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目的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村宣傳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提高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把廣大人民群眾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充分認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價值屬性與追求十分重要。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總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總結1
今年以來,福寺村縣委、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結合本村的實際,大力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 最后一公里 ” 。
一是連點成片,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全覆蓋按照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即有場所、有隊伍、有內容、有活動、有保障“ 五有 ” 標準,結合本村實際,以現有的村級管理服務中心為核心,把分散在各村屯的活動室、活動場地作為支點,連點 成片,形成合力。目前,全村共建成新時代文明活動站 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點 5個。同時,整合原有的人員資源,村黨總支書記親自帶頭,擔任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心負責人,各村屯小組長分別擔任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點的負責人,實現了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人員全覆蓋兩個“ 覆蓋 ” ,為 福寺村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是突出引領,志愿服務隊伍不斷壯大緊緊抓住引領這個核心,充分挖掘本村的愛心、熱心人士和有號召力、影響力的鄉賢,帶頭成立志愿服務隊伍,聚焦群眾需求,急群眾之所急,開展了辦證服務、垃圾清理、幫助孤寡老人、為殘疾人士獻愛心、為貧困兒童送溫暖、送困難大學生到學校報到等等志愿服務活動,在群眾當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有效帶動了更多的人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還建立了志愿服務隊伍管理辦法,對志愿服務隊伍、事項以及物資等進行了規范化管理,讓志愿服務在陽光下運行,進一步增強了志愿服務的公信力,在群眾當中樹立了威信。二是大力進行宣傳。積極通過村村響智慧廣播、村廣播、發放宣傳單、微信群、繪制文化墻等多種有效形式廣泛宣傳,讓村民了解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內容、開展方式、活動方案等。目前,各村共宣傳30 余次 ;繪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鄉風文明、中國夢等為內容的文化墻 6000 余平,現在已經完成 56 個村莊的繪制工作 ;轉發活動微信約 300 條次 ;發放宣傳單頁 1 萬余份。
三是多樣化開展活動。一深入推進四德工程建設。“ 好人評選 ”實現常態化。完善評選活動機制,爭當 “ 好媳婦 ” 、“ 好婆婆 ” ,形成踐行道德規范、爭當道德模范的村風、家風。用榜樣的力量感染群眾,形成良好氛圍。
四是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大力開展移風易俗工作,通過村村響智慧廣播、村內宣傳欄,發放《福寺村移風易俗倡議書》和移風易俗掛歷等多種方式進行廣泛宣傳,倡導村民樹立文明健康新風尚。制定并出臺福寺村紅白事辦理標準,積極倡導村民白事儉辦,紅事新辦,禁止大操大辦。
五是深入推進文明村鎮工作。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積極開展文明村鎮工作。成立志愿服務隊、文藝隊等,健全了村規民約和各種自治章程,各村高標準的完成了今年的各種培訓及活動;同時各村莊充分利用端午節、建黨節、建軍節、重陽節、元旦、春節等重大節日,緊緊圍繞 “ 中國夢,新時代 ” 為主題開展文體活動,發掘自創、自編、自演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通過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豐富了群眾的精神生活,宣傳了黨的方針政策,弘揚了社會正能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一重大政治論斷,不僅為我國發展標定了新的歷史方位,也為我們謀劃和推進各項工作提供了新的戰略考量。進入新時代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們的文化經典不但不能遺失,相反,應該得到大力的傳承。而在這次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活動中,我感受到了文化的傳承,文化傳遞文明,傳承結合創新,傳播社會正能量。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總結2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下,我區嚴格按照縣文明實踐中心統一部署和安排,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從建平臺、建隊伍、開展實踐活動著手,大力開展我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總結如下:
一、積極響應,快速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的搭建。
一是整合資源,打造區級文明實踐中心。為了確保區文明實踐平臺的搭建,我區黨工委書記親自掛帥,整合了區村社干部職工活動中心。同事,為了保障各項實踐活動順利開展,專題召開了班子會議研究通過了經費預算,并成立了文明實踐所,專門負責全區文明實踐活動。
二是全面鋪開,打造村(社)級文明實踐站。按照有場所、有隊伍、有內容、有活動、有保障“五有”標準,通過整合村(社)級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等現有資源,村社“兩委”班子擔任文明實踐活動所工作人員,區黨務支持活動經費,在全區四個村(社區)建立了村級文明實踐站。
三是因地制宜,打造村級文明實踐點。我區有四個村社,要求有村級文化綜合樓的村必須建立文明實踐點,沒有文化在綜合樓的村因地制宜在村級活動室或者人員聚集比較多的地方設立村文明實踐點。如我區田家湖社區就經常在社區廣場開展各式各樣的文明實踐活動,有效扭轉了聚眾打牌、喝酒的風氣。
二、抓住重點,不斷發展壯大志愿服務隊伍。
一是找核心,搭起志愿服務隊伍框架。志愿服務隊伍重點是志愿,關鍵在帶頭,我區精心篩選了一批熱心參與公益事業的鄉賢作為核心,并動員了一批干部職工,按照各自愛好不同,建立了農業生產、文化、治安巡邏、法制宣傳等志愿服務隊伍。提高站位,充分認識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重大意義作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重要任務是思想引領,核心內容是傳播普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牢牢把握這個主線,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堅定信念信仰,把廣大群眾緊緊凝聚在黨的周圍。要從加強“兩個堅決維護”核心思想、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高度,提升政治站位,要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擺在首位,堅持黨管宣傳、黨管基層意識形態、黨管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把牢方向導向,強化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統籌安排、周密部署、精心設計,切實把宣講宣傳貫徹工作抓緊抓實抓牢。
二是注重實踐文明建設發揮更大效力。《關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突出強調“村社”實踐,意在補短板,提高農村文明建設的綜合水平。事實上,我區在不斷探索文明建設工作中做了不少工作,比如:開展文明勸導、土地生勸導、植樹造林、“治陋樹新”、禁違治違、安全生產、人居環境整治勸導活動;開展清明掃墓禁明火勸導活動;開展困難黨員慰問活動;開展退伍軍人、軍人家屬慰問等系列活動。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提高認識,扎實開展工作。建設文明實踐中心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沒有標準答案,沒有既定模板,也沒有經驗可循,必須在實干中不斷累積好的經驗,樹立文明實踐工作特色品牌。
二是搶抓機遇,創新工作舉措。把文明實踐工作建設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建設文明實踐站,持續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改變部分群眾迷信宗教,全面提升農民精神風貌。
三是提質增效,保證工作實效性。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把黨的關懷和溫暖送到群眾身邊,通過抓活動,抓特色,抓實效,持續提升文明實踐參與面。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總結3
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1.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永和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把永和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建設工作作為中心工作擺到議事日程上,召開重點工作會議1次,研究討論并通過了《永和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建設的架構、載體、工作內容、工作保障以及要開展的各項活動,成立了永和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書記曾潔、鎮長郭建倫任所長,黨委副書記、宣傳委員熊仕維任常務副所長,其他班子成員任副所長,各鎮直股室負責人擔任成員,明確了責任分工。
2.建立組織體系,因地制宜整合資源。目前,永和鎮已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建設,鎮級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所轄三村一社區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桃壩等相關制度已上墻,志愿服務活動方案已制定,同時我鎮注重整合現有資源,將社區綜合文化服務站、黨員活動室、道德講堂等現有的載體和資源進行充分整合,確保各類資源充分發揮文明實踐作用。
3.組建文明實踐隊伍。永和鎮預計建立起一批政治過硬、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固定隊伍。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的主體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動方式是志愿服務。通過招募文明實踐志愿者,組建永和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支隊,由曾潔、郭建倫兩位同志擔任支隊長。
根據我鎮實際,推動組建了理論政策宣講志愿服務小隊、法律服務志愿服務小隊、農業技術志愿服務小隊、健康衛生志愿服務小隊、扶貧幫困志愿服務小隊、文明風尚志愿服務小隊等六個志愿服務小隊,準備開展理論宣講、文學藝術、科學普及、教育服務、社會慈善、法律普及體育健身、醫療衛生等各類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4.依托實踐所(站、點),積極開展各項文明實踐活動。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突出服務功能,通過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的工作,讓群眾“看得見、聽得懂、有認同、愿參與、真點贊”。通過深入開展理論宣講、道德講堂、知識講座、業務培訓、文化活動等形式,讓基層群眾接受先進文化的熏陶,實現綜合素質的提升。截至目前開展了3次志愿活動,其中易地扶貧安置點開展“送書下鄉”書籍捐贈活動、雙山村開展了“鏟除雜草、美化環境”的志愿服務活動、雙山村志愿服務隊聯合黨員、村民進行清渠行動等。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部分志愿服務人員對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建設認識不足,工作積極性不夠高,未按要求積極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二是對志愿者的管理體系不成熟、不規范,志愿活動建設、管理等方面還存在短板;三是實踐形式不夠豐富,與群眾需求仍有差距。從目前開展的活動來看,活動形式單一,未能貼近群眾真實需求,當前共設立6個志愿服務小隊,但實際發揮作用不明顯,未能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與群眾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鎮將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建設后續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后的重中之重工作來抓,進一步落實縣委宣傳部關于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建設的各項要求,確保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發揮實際效用。
1.強化認識,加大重視。要充分認識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重大意義,并傳達到相應的村(社區),進一步落實中央、省委、市委和縣委關于實踐所(站、點)建設的各項要求,全面動員,確保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建設高質量完成。
2.提升能力,組織培訓。加強志愿服務人員培訓工作。對什么是志愿者、志愿服務的內容和意義、如何開展好志愿服務等內容開展培訓,使廣大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志愿服務工作者提高認識、勇擔責任,營造良好氛圍、體現精氣神,真抓實做、積極發揮作用。
3.豐富活動形式,貼近群眾需求。定期收集群眾需求,組織開展各類實踐活動,真正地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以及各志愿服務隊發揮出效用,解決好群眾之所需。
二、文明(衛生、生態)村寨創建
(一)主要做法
1.深化思想認識,積極努力宣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推動鄉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農民群眾精神面貌和鄉村文明程度不斷提升。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召開專題會議2次研究文明(衛生、生態)村寨創建工作,并對相關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明確專人負責此項工作,通過群眾會、微信群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加大宣傳力度。
2.完善陣地建設,黨員發揮帶頭作用。目前永和鎮5個文明(衛生、生態)村寨已經基本建設完成,通過村民議事會等充分發揮黨員帶頭作用,帶頭簽訂禁止濫辦酒席承諾書,積極宣傳愛護環境衛生等好行為、好習慣,并且在“黨建+村管事”模式的帶動下村民自發組織打掃衛生,例如雙山村開展清理溝渠,鏟除雜草等活動,讓每一個村民都自覺參與進文明村寨建設中來。
(二)存在不足
一是部分村寨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缺乏自我管理意識,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二是缺少相應的資金扶持,導致建設的步伐滯后,管理維護跟不上;三是部分干部群眾對文明(衛生、生態)村寨創建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不到位,工作欠缺積極性。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資金扶持,加大對文明村寨基礎設施的完善,逐步完善文明村寨建設;二是通過壩壩會、田坎會等方式,讓村民全部參與到文明村寨建設當中來,不斷宣傳鄉風文明,營造全鎮上下重視文明(衛生、生態)村寨創建的良好氛圍;三是加強監督,將文明(衛生、生態)村寨建設納入平時督導檢查和年度考核評價重要內容,整治辦工作人員認真履職,及時對5個文明(衛生、生態)村寨進行不定期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