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我和爺爺的趣事三年級字篇一
在我的記憶里,童年是最美好的一段時光,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如同一只活潑的小鳥在湛藍的天空展翅飛翔,有著五彩繽紛的快樂生活,大人們又都在盡力呵護我,陪伴我,幸福時刻洋溢在我的四周。
六十年風雨歷程改變了中國人民貧困,窮苦的面貌。如今,所有的一切都煥然一新了。然而,聽了爺爺跟我講述了他的生活乏味而貧窮的童年生活,著實讓我為之一震。
新中國成立前,人們過著對于現代人而言生不如死的生活。那時,大人們日出而作,日落難息,孩子七八歲時就得幫大人干活。他們所謂的上學根本不是純粹的讀書,放學后還要干很多農活:鋤草、種地、割草喂養牛羊他們那時還小,盡管連鐮刀都拿不穩,但為了能上學,還是埋頭苦干起來。如果田里的收成不好,就只能吃些樹皮,不吃就會餓死。爺爺奶奶的童年時穿的衣服那是補丁上面疊補丁,過新年的時候,才能穿到新衣服,而且還是自己手工制作的粗布衣服。出行的路一下雨簡直沒法走,在濃泥漿的路上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的,一不小心就會摔一跤。爺爺奶奶以前住的也是又矮又小的草房,夏天很熱,冬天又很冷,真是日子難捱啊!
聽了這番話,我的心漸漸沉重起來。
經過了五六十年,我們的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時代的進步,歷史的改變,猶如一條奔騰不息的黃河,再奔跑,在前進。我們的童年生活可謂是一應俱全,在學校只要好好讀書,什么也不用干。我們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稱得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現在我們的衣服小了可以隨時買,不用在乎價格多少,好看就可以買。我們天天晚上都可以吃到葷菜,魚啊肉啊應有盡有,都不知道要買什么吃了。現在我們住的是高樓大廈,一年四季都有空調開,家具都是嶄新的。馬路上掃垃圾的工人一個又一個,每天大馬路上都是干干凈凈的,下雨天也根本不用擔心會把衣服弄臟。除了學習之外,別的地方都是父母在操心,我們就像掉進了蜜罐里。在學校,我有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好朋友,在家里,家人對我的關心無微不至,有著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我和爺爺奶奶的童年都是悄然度過的,我擁有了美好的回憶,而爺爺奶奶只有那艱辛和勞累。他們那么辛苦勞動,就是為了能讓我們生活的更好。我們應該多孝敬孝敬自己的長輩,有空多陪陪他們,跟他們講講自己的童年趣事,多給予他們一些快樂,這樣就可以彌補他們童年時所缺少的快樂,讓他們能經常舒展笑容,生活得更開心。
我和爺爺的趣事三年級字篇二
有一次,我跟爺爺去給老家的狗喂食物。我特別興奮,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給狗喂食。
爺爺帶著我去了后院。我們走進后院,看見一個籠子里關著一條狗,我蹦蹦跳跳地走了過去,狗看見我,也蹦蹦跳跳地學著我的樣子。
爺爺笑著說:“快看,這只狗會跳舞呢!”。
我疑惑地說:“騙人!”我又一次蹦蹦跳跳的,還一直注視著狗,狗狗也蹦蹦跳跳的,也凝視著我。它真的在跟我跳舞啊!
爺爺笑著說:“我沒騙你吧!”
爺爺說:“要不這次你喂食物。”
我接過盤子,小心翼翼地把盤子塞進狗籠子里。狗霎時撲過來,我連忙把盤子丟過去,把手收住。
爺爺告訴我不用害怕,我又蹲下來觀察它狗吃飯。一直到它吃完飯,抬起頭,用水汪汪的看著我,好像對我說還要。
爺爺告訴我:它是見了食物,興奮極了才會跳舞的。我想爺爺的話有道理,就像我一樣,回到老家奶奶會做很多好吃的,爺爺會帶著我去玩很多沒玩過的,所以我也蹦蹦跳跳的。不過,我想它剛才跳的動作和我一模一樣,它是把我當成它的舞蹈老師了!
我和爺爺的趣事三年級字篇三
在我小的時候,他送我上幼兒園;在我睡不著的時候,他給我講故事;在我哭泣的時候,他安慰我……這個人,就是我最敬愛的爺爺。
爺爺的眼睛特別小,笑的時候更是瞇成了一條縫兒。雖然我爺爺剛剛六十歲出頭,但是他的頭發已經白了許多,這可能是過度勞累造成的吧,所以我要努力學習,不再讓爺爺為我操心了。
說實在的,爺爺的學習勁頭很足,他不光學習太極拳,還在老年大學里學習電腦呢,這不,爸爸剛剛換了一臺電腦,爺爺就把那臺舊的搬回家了,并且高興地說:“我就用這個練習吧。”從那以后,奶奶就給我派了一個任務,讓我教爺爺打字,于是,我就從拼音輸入法教他,可是,爺爺學了一段時間又忘了,還笑呵呵地說:“我這個‘老學生’可要跟你這個‘小老師’多多學習啊。”這句話逗得我們大家哈哈大笑。
爺爺是個退休的醫生,現在在我們家又重新上崗了,成為了我們的“家庭醫生”和“健康顧問”。有一次媽媽發高燒,爺爺就出去買藥,給媽媽打針,果然,媽媽的病就全好了,我對爺爺說:“爺爺,你真是神醫呀!”爺爺說:“不敢當,不敢當。”呵呵,爺爺還挺謙虛嘛!
啊!爺爺,你那勤勞而高大的身影,已經在我心中鑄造成型……
我和爺爺的趣事三年級字篇四
爺爺又開始吃藥了,一邊吃,一邊嚷嚷著說再也不吃藥了,每天和吃飯一樣成了一種擺脫不了的習慣。難受死了!
奶奶沒有理他,爸爸沒有理他,全家都沒有理他。他嘮叨著藥有多討厭。他胡亂一下,把那塞進大盒子里,里面花花綠綠的藥盒確實讓人眼花。“乒乒乓乓”爺爺的手抖著,沒有把盒子放好。撂在邊緣的紅色盒子從桌上摔落下來。爺爺嘆了一口氣,俯下身子,吃力地彎下腰,渾濁的眼睛打量著地板,皺巴巴的古銅色手指重重地戳在了藥片上,大概是身子前傾,分散了腳后跟重心的緣故。他極不情愿地把散落在地板上的藥盒一個一個地拾起來。重新又放回紅色的、已有些發舊發黃的盒子里,那上面的小孩依舊面帶微笑,只是,從前那個身體硬朗的爺爺,卻已經變老。
整個過程花了足足有三四分鐘,爺爺一直沒有停止過抱怨,伴隨著的,還有幾聲被拖長的沉重嘆息。
在我只有五六歲的時候,爺爺經常把我抱起來,騎在肩膀上,在屋里走來走去,我使勁伸長手臂就能碰到門框,我就會大聲喊倒:“快來看啊!快來啊!我比姚明還要高啦”我簡直要高興地跳起來了。
“呵呵,要是你真有那么高就好了!”爺爺一邊笑著一邊把我從他寬大的肩膀上放下來。
我自討沒趣,只能撅著嘴吧走回房間。隨后爺爺便會又走進房間,讓我再次騎上他的肩膀,摸到門框。
如今,爺爺已經有了不少變化。褐斑從他高高的顴骨一直蔓延下去,順連上勃頸處很深的皺紋。原本寬大的肩膀已有些松塌。這些年來瓶瓶罐罐的藥丸,讓他變得消瘦了。
答案是一定的。
當你努力著成長時,請別忘了回望,你的父母、爺爺奶奶也正在老去。
我和爺爺的趣事三年級字篇五
他今年79歲了,圓圓的臉,戴著厚厚的眼鏡。他鶴發童顏,粗黑的眉毛下長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露著慈祥安康。他就是我的爺爺。
我的爺爺德高望眾,桃李滿天下。我的爺爺是一位高級教師,有著三十多年的教齡。我的同學的爸爸、媽媽以及姥姥、姥爺都是我爺爺的學生。我的美術老師、音樂老師也是我爺爺的學生。我的爸爸媽媽的一些同事也是爺爺的學生。大凡從尹集鎮走出來的學生,幾乎都是我爺爺的學生啊!我的爺爺教書教了兩代人。爺爺是一位化學老師,教學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他上化學課時,從不帶書,一切盡在胸中啦!爺爺對書中的每頁每行都了如知掌。化學書記得滾瓜爛熟、倒背如流。大前年,幾個學生在重陽節請老師吃飯,學生們送老師了龍泉寶劍。那可飽含了學生們的一片深情啊!每逢節日,總有學生來家里看望爺爺,共述往事,其樂無窮。
我的爺爺愛讀書。退休近二十年的爺爺手不釋卷,天天看書、看報、看新聞。我每次回老家去看望爺爺奶奶,他都在讀書。叔叔給他訂的報紙,他看了一遍又一遍。爺爺常說:“書是人類的伙伴,我們要愛讀書,會讀書。”最令我感動的是,當爺爺看到教育方面的內容時,會存著讓我媽媽回來看看。(好教育我呀!呵呵!)爺爺每每看到好的內容,都會折起來,用筆劃下來,放那兒,等我回來讓我看看。因此,我也知道了很多,如:雞蛋不能和土豆一起煮、一起吃等,否則會食物中毒。兒童看電視電腦不能超過15分鐘等。我的爺爺讀書簡直是愛不釋手,廢寢忘食,每晚都要看到十一點多。有時吃著飯也看著書,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書迷”爺爺!
我的爺爺可謂是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的孩子們。我的伯父、姑姑都考上了大學,我的堂哥、表哥也考上了理想的大學,爺爺都是親自送孩子們去大學報到啊!爺爺說,我有好的榜樣,也會考上好的學校,也要送我去上大學,期待著我走進大學的校門。從我上學以來,爺爺就非常關心我的學習,經常打電話問我成績,總是鼓勵我,督促我把基礎知識學扎實。每當我取得了好的成績,爺爺會獎勵我。
我的爺爺是一位懂得養生的老人。爺爺有著良好的飲食習慣和運動好習慣。每天爺爺都堅持分次喝七杯。上午三杯,下午三杯,晚上一杯。每天的三餐粗細搭配、有葷有素。平時勤于勞作。種種奶奶的一畝地,種種菜園,每天晚飯后散步堅持得也很好。所以爺爺很少生病,從不讓他的孩子們操心,他常說,你們把工作干好就是對我的最大孝順。我把身體養好就是對你們的最好支持。
我為自己有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書迷”爺爺而自豪!我為自己有這樣一位懂得教育又懂得養生的爺爺而驕傲!
我和爺爺的趣事三年級字篇六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我哼著這首小調,漫不經心地走著。正想拿點東西,手剛伸進褲袋,只聽見“嘶”的一聲,拉鏈破了。這怎么辦?我急忙跑到家中換了一條,拿著破褲子出門了。
我和爺爺的趣事三年級字篇七
自然課上,老師給我們留了一個家庭作業——做標本。放學鈴聲一響,我撒腿就往家里跑。
聽了我的話,盡管爺爺還有些“不屑一顧”,但在我的軟磨硬泡下,他還是答應和我一起找素材。于是,我倆挎上籃子,到小區公園后面那片樹林找“創作”靈感。
嘩!落葉可真多呀,它們正安安靜靜地躺在草地上睡大覺呢!沒一會兒,我和爺爺就提著滿滿一籃子樹葉,仿佛提著一兜快樂,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一到家,我就興沖沖地拿出所有材料:樹葉、剪刀、膠水、畫筆和白紙,準備“創作”。可做什么好呢?我思來想去,無從下手。這時,爺爺一語驚醒夢中人:“你喜歡吃魚,那咱們就拼一條魚吧!”“太好了!我們開始吧!”我邊點頭邊說。爺爺先在白紙上畫了一條魚,接著從籃子中挑選適合的魚的部件。首先是魚的身子。我挑了好幾片葉子,比來比去,發現不是大了,就是小了。這時,爺爺毫不猶豫地拿起剪刀,熟練地修剪起來。沒一會兒,魚的身子就出現了。
說完,我小心翼翼地在這兩片樹葉的背面涂上膠水,然后將它們緊緊地貼在白紙上,貼好后,一條活潑可愛的小魚就出來了。可是,它的眼睛怎么辦呢?“姜還是老的辣”,爺爺找來一張紙,小心地剪下兩個圓,之后往魚的頭上一貼,真妙呀!可我還是覺得缺了點什么,于是拿起畫筆在兩只眼睛上點了兩個黑點,魚頓時活了。爺爺笑著說:“你這是畫龍點睛啊!”“不是畫龍點睛,而是畫‘魚’點睛!”我開心地說道。
看著我們的“杰作”,我高興極了。第二天,我制作的標本不但獲得了一等獎,而且還有三支鉛筆作為獎勵。回到家后,我對爺爺說:“爺爺,這里面有您的功勞,我把鉛筆分您一支!”聽了我的話,爺爺幸福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