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這樣的我這樣的我字初一篇一
“夜鶯不要求任何人聽它歌唱,這是它的謙遜;夜鶯也不為任何人歌唱,這是它的倨傲。”這是夜鶯的遜與傲,我同然。這光怪陸離的世界萬花筒中,哪怕僅微不可言的存在,我自該有我的遜與傲。
誕而為人,行而為學。在跌撞中感獲咬牙獨立,重頭再來的勇氣;在踉蹌中習得穩步前進的沉著篤定。我固然不是什么賢才名家,自然也不為留下什么垂史名篇而來。但至少生活的鴻篇巨制由我自己來主筆,乘浪破云的航船由我親手執掌。
與其怯懦瑟縮,退居安然的避風港,不如在這繁花似錦的青春盛典中綻放傲人的光彩。這本是獨居屬于我們的時代,一個最好的時代。在這個不顧一切橫沖直撞的年齡,一切所謂的“不可能”都形同虛設。不撞南墻不落淚。肆意拋灑熱淚過后的,應該是愈加倍付出的如雨汗水。嘗試過,已然無悔。十七歲花一般的年齡,本該大踏步邁前。我,也本該這樣存在。
然而身處當今社會的大環境下,我并非特立獨行,只身一人,也不可能閉門退隱,只怕是固步自封,引人發笑。
回望這十七年的絢爛篇章,筆筆歷歷在目,句句猶記于心。這是獨一無二的。而緊接著的,即是大片未知的空白,已在等待飽滿的填空。
生活在滾滾的歷史浪潮中已是一部韋編三絕的鴻篇巨制,邊角雖已泛黃起皺,依然沉淀著歷史的古蘊書香。我也在翻動書角、品味書香的過程中,完善“我”這部拙作。誠然,初識執筆,我固然沒有與生俱來的華麗辭藻,也沒有美妙絕倫的精巧構思。幸運的是,父母不會介意我蹩腳的句段。他們是我一生無償的讀者,無聲無休,修正圓潤我的鋒芒,教會我平鋪一層對生活的平和與淡然。老師則是一位修飾員,以汗牛充棟的書籍與知識,提高我自身的修養與學識,同學亦是我舉步前進的同行人,與我共同“書寫風華正茂書生意氣”的豪情與壯志,我,著實該這樣存在。
憶往昔今朝,偉大的風流人物也帶給我諸多思考。近日,李蘭娟院士在浙江第一屆“科技大獎”中榮獲“個人終身成就獎”,并將300萬獎金全額贈與浙江大學及科研機構。感慨自然系之矣。我也可以這樣存在嗎?答案只是未完待續。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自己的生活軌道中篤定沉著,朝夕依舊,大踏步邁前,驚喜自然不期而遇。
我該如何存在,本身是一個未解之題。我無暇顧及他人,但我可以汲精華以成長自我。以夜鶯的遜與傲,張弛有度地把握筆桿,不緊不慢,一筆一劃染下非凡的筆暈。我不可能是任何人的復制品,但我可以成為我自己。人生不是幾何數字,答案本就是空白。
我會以這樣的方式,這樣的存在,來證明我存在的價值。
這樣的我這樣的我字初一篇二
我坐在陽臺上,手里捧著一本梭羅的《瓦爾登湖》。多少年來,每次閱讀它,我都會聞到那片樹林的青澀氣,那面湖水潮濕而新鮮的水氣。我感到一種非常遙遠的愉快,可以在一本書里自由地跑步呼吸。
許多的事情,過去了就過去了,不可能重現。惟有音樂和文學,適合等待、遙望、冥想。
一直認為梭羅還活著,他活在一個地方,離我的住處遙遠,離我的感覺很近的某個地方。對他文字的愛戀,就像我對生命的向往一樣,永遠不會消失。
陽光穿透玻璃的窗子,使我感覺溫暖。手禁不住要伸出去握住什么。這個多么重要,在我表面生活的背后,意識到自己蘊藏著豐富的情感,而這些情感一直活在心里。
那與我失之交臂的時光和舊夢,充滿恍惚悵然的`珍惜之感。
想到夏洛蒂.勃朗特、奧爾科特和奧斯汀的時代,從古堡到莊園,馬車的轱轆慢慢輾轉,那些沐浴在舒適陽光里的蔓草叢生的小徑,夏天開滿野薔薇,秋天以山楂和黑莓著名,冬天最令人賞心悅目的是完全的寂靜和無邊的安寧。
可以步履緩慢、從容。可以用一個上午的時間寫一封并不長的信,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眺望牧場上絲絨似的的草坪和柵欄兩側的冬青。晚上坐在爐火旁懷揣著心事,躲避祖母探詢的目光,閱讀或編織。卻努力等待著有馬車夫忽悠的腳步聲,急匆匆撩開寒冷的夜色帶來了溫暖克制的愛情的回音。
我合上《瓦爾登湖》,從陽臺盡力向遠方眺望。這個春天的午后和以往沒有什么不同,寬闊的街道依然人群如織,車水馬龍。很多次我試著站在高處,超越自己有限的目力,盡力透過繁華而富有生命的城市,透視那些紛紜熱鬧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生存的緊迫和焦慮帶來一張張匆忙麻木的面孔,不知道在那樣面孔的身體里,除了對名利的瘋狂追逐,是否還留有一點時間對珍貴東西的失落進行偶爾的打撈,是否還留有一點空間可以溫情地抗拒或沖淡什么。
世界多嘈雜。人們擁有廣泛的人際關系,卻缺乏深刻的情感交流。人們在虛擬的互聯網上尋找知己,為或許根本不存在的痛苦沉淪,而不在乎結局如何。人心越來越疲憊困頓,情感越來越冷酷靈活。
我對實際生活中過分熱絡的友情,對虛擬世界泡沫般激情的可靠性一直保持平和的懷疑態度。
夜晚,當一切安靜下來,我對自己說:寫吧,無論寫什么,文字是心靈的古典音樂,是柏油路上的清泉。為了不失去它,用自己的方式來等待和懷念。喜歡閱讀的人,也可以從我的文字中看見一個人心里曾經想過的事,僅此而已。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不是每個人都注定要相遇的,心靈與心靈的相遇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有時想著寫著,會寫出滿眼的淚來。
我們在現實中隔絕,在靈魂里相望,永遠。
這樣的我這樣的我字初一篇三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有令人心生溫暖的,有讓人痛心的,也有使人恐懼的……其中,有一件我時時浮在心頭的事,讓我不禁感嘆:這樣真好!
在開學前幾天,我與我的家人一起去到了大觀濕地公園游玩。那一天風和日麗、陽光明媚,花兒也開得正艷,小鳥們有的啾啾地在樹上與草間戲耍著,有的咻地劃過水面,只留下陣陣微波;剛睡醒的青蛙仿佛在鬧起床氣,氣呼呼地叫嚷著,仿佛在傾訴著自己的不滿。走到觀賞濕地的橋上去,往下看,看到清澈見底的湖泊,在緩緩的流動;看到水邊的蘆葦,在隨風飄動;還看到幾只綠皮的青蛙,臥在石頭上呱呱地叫……整個湖泊美不勝收。再向兩邊望去,是一覽無余的湖泊和立在水邊的挺拔的樹,經過一個冬天的侵擾,這些樹非但沒有失去它們的秀氣,反而變得更有生機了。
再往濕地的深處走走,是一池的荷花:白的、黃的、粉的……一個個立在湖水中央,像無所畏懼的將士,又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正如《愛蓮說》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一只只蜻蜓立在上頭,一動不動,看起來就像是一幅風景畫。再走深入一些,是一片松樹林,樹上掛著一顆顆松子,讓人看著怪想揪幾顆下來,小鳥在樹上歡快地吟唱著歌曲,贊美著這高大的松樹。這樣一幅和諧的景象,多好啊!
多么美的濕地呀,如果整個世界都是這樣的該有多好啊。可是現在地球的污染已經越來越嚴重,以后,如果還能看到這樣好的“地球之肺”,這樣美不勝收的風景,這樣美麗的世界,那該有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