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幻想字幻想篇一
人生,有許多的第一次。有第一次說話,第一次學識字,第一次上學,第一次做家務,第一次幻想…… 人生,有說不盡的第一次。今天,我要講述的是:我第一次幻想。
我記得小的時候,媽媽給我講過許多的幻想故事,使我浮想聯翩,我幻想過如果我是一朵云會怎樣。我曾經把我的幻想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我是不可能變成云的,可我不相信。
我第一次幻想是我在門外看見天上的朵朵白云而產生的,因為我看見天上的白云自由的飄來飄去,很快樂,很自由。我開始幻想:如果我變成一朵白云,我就會變化莫測,可以像駿馬在天空中奔跑;可以像小溪演奏著歡樂、美妙的樂曲;還可以像一棵參天大樹,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擺動著樹枝。我想象自己做好事:我隨著微風向前飄,飄到了沙漠。我看見一只長長的隊伍在烈日下像一條長龍移動。我便在他們的上空走走,停停,走走,停停,為他們撐起一片涼爽的天空。我又在天空中跑啊跑;跑啊跑,跑到了太平洋。我停在海面的上空,靜靜的看著這一幅由船、魚、人、海洋、天空組成的美麗圖畫。人們在船上聊天、談心、嬉戲,魚兒在海洋中游來游去,快樂極了!
后來,我又想象我會遇到什么悲慘事件:我又不停地跑,一邊跑一邊欣賞著周圍的風景,我游玩了美國、加拿大、葡萄牙、西班牙,可不知怎么的,我的身體一天比一天沉了,直到有一天,我再也走不動了,就和成千上萬顆小水滴在一起,落了下來。唉,這可真是一個殘酷的結局。雨后,我躺在水坑里,等待太陽公公的到來,因為太陽公公出來后,過不了多久,我又可以變成水蒸氣,飄上天空,與其他千千萬萬的水蒸氣合為一體,再一次變成一朵云,這就是我——一朵云的一聲。我只需要這樣,我可以為人們付出,但不求回報。變成云,是我一生的夢想,我可以為人們付出一切。一朵云,只需要這么簡單。
如果,云永遠不會變成小水珠落下來的話就好了。
幻想字幻想篇二
1、夢見龍飛往地面,預示夢者近期財運不錯。
2、夢見水怪在嬉水,預示夢者的愛情將停滯不前。
3、夢見太空侵略者出現,預示夢者在創造力方面有好的預兆。
4、夢見遭受怪魯襲擊,預示夢者要注意健康方面。
5、夢見龍在天上飛行,預示夢者成績方面運氣上升。
6、夢見怪獸互相殘殺,預示夢者的愛情運好轉。
幻想字幻想篇三
還記得,那是一個虛擬的少年。
至于他的樣子,我卻是記不大清了,劉海垂下來,有意無意地遮了眼睛,只記得那笑容,神秘中透著淡淡憂傷……起碼在我看來是這樣。
那是一個出現在我八歲夢中的人,印象中似乎是個清秀的少年,陌生卻又熟悉的氣息,明明初見卻又似曾相識。他作為一個影子,陪伴了我多年。
也就是在那之后,我常夜里爬上窗臺,撩起窗簾的一角,天空月明星稀,我凝望著遠處星星點點的燈光,試圖品嘗孤獨的味道。淚水來得也快,少小離家的孩子,總會把那遠方的光亮錯認成自家客廳的吊燈,爸爸媽媽興許在看電視吧,否則那光為何會一閃一閃呢?想著想著,就涌起一股摸電話的沖動,嘿,老爸老媽,往這邊看往這邊看,東邊角落最暗的一扇窗,你們能看到我嗎?……片刻后清醒如一盆冷水潑來,家,那是幾十公里以外的憧憬罷了。
年少的我,本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經常會干一些危險的傻事,比如深夜里自己走在陌生曲折的小巷,比如愛往別家孩子不敢去的黑暗角落里鉆。我想,那個夢中的少年一定會保護自己的吧,比如外出旅游時全車的人都吃壞了肚子甚至食物中毒,我卻安然躲過,比如長大后知道自己經歷過這么多很險的事,但到底還平安著。我常覺得自己是孤獨的卻又不是孤獨的,縱使沉默寡言獨來獨往,背后似乎都有那么一股力量在扶持著自己……直到第一次遭遇打劫的壞人,那一天留在我心里的不僅僅是恐慌,更是極度的失落和寒冷,十多年的信仰此時不得不遭受質疑,不知道是該繼續憧憬還是幻滅,那一刻我似乎變成了自己的敵人。
長大后,我依舊喜歡爬上窗臺,窗外郁郁蔥蔥,鳥兒嘰嘰喳喳,晚風習習,公園湖里泛起漣漪,攪碎一池霓虹,月華如洗。我深深地喜歡著這幾十年難能改變的景色,我出生前,那些房子就矗立于此,那湖中成群的魚,而今老樓依舊,魚也只是不知換了多少批,若說不同,大概就是廣場舞的音樂,從“我們走進新時代”變為了鳳凰傳奇的諸多神曲。一切都變化地很慢很慢,十幾年仿佛就是一呼一吸這么短,讓人恍惚間忘記了歲月還在流逝。
房間里,我喜歡保留舊東西,幼時的識字書,贈送貼紙的花仙子描畫本,小學同學送的折紙星星,一本本字體稚嫩的同學錄和日記本。曾有人問為什么要留下這么多沒用的東西,我說,我是個丟三落四很健忘的人啊,不保存好下自己一路走來的腳印,也許有一天我都會忘記自己曾怎樣活過,自己曾怎樣存在著,會變成一個被架空的沒有根基的人,那個樣子的我,除了浮世的榮華富貴和奔波勞碌,還會剩下什么呢。我想要在累得不敢前進的時候,至少還能抱住一根樹干歇歇腳,而不是就此被洪流沖走。我想要保留下心靈的家。
我想,無論海子還是三毛,他們都是選擇了讓自己可以幸福的路,一個想要融于黑夜,融于草原,一個把自己的牽絆留于異世再也收不回來,也許有那么多見過大風大浪的人不會理解他們的輕生,他們會說“死都不怕還怕什么呢”,但我相信這世上終歸是生存著一類人,當他們內心渴望的東西在人間尋不到時,無論金錢還是榮譽都無法讓他們再茍且于俗世所理解的“幸?!?,他們真的有比死亡更恐懼的東西,有比死亡更深的絕望,這是執著亦是無奈,這是高傲亦是卑微。很遺憾我還沒找到自己人生的路,卻過早地理解了他們。
我是一個活在幻想中的女孩,這大概就是我身邊有那么多朋友那么多陪伴卻依舊感到孤獨的原因,我的兩只腳從未完全踏在現實的土地上,因為一旦離開那些看似可笑的幻想,我就像沐浴在鍋中的螞蟻,最開始的溫暖永遠無法掩蓋最終的炙熱難耐。也許那也是一種溫室,十九年來我最享受的生活就是在電腦前和企鵝她們大侃一番漫畫小說,然后關機撲進被窩里給我的毛絨狗狗蓋好被子摟著它睡覺,那是我最天真最無憂無慮的生活,縱使第二天有一大堆的作業要寫,縱使又要考試了又沒復習好,縱使心里還揣著一大堆的煩惱,我依舊能甜滋滋地期待著第二天的太陽,那是我無牽無伴卻再也回不來的少女生活。
今晚寫下這些文字時,我正發著燒。我開始回顧這么多年自己心里究竟填充進了些什么。毫無疑問的是,我自己正“分裂”成兩個,一個對大學的半社會有著本能的抵觸,抵觸離家,抵觸和其他人共同生活,抵觸愛情,抵觸攀比,抵觸妝扮,想要像以前那樣抱著書每天甜滋滋地入睡,覺得孤獨了自己憂郁一陣兒,還能心無旁騖地學習考試;一個渴望著在現實生活找到依靠和歸宿,想要過正常女人那樣戀愛工作結婚相夫教子的生活,想要在哭泣的時候被人抱住,想要生病的時候有人照顧,想要組建兩個人的家庭生活。因此我常常是矛盾和逃避的,任何的傷害都可能使我失去平衡倒向一邊,心里卻又放不下另一邊。我在幻想和現實中搖擺不定,自己折磨著自己。
我所希冀的,我所討厭的,本身就是個復雜的矛盾體,曾經覺得自己的思想作為溫室中長大的女孩子來說很正常,現在又覺得不太正常,如果有人細細讀完這篇東西大概能感覺到吧。
結尾,我回想起了幾周前聽大冰的講座,那場講座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與朋友合唱民謠,改編自海子的《九月》,“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如果有空去聽一聽,我最喜歡這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