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秋天小學o個字篇一
1、利析秋毫:形容管理財務極細心、精明。
2、春蘭秋菊:春天的蘭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3、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4、春蚓秋蛇:比喻字寫得不好,彎彎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跡。
5、明察秋毫,不見輿薪:目光敏銳,可以看清鳥獸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為人精明,只看到小節,看不到大處。
6、春生秋殺:春天萬物萌生,秋天萬物凋零。
7、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只看到小處,看不到大處。
8、春秋無義戰:春秋,指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我國西周的一段歷史。春秋時代沒有正義的戰爭。也泛指非正義戰爭。
9、洞察秋毫: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10、多事之秋:事故或事變很多的時期。
11、春蛙秋蟬:春天蛙叫,秋天蟬鳴。比喻喧鬧夸張、空洞無物的言談。
12、春露秋霜:比喻恩澤與威嚴。也用在懷念先人。
13、春秋鼎盛:比喻正當壯年。
14、春去秋來:春天過去,秋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15、秋月春風: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歲月。
16、秋毫之末:鳥獸在秋天新長的細毛的尖端。比喻極微小的`東西或極細微的地方。
17、平分秋色:比喻雙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18、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指農業生產的一般過程。亦比喻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
19、秋高氣爽:形容秋季晴空萬里,天氣清爽。
20、月旦春秋:比喻評論人物的好壞。
秋天小學o個字篇二
美麗的秋天悄無聲息地來了,帶來了豐盛的果實,讓我們一同慶祝秋天的到來吧!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秋天的詞語4個字,歡迎閱讀!
皮里春秋: 指藏在心里不說出來的言論。
秋風過耳: 象秋風從耳邊吹過一樣。比喻與己無關,毫不再意。
千秋萬歲: 千年萬年。形容歲月長久。
秋扇見捐: 見,被;捐,棄。秋涼以后,扇子就被拋在一邊不用了。舊時比喻婦女遭丈夫遺棄。
千秋萬代: 一千年,一萬代。指世世代代,時間久長。
琨玉秋霜: 比喻堅貞勁烈的品質。
落葉知秋: 看到地上的黃葉就知道秋天來臨。比喻通過某一跡象便可預測形勢的發展變化。
一葉知秋: 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月旦春秋: 比喻評論人物的好壞。
百歲千秋: 一百年,一千載。形容歲月漫長,歷時很久。
冰壺秋月: 比喻潔白明凈。多指人的品格。
春蚓秋蛇: 比喻字寫得不好,彎彎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跡。、
萬古千秋: 形容延續的時間極久。
葉落知秋: 比喻從細微的變化可以推測事物的發展趨向。
秋毫無犯: 秋毫,鳥獸秋天新換的絨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犯:侵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秋高氣爽: 形容秋季晴空萬里,天氣清爽。
秋風團扇: 秋風起后,扇子就用不到了。舊時比喻不再受男子寵愛的女子。
春生秋殺: 春天萬物萌生,秋天萬物凋零。
暗送秋波: 舊時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凈的水波一樣。指暗中眉目傳情。
利析秋毫: 形容管理財務極細心、精明。
老氣橫秋: 形容老練而自負的.神態。現形容自高自大,擺老資格。也形容缺乏朝氣。
皮里陽秋: 指藏在心里不說出來的言論。
1、《秋夕》——唐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臥看牽牛織女星。
《秋夕》是晚唐著名詩人杜牧所作的一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這首詩寫一個失意宮女的孤獨生活和凄涼心情。詩中雖沒有一句抒情的話,但宮女那種哀怨與期望相交織的復雜感情見于言外,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封建時代婦女的悲慘命運。
2、《秋詞》——唐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秋詞》是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的作品,這首詩的可貴,在于詩人對秋天和秋色的感受與眾不同,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唱出了昂揚的勵志高歌。這首詩是作者第一次被貶郎州(今湖南常德)時寫的,他雖被貶低,但卻不悲觀消沉,在這首詩中,詩人通過歌頌秋天的壯美,表達了他的樂觀情緒和昂揚奮發的進取精神。
3、《山行》——唐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詩歌通過詩人的感情傾向,以楓林為主景,繪出了一幅色彩熱烈的山林秋色圖。這是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這首小詩不只是即興詠景,而且進而詠物言志,是詩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給讀者啟迪和鼓舞。詩末一筆重寫之后,戛然便止,又顯得情韻悠揚,余味無窮。
4、《楓橋夜泊》——唐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首七絕,是大歷詩歌中最著名之作。唐代著名詩人張繼途經寒山寺時,寫了千古名篇《楓橋夜泊》。《楓橋夜泊》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游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自從張繼的《楓橋夜泊》問世后,寒山寺因此就名揚天下,成為千古的游覽勝地,就是在日本也是家喻戶曉。全篇詩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說出。“對愁眠”三字為全章關目。明逗一“愁”字,虛寫竟夕光景,輾轉反側之意自見。此詩裝句法最妙,似連而斷,似斷而連。
5、《山居秋暝》——唐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唐朝王維的五言律詩。詩中將空山雨后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魚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體現了詩人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這是王維的一首名作。作者把山間秋天的月夜寫得那么寧靜而又富有生氣。松間明月,石上清泉,晚歸浣女,泛舟漁人等等,都給人帶入詩一般的境界,都描繪得十分生動形象。全詩的語言清麗。詩人把秋天寫得很清新迷人,一反悲秋的格調。雖然不免隱士氣,但寫得格調清晰,富有生活氣息,與詩情畫意之中寄托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秋天小學o個字篇三
1、一叢火紅:指秋天楓葉染紅了。
2、秋蘭飄香:秋季蘭花飄香四溢。
3、層林盡染:秋天樹葉都被染紅。
4、秋風送爽:秋風送來涼爽的感覺。
5、秋色宜人:秋天的景色,格外漂亮。
6、秋風瑟瑟:瑟瑟:形容輕微的聲音。
7、一叢金黃:描寫秋天果稻谷成熟了。
8、秋風蕭蕭:蕭蕭:形容風聲或馬叫聲等。
9、果實累累:果實累累,累累:連續成串。
10、秋風習習:秋天的`風一陣一陣的吹過來。
11、楓林如火:秋天的楓樹林,紅得像火一樣。
12、春種秋收:春天種下種子,秋天得到收獲。
13、一葉知秋:憑借樹葉凋落,了解秋天到來。
14、稻谷飄香:秋天稻谷成熟了,飄著陣陣香味。
15、五谷豐登:登:成熟。指年成好,糧食豐收。
16、秋蘭飄香:指中秋前后蘭花綻放,散發濃香。
17、桂花飄香:指中秋前后桂花綻放,散發濃香。
18、林寒澗肅:秋冬間林木凋零澗水枯落的景象。
19、天朗氣清:意為天色明朗,大氣清和。多指秋天。
20、金風送爽:金風:指秋天的風。秋風帶來了涼意。
21、年豐時稔:稔:莊稼成熟。年成好,莊稼大豐收。
22、黃澄澄:具有金子般顏色的。如:黃澄澄的麥穗。
23、秋雨綿綿:指金秋時節的雨,預示著豐收與喜悅。
24、五谷豐熟:指年成好,糧食豐收。同“五谷豐登”。
25、穰穰滿家:穰穰:豐盛。形容獲得豐收,糧食滿倉。
26、瓜果飄香:瓜果成熟時的芳香,一般用來描寫秋天。
27、麥穗兩歧:一根麥長兩個穗。比喻年成好,糧食豐收。
28、秋風瑟縮:瑟縮:身體因寒冷:受驚等而蜷縮或兼抖動。
29、豐收在望:豐收的景象看得見豐收:大多指農產品豐收。
30、秋風過耳:像秋風從耳邊吹過。比喻漠不關心毫不在意。
31、秋風落葉:秋風掃盡了落葉。比喻一掃而光,不復存在。
32、雁過留聲:大雁飛過,聲音徘徊在空中。比喻留名聲于身后。
33、豐收季節:秋天糧食等都成熟了,因此陳秋天是豐收的季節。
34、霜天紅葉:紅葉:槭楓等樹葉,秋時變為紅色,故稱為紅葉。
35、秋風過耳:像秋風從耳邊吹過一樣。比喻與自己無關,毫不在意。
36、春花秋月:春天的花,秋天的月。指春秋佳景或泛指美好的時光。
37、春蘭秋菊:春天的蘭花和秋天的菊花。多比喻物擅其長,各具其美。
38、時和年豐:和:和平;年:年成;豐:盛,多。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39、倉箱可期:倉箱:盛糧食的工具。糧倉有望裝滿。比喻豐收大有希望。
40、盈車嘉穗:盈:滿。稻重長得茁壯,一棵就能裝滿一車。形容糧食豐收。
41、五谷飄香:五谷指糧食,五谷即稻黍稷麥豆。秋天糧食成熟了,飄著香味。
42、金色的麥田:秋天麥子成熟了,看上去一片金黃色。所以稱為金色的麥田。
43、秋色宜人:秋色:指秋天的景色。宜人:氣候或溫度令人舒適的;溫和或溫暖的。
44、金風送爽:金風:指秋天的風。古時以陰陽五行解釋季節,秋為金。秋風帶來了涼意。
45、豐收在望:豐收的景象看得見。豐收:大多指農產品豐收。在:馬上。望:預料希望。
49、碩果累累:碩果,大的果實。累累,形容積累很多。指結的大的果實特別多。也比喻取得的優異成績相當多。
50、丹楓迎秋:丹楓:楓葉到秋天會變紅,故稱為丹楓。唐·李商隱《過楚宮》:巫峽迢迢舊楚宮,至今云雨暗丹楓。
[延伸閱讀]
秋的別稱
季節把我們帶進了秋天,秋天有高爽的天空和豐實的蘊涵,還有諸多美麗的別稱。如農歷七月稱為首秋、初秋、早秋、新秋、上秋,八月稱為正秋、中秋、桂秋,九月稱為晚秋、涼秋、暮秋。
此外,秋天還有三秋、素秋、商秋、西陸、白藏等雅稱。
三秋:古時七月為孟秋,八月為仲秋,九月為季秋,合稱三秋,代指秋天。王勃《滕王閣序》就有“時維九月,序屬三秋”之句。
商秋:古以五音(宮商角徵羽)配合四時,商為秋。商音凄厲,與秋天肅殺之氣相應,秋故名商秋。潘尼《安石榴賦》:“商秋授氣,收畢斂實。”陸機《行思賦》:“商秋肅其發節,玄云霈而垂陰。”秋還稱商序、商節、白商。
秋天小學o個字篇四
秋風涼,現在已是秋天了。
早晨起來,那風在人們臉上亂拍,讓人們又喜歡又有點敬畏,這風不像春風帶給人們的溫暖,讓人們沐浴在風里,而是干巴巴的,讓人的皮膚感覺很干燥。
中午,這冷而干燥的感覺仿佛被太陽的氣勢暫時壓制住了,包裹得厚實的人們紛紛脫下大衣,仿佛在迎接太陽的擁抱。
下午,迎著夕陽的余暉,天空像父親生氣時的臉色一般。天空漸漸暗淡下來,像一顆星石墜落后的暗淡,不是那么黑,只是不亮,只是灰沉沉的罷了。
晚上,天黑得特別早,天空沒有摻雜一點兒東西,只是純純的黑,連一顆微小的散發著微光的星星都沒有,像是一塊無邊無際的巨大的黑綢布,就是這樣掛在天邊,銜接得那么細膩,那么毫無破綻。晚上的氣溫也逐漸下降,人們也都進入了夢鄉,一切都睡得那么甜,那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