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什么樣的總結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總結書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家訪反思總結篇一
家訪,這個伴隨著一代又一代國人長大的詞匯,在當今漸漸成了老師和家長共同的雞肋。記者采訪了解到,如今,短信、電話、校訊通……甚至,早晚接送孩子時都有機會和班主任碰個頭溝通交流。“每學期走一遍所有家庭。”“每個月走訪三個學生!”雖然各所學校對老師的要求不盡相同,但家訪依然是老師們應盡的義務,即使環境已經有所不同。
沙區一所小學的班主任李老師每年的任務是每個學期走訪半數以上的家長,不過,她改變了解決方式———“我每天都能和家長隨時溝通,大部分可以解決的小問題,我們用電話就能說明白,對于那些問題比較嚴重,或者近期變化較大的學生,我會上門去看看是不是有些家里的原因在發生作用。”
家訪都是業余時間,累了一天,晚上再去走街串戶登門拜訪,老師忙,家長更忙。對于老師的上門要求,有人委婉地拒絕:“老師有什么事情您就在電話里說了吧!”記者調查發現,多數家長對于家訪的反應是手忙腳亂:“先回家收拾屋子,再想想請老師吃點什么。”
或許因為生活條件好了,家訪就變得復雜起來,這讓一些家長有些逃避心理。一位老師坦言了她的分析:“條件好一些的家庭,生怕被老師發現其殷實的家底,以后碰上運動會、藝術節什么的,再給家長提出各種要求來;家境一般的孩子,則擔心老師笑話,甚至被另眼看待。”
“我上小學那時候,要是老師來家,多半是我犯錯誤了,這個觀念一直持續到現在。所以,上學期老師打電話說要來家里,我先把兒子好一頓審問,見面聊了以后才知道,老師就是挨家走走看看,根本沒有給孩子告狀的念頭。”學生家長徐先生承認,一直以來,他比較反感老師的上門告狀,所以對家訪有些抵制情緒。
徐先生的擔憂老師們早已了解,綠波小學的邵梅老師因家訪而著名,她的方式是:“即使孩子有問題,也不會一進門就犀利地指出來,先說說班級情況,再聊聊整個社會背景,學生們的各種變化……閑聊中,可以順便說說對方孩子的事情。甚至還會請家長給些班級管理的建議和意見,這樣做,家長才會把自己當成班級管理者來熱心參與。
家訪不是象有的教師認為只是把學生的'在校情況向家長反映一下,了解一下學生的在家情況。其實,我們家訪,更應該了解一下家長的教育方法,上面說的問題,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思考呢?我覺得,首先與家長的教育方法有關系。是不是總在強迫性的讓孩子做某些事呢?會不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呢?再就是另一種家長對孩子總是百依百順,導致孩子在家里就是小公主小皇上,使孩子有了一種依賴,什么事都是家長做。只有當孩子見到老師的時候才會想起老師的教誨。
活動反思:
我認為教師家訪是必須的,其中之一就是和家長交流,學生的心理,學生的內心,教會家長多傾聽孩子的內心,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家長與教師共同教育孩子,使孩子真正成為一個好學生!
家訪反思總結篇二
本周,利用晚自習時間,我深入幾個學生家中,進行家訪,感受頗深。家訪真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家長們就不再會有什么誤會和責怨,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心應手。同時大部分家長的熱情好客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自豪。
學生家長對我的到來給予了熱烈歡迎,感到十分意外和興奮,我給他們簡要介紹了當前教育的理念與發展,匯報了我們學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們班級是如何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面對面促膝暢談,家長對我們教育人給予了高度評價與鼓勵,我對班級容量也很大,有的活動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敬請家長諒解,對于我們學校的發展、班級建設有什么建議的可以盡管提出來。”家長說:“萬萬沒有想到老師對學生是如此牽掛和關心,我們家長一定大力支持學校的工作。”
通過家訪,我從一個側面認識到教育的重要地位。我每到一個家庭幾乎家長們都這么說:“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了,我的孩子全交給你們了。”很多家長都反映:老師說的,孩子會聽進去的。作為學生的老師也特感動于這句話,老師的魅力無極限。當然高興之余,需要我們付出更多了。讓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學生個體和認知表達水平。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已經養成良好的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為人處事有原則的一類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有欠缺,但會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家長說的多,做的少。有相當多的家長對子女出現的一些不良傾向只會念叨,卻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這類孩子需要在學習習慣、方法上多指導。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從小又過于溺愛;現在孩子年齡增長,膽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現了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針對有問題的學生,我和家長促膝談心,用一分為二地觀點分析學生,同時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松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我到一個男學生家中,他爸爸誠懇地對我說:“那時我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自己也不認真學,文化低,造成了現在工作中的許多困難,我就這一個兒子,你無論如何對他要嚴一點,讓他多學一點知識。”他說的是實話。普通的群眾也體會到了讀書認字的重要,是實實在在的長遠大計。我感到了肩上擔子的份量。
通過家訪,學到了一些家訪的基本方法。首先,家訪應全面如實地介紹學生在校的情況,不能報憂不報喜,應當介紹的情況要在家訪前準備好。其次,為了便于和家長更好地合作,家訪時應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有針對性地聽取家長的意見,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我覺得教師配合家長對學生進行教育,一定要“對癥下藥”才能解決問題。
通過家訪,我認為需失時機地向家長宣傳正確教育子女的方法是老師工作的重中之重。高二是高中的重要階段,況且這個年紀的學生處于青春期,正是在形成自我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重要時期,我們同家長的共同引導是十分必要的。尤其高二理科難度加大,學生學業任務重,壓力大,家訪能夠將學校和家庭緊密聯系,從而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在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高中生,不僅要成績好,更重要的也是要學會做人,在這方面,家長的模范作用就凸顯出來了,所以我們在家訪時應該不失時機地做家長的工作,幫助他們懂得怎樣愛子女,怎樣教育子女,這是我們的薄弱環節,也是我們需要不斷鍛煉和提高的重要方面。
總之,家訪讓我受益非淺,不僅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而且也使我了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只有通過家訪,與家長進行近距離交流,才能了解一些隱性的問題,從而對癥下藥,這樣我們可以從根源著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高效的提高學生的成績。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系,在對班級所有同學統籌管理的基礎上,因材施教,落實到對個別學生的有針對性的引導,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
家訪反思總結篇三
家訪是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重要溝通方式,通過家訪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互信,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以及學生的個性特點,更好地給予學生指導和關懷。在進行家訪后,我深刻感受到家訪對于教學反思的重要性,下面我將就這一主題進行心得體會。
第二段:家訪帶來的思考
家訪使我對學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環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些學生生活在艱苦環境中,家庭條件有限,這對他們的學習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另一些學生家庭條件較好,他們可能更容易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鼓勵。這些了解幫助我認識到學生成績和行為中的差異不完全是學生個人原因導致的,家庭因素也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重要影響。
第三段:教學反思的改進
家訪不僅讓我對家庭情況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也讓我反思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方式。通過與家長交流,我發現一些學生在學習上存在困難,于是我進行了教學策略和方法的調整。對于一些學生,我采取了更加個性化的教學方法,以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對于學生家庭條件較差,學習動力不足的情況,我加強了與他們的溝通,給予了更多的鼓勵和幫助。這些教學反思的改進使我更加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差異,更能夠針對性地幫助他們。
第四段:教學反思的啟示
家訪經歷讓我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在學習上有不同的需求和困難。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中心,關注他們的個性特點和家庭情況,從而更好地指導他們的學習。同時,家訪也讓我深刻體會到家長的重要性。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他們對于孩子的教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與家長的溝通和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情況,并與家長共同為孩子的教育付出努力。
第五段:結語
通過家訪的經歷和教學反思,我深刻認識到教育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更需要與家庭和社會的合作。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差異,了解他們的家庭環境和情況,對于教育的改進和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將繼續在教學中積極進行反思,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為學生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同時,我也將更加重視與家長的溝通和合作,共同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努力奮斗。
家訪反思總結篇四
根據州教育局及縣教育局的要求,我校對轄區內的學生于2014年3月19日、20日、21日進行了全面家訪工作,我們小組一行三人對爛田灣、卡報、小干壩、斗府、朱家寨、干麻窩、錯路壩的學生進行了全面的家訪。現將收獲和反思總結如下:
為了不耽誤教學工作,又有利于家訪工作的開展,我們選擇了下午放學后,先在學校各自吃了晚飯,才開車出門對學生進行家訪,三人分工為,校長負責與家長進行交流,黨支書負責記錄,本人負責照相取證。本次家訪的學生共計28名,年級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均有,家訪的目的主要是和學生家長交流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同時了解學生的家庭收入,生活情況,以及是否為留守兒童,是單親還是雙親留守兒童,以便根據實際情況向上級匯報,認定是否為貧困生等。
根據三天的家訪情況統計來看,28名被家訪學生中,單親留守兒童占10名,雙親留守兒童占9名,家庭較困難的有5家,家境較好的有8家,家境一般的有15家。所到過的家庭,家長的文化程度普遍都不高,但家長都很關心孩子的學習,支持老師的工作,我們均和家長交流了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家長也向我們敘說了孩子在家的相關情況。其中有三名男學生,一個是干麻窩的,一個是錯路壩的,另一個是朱家寨的,在校經常做一些不利于自身和他人安全的事,我們和家長進行了長時間的交流,家長一再表示,要我們老師對他們孩子進行嚴格的教育。
通過這次成功的家訪,我們都深深的感到,教育是一件大事,他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緊密配合,現在的農村學校教育,很難搞,其存在的主要原因為:
1、留守兒童較多,家庭教育缺失較大;
2、外出人員較多,孩子流動性較大,沒有一個相對固定的學習環境;
4、部分家長為了家庭生活,常年在外奔波,不重視孩子的學習。這些都是值得社會、學校、,老師、家長重視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解決不好,都會嚴重阻礙學校教育的健康發展。
家訪反思總結篇五
1、這次家訪,讓我們知道我們對學生的了解還不夠,在某些方面還做得不夠好,同時也感受到家長對學校工作的認可以及贊譽,對老師辛勤付出的肯定。在以后的工作,我們一定會做的更好!
2、訪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學生的家庭情況,當我們到靳家河一個學生家里時,看到的是一伸手可觸到的柴房,母親和常人不同,年邁的爺爺、奶奶,穿著破舊的衣服,室內陳設簡單,讓人看著真是心酸。
3、這些場景,我們一行五人,臉上都沒了笑容,都在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應該多關心這些特殊學生,多給他們溫暖、關愛。
4、這次家訪,讓我們知道我們對學生的了解還不夠,在某些方面還做得不夠好,同時也感受到家長對學校工作的認可以及贊譽,對老師辛勤付出的肯定。在以后的工作,我們一定會做的更好!
5、炎夏日,驕陽似火,我和我親愛的同事們頂著烈日為了工作來到各個村莊做家訪。我們東奔西跑,忙忙碌碌,但卻很充實很快樂,也有很多的收獲。
6、訪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我們平時不為人知的景象,在一個村里,當我們穿過崎嶇的小路來到一個即將進入我們學校就讀的新生家里時,當大門推開的那一刻,我看到快要掉落的瓦片,墻壁上的裂痕,破爛不堪的屋頂和七零八落的鍋碗瓢盆,讓我們頓時感受到了這個孩子家庭的不堪!心里很不是滋味。
8、各位老師辛苦啦,你們是園丁,播撒著希望,你們真正在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石獅人民以你們為榮。
9、這么多年為了她工作,為了她的學校,一切為了學生得到良好的教育而付出,看到石獅的老師們這么對學生及家長,我代表我的親們說聲老師辛苦了!你們才是人民的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