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隨筆創作心得體會篇一
隨筆創作是一種自由、靈活的文體,也是我最鐘情的一種寫作方式。在這個快節奏、高壓力的社會中,隨筆創作成為我宣泄情感、釋放壓力的最佳途徑。通過隨筆創作,我并不追求完美的結構和語言,而是傾訴內心真實的情感和思考,獲得一種靈魂的滿足。在這里,我將分享我在隨筆創作中的心得和體會。
第二段:發散思維
隨筆創作讓我擁有了一個自由發揮想象力的空間,可以盡情地馳騁思維的海洋。在創作的過程中,我可以將思維進行無拘束的發散,盡情地探索和拓展。這種自由的發散思維讓我在寫作中享受著一種奇妙的樂趣,也讓我的思維能夠得到有效的鍛煉和提升。
第三段:情感表達
隨筆創作給予了我一個表達情感的平臺,讓我能夠用文字抒發內心的情感和體驗。每當我遇到喜怒哀樂或者感悟人生的時刻,我會憑借對字母的駕馭,傾注那些獨特的情感,將它們變成文字,讓文字替我表達。這種情感的表達方式讓我感到釋放,也能夠讓我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自己。
第四段:反思人生
隨筆創作是我審視人生和深入思考的途徑。當我坐下來,迎著墨香和內省的情緒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時,我常常能夠從字里行間發現新的人生體驗和智慧。隨筆創作讓我有機會站在文字的高度,更加客觀、全面地審視世界和自己,對人生的意義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第五段:個人變化
通過長時間的隨筆創作,我發現自己在某種程度上有了不小的變化。首先,我的寫作技巧得到了提升,不再只有簡單的敘述和描寫,而是學會了更多豐富多樣的寫作技巧,使作品更具深度和內涵。其次,我變得更加敏感、細膩,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感。最重要的是,我內心的平靜和滿足感得到了提升,感受到了隨筆創作帶來的寫作的快樂和滿足感。
總結
隨筆創作是一種讓我自由發揮想象力、表達情感和思考人生的方式。通過隨筆創作,我能夠發散思維、宣泄情感,并從中獲得內心的滿足。隨筆創作不僅提高了我的寫作水平,也使我變得更加敏感和細膩。在我看來,隨筆創作是一種富有奇趣和快樂的創作方式,我愿意長久地堅持下去。
隨筆創作心得體會篇二
縱觀繪畫藝術的發展,從古埃及壁畫開始,繪畫創作的一步步演變,可以看出,繪畫創作一開始的目的是為了真實的描述社會現象,作為比文字更早出現的東西,它們負責記錄,隨著時間的發展,繪畫開始有了新的目的,透視的發現與完善,讓繪畫創作更加接近于準確的表現出客觀存在的東西,也就是寫實。我們可以看到,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作品,對于自然風光、人像的描述精準且美妙。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不斷進步,攝影技術越來越完善,寫實已經無法滿足畫家了!寫實主義重點在于真實的描繪客觀事物,而人們欣賞時往往死摳細節而忽略畫作背后畫家的思想與情感,于是他們像更能表達自己思想的領域進軍!于是印象派、抽象派等等更加大膽抽象的風格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了。它們用色大膽,打破常規,往往讓人一眼看上去滿頭霧水不知所云;然而又是那么的和諧美麗,畫作中隱藏著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
長期以來繪畫創作的本質一直是畫家研究和探討的主要問題,畫家總是會在創作題材、形式上煞費苦心。怎么才能創造出優秀的繪畫作品是畫家一生都在研究的問題。畫家的個人品質和生活情趣影響著畫家的繪畫表達形式和語言。
在藝術的世界里,畫家的氣質往往決定了畫家繪畫作品的藝術語言;畫家的情感與智慧決定了作品的好壞,可以說氣質與情感智慧是繪畫作品創作的基礎。
每一個畫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每一幅畫都表達了畫家不同的內心情感。可以說畫家的每一幅畫都是不可復制的,是獨一無二的。在繪畫藝術實踐中,有什么樣的氣質,就會有什么樣的繪畫語言??梢哉f氣質決定了畫家的繪畫語言。首先,獨特的氣質來源于獨有的個性和獨有的成長環境。梵高出生于荷蘭鄉村的一個新教牧師家庭,早年的他做過職員和商行經紀人,還當過礦區的傳教士。他充滿幻想、愛走極端,在生活中屢遭挫折和失敗,最后他投身于繪畫,決心“在繪畫中與自己苦斗”。他早期畫風寫實,受到荷蘭傳統繪畫及法國寫實主義畫派的影響。1886年,他來到巴黎,結識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畫家,并接觸到日本浮世繪的作品。視野的擴展使其畫風巨變,他的畫,開始由早期的沉悶、昏暗,而變得簡潔、明亮和色彩強烈。而當他1888年來到法國南部小鎮阿爾的時候,則已經擺脫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響,走到了與之背道而馳的境地。在阿爾,梵高想要組織一個畫家社團。1888年,高更應邀前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沖突和觀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敗。此后,梵高的瘋病時常發作,但神志清醒時他仍然堅持作畫。1890年7月,他在精神錯亂中開槍自殺,年僅37歲。這位易激動而富于神經質的藝術家,在其短暫一生中留下大量震撼人心的杰作。他的藝術,是心靈的表現。他曾說:“作畫我并不謀求準確,我要更有力地表現我自己”,他并不關注于客觀物象的再現,而注重表現對事物的感受。亨利〃福西隆在論述凡高時說道:“他是他時代中最熱情和最抒情的畫家?!瓕λ麃碚f,一切事物都具有表情、迫切性和吸引力。一切形式、一切面容都具有一種驚人的詩意”,“他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種神秘的升華,他希望將它捕捉。這一切對他意味著是一個充滿狂熱和甜蜜的謎,他希望他的藝術能將其吞沒一切的熱情傳達給人類”。為了能更充分地表現內在的情感,梵高探索出一種所謂表現主義的繪畫語言。他認為:“顏色不是要達到局部的真實,而是要啟示某種激情。”在他畫中,濃重響亮的色彩對比往往達到極限。而他那富于激情的旋轉、躍動的筆觸,則使他的麥田、柏樹、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騰、顫動,震撼觀者的心靈。在他的畫上,強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與筆觸的交響樂中。
早期作品受印象主義和新印象主義畫派影響,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納河濱》等。曾兩次在咖啡館和飯館等地向勞工階層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厭倦巴黎生活,來到法國南部的阿爾勒,開始追求更有表現力的技巧;同時受革新文藝思潮的推動和日本繪畫的啟發,以達到線和色彩的自身表現力和畫面的裝飾性、寓意性。
隨筆創作心得體會篇三
隨筆創作,是一種自由的寫作方式,可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和思考,是一種疏導情緒的方式。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嘗試了很多次寫隨筆,通過這種創作方式,我不僅發現了自己的思考習慣,還培養了自我表達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我收獲了許多心得體會。
首先,隨筆創作讓我更好地認識了自己。寫隨筆的過程中,我能夠將自己的情緒和思緒記錄下來,對自己的內心進行觀察和反思。我發現,通過寫作,我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也能夠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弱點和不足。例如,在我寫一篇關于自省的隨筆時,我發現了自己的自卑心理,并逐漸找到了克服它的方法。通過隨筆創作,我不僅了解到了自己,也懂得了如何更好地調整自己的心態。
其次,隨筆創作培養了我的思考能力。寫隨筆需要我們思考問題,分析原因,找出解決辦法。例如,在我寫一篇關于環保的隨筆時,我需要思考環保的意義和方式,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通過這個過程,我鍛煉了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不再盲從他人觀點,而是懂得去分析和思考問題。這種思考能力不僅對我的學習有所幫助,也對我的生活有所裨益。
再次,隨筆創作提升了我的表達能力。寫隨筆是一種將內心感受表達出來的方式,需要用準確的詞語和生動的句子來描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如何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文中使用比喻和修辭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動有趣。通過不斷地寫作,我對語言的運用更加熟練,也更有自信心地進行口頭和書面表達。
最后,隨筆創作讓我更加審視世界。通過隨筆,我可以記錄下生活中的點滴,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例如,在我寫一篇關于感恩的隨筆時,我回顧了自己在過去的一年里所經歷的一切,找到了許多值得感恩的事情。通過這個過程,我學會了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情,懂得了感恩和幸福是如何構筑我們的內心世界的。
總之,通過隨筆創作,我發現了自己內心的存在,培養了思考和表達能力,更加審視和感悟了世界。寫作是一種美好的活動,能夠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潛力,也能夠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傳遞給他人。我相信,繼續堅持隨筆創作,我將能夠在未來的日子里繼續收獲更多。
隨筆創作心得體會篇四
又是一年春天了。
今年這個冬天,沒有下雪。與去年過年時大雪紛飛的感覺差了好遠。似乎去年,植物們都蓋上了厚棉被,好好睡了一覺。而今年植物們卻養足了精神想看場雪,卻沒有看著。
今天,我看見了一場正在下的“雪”。陽光下的大雪還真白!
今天的天氣還很暖和,但這場“雪”卻依然下得很猛烈。柳絮紛紛揚揚地落下,河邊的柳樹還沒調皮夠,甩甩她那順直柔亮的“秀發”,“水珠”就向四周飛灑。“水珠”四處亂飛,一會兒飛向燦爛的桃花,一會兒又調皮地在路邊的行人的頭上捉迷藏……我的眼睛都被這調皮的孩子——柳絮迷得睜不開眼了。它一會兒化作頑皮的雪精靈,一會兒又在太陽媽媽的關懷下四處游玩。
春意懶散,春花爛漫,暖洋洋的陽光直透人心底,真是一個出外踏青的好季節呢!
在這正是春花爛漫的時節,讓我們也拉著柳絮的手出外踏青吧!
隨筆創作心得體會篇五
培根是英國杰出的哲學家和文學家,他1561出生在倫敦一個官僚家庭。培根一生追求知識且集哲學家、文學家、法官和政治家于一身。語言簡潔又十分富有哲理,讓我不得不從這本薄薄的《隨筆集》中,讀出種種味道。
從“論真理”、“論死亡”、“論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熱愛哲學的培根。從“論高官”、“論王權”、“論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熱衷于政治,深諳官場運作的培根。從“論愛情”、“論友情”、“論婚姻與獨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從“論逆境”、“論幸運”、“論殘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自強不息的培根。
在《論求知》中,培根說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可見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
但是在這數十篇隨筆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兩篇,就是《論友誼》和《論美》。他在這篇隨筆中寫到了一句話:“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边@說明在我們的生活中,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角色,他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色彩。
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朋友是一個可靠的支柱,讓我們可以得到依賴;當我們跌倒時,朋友是一枝拐杖,扶助我們站起來;當我們做事想半途而廢時,朋友是一本備忘錄,提醒我們一定要堅持到底;當我們獲得成功時,朋友是一本字典,教我們下一步應該怎樣做,并且時刻告誡我們“勝不驕,敗不餒”。朋友是可以傾訴、可以依賴、可以尋求幫助的人,我們應該珍惜身邊所有的朋友,他們不僅是一個角色,還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在《論美》中,培根先生的文章告訴我:“美”本身是個很廣泛的問題,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內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美才能真正發出光輝。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形體之美要勝于顏色之美,優雅行為之美又勝于形體之美?!?/p>
形體是一個人的整體形象,體形。顏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臉部,是局部的。而行為之美,指舉手投足的動作神態,是后天的,是內在美的折射表現,在三者中最高。本文著重論述人應該怎樣對待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問題,語言簡潔,內涵深刻,且充滿哲理。
仔細想想,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麗,而忽略了內在,他們雖然具有美貌,卻由于缺乏優美的修養而不配得到贊美。所以一個打扮十分華貴卻表面輕浮而沒有美德沒有教養的人是令人厭煩和看不起的。
因此,只有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隨筆創作心得體會篇六
題記:如果,這段記憶是深藏于你的心海,容納了你童年所有的喜怒哀樂,無論經過多少年,每愿想起,一定是記憶猶新的。感謝當初的你們,童年才不會這么寂寞孤單。
16棟是家屬區最遠的地方。從平房搬到樓房,從坡下搬到坡上,突然進入一個嶄新又陌生的環境,于當時還是小孩的我們而言,一切都是那么新鮮。
住在上面的孩子年齡大的十一二歲,小的三四歲的。小一點的總喜歡和大孩子混在一塊,聽從他們的指揮。一回到家,連書包都舍不得放,大家就在樓前空地玩各種游戲。任憑父母叫了多次,也舍不得回家。為這事,沒少挨父母批評。急匆匆地吃完晚飯,大家又不約而同嚯嚯地跑出家門。
當時除了16棟,其他的樓都還沒修,地上是一摞摞的磚頭、一個個大沙堆。最時髦的游戲,便是在磚頭上過家家。把一塊塊磚頭圍成一個個方形,便是房間。再跑到旁邊空地里,挖些野草野花當成菜、裝些泥土沙子當成飯。每個人還要扮演一個角色。當然,每個人都積極想成為那個做菜的人,不過最終的角色分配還是由大孩子來決定。
沙堆游戲可不止是玩玩沙子。男孩子總有想不完的點子。一次,我吃完飯立即趕赴集合地。他們見我到了,立即指著沙堆上的一個地方,問我敢不敢往里踩。我想都沒想,猛的一腳踩下去,只聽得“噗”的一聲悶響。我嚇了一大跳,條件反射忙不迭把腳縮回。大家卻在旁爆發出無比開心得意的笑聲。我低頭定睛一看,原來是他們設置了一個小陷進。見又有伙伴過來,他們立即把我剛踩塌的地方掩飾好,又叫上下一個不知情的。就這樣樂此不疲。
后來17、18、19、20棟都陸續修了起來,一起玩得孩子也越來越多。
有次夜晚,二十多個孩子聚在了路燈下。這次,有一些大一點孩子看了有關外星人的書,就在一起討論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外星人對我們小一點的而言,還是很模糊的概念,聽聞只覺神奇甚至是恐怖。最夸張的是,有一大一點的男孩說,外星人來的時候,天空會變成紅色,天空中還會有一亮點。后面越說越神,竟說他真的在天空中見過。mygod!說著說著,大家都跑到坎邊的圍墻,一齊抬頭往天上看。說也神奇,當時天際真有一片是紅彤彤的,還有一個亮點在一閃一閃。這下,大家都愣住了,連說見過外星人的'那位也不說話了。大家就這樣盯著天空發紅發亮的那塊,誰也不說話,也沒人敢動。突然,只聽得某人大喊一聲“鬼來了!”大家立即嚇得四散而去,我則立即一口氣跑上三樓回到自己的家中。過一會,我重新下樓,見到大家也陸續走出來。再抬頭仰望時,天空已拉起了幕簾。
女孩子的點子總是多些文化氣息。記得16棟二單元的芳芳姐組織過一次聯歡晚會,地點就在二單元的單元門口。雖然是業余的,可整場晚會有報幕,有評委,還有表彰,一點不亞于正式的。聽聞只要參加就會領到一份紀念品,大家報名都很積極踴躍。比賽當晚,聽到報幕的叫到自己的名字,就著樓道里那昏暗燈光,管它會不會,上去就唱一首歌。也有精心準備的,邊唱邊跳,表演得極好,得到的獎品自然也多些。最后皆大歡喜,大家都拿著紀念品心滿意足的回家了。
還有一個好玩的地方莫過于家屬區后門的大片田野,還有池塘。后門有時上鎖,大點孩子膽子大,敢往下跳,我們小點的,就想著法爬過去。這里的四季色彩最為豐富。春天除了綠油油的水稻,還有金黃的油菜花,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紫紅的草籽花;夏天,路邊金銀花的香氣總是那么濃郁。池塘里種了荷花,蜻蜓在花間飛來飛去。“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絕不是現在的孩子們只能透過書本進行的想象;秋季便是一望無際的金燦燦的稻田,仿佛很遠都能聞到那股成熟豐收的稻香;冬日里一切都銀裝素裹,經過了熱鬧的一年,萬物都沉靜了下來。
我們也會沿著小路,走到那條依偎著醫院曾經川流不息的溪水邊,脫掉鞋子,小心翼翼踩過剛剛高過水面的石塊橋,共同享受著那悠悠溪水不停奔向遠方的歡快。
我們曾在鋪著干稻草有著牛屎味的田野里嬉戲打鬧過,在清澈沁涼的溪水里游泳捉魚打水漂,在滿是淤泥的池塘里摸過河蚌舀過蝌蚪,我們也偶爾調皮搗蛋趁農家不注意摘過他們的桃子刨過他們的紅薯。
我們在16棟一住就是,這些都是關乎那里的一些零星單純而美好的記憶。
謝謝你們,我童年的伙伴!還有,我們一起擁有的純真童年!
隨筆創作心得體會篇七
那時,我坐在七年級八班的教室里,用著我最愛的隨筆本,任晚風徐徐吹過凌亂的發絲,一點一點的在文字中訴說著我在一八的生活。
那時,時間很寬裕很寬裕,寬裕到我都能在課外活動時間構畫出一副一八的風景畫了,我和好朋友們能相互調侃著哪位隔壁班的帥哥,能相互夸贊著哪個明星的演技好,就算有時會鬧些小情緒,也不過睡覺的功夫便忘得一干二凈了。
那時,我以為三年的時間有很長,初三對我來說還很遙遠;作業能寫上一個周末,沒能擠出時間多陪陪你們,這是我一直以來都很遺憾的事。
現在,我走到了畢業季,想起三年前的那場分離?,F在的我,也許是多了幾分勇氣和執著,不再有當年的彷徨和無措,不再需要你們“不要分心”的句句叮嚀,你們期待的眼神,變成了我努力學習的最大動力。
現在,我不敢浪費一分一秒,仿佛課間趴在桌上休息都是一種心理上的煎熬。我不敢再在網上搜索令我移不開眼神的電視劇,不敢再踏進那讓我沉醉的書屋,從此,五顏六色的畫筆似乎都跟我短暫地道了別,黑白琴鍵也似乎都蕩上了灰;我也曾向同學傾訴過現在的生活很累,可每當想起你們說“上學是最輕松的”時候時,我都責備自己太矯情。
你們說現在苦一點兒,累一點兒是為了以后有更多選擇的機會,你們坦言跟我說起你們的過去和一些遺憾,我在覺得惋惜的同時更多的是,留給自己這個“完成你們夢想”的目標。
我知道,你們聽到老師說我有進步時,比中了一百萬都高興,實際上,我最感謝的是你們注重過程比結果還重要!
知道嗎,其實我不太會表達的,一句簡單的“我愛你”都十分難說出口。所以請你們一定相信,那些憋在嘴里沒有說出口的'話啊八成都是愛你們的,不管是高興時,亦或是生氣時,都沒有變過!
對了,最近我在學校挺好的,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你們就不要為我操心了,還是多陪弟弟學習新知識吧。你們也是,天轉涼了,注意添衣;下過雨后的空氣都像我們去三亞熱帶雨林的潮濕味,興許是我太念舊,也太想你們了。
隨筆創作心得體會篇八
有很多人都聽說,在8月7日至8月8日晚上會出現紅月亮!我一開始不相信,直到現在也不相信,沒有依據,只是新聞。
到了晚上,我洗好了衣服,想把它掛在樓上正好可以看一看是否真的有紅月亮。我上了樓,把衣服全部曬好之后,尋找著月亮的蹤跡。
當時一片漆黑,根本看不到月亮那明亮的光!更別說紅月亮了,連個鐮刀月都沒有。再過一會兒,天空那烏云密布的地方,發出了微弱的光,雖然月亮還沒有顯形,但我大概已經猜到那是月亮了,只需要再等一等,風就會把烏云吹走,月亮就會出現了。
十分鐘過去了,終于起風了月亮的半張“臉”漏了出來。我只覺得這很正常。等再過五分鐘,月亮就已展現全身了。那月亮,圓的沒有一點瑕疵,像一個月餅;月亮的中間有著一個像兔子的圖案。這可能是那烏云還沒散盡。美好一點就是嫦娥的月兔了。
那是圓月,根本沒有什么紅月亮。我欣賞著著如此美如畫的圓月,雖不可近距離的觀賞,但在遠處卻有一種凄涼之美這就是圓月!
心情
隨筆創作心得體會篇九
《培根隨筆》就是一部寫道理的文章集錦,沒有華麗的辭藻和聲情并茂的人物,只有無限的討論與研究,真是是物必談,無所不談。
本書作者,自然就是弗蘭西斯—培根英國著名哲學家和文學家。一六〇三年被封爵士,一六一三年升為首席檢察官,一六一七年成為掌璽大臣,一六二〇年被封為子爵。一六二一年被控受賄,從此下野,脫離官場。一六二六年死于實驗。本書的道理,均是其一生中經歷中總結出來的。
還有其中一些完全是十七世紀的思想,例如:世上的確有人好見異思遷,視固守信仰為枷鎖纏身,故而在思想行為上都追求自由意志。
雖說專講道理,但也不乏有趣的比喻:一位先人曾因詩能滿足想象而稱其為魔鬼的`酒漿。而有些話也是經典:所有感情中最令人神魂顛倒這莫過于愛情與嫉妒。
本書也似乎是借助《圣經》來說明道理。
從書中所用的人名、地名、事名,更可以看出他的才識來。
我悶在生活之中總會不經意之間說幾句富有哲理的話,只要用心記錄,你也會成為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