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意識形態年度工作要點篇一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當前隱藏內容免費查看 單位黨組領導班子對本單位意識形態工作負主體責任。黨組書記是第一責任人,旗幟鮮明地站在意識形態工作第一線,帶頭抓意識形態工作,帶頭管陣地、把導向、強隊伍;黨組成員是直接責任人,協助黨組書記抓好統籌協調指導工作。黨組成員根據工作分工,按照“一崗雙責“要求,抓好分管部門的意識形態工作,對職責范圍內的意識形態工作負領導責任。切實形成黨一把手負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專門機構管理、各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堅決落實***、自治區委、市委和縣委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部署要求,把意識形態工作與xx審執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將意識形態工作納入黨組議事日程,并將意識形態工作作為單位黨組民主生活會和年度述職報告內容,接受監督和評議。 ;意識形態年度工作要點篇二
中共馬鞍山市委辦公室《關于印發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的通知》下發后,我局積極行動、迅速部署,召開黨組會,認真組織學習。使各位成員充分認識到黨組是抓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體責任,書記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承擔直接責任。明確了黨組的責任內容、工作的相關制度、追責的相關情形,使黨組織和領導干部個人明確了抓意識形態工作的基本遵循,也增強了抓意識形態工作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達到統一思想,齊抓共管的目的。目前,全局上下沒有發現在意識形態方面存在明顯問題的人和事。
局黨組中心組在學習《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局黨組抓意識形態工作的具體制度、責任科室,以及一些具體情況的處置辦法。修訂《安監局領導干部黨風廉政責任清單》,并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一崗雙責”的要求,局黨組與各級黨員干部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定期組織黨風黨紀教育、警示教育和作風建設教育活動,將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其中,進一步明確局領導抓意識形態工作的具體責任,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考察評估的基本內容,明確考察評估目標、方式和獎懲辦法。通過建章立制,逐步形成了從黨組到基層黨組織、從黨組織到領導干部、從內容到形式、從落實到評估一整套較為完善的抓意識形態工作制度機制。
在對象上,抓住離退休老干部等關鍵人員,通過座談交流、政策宣貫、事業關懷、生活關心等措施,讓他們經常受到正確思想的教育影響和組織的關懷溫暖,從而不斷堅定信仰信念,樹立正確價值觀念,并定期檢查指導,督促切實落實意識形態工作,抓住全局意識形態工作的“大頭”。在措施上,抓住思想引領、政治一致、價值宣揚、輿論導向等關鍵環節,利用一切時機和場合,創造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氛圍,在潛移默化中教人育人。在時空上,抓住會堂、飯堂及微信、短信等關鍵時機、場所和平臺,確保這些正式、大眾、主流場所和平臺的健康、規范、有序,在細微之中保障意識形態工作扎實到位。
局黨組不斷創新意識形態建設的載體和方法,利用多種途徑,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努力培養干部職工良好的道德風尚。利用黨組中心組擴大會,認真組織學習黨的十八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學總書記重要系列講話、“一準則兩條例”、《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黨委工作方法》等重要理論,今年以來先后組織19次黨組中心組擴大會,進行集中學習。利用“道德講堂”,對全局干部職工進行黨的知識教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在全局逐步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持續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通過安全知識進企業、進學校、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公共場所,發放安全生產宣傳品、舉辦安全生產板報評比,舉辦安全生產知識演講比賽,大力營造安全和諧的社會氛圍;積極組織志愿者20多人到結對幫扶村-當涂縣三聯村開展幫扶活動,并走訪慰問了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困難老黨員,先后為三聯村籌措資金近百萬元,為該村建橋修路等。深入幫扶結對單位含山縣清溪鎮白衣村慰問20戶貧困家庭。通過組織系列活動,幫助廣大干部群眾正確理解全會提出的新觀點、新要求、新實踐,引導大家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
意識形態年度工作要點篇三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意識形態工作處于前沿陣地尤需高度重視。新形勢下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總體向上向好,但仍一定程度存在虛而不實、散而不聚、持而不久的問題。體制機制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長期性,從體制機制建設入手,對切實增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強化黨政協同,完善意識形態工作領導體制
高校意識形態工作“虛而不實”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有的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游離于學校教學科研等中心工作之外,脫離師生工作學習實際,自說自話,師生往往聽而不聞,工作效果不佳。究其體制原因,主要是高校黨務工作與行政工作缺少協同。長期以來,高校黨的組織與行政組織雖然都屬機關部門,但業務上往來不多,工作上交叉較少,黨政彼此不夠了解和理解的現象比較突出,這不利于意識形態工作的順利開展。好的意識形態工作應該像空氣一樣自然,像細雨一樣潤物無聲,像鹽一樣溶解于食物菜肴之中。這就決定了黨務工作屬性的意識形態,必須與教學科研等日常行政工作融通起來。體制上需要在黨的工作體系與行政工作體系之間搭建橋梁和紐帶,強化黨政協同。
黨政協同,既包括堅持和完善黨政共同議事制度,即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以及學院黨政聯席會議制度,也包括建立和健全工作協同促進制度,在各層面推行干部交叉任職制度,以有效增強各級干部對黨政工作的全面認識和統籌推進。第一,在學校層面,中共黨員的校長同時任黨委副書記,領導分工中應明確黨員校長在意識形態工作方面的職責和權力,并建立問責機制。第二,在機關職能部門層面,職能部門負責人可在工作關聯緊密的黨政部門之間兼職。比如資助、就業、團委等部門負責人可在主要負責學生意識形態工作的黨委學生工作部兼職,人事、科研、工會等部門負責人可在主要負責教師意識形態工作的黨委教師工作部兼職。第三,在學院層面,黨員院長同時任學院黨委副書記或學院黨委委員,參與討論決定和貫徹落實學院師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黨的建設工作。第四,在支部層面,實行教師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制度,即支部書記既是學術帶頭人,又是黨建和意識形態工作帶頭人。這樣,在學校的各個層面,黨務工作者與行政工作者、黨務工作者與學術負責人之間建立起以職務和職責為基礎的協同機制,會有力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
強化部門聯動,完善意識形態工作運行機制
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散而不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相關工作分散在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單兵作戰,缺少配合,就像一個個珠子,因為沒有一根主線貫穿而散落各處。如果說過去在點位和局部上著力,還能適應傳統的相對獨立穩定的環境,那么新形勢下,意識形態工作借助新興媒體,傳播方式網絡化、輻射化,蝴蝶效應明顯,不可預見性大大增強,對傳統的工作方式提出了嚴峻挑戰。推進意識形態工作“由散到聚”,建立部門聯動機制成為必然。
部門聯動,可借鑒新聞傳播領域的“中央廚房式”理念,推行“匯聚信息、集中研判、多元聯動、及時互饋”的“上下往復”的閉環式工作模式。第一,“由多到一”,實現信息匯集。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部門涉及宣傳、組織、統戰、教務、科研、學生、保衛、信息化等職能部門以及各院系所等教學科研部門,這些部門涉及意識形態安全,信息應及時報送聯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第二,“去粗存精”,實現精準研判。一般信息由宣傳部門研判,重要信息由各方聯合研判,并作出相應工作安排。第三,“由一到多”,實現多元聯動。根據研判結果,由各部門在各自工作領域協同應對,共同發力,形成合力。高校意識形態的陣地建設一般包括課堂、網絡、校報、廣播、電視、論壇、講座、報告、教材、涉外項目等等,意識形態載體多樣,陣地之間要聯手聚焦、積極應對。第四,“由多到多”,實現信息互饋。工作信息要在協同部門間順暢流動,互通有無,并相互轉換借力。工作階段性成效以及新的重要信息要及時反饋給聯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進行再次集中研判、多元聯動,以此類推,循環往復,形成工作閉環。
強化分工負責,夯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體系
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持而不久”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有些高校把意識形態工作看成是可有可無的軟任務、額外工作,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時斷時續,不能一貫持久。問題的實質是責任體系沒有有效地建立起來。目前多數高校建立了意識形態責任制,但責任意識和責任落實停留在上層,高校黨委普遍重視意識形態工作,但逐級衰減,到基層單位和具體人身上就不甚了了。要強化和夯實“分工負責”這個關鍵環節。在意識形態的領導和責任體系中,當前定位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宣傳部門組織協調,相關單位分工負責”,比起“宣傳部門牽頭負責、相關單位積極配合”要更進一步,責任重心更加下移。“分工負責”是這一責任體系中的末端,頂層設計再好,末端不能落實落細落小,也不會收到良好效果。
分工負責,主要是抓好明責、履責、問責三個關鍵環節。一是明晰責任主體。意識形態工作的責任主體與高校內部治理結構密切相關,一般來說,包括六個方面責任主體,即“當事人”“條狀管理部門”“塊狀管理部門”“協調單位”“分管領導”和“主體責任者”。以教師違反“課堂講授有紀律”為例,責任主體包括當事人本身;以“條”管理為主的學院主管教學負責人、學校教務部門;以“塊”管理為主的系所黨支部、學院分黨委;以“協調統籌”為職責的黨委宣傳部門;以“一崗雙職”承擔責任的分管教學和分管意識形態工作的學校領導;以承擔“主體責任”的學校黨委和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責任人”的學校黨委書記。可見,責任主體分層分類,比較復雜,需要構建校黨委、學院分黨委和系所黨支部三級責任體系,明確直接責任、主要責任、領導責任等及相應責任清單,否則就會導致責任不清、難以落實。二是細化工作流程。工作流程是工作事項的活動流向順序,包括任務流向、任務交接和內在協調與控制機制。高校意識形態各類陣地管理,不僅要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分兵把口,各負其責,更要細化流程,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三是建立問責制度。只有責任而沒有追究和獎懲,久而久之,責任也將淡化。要嚴明紀律規矩,強化監督檢查,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推動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硬落實。
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體制、機制和責任體系實際上回答了高校意識形態工作“誰來干”“怎么干”“干不好怎么辦”的問題。由于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涉及眾多,比較復雜,特別需要注重把握“時、度、效”。“時”是時機、節奏,“度”是力度、分寸,“效”是效果、實效。工作中應根據高校類型、區位環境、形勢特點等而具體分析,區別對待,綜合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