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是人們在面對各種挑戰和任務時,為了更好地組織和管理自己的時間、資源和能力而制定的一種指導性工具。計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方向,幫助我們更好地組織和管理時間、資源和任務。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計劃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疾控中心工作計劃篇一
組長:馮偉
領導成員:
教師成員:
學生成員:
二、認真做好宣傳教育工作
預防傳染病,首先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在傳染病流行季節將采取專題講座、廣播、宣傳欄等形式向師生及員工宣傳防治傳染病的重要性。
班主任可以通過開展傳染病防治主題班會、黑板報、手抄報、健康知識競賽等形式使學生了解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及如何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學會保護自己、保護易感者。
三、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
疫情的報告工作在預防、控制和消滅傳染病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準確及時的疫情報告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情報信息,健全的疫情報告管理組織和管理制度是確保疫情報告準確及時的關鍵。
每名教職員工及學生均為法定疫情報告人。任何人發現傳染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人時,均有報告的責任和義務。可以用口頭、書面、電話等方式向學校迅速報告,學校向上級主管部門及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當地衛生部門報告。
如果隱瞞不報、漏報、謊報或者延期報告的,要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追究當事人有關責任。
四、切實抓好晨午檢工作
開展晨午檢工作,可以使學校對疫情能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能有效地控制疫情暴發。晨午檢中發現有傳染病者要立即通知家長,把孩子領回家中看病治療,看好后過了傳染期再返校上課。學校要及時了解師生的出勤情況、健康情況,確保在第一時間掌握師生的患病、診斷、治療等相關情況。值日教師在清點人數時對缺勤的師生要了解詳情,如實記錄,若因病缺課的要詳細記錄。班主任對于因病請假的學生一定要問清病癥,詳細記錄在農晨檢記錄上。
消毒是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環節。消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消滅傳因素上的病原體和傳播疾病的媒介昆蟲。每天要在病菌滋生帶進行噴霧型消毒,讓病菌無立生之地。
六、注重個人衛生和校園環境衛生
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是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各班要對教室和清潔區每天進行打掃,確保我們學習和生活的空間整潔、干凈。對于不認真打掃或者不掃的班級,學校將通報批評并按相關制度追究責任。
各班每天都要檢查學生的個人衛生,教育養成勤洗、勤剪、勤換的習慣和重整潔不重名牌、重舒適不重款式的穿著風格。
學校全體師生要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做好“流感”、“流腦”、“甲肝”等疫苗的接種工作,使孩子們能健康成長。
疾控中心工作計劃篇二
一、強化組織領導,落實傳染病管理工作
傳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性投入工作。因此,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不斷地完善各項疫情管理工作,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穩定疫情管理隊伍,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規范操作,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定期進行傳染病知識的培訓和考核工作,使培訓工作落到實處,切實增強醫護人員疫情報告觀念。把傳染病管理工作納入工作考評,使各醫護人員和各村衛生室醫生從思想上對傳染病防治工作有一個正確認識,確保我鎮傳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在新的一年里更上一層樓。
二、進一步規范醫療記錄及資料管理,提高疫情報告質量
要求院內和各村衛生室在傳染病管理工作中必須做到有制度、有規范,有門診日志,有傳染病報告登記冊。年終各項資料收集應齊全,規范裝訂以備查詢。全鎮村衛生室醫療機構必須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的門診日志,填寫完整、規范醫護人員要嚴格按照疫情報告登記制度認真做好門診日志等記錄,特別是發病日期應具體,并應及時上報疫情,做到疫情卡與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信息一致,杜絕遲報、漏報、瞞報等不規范現象。疫情報告時限要嚴格按照修訂后的法定傳染病時限進行報告。報告及時率和傳染病報告卡填寫完整率、準確率必須達到100%。
三、做好重點疾病疫情監測、預測,防治疫情的爆發和蔓延
醫院公衛科人員應經常下鄉督導加強工作規范性,深入各個村衛生室、學校、幼兒園,進行督導檢查。對發現傳染病聚集病例或當地新發(罕見)傳染病,應立即轉診到上級單位進行救治,及時上報疾控中心,配合縣疾控中心做好事件的調查、處理。
及時掌握各種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了解疾病的分布情況和流動動態,并在此基礎上對傳染病的流行趨勢進行預測、預警,采取正確的預防措施,控制傳染病的流行。
院公衛辦公室要求每個村衛生室加強傳染病工作的要求,并予以技術支持,督導其提高疫情信息報告質量。同時做好全鎮疫情信息的分析、交流和通報工作。
四、 繼續做好腸道病、瘧疾等傳染病的防治工作
院內和村衛生室應繼續做好夏季腸道病、瘧疾等傳染病的防治工作。及早做好安排。配合檢驗科,進行瘧疾血檢工作。發現疑似病例及時上報。堅持腸道病自5月1日至10月31日監測工作,定期上報。
五、 加強傳染病督導檢查,做好疫情報告工作
依照《傳染病醫院報告管理制度》的要求與規定,對轄區內醫療單位進行傳染病疫情管理、培訓及信息報告工作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導檢查,并進行評比和考核,對存在的問題要求其及時改正,如逾期不改者,進行通報并扣除考核積分。
六、 切實做好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業務素質
院公衛辦公室會定期或不定期的對院內醫務人員和村衛生相關人員和學校幼托機構衛生人員進行傳染病知識培訓,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傳染病診斷標準,準確地對并進進行診斷,區分臨床診斷病例、實驗室診斷病例、疑似病例和病原攜帶者后,在作出疫情報告。并在規定時限內做好上報、登記工作。
__縣城關鎮衛生院
二0__年一月十二日
疾控中心工作計劃篇三
在疾控中心領導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認真貫徹執行《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衛生法律、法規。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和重大傳染病疫情控制為重點,逐步開展手足口病、布魯氏菌病、流行性出血熱、瘧疾、霍亂等重點傳染病的防控工作。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指標,有效的保障廣大人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工作措施
1、健全組織、完善措施 以《__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__縣傳染病防控工作方案》、《__縣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__縣流感防控方案》、《__縣布魯氏菌病防控應急預案》、《__縣霍亂疫情應對技術方案》、《瘧疾監測方案》等方案為抓手,開展全縣傳染病防控工作。
2、開展重點傳染病健康宣傳活動,增強群眾的防病意識。 依托廣播、電視、報紙等多種宣傳媒體,利用“4.25瘧疾宣傳日”、“7.28世界肝炎日”“9.28狂犬病宣傳日”等重大衛生節日,開展大型科普知識宣傳咨詢活動。通過廣泛開展傳染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活動,使廣大群眾了解和掌握了傳染病預防知識,增強了自我防護意識。
3、加強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提高防控隊伍建設
各項傳染病監測與報告工作,按照每年的《重點傳染病防控知識培訓計劃》,采取集中授課形式,每年多次對鄉鎮衛生院內兒科與疫情報告等有關科室人員、網絡人員、防保人員進行培訓。培訓以法律法規、重點傳染病防控知識為主。通過培訓使我縣醫務人員和防保人員及時掌握了傳染病防控的新知識,提高了對傳染病的防控能力。
4、督導檢查
二、開展重點傳染病防控檢測
1、布病監測
繼續開展布病流行病血調查、血清學檢查,開展布病防治知識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防護水平。
3、 手足口防控
對疫點及時開展流調和處置,每月采集手足口標本5例上報市cdc實驗室,及時開展手足口防治知識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兒童家長的防護水平。
4、出血熱防控在部分鄉鎮開展出血熱疫苗加強免疫接種工作,對報告病例及時開展流調和疫點處置。
5、消除瘧疾工作
全縣各醫療機構繼續開展“三熱”病人血檢工作。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傳染病工作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按照工作計劃的要求,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減少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完成上級交付的各項目標任務,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做出積極貢獻。
疾控中心工作計劃篇四
根據^v^、省國土資源廳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要點,20__年全市國土資源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要按照《市國土資源管理系統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第六個五年規劃(20__年-20__年)》的要求,緊緊圍繞國土資源管理中心任務,把握普法重點對象,突出普法重點內容,不斷創新形式,切實增強普法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為全面完成國土資源年度任務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
一、切實抓好國土資源領導干部和機關工作人員的法律法規學習。組織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學習國家有關國土資源管理的新政策、新要求和相關法律法規。組織學習《^v^行政強制法》、《省行政程序規定》等一批新出臺實施的與國土資源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定學習計劃,建立學法制度,抓好計劃落實,年底前組織法律法規知識學習成果考試。
二、加大對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的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宣傳培訓。繼續利用黨校培訓、專題講座等形式,加大對領導干部的宣傳培訓,特別是對新上任領導干部的宣傳培訓。把保障發展、保護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地質災害防治、土地綜合整治等有關的法律法規政策作為宣傳培訓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科學發展、依法辦事的國土資源法治觀念和意識。
三、突出農村干部和村民的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宣傳教育。重點宣傳與農村建設和村民生產生活相關的國土資源法律法規,突出宣傳農村集體土地管理、耕地保護、土地綜合整治、維護合法權益等方面的政策規定。提高村干部和村民執行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自覺性,在新農村建設中,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礦產資源,依法維護合法權益。
五、加強國土資源普法宣傳工作理論研究。要根據不同群體特點需求,研究不斷豐富完善國土資源法制宣傳的內容和形式,創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要加強對國土資源法制宣傳的工作規律、推進方式和建立長效機制等方面的研究,探索新形勢下國土資源法制宣傳的新特點、新思路和新形式。
六、建立完善國土資源普法宣傳工作機制。切實加強對普法宣傳工作的領導,把法制宣傳納入國土資源目標管理。建立普法宣傳例會交流制度,定期召開普法工作交流例會,加強對普法工作進展情況的了解和調度。根據普法工作實際需要,落實普法經費,配備必要的普法設備,確保普法工作的正常開展。要建立普法宣傳工作考核制度,完善激勵機制,及時總結推廣典型經驗,表彰先進。
疾控中心工作計劃篇五
一、具體業務工作計劃
(一)、傳染病防控工作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進一步加強全縣傳染病疫情監測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與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2、加強傳染病報告與管理,進一步完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手足口病等重點傳染病防控預案,針對性提出防控策略,隨時應對散發傳染病疫情。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細菌性腸道傳染病和手足口病監測工作檔案,建立健全應急處置機制。
3、做到100%及時、有效處置疫苗針對傳染病,疫情個案調查率達到100%。
4、每日登陸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至少2次,對各單位上報的病例進行及時審核,定期對傳染病疫情進行匯總和分析。每月至少報告1例傳染病,確保網絡直報系統正常運行率100%。
5、加強門診和住院病例登記和報告管理,字跡清楚、工整,發現傳染病立即進行報告,確保無傳染病漏報情況發生。
6、加強網絡直報工作檔案管理,提高報告卡填寫質量,無缺項、漏項,無邏輯錯誤,信息填寫詳細完整,報告卡填寫完整率、準確率和與網絡直報信息一致率均達到100%。
1、嚴格按照地區免疫規劃規范化管理專項整治活動實施方案要求,切實落實免疫規劃規范化管理專項整治活動各項措施;每月開展摸底調查和主動搜索工作,扎實掌握轄區內目標兒童底數,目標兒童人口數據資料每月進行更新存檔;同時,積極開展疫苗查漏補種工作,認真填報專項整治活動信息報表,確保數據真實準確。
2、按照地區規范化預防接種門診督導方案標準和要求,積極開展預防接種門診建設。
3、建立健全流動兒童管理和aefi監測工作檔案,加強新入學入托兒童接種證查驗工作培訓力度,提高報表填寫質量和查驗數據真實性。
4、建立健全冷鏈設備檔案,加強疫苗出入庫和冷鏈管理,規范出入庫登記,定期進行核對,確保賬苗一致,保障疫苗效價;每月月初按時上報疫苗需求計劃報表(附件3)和使用進度報表(附件4),對各項數據進行嚴格審核,確保計劃報表(附件3)、使用進度報表(附件4)、月報表、出入庫登記記錄和信息卡(大卡和中卡)數據無邏輯錯誤。
5、加強常規疫苗接種管理工作,提高疫苗有效接種率;合理管理使用卡介苗、百白破、a群流腦等多劑次疫苗,避免浪費,降低損耗系數。
(三)、艾滋病防治方面
1、繼續加強四免一關懷政策的落實。保證給予生活貧困的家庭及致孤兒童予生活救助、加強自愿咨詢檢測工作,同時加強對符合治療條件的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給予免費的抗病毒治療。加大我縣抗病毒治療覆蓋面,提高感染者/病人生活質量。抗病毒治療覆蓋率達到85%以上。
2、加強對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行為干預工作。包括娛樂場所人員、吸毒人群、感染者/病人配偶。
3、加強對艾滋病感染者/病人隨訪管理工作,有效掌握全縣艾滋病疫情,控制疫情發展。隨訪率達到95%以上。
4、拓展性開展男男__監測、檢測工作。
5、加強培訓培。對感染者、病人人數較多的幾個鄉鎮進行艾滋
病綜合管理工作的培訓,進一步規范鄉鎮場對艾滋病病人/感染者的管理。做好梅毒疫情管理,開展梅毒規范化培訓班。應各成員單位邀請,對各成員單位做好艾防知識培訓工作。做好自愿咨詢檢測培訓工作,完善我縣自愿咨詢點系統,提高我縣各咨詢點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加強自愿咨詢工作的落實。
6、做好督導檢查工作。及時有效的對各級醫療機構進行督查和技術指導,對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綜合管理工作、抗病毒治療點、艾滋病抗體擴大檢測、自愿咨詢檢測點進行定期不定期督導。
(四)、結核病防治方面
1、開展結核病健康教育,通過普及結核病基本防病知識和雙免政策來提高我縣各類人群的主動就醫意識,增強和提高結核病人的發現能力。同時與婦聯合作,對村婦女主任和組婦女組長以及村醫生進行有關結核病防治知識及人際交流技巧的培訓,動員其在基層開展結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提高本地人口的結核病知曉率。
2、對各級醫療機構進行相關業務知識的培訓,提高綜合醫療機構人員及鄉村醫生對肺結核病人的登記、報告、轉診、追蹤、督導等方面的綜合素質。
3、加強鄉鎮衛生院痰檢點建設,提高鄉鎮痰檢點痰檢水平。
4、加強結防機構與綜合醫院之間的合作,提高肺結核病人的轉診率和發現率,兌現報病獎,病人督導管理費,落實激勵機制。
5、在加強對免費治療肺結核病人全程督導管理的同時,對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和村醫的督導管理工作進行考核。
(五)、慢性非傳染病疾病方面
1、加強督導,縣鄉兩級加強村級的督導與培訓,一年不少于四次,提高工作質量。
2、督促相關單位在全縣范圍開展疑似重性精神病病人篩查診斷工作,提高管理率。
3、督促全縣17家醫療機構全面開展死因監測工作,提高全縣監測覆蓋率。
4、全面開展城鎮65歲以上老年人的體檢工作。
5、要求各單位全面核查檔案健康信息,真實開展健康服務,提高檔案合格率。
6、進一步加強規范全縣電子檔案管理工作,為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化共享打好基礎。
(六)、地方病防治工作
1、積極開展有效開展飲用水水質衛生檢測工作,做好飲水型氟中毒及碘缺乏病的常規監測工作。
2、繼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對各級單位、各相關部門人群開展地方病防治相關健康教育工作,尤其對8—14歲在校學生進行正確使用加碘鹽的健康教育課。使在校學生了解和掌握碘缺乏病的危害和預防知識,不斷提高健康意識的水平。
3、繼續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作
4、完成上級部門安排的其它指令性工作,如包蟲病篩查等。
(七)、檢驗檢測工作
1、加強實驗室能力建設,爭取增添必須的儀器設備,以及相關技術人員,擴大各種危險因素監測范疇;積極開展新技術、新項目,提高應急檢測能力,為疾病控制做好技術支撐。
2、加強質量管理,保障安全生產。完善實驗室質量控制措施,嚴格實驗室生物安全、化學危險品的管理。保障中心質量體系有效運行。
3、強化學校衛生工作。進一步加強與教育等部門的協作,完善學校傳染病防空預警機制,做好學校衛生風險評估,加強最學校的直到培訓。
4、拓展環境衛生工作。在我縣衛生城市創建工作中,當好政府參謀,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城鎮、農村、學校安全飲水監測。
二、加強業務培訓工作
各業務平臺制定詳細的全年業務培訓指導計劃,自20__年12月起,根據20__年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不足,對全縣各鄉鎮場、社區衛生服務站、相關醫療衛生單位公共衛生工作人員,定期、分批舉辦相關工作的培訓,根據各級各類相關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及工作要求,加強培訓力度,統一、規范工作流程,強化各級工作人員職責,增強服務意識,努力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量和服務能力,更好的為全縣人民健康服務。
三、有效開展業務工作督導
1、為全面掌握全縣看工作情況,及時查找并解決問題,根據年度業務工作計劃,制定相應的全年督導計劃,完善考核體系。
2、采取現場督導、現場培訓的工作方式,對于出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并在督導檢查現場,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培訓,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3、各業務平臺加強對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站及相關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工作的督導檢查力度。保證每月、每季度定期不定期對各項基本公共衛生工作開展督導檢查。
四、堅持疾控例會制度
堅持每月召開疾控工作例會,對于各鄉鎮衛生院、相關醫療衛生單位及社區衛生服務站出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及時上報,由衛生局及時出具通報,并充分利用疾控例會時間給與指導及下一步工作安排。保證各項疾控工作的有序開展。
疾控中心工作計劃篇六
為確保學生身體健康,有效地預防和控制學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條例》、《惠濟區學校中小學傳染病防控工作通知》,并結合我校實際制定衛生及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1、明確衛生防病的任務和應采取的措施。
2、全面開展學生常見病、傳染病的預防控制宣傳工作,提高廣大師生的疾病預防知識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增強傳染病和突發事件報告意識。
3、學校遵循“預防為主,嚴堵源頭為重”的原則,成立傳染病防控領導小組,建立防控傳染病應急預案,使學校對各類傳染病的預防措施落實到位,責任到人,切實有效地開展傳染病防控工作。
二、傳染病的防治措施
1、疫情報告
(1)切實落實非常期間的晨檢制度;
(2)班主任每天進行巡視;
(3)專人負責學校疫情報告;
(4)建立專門的傳染病登記冊。
2、疫情控制
一旦發現疫情,積極配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調查處理工作:
(1)協助開展個案和爆發疫情的流行病的調查和采樣工作。根據病人的流行病學史、癥狀、體征和實驗室檢查結果,找出共同特征。分析病人的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流行的因素。采集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血液和水、食物等標本。
(2)做好消毒隔離工作。
(3)根據控制疫情需要要求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預防性服藥或疫苗應急接種。
(4)發生疫情重大流行時,執行政府依法做出的停課決定。
3、預防措施
(1)把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列入學校工作計劃,有專人負責,并列入工作考核。
(2)開展對學生常見病、傳染病的防病知識教育,開設健康教育課,使學生掌握有關預防傳染病的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3)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搞好室內外環境衛生,改善衛生設施,切實做好學校食品衛生和飲水衛生,防止病從口入。
(4)根據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預防接種程序,配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學生進行疫苗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