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字富蘭克林自傳心得體會篇一
最近讀完了《富蘭克林自傳》,便發現每讀完一本書或一本自傳,便認識了作者,知道了他大概是一個什么樣子的人。
本杰明富蘭克林,美國開國三杰之一,是美國家喻戶曉的政治家,科學家,慈善家……之前我經常會把本杰明·富蘭克林和富蘭克林·羅斯福弄混,不過這一次總算是弄清楚了。先大致介紹一下他吧!本杰明·富蘭克林出生于波士頓一個漆匠家庭,他父親生有17個子女,本杰明富蘭克林是其中年齡最小的男孩,他少年便輟學,幫著父親制造蠟燭和肥皂。之后他父親又送他去他哥那做學徒,他哥是干印刷業的。本杰明·富蘭克林在他哥那呆不習慣,兩人常常鬧矛盾,最后他便決定獨自一人乘船前往費城謀生,并在哪里有了一番事業和成就。
《富蘭克林自傳》一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他事業成功之際,創辦了各種有益的團體組織:創辦教會,把一群愛讀書的,品德高尚的仁人志士聚集在一起,相互監督督促,相互學習,相互娛樂,一起培養優秀的品德和良好的習慣;創辦醫院;創辦消防隊;創辦教堂;創辦學校供流浪兒童上學;創辦圖書館;做慈善……這些都讓我思想變得開明,正如他在《假如我又回到了童年》所說的那樣,不會力圖為自己謀幸福,更應為他人謀幸福。
富蘭克林給自己設定了十三種美德。他做事總是讓我覺得很聰明而又巧妙:他先要求自己擁有決心這種美德,有了決心,再繼續養成其它十二種美德,這時就不會那么艱難了。我也像他那樣,給自己制定了符合我自己的美德和習慣。
“我未曾見過一個早起勤奮,謹慎誠實的人抱怨過命運不好,良好的品格,優秀的習慣,堅強的意志,是不會被所謂命運擊敗的!”……我特別喜歡其中的第二句,仔細讀著品味著,你會發現富蘭克林講話很巧妙而貼切,給人以非常舒服的感受。
本杰明富蘭克林,他的優點,他的美德,我想我應該把這些堅定成我的信念,毫不動搖。最后,借用類似于《假如我又回到了童年》的一段話結尾:在坎坷的生活道路上,這些良好的品格和優秀的習慣猶如在漫長的冬天為我們歌唱的小鳥,那歌聲使冰天雪地的寒冬變得較易忍受!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字富蘭克林自傳心得體會篇二
“若想在尸骨已朽時尚不被人忘記,要么寫點值得一讀的東西,要么做些值得一寫的事情。”這是本杰明富蘭克林說的一句話,他是有史以來最杰出的美國人之一,他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富蘭克林不僅美國革命重要的領導人之一,還是科學家、記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發明家。
他的《自傳》并不是寫他自己多么非凡的成就,而是包含了他的人生奮斗與成功感悟,以及對善與美的褒揚,看過后,留給我最深印象的就是他對生活的態度以及他的一些良好的習慣。
有句名言說得好:“順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撓。”富蘭克林不僅做到了不屈不撓,還為自己制定了13條美德:節制、緘默、秩序、決心、節儉、勤奮、誠信、正義、中庸、清潔、平靜、貞潔以及謙卑。他意圖把這些美德養成習慣,所以他一次專注于一項,這樣循序漸進,直至把十三項統統做到。富蘭克林給自己訂了個小本子,每天進行自查,看看自己一天中究竟哪些地方做錯了。看到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們中國的一句古話:吾日三省吾身。
原來,好的習慣不論古今中外,都是相通的。可是,要堅持做到這點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前,爸爸也總讓我在每天睡覺前,好好想一想自己在今天一天中究竟取得了哪些進步,哪些地方又退步或做錯了,每日反省,直到養成習慣。可我總是敷衍了事,反正也沒人管到我腦子在不在想。而每次測試結束,老師也會讓我們進行反思,分析自己做錯題的原因,好讓自己下次不在出錯。而我也總是反思說看錯或是粗心之類的,但是仍然提不起重視,導致的結果便是,下次考試的話,我仍然有可能在同樣的問題上摔跟頭。
而富蘭克林的自查卻不是敷衍了事,他每天都會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記錄,出錯的地方就畫個小黑點記錄一下,因為他能從自己本子上的黑點上連續清除看到自己在美德修養上取得的進步,從而使之感到歡欣鼓舞。最后,經過十二個禮拜的天天查,他看到的是一本干干凈凈沒有黑點的本子。他最終把這些美德養成了習慣。看到這里,我感到很慚愧。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字富蘭克林自傳心得體會篇三
《富蘭克林自傳》這本書,本應在上大學的時候就應該拜讀的,我現在都還能清楚的記得這本書放在我們學校英語類圖書室的位置,當初的自己多次想借走,卻都被英語四級單詞詞匯,英語寫作等擠占了它的位置,此后,它就一直躺在了我的書單中。
幸好,在這個不算很老的年紀,讀完了《富蘭克林自傳》。在讀此書之前,我聽過羅胖子在羅輯思維的一期講富蘭克林的節目,對他多少有了些許的了解。這就不提他的戀愛史,哈哈,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說過:“在我一生中,能讓我佩服的人只有三位,第一位是富蘭克林,第二位也是富蘭克林,第三位還是富蘭克林。”看完這本書后,我完全贊同總統的觀點。(笑~)
在本書中,描述了富蘭克林一生的經歷,有成功的經驗,有對失敗的總結,有待人處事的人生智慧,有好學不倦、積極向上,自強不息的自我雕琢。讀完這本書,我的第一感想,讀書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富蘭克林之所以能受到有名望的人的青睞,和他常年閱讀,積累知識有很大的關系。我始終相信,一個學識豐富、情操高尚的人,都不會被生活拋棄,受到神的眷顧,擁有自己想要的人生。而富蘭克林,正好驗證了這一點,使我更加的確信,并將為此更加努力、堅持到底。
一、節制。食不過飽;飲酒不醉。
二、緘默。言必于人于己有益;避免無益的`閑扯。
三、秩序。每樣東西的放置要井然有序;每一項事務都要安排好時間。
四、決心。當做必做;做了就堅持不懈的做好。
五、節儉。花錢必須于人于己有益,切勿浪費。
六、勤勉。不浪費時間;時刻做有用的事,力戒無益的行動。
七、真誠。不欺騙他人;思想要純潔公正;說話也要如此。
八、公正。不做損害別人的事,要做對人有益的事,這是你應盡的義務。
九、中庸。不走極端;當別人冒犯你時,要善于容忍。
十、清潔。身體和衣服和住所力求清潔。
十一、鎮定。勿因小事或尋常之事或不可避免之事而驚慌失措。
十二、貞節。這節的話見仁見智。
十三、謙虛。效仿耶穌和蘇格拉底。”我把它復制到了我的道德計劃里,渴望成為一個最好的自己,不枉來到此世走一遭。
《富蘭克林自傳》給予我的還有他待人處事的智慧,他說“凡喜好爭辯、攻擊和駁倒別人的人辦起事來通常來不是很順當,即便有時取得了成功,也不會博得別人的好感。”還記得大學時候的自己,總喜歡和被人爭辯,爭得面紅耳赤,互不讓步,最后冷戰,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年少無知,那時的自己果然是書讀得少。還好,現在的自己懂了這個道理,開始學著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理解別人的情緒,而不是一味的去爭了頭破血流。其實很多次的回想,那樣的爭辯往往只是想凸顯自己,證明自己比別人強,這樣真的是最low的做法,不但輸了體面,還毀了情義,特別不值當。
讀完了富蘭克林自傳,我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勤奮得不夠,任性的消耗著這一天天減少的時光,想過的改變只停留在了想的層面,而每每讀完雞湯文的熱血沸騰也僅僅持續那么幾天,之后繼續重復以前的生活。所以富蘭克林身上的品質,才是我最應該學習的。持續學習,持續努力,不求改造世界,但求不浪費生命。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字富蘭克林自傳心得體會篇四
最近一直在讀書,也一直在寫讀書筆記。雖然自己的讀書筆記寫得總是不滿意,但好在讀的書絕大部分都很不錯,想想也就釋然很多了。權當自己做個記錄吧,證明自己曾經也讀過不少書,因為讀過的書總是會忘得很快,具體內容也慢慢就模糊了,不然就跟白讀了一樣。這可能也是好習慣,一讀完之后可以總結總結,二也可以自己練練筆,訓練一下自己的表達能力。
印象中這是我第一次讀自傳類的書籍,而之所以會讀這本《本杰明·富蘭克林自傳》,是因為查理·芒格曾說,本杰明·富蘭克林是他崇拜的偶像,甚至于《窮查理寶典》的書名也是模仿富蘭克林所寫的《窮查理歷書》。
不得不說,這本自傳讓我讀得異常輕松,完全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沉悶和枯燥。富蘭克林始終以一種理性、坦蕩和風趣的態度,對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歷進行描述,沒有居高臨下的說教,絲毫讓人感覺不到任何修飾和美化。對于自己年輕時曾經犯過的各種,似乎在常人看有些難以啟齒的錯誤,富蘭克林也在書中一一寫明。這是非常難得可貴的一種品質,對于像富蘭克林這樣在當時已經具有很高歷史地位的人說,能夠以平常心看待自己,實屬不易。
我想,查理·芒格之所以崇拜富蘭克林,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正是因為他身上具有諸多查理·芒格所提倡的品質,比如,謙遜,勤奮,善良,正直,熱心,節儉,自制,理性等等。由于最初這本自傳原本是富蘭克林寫給自己兒子看的,目的是通過講述自己一生的事跡,能夠讓兒子少走一些彎路,學會如何積累財富,避開陷阱,過上幸福的生活,所以,這本自傳寫的非常寫實。
而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人無完人,沒有人生下就是完美或者偉大的,即使像富蘭克林這樣被認為是最偉大美國人之一的人,本質上也是很平凡的,也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陷。但是,從富蘭克林的成長經歷,我們可以發現,通過自己有意的培養,很多品質和習慣都是可以在后天形成的。富蘭克林就是采用了一種計分卡的辦法,寫上自己最希望養成的美德,定期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檢查核對,提醒自己按照正確的方式去生活。這樣,久而久之,人的行為就慢慢改變了。這個方法我自己也有借鑒,效果還不錯。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富蘭克林的人生似乎有點太過于理性,用情不深,讓人難以理解。無論是與家人之間的關系,還是與自己愛人之間,都沒有體現出特別的關愛或者情感。在談及他的妻子時,他最看重的似乎是她在事業上對他的支持和幫助,最高的評價僅僅為"是個賢內助"更糟糕的是,在婚前還曾經一度離開妻子跟朋友遠去英國,甚至不打算回。從很多的細節可以看出,富蘭克林不是一個特別注重感情的人。
當然,最終每個人的人生都還是自己選擇的結果。想要什么,就追求什么,關鍵是要確定自己究竟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從這個角度看,多看看別人的自傳倒也不是壞事,特別是哪些我們各自認可的人。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字富蘭克林自傳心得體會篇五
《富蘭克林自傳》這本書,本應在上大學的時候就應該拜讀的,我現在都還能清楚的記得這本書放在我們學校英語類圖書室的位置,當初的自己多次想借走,卻都被英語四級單詞詞匯,英語寫作等擠占了它的位置,此后,它就一直躺在了我的書單中。
幸好,在這個不算很老的年紀,讀完了《富蘭克林自傳》。在讀此書之前,我聽過羅胖子在羅輯思維的一期講富蘭克林的節目,對他多少有了些許的了解。這就不提他的戀愛史,哈哈,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說過:“在我一生中,能讓我佩服的人只有三位,第一位是富蘭克林,第二位也是富蘭克林,第三位還是富蘭克林。”看完這本書后,我完全贊同總統的觀點。(笑~)
在本書中,描述了富蘭克林一生的經歷,有成功的經驗,有對失敗的總結,有待人處事的人生智慧,有好學不倦、積極向上,自強不息的自我雕琢。讀完這本書,我的第一感想,讀書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富蘭克林之所以能受到有名望的人的青睞,和他常年閱讀,積累知識有很大的關系。我始終相信,一個學識豐富、情操高尚的人,都不會被生活拋棄,受到神的眷顧,擁有自己想要的人生。而富蘭克林,正好驗證了這一點,使我更加的確信,并將為此更加努力、堅持到底。
一、節制。食不過飽;飲酒不醉。
二、緘默。言必于人于己有益;避免無益的閑扯。
三、秩序。每樣東西的放置要井然有序;每一項事務都要安排好時間。
四、決心。當做必做;做了就堅持不懈的做好。
五、節儉。花錢必須于人于己有益,切勿浪費。
六、勤勉。不浪費時間;時刻做有用的事,力戒無益的行動。
七、真誠。不欺騙他人;思想要純潔公正;說話也要如此。
八、公正。不做損害別人的事,要做對人有益的事,這是你應盡的義務。
九、中庸。不走極端;當別人冒犯你時,要善于容忍。
十、清潔。身體和衣服和住所力求清潔。
十一、鎮定。勿因小事或尋常之事或不可避免之事而驚慌失措。
十二、貞節。這節的話見仁見智。
十三、謙虛。效仿耶穌和蘇格拉底。”我把它復制到了我的道德計劃里,渴望成為一個最好的自己,不枉來到此世走一遭。
《富蘭克林自傳》給予我的還有他待人處事的智慧,他說“凡喜好爭辯、攻擊和駁倒別人的人辦起事來通常來不是很順當,即便有時取得了成功,也不會博得別人的好感。”還記得大學時候的自己,總喜歡和被人爭辯,爭得面紅耳赤,互不讓步,最后冷戰,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年少無知,那時的自己果然是書讀得少。還好,現在的自己懂了這個道理,開始學著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理解別人的情緒,而不是一味的去爭了頭破血流。其實很多次的回想,那樣的爭辯往往只是想凸顯自己,證明自己比別人強,這樣真的是最low的做法,不但輸了體面,還毀了情義,特別不值當。
讀完了富蘭克林自傳,我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勤奮得不夠,任性的消耗著這一天天減少的時光,想過的改變只停留在了想的層面,而每每讀完雞湯文的熱血沸騰也僅僅持續那么幾天,之后繼續重復以前的生活。所以富蘭克林身上的品質,才是我最應該學習的。持續學習,持續努力,不求改造世界,但求不浪費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