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質的演講稿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美麗鄉村演講稿篇一
鄉村在詩人筆下是王維的“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范成大的“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更是汪藻的“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茅茨煙暝客衣濕,破夢午雞啼一聲”。在詩人筆下,鄉村詩情畫意,充滿了質樸的生活和鄉野氣息,有著絢麗的色彩、淳樸的民風與深遠的意境,如夢,如歌,令人如癡,如醉。小時候,我住在畢節郊區的一個小鄉村,她很美,有著村邊青樹,郭外青山,然而,美好大多只存在于詩卷中,存在于過去,現實卻是殘酷的。
終于希望來了,在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了:“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這生動形象表達了我們黨和政府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要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建設美麗中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猶如一股清風吹遍了黔中大地,畢節,這塊開始蘇醒的大地,處處掀起了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美麗家園的活動。新農村建設,讓鄉村不再污水橫流、濁氣熏天;精準扶貧政策,讓鄉村的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邁進;村村通公路修到農家,讓鄉村的金山銀山得以兌現,讓我們的鄉村真正的富足起來!
看,我們的新農村!過去低矮,破舊的農房在國家政策的大力幫扶下,在畢節市委市政府的不懈努力下,一棟棟嶄新的青磚紅瓦小農房修起來了;精準扶貧政策“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和“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的要求,讓我們的鄉村有了內生動力,增強農民增收致富的內在活力與“造血”功能。種果樹,修豬場,讓農民告別面朝黃土背朝天,有了更多的致富路子;曾幾何時,鄉村灰塵漫天,垃圾遍地,泥濘的土路又窄又陡。現在,村村通公路修進了最偏遠的小山村,干凈寬敞的水泥馬路,是鄉村的致富路,更是鄉村的幸福路,小康路,圓夢路!
今年4月,畢節市委專門出臺了《關于深入推進人才扶貧工程的實施意見》,堅持需求導向,深入開展百名鄉鎮科技副職、百名科技特派員、千名農業輔導員、千名領辦創辦農業項目人員、萬名回鄉創業人才、萬名扶貧帶富鄉土人才“雙百千萬人才助力脫貧行動”,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人才扶貧,號角聲聲。如今的烏蒙大地,在“人才扶貧工程”的推動下,一批農業新技術正在推廣、一批農業科技成果正在轉化、一批農村實用人才正在培養、一批特色農業產業正在發展、一批貧困群眾正走在致富路上。畢節市委書記周建琨書記在接受新華網十九大訪談時談到畢節是山地特色的農業大市,把農業的事情做好了,還要考慮做全域旅游,有一個更大的空間、更長的支撐,這樣畢節的“脫真貧、真脫貧”才是可持續的。相信在畢節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不懈努力下,我們的鄉村將更加美麗,我們的小康夢將成為現實,我們的未來將更加美好!
在剛過去不久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貴州省代表團討論時強調:“貴州要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創新發展思路,發揮后發優勢,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續寫新時代貴州發展新篇章,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告誡,在大扶貧戰略創造的有利條件下,科學扶貧,讓我們的鄉村美麗如畫、如詩,讓我們的鄉村步入小康,圓夢小康!
美麗鄉村演講稿篇二
首先感謝領導提供這次學習和交流的機會,xx年10月以來,白泉鄉黨委、政府積極探索推進以“生態白泉〃養生休閑”為主題的“美麗鄉村”試點建設,下面我就白泉鄉xx村“美麗鄉村”建設及鄉村旅游開展情況向大家作簡要匯報。
鄉黨委政府堅持統一建設方向,統編建設規劃,統排建設項目,統籌建設要素,統抓建設管理,從基礎抓起、整體推進,著力塑造規劃科學、村容整潔、生活富裕、鄉風文明的美麗鄉村新形象。
(一)、圍繞一個規劃,全面落實“五好標準”
在試點建設中,白泉鄉緊緊圍繞“生態白泉〃養生休閑”定位,以科學規劃為龍頭,制定“美麗鄉村”建設兩年計劃和五年規劃,堅持好住、好吃、好看、好玩、好購“五好建設標準”,統籌產業發展、土地利用、城鄉建設和生態環保四大要素,依托本地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突出“山”的特色和靈魂,堅持以“發展生態經濟、優化生態環境、弘揚生態文化”為中心,以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旅游發展為抓手,以特色產業為基礎,以規模經營帶動要素聚集,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產品,力爭用兩年的時間,將xx村打造成集旅游休閑、度假觀光、避暑養生為一體的宜居、宜業、宜游美麗村落。
(二)突出兩大重點,全面整治農村環境
1、農村生活垃圾長效保潔全面覆蓋
一是明確責任。與居民簽定門前“三包”責任書,落實環境衛生長期維護責任。該村鄉財政出資添設活動密閉垃圾桶80個。采取“戶集、村收、鄉運、縣處理”,模式進行無害化處理,全鄉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該村達96%。
二是保障有力。鄉財政從有限的財力中每年切出2萬3元用于農村生活垃圾長效保潔,其中5000元用于xx村。鄉政府投入20余萬元新購置1臺垃圾清運車,1臺灑水車,提高衛生清掃保潔質量。
三是強化管理。一方面:采取低保戶輪流出義工定期對三不管地帶進行清掃保潔,邀請離退休村干部及優秀共產黨員充當環境衛生義務監督員,定期巡查督促,加強保潔及管理力度;另一方面建立季度巡查評比制度,提升居民環境衛生意識。堅持狠抓管理不放松,確保衛生狀況不反彈,保持了干凈、整潔的常態。
2、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
一是大力推行“一池三改”,新修化糞池250余口,徹底根除污水及糞水直排現象;二是倡導使用清潔能源,新建沼氣池150余口。
(三)推進三大建設,全面打造美麗鄉村
1、村莊環境建設
一是重抓基礎,整體提升。既從農民群眾最關心、愿望最強烈的方面入手,切實解決農村的臟、亂、差問題;又注重整體形象和內涵提升,使自然生態與人文建筑相映成趣,文化傳承與現代文明相得益彰。
二是因地制宜,彰顯特色。以好住為目標對農房改造升級,緊緊圍繞“以舊村改造為實質,以生產相對集中和土地相對集中為關鍵,以土地合作、就地置換為保證”為要領,大力實施風貌改造工程,加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堅持以農戶為主體,通過政府引導、優化配置、高端設計,采取農戶自籌資金與政府補助相結合的方式,加快建筑風貌打造。政府出資金約200萬元,完成公路沿線82戶農房的美化改造;對邊遠吊散戶、無房戶、危舊房統一規劃建設進行集中安置、新建點子坪、大屋基、火焰坪四處居民點,預計安置160戶800余人。
2、基礎設施建設
重點抓好兩個方面:一是持續改善農村面貌,按照“凈化、綠化、美化、硬化、優化的標準,從整體上改善農村形象。二是基礎設施工程。充分利用縣級相關“三農”項目的實施,按照總體規劃,打捆使用有限資金,著力基礎設施建設。堅持政府引導、部門支持、群眾參與的運作方式,以項目的建設來推動“美麗鄉村”建設進程。
3、主導產業建設
圍繞打造旅游觀光、經濟高效型農業,著力抓好主導產業培育。目前,依靠業主已發展板角山羊、寶山綠源土雞、雪寶山中蜂特色養殖基地各500畝。同時,以7戶養生莊園為載體,突出產業亮點。
(一)環境品位明顯提升
xx村自打造“美麗鄉村”以來,取得了重要成果,路更凈、水更清、天更藍了。
(二)經濟空間有效拓展
一是進步優化了產業結構,使原來種糧食發展到現在成規模的種植各類經濟作物、現有“三木”藥材5000畝,茶葉2586畝,魔芋4500畝,直接經濟收入與xx年相比翻了一番。二是加快了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旅游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我鄉養生莊園及鄉村旅游農家接待點的從業人員已達到200余人。通過發展旅游業,農民不再開荒種藥材,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保護,收入也明顯提高。
(三)生態旅游業發展喜人
一是7戶養生莊園自5月試營業以來,共計接待5000余人,增收約20萬元,二是28戶小規模零散農家接待點自7月竣工以來,每戶均接待50人左右。增收約10萬余元。
(一)、培植觀光農業帶。在火焰坪處流轉土地50畝,成片規模種植野生獼猴桃,供游客觀賞有償采摘;在電子坪處流轉土地80畝化塊種植無公害蔬菜、野菜和中藥材供游客辨認和有償采摘。
(二)在大梁處劃定100畝山林放養野雞、野兔等野生動物,供游客獵取。
(三)在擬建接待中心外圍的灌木林中修建40間可容納1—3人/間的小木屋,以增加吸引力。
(四)將xx村辦公室改造升級為鄉村旅游接待點。
(五)借助白泉鄉平安希望小學收集歸類的民間文物在xx村田灣處修建白泉鄉文物館。
白泉鄉xx村美麗鄉村建設及鄉村旅游發展,在各級領導、各大部門、各位同仁的關心和幫助下,雖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距上級的要求及群眾的意愿仍有不小差距,白泉鄉黨委政府一班人將繼續努力,爭取把白泉鄉打造的更加美麗、更宜居、宜業、宜游。
謝謝大家。
美麗鄉村演講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我叫,是來自一名普通職工。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風光景色一千里,夢繞江南云水鄉》。
我是一個北方人,在我千里之外的家鄉,有著與江南完全不同的景象。那里松勁山高、石多水少、阡陌連天、植被枯黃,少了許多江南水村山郭的詩情畫意。雖然我是一個北方人,但我對杏花春雨江南,一直都有著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懷,渴望能夠在詩畫般的江南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那時的這里沒有小橋流水,有的是污水殘橋;沒有古樸的民居,有的是雜亂的農舍;沒有石板街、一人巷,有的是紛擾的街市、泥濘的村道;當我穿梭于村落街市之間時,假劣產品不絕于市。還有很多農戶因為打不開銷路,守著當地的優良土特產一籌莫展。這樣的景象怎能是令人魂牽夢縈的江南?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特別是在縣鄉兩級政府強力實施美好鄉村建設以來,這里的環境變美了、村莊變靚了、人的精氣神變爽了。
你看那xx村,整齊劃一的鄉村別墅,粉刷一新的房屋、干凈整潔的街道讓人難以相信這是在農村,齊整的綠化、統一的排水,早已和城市接軌,昔日的殘墻破屋已然舊貌換新顏;你看那xx街道,曾經污水橫流、垃圾遍地的“龍須溝”,如今已變成了休閑小廣場,草皮鋪起來了,綠樹種上去了,體育健身器材也安裝起來了,笑容洋溢在每個農民的臉上;你再看那,明塘碧波蕩,粉墻黛瓦重,家家戶戶的“文化墻”上既有人文歷史介紹、水鄉風景畫,也有詩詞書法、名言警句。還有那一灣荷塘,碩大的荷葉亭亭玉立,水鄉的景色令人沉醉。真真是蓮香生藕魚蝦肥,更見古橋猶存啊。
我們xx部門也在積極為美好鄉村做貢獻,深入田間地頭,走遍街道村鄉,開展食品監管,凈化農村市場,讓不合格商品無處身藏。倡導“一村一品”,打造“一所多標”,通過開展商標工作來興業富民。燒餅、xx村的禽蛋、魚鱉、蘿卜這些享譽一方的土特產,紛紛申請了注冊商標,有的還申報了市知名商標、省著名商標。土特產打上了注冊商標,就像插上了翅膀,一下子就飛出了,飛出了。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隨著居住環境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陋習也在悄然改變。家庭之中子孝妻賢,鄰里之間和睦相處,道德楷模層出不窮,“好人”紛紛涌現,文明禮讓蔚然成風,美好鄉村人人共建!
村村優美、家家富裕、處處和諧、人人幸福,可正是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美好鄉村,這正是令人魂牽夢繞的江南云水鄉!
美麗鄉村演講稿篇四
1、多年持續的基礎設施建設,打實了底子。一是鼓勵建房促安居。為改變原先農民住房散、亂、舊、差的狀況,在連續5年舊村改造的基礎上加快拆舊換新力度,僅xx年就新建房屋16幢,現全村85%的村民住進了新房。二是改善交通便出行。以前村里只有1條主干道,房前屋后的各個小巷均為坑洼泥地。為改善環境,xx年底,我村舉債修建了7條水泥路,實現村內主干線水泥路面全覆蓋。三是勤治污水改面貌。針對我村隨處可見亂搭亂建的'廁所、雞舍、豬欄嚴重影響環境。xx年,我村首批完成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全村80%個農戶受益,極大改善了村莊整體面貌。
2、不折不扣做好六邊三化三美工作,美化了村貌。被列為節點村后,及時召開村一攬子會議,對六邊三化三美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同時要求每個村民代表和隊長挨家挨戶進行宣傳,講清講透政策,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了。所以村民們都講上面政策好,免費幫我們的房粉刷起來,對工作也就十分配合和支持,無障礙施工。我村僅用了不到1個月時間,46幢13000平方的外立面粉刷全部完工。而且我村又提早謀劃了“村美”工程,在全村主干道的房前屋后、村口和村辦公室門口等重要節點全部砌上小花壇,美化了環境。
3、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做好了保障。一是縣領導和聯系部門關心支持。我村是經濟薄弱村,村集體零收入。做任何一項工作都離不開縣、鄉領導的支持。在這次工作中,縣委陳書記四次來村調研指導,可以說,在xx歷史上從沒有縣級領導在一個月里面這么頻繁來關心我們,讓我們倍受感動,更信心倍增。此外,聯系領導雷縣、聯系部門電視臺闕臺長他們也多次下村指導,出錢出人出力,我們都非常感謝!二是鄉聯系領導嚴格把關。由于一開始我村“十整治”認識不到位,幾次整治都達不到要求,鄉黨委書記多次親自蹲點到村,身體力行帶領我們干部一項一項整改直至到位。三是村黨員干部團結干事。我村黨員干部紛紛放下手中的工程、生意、放棄休息時間,投入到整個整治工作中去。四是農戶群眾鼎力配合。凡是被叫到參加環境衛生整治的農戶,沒有一個拒絕說不去的。經過近半個多月的連續作戰,我村先后通過了市、縣六邊辦十整治的驗收,也成為鄉環境整治樣本村。現在村民意識比以前強多了,亂推亂放少了,垃圾滿地不見了,環境漂亮了,大家都說整治好!
1、建立機制。將環境衛生長效保潔等工作列入村規民約,不斷鞏固和提升整治的成果。由村統一購買垃圾桶,分發給每家每戶,從源頭解決垃圾難入箱的問題。每周組織垃圾車將“戶集”垃圾清運到村垃圾房,實現“戶集、村收、鄉清運”。
2、擴大宣傳。一是每年固定一個日子為“xx清潔日”,開展宣傳和集中整治。二是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讓孩子們成為環境衛生保潔的先鋒隊和宣傳員,并以此帶動家長參與到自覺行動中來。三是聘請村中學生和老人擔任監督員,評選“巾幗麗人”、“環保小衛士”等,以獎促先。反面典型,給予上榜,并取消一切慰問和惠農政策支持,為打造“潔美”鄉村營造良好氛圍。
3、深化“村美”。扮靚入村口,做美小節點。結合新農村建設,在主要區塊繪制文化墻,彰顯人文氛圍。同時,動員有條件的村民進行民宿改造,為加快融入茶鄉江南旅游線,實現“和、富、美”的“新xx”而積極努力!
各位領導、同志們,以上是我村的一些做法介紹,說的不對的,請各位領導和兄弟鄉鎮(街道)、村的同志們多提寶貴的意見,最后也歡迎大家來我村指導,謝謝!
美麗鄉村演講稿篇五
理想是一個人的奮斗目標。人各有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追求。有改天換地、扭轉乾坤的鴻鵠大志,有隱姓埋名、默默無聞的平凡向往。無論志向如何,都有一個統一的目標,即謀利于己,造福于民。
為了我的理想,我要先跨過大學的校園。我要在那大學的課堂上、圖書館里、在那可敬可親的教授和導師的幫助下,像一只小海鳥一樣,在知識的大海里汲取各種各樣的豐富的知識,以充實我的頭腦,讓我的羽翼變得豐滿、硬朗,最終以優異的成績長出大學的圍墻。
我沒有選擇城鎮,而是選擇了一個偏遠卻又蘊藏著巨大潛力和希望的小村莊,那里需要知識和技術,那里需要我。
于是,一個初秋,在一個平平凡凡的日子里,我匆匆戴上眼鏡,穿上一件湖藍色的連衣裙,走上講臺,開始了我任教的第一天。我的心里即欣喜、激動又滿懷神圣。
講臺上放著一束芳香的野菊花,鵝黃色的花瓣上還帶有幾點露珠,空氣中也彌漫著泥土的芬芳,畫上系了一個紅紙條,上面學者幾個稚嫩的字:“歡迎您,老師!”我感動的環視教室,只見一張張天真淳樸的小臉兒掛著微笑望著我,使我心里熱乎乎的。我平靜了一下心情,開始講課:“同學們,老師帶你們去游長城好不好?”“好!”同學們興奮的回答道,師生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于是,我自然的講起了《長城》一課。通過多媒體電腦,我把長城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展現在同學們面前。同學們仔細的看著,有感情地朗讀著課文。看著他們專心讀出的神情,我的心里蕩起了無法抑制的激動:在我的面前不僅僅是學生,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
晚上,我帶著一絲絲淡淡卻又甜甜的倦意寫在寫字桌前,打開日記本寫道:與你們接觸的第一天,就讓我體會到做一名鄉村教師的意義,我看見你們正迎著初升的太陽,飛騰,飛騰。我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