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進行演講的依據(jù),是對演講內容和形式的規(guī)范和提示,它體現(xiàn)著演講的目的和手段。演講稿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氣象局演講稿氣象演講題目篇一
星期五下午,學校組織我們五年級全體師生來參觀氣象局。
“啊,到了,到了!”我們興奮地喊道,走進氣象局,一陣涼風吹來,我感到特別愜意,一路上的勞累似乎早已消失到九霄云外了。
來到氣象觀測站,工作阿姨為我們大概地講述了每天天氣預報的來源:首先要會使用氣象儀器,來準確的判斷天氣如何;還要工作人員們親自觀察自然界各種景觀來進行推測,從而獲得天氣預報。
為了讓我們對氣象了解的更深度一些,一位叔叔領著我們來到了氣象觀測臺,帶我們認識了一下氣象儀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根大鐵架子,叔叔向我們介紹:“這個大鐵架的名字其實叫做‘風向塔’,風兒從哪一方吹來,上面箭頭便清楚指向那一方,我們就可以知道風向了。”同學們聽了,連連點頭。
“哇!”同學們驚喜地喊道,“這不是百葉箱,簡直百寶箱嘛!” 隨后叔叔又向我們詳細地介紹了溫度測量儀、地表測量儀等許多氣象儀器。
回到學校的路上,我想:這次參觀不僅讓我對氣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用慧眼去觀察,用雙耳去傾聽,用大腦去思考,這樣才能學好科學,領略大自然的無窮奧妙!
氣象局演講稿氣象演講題目篇二
3月22日,柳樹碧綠碧綠的,好像一位位保衛(wèi)戰(zhàn)士;小草青翠青翠的,猶如生命頑強的小石頭;桃花粉紅粉紅的,宛如一位花仙子泛出嫩嫩的笑臉。這一天,小記者班的同學們來到了期盼已久的氣象局。
來到氣象局,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小記者嘖嘖贊嘆:“真實高端、高科技的儀器啊!”吳臺長是這里的管理人員,她帶領我們來到了觀測場。剛走進去,吳臺長就開始繪聲繪色地講解。她娓娓道來:“這個玩意兒呢,是百葉箱,作業(yè)是測量溫度。每一分鐘,就會有六個不同的刻度。”我們上下打量了一陣子,發(fā)現(xiàn)百葉箱有空調似的“窗戶”。
大家都很喜歡這個地方!
氣象局演講稿氣象演講題目篇三
xxxx年,在省氣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我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認真落實省氣象局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圍繞全市“東大門”建設、氣象工作“三化”、為農氣象服務“兩個體系”建設及基層綜改等重點任務,扎實工作,較好的完成了各項任務。一是服務“東大門”建設取得新成效。圓滿完成了汛期氣象服務和10余項重大專題氣象服務。市政府下發(fā)了為農氣象服務“兩個體系”建設實施意見,資金落實開局較好,工作穩(wěn)步推進。
人影多次開展了大規(guī)模防雹增雨作業(yè),有效減少氣象災害所產生的損失。公共氣象服務短信、電話撥打量穩(wěn)中有升,氣象影視節(jié)目質量和數(shù)量有所提升,部門合作力度進一步加大。行政執(zhí)法效果顯著,雷擊風險評估等防雷業(yè)務增速較快。二是氣象保障能力建設進一步提高。基本業(yè)務的百班、250班獲得突破。全市成立了“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綜改試點澄城縣較好的完成了試點工作。“火車頭”計劃扎實推進取得了初步成效。三是綜合實力建設邁上新臺階。項目建設方面落實地方資金1353萬元,同比增長33%。完成省局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3項,自立項目13項。文化建設方面市局新獲國家級文明臺站標兵,富平局獲省級文明單位。建成“華山氣象精神教育基地”,舉辦了慶祝華山建站xx周年座談會。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管理進一步規(guī)范,完成了xxxx年市政府績效管理考核各項任務。宣傳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強化氣象防災減災。以不斷提高預報準確率為核心,進一步完善精細化預報業(yè)務,強化災害性天氣短時臨近預報預警業(yè)務。繼續(xù)強化氣象災害監(jiān)測預警、信息發(fā)布和應急服務。全面做好汛期及重大氣象服務。完成全市暴雨洪澇災害風險普查,推進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完善風險預警業(yè)務系統(tǒng),做好暴雨誘發(fā)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服務。加大人影作業(yè)力度,推進跨區(qū)域聯(lián)防,科學實施常態(tài)化作業(yè)。推進防雷減災示范村建設。出臺《渭南市氣象災害監(jiān)測預警辦法》。進一步發(fā)揮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作用,舉行指揮部聯(lián)席會議,開展全市預警信息發(fā)布應急演練。
深化為農服務“兩個體系”建設。著力打造“兩個體系”建設渭南特色模式。組織實施中國局三農專項,落實省局現(xiàn)代農業(yè)園區(qū)項目,建設中央財政“三農”氣象服務專項縣5個。推進市、縣政府建立具有地方編制和運行經費的氣象防災減災機構,將“兩個體系”建設納入年度考核,落實經費并列入財政預算。力爭所有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建成氣象工作站,90%以上的行政村設立氣象信息服務站和“大喇叭”。所有縣要出臺氣象災害防御規(guī)劃、應急預案、認證管理辦法,完成暴雨洪澇災害風險普查。預警信息“綠色通道”要實現(xiàn)分級分區(qū)域免費發(fā)布。做好市、縣電視臺制作播出氣象為農服務專題節(jié)目。深化與農業(yè)等部門的合作,提高“直通式”和精細化農業(yè)氣象服務水平。完成“陜西省農作物氣象災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陜西省經濟作物農用天氣預報系統(tǒng)”的市級推廣。
推進公共氣象服務社會化。以建立更加完善的全社會氣象防災減災體系為目標,把部門合作水平、社會資源參與程度、基層延伸力度等因素綜合考量,推動公共氣象服務融入地方政府公共服務。深化與國土、水利、農業(yè)、民政的合作,落實各有關文件和協(xié)議,促進氣象災害防御體制機制建設、農村信息化、交通和旅游氣象服務等工作。做好世界氣象日、5.12全國防災減災日、科技之春等科普工作,主動組織氣象科普“六進”活動。提高決策氣象服務的預見性、針對性、敏感性,圍繞生態(tài)文明建設需求,打造有影響力的決策服務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