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我們的家庭字篇一
我的爸爸象征著黑色。因為他在我們之間是年齡最大的。
媽媽象征著紅色。因為她雖然是我的媽媽,但看起來仍然“明亮照人”。
弟弟呢是藍色。他還小,沒有爸爸大,藍色比較純,所以適合他。
我呢,則是全家最漂亮的女生。你們猜猜我是什么顏色?當然是粉紅色了!
我們一家還有一個家庭象征。那是外號。我叫做貓念經,弟弟叫貓洗臉,爸爸叫貓頭鷹。知道嗎,我們仨都姓“郭”,只有媽媽姓王。所以她沒外號。當然,我們的外號是按姓名來取的。媽媽說我家是“貓氏一族”。
我們一家特別愛鬧笑話。有一次,媽媽在做飯時去上廁所,我便想把火吹滅。不料,把灰吹得到處都是。煙很濃,媽媽以為是廚房著火了,連忙跑出來。
我們家還鬧了一次“鬼 ”。那天,我買了一個鬼面具(螢光的),晚上一戴上,把我們全家嚇個半死。
如果大家來我們家,我一定會讓你看看我們家的獨特風采!
我們的家庭字篇二
本以為回家還能看到雪,沒曾想這兩年連雪的半分蹤跡都找不到。又因為天氣異常,流感盛行,醫院的人顯得格外多。可是春節還是春節,不會因為沒有下雪而減少氣氛,也不會因為鬧豬瘟而失去熱鬧。或許是子女回到父母身邊,或許是父母來到子女身邊,無論怎樣的團聚方式,都是由春節而起,為春節而慶祝。
一座城的人幾天之內匆匆離去向四面八方,這座城空了,那些城要滿了。在未來不久,我們或許也會成為那座城的一員,在一年中奔波不定,精疲力盡,臨近年關的寄托,則是最好的慰藉。
光禿禿的枝椏在凜冽的北風中戰栗著,掛上紅燈籠便顯得不那么突兀了。從前熙熙攘攘的大街堆滿了年貨用品,外地人開的小店早早就暫停營業了,自然是要回家了。
也有不回家的人。
可能是在各個崗位駐守一線的戰士們,可能是有心無力的白領們,可能是漂泊在外的旅者。可能春節僅僅有一通電話的聯系,或許再多的言語都抵不過見面的一次擁抱。在別離與團聚面前,或許做不出更好的抉擇。因為把責任扛在肩上,就意味著要舍棄一些。
在春節期間走親訪友最能聯絡感情。每當這時,年輕人被長輩逼婚而想出各種對策的新聞往往能霸占微博熱搜,若是碰上小孩子,總是要問問成績怎么樣了,有沒有得獎狀。或許你會反感七大姑八大姨喋喋不休的問話,但誰又否認,這何嘗不是一種熱鬧的體現呢。
雖然看不到煙花在夜空綻放,但記憶卻能不停播放兒時看著煙花大笑的畫面。美好的畫面,即使不能重放,也不會將它忘得一干二凈。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沒有了煙花爆竹,年味還是縈繞在我們身邊,只是換了另外一種新的方式,比如微信搶紅包。在繼承與發展的過程中,總是要有所取舍。
變化的時代,不變的是家的味道。即使各個地方習俗不同,也擋不住大家互相分享的熱情。一碗熱死騰騰的餃子,一大桌年夜飯,在以后每個失意的晚上,都能回憶起闔家團聚的喜悅,剝開陰霾,重新振作。
春節對我們來說,始終是一種特殊情懷。就像家庭,始終是我們牽掛的地方。
我們的家庭字篇三
我們家是一個有趣的“動物園”,我是調皮的小猴,媽媽是一只勤勞的蜜蜂,我大伯是一只兇猛的老虎。
雖然我頭腦聰明,但我很調皮。有時候喜歡裹著被子在床上又蹦又跳,有時我躲進柜子里嚇人,有時候在沙發上蹦蹦跳跳。記得有一次媽媽做好了飯,她叫了我一聲,還在床上裹著被子,扮演古代人,被子擋住了我的眼睛,我一個華麗的轉身,差點掉下床。這時,姐姐叫住了我才沒有掉下去。媽媽又叫了我一聲,我才知道要吃飯了,我打算從樓梯扶手往下滑,我的腳跨過樓梯扶手,身子一扭就往下滑了,到了一樓沒掌握好角度,摔到了紙箱上。
“啪”的聲音引來了媽媽,問“怎么回事?”姐姐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媽媽說嘆氣,我又讓媽媽不高興了。
我大伯的脾氣在家里,可是出了大名的,發起火來比火山噴發還壯觀!因此得名“老虎”,記得有一次家里來客人了,一個小孩沒什么玩的,在客廳也很吵,大伯就讓她進房間里玩,她在房間的床上跳,不久“砰砰”的聲音,變成了咔的一聲巨響,床板斷了,大伯怒氣沖沖地走進房間:“你這小孩,這么調皮,把家里的床板跳斷了,晚上怎么睡?”說著還揪著那小孩的耳朵。
那小孩努力掙脫之后就被大伯一把拉了回來。接著責罵到……
我們的家庭字篇四
今天晚上是平安夜,在我強烈的要求下,爸爸媽媽終于答應給我開一個家庭"party"了,我好高興啊!
“當當當當,家庭‘party’現在開始。”
no.1: 歌曲大聯唱
“ 少數民族的姐妹們從鎮上買完東西回來了,聽,他們在唱歌呢!下面由我來為大家演唱《趕圩歸來阿哩理》”我向前走了一步,唱到:“日落西山阿哩理,散了圩絡阿哩理……”我唱完了,爸爸、媽媽給了我一個擁抱。下面該爸爸唱歌了,他唱的是《冰糖葫蘆》,他有時瞇著眼睛小聲跟著伴奏溜,有時壓根的不張嘴,我也拿他沒辦法。接下來輪到我的媽咪了。媽媽慢慢地走到客廳中間,她給我們演唱了一首《好人一生平安》,媽媽唱完以后,我給她灑了一點小紙片,以示祝賀。舉手表決,我和媽媽并列第一,爸爸第二!
no.2:超級模仿秀
“大家都知道‘金雞獨立’這個詞語吧,來,我來為大家做個‘金雞獨立’!”說著我就擺了個“金雞獨立”的姿勢。第一個挑戰者是我老媽,她也擺了一個金雞獨立的姿勢,雖然有點像孔雀開屏,但也帶著一絲美感。輪到我爸爸來模仿我了,他不會做,干脆擺了一個《西游記》中孫行者的動作,想蒙混過關,順便試試運氣,拿個第一。我和媽媽看了以后,都哈哈大笑。
接下來,我媽媽走了一個十字步。這一下,我可是特占便宜。爸爸壓根的沒有扭過秧歌,而我在音樂課上學過,我第一個走完十字步,下面就要看老爸的好戲嘍!只見老爸走過來,學著每年在廠大門口扭秧歌人的樣子,連走帶扭的走了起來,我和媽媽一起為他鼓掌,爸爸走的很認真,但有點力不從心,動作十分滑稽。
接下來,爸爸來了二十個乒乓正手攻球動作。這是我的強項,我認真地擺了二十個標準的攻球動作;輪到我媽媽模仿了,她壓根兒就不會打乒乓球,但她還是舉起右手,像棍兒一樣上下揮動,樣子十分可笑。這一下,我又贏了!
no.3:智力大比拼
游戲開始了!由我來給大家當考官。于是,我拿出《新思維智力金字塔》,照著題給媽媽出了一道非常難的考題,想不到媽媽竟然不到五分鐘就擺出來了。輪到爸爸答題了,還沒等我給他出題,他就自告奮勇的要壘一個金字塔,他擺弄了半天也沒壘成,他以失敗告終。最后,媽媽讓我在一分鐘之內擺出一個大三角形,我只用了50秒就完成任務。我好高興!
爸爸開始播放《鈴兒響叮當》,我們的家庭“party”在這歡快的歌曲聲中結束了!
自評:我按順序寫了這次家庭“party",第一、二個環節詳寫,第三個環節略寫,寫出了家庭的歡樂氣氛。請大家多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