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日常生活篇一
多果少糖
食糖過多,會使患糖尿病的幾率增高。多食水果則能減少患腦中風的危險,而且還能防癌抗癌。
多茶少煙
茶對人體的益處很多,可生津止渴,消除疲勞,清肝明目,還能防癌,抗衰老,延年益壽等。而吸煙能使多種組織和器官產生生理和生物化學變化,使血氧量下降,血壓增高,免疫功能降低,導致各種疾病的產生。
多水少酒
常飲涼開水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血液中血紅蛋白含量,改善免疫功能。習慣飲涼開水的人,體內脫氧酶活性提高,肌肉組織中的乳酸積累減少,不容易感到疲勞。老年人每天清晨飲一杯涼開水,日久可產生神奇的益壽功效。大量飲酒可損害胃腸黏膜,引起胃潰瘍、胃出血可傷肝,誘發心臟病和中風酒后懷孕可能造成胎兒畸型或智力低下。
多菜少肉
食肉過多,會導致血脂、血黏度升高,體重超標等。而蔬菜不但味美可口,還能軟化血管,增強毛細血管彈性,清熱解毒,抗衰老。
多嚼少食
咀嚼不但能幫助消化,還可使人的患病率大大降低,有助健康。少食指適當增加飲食次數,減少每次的食量,這樣可減少腸胃負擔。
酷熱難捱的炎夏被秋風吹走后,給我們帶來意外的涼意。但民諺說“秋天乃多事之秋”,從初秋到深秋,人們應該如何健康度過秋天?衣食起居等方面有哪些是需要多加關照和防范的地方?醫生的忠告是不能當作耳邊風的,尤其對于那些體弱多病的人。
多醋少鹽
食鹽過多的人易患高血壓、腦中風、腎病等。每天適量喝點醋,對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的人很有益處。
多笑少怒
怒則傷身,容易造成大腦神經紊亂,思緒混亂,情緒不佳,打亂人體平衡。怒能引發毒素在體內積累,使人減壽。
多眠少愁
憂愁和煩惱改變不了任何事情,而且還會影響人體調節系統的平衡。缺少睡眠將影響人體的免疫功能,使人容易受到疾病的侵擾。通常睡眠時間以每天8小時為宜。
多浴少衣
適當減少衣服,讓機體逐漸適應環境,可增強皮下毛細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提高防病抗病的能力。沐浴可使肌膚受到適當的按摩,血液通暢,消除疲勞,提神醒腦。
多練少藥
一個人身體健康,首先要靠自我保健,不能只靠醫生開藥方。不但要鍛煉身體,更重要的是養成樂觀處事、心理開朗的健康人生觀。
多動少停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有助于調節人體平衡,增強免疫力。而懶惰則易引起思維遲鈍、機體素質下降,易患心理疾病。
日常生活篇二
我的手機剛充滿電,過了沒多長時間,它就消耗掉了百分之七了。
有時候,我對著手機目瞪口呆,因為我實在不知道,他到底把電消耗到哪里去了。甚至不禁懷疑,是不是有偷電賊,鉆進了我的手機,趁我不注意,悄悄的偷走了我的電。
以前我買了好幾個手機,結果都是因為電池的原因,才導致手機被淘汰,換了又換。有時候也會思考,也許現在的手機便宜,只不過是因為質量不行?一個手機根本就用不了幾年,只能被批淘汰,去選擇其他的新的手機。
也許,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新的'希望,也可以看懂生活和幸福的交割,在我們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也許,現在你走到公交車上,不管是年輕人,還是有些年邁的叔叔阿姨,他們都會選擇看手機,有的潮一點的還會帶著耳機聽歌。小時候我最羨慕的就是這種風格,大概也是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郭敬明的小說的影響,因為當年的他和他的朋友,就是這么酷。
我當然不認識那個時候的郭敬明,處于青春時代的郭敬明,我只是從他的小說當中,看懂了那些憂傷和哀愁,每一個青春期的孩子,大概都會經歷的。
可是,戴著耳機聽音樂,也要考慮到手機的電量,除了更換手機,我也換了好幾個移動電源了。
這就是我們現在的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篇三
香港是自由港,被稱為購物天堂,絕大多數的貨品沒有關稅,世界各地物資都運來競銷,有些比原產地還廉宜。香港各區都有大型商場,如太古城、沙田新城市廣場等等,其內除有大型百貨公司之外,還有各類商店和食肆,有些更有游樂設備,是購物和休閑的好去處。有些行業喜集中經營,因而顧客可有更多選擇。
香港的制衣工業一向有名,深水埗和長沙灣,1970至1980年代是制衣工場的集中地。因此深水埗地鐵站前后的鴨寮街和汝州街等滿街都是布匹行。時裝批發商及制衣用品供應商則集中在該站的長沙灣道幾個街段之內。旺角的花園街(旺角道至太子道一段)和女人街,以及中環的利源東街、利源西街和銅鑼灣渣甸坊,都是一般衣著的供應地。
香港會聚了世界各地的美食,什么口味的餐館都有,開遍大街小巷,愈熱鬧的地方就愈多,如旺角、銅鑼灣、尖沙咀東部和九龍城等地有些街道盡是食肆。充滿亞洲風味的餐館遍布香港,辛辣的泰國湯、香濃的印度咖喱、豐腴的韓國燒烤、清新的越南沙律卷、鮮美的日本壽司等等特色美食,數之不盡。香港的中國菜餐館,提供中國各地的特色佳肴,廣東菜餐館尤其多,其他地道菜包括潮州菜、湖南菜、四川菜、北京菜、上海菜等,還有講究素淡的素菜。以傳統的廣東點心作早餐的飲茶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最常見的街頭小食除了魚蛋、牛雜外,還有琳瑯滿目的款式。具有地方色彩的小食,如叮叮糖、糖蔥薄餅、炒栗子、龍須糖等等。飲品方面則有各式果汁(當場新鮮制作的)、餐茶、涼茶,此外還有粥、粉面類、碗仔翅、油炸鬼、臭豆腐等,多不勝數。除此之外,最富香港特色的流行食品-「魚蛋粉」。還有在旺角最常見的小食是煎釀三寶,炸大腸等,美味可口。
香港有過半數的人口居住在公共房屋,另有很大比例人士則住在私人屋苑的自置物業內,都遠離繁囂的市區,且多在公共交通沿線的新界地方。但絕大部分的酒店和賓館,無論什么等級,大都開設在交通方便的繁盛市區之內。
香港擁有高度發展及成熟的交通網路。公共運輸的主要組成部份包括鐵路、巴士(公共汽車)、小巴(公共小型巴士)、的士(計程車)及渡輪等。
本科:hk$ 80,000/年碩士:hk$ 100,000/年
生活費:hk$ 50,000/年
日常生活篇四
今天,我表弟招呼我踢球,表弟是學踢球的,我也是學校足球隊的,踢球的技術也不錯,便答應了。
我們來到一片空地,空地上有一個晾衣架,我們便規定晾衣架是紅隊的球門,藍隊的球門是廢棄的車棚門。
我們開始自由組隊,結果是我們隊13個人,自稱紅隊,另一個隊7個人,自稱藍隊,我和我表弟都在紅隊。表弟和我覺得很好笑,因為我們13個人啊,他們藍隊才7個人,他們肯定輸。
比賽開始了,可是我們紅隊隊形松松散散,還有更糟糕的事情,本來應該我們隊發球,但一腳卻穿到了藍隊的孫博文腳下。我向著孫博文沖了過去,眼看就要把球搶過來,可是一名隊友干擾了我,孫博文趁機把球傳給了隊友,那個敵方隊員把球一腳踢像了我方球門,我方守門員被這場面弄糊涂了,還沒反應過來,球已經應聲落網,就這樣第一場比賽我們輸了。
第二場比賽開始了,我的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把球踢進藍隊球門!我和表弟商量了一下決定趁藍隊不注意時我先搶球,即便搶不到也可以擾亂他們的進攻。如果搶到,就傳給表弟,表弟跑得快,利用閃電般的速度甩掉敵人,把球踢進對方球門,到時必定會贏!表弟按照我的計劃做了,可是就我們兩個知道這個計劃,其他隊員都不知道,更不會配合了。我把球搶來后, 傳給表弟,這一步成功了,藍隊隊員都沒反應過來,正在這最關鍵時刻,有一個我隊隊友擋住了表弟的視線。啊!表弟那個快球踢歪了,藍隊隊員趁機一擁而上,把球踢進了我方球門!當時我們守門員也沒反應過來,因為那個球太快了。
比賽結束了,結果藍隊2比0勝了我們,我們隊員都很失落。
這件事使我明白了要想做成事一定要團結。
日常生活篇五
今天,我和妹妹出去溜冰時,遇見哥哥騎著自行車。
哥哥對我們說:“你們拉著我的車籃,我帶著你們溜”我和妹妹一邊拉著車籃一邊大喊:“慢……點……啊!”“這已經很慢了,”哥哥說。
哥哥把妹妹甩掉了。哥哥說:“我帶你去玩,怎么樣啊?”我說:“好啊!我正想去呢!”我緊緊的拉著哥哥的車籃溜來溜去,很慢也很好玩。
誰知在拐彎的時候摔了一大跤,啊……好痛啊!疼的我眼淚在眼睛里直打轉。我慢慢地爬起來,發現褲子被摔了兩個大洞,而我的膝蓋上卻長了一對大眼睛。
這時,媽媽跑過來看見我的腿摔破口了。媽媽緊張的說:“痛不痛,趕快回去擦藥吧!”媽媽扶著我一瘸一跛的回家了。
經過這次的教訓,讓我知道在玩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否則就很容易受傷的。
日常生活篇六
清明時節,大門打開,一朵朵萬壽菊飄落,逝去人們的靈魂將踏著這片花海重回故土……我盼著這一天,也會一直盼著。
奶奶這輩子為了我們這個家操碎了不少心記得爸爸曾說過奶奶年少時也是個富家人家的大小姐,可我看奶奶照片上那已滿是滄桑的臉倒像是個老傭人,奶奶的心地很善良,定是上了天堂,舉辦葬禮時有許多奶奶曾幫助過的人家都來為她哀悼。但我還沒有來得及去看奶奶最后瞬間,只聽見父親在電話里嚎啕大哭,我知道他也是悲痛欲絕。
母親把我送去了學校,霎那間我看到她的臉也是已經被歲月割的傷痕累累,我明白,她也早已不再年輕,能陪伴我的時日不長了,我總和她抱怨為什么不能早點生我呢,她笑了,但我們都明白這句話背后也有許多心酸。
奶奶一定來看過我了,因為生前她跟我說,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我摘一朵花放在你的身上,她真的沒有食言,她給了我一片葉子,別人看不見,但我知道她就在我前面,并告訴我清明時節一定要來看她。我并不害怕離別,因為只要還愛著,只要還記得那個想念的人,一定會在某一刻,以最美麗的姿勢,擁抱你和你相逢。
總以為時間是藥,沒曾想也有三分毒,斷了念想,付了年華。
日常生活篇七
雨過天晴,太陽終于露出了它紅彤彤的臉蛋,怎能放過這晴好天氣,于是我和媽媽決定去中山功業游玩一番。
正是這樣一個好天氣,中山公園的人比平時多了一倍。其中大多都是老年人,還有帶著孩子的父母,他們邊走邊聽邊看,好不自在。潺潺流水映著岸邊柳條;繁星的花還有高大的古樹相互映襯,這讓我想起了《蘇州園林〉,雖沒有蘇州園林的范圍廣,其中的意境是盡在不言中了。
遠遠一彎圓拱橋,與一旁的柳絲相襯著,這又讓我想到了《橋之美》,果不其然,橋自身的美是與周圍環境的配合而來的,我與媽媽述說著我的想法,她連聲贊同,就這樣我們邊走邊聊,湮沒在無盡的自然景色中。
原來我們的生活是與知識息息相關的,所以融會貫通才是我們最需要做的,也是我們更應該學會的!小有收獲的園中散步,值得擁有!
日常生活篇八
要說數學,對我們日常生活聯系的太緊密了,不可缺少,貫穿著我們生活的全部。因此,掌握數學非常實用,學好數學非常必要。
比如:做買賣的人需要學會數學,不會數學就不會結算價錢;做家務也要懂數學,做飯多少量米,要加多少量水,微波爐加熱要定時多少,洗衣機洗各種衣物需要定多少時間比較合理,空調打多少度、多長時間比較合適等等,都需要有個數字概念。所以,學好數學對我們日常的生活和平時的工作是必不可缺的。它能使我們的生活安排的更科學、更準確,避免盲目性。
時候,各種各樣的高科技商品進入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很好的數學知識,不會準確地去操作運用,就會造成嚴重的事故發生。如果沒有很好的數學基礎,不去使用先進的產品,那你永遠停留在原始的生活中。
讓我們努力學習數學吧!,在老師的指導下,扎扎實實地練好數學基本功,一步一步的去接受著奇妙的數學知識,去探索奧妙無窮的數學世界。
日常生活篇九
各位好!!
熱烈歡迎大家添加將來旅游社。乘座將來一號到150年之后。現在,我來介紹一下將來旅行社的阿莫奈常務委員150年后怎么樣了。請讓我早點感覺到。
一日常生活衣、食、住、行
那時候你一年四季要是買一件衣服。
衣服褲子都能夠按時節調整薄厚、規格,要想厚就厚,要想薄就薄,好似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衣服褲子還可以聯接互聯網技術,你能在專業為衣服褲子設立的互聯網技術上免費下載全新的衣服褲子零配件,五花八門:有的穿上了能夠飛,有的穿上了能夠像魚一樣無拘無束地在游來游去,有的穿上了力大無窮,有的衣服褲子不害怕冷凍、火燒,那時候你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見到食材。
也有一點,這大部分任何人都吃得了,并且便捷,不用為找不著適合的地區用餐抓狂了。
住,嘿嘿,這更不用講過。
那時候你壓根不用警醒竊賊了,由于不管你的房屋有多大,最終要是按特殊的按鍵就可以把它降到最低,放進袋子里都能夠;那時候大部分你四處看不見供暖、冷凍設備,那是由于那時候的房子都設計方案好啦一年四季型墻面:春天溫暖、干躁,夏天清涼,潮濕,秋天溫度適度,冬天溫暖。
那時候行就如人吸氣般便捷、舒服。
最新款的靴子能夠自動調節色調、鞋底薄厚、排熱或防寒保暖;它還可以維護腳,能給你跑幾千幾萬米都感覺舒服,并且還能給你有一種飛的覺得;也有一種更高級的,它能夠給你蹦得像虱子一樣高,能翻過多少米高的墻根、小山坡、艱辛,乃至,生物學家已經科學研究一種能跳越比斯開灣的靴子,但是,恐高病人、心臟疾病病人、心腦血管疾病病人千萬別試著哦。
二道路運輸
全看20xx年如今的交通出行,那還是在地面上的吧。但是,到150年之后那可就兩種了。
第一,路沒有是路了,只是路軌;第二,并不是在地面上的了,而在空中,完成了天地地面上兩運送,更全方位化。
在那時候,大家早已完成了在地心生產制造路軌,證實了地球上始終地球內部、地幔、軟流層、地心這類叫法。并且,這更便捷了我們的旅行,降低了一半之上的路途。以便更強的隔熱保溫,大家選用從新式星體l103星體上尋找到的非常隔熱保溫能板,能在6783攝氏之內的溫度里不熔融。
三高新科技與發展趨勢
在那時候,智能機器人已逐漸融進我們的日常生活,但是,他們并不是擁有人冰涼的膀子和呆板的心,只是有著溫暖的肌膚和一顆奮發向上、激情的心。貼近人們(善人)。
就如《機器俠》里一樣,智能機器人當之無愧就跟人一樣,會像人一樣悠閑自在吸煙(但是那就是不健康的,他還可以不抽),做全球一流美味可口的美味,把環境衛生清掃得一塵不染;她們也是公安局里的好助手,無堅不摧,有各種各樣武器裝備操縱團伙犯罪,不費吹灰之力、易如反掌地把壞人捉拿歸案;她們也是性命的守護者,醫生和護士的助手,讓造物主忘掉老年人的天使之,舍己為人,竭盡全力,披荊斬棘,這種四字成語沒有一個并不是描述將來的智能機器人的。
說到發展趨勢,不可或缺發射火箭與大國關系。
在2134年的情況下,在我國早已運用將來六號取得成功追尋到一顆東經34.8南緯78.94的一顆小行星,并且出現意外地發覺上邊有各種各樣稀有植物、微生物。
國際性間大家發展趨勢得也十分平穩,非常是大國關系,大家解決得很恰當。
堅信大家,將來一定會更好!
四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這也迫不得已提。
日常生活篇十
生活,簡單到一日三餐、兩點一線。
早上叼著一鳴面包撒腿狂奔,踩著鈴聲踏入教室,中午在學校里,用干巴巴的白米飯搪塞自己的胃,晚上則頻繁輾轉于鍋貼牛肉方便面。
可就是這長期重復的日子,卻偏過得毫不單調乏味。
那個街口的一鳴店里,都是我熟悉的面孔。兩個售貨員姐姐,一個膚色黝黑,另一個嬌小活潑。前者在后臺運轉如飛,一杯杯奶茶像水似的從她手里流出,再由另一個姐姐準確無誤地發放到每個人手中。
父親常來這家店,便辦了會員卡留在這里,于是自然而然的,我也會經常踏足這家一鳴,或尋些小吃墊墊肚子,或請客做東買奶茶喝,和那兩位姐姐也便這樣認識了——哪怕我們都不知道對方的名字,卻依舊在她們喚著我的卡號,問我奶茶要常溫還是冰鎮時,在我一口一個姐姐,拜托她們給我奶茶多些糖時,順理成章地熟絡了起來。于是那等待的幾分鐘,便被閑聊、玩笑填滿,過得總格外快些。
而一周又總有那么幾天,父母要應酬吃酒,或是通宵值夜班,不能在家為我燒飯,我只好一個人去“謀生活”,而最常光顧的,無疑是父母單位旁的店面,好比那家鍋貼店。
我也算是這家店的老主顧了。從幼兒園到初中,從買五塊錢鍋貼就飽到吃了十五塊錢的份依舊喊餓(當然這也與它們老漲價逃不開干系)。久而久之,我也會和“店主”嘮上兩句。
等到我提著鍋貼高高興興走在回家路上時,手中的塑料袋里卻是沒有一次性筷子的——他知道我素來不愛用這些,更何況路上饞勁兒泛了,也是毫不顧形象地用手抓了便向嘴里塞的,一次性筷子要了還白白浪費。
拐過這家生意日益興隆的小店,便是一家大店——我同樣吃了七八年的牛排館。近些年來花樣倒是愈發多了,什么自助餐、獎勵“抓娃娃”都蹭蹭地往外冒。
當然,我也有滑鐵盧的時候。有次追那書柜里頭的連載追得太入迷了,抱著書把菜名后頭那些雜七雜八的要求給忘了。于是端上來一看,圓盤里橫著個我不愛吃的煎蛋,通心粉的數量也少得可憐。
這下真是有苦說不出了,誰讓是我自個兒給忘了呢。卻沒想正在我唉聲嘆氣的時候,那個梨渦姐姐端著一個空碗和一個裝滿了通心粉的小碗向我走來——空碗是給我裝我不愛吃的煎蛋的,而另一個小碗正是為了來補我那份心心念念的空缺的。
于是那頓飯便在我一邊嚷嚷著要向上級反應她“假公濟私”,該好好漲工資,一邊格外愉快地吃了個撐中度過,走的時候還不忘滿面春風地給她拋個媚眼丟個飛吻。
只是后來,時間久了,一鳴店的“雙姝”常不能聚齊,會被個眼生的小哥替了位置,鍋貼店的“店主”那總是忙前忙后的身影也少見了起來,梨渦姐姐索性見不著面了,大約是奔赴更好的前程去了。
我由衷地祝福他們的步步高升,喜樂平安,卻也自私地希望能再多見幾回他們。
生活簡單么?簡單的。在匆促奔波的人們眼中,這種簡單是多么正常,像是一張乏味的白紙。可是熱愛生活的人們才會明白,在與這些陌生人的短暫相會中,在那一個個淺淺的微笑中,蘊藏著多么鮮活的、值得熱愛的繽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