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是我們學習和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為我們提供思路和啟發,開拓我們的寫作思維。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的思路和靈感。
農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專業14篇)篇一
綜合防治是通過有機地協調應用各種防治措施,相輔相成,把病蟲壓低到經濟危害水平下,以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同時將對農業生態系內外的不良影響降至最低限度。所以說病蟲害防治是一個生態學問題。
筆者認為綜合防治的新概念,它包含以下幾個基本特點:
1、錯綜復雜的動植物、農作物的耕種和周邊環境構成一個生態體系。這里面任何一個組成部分的變支,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整體體系的穩定,在關鍵因素上甚至可一發而動全身,進而影響病蟲害種群的'消長。
2、綜合防治的目的是控制種群數量,使害蟲密度保持在經濟危害水平以下。所以不要求進行不必要的防治工作。通常不是使害蟲絕滅,有時為使天敵能繼續生活繁殖,在今后抑制蟲害中發揮作用,在防治時還要有計劃留下一部分害蟲。
3、各種防治手段如化學防治、天敵利用、抗蟲品種、農技措施或昆蟲絕育,都有各自的特點和限制,任何方法都不是萬能的。采用多種防治手段,將其有機聯系,互相協調補充,才能起到最好的防治效果。所以必須全面考慮,使其對于生態系內外的副作用減至最低。不但要注意它們對防治對象,作物和人畜的影響,還必須考慮到和其它害蟲、天敵、益蟲和其它生物的關系,同時還要注意環境保護問題。綜合防治的配套技術是:根據綜合防治的原則和當地生態的特點,以作物及新的防治技術進行組裝和協調運用。其內容包括:
1、保護利用有益生物,結合農事操作為天敵提供棲息場所,注意合理用藥,減少天敵殺傷,發揮自然天敵的控害作用。
2、以農業防治為主的預防系統,如有利控制的高產耕種、輪作制度,種植抗(耐)性強的優良品種及其合理的品種布局;培育無病蟲的種苗,針對性的種子消毒、土壤處理。
3、科學使用農藥,有節制地合理用藥,多講究防治策略;修改偏嚴的防治指標,貫徹達標用藥;合理安排農藥,采用對天敵影響少的選擇性農藥,提倡有效低劑量,抓好挑治、兼治,減少用藥面積和用藥次數。通過綜合防治技術的組裝,協調地發揮農業防治壓基數,保護天敵促平衡的作用。最小限度地使用化學農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天敵作用,把病蟲危害損失降低到經濟允許水平以下,并使病蟲發生量維持在低水平的生態平衡中。
總之,要加強對綜合防治重要性的認識,將其上升到發展可持續農業的高度來認識,只有我們不懈地努力,不久的將來綜合防治問題才能真正廣泛地實施于農業植保工作當中。
農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專業14篇)篇二
【危害特征】蘋果腐爛病是淮北地區蘋果上的一種毀滅性病害,主要發生在結果樹的主干和大枝上,也為害小枝和樹苗。罹病植株樹勢嚴重削弱,造成大量死枝死樹。有潰瘍型和枝枯型兩種癥狀。病枝、病皮和病枯小枝是該病侵染源。
【防治方法】加強肥培管理,控制結果量,增強樹勢,提高樹體對腐爛病的抵抗力。經常檢查果園,發現病斑及早徹底刮治,刮后徐40%福美砷50-100倍液或腐必清乳劑2-5倍液,連續涂2-3次。春季萌芽前噴福美砷80-100倍液,可預防發病。清除下來的病枝、病皮均應立即燒毀,以防傳染。受害嚴重的植株可用橋接或腳接法輔助恢復生長勢。
2、蘋果炭疽病。
【危害特征】蘋果炭疽病在高溫多雨的地區或年份發病嚴重,主要為害果實,引起腐爛和大量落果。病菌在病果、小僵果以及病枯枝上越冬,次年形成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
【防治方法】結合冬季修剪,徹底清除病僵果和病枯枝。萌芽時全樹噴二氯萘醌50信液或福美砷100倍液進行鏟除。生長期用1:(2-3):200倍波爾多液與50%退菌特600-800倍液交替噴布,保護果實。果園防護林忌用刺槐樹種。
3、蘋果輪紋病。
【危害特征】蘋果輪紋病主要為害枝干和果實,嚴重時削弱樹勢,引起落果。有潛伏浸染特性,果實受侵染后,多在近成熟期和貯藏初期發病。多雨地區和多雨年份發病重。蘋果品種中以富士受害最重,次為金冠。生長季節中,孢子隨風雨傳插。
【防治方法】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能力。休眠期徹底刮除枝干上的病斑、老皮,結合防治腐爛病噴布一次40%福美砷100倍液(另加2%平平加,促進藥液的滲透),鏟除越冬病菌。生長期噴藥保護果實,前期用50%克菌丹500倍液,后期可用1:(2-3):200倍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800-1000倍液。
4、蘋果早期落葉病。
【危害特征】蘋果早期落葉病是蘋果葉部幾種病害的總稱。其中引起嚴重落葉的是褐斑病和斑點落葉病(由輪斑病菌中的強毒株系致病)兩種。褐斑病主要為害成葉,在金冠、紅玉品種中發生嚴重,斑點落葉病主要侵染嫩葉,在春梢、秋梢旺長期發生兩次高峰,元帥系品種受害嚴重。病菌均在病葉上越冬,其后借雨水飛濺傳播。
【防治方法】休眠期做好清園工作,掃除落葉燒毀。生長期噴藥保護葉片,褐斑病用50%多菌靈或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治,也可用1:(2-3):240倍波爾多液防治。輪斑病用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藥劑防治的效果不好,可用50%樸海因(異菌脲)1500-2000倍液或10%多氧霉素1200倍液與240倍波爾多液交替噴布防治。
農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專業14篇)篇三
一、農業防治技術(一)品種選擇選擇優質、豐產、抗(耐)病蟲、適合本地栽培并經過植物檢疫部門檢疫的.品種,是防治蔬菜病蟲害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
作者:周丹李紅莉張玉紅作者單位:新鄭市農業局刊名:河南農業英文刊名:henannongye年,卷(期):“”(4)分類號:s4關鍵詞:
農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專業14篇)篇四
1.合理輪作輪作是預防、控制或減輕蔬菜某些病蟲草害最為簡便、經濟、有效的措施,并有利于調節和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協調利用土壤水分和養分.輪作周期一般為2~3年.`2.間作套種通過蔬菜與某些作物的間作、套種或混種等形式合理搭配種植,可以控制或減輕某些病蟲害的'發生,從而收到“不施農藥,勝施農藥”的效果.如玉米與辣(青)椒問作,由于玉米的遮蔭作用,辣椒日灼病和病毒病比單作田減輕50%~70%;玉米行內種黃瓜,可使黃瓜花葉病減少50%~60%;馬鈴薯與大蒜間作,可使馬鈴薯晚疫病的發生受到抑制;大蒜行間栽白菜,可使白菜軟腐病減少60%.
作者:張敬德周麗娟作者單位:公主嶺市黑林子鎮農業站刊名:吉林農業英文刊名:jilinnongye年,卷(期):2009“”(10)分類號:s4關鍵詞: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農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專業14篇)篇五
今年5月以來,我縣遭遇了持續強對流天氣,水稻、玉米糧食和蔬菜作物等病蟲害普遍暴發。為了有效防控,確保糧食和蔬菜的正常生長,我縣積極組織開展了病蟲害防治工作,現將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縣農委農技人員在6月1—5日對全縣糧食和蔬菜作物進行了病蟲害調查,全縣糧食作物類病蟲害發生以稻飛虱為主,一般田塊為1800—3000頭/百叢,高的達7000頭/百叢;蔬菜作物以霜霉病、角斑病、炭疽病、薊馬、潛葉蠅、晚疫病、綿疫病發生為主。為了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把損失降到最低,縣農委及時向所有鎮、街發布了農作物病蟲情報及防治技術資料,要求各鎮、街積極行動起來廣泛宣傳,將病蟲害防控措施落實到田間地頭。
6月4日,針對當前的病蟲害發生情況,縣農委庚即成立技術小組分片指導全縣各鎮、街的防治工作。技術小組成員由農技中心、植保站、執法大隊、蔬菜辦、經作站技術人員組成。技術小組一是要調查了解轄區內主要糧食作物和主要蔬菜品種病蟲發生及危害情況,以及各鎮街工作和農戶防治情況;二要指導各鎮街農技人員識病辯蟲,掌握必要的防治方法;三要對廣大農戶進行直接的宣傳和指導。
6月5日以來,縣技術指導小組走訪了全縣28個鎮街,發放宣傳資料6000余份,接受群眾現場咨詢上萬人次,通過發放資料、現場講解、田邊示范拍查等方式把病蟲害防治方法盡可能地傳到廣大農戶中。同時,指導小組對各鎮街也提出了防治要求:一是要在農藥經銷店張貼防治方法,積極與農藥經營戶協調聯系,推薦經營戶及時調供高效低毒農藥及藥械,并把防治信息宣傳給廣大農戶;二是要做好蟲情、病情的監測,及時向縣農委反饋信息;三是要加大宣傳力度,盡可能做到家喻戶曉;四是建議有條件的村社,統一時間、統一藥品進行防治。
黑板報。
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工作扎實有效。
農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專業14篇)篇六
桃樹對土壤的適應能力很強,一般土壤都能栽種,以中性偏酸的土壤生長較好。土壤ph低于4或高于8時則嚴重影響生長。對土壤質地的適應方面,以排水良好、通透性強、土壤較肥沃的砂壤土栽培較好,表現為結果早、品質好。如土壤過于肥沃、質地太黏重,則易生長過旺、結果較晚、早期產量低、品質較差,味淡、果小。
溫度。
桃樹對溫度的適應范圍較廣,從平原到海拔除極冷極熱的地區外,年平均溫度在12~17℃的地區均能正常生長發育,桃的生長最適溫度為18~23℃,果實成熟期的適溫為25℃左右。桃樹生長期溫度過低或過高會影響桃樹的正常生長,溫度過低樹體發育不正常,果實不易成熟,溫度過高,枝干容易被灼傷,果實品質下降,南方品種群較耐高溫。
水分。
桃原產于大陸性的高原地帶,耐干旱,雨量過多,易使枝葉徒長,花芽分化質量差,數量少,果實著色不良,風味淡,品質下降,不耐貯藏。各品種群由于長期在不同氣候條件下形成了對水分的不同要求,南方品種群耐濕潤氣候,在南方表現良好,北方品種群在南方栽培易引起徒長,花芽少,結果差,品質低。因此在選用栽培品種時,應注意種群的類型,以避免在生產中帶來麻煩。
光照。
光照對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桃樹特別喜光,光照不足,樹梢延長,花芽分化少,質量差,宜落花落果,因此在選擇大棚種植桃樹的時候人工光照太弱要人工輔助光照,保證正常生長。
農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專業14篇)篇七
一、麥播期病蟲害發生情況近年采,隨著小麥生產水肥條件的改善和耕作制度的'變化,南樂縣小麥病蟲害發生趨勢日趨嚴重,尤其是多種土傳或種傳病害、吸漿蟲、地下害蟲等尤為明顯,若不及時有效防治,將會嚴重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小麥播種期需防治的病蟲害主要有吸漿蟲、螻蛄、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和小麥全蝕病、黑穗病、紋枯病、根腐病等.
作者:李宇作者單位:南樂縣植保植檢站刊名:河南農業英文刊名:henannongye年,卷(期):2009“”(21)分類號:s4關鍵詞:
農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專業14篇)篇八
蟲害癥狀:病害學名鳳仙花根結線蟲病,是南、北方普遍又嚴重的病害,主要為害根部。線蟲侵入側根或須根后,形成很多大小不—的癭瘤,初為黃白色,后變褐色,剖開癭瘤內生梨狀小線蟲,即雌蟲。受害植株生長緩慢,莖細株矮,葉片由上而下漸變蒼白色失綠,葉緣向背卷,皺縮枯萎,花苞黃枯或不開放。
防治方法:用藥劑消毒盆土。在盆土中挖穴或環狀溝,每盆施人滴滴混劑5~10ml原液,馬上覆土壓平,熏蒸半個月后再栽植花卉。也可用80%二氯異丙醚乳劑1000倍液,每盆施10~15ml,或80%二溴氯丙烷200~300倍液,每盆施400ml,方法同上。
天蛾蟲。
蟲害表現:主要以幼蟲啃食葉片,造成葉片殘缺不全,發生嚴重時,也食害花朵。
天蛾蟲形態:成蟲體褐綠色,長40毫米。頭及胸部兩側具灰白色緣毛;腹背具2條銀白色縱線,腹面土黃色。前翅灰褐綠色,頂角至后緣基部有一較寬的淺黃褐色斜帶,斜帶內外具數條黑白色條紋;后翅黑褐色,具灰黃橫帶1條,緣毛白色。
防治方法:幼蟲為害期,可選用20%菊殺乳油倍液或90%敵百蟲原藥或50%殺螟松乳油1000~1500倍液進行防治。
成蟲羽化期用黑光燈誘殺成蟲。
農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專業14篇)篇九
大櫻桃葉面病蟲主要在生長期發生,大櫻桃生長期主要病蟲也就是葉面病蟲害:常見有“穿孔病、葉斑病、卷葉蟲、害螨、葉蟬”等。認識這些病蟲害對做好大櫻桃生長期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1、褐斑穿孔病
1.1為害癥狀褐斑穿孔病簡稱穿孔病,又叫真菌性穿孔病,是大櫻桃生長期主要病蟲害之一。典型癥狀是葉斑和穿孔。早期主要在嫩葉發生,6月下旬以后多見于稍大的葉片上。早期癥狀特點是:先在嫩葉面出現針頭狀小紫斑點,不幾天便形成穿孔,穿孔較小,但隨葉生長可擴大,但多不超過3~4mm或更小。另個別樹上(病斑)也有出現彩色環紋后再穿孔的現象。中后期發病特點是:在稍大葉片上發生,形成直徑約5mm左右少數在3~4mm的圓斑,褐色或鐵銹色、病斑邊緣清晰、略帶深色環紋,粗看似彩色環斑。由于葉片生長和病斑枯死而使環紋逐漸開裂使病斑脫落或少許相連而形成圓形穿孔。但中后期連續大雨后在大葉上也常出現彩環不明顯的病斑或穿孔很小的甚至比針眼還小的圓形穿孔。
1.2防治技術 ?1)冬春徹底清埋枯枝落葉及落果,以減少越冬菌源。2)大櫻桃樹發芽前細致針對枝干普噴1次波美3~5度石硫合劑。一般在4月上旬后期即清明后噴灑為適。3)謝花展葉后初見病前。可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保護性殺菌劑噴霧防治。第1次噴藥較早或噴藥后仍見明顯病斑的應在5月中旬的幼果期再噴藥1~2次。對于上年發病嚴重的果園應在展葉后就應立即開展噴藥防治,藥劑也應改用70%可濕性代森錳鋅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800倍液等鏟除性藥劑。4)避開采果期噴藥。采果結束后應立即噴藥防治,同時應結合其它病蟲害發生情況每20%30天噴藥防治1次。藥劑可交替選用上述殺菌劑并與1:1:200波爾多液交替使用。
2、葉斑病
2.1為害癥狀 ?可在葉、葉柄和果面發生。因有1~2周潛伏期及防治其它病害時的抑制,所以早期該病常較輕。6月下旬以后或多雨的6月中旬即可開始明顯發生。病斑有多種類型但均多表現在較大葉上。一類是小而多的病斑:先是葉面出現許多不同色澤的1~2mm小斑,后擴大成不規則并變為褐色或紫紅色,而后是數斑聯合使葉片大部分枯死和提早落葉;另一種是圓斑:圓斑有大有小,小的直徑不到1mm,大的可達10mm甚至20mm。處葉緣或因脈阻也有形成不正的圓斑。病斑基本色為紫褐色或灰黑色,而病斑中央則逐漸枯死為灰白色同心圓,并在灰白色圓面出現黑粒點狀分生孢子,同時中央逐漸出現裂紋或星狀裂口,或數斑相連則呈更大的不規則病斑和更大的中央裂口。斑背面常見黑色霉層。
2.2防治技術 ?基本同于穿孔病防治。噴藥防治以代森錳鋅,百菌清等鏟除性殺菌劑與波爾多液交替為適。采果結束后一般20~30天噴藥防治一次為適。未見病斑時也可用保護性藥劑甲托或多菌靈防治。
3、細菌性穿孔病
3.1為害癥狀 ?細菌性穿孔病極易與葉斑病或褐斑穿孔混淆。其發生特點是:初在葉片出現半透明水浸狀淡褐色小點。后擴大成圓形、多角形或不規則性病斑,顏色加深為紫褐色或黑褐色,周圍有一淡黃色暈圈。濕度大時背面常溢黃白色黏質菌膿。病斑脫落后形成穿孔或一部分與葉片相連。
3.2防治技術 ?細菌性穿孔病一般多與其它葉病一道混發,所以其防治可在噴霧防治其它葉病的藥液中按200單位加入農用鏈霉素或按800倍液加入77%可殺得101可濕性粉劑等殺細菌藥劑即可。可殺得等含銅殺菌劑對真菌性穿孔病和葉斑病也有較好防治效果,所以也可用單藥噴霧。
4、卷葉蟲
4.1為害癥狀 ?該蟲以幼蟲為害葉,也為害嫩芽和果面。典型癥狀是吐絲將兩葉粘連,粗看就象1片黃葉落于另1葉上,翻開即可見小幼蟲棲息其中。有的則是將1葉折疊或相近多葉粘連并潛于其中棲食,被害葉常表現為黃色。幼樹園因防治少而更常見該蟲。
4.2防治技術 ?1)越冬期:一是刮除老翹皮;二在發芽前用500倍敵敵畏等藥液涂抹剪鋸13及老翹皮,以殺死繭中越冬幼蟲。2)生長期做好各代噴藥防治。藥劑可選用25%滅幼脲2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2000倍液等。因噴藥對潛于卷葉內幼蟲不是很理想,所以各代應掌握在初見卷葉時噴藥為好。這樣可起到殺蛾滅卵或殺滅初孵幼蟲的效果。若噴藥數天后仍見該蟲明顯應補治1次,但滅幼脲藥效期較長一般不需補治。3)避開采果期噴藥。為了防止藥劑污染果面,應在壓前控后做好前期各項防治工作的基礎上:對采果期會發生的病蟲害包括枝干病蟲應酌情提前于采果前10天左右即5月20以前或推遲于采果結束后即6/20日左右來進行噴藥防治。因為卷葉蟲及其它病蟲多只為害葉或不直接為害果,所以這樣做既是可行也是科學的。4)有條件的可使用殺蟲燈或糖醋液誘殺成蟲。5)病蟲兼治。在噴藥防治主要病蟲時應考慮次要或潛在病蟲,單藥不能兼顧的.應考慮混藥兼治。其中尤要兼顧病蟲兼治,同時還要注意一般殺蟲劑不能兼治的害螨或桑白蚧在具體果園的加藥挑治,必要時可調整防治時間來兼顧。另外,噴藥防治葉面病蟲害時,應注意將藥液噴于枝干上,以兼治或抑制流膠、干腐、桑白蚧等枝干病蟲害。
5、害螨
5:1為害癥狀 ?常見有山楂葉螨和二斑葉螨,俗稱紅、白蜘蛛。成、若、幼螨均可刺吸嫩芽、葉汁。一般是從枝條基部向中上部葉發生,指示癥狀葉面主脈兩側變黃,翻開葉背可見有螨蟲。螨蟲為暗紅色并吐有絨絲的(有時可見有極難看清的螨卵)多可診為山楂葉螨t若體色為半透明淡綠色或淡白色則是二斑葉螨。
5.2防治技術 ?1)冬春刮除老翹皮、清埋落葉,消滅越冬受精雌成螨。2)櫻桃發芽前噴灑3~5波美度石硫合劑對害螨也有較好抑制效果。3)生長期噴藥挑治或兼治。藥劑可選用20%噠螨靈2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3000倍液等殺螨劑。凡是發生害螨的果園都要注意防治。防治標準:落花后,平均每葉有成螨1~2頭;采果后;平均每葉有螨4~5頭。注意避開采果期噴藥。
6、小綠葉蟬
6.1為害癥狀 ?大櫻桃出第1批葉時即可見發生。成、若蟲均可吸食芽、葉、枝梢汁液。典型癥狀是被害葉正面出現白色麻點,翻開可見葉背有蟬脫及活的葉蟬。嚴重時全樹葉面蒼白(葉背不變色),稍靠近即可感覺飛蟲亂舞。另大青葉蟬在9~10月的第3代也常危害大櫻桃。其體形大于小綠葉蟬,主要癥狀是葉色變黃,另外大青葉蟬可產卵于枝條皮內,可造成傷口引起水分過量蒸發,從而影響果樹安全越冬而引起抽條或加重凍害或導致幼樹越冬死亡。
6.2防治技術 ?1)消滅果園和苗圃內以及四周雜草。減少葉蟬棲息地和雜草寄主。2)生長期噴藥防治成、若蟲。藥劑可選用40%樂果乳油2000倍液或50%敵敵畏乳油l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2000倍液。3)有條件時可設置黑光燈誘殺成蟲。4)另大青葉蟬嚴重地方,10月中旬樹體涂白可阻止成蟲產卵。
7、潛葉蛾
為害癥狀 ?靠近桃園的櫻桃樹常見該蟲為害,但為害一般遠比桃園輕。典型癥狀是幼蟲潛于葉肉內取食,使葉肉間出現條狀彎曲蟲道,蟲道內可見有不明顯的扇形小蟲及蟲糞。而后蟲道會逐漸干枯使葉片破碎而破壞葉的功能。幼蟲老熟后會破皮爬出并吐絲象吊床一樣將自身懸附于葉背作繭化蛹。常多蟲平行懸附于葉背化蛹。
為害狀:以幼齡幼蟲群集葉面啃食葉肉,殘留葉脈和下表皮,被害葉呈網狀,幼蟲稍大則將葉片啃食成缺刻,以致全葉被食僅留葉柄,常造成全樹葉片被食光,不僅產量受損,而且易造成秋季開花,嚴重影響樹勢及下年產量。幼齡幼蟲紫紅色,靜止時頭尾兩端翹起呈舟形。
防治方法:
人工防治:在幼唱害初期,可利用幼蟲群棲習性,捕殺幼蟲。 物理防治:7月上旬至8月中旬利用成蟲趨光性,傍晚黑光燈或點火堆誘殺成蟲。
藥劑防治:可用蘇云金桿菌(b.t.)500倍、0.2%苦皮騰素乳油2000倍、滅幼脲3號25%懸膠劑1000~2000倍等農藥,在幼蟲發生期噴布防治。
3).金龜子類
為害大櫻桃的金龜子主要有:蘋毛金龜子、東方金龜子、銅綠金龜子。
為害狀:蘋毛金龜子與東方金龜子,主要以成蟲在花期啃食大櫻桃樹的嫩枝、芽、幼葉、花蕾和花。蘋毛金龜子幼蟲取食樹體的幼根。成常害期約1周左右,花蕾至盛花期受害最重。嚴重時,影響樹體正常生長和開花結果。銅綠金龜子在7~8月份危害葉片。
防治方法:
農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專業14篇)篇十
介紹了杏樹病蟲害的發生癥狀、原因、規律,并提出了防治技術,以期為果農防治杏樹病蟲害提供參考.
作者:趙天宇鄭曉東王坤宇馬征作者單位:趙天宇,鄭曉東,馬征(河南省周口市林技站,河南周口,466000)。
王坤宇(周口市林科所)。
刊名:現代農業科技英文刊名:xiandainongyekeji年,卷(期):2009“”(14)分類號:s436.629關鍵詞:杏樹病蟲害癥狀原因規律防治技術
農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專業14篇)篇十一
從病理學、昆蟲學的角度詳細論述秋白菜的'各種病蟲害癥狀;分析秋白菜病蟲害發病原因;提出綜合性防治措施:除常規的藥劑防治外,重要的是從耕作、栽培,管理等徒業措施角度進行防治,而以生物農藥和低殘留農藥為主的綠色防治更是所有防治方法中的重點.
作者:張德峰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克山縣農業科學技術推廣中心,黑龍江,克山,161600刊名:中國園藝文摘英文刊名:zhongguoyuanyiwenzhai年,卷(期):25(11)分類號:s4關鍵詞:秋白菜病蟲害綜合防治
農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專業14篇)篇十二
介紹了杏樹病蟲害的發生癥狀、原因、規律,并提出了防治技術,以期為果農防治杏樹病蟲害提供參考.
作者:趙天宇鄭曉東王坤宇馬征作者單位:趙天宇,鄭曉東,馬征(河南省周口市林技站,河南周口,466000)。
王坤宇(周口市林科所)。
刊名:現代農業科技英文刊名:xiandainongyekeji年,卷(期):“”(14)分類號:s436.629關鍵詞:杏樹病蟲害癥狀原因規律防治技術
農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專業14篇)篇十三
近幾年來,林木病蟲危害呈逐年加重趨勢,已成為林業生產上的主要限制因素。在林木栽培過程中,必須搞好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工作,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其危害。保障我國的林業生產安全,進一步促進我國林業經濟的快速、穩定、健康發展。
1.1選苗技術。
林木栽培種植中,對于林木的優良種子選擇尤其關鍵,它是所有作業的前提和基礎,要掌握正確的選苗技術,依據不同地域的土壤環境、氣候環境及水文條件為依據,選擇抗旱能力強、抗病蟲害能力強的林木品種。在進行林木選苗的過程中,要做好對林木種子的浸泡、攪拌、晾曬等處理工作,以增強林木種子的抵抗力。林木種子的`浸泡和晾曬時間要嚴格把握,依照科學的處理方法,增強林木種子的抗病蟲害能力。林木種子拌合的藥劑通常采用磷酸二氫鉀、高錳酸鉀等種衣劑,還可以根據林木栽培的需要進行調整和替換。
1.2林地的翻整技術。
在林木栽培種植的過程中,精細耕地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要在栽培林木種子之前,大面積翻整耕地,嚴格把握耕地翻整的深度、寬度等,較好地保持土壤中的養分。在對林木栽培耕地的翻整作業中,可以采用自動化的機械作業,并重點清除麥稈、秸稈等上一季的作物,采用科學的灌溉技術和方法,以增強林木種子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提升林木種子的出苗率。
1.3種植技術。
下種操作時,要注重選擇適宜的林木播種時間,它是林木種子播種的關鍵,要根據不同地域的氣候環境特征加以選擇,我國北部區域通常選擇每年3月左右播種,保障林木在夏季充足的水熱條件下生長。在播種林木種子時,還要注重對林木植株的種植密度控制,使林木能夠具有一定的間隔,可以充分享受到所需的光照、水分及養分。
1.4水肥管理技術。
在林木栽培種植的過程中,要實施適宜的灌溉和施肥技術,使林木擁有足夠的水分和養分,通常可以將氮、磷、鉀肥作為林木栽培種植的底肥,栽培者還要根據不同的土地養分狀態,調整氮肥、鉀肥、磷肥的比例,以較好地使林木獲得足夠的土壤營養,提升林木的栽培產量和質量。
1.5不同生長期的管理技術。
在林木栽培過程中,還要關注林木在不同生長期的管理技術的運用。林木幼苗期是林木種根葉分化的關鍵階段,與林木根系的發育有直接而密切的關聯,為此,應在這一階段及時定苗,當林木幼苗期的葉片抽出3~5片時留存1株最為壯碩的林木幼苗,并檢查地塊中的缺苗現象,及時補種,同時做好地塊中雜草的根除工作,采用開溝施肥的方式,在不同地塊中施加尿素,穩定林木的根系生長,并及時保證水分的供應。
林木種子的外部通常會包裹1層包衣,可有效地抵御土壤中的病蟲侵襲,具有較強的殺蟲毒性。如果林木種子沒有這層包衣,則需要人工拌種,通過藥劑的混合將林木包裹,如:吡蟲啉、呋喃丹等,可以有效地增強林木種子的抗病蟲害能力。
在對林木種子進行播種作業時,要對地塊進行封閉式的處理,采用伊秀懸浮劑,依照一定的比例均勻噴灑于林木地塊之中,并在林木出苗之后,適當噴灑林木專用除草劑,以更好地降低蚜蟲及地下害蟲對林木的危害。
在林木的幼苗期成長階段,尤其要注重林木褐斑病,要以這一階段采用烯只會醇等藥劑,依照一定的比例加以混合,以預防林木褐斑病的生成。同時,還要針對林木蚜蟲和灰飛虱等病蟲害,采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依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噴灑,以防止林木幼苗成長期的病蟲害。
在林木生長期階段之中,極易受到螟蟲害的侵蝕,為此可以采用生物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措施,采用大約10000只赤眼蜂分布投放,并配以氧化樂果、高效氯氰菊酯混合液,在這種“雙管齊下”的生化防治策略之下,可以較好地殺死林木螟幼蟲,使林木免受螟蟲害的威脅。
3、總結。
綜上所述,我國不僅是人口大國,也是農業大國,林木作為我國重要的木本植物,種植面積極為廣泛,因此要重視林木栽培技術的應用,從林木的選種、播種、管理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行林木栽培新技術,以增強林木的抗病害能力,提升林木的栽培質量。并且,還要在林木栽培種植的不同階段和時期,分析可能遭遇的病蟲害侵襲,并針對性地采用病蟲害防治措施和策略,實現科學的病蟲害防治。
參考文獻。
2、李萬洪,郭玉林.北方果樹脫病毒及栽培技術研究[j].北京農業,(15)。
3、段春燕,毛軍需,喬琦,侯小玫.盆栽牡丹防病蟲害栽培技術[j].時珍國醫國藥,(10)。
農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專業14篇)篇十四
玉米是東北農村最常見的一種莊稼,在東北農村的地里幾乎家家戶戶都會中上一篇玉米地。玉米可是一個好東西,它有著豐富的營養成分,而且由于其自身屬于粗糧所以多吃玉米還不至于發胖,而且玉米可以代替發胖的主食起到一定的減肥作用。而且玉米還可以用來做玉米油,可以說玉米有著很多的好處,不僅可以直接食用還可以加工。
雖然玉米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它的成長可不是那么順利的。種過玉米的人都知道玉米經常會遭受病蟲害,一旦玉米遭受病蟲害就會影響玉米的生長也會影響秋天玉米的收成。那么對于玉米病蟲害應該如何防治今天在這說一下。
玉米小斑病:
一般7月份的降雨量大小和小斑病的發病程度呈正相關,當病株率達70%時,病葉率才開始自下而上的發展;降雨早,病株率上升早;反之就晚。在病株率70%、病葉率20%時,若遇見中到大雨后,15天左右暴發。當病株率100%、病葉率30%時,又遇連陰雨天氣,就要進行防治。先摘除玉米底部1-2片病葉集中銷毀;噴灑50%多菌靈或70%托布津500倍液,或代森錳鋅800倍液等。
玉米大斑病:
選擇當地主栽品種和長勢好的玉米田,采取五點取樣,檢查每點的病株數、單株葉片數和嚴重度。一般病株率達100%、病葉率30%時,有降雨過程,即可進行防治。可噴灑12%綠乳銅等。
玉米圓斑病:
玉米黑粉病:
發現病瘤要及時割除。
玉米病毒病:
有玉米粗縮和矮花葉病(花葉條紋病),該病毒是由灰飛虱和蚜蟲傳播的,而田間的灰飛虱、蚜蟲的多少與田間雜草的多少密切相關,而灰飛虱、蚜蟲帶毒的多少又與小麥叢矮病發生輕重有相關關系,所以可依據小麥叢矮病發生程度來判斷玉米病毒病的發生程度。在防治上主要是消滅雜草和防蟲來預防玉米病毒病的嚴重發生。在田間調查中,發現可疑病株,應立即拔除,并噴殺毒劑控制,如5%菌毒清等。
玉米螟:
注意田間卵孵化差度和幼蟲危害情況,并抓住關鍵時期,對第一代玉米螟進行撒顆粒劑防治。可用bt乳劑制成顆粒劑或用白僵菌顆粒劑等撒入玉米大喇叭口內,殺死初孵幼蟲。
玉米燈蛾:
危害玉米田的主要有紅緣燈蛾。在7月下旬開始調查100株上的卵數和幼蟲數量,當發現500株玉米有2塊卵,或被咬粒的果穗達15%以上時,立即進行防治。燈蛾初孵幼蟲有集中危害的習性,在玉米吐絲后幼蟲較多,可組織人工捉蟲,或噴藥防治。
了解了如何去做,就能有效的去防治玉米的病蟲害了。沒有了蟲害的侵擾,人們就可以在秋天吃上好吃的玉米了,很多人都認為玉米甜會發胖,在這里要說一下玉米不僅不會發胖而且由于它能夠給人們帶來飽腹感,所以玉米可以用來代替米飯這類發胖的主食,而且玉米還有降血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