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平凡的魅力中學生篇一
愛就一個字,平凡的愛充滿著平凡的每一天。
“叭”臺燈被拉亮了,靜靜的小屋籠罩在淡淡的燈光中,房間里頓時升騰起一種黑夜過后的溫馨,我咀嚼著這份溫存,打個呵欠,做好起床的準備。“啪嗒”“啪嗒”,母親的拖鞋與地板急促地摩擦,過后一杯香甜的牛奶被輕輕地放在燈下。幾乎每天早晨,母親都悄悄地比我早起,為我沖牛奶。朦朧中我看見母親正輕輕地收拾書桌上雜亂的書。頓時,我心中涌起一陣感動:這每天不變的習慣正是愛的體現。
一陣忙亂的梳洗后,我急急的喝完牛奶就走,身后傳來母親溫柔的話語:“路上小心。”多么普通的一句話卻飽含了母親多少關心與慈愛。它也觸及了我內心深處的一種感覺,我不禁眼眶有些濕潤。接下來便是“無盡”的辛苦與勞累。課程接踵而來,作業也紛紛沓來。我開始有些力不從心,但一想起那燈光中充滿愛的家,那兒有人在期待著我的成功,我就咬牙把自己深深地埋進這艱苦中。
在學校中一天的疲憊隨著晚自習結束的鈴聲消失。我急切的穿越黑暗的隧道,遠遠看到母親為我在陽臺上點亮的燈。它遠遠地告訴我:那就是我的家,家里有人在等我回去。燈光在黑茫茫的視野中愈來愈亮,我突然想起三毛的一句話:“家,就是有個人,點著燈在等你。”內心的感動催促我向家擁去,在踏進家門那一剎,我感受了家對我的眷念與溫暖。
“回來了,要不要弄點什么吃的?”母親親切地問道,望著母親疲倦的神情,我搖搖頭,輕輕地走進房間,關上門,拉亮臺燈,和往常一樣,燈下有母親為我沖的一杯濃茶。我呷了一口,澀澀的。一滴淚落入了杯中。
每一天我都肩負著愛在“征途”跋涉。每一天,我品味這愛的溫暖,讓它銘刻在心底。
“叭”臺燈熄滅了,又度過了平凡的一天,但這平凡的愛將永存我心,永遠也不會從我心中抹去。
用心去感悟每一天,它讓我發現生活中隨處都可以揀拾到蘊藏著深愛的小貝殼。這愛有著淡淡燈光的含蓄,有著熱牛奶的香甜,有濃茶那沁人心脾的清甜、甘美。
愛,就一個字。無論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它都充溢著我的心,讓我知道有人用愛點亮了燈在期待我。
平凡的魅力中學生篇二
汪國真說:“你要活得快樂些,就只能活得簡單些;你要活得輝煌些,就只能活得痛苦些;你要活得長久些,就只能活得平凡些。”是的,在一定程度上,平凡也是人生中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平凡中,我們可以獨自享有好心情;平凡中,我們可以仔細品味生活;平凡中,我們不必在意別人的目光。
如果你是一名成績一般、相貌平平的學生,此時正對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滿;如果你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此時正對自己的生活抱怨不已;如果你是一位下崗工人,正因為生活的艱難愁眉……那么,我想對你說:雖然你是平凡的,但你也是值得自豪的。因為最起碼,你能正視眼前的現實而沒有逃避生活。若你能克服眼前的一切,那你就會有新的收獲。
在平凡的.生活中,需要保持一顆平凡的心,那么我們就不會有很多的煩惱,也就可以盡情地享受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想到我們同樣為祖國創造著無盡的物質財富,那么我們心中就會充滿無比的自豪。
雷鋒是一名平凡的戰士,但他是一顆不平凡的“螺絲釘”;李素麗是一名平凡的公共汽車售票員,但她卻成為了勞動模范……在平凡的崗位上,只要我們付出努力,同樣可以做出一番業績。
舒婷曾說:“我簡單,所以我快樂;我平凡,所以我豐富。保持一顆平凡的心,做出不平凡的事業。”是的,平凡的生活是豐富的。在平凡的生活中,我們可以盡情地品味幸福,可以不用有太多的壓力,可以心平氣和地去為更美好的生活而奮斗。
在平凡的生活中我會保持一顆平凡的心——但不是平庸的心,心平氣和地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這樣我就可以無愧于心地說:我簡單,我快樂;我平凡,我自豪!
br/>平凡的魅力中學生篇三
平凡與特殊具有相對性。偉人對于人類社會而言他們是特殊的,但是對于浩瀚的宇宙而言他們也許只是一瞬間的星光,甚至什么都不是,他們變的渺小而平凡;我們大多數平凡的人,當然相對于人類社會而言的,然而如果相對與一個家庭而言,你是家庭的一員,有獨特的角色,相對你的親人朋友你是特殊的。
多少人想一躍成為特殊的人,但又不甘遺臭萬年,于是便幻想成就豐功偉業。然而他們并不了解偉人是用什么筑造的。
孔子是偉人。孔子出生在貴族,他不甘平凡,創建了儒學。從此孔子到處漂泊傳教,放棄了舒適是生活把自己折磨的體無完膚,為了什么?為了傳教,為了創一番豐功偉業。最終憑著永不放棄的`決心他成功了,成了特殊的人。
司馬遷是偉人。受了宮刑的他會有多少人譏笑他重重地打擊他的自尊;被囚禁在牢里,他的生活里沒有色彩沒有自由,只有黑暗,只有痛苦。然而著特殊的人卻剛強地站了起來完成了《史記》。
牛頓是偉人。蘋果樹下的牛頓因為一顆落地的果子啟發了偉大的設想。在他人眼中一個落地的果子是再平凡不過的了,但是特殊的人總能發現他們才能發現的東西。牛頓經過努力提出了“萬有引力”。
我和明白這一點,所以我甘愿做個平凡的人,用平凡的一生,平常的心,平凡的精彩繪出一副多彩的人生圖畫。
有時我們不必大平凡和特殊看的太重,我甘愿做個平凡人,用平凡的一生,平常的心,平凡的精彩繪出多彩的人生!
平凡的魅力中學生篇四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題記
晨光熹微,唯有滿臉洋溢著幸福的母女倆站在落地窗前,母親輕踮腳尖,手指輕輕觸到我額上的一綹溫和的橙黃。霎時溫暖了我的內心,不知不覺比母親高半個頭了!殊不知,也已有多久沒留意沉默到塵埃里的父親。
父親,對于我來說永遠都扮演著一個頂天立地的角色。父親高高瘦瘦的,因此我的拙筆也無需描繪一個佝僂的傳統的父親形象,甚至因他的高大強壯,竟可笑地認為自己的父親從不會受任何打擊和傷害。也是他的沉默,筑成了父女倆之間可哀又可傷的隔閡。他有一雙好手,修長,骨節像竹,但他卻從不用這雙手撫摸我的臉,我甚至覺得他有些冷漠無情。
父親,對于我來說永遠都扮演著一個忙忙碌碌的角色。我也說不清有多久沒和他共著橘黃色昏暗的街燈,沿著影影綽綽的香樟樹散步了,連記憶里他那高大的身影都快要模糊。那晚月華如水,他竟難得悠閑地愿陪我走走。他在我身后,我承受著重似千鈞的目送,雖有些不自在,但驀地涌起千絲萬縷的甜蜜。他還是和我童稚時一樣,習慣性地伸出手想要牽住我,卻被我一下抽開。他落空的手在清冷的空氣中停了好久,他黯然,雖是瞬息,卻被我瞥見。浮云將一切染上悲傷的釉質,和他相處的時光都稍縱即逝,稍縱,即逝。
下輩子還做父女吧,我們。
從沒說愛我,卻付出太多;從沒流過淚,卻慈憐坎坷;如果您笑了,大手總在我腦門上摩挲,我才發現,那雙手之所以不愿撫摸我的臉,是怕因工作磨出的繭子扎疼了我,原諒我懂您太晚,您蒙上我的雙眼,為我擋世界的殘缺。
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車鑰匙丟在同一個角落,皮鞋塞在同一張椅下。因你平凡,春暖花開。
平凡的魅力中學生篇五
記憶似水流年,她已不在。
那些多年前的事情,像是不褪色的電影,一直刻在我的腦海里。
我有一個素晴姐姐,她似乎是看著我長大的,自我有記憶以來,她一直都是大人們公認的好孩子。媽媽對我說:“你啊,要向人家學習!不要老想著玩!”我點點頭,腦海里浮現出姐姐對我微笑的樣子,不禁一陣欣喜。
素晴姐姐是很小的時候被鄰居阿姨從孤兒院領來的,她不像其他的小孩那樣自閉、孤僻。她有一雙清澈的眼睛和一張干凈的臉龐,她的嘴角常常上揚,有帶動別人一起微笑的魔力。
她很平凡,是一個乖巧、努力的女孩。可是老天卻給她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初三畢業體檢時,她被查出患有“漸凍人癥”。
她,漸漸地從一個可以活蹦亂跳的女孩變成了每天只能躺在床上而不能自由行走的病人。我每天都會去看她,跟她說話,從她的眼睛里,往往可以看到一抹憂傷和無奈,她消瘦的臉龐也失去了曾經耀眼的光彩。但是,她從沒有放棄,每天她都會堅持畫畫,成為一個畫家一直是她的夢想。她告訴我說,每當她拿起畫筆,她的身上就充滿了力量。或許畫畫就是支撐她活下去的理由。每當她給我看她的新作時,我都會淚流滿面,我知道在她的面前哭很不好,但是她的每一幅畫都可以讓人感受到她的堅強和那驚人的意志力,仿佛她把她的靈魂都注入了畫中。
經過了六年被病魔的折磨,她安靜地走了,那時,她22歲。在她臨走時那堅定的眼神里,我知道她想要活…她如此平凡,她留下了很多很多,也教會了我很多很多……她的堅強,她的執著,她的刻苦……我想她從沒離開,她一定就在身邊,看著我,為我加油。
平凡的魅力中學生篇六
雨滴漸落,冷冷作響,濕潤了空氣;鳥兒站在枝頭上,唧唧喳喳的唱著歌兒,喚醒沉睡的人們。
不一會兒,“開飯嘍”!父親又激動有興奮地說。我旋轉著,跳躍著,去向那有香氣的地方……父親試著擦去從上往下流的豆大的汗珠,他的眼睛更明亮更大了,他的眼里好似有星星,照耀著我前行。
啊!我親愛的父親!請時光慢些,不要再讓您變老了!
我的父親,我最最親愛的父親!
平凡的魅力中學生篇七
美是多種多樣的,雄渾闊大是美,激昂慷慨是美,熱情澎湃是美,富麗堂皇是美,而含蓄樸素也是美,平凡普通中的美,往往是美到了極致。
在公共汽車上,看到老人、孕婦沒有座位,起來給他們讓個座,這種道德行為的美是平凡的美。
在上學的路上,看到低年級的同學摔倒了,把他扶起來。盡管這僅僅只是一件舉手之勞的事,但這也是美,是極其平凡的美。
在同學碰到困難時,你伸出自己暖和的雙手,奉獻自己的愛心,這也是一種非常善良平凡的美。
在街上過馬路時,看到盲人,主動去幫助他們,扶著他們過馬路,讓他們更加有安全感,這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平凡的美。
美無處不在,無處不有。朋友,只要你在生活用心去挖掘,你會發現許多平凡中的美。擁抱了平凡便是擁抱了美,平凡中的美是偉大的,是美到了極致。那么創造了這些平凡美的人,也是一些平凡的人,他們擁有美麗的心靈,他們平凡而偉大,他們心靈美到了極致。
也許你會認為漂亮就是美,美在外表,可是美是要發自心靈的,外表的美麗只是一個精雕的花瓶,只是用來觀賞的,而內心的美才是有意義的,其實美就在我們的身邊。
美,在我們身邊。每天清晨,當我們迎著第一縷和風,感受著第一縷陽光,聽著第一聲鳥啼上學時,我們會看到清潔工人忙碌的身影,這就是奉獻之美;當我們聽說南方暴雪成災,許多人們都無法回家團圓時,來自四面八方的群眾紛紛自發地捐款、捐衣物、食品,當車子連夜趕到災區,我們看到了災民們帶著幸福微笑的臉,此刻,我們在欣慰的同時也明白了愛心之美;當“嫦娥一號”載著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飛天夢,飛往月球,并傳回第一張我們自己的月球表面照片時,那震耳欲聾的掌聲告訴我們:這是夢想之美!
平凡的魅力中學生篇八
《平凡的世界》中,路遙把國家大事,政治形勢,家族矛盾,農民生活的艱辛,新一代的感情糾葛,以及黃土高原古樸的道德風尚,生活習俗都真實而細膩地描繪了出來,構成了一幅中國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農村生活的全景式畫卷。既透露出作者對家鄉父老溫馨動人的情愫,又體現了作者對生活,對社會,對歷史,對人生富于哲理性的深刻思考與理解。讀起來嚴峻悲壯,真切動人。
平凡而樸實的言語,卻滲透著孫少平那錚錚鐵骨的豪邁之氣!
苦難的奮斗,平凡的偉大。平凡的世界,蒸騰著不凡的真情;一群普通的人,演繹著悲壯的人生:讓人時而悲傷,時而歡笑,激動,喜悅,難過,神傷,一心都沉浸在那片遙遠又熟悉的黃土地。――讀《平凡的世界》,已經遺忘了的中國變遷歷史又漸漸浮現在眼前。這是恢宏的巨著,是飽蘸著熱情與愛在書寫歷史長卷,那些貧窮與苦難,那些堅韌與頑強,從古至今都是中國民族最沉重的記憶,也是我們最值得驕傲的靈魂。
曾經不平凡的人物,影響了曾經不平凡的歷史,都已經煙消云散。不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都只是滄海一粟。日月運行,花開花落。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枯榮誰評說!
平凡的魅力中學生篇九
一群普通的人,演繹著悲壯的人生,平凡的世界,蒸騰著不平凡的真情。是的,這就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記得剛上大學的時候我就滿懷激情的看完了這本書,也一直想能寫點關于這本書的感受,我承認在看完這本書以后我的內心是澎湃激昂、感慨萬千的,其中不只為孫少平坎坷憂患、奮斗不息的歷程,也為孫少安直面現實、積極向上的勇氣,抑或是為田曉霞短暫而凄美的隕落。
人們常說,一部作品會照亮你的人生,一個人的精神會成為你的信仰,我覺得,這就是路遙和他的《平凡的世界》。
一沒有書本不至于此
看完小說,心里久久不能平靜,而對于孫少平也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這種感情并不像對他哥少安那樣明顯、由衷的喜歡,也不是對曉霞早逝的哀婉和嘆息。對于孫少平苦難的歷程,我感到費解,為什么作者要把生活的悲劇一幕幕全放在他的肩膀?似乎人世間所有的苦難都讓他一個人嘗盡了。每次讀到他企圖扼住命運的咽喉,與命運作著殊死搏斗時,我又佩服他,由衷的佩服。我甚至開始覺得,這就是孫少平應該的生活。他是一個如此強大的人,沒有什么災難能夠打倒他,倘若我們把他受的任何一件苦難放在小說其他人物的身上,大概,頃刻間他們的精神就會崩潰。從這個意義上講,孫少平之所以是孫少平,還是命運造就了他,而他也用自身的強大向命運昭示,向讀者證明,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斗!只有選定目標并在奮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
平凡的世界里講述的更多的都是些平凡的人們,也正是這些平凡的人們,用雙手,用意志訴說著苦難而輝煌的一生。孫少平是其中的一員,他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按照普通的條件平平常常的生活,沒有太多的非分之想,但又在許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表現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
自小說的開篇,我們可愛的孫少平就以貧窮而自尊的姿態出現在我們面前,是的,他是農民孫玉厚的二小子,他是一個連一份丙菜都吃不起,一頓飯只能吃兩個黑高粱面饃的的窮家少年,但是,窮不能代表什么,貧窮的生活既不會摧殘他強烈的自尊,也掩蓋不了他強大的內心世界,他既有每個農村孩子具有的善良淳樸、勤勞懂事的品質,又不乏超出這一階層更高的精神追求——書本。是的,正是書本給他幼小脆弱的心靈注入了無比堅韌和剛毅的東西。從看第一本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開始,他就已經懂得其他同齡人無法理解的道理——人活著,就要隨時準備經受磨難。
在以后的生活中,他無論處于怎樣的困頓與潦倒,都一如既往的抓緊時間看他喜歡的書,看曉霞推薦給他的書。也許有人會問:“不是說知識改變名運嗎?孫少平看了那么多的書,怎么還是一輩子窮困潦倒呢?”是的,我也曾經這樣想過,但這也說明一個事實,你沒有有讀懂平凡的世界,你沒有讀懂孫少平。
用一句話概括,孫少平,沒有書本,不至于此,不會有如此坎坷卻依舊輝煌的人生。
二有書本何至于此
可能你又會說,那孫少平的苦難就是書本帶來的。不得不承認,他的命運是和書本息息相關的,但是,我們在看問題的時候不能如此偏激,孫少平的確是因了書本才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但并不是因了書本而招致了苦難。命運,少平命運中的坎坷和磨難,倘若沒有書本給他注入的意志,他能夠扛得住?如果不是孫少平,而是孫少安,或者是潤生,他們經受得起命運如此殘酷的考驗?大家別忘了,孫少安曾因為小磚窯的破產而心灰意懶、垂頭喪氣,潤生也曾因為父母不同意自己的婚事就意志消沉、形容枯槁。他們承受不起命運的不幸。但孫少平做到了,在貧困年代以書為伍,維護自己可憐的自尊,追求精神上的滿足;在外面闖蕩風餐露宿、忍饑挨餓、毫無怨言;曉霞死后,用牛馬般的體力勞動轉移內心巨大的苦痛。少平是不朽的,命運造就了他,書本成全了他。
三解不開的命運
正如曉霞對孫少平的評價,我們的少平是一個這樣的人,有文化但沒有幸運的進入大學或參加工作,因此似乎沒有充分的條件參與到目前的社會發展的主潮之中,而另一方面,他又不甘心把自己局限在狹小的生活天地里。因此他往往帶有一種悲壯的激情,在一條最為艱難的道路上進行人生的搏斗。
從我們認識他開始,就知道他一直都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不懈的追求自己精神上的滿足,試圖想方設法改變自己的命運和處境,甘愿忍受生活的艱苦和磨難,與命運相抗爭。當然在我們對他坎坷多難的十年生活留下深刻印象并為他打抱不平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生命在給他關上一道門的時候,也給他打開了一扇窗。在他人生各個關鍵的路口,命運之神都給他安排了助他一臂之力的貴人。學生時代有潤葉、潤生姐弟的照顧,做攬工漢的日子里有曹書記一家的厚愛,在大亞灣煤礦有王世才一家。而潤生和曉霞更是他一生的貴人,無論他處于多么尷尬和窘迫的境地,他們都始終對他不離不棄,他們理解他,熱愛他,支持他。從這個這個意義上講,命運又是垂青于他的。
可能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猜測,少平完了,他一定就此一蹶不振了。
難到內心強大的人就注定孤獨?也許曉霞的使命就是使少平不至于平庸。他們的愛情太好了,連命運也無法承載,只能用死亡來祭奠。
四生命之樹常青
任何東西的再生和滅亡都不能阻礙歷史車輪的轉動,1976年三大偉人的逝世也沒有讓時間停留片刻。更何況一個田曉霞,一個孫少平。拒絕了妹夫把他調出煤礦的好意,拒絕了金秀深情的告白,帶著一臉傷痕又回到大亞灣的孫少平。當惠英帶著可愛的明明和小黑子向他奔來的時候,新的生活就要開始了,但愿在以后的歲月里他能平靜的生活下去。
突然想起余華作品里的一句話“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不僅僅是孫少平,還包括千千萬萬的我們,生命的下一步會是什么,命運會給我們的人生路上安排什么,我們都無從知曉,但是,我們都像孫少平一樣,從書的海洋中汲取營養來澆灌我們生命之樹,用書的力量武裝自己培養強大的內心世界。要有隨時準備接受磨難的信心和勇氣。人活著,就要隨時準備經受磨難。
生命之樹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