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標語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手抄報篇一
中午吃飯時,有些同學吃一點飯就倒了,覺得不好吃的東西就不吃,湯沒喝完就不喝了,有的女生吃到肥肉就不吃,吃到有皮的雞肉就不吃,有的男同學喝牛奶,沒喝完,就用牛奶打仗,你擠我一下,我擠你一下,然后“刷”的一下,把牛奶扔掉,弄得滿地都是牛奶。看到這種情景,我想:如果我們的長輩看到會心酸的。
我的爺爺告訴我,他小時候,學校的路是山路,吃飯又吃不飽,不像我們大魚大肉,所以,他們每次吃飯都會把碗里的飯吃得干干凈凈,還用舌頭舔一舔碗,桌上有米粒還拿起來吃掉。
我們要向長輩學習,同學們應該知道這詩吧:“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大米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所以我們要珍惜糧食,不能浪費。我有一個小小的建議,在學校里也開展一次“光盤”行動,在每桌吃飯的時候,專門派一個人看著我們吃飯,不能有剩飯和浪費食物的現象。
同學們,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一定要記住“浪費可恥,節約光榮”這幾個字。
浪費可恥人人厭,節約光榮人人夸。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標語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手抄報篇二
餐桌上,吃剩的牛奶、飯菜,被丟棄的饅頭、包子……隨處可見。
吃飯時,“不想吃,不好吃,我不要,丟了吧……”這些話隨處可以聽見。
改革的春風吹了40年,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小朋友更是如同活在蜜罐中,個個都是小公主、小王子,吃穿不愁。可又有多少小朋友身在福中不知福,每天都在浪費糧食呢?
美妙的音樂鈴聲后,午餐交響曲奏響了,同學們從教室里蜂擁而出,快速奔向盛飯處。一雙小手快速打開菜桶蓋,緊隨“今日午餐:清炒豆芽加紅燒魚”的喊聲,“哦,不,豆芽,我不喜歡。”“我討厭吃魚。”哀嚎聲此起彼伏。吃完飯后,我發現泔水桶里已裝滿了剩菜剩飯,被嫌棄的豆芽、魚塊只能無奈地在桶里嘆息,真是浪費呀!
從幼兒園起,爸爸媽媽就教我們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上小學后,老師教育我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想起前段時間我們班舉行的親子活動——收割稻谷,大家都累得腰酸腿疼,十分辛苦,怎能如此浪費糧食呢?何況還有許多生活在貧困山區的孩子在挨餓呢?媽媽告訴我,每年國家的糧食有1/3是被浪費的。如果每人都做到吃多少盛多少,以節約糧食為榮,浪費糧食為恥,節省下來的糧食可以資助多少貧困孩子啊!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標語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手抄報篇三
隨著當代科技的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行業越來越發達,這固然是好事,可公民的道德品質,是否也“與時俱進”了呢?
當我們在吃早飯時因為味道不佳而隨手丟掉食物時,當我們把草稿本隨意撕下折紙飛機時,當我們上體育課時,教室里仍燈火通明,電風扇仍呼呼的轉。
有沒有人曾想過?
在非洲那些滿目瘡痍的貧民窟里,僅僅兩平方公里的地盤上蝸居著數百萬居民,狹窄繁忙的街道內傳出陣陣潮濕的臭氣,遍地都是敞開式的下水道,房子的間距僅僅只有10幾厘米,箱子里堆放著廢品和各種各樣的生活垃圾,無論是酷暑還是寒冬,都散發著濃烈的腐臭味,一千多人共用一個廁所,沒有人來清運垃圾……
對于那里的孩子來說,垃圾就像陽光一樣隨處可見,垃圾場,就是他們最“豪華”的“游樂場”,他們許多孩子,從來沒聽說過電腦,mp3、mp4,甚至連一本完整的`書都沒見過,當然,他們大多都不認識字,很多人,連話都說不順暢。
和他們對比,我們不就幸福的太多太多了么?而無止境的鋪張浪費,不就是在毀滅一種希望么?一種讓藍天,碧水,綠地永存的希望么?
學會把節約當成一種習慣,你就多了一份對社會的擔當,多了一種智慧,多了一份給子孫們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