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青松的詩句唯美篇一
《題流溝寺古松》
作者:白居易
煙葉蔥蘢蒼麈尾,霜皮剝落紫龍鱗。
欲知松老看塵壁,死卻題詩幾許人。
《題遺愛寺前溪松》
作者:白居易
偃亞長松樹,侵臨小石溪。靜將流水對,高共遠峰齊。
翠蓋煙籠密,花幢雪壓低。與僧清影坐,借鶴穩枝棲。
筆寫形難似,琴偷韻易迷。暑天風槭槭,晴夜露凄凄。
獨契依為舍,閑行繞作蹊。棟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棲。
《庭松》
作者: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當我階。亂立無行次,高下亦不齊。
高者三丈長,下者十尺低。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臺。朝昏有風月,燥濕無塵泥。
疏韻秋槭槭,涼陰夏凄凄。春深微雨夕,滿葉珠蓑蓑。
歲暮大雪天,壓枝玉皚皚。四時各有趣,萬木非其儕。
去年買此宅,多為人所咍。一家二十口,移轉就松來。
移來有何得,但得煩襟開。即此是益友,豈必交賢才。
顧我猶俗士,冠帶走塵埃。未稱為松主,時時一愧懷。
《僧院松》
作者:曹松
此木韻彌全,秋霄學瑟弦。空知百馀尺,未定幾多年。
古甲磨云拆,孤根捉地堅。何當拋一干,作蓋道場前。
《題子侄書院雙松》
作者:曹唐
自種雙松費幾錢,頓令院落似秋天。能藏此地新晴雨,
卻惹空山舊燒煙。枝壓細風過枕上,影籠殘月到窗前。
莫教取次成閑夢,使汝悠悠十八年。
《松》
作者:成彥雄
大夫名價古今聞,盤屈孤貞更出群。
將謂嶺頭閑得了,夕陽猶掛數枝云。
《澗松》
作者:崔涂
寸寸凌霜長勁條,路人猶笑未干霄。
南園桃李雖堪羨,爭奈春殘又寂寥。
《松鶴》
作者:戴叔倫
雨濕松陰涼,風落松花細。
獨鶴愛清幽,飛來不飛去。
《詠南岳徑松》
作者:狄煥
一陣雨聲歸岳嶠,兩條寒色下瀟湘。
客吟晚景停孤棹,僧踏清陰徹上方。
《憑韋少府班覓松樹子》
作者:杜甫
落落出群非櫸柳,青青不朽豈楊梅。
欲存老蓋千年意,為覓霜根數寸栽。
《題唐興寺小松》
作者:杜荀鶴
雖小天然別,難將眾木同。侵僧半窗月,向客滿襟風。
枝拂行苔鶴,聲分叫砌蟲。如今未堪看,須是雪霜中。
《觀鄰老栽松》
作者:耿湋
雖過老人宅,不解老人心。何事斜陽里,栽松欲待陰。
《戲題松樹》
作者:皎然
為愛松聲聽不足,每逢松樹遂忘還。
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閑云似我閑。
《畫松》
作者:景云
畫松一似真松樹,且待尋思記得無
曾在天臺山上見,石橋南畔第三株。
《贈閭丘宿松》
作者:李白
阮籍為太守,乘驢上東平。剖竹十日間,一朝風化清。
偶來拂衣去,誰測主人情。夫子理宿松,浮云知古城。
掃地物莽然,秋來百草生。飛鳥還舊巢,遷人返躬耕。
何慚宓子賤,不減陶淵明。吾知千載后,卻掩二賢名。
《松》
作者:李嶠
郁郁高巖表,森森幽澗陲。鶴棲君子樹,風拂大夫枝。
百尺條陰合,千年蓋影披。歲寒終不改,勁節幸君知。
《高松》
作者:李商隱
高松出眾木,伴我向天涯。客散初晴候,僧來不語時。
有風傳雅韻,無雪試幽姿。上藥終相待,他年訪伏龜。
《題蘇仙宅枯松》
作者:李涉
幾年蒼翠在仙家,一旦枝枯類海槎。
不如酸澀棠梨樹,卻占高城獨放花。
《松》
作者:廖匡圖
曾于西晉封中散,又向東吳作大夫。濃翠自知千古在,
清聲誰道四時無。枝柯偃后龍蛇老,根腳盤來爪距粗。
直待素秋搖落日,始將凡木斗榮枯。
《栽松》
作者:劉得仁
翠色凜空庭,披衣獨繞行。取從山頂嶮,栽得道心生。
未弱幽泉韻,焉論別木聲。霜天殘月在,轉影入池清。
《廟庭偃松詩》
作者:劉禹錫
勢軋枝偏根已危,高情一見與扶持。忽從憔悴有生意,
卻為離披無俗姿。影入巖廊行樂處,韻含天籟宿齋時。
謝公莫道東山去,待取陰成滿鳳池。
《松》
作者:陸肱
雪霜知勁質,今古占嘉名。斷砌盤根遠,疏林偃蓋清。
鶴棲何代色,僧老四時聲。郁郁心彌久,煙高萬井生。
《禁中春松》
作者:陸贄
陰陰清禁里,蒼翠滿春松。雨露恩偏近,陽和色更濃。
高枝分曉日,虛吹雜宵鐘。香助爐煙遠,形疑蓋影重。
愿符千載壽,不羨五株封。倘得回天眷,全勝老碧峰。
《品松》
作者:孟郊
追悲謝靈運,不得殊常封。縱然孔與顏,亦莫及此松。
此松天格高,聳異千萬重。抓拏巨靈手,擘裂少室峰。
擘裂風雨獰,抓拏指爪傭。道入難抱心,學生易墮蹤。
時時數點仙,裊裊一線龍。霏微嵐浪際,游戲顥興濃。
品松徒高高,雌鳴詎嗈嗈。賞異尚可貴,賞潛誰能容。
名華非典實,翦棄徒纖茸。刻削大雅文,所以不敢慵。
《古松》
作者:齊己
雷電不敢伐,鱗皴勢萬端。蠹依枯節死,蛇入朽根盤。
影浸僧禪濕,聲吹鶴夢寒。尋常風雨夜,應有鬼神看。
《新栽松》
作者:齊己
野僧教種法,苒苒出蓬蒿。百歲催人老,千年待爾高。
靜宜兼竹石,幽合近猿猱。他日成陰后,秋風吹海濤。
《題張老松樹》
作者:宋之問
歲晚東巖下,周顧何凄惻。日落西山陰,眾草起寒色。
中有喬松樹,使我長嘆息。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何人為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距離有多遠
世間所有行走的生命,乃至活物,就是一種存在而已。
也許缺少了溫度。
青松的詩句唯美篇二
青松的`樹干,樹枝是很好的木料,已經有很多人把它做成了家具。青松還可以做紙,人造纖維板,藥材等等。它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人類。如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青松的詩句,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青松的詩句唯美篇三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詩句吧,詩句是詩的句子,泛指詩作。你所見過的詩句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贊頌青松的唯美詩句,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古甲磨云拆,孤根捉地堅。——曹松《僧院松》
二、寒暑不能移,歲月不能敗者,惟松柏為然。——蘇轍《服茯苓賦敘》
三、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剪伐誰能送。——杜甫《古柏行》
五、為愛松聲聽不足,每逢松樹遂忘還。——皎然《戲題松樹》
六、寄言青松姿,豈羨朱槿榮。——皇甫松《古松感興》
七、修條拂層漢。密葉障天潯。——范云《詠寒松詩》
九、幾年蒼翠在仙家,一旦枝枯類海槎。——李涉《題蘇仙宅枯松》
十、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李白《南軒松》
十一、倚空高檻冷無塵,往事閑徵夢欲分。——韓溉《松》
十二、高松出眾木,伴我向天涯。——李商隱《高松》
十三、地聳蒼龍勢抱云,天教青共眾材分。——李山甫《松》
十四、何當凌云霄,直上數千尺。——李白《南軒松》
十五、緣岸蒙籠出見天,晴沙瀝瀝水濺濺。——皎然《赤松》
十六、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杜甫《古柏行》
十七、枝壓細風過枕上,影籠殘月到窗前。——曹唐《題子侄書院雙松》
十八、松寂風初定,琴清夜欲闌。——白居易《松下琴贈客》
十九、高者三丈長,下者十尺低。——白居易《庭松》
二十一、人生不得為松樹,卻遇秦封作大夫。——李涉《題五松驛》
二十二、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劉楨《贈從弟》
二十四、蘭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李群玉《贈元紱》
二十五、移床避日依松竹,解帶當風掛薜蘿。——白居易《池上即事》
二十七、寒影煙霜暗,晨光枝葉妍。——李胄《文宣王廟古松》
二十八、遙遠山上松,隆冬不能凋。——謝道韞《擬嵇中散詠松詩》
二十九、四松初移時,大抵三尺強。——杜甫《四松》
三十、孤松停翠蓋,托根臨廣路。——柳宗元《孤松》
三十一、君不見拂云百丈青松柯,縱使秋風無奈何。——岑參《感遇》
三十二、迎寒冒暑立山岡,四季蔥蘢傲碧蒼。——陸惠心《詠松》
三十三、何當一百丈,欹蓋擁高檐。——《嚴鄭公階下新松》
三十四、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
三十五、青松寒不落,碧海闊愈澄。——杜甫《寄峽州劉伯華使君四十韻》
三十六、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杜荀鶴《小松》
三十七、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王安石《孤桐》
三十九、古人長抱濟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吳芾《詠松》
四十、真樹孤標在,高人立操同。——皎然《詠敡上人座右畫松》
四十五、寸寸凌霜長勁條,路人猶笑未干霄。——崔涂《澗松》
四十七、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李白《古風》
四十八、枝柯偃后龍蛇老,根腳盤來爪距粗。——廖匡圖《松》
四十九、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張耒《夜坐》
松樹(學名:pinus,別稱:常綠樹),松科松屬植物,在各地均有分布。其適應力極強,對土壤要求不高,喜光照,較耐旱及耐寒。
松樹枝輪生,每年生一節或數節,冬芽顯著,芽鱗多數。芽鱗、鱗葉(原生葉)、雄蕊、苞鱗、珠鱗及種鱗均螺旋狀排列。鱗葉單生,幼時線形,綠色,隨后逐漸退化成褐色;雌雄同株,球花單性。球果2年成熟,熟時種鱗張開,顏色由綠、紫色逐漸轉變為黃色、淺褐色或暗褐色。
松樹相傳秦始皇曾到泰山,在現在的步云橋北,忽然天下暴雨,幸而路邊有2株古老的松樹可以躲雨。因有護駕之功,秦始皇封其為“五大夫松”。意思是給松加官晉爵,屬于9級的官爵,如活至今,則有2200歲以上。不料1602年(相當明萬歷年間)泰山驟降雨,把五大夫松沖掉了。現存的3株是公元1730年(清雍正八年)補種的。
但在離開五大夫松處不遠的一山坡上確有一株古松,人稱“望人松”的,樹齡已達2300歲,堪稱松樹年歲之冠軍。泰山普照寺內的六朝松已有1400歲了。在山西五臺山佛光寺大佛殿前有2株古松,傳系唐建中年間建寺時種的,有1100多歲了;樹高達30米,胸圍3米。在北岳恒山有不少古松,多植于唐代,樹齡有千年。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神山林場,有一株罕見的油松,高達25米,胸圍4.15米,被稱為油松王,據估算有近900歲了。馬尾松在南方分布廣,廣西全州紹水鄉有一馬尾松,高達近40米,胸徑2米以上,樹齡有千多歲。
松樹不僅有古壽星,而且有的形態奇特,安徽九華山有一古松,在主干3米處,分出3個分枝,中枝呈曲線上升狀,側枝之一側微曲且平緩下伸,另一側枝斜伸而略翹起,整個松如鳳凰展翅狀,人稱之為“鳳凰松”。江蘇連云港的云臺山上有一奇松,樹干全長約15米,干粗1米多,主干竟有8米多是臥在地面生長的,如臥龍之狀,幾度扭曲后又上升,成為一奇景。
世界上松樹種類將近八十余種,雖然種類繁多,葉形大都細長似針,通稱松針,針葉多數由一枚葉或幾枚葉成束生在一起,一針一束的單葉松,僅美國的內華達州和墨西哥有分布,屬少數種。而兩針一束的雙葉松不僅種類多,而且分布廣,如分布于華北、西北在幾省區的油松、樟子松、黑松和赤松、華中幾省的馬尾松、黃山松、高山松、秦巴山區的巴山松,以及臺灣松和北美短葉松,多數是我國荒山造林的主要樹種。
火炬松等。四針一束的`松樹種類少,僅美國加里福尼亞州有分布。另外,卵果松,拉威遜松是四針或五針束的。五針一束的松樹種類多,分布廣,有東北的紅松、西北西南幾省的華山松,還有喬松、廣東松、安徽五針松、大別山五針松、偃松、臺灣果松等。松針的不同,有助于我們進行松樹分類和識別,認識松樹的生態特征。通常五針脆松是適宜于濕潤環境,對土壤要求較嚴格,而兩針或三針束的松樹就比較能耐干早,在較薄的土壤上也能生長。
在中國山水畫里,松樹的表現占了重要的位置,已成為一個獨立的題材。
北宋的李成、郭熙,宋代的李唐、馬遠,元代的王蒙,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畫家,由于審美情趣的不同,松的畫法自然呈現出各異的形態。唐以前的畫家追求精心描繪理想的真實境界,注重真實物象的再現。而五代以后,畫家們則不但能師法造化,更能中得心源,將生活的感受和松的自然變化相結合,賦予松以人的品格和風骨,使作品的意境、寓意更豐富、更深刻、更具個性化。古代畫家經過長期的藝術創造,總結出一整套極完整且系統化的畫學理論,也形成了一個極富特色的藝術程式,它體系完備而又極其靈活多變,反映出畫家對大自然敏銳的理解、對藝術深刻的體會。松的畫法與國畫中山石、人物、花卉等一樣式樣豐富,可以說它是一種便于掌握的類型化的處理方法,以利于畫家從紛繁瑣碎雜亂的現實景物中尋找到具有典型性的形式語言。
松畫藝術:松樹具有陽剛之美,它的枝干更是具有柔中有剛的特征,松的葉給人以清脫之感。它是我們民族心目中的吉祥樹,是常青不老的象征。松樹,有的像虬龍,故稱虬松,其枝干多變,直處坦率,彎曲內含,顯出龍探青山之狀;也有的曲中有直,變化非凡,似蛟龍入海之態;有的巨臂遮天,挺拔剛毅,有拔地鉆云騰飛之勢也。
松樹是山水畫中應用最多的樹木之一,無論是曠野還是山巔,都生長有松樹。松樹還可以作為主體形象表現。生長在肥沃平地的松樹高大茂盛,常常挺拔高入云際;生長在山石空隙的,常常蜿蜒曲折,盤地如蒼龍。它們共同的特點是:生長到一定年齡,枝干就不再往高處長,而枝多橫出,形成傘狀,“枝如游龍,葉如翔鳳”。
畫松,首先要“有情而動”,唐末五代山水畫大師荊浩,他見到體態優美的松樹,就“因警其異,遍而賞之。明日攜筆復寫之,凡數萬本,方如其真”。這個“真”,不是形同照相,而是抓住了松樹的靈魂,因此才能描繪出松樹的“皮老蒼蘚,翔鱗乘空”“蟠虬之勢,欲附云漢”,或“抱節自屈”,或“回根出土”,正因為荊浩對松樹懷有深情,才能做到認真觀察與研究,悟到畫松的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