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寫好演講稿,首先必須要了解聽眾對象,了解他們的心理、愿望和要求是什么,使演講有針對性,能解決實際問題。那么你知道演講稿如何寫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疫情演講稿篇一
面對肆虐的疫魔,那些最勇敢的人沖在了最前面。舍生忘死,赴湯蹈火,在我們的注視中,他們留下了逆行的背影。有的勇士倒下了,成為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基座。更多的人,依然在戰斗,他們為我們開辟出了勝利通道。
其實,哪有什么生而英勇,只是他們選擇了無畏與擔當,哪有什么從天而降的英雄,有的只是挺身而出,披上戰袍的凡人。他們是醫生,是護士,是記者,是工人,是志愿者,他們是千千萬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英雄勇士。但是,他們還是丈夫,是妻子,是父母,是孩子,是舍小家顧大家,用生命守護生命的中國人。他們身上有著不屈的脊梁,有著偉岸的靈魂,他們身上閃耀著英勇奮斗、共克時艱的中國精神。
他們是新時代的英雄,他們是我們當代人的楷模,他們是我們所有人的恩人,我們必須感恩他們,我們必須像他們學習。隨著疫情防控的持續,很多地方出現了0增長,要知道每個0的背后都有無數人的巨大付出。
謝謝大家!
疫情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
近日,為了抗擊疫情,數千名專家和醫護人員集結武漢,擁有上千個床位的火神山醫院建成投用,“中國速度”再次成為世界熱點。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回望十多天來的戰“疫”行動,不難發現:中國全國一盤棋,展示出強大的行動力。應對疫情,各地相繼啟動一級響應;一些城市需要“封城”,鐵路、客運、輪渡、地鐵,大家說停就停;醫護人員不足、防控物資告急,各地醫療隊員放棄假期,火速馳援湖北,生產防護服、口罩等的企業紛紛復工,堅持供應物資;發現疫情防控和物資處置中存在問題,馬上督促糾偏。從城市到鄉村、從生產到物流、從單位到個人,每個環節緊密配合、環環相扣,構筑起一道道阻擊疫情蔓延的封鎖線。
信心在胸、行動力強,底氣來自制度。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央絕不會讓地方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也絕不會縱容關門上鎖、截留物資的地方保護主義。同時,中國共產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各級黨組織延伸至社會各個領域。關鍵時刻,黨組織總能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危急關頭,黨員永遠沖鋒在前,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
有這樣堅韌而靈活的制度,有這樣優秀而可敬的人民,當它們凝聚在一起,怎能不迸發出強大的行動力?有這樣強大的行動力,我們一定能盡快把病毒裝回魔盒之中。正是洞見了中國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行動力,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高度評價中國采取的措施“不僅有力,而且有效”,認為中國將有效控制并最終戰勝疫情。
疫情演講稿篇三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并不是所有成功的道路都是一帆風順的,成功的后面是無數次失敗,失敗不要緊,重要的是如何對待失敗。
古今中外,有多少聲名鼎沸的人有過這樣的經歷,他們面臨失敗時的那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愛迪生為了尋找一種適合做燈泡燈絲的材料,經過無數次的實驗。他總共試驗了幾千種材料但都不適宜,可是愛迪生并不灰心,他說:“至少我明白了這些材料是不能夠做燈絲的。”在無數次失敗后,他最終找到了一種適宜的材料作為燈泡的燈絲,造福了億萬人類。愛迪生在面臨無數次失敗,卻仍不灰心,仍然堅持著,相信必須會成功的信念是我們走向成功之路不可或缺的,我們要學習愛迪生這種挑戰失敗,戰勝失敗的精神。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在失敗面前都能如此坦然。
著名文人柳宗元一生也是坎坷的,但他沒有做到應對失敗,永不服輸。他在被貶官后就意志消沉,寄情于山水中,最終因過度抑郁而英年早逝。這種態度是不可取的,在失敗面前我們不能像柳宗元一樣意志消沉,而應進取進取,相信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失敗是成功之母,就像鉆石這塊純碳一樣,即使是面臨如此的煎熬仍不放棄,才能閃出最耀眼的光芒。哪里摔倒就從哪里爬起來,記住,人生道路上無數次失敗之后總會有最傲人的成功,要有戰勝失敗的勇氣,就必須能通向成功的彼岸。
疫情演講稿篇四
大家好,我是xxx。
疫情固然可怕,但可怕的是面對疫情的怯弱。倘若沒人愿意去當劃破黑暗的那束光,黎明就永遠不會到來,世間也不會有曙光。作為青年大學生,若問什么是青年擔當,我想說,是偏向虎山行的逆行!我看到了無數醫護工作者們,穿上白大褂,寫下請戰書,頑強地抵抗病魔;還有無數的志愿者,肩負責任,守候每個路口,用口罩抵擋病毒對城市的侵蝕,用體溫計阻止病魔的傳播。他們身上的擔當與不懼的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
作為當代的青年學子,我到不了前線,我能做的就是和那些無數的逆行者們并肩,把心中的溫暖傳遞出去。我加入了自己家鄉的防疫志愿者團隊中,主動投身到家鄉防疫工作的第一線。在村莊的路口,為出入人員車輛登記、為行人測量體溫、消毒,還利用網絡資源向家鄉的村民們介紹防疫的注意事項,讓大家更好更有效地防疫。疫無情,人有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更多的xx學子都用自己的方式奉獻著,有人在疫情一線做著志愿服務,有人捐款捐物,有人為鼓舞xx創作書法、海報作品,我能感受到他們的堅定的信念和真誠的祝愿,這就是我理解的青年擔當。
還有什么是青年擔當呢?我想最重要的是責任,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覺悟吧!抗疫元帥鐘南山,84歲仍奮斗于一線,真正的國士無雙。我們要高尚,要不沉默,要不茍且,要在逆境中為英雄吶喊。盡管疫情延遲了我們返校的腳步,但不能阻擋我們讀書學習,豐富自己的熱情。
作為一名xx,作為黨的線上助手,我利用學院公眾號,及時發布權威信息,主動傳播健康衛生知識,我們開展“一起戰疫”線上主題團日活動,開展“讀經典,品書香”讀書倡議活動,開展“寓”你同行元宵節抖音直播,團學骨干們一直不曾停下,用我們力所能及的方式,用正能量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若是螢火,便發光;若是春泥,便護花;若是野草,便燃燒。青年要視國事為己任,貢獻自己能及的一份力量。作為當代青年,即使凝望深淵,我們也要心向光明,絕不屈服于黑暗。如今,烏云已經驅散了大半,我們也始終相信:沒有冬天不可逾越,沒有春天不會到來。中國,加油!
謝謝大家!
疫情演講稿篇五
大家好!
當看到一個個身影奔赴一線,你是否潸然淚下?當知道一個個身影知難而進,你是否鼓掌贊美?每當見到這一個個身影堅毅倔犟,你是否說真美啊!
這不僅是視察,還是一種關切。春節,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武漢人民打響了“戰疫”第一槍。雖然這次“戰疫”非常困難,但是國家對我們的安撫也是無處不在。總理為考察武漢當地疫情,親自來到了武漢,在醫院、超市等地方皆留下他的身影,總理一舉手一投足,我仿佛感到了一股暖流貫通血液,那一句“你們辛苦了!”讓多少醫務人員淚流滿面,讓他們有信心與病毒抗爭。正因為國務院對疫情的無限關切,讓人民有了信心和力量。總理堅定的身影,給了人民群眾打贏這場“戰疫”的決心。這身影,真美!
這不僅是責任,還是一種情懷。鐘南山爺爺告誡大家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但他自己為防控疫情踏上了去武漢的路。高鐵上,84歲的老人忍不住身心強烈的疲憊,靠在餐車旁小憩,那一剎那被拍成照片,深深的印在我腦海中,讓我回想起“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沖上去誰上去?”的勇士精神和“重癥病人到我這來”的英雄氣魄。再看現在,戰疫情,鐘南山爺爺威風不減,“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他帶著專家組第一時間逆流而上,給了武漢人民莫大的鼓舞。如今鐘南山爺爺年事已高,是什么讓他如此剛強,我想是拳拳赤子心和殷殷愛國情。這身影,真美!
這不僅是祝福,還是一種大愛。他的妻子就要前往武漢救死扶傷,他在她臨走時說:“趙英明,平安回來,你平安回來,我包一年的家務。”多么樸實的話語,多么深厚的感情,很可能趙醫生一去不復返,但他作為趙英明的丈夫,懂得掂量夫妻私情和國家大愛的分量,這看似玩笑的一句俏皮話,濃縮了多少不舍,表達了多少恩愛。他們深知,“國有難,召必回”是醫護人員的天職。趙英明是投身戰疫一線的千千萬萬個醫生護士的縮影,他們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正因為有像他們這樣的一個個“小家”,才讓我們生活在中國這個美麗的“大家”。夫妻分離的身影和話語在空中飄蕩,久久難以忘懷。這身影,真美!
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一個個美麗的身影!是這些平凡又偉大的“逆行者”身影,在人民心中筑起了寶塔,無論任何災難,都會變得更加堅強。向最美身影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