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記一次中秋節記一次中秋節活動篇一
一年又一年,我們轉眼間長大了,伴著我的中秋夜,也在發生著變化,一年勝似一年。記憶中很清晰,前幾年快到中秋節時分,都是忙著買月餅。
我記得,我家鄰居如果先買好了月餅,就拿來給我們嘗嘗鮮,不管是一塊還是兩塊。我看到后,歡歡喜喜的樣子,拿一塊放在嘴里吃著。
中秋節,蘋果和梨是必有的。我經常抱起一大個梨,吃的不亦樂乎。晚上,全家人居在一起賞月,談論著家長里短。我是快快樂樂的,心里總想著,月亮上會不會有嫦娥。
時間過的多快,我已走過了12個中秋節了。有時候想想,還真的很喜歡以前的中秋。和以前不同,今年的中秋。
今天,吃完早飯,開始學習,并沒有感覺到中秋的不同。中午,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餃子,吃月餅。可吃完午飯,媽媽就去玩了。爸爸去午休了。屋子里空落落的,好清靜的中秋節啊!
晚上,期盼已久的中秋晚會來臨了。邊吃著月餅,邊看著晚會,月亮在霧蒙蒙里發出灰蒙蒙的光。感覺一點意思也沒有。人呢,也沒有了以前的歡快勁兒。
這時候,聽見了外邊斷斷續續的鞭炮聲,有些鎮耳。屋里,還是和平常沒什么兩樣,只是多了月餅的芳香味。
看完晚會,就上床睡覺了。望著被霧籠罩著的月光,忽明忽暗的,宛若少女羞答答的臉龐。
月光還是和以前一樣,澄澈,明亮,唯獨月光下的人變了,變得不一樣了。
記一次中秋節記一次中秋節活動篇二
“哈哈……”一陣響亮的笑聲傳到我耳邊,原來是表姐正在吃甜甜的月餅呢。
我大搖大擺地走到表姐的面前,伸出手,眼睛可憐巴巴地望著表姐。表姐嘆了一口氣,又翻了個白眼,從口袋拿出一個月餅。剛開始,我溫柔地坐在表姐旁邊,突然,我用一眨眼的功夫干掉了這月餅,像兇猛的老虎似的。我對表姐笑了笑,表姐看見了之后,把嘴里的月餅吐了我一身。表姐說:“你的牙齒……”我趕緊閉起嘴巴。
過一會兒,表姐看我還在生氣,對我說:“行了,別生氣了,我們去坐蕩秋千吧。今天可是中秋節。”我不依不饒,氣呼呼地說:“你以為你這樣,我就原諒你了。”
可是……可是……我還是抵擋不了“秋千”的誘惑,答應了。
我和表姐先在大樹上綁好一根粗大的繩子,然后再找個大木板,在木板上打四個洞孔,把繩子綁在大樹上,又從板孔中穿過去,緊緊地綁住。木板下放個大大的石頭,就大功告成。不知不覺,我和表姐玩到吃飯的時候,就和表姐告別了。
我吃完晚飯后,又拿了個月餅,坐在門口,似乎看到了自己和表姐。我對月亮大聲叫喊,把自己的愿望告訴了月亮。月亮好像愿意幫助我,急忙點頭。
就這樣,我一直望著月亮,不肯離開。因為我在想念她,也就是我的表姐。不知道,下一次見面是什么時候;不知道,下次還能和她再過一次中秋節;不知道,這個中秋節我過得開開心心。
記一次中秋節記一次中秋節活動篇三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
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對啦,今天就是中秋節。我和媽媽還有姐姐去做飯,爸爸負責去買月餅。我們分好了工,開始工作啦。媽媽今天做的菜可豐富了,有餃子、小米粥、西紅柿雞蛋湯、餅干、魚、土豆絲和小圓餅,這次可以讓我們大飽口福啦!晚上快到啦,爸爸買回來了好多月餅,有果仁、綠豆、桂花、伍仁、豆沙、火腿、黑芝麻、蛋黃月餅等……看起來就好好吃,尤其是伍仁月餅特別好吃。
月亮快出來啦,我們看著又大又圓的月亮露出來,好像覺得他在給我們躲貓貓一樣。真有趣!我們吃完了飯,消化了以后就坐在外面的亭子里,邊吃月餅,邊看月亮。真有趣。我看到別的同學在玩,我和爸爸說了一聲就去了。我們玩到了11點,就趕緊和媽媽、爸爸、姐姐回去了。我和她們依依不舍的告別,就回家了。
祝在遠方的人,一家團圓,開開心心。
記一次中秋節記一次中秋節活動篇四
今天是中秋節,是全家團圓的日子。可是由于我在私立寄宿制學校讀書,晚上要回到學校。想到不能和爸爸媽媽一起賞月,我的心情低落極了。
回到學校,同學們也和我一樣,對于不能在家過節這件事耿耿于懷。張老師好像看出了我們的心思,笑著對我們說:“今天晚上我們不上自習,我們一起到操場賞月,好不好?”“好”,老師的話音剛落,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喊了出來,不知是誰帶頭鼓起了掌,調皮的劉子豪還跑過去,給張老師一個大大的擁抱。
吃過晚飯,天慢慢地黑下來,我們乘著涼爽的秋風來到操場。此時,月亮已經掀開害羞的面紗,漸漸露出它那發光的臉蛋。老師說:“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和吃月餅的習俗。看,學校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水果和甜甜的月餅呢!”張藝航聽了,一蹦三尺高。“老師,太好了,我們吃月餅吧!”一向磕巴的他,說這句話時居然如此流利。“老師我們做個游戲吧,誰先說出一句描寫月亮的詩句;誰就先吃月餅。”還沒等老師回答,耿浠愽立刻提出了對月誦詩的建議,而且這個建議立刻得到同學們的贊許。
“我先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方晨張口就來,她可是我們班詩歌擂臺賽的金牌得住!“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朱美璇也不甘示弱。“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劉子豪也脫口而出……“張藝航,該你了!”調皮的劉子豪轉身對張藝航說。“露從今夜白,月是……月是……”呀,張藝航忘記了下一句,由于緊張,他的臉憋得通紅,說起話來更磕巴了。他的好朋友張耀文悄悄地提醒到:“每到中秋,身居異鄉的游子都會想起故鄉,因為故鄉的月亮最……”“對,月是故鄉明”。張藝航說完,操場上想起了熱烈的掌聲……隨著同學們的讀詩聲,操場上的氣氛一下子熱鬧起來,歡歌笑語回蕩在學校操場上空。
夜深了,我們吃著甜甜的月餅,欣賞著皎潔的明月,品味著優美的古詩,我們開心極了——因為我們過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團圓節。
記一次中秋節記一次中秋節活動篇五
今天,是我們傳統的節日中秋節,電視上也送月餅。可熱鬧了!
在農歷八月十五這天,爺爺也來我家了。還帶了幾個月餅,和我們一起過中秋節。我樂壞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沙發上來歡度中秋節。
我們一家人吃完晚飯,一起看電視。來等中秋節的到來。
我把月餅都拿出來了。有大的也有小的。爺爺的月餅很大,也很好吃。有杏仁的,有白蓮蓉的,還有椰子味兒的。等很多種餡兒。
月餅真好吃。我們吃完月餅就出去賞月。
過了一會兒,我就去玩兒了。和我朋友一起玩兒。
突然停電了,歡笑聲立刻停止。我想應該是故意停電的。好像在贊美月亮。月光下的城市正美。
過了一會兒。燈亮了歡笑聲還是你那么大。
我喜愛中秋節的夜晚!
記一次中秋節記一次中秋節活動篇六
又是一年月圓時。在臺灣,中秋節是僅次于春節的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臺灣民眾特別重視中秋節,許多習俗代代相傳:賞圓月、食月餅、嘗柚子(文旦),自閩粵先民移民來臺傳承至今數百年。而近二三十年,另一項異軍突起的中秋習俗“烤肉”風靡臺灣。“烤肉”在臺灣人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但這中秋節在臺灣變成烤肉節,一般說來,始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并且漸漸變成了一種習俗,所謂中秋烤肉變成一句理所當然的詞。
美麗的舊習俗——賞月娘
閩南話中,月亮被稱為“月娘”或“月娘媽”。每逢中秋,臺灣民眾大多要“拜月娘”,在香案上擺上月餅、柚子、柿子,祈求闔家平安。
每逢中秋節,夜幕降臨,臺灣千家萬戶大都在庭院、樓臺、地坪擺起月餅,水果等禮品供月,對空朝拜月娘,乞求家庭和睦、團圓。祭月之后,舉家便在清澈月光下賞月敘談,分享供品,共享團圓之樂。也有的人帶著香茗、月餅,到廣場、海濱去歡度良宵,思念親友。
蘊意吉祥的“佑子”——吃柚子
說到吃柚子,也是閩臺地區人民的中秋特色習俗。中秋恰逢柚子產季,吃完烤肉再品嘗解膩的柚子,似乎是再好不過的搭配。而柚子又有“佑子”的諧音,蘊意吉祥,歡慶佳節之余,也討了個“彩頭”。
在臺灣,中秋節吃柚子可不能簡單地一剖兩半了事。柚子皮要剝成花瓣一樣的形狀,好給小朋友做帽子。有的手工達人會在柚子皮上作畫,或是把柚子做成小動物的造型,好看又有趣。中秋之夜,頂著柚子帽的小朋友與家中大人一起賞月,著實一幅溫馨可愛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