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親子課教案篇一
適宜月齡:4個月—6個月
訓練內容:讓寶寶在視覺、聽覺、味覺、觸覺等方面得到發展,活躍肢體動作
課堂流程:
2、老師上課,和寶寶打招呼。——5分鐘
3、教師操作(5---8分鐘)
4、寶寶操作(15分鐘)
5、音樂之聲(唱名字、音樂欣賞、歌曲、律動)任選—(5分鐘)
6、撫觸操(5分鐘)
7、游戲(10分鐘)
8、教育評價,獎勵小貼紙,再見。——(5分鐘)
附注:唱名字曲譜1=c調
|3 5 3 5 | 1 2 3—| 3 5 3 5 | 1 2 2—| 5 6 5 3 | 2 2 1—| 你的名字 叫什么 我的名字 叫x x 你的名字 真好聽 教程操作介紹:
教程操作第一課時
操作一:好聽的聲音在哪里 準備:手鈴
目的:
1、訓練寶寶頭部轉動的靈活性
2、發展寶寶聽覺和視覺追蹤能力。 步驟:
1、教師展示用手搖動手鈴,使手鈴發出聲音
2、讓寶寶跟著手鈴的移動而移動
操作二:神奇的水杯 準備:玻璃杯子 冷水和溫水 目的:
1、發展寶寶手部的觸覺。
2、讓寶寶感知冷和熱。 步驟:
1、教師展示用手來觸摸杯子
2、表示出感覺“冷的”和“熱的”
3、家長引導寶寶進行練習
3、家長引導寶寶進行練習游戲:聽音尋物 材料準備:小鼓
游戲目的:通過小鼓的聲音來訓練寶寶的聽覺,同時讓感受節奏的快 和慢
游戲方法:
1、出示小鼓,使小鼓發出聲音
2、教師一邊走一邊敲小鼓,走的忽快忽慢
親子課教案篇二
同學們好!各位家長好!
一、課前唱《游子吟》,唱兩遍后帶動作背誦一遍。
二、視頻《母愛親情》
二、《母親讀后感》交流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老舍的《我的母親》一文,老舍先生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本文通過回憶母親勤儉持家、不辭勞苦、摯愛兒女等往事,再現了一位心地善良、勤勞樸實、樂于助人、堅強平凡的母親形象)學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課下讓大家都寫了讀后感,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感受呢?(找同學讀自己寫的讀后感)
三、講述自己和母親之間的故事
同學們,你和母親之間一定也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吧?你愿意講給大家聽嗎?(請同學講故事)
四、展示有關母愛親情的名言詩句
母愛真的是太偉大了!自古以來就有很多歌頌母親的名言詩句,誰能給大家展示一下呢?
五、欣賞視頻,感受母愛 我們和母親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呢?我們來欣賞一下視頻。
六、小練筆
是母親給了我們生命,今天我們又一次感受了親情,此時此刻,你有什么話想對母親說嗎?那就請你們寫下來吧!
七、同學展示小練筆
同學們,下面把你寫給媽媽的話,讀給媽媽聽吧!
同學們,老師和同學也很想知道你對媽媽說了什么,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呢?
七、唱歌曲《母親》
老師真的被這濃濃的親情感動了!現在老師特別想唱一首歌,孩子們,你們想唱嗎?
有一個人,無論走到哪里,都舍不下對你的牽掛,她愿把自己的一生無私的奉獻給你;有一種愛,它讓你肆意的索取和享用,卻不要你任何的回報??這個人,叫“母親”,這種愛叫“母愛”!同學們,無論你走多遠,無論你在干啥,到什么時候也不能忘了咱的媽!今天的親子課堂就上到這里,孩子們,咱們再一次用熱烈的掌聲對媽媽表示衷心的感謝,謝謝你們,祝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
親子課教案篇三
親子課程教案4-18個月
活動目標
1、喜歡聽兒歌,感受語言韻律。
2、培養寶寶的觀察力和最初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硬報紙做的大手模型一個,音樂磁帶《小燕子》《練練腰》。
2、學具:小玩具;一個小桶或小盒;玻璃瓶里面裝2---3顆易化的糖,用糖紙包著。
3、環境創設:淡粉色墻壁,彩色軟墊子,幼兒可能爬、摸、碰及的地方均以海綿墊包裹,室內的掛飾、擺放的物品盡量少,散落一些捏響玩具、小毛絨玩具、拉繩(在小玩具上拴繩)玩具及水晶球等,配合舒緩、溫馨的音樂。
活動過程
1、問好:點名游戲
被點到的寶寶和媽媽一起爬到老師身邊,和媽媽比賽,和老師抱一抱,然后爬回去。
2、音樂:《小燕子》(歌曲附后)
教師再唱一遍《小燕子》請家長一邊跟著老師唱,一邊
親子課教案篇四
1.點名時間:找個好朋友,找個好朋友,找到。。來做好朋友。(握握手,抱一抱)
2、健康寶寶—復習《小青蛙》《袋鼠媽媽》《泰迪熊》
3、手指謠《小雞吃米》
我的小手會變化(五指相扣,伸出食指,拇指),變只小雞試試吧 小雞吃米會長大,嘰嘰嘰一粒米,嘰嘰嘰兩粒米,嘰嘰嘰三粒米 嘰嘰嘰四粒米,嘰嘰嘰五粒米,變成一只花母雞(十指相對,橫向)母雞下蛋咯咯噠(十指相對,小指打開)一個蛋,兩個蛋,三個蛋,四個蛋,五個蛋,母雞母雞真能干(伸出大拇指)
4、音樂—《小雞和小鴨》
在老師的引導下,模仿成人有節奏的拍手,跺腳,培養寶寶的節奏感。
5、繪本故事《母雞蘿絲去散步》
6、美術《小雞吃米》。
親子課教案篇五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請幼兒手拉手圍成圓圈,相應的家長蒙上眼睛站在圈內,幼兒手拉手邊唱歌邊繞著家長轉,唱完歌曲立定,然后請家長去尋找自己的寶寶。要求:幼兒不能發出聲音,去找父母,父母通過觸摸找到自己的寶寶。
小腳踩大腳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幼兒雙腳踩在家長的腳上,家長和幼兒手拉手,聽到口令后,家長帶著幼兒向前跑,幼兒雙腳不能離開家長的腳,看看誰先到終點。
兩人三足
準備:繩子若干、玩法:一家長與一幼兒將相鄰的兩條腿用繩子綁在一起,聽到口令后,兩人一齊向前跑,看誰先跑到終點為勝。
推小車(幼中)
玩法:家長抓住幼兒的兩條腿,幼兒雙手撐地,聽到口令后,幼兒雙手向前爬,看誰先到為勝。
可愛的袋鼠寶寶
打保齡球
準備:彩色礦泉水瓶3組(每組10個,在瓶子上貼上祖國各地地名);皮球幾個(依據情形而定)。
玩法:幼兒在指定地位,用力轉動皮球,將礦泉水瓶子擊倒。(可嘉獎小粘貼一個或在其手臂上蓋一個小印章。)
全家樂翻天 規則:一次活動后如沒有家庭出局的,則對折一次報紙,再繼續游戲,直到有家庭出局為止。玩法:參賽的家庭進場后,找到一張報紙在旁邊站好,游戲開始后聽音樂踏步,音樂停止時馬上站到報紙上待老師來檢查,如果腳在報紙外的家庭則被出局。
拼圖
花朵的壓上膜之后剪成4分,讓幼兒拼上。
無敵梅花樁
目標: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
材料:四個旺仔牛奶罐制作的梅花樁十個。
玩法:十人一組,單腳站在梅花樁上,計時15秒,在規定時間內單腳或雙腳沒有落地的得分,反之不得分。歡樂時光:《我的身體最神奇》目標:練習寶寶的四肢協調能力。教學活動:《》目標: 玩中學:《》目標: 親子游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