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師德修養心得體會字篇一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神圣職責,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范。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自從踏上三尺講臺,我深感“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光榮稱號的沉重。作為教師,知識的傳播者,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能夠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行,以良好的言行舉止,崇高的道德情操去影響、去感染學生,如同在師范讀書時的那句校訓:學高為師,身正是范。
熱愛教師的職業,愛崗敬業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前提。我覺得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盡心盡力,每一種職業都是社會的必要組成部分,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每一個人都是平凡的,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好平凡的事,恰恰就是不平凡。
對教師職業的熱愛,忠于教育事業,愛崗敬業是作為一名合格教師必須具備的職業道德。通過自己的教學使學生具備了相關的知識,看著自己付出的努力獲得了回報,內心充滿了成就感,在新的教學工作中也就有了動力。
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平等對待學生是新時期教育老師必須具備的學生觀。現在學校提倡教師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這也是全社會都普遍認同的教育觀點。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才會關心學生,了解學生,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才不失師德風范。
但“人非圣賢,熟能無過。”更何況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學生犯了錯誤,也不能不管。我也常會和學生交流。讓學生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感受自己的所作所為給別人造成的傷害,這樣孩子會從內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從根本上改正錯誤。其實學生完全能夠從你的表情和語氣中感受出你是善意還是惡意。我想只要你是善意的,真誠的,真正的熱愛每一個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學生完全能接受你的批評和意見。
精通教學業務是教師之所以成其為教師的關鍵。韓愈曾經說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只有精通業務,才能將科學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而不致于誤人子弟。倘若學生給你提出的問題你總是不能準確地解答,在學生心中的威信也就會逐步喪失。到那時學生對你已沒有信心可言,對你所教授的.學科也不可能再有興趣,當然也不可能學好這門課程。隨著美術課程特別是拓展內容的不斷更新,我仍有許多能力目標把握不住,鉆研得還不透徹,上起課來有些力不從心。另一方面,每個人都有他不同于其他人的長處和優點,學生在某方面超越教師的可能性甚大,所以,老師應該對學生的人格、思想、情感、意志給予充分的尊重。總之,我認為提高教學技能和水平,仍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通過回顧和總結,結合自己的體會,我對教師師德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師德建設是教師個體成長和自我完善的需要。我們不能因為其它行業的濃厚的商業氣息而使教師這個職業沾染銅臭味兒,也不應該因為別人的墮落而放棄自己的追求、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教師的責任重大,教師的使命感要加強。
工作作風不夠扎實,遇到困難不能知難而進,有時有任其自然的松懈思想。在教學實踐中有時畏首畏尾,對學生的思想動態了解得還不夠,因此解決學生的思想上的問題常常不能得心應手。
今后,我將繼續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的思想,用自己的真誠之心培育人。我相信只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刻苦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定能夠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師德修養心得體會字篇二
教育是以人育人的事業,教師作為這一特殊的職業,直接負擔著培養下一代健康成長的歷史重任,因此,師德比其他職業道德,有著更加強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教師形象是每個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先決條件,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教師不斷進取,贏得成功的力量所在。
愛崗敬業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是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基石。對于教師來說,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就是忠誠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社會與人民對教師寄予重望,因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學生本人和家長對教師也寄予很高的期望。我們不能設想一個沒有敬業精神的教師能夠為培養人才的教育工作盡心盡力,所以只有教師具備了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才會在教育實踐中,全身心投入,潛心鉆研業務,努力掌握現代科學理論知識,廣泛搜集最新教育信息,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同時有了對事業熱愛之心,就會甘于平凡,為人民的教育事業默默奉獻,在平凡的三尺講臺上奉獻自己的才智和畢生的精力。
一個人最崇高的愛是愛別人,一個教師最崇高的愛是全心去愛每一個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也是對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重要標志。許多教育家都指出,沒有對學生的愛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愛是教育學生的前提。所以教師要真正實意關心學生,充分尊重、信任學生,嚴格要求學生,教師只有內心充滿對學生的愛和尊重,才會事事從學生的利益出發,處處為學生著想,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在他們取得點滴成績時投去贊許的眼光,同時教師的愛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是增強師生關系的潤滑劑。
作為一名教師,我堅持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平等待人,因材施教,平時注意全面了解學生動態,經常找他們談心,交流思想,增進感情,如果有人因病缺課,我盡力爭取時間給予補課,做他們的良師益友,對后進生,更是對他們循循善誘,做耐心、細致的教育工作,用真誠去感化他們,因此得到了學生的信賴,他們把我當成知心朋友,有什么心事都跟我談。記得有一次,我收到一位學生給我的一封信,信中訴說了他因學習成績差經常被媽媽打罵的苦惱,要求老師給予幫助,我及時找該生談話,對癥下藥,指出他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同時發掘他的閃光點,并通過家訪,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使該生慢慢克服了學習上的困難,經過努力,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在家長面前找加了自信。
教師尊重學生,愛學生,不僅意味著最終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擁戴,提高教育的功效,也還意味著教師能虛心地向學生學習,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與學生一起成長,共同進步。
除了父母,教師是學生相處時間最多,對學生影響最大的人。教師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學生總是以老師做為模仿效法的對象,老師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都會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留下烙印,對學生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加里寧有這樣一段話:"教師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鏡子前,外面有幾百雙精細的,富于窺伺出教師優點和缺點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斷地盯視著他。"因此,教師必須十分注意自身的修養,嚴格要求自己,把做人與育人統一起來,時時處處做學生的`良好榜樣,以大方得體的儀表,穩重端莊的舉止,親切和藹的態度,文明禮貌的語言,嚴謹持重的行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種無聲無形的教育動力,去感召學生,啟迪學生,最終達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目的。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學生能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教師的不學無術?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成為一條常流常新的小溪。高超的學識本領不僅是教師自我完善的基礎,是從事教學工作的保證,還是教師樹立教學威信的源泉。面對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世界,教師不能墨守陳規,固步自封。現代社會、現代教育的急劇變革向教師提出挑戰,要求教師承擔多重角色,要求教師具有多方面、綜合性的能力,因此,教師應樹立起"終身學習"、"永遠探索"的思想,在教育實踐中,潛心學習理論,運用理論,鉆研業務,掌握現代科學知識,發揚探索和創新精神,為教育事業不斷攀登,終生奮斗。
做為一個教育工作者,要對立良好的職業道德,時時以育人者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好自己的人格,處處為人師表。要認真鉆研教育學、心理學、人才學,關心現代信息,要打破門戶之見,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博取眾長,使自己的常識專精博覽,以適應兩教育的要求,為培養現代化高素質人才而努力。
師德修養心得體會字篇三
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推動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教師是關鍵。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僅需要教師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不斷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更需要教師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素質。根據市教育局《關于開展師德師風活動的實施意見》精神,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在我校開展了已將近一年。一年來,學校上下高度重視,各部門團結協作,各位教師認真落實,截止到目前,活動已經取得了較為明顯的進展,全校教師的師德師風素養得到了新的提高。在“師德師風”建設的強力推動下,學校新近提出的“厚德教育”的素質教育新模式也得到更加扎實的推進。學校的各項事業正在蓬勃發展。“師德師風”建設在很大程度上凈化了校園,統一了思想,為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學校“人文環境”的進一步優化也促使廣大教師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從而使得育人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厚德教育”模式是學校領導班子在廣泛征集了全校師生的意見后,將“厚德、強能、塑美、求真”的校訓精神高度濃縮而成的。這一新模式是對素質教育的一次新的探索和嘗試,對于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和新課程標準下開展素質教育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厚德教育”是一個綜合性的體系,它不僅回答了學校的辦學思想和理念,而且對于學校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前瞻性的判斷,即學校發展的原動力是學校的靈魂x學校文化,學校發展的根本是師生的發展。那么,如何在現有條件下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呢?“厚德教育”認為,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至少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師德高尚、愛崗敬業、教藝精湛。師德作為一個優秀教師的首要條件被提出是富有深意的。因為只有一個師德高尚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具有道德感和責任意識的學生,才能培養出為社會所用的合格公民。因此,“厚德教育”這一素質教育新模式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對教師師德水平的要求,廣大教師應該在貫徹“厚德教育”模式的同時著力提高自己的師德水平,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多的引導、示范、感召自己的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準。
學校是教師的精神家園,因此“師德師風”建設也是學校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x初級中學歷來把學校文化建設放在一個突出的位置,學校領導始終強調“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x初中優良的校園文化環境為“師德師風”建設的順利開展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因此,從《x初級中學“師德師風建設”行動方案》的制定到領導小組的成立,從活動的前期策劃到后期總結,無不滲透著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的“x文化”,“x文化”像一縷縷花香,滋潤著每位x人的.心田。x初中有意識的將“師德師風”建設融入學校文化建設中,使得兩者相互促進,協調發展。這次“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年的順利開展是和x優良的校園文化傳統分不開的,我們相信,隨著x校園文化建設的進一步推進,“師德師風”建設也將得到更深入的推進,為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障。
“一所學校就是一個文化共同體”,這是說學校里的每位師生都是學校文化的創造者、傳承者,學校文化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每位師生的精神世界。學校精神則是學校文化的最核心部分,它是一所學校發展的最原始的精神動力和精神磁場。x初級中學繼承了x系列學校所共有的“團隊、拼搏、感恩”的“學校精神”,也正是這種學校精神不斷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x人勇于開拓、銳意進取,不斷突破自我,追求卓越。學校精神已經深深融入了x人的血液,成為x人所共有的“精神印記”。在學校精神的引領下,“師德師風”建設正在有條不紊的開展著,我們相信,“師德師風”建設一定能夠更加扎實的推進,“學校精神”將永不褪色。
x初級中學“師德師風建設年”將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但是每位教師自己的“師德師風建設”將永遠不會停止,希望每位x人都能夠發揚學校精神,在“厚德教育”模式的指導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x初中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師德修養心得體會字篇四
本人長期堅持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學習《教育法》、《教師法》,按照《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嚴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會公德。作為一個教師,我能忠誠于黨與人民的教育事業,做到為人師表。
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學識,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業務水平,嚴格執行師德規范,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心、愛崗敬業。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重視對每個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良好個性的培養,不用學習成績作為唯一標準來衡量學生,與每一個學生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系,關心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努力發現和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在優秀品質,堅持做到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家長的關系,并與家長相互探究如何使學生發展的方法、措施。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利用思想政治學科特點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已經全面推開,在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結合自己所教的學科,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英語課上,我把英語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為學生創設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學習情境,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發現,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提高學習能力。使學生的知識來源不只是老師,更多的是來自對書本的理解和與同伴的交流,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
在平時的工作中,我能和同事友好相處,小事講風格,大事講原則。“三人行必有我師”,積極向每一位老師學習,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在得與失中思索,自己一直奉行踏實工作、虛心學習的原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揚長避短,爭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師德修養心得體會字篇五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在概括教師的職責時,把“傳道”放在“受業”之前,意在突出“傳道”乃是為師者的首要任務。人的素質包含多方面的內容,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便是人的道德品質,只有當后來者具備良好道德品質,才能使前輩的事業后繼有人。
那么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從哪里來呢?教師的培養是重要的途徑之一。教師在培養學生時,最主要的手段便是“言傳身教”。所謂“身教”,就是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用自身高尚的道德素養影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美化學生的心靈,造就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是對青少年而言,由于他們仍處于“偶像崇拜”期,故對教師的所作所為會有意無意地進行模仿。如果教師道德修養欠佳,則將或使學生因失望而陷入道德迷惘,或使學生因盲目效仿而趨于道德墮落。反之,如果教師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則將使學生在敬佩中得到熏陶,在模仿中提高修養。
成千上萬的`學生的道德品質是構成整個社會公德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學生正是在學校里形成了基本的道德觀之后再走向社會的,而每個人,尤其是在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之后,至少將在學校里接受九年教育,有相當一部分還要讀高中,上大學。因此,全社會的人,其道德品質的形成,都深深地留著教師的烙印,受到過教師的直接影響。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不得不承認:師德是社會的母題。
事實正是如此,我們無論是從名人的回憶錄中,還是在凡人的閑談中,凡涉及其老師的,大多印象最深的便是老師的人品。讀魯迅的《藤野先生》,魏巍的《我的老師》,我們深深地感覺到:老師那正直的人品,那對職業的忠誠,對弱者的同情與對學生的愛心,正是學生終生難舍的珍寶。
其實,教師的影響絕不限于自己所教的學生,也不限于自己所處的學校,而是涵蓋著全社會。中國向來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孔夫子被尊為“萬世師表”,足以證明教師的影響是跨越時空的。雖然孔子的世界觀已不能為今人全盤接受,但它的人品,它的一些道德觀,仍被批判地繼承著。今日的教師,在人們的心目中享有較高的威望。人們之所以尊重教師,并非因為教師有權有錢有勢(事實上這些往往是教師們所不具備的),而是因為教師的才學與人品。教師的道德取向,往往成為社會的向導。
有許多教師常常埋怨:教師所得并不多,但社會對教師的要求卻十分苛刻。其實,這種怨言大可不必。人們之所以對教師提出苛刻的要求,那是因為他們在無意中把教師當成了自己的“偶像”,從內心深處,他們覺得教師應是十全十美的完人,他們希望教師正在他們的心目中保持完美。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們正是把對社會道德的希望寄托在教師身上。尤其是當人們看到了許多腐敗現象,感覺到一部分人的道德淪喪之后,他們殷切地希望教師能守住道德防線。這是人心向善的表現,是人們對教師最大的信賴。因此當教師作了不該做的事,別人提醒道:“你是教師”時,我們千萬別忙著以“教師也是人”來自辯。教師當然也是人,但教師在社會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決非一般的人,而是堪為表率的人。人們給了教師這樣的地位,教師就有義務承擔起這樣的職責。
是的,教師主要的責任是教好自己的學生。但是僅僅做到這一點,還是難以令人滿意的。在道德取向問題上,全社會都將把目光投向教師。人們把教師道德修養的好壞,作為評判社會道德風尚的一大標志,作為自己修身養行的一個坐標。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更有理由認為:師德是社會的母題。
師德修養心得體會字篇六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神圣職責,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范。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自從踏上三尺講臺,我深感“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光榮稱號的沉重。作為教師,知識的傳播者,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能夠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行,以良好的言行舉止,崇高的道德情操去影響、去感染學生,如同在師范讀書時的那句校訓:學高為師,身正是范。
熱愛教師的職業,愛崗敬業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前提。我覺得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盡心盡力,每一種職業都是社會的必要組成部分,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每一個人都是平凡的,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好平凡的事,恰恰就是不平凡。
對教師職業的熱愛,忠于教育事業,愛崗敬業是作為一名合格教師必須具備的'職業道德。通過自己的教學使學生具備了相關的知識,看著自己付出的努力獲得了回報,內心充滿了成就感,在新的教學工作中也就有了動力。
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平等對待學生是新時期教育老師必須具備的學生觀。現在學校提倡教師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這也是全社會都普遍認同的教育觀點。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才會關心學生,了解學生,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才不失師德風范。
但“人非圣賢,熟能無過。”更何況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學生犯了錯誤,也不能不管。我也常會和學生交流。讓學生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感受自己的所作所為給別人造成的傷害,這樣孩子會從內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從根本上改正錯誤。其實學生完全能夠從你的表情和語氣中感受出你是善意還是惡意。我想只要你是善意的,真誠的,真正的熱愛每一個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學生完全能接受你的批評和意見。
精通教學業務是教師之所以成其為教師的關鍵。韓愈曾經說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只有精通業務,才能將科學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而不致于誤人子弟。倘若學生給你提出的問題你總是不能準確地解答,在學生心中的威信也就會逐步喪失。到那時學生對你已沒有信心可言,對你所教授的學科也不可能再有興趣,當然也不可能學好這門課程。隨著美術課程特別是拓展內容的不斷更新,我仍有許多能力目標把握不住,鉆研得還不透徹,上起課來有些力不從心。另一方面,每個人都有他不同于其他人的長處和優點,學生在某方面超越教師的可能性甚大,所以,老師應該對學生的人格、思想、情感、意志給予充分的尊重。總之,我認為提高教學技能和水平,仍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通過回顧和總結,結合自己的體會,我對教師師德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師德建設是教師個體成長和自我完善的需要。我們不能因為其它行業的濃厚的商業氣息而使教師這個職業沾染銅臭味兒,也不應該因為別人的墮落而放棄自己的追求、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教師的責任重大,教師的使命感要加強。
工作作風不夠扎實,遇到困難不能知難而進,有時有任其自然的松懈思想。在教學實踐中有時畏首畏尾,對學生的思想動態了解得還不夠,因此解決學生的思想上的問題常常不能得心應手。
今后,我將繼續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的思想,用自己的真誠之心培育人。我相信只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刻苦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定能夠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師德修養心得體會字篇七
1、愛崗敬業方面表現要更加突出。我平時工作上,愛崗敬業,認真上課,努力學習,勇于創新。雖然我很清楚地知道,熱愛教師的職業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但是在教育工作中與有經驗的教師相比自己做的還不夠。
2、在學習方面不夠堅持。我經常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天天學習新課程理念,積極參與實驗活動,經常與本組教師探討相關的問題。同時,還撰寫相關的實踐論文、案例、說課稿和教學設計,以便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而這些都不是經常性和自覺性的,這都是為了完成任務。現在深入剖析起來,要想不斷適應教育形勢的發展,成為一名合格的新時代教師,就得必須不斷地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使自己的業務水平能盡快的提高起來。
3、在關心學生方面再耐心和民主一些。平等民主對待學生是做好教學工作的一個關鍵,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這一點大家都認同。但是,我自己有時上課時,學生不聽話,因缺乏耐心民主,也常訓學生,現在仔細回想起來,對待調皮學生確實要再耐心些。
4、在教學中不敢勇于創新。本人雖然能運用新理念來指導教學實踐工作,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但是,目前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方法還是有點滯后,課堂上還是未能完成教學進度,而突略對學生各方面發展的訓練和培養,沒能真正地做到放手給學生,讓學生真正地成為課堂的主人。同時,自己思想認識還放不開,總是顧慮太多。另外,對待學生更加“愛心、細心、耐心”些。比如有時對待學生的錯誤,再多些循循善誘的教育,使其改正錯誤。
1、思想認識不太高,對學習教育教學理論不夠深入、堅持,對理論指導實踐的意義認識也不太足。還有理論學習不能夠與實踐緊密結合,對理論聯系實際的精神實質認識不足,在學習中沒有能夠很好地結合自身實際與學校情況進行有效的反思。
2、愛崗敬業精神不夠,缺乏刻苦專研精神和態度,工作中不善于總結經驗和反思,服務意識不高,缺乏耐心和責任心,思想懶惰,缺少時代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責任感。
3、愛心沒有很好的培養和樹立,因而缺乏愛心的激發、永保愛心不夠而出現敷衍塞責現象。
4、忽視了家長在教育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忽視了三位一體的教育策略的重要性,使自己的工作不夠主動,與家長聯系、溝通得比較少。
1、端正學習態度,自覺、主動加強理論學習。
第一是要加強對教育經典著作的學習,不斷充實自身的教育理論意識;
第三是要在學習中做到結合實際深入思考,并能利用理論來指導實踐工作。
2、在工作中要嚴于律已,以身作則,真正做到為人師表。保持平和心態,不要過于急燥。在對待學生方面,要做到平等、公正的態度。特別是對待困難學生要有耐心,有恒心,對待不聽話的學生,可以采用一些比較隨和的辦法,別讓師生關系僵化,因為這樣的效果就不大好。因此,要時刻為人師表。
3、在工作過程中,應該虛心聽取學生們的意見和建議,提高自身的教育意識,增強自己敢于同不良現象做堅決斗爭的勇氣,這樣才能樹立良好教師的自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