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母親初中散文篇一
;我的母親是童養(yǎng)媳。下面達達文檔網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我的母親是童養(yǎng)媳。
4歲的時候,母親被外婆送入一溫姓人家。雙方父母約定,成年后,母親要成為溫家的兒媳婦。
后來母親成了我父親的妻子,而她的養(yǎng)父,我則叫他“外公”,小時候父母許配給她的那個男人,我母親讓我管他叫“舅舅”。
“外公”是個慈祥的老人,每年夏天,外公都要到我們家小住幾日。“外公”到來的那幾天,是我們家過年過節(jié)的日子,母親會傾其所有,把家里的好東西拿出來孝敬“外公”,父親也會把他珍藏的用中藥泡好的土燒拿出來,晚上和“外公”對飲幾盅。“外公”很享受養(yǎng)女和女婿對他的孝敬,這個時候,“外公”會很慈愛地把我抱在他的懷里,然后用筷子蘸上一點白酒放入我的嘴中,看著我“叭嗒叭嗒”吮吸的樣子,“外公”會開心地大笑起來。
“舅舅”偶爾也會來我家住上一二天。這是一個瘦小的男人,聽說是小時候生了一場大病,腿腳落下了殘疾,所以走路不是很方便。父親母親對“舅舅”都很客氣,但遠沒有對“外公”那般熱情,那般體貼,那般用心。“舅舅”臨走時,母親也會為“舅舅”準備一些禮物,并叫我送上“舅舅”一程。
外婆后來私下告訴我,在“外公”家,母親比“舅舅”要受寵得多。外公把母親視為己出,因怕母親委屈,主動放棄了當年約定,解除了和“舅舅”的婚約,并按照母親的意愿,選擇了母親自認為合適的丈夫。怪不得母親對我“外公”那么孝順。
母親的孝順在我們村是出了名的。
我的奶奶也是童養(yǎng)媳出身。可能是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她的脾氣據(jù)說是蠻大的,尤其是對我的母親。母親25歲時生下我,作為長子長孫,奶奶把我視作掌上明珠,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盡可能滿足我的一切要求,不管這種要求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在奶奶的溺愛下,我4歲還未斷奶,盡管母親認為不妥,但在奶奶的強勢要求下,母親只能應允下來。
奶奶最怕我哭。只要我一哭,奶奶就會喊來我的母親,讓她喂奶給我吃。母親動作稍稍慢一些,奶奶就會給母親臉色,有時還會破口大罵。
但母親對奶奶很好。不是表面上的好,而是發(fā)自內心的。奶奶是小腳女人。我見過奶奶的腳,的確很小,確切地講,就是一團肉,幾個趾頭全粘在一起。走起路來一顫一顫的,就像在田埂路上扭秧歌。但走的稍遠一點,奶奶的腳就會感到鉆心的疼。母親聽人講,晚上用熱水泡腳可以緩解疼痛,于是每天晚上,母親都會調好一盆熱水,撒上一些食鹽,端放在奶奶面前,然后蹲下身子,把奶奶的小腳小心翼翼地放入水中,并用手揉搓起來,盡管奶奶嘴巴里還在嘟嘟個不停。
這一端一揉就是十年,一直到奶奶平靜地離開人世。
我不知道母親在做這些的時候心里在想些什么,也不知道這些年來是否有過怨言,但我認為她在幫奶奶洗腳的時候是認真的。
母親不僅孝順,操持家務也是一把好手。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農村,家家戶戶還處在溫飽的邊緣,一日三餐能吃得上飽飯的家庭,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富裕的家庭,如果餐桌上還能時不時出現(xiàn)一點葷菜,那一定是個小康之家了。
我家在當時應該是個小康之家。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我們家統(tǒng)統(tǒng)都有。母親是名符其實的“三軍總司令”,父親也精明能干,夫妻倆配合默契,所以旁人都非常羨慕我們。
我們家還有一件事,在當時也引起了轟動,母親也感到臉上非常有光。
79年那年夏天,我考上了大學。農家的孩子能上大學念書,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不要說我們那個小山村,就是我們一個公社(那時還沒有鄉(xiāng)鎮(zhèn)),一年也難得考上那么一個二個。
在我上學的前幾天,我們家可謂川流不息。前來賀喜的鄰居踏破了家門。母親臉上笑嗬嗬的,不停地往鄉(xiāng)親手中塞上瓜子和花生。
這也可以看出我母親的人緣真的很好。
在我上大二的時候,母親說要來省城看看我,順便在省城玩上幾天。
省城其實離老家不遠,也就是現(xiàn)在所謂的都市圈距離。但母親不要說上省城,就是離家僅僅30公理的縣城,在我的印象中母親這一輩子也只去過一次,那一次還是因為父親住院手術,母親搭了一輛順風車去看望躺在病床上的父親。
這也不能怪母親。母親大字不識一個,也聽不懂城里人所說的官話,所以只能老老實實蝸居在老家的小山村了。
母親終于來了,不但來了,還帶來了我那不滿13歲的妹妹,捎帶著四旅行袋的炒花生。
當我在火車站出口處看到母親的時候,母親左肩上背著一個挎包,右肩上背著一個大袋子,左手還拎著一個包包,右手則緊緊地牽著她的女兒----我的妹妹。而我那不滿13歲的妹妹,滿臉漲紅,手里也吃力地拎著一個大挎包。
當時我很自以為是的認為,母親帶這么多東西過來,肯定是送給我和同學們吃的。
但是我想錯了,徹底的錯了。當母親跟著我走進校園,告訴我她將要在校園擺攤,把這些花生賣給同學們的時候,我傻眼了:這不明擺著要我在同學面前丟人現(xiàn)眼嗎?!
好在母親不怕丟臉,她不僅不怕丟臉,還硬拉著我站在她的旁邊做她的翻譯,兼做收錢的賬房先生。
那時我真恨不得地上有一條縫能讓我鉆進去。好歹我也是一個大學生,并且還要在這校園里呆上幾年。母親這一出,叫我如何在同學面前抬頭啊?
母親倒是很開心!當她把厚厚的一疊鈔票塞到她兒子手里的時候,母親的臉上蕩漾著滿足幸福的笑容:這可比在農村掙錢容量多了。盡管這些花生也都是她和父親辛辛苦苦從地里扒拉出來,并大老遠從農村背到城里來的。
在省城期間,我特地請了幾天假,陪她和妹妹,逛了動物園,逛了百貨商店,逛了八一廣場。母親雖然年近五十,但和我十三歲的妹妹 一樣,對城里的一切都充滿著好奇。是啊,一個長年生長在農村的婦女,什么時候見過老虎、獅子和大象呢?所以當母親把老虎當成是家貓并大呼小叫如此之大時,我一點也不驚訝----城里的后生當年在農村的時候,不也是把小麥子當成韭菜了嗎?
幾天后母親又回農村去了。同學們并沒有因為母親在校園叫賣炒花生而恥笑我,倒是我時時為那一刻的想法而羞愧。
此后,母親一直未離開過農村。
?
母親初中散文篇二
嘗試母親的苦
苦呀!
我淘氣,不懂事
母親生氣,氣壞了自己的身體!
苦呀!
我不聽話,不理解母親的苦;
母親心里更苦呀!
現(xiàn)在,我長大,
好好孝順母親,
讓母親快樂起來!
我掃地,干活,
開始嘗試母親的苦呀!
母親為了傷了心,
為我跑斷了腿,
為我干了半輩子免費的活兒,
為我生的一大堆得氣,
你說我該不該嘗試母親的苦呀?
該!!
我愛我的母親,
我母親的苦我該彌補,
我要把我的學習搞上去!
為我母親彌補,
我要把母親的苦,
變成快樂!
我沒有白嘗試母親的苦,
因為我要母親快樂起來,真正的快樂起來!
我不要母親在哭下去了,對吧!
你的母親苦嗎?
母親初中散文篇三
有那么一個窩,在心窩,永遠只給自己分享。
那里山花爛漫,也有不知名的花兒,它們都懂,懂我的'一無所有。
母親是花兒,擁有著,更像似花兒,母親倔強又任性,會累,受累,更累。苦,給予了母親,兒女都不稱職。
如果思念分半,一半屬于母親,一半屬于自己負罪。
故鄉(xiāng)很小,捉迷藏都無處可藏,母親喚兒的聲音,每個角落都接收到了,
故鄉(xiāng)很美,四月油菜花兒,突然襲來,愛美的心兒再也靜不下來。
故鄉(xiāng)矮小,陽光,雨露及時趕到,母親坐在板凳上,坐在低矮的土墻邊,貓兒順著墻角爬,遠遠的在審視,狗兒總是蹭在主人身旁,瞪著虔誠的眼神。
母親的腿腳不好,更不愿意出門,走了一生坎坷路,如今得走半天,挪一步算一步,故鄉(xiāng)不遠,就在母親身旁。
女兒有女兒不對,總是頂上母親幾句,母親淡淡一笑,兒女的心思,母親的情懷,故鄉(xiāng)屬于母親,兒女是旁白,一定得一站到底。
母親在故鄉(xiāng),我在遠方,距離只是假象,一個聲音,一個微笑,一個回眸,一個轉身就能抵達。
母親沒變,時間走遠了,我能給母親什么呢?思念還是陪伴,遠方不遠,只須一個對視,須一個回眸。
我依舊在遠方,選擇春天,靠近故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