳千古的小黃香。他九歲喪母,這使他更懂得了孝敬長輩。
夏季,他幫父親把床席扇涼,趕走蚊子;冬季,他用自己的身體把父親的床席睡暖,再讓父親睡到床上。小黃香學習刻苦勤奮,當有 天下無雙,江夏黃童 的贊譽。
相傳在漢代有一個叫郭巨的人,家里有一個九旬的母親和一個剛出生的嬰兒。由于家庭貧困,他只能選擇贍養母親或孩子。為了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郭巨和他的妻子連夜將孩子抱到山里,埋于山中。
百善孝為先,歷朝歷代像小黃香和郭巨這樣的孝子不計其數。我們對孝并不陌生,似乎從懂事起,我們就常聽長輩們教育道: 要做一個孝敬長輩的孩子。 可事實并非如此。
上小學時,老師給學生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幫父母洗腳。可現在的孩子多為家中的 小皇帝 ,家長也不愿讓孩子受累。只是在孩子的作業本上簽個字應付作業罷了。
不僅是孩子,歌曲《常回家看看》更是體現了現在人們的生活特點。不停的找個種不回家的理由,空巢老人變得越來越多。老人們不圖兒女回家做很多事,只希望兒女們回家看看。
為人父母更應該孝順于自己的父母,不能總為自己找任何不回家的理由。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贍養父母,?;丶铱纯矗粌H僅只是盡孝,更是給孩子做出榜樣。
若連大人都不盡孝了,孩子念再多的 香九齡,能溫席 也是無用的。因為他們并不知道怎樣做才是孝敬父母。
孝 在中華大地上存在了五千年,我們都應該發揚和傳承下去,不能讓孝消失在21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