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質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小班幼兒洗臉生活教案反思篇一
教會學生如何把臉洗干凈,養成睡前起床后勤洗臉的習慣。
如何把臉洗干凈
養成勤洗臉的習慣
臉盆7個、毛巾7塊、護膚霜1瓶、鏡子1個
(一)為什么我們要洗臉?
1、同學們,我們睡覺前、起床后都要求洗臉是不是?那么我們不洗臉會變成什么樣呢?
2、我們來看看邋遢大王的故事播放視頻《邋遢大王》
3、看了邋遢大王的'故事,同學們明白沒有?如果我們不常常洗臉,整天臟兮兮地,會有人喜歡我們嗎?沒有。
(二)如何洗臉
1、教具準備:臉盆7個、毛巾7塊、護膚霜1瓶、鏡子1個。
2、臉盆裝上三分之一的清水,毛巾放入盆中,洗后擰干
3、捧一捧清水洗臉,用手清洗臉部,尤其眼角、嘴角等地方,多洗幾遍,反復輕輕擦拭
4、拿毛巾將臉擦干,再將毛巾洗凈、擰干
5、教師給學生擦上護膚霜
(三)結束
1、教師給學生檢查洗臉效果,給學生照鏡子,讓學生看看自己的成果
2、獎勵,每人一朵小紅花
3、總結
同學們現在都把臉洗干凈了,都變漂亮了!喜不喜歡呀?那我們是不是每天都要把臉洗的干干凈凈呀?是的,我們要做一個愛文生、愛干凈的小朋友!大家才會喜歡我們是不是?好,今天的課就到這里,下課!
勤洗臉
本教案是針對一年級剛入學以及未能很好掌握洗臉刷牙等基本生活技能的學生設計的,對于學生掌握此項生活技能具有指導作用,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小班幼兒洗臉生活教案反思篇二
【設計意圖】
1、活動來源
在《娃娃家》主題開展的過程中,孩子們喜歡在娃娃家里,模仿大人燒菜,模仿大人的樣子哄寶寶睡覺,樂此不疲,不過動作較單一,而且也不知道大人為什么要這么做,只是覺得好玩。
搖籃曲對于孩子來說既陌生又熟悉,兒時模糊的記憶中會隱隱浮現媽媽唱搖籃曲哄寶寶睡覺的情景,這情景中滲透著家人對寶寶的愛,也蘊含著搖籃曲的曲風特點,我認為這對于小班初期的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
因此結合主題的核心經驗和搖籃曲的音樂要素,我預設了本次活動。
2、教材分析
《別吵,小寶寶睡了》是《娃娃家》子主題《搖籃曲》下的一首歌曲,此曲旋律輕柔、緩慢,讓人一聽就有入睡的感覺,而且旋律重復簡單,十分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另外歌曲的語詞十分親切,字字句句都滲透著家人對寶寶甜蜜濃郁的愛。
3、重難點剖析
欣賞活動,對于小班剛入園一個多月的孩子來說有些難度,為了讓孩子能感受到歌曲的輕柔,我采用了游戲激趣法,引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并借助情景性的話語,讓孩子一點一點的感知歌曲輕柔的特性。
對于活動中的第二個目標,我則通過孩子說在前,教師演在后的活動方式,分段式地讓孩子模仿大人哄寶寶睡覺的動作,并將情感目標貫穿活動的始終,使技能和情感兩者目標達到較好的結合。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輕柔。
2、模仿大人哄小寶寶睡覺的動作,體驗家人對寶寶的愛。
【活動準備】
1、前期經驗:
熟悉娃娃、音樂游戲《朋友碰一碰》
2、材料準備:
ppt,娃娃(人手一個),小床若干、沙發若干
【活動重點】初步感受歌曲的輕柔。
【活動難點】模仿大人哄小寶寶睡覺的動作,體驗媽媽愛娃娃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音樂游戲《碰一碰》
(激趣,并為后面環節的切入做鋪墊)
過渡語:今天來了一位小客人,看看是誰呢?(小娃娃)你們喜歡她嗎?我們和小娃娃一起來玩碰一碰的游戲吧!(播放碰一碰音樂,游戲開始)
二、欣賞歌曲
(欣賞歌曲,感知歌曲的輕柔)
1、情景感知
過渡語:娃娃有點累了,想睡覺了,可是怎么睡也睡不著?
重點提問:
有什么辦法能讓娃娃安靜地睡覺呢?想一想,我們睡不著的時候,媽媽是怎么哄我們睡覺?
小結:娃娃睡不著覺,我們可以拍拍他,給他講故事,給他聽好聽的音樂哄她睡覺,我們的'媽媽也是這樣哄我們睡覺的,瞧,媽媽對我們多好呀,會用這么多辦法哄我們睡覺,真是個好媽媽!
2、欣賞歌曲
過渡語:今天媽媽帶來了一首歌,想讓娃娃聽著歌睡覺,但是我不知道,娃娃聽了這首歌,會安靜地睡覺嗎?這樣吧,孩子們,你們先幫媽媽聽一聽。
重點提問:
娃娃聽了這首歌會安靜地睡覺呢?
提升:這首歌曲輕輕柔柔的、慢悠悠地,寶寶聽著聽著就想睡覺了。
3、再次欣賞歌曲
過渡語:我們給娃娃聽聽,看看是不是聽了這首歌,娃娃就想睡覺了。
(再次播放歌曲,老師抱著娃娃邊看娃娃邊聽歌曲)
三、哄娃娃睡覺
(模仿大人哄小寶寶睡覺的動作,體驗媽媽愛娃娃的情感)
過渡語:娃娃在媽媽的懷里聽了輕輕柔柔、慢悠悠的歌曲,馬上就安靜下來了,真好!
重點提問:
1、娃娃在媽媽的懷里,媽媽是怎么抱娃娃睡覺的?
提升:抱的動作
小結:媽媽用這樣的動作抱著我們,可真舒服呀!
2、媽媽抱著娃娃,怎么哄娃娃睡覺呢?(教師將孩子們的回答進行示范,也可以讓個別幼兒來嘗試哄寶寶睡覺。)
3、這首歌曲里面也有好辦法,我們聽聽看看歌曲里媽媽抱著寶寶是怎么哄她睡覺的?
小結:歌曲里的媽媽抱著寶寶,笑咪咪地看著寶寶唱著柔柔的歌,輕輕地搖著寶寶,搖呀搖,搖呀搖,寶寶甜蜜的睡著了。
4、跟著音樂模仿老師哄寶寶睡覺。(一到兩遍)
四、送娃娃回家
結束語:噓,小娃娃們都睡著了,讓我們輕輕把娃娃放在床上吧!回家嘍!
小班幼兒洗臉生活教案反思篇三
教學理念: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好習慣受益終身”。但是一個人的好習慣是從小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因此培養小班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不僅能讓幼兒學會保護自己的身體,而且為幼兒以后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打下基礎。為此教師創設了一定的.環境,讓幼兒在環境中親身體驗、感受。
教學目標:
教師:1、了解幼兒對于講衛生的認識程度。
2、培養幼兒講衛生的好習慣。
幼兒:1、知道不講衛生對人身體有害。
2、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1、圖片、毛絨玩具、水、兒歌、水果、各種清潔用品(適合幼兒用的,如;牙刷、牙膏、毛巾、指甲刀、洗發水、沐浴液、香皂等)。
2、把畫有臟娃娃的圖片貼到活動室四周。
明鏡臺:
今天是小花貓的生日,貓媽媽做了許多小花貓愛吃的東西。小花貓剛從外面玩完回來,一看有那么多的好吃的伸手就抓著吃。到了晚上“唉呦、唉呦”小花貓的肚子痛的要命,貓媽媽趕緊把小花貓送到醫院,醫院里,熊醫生給小花貓檢查后說:“你肚子里吃進去了臟東西,所以會痛,記住以后吃東西之前一定要先洗手,要做個講衛生的好孩子。”小花貓聽了慚愧的低下了頭。
時間:3分鐘
活動:1、引出活動內容、教師有表情的講故事。
2、教師提問:1)、小花貓從外面回來以后干什么了?
2)、到了晚上小花貓怎么了?
3)、熊醫生怎么說的?
智慧泉:
時間:8分鐘
活動:1、集體討論小花貓該怎么辦?
2、個別發言小花貓該怎么辦?
3、請幼兒自愿分組到有娃娃的圖片前觀察,自由討論娃娃怎么了?該怎么辦?
4、教師對每一副圖片做簡單的提問與總結(a、是什么?怎么了?會怎么樣?該怎么辦?b、誰?怎么了?會怎么樣該怎么辦?)
回音壁:
時間:15分鐘
活動:1、引導孩子觀察老師準備好的清潔用品。
2、讓幼兒互相說說是什么東西?有什么用?對我們的身體有哪些好處?
3、有許多動物朋友也來我們班做客了,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好吃的,我們請它們一起吃吧!(教師端來準備好的水果,在幼兒吃之前提示幼兒洗手)。
4、1)、把毛絨玩具發給幼兒,請他們利用清潔用品給毛絨玩具洗手。
2)、幼兒自己洗手洗臉。
建議:幼兒在說什么東西有什么用時可以加上動作,如:洗臉的動作、刷牙的動作等。
啟思路:
小朋友你們真是講衛生的好寶寶,今天我們來學一首兒歌吧!
時間:4分鐘
活動:1、引出兒歌內容
2、告訴兒歌題目
3、教師示范念兒歌,幼兒感受
4、幼兒跟著念。
建議:教師示范兒歌時最好加上肢體動作,以便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
附:兒歌:《清潔小寶寶》
洗臉刷牙說聲早
上床睡覺要洗腳
勤剪指甲勤洗頭
飯前便后要洗手
注意衛生身體好
做個清潔小寶寶
小班幼兒洗臉生活教案反思篇四
1.認識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邊區哨所的戰士們先人后己、無私關愛的優秀品質。
4.進一步描寫人物的方法。
1.讀描寫人物的語句,領悟人物方法。
2.體會通信員執意要每天早晚送洗臉水給女歌唱演員的深層原因。
課件
一、板書課題,談話導入
看到課題,也許你會問,洗臉時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事情。這有什么可寫嗎?可是對駐扎在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的西藏某邊的部隊來說,洗臉卻是一件不平常的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主學習生字,朗讀課文。
2.交流學習效果,提出不理解的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它的意義。
3.把課文讀通讀順,感知課文內容。
4.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自學課文
1.自讀課文,畫出你深受感動的語句,多讀幾遍,仔細體會人物的情感。
2.集體交流:可以通過談感受和有感情地朗讀表達。談感受時,可以用”令我感動的語句是,原因是。
3.感受邊防戰士的'優秀品質。
(1)“‘排長命令我一定要對你保密。你是我們哨所來的第一位女同志,我們愛聽你的歌,你的嗓子干了,你的嗓子干了,我們就聽不到動聽的哥兒了。’”
(2)“第四天清晨,她剛剛起床,……最神圣的洗禮。”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這些語句。
(2)最后以自然段中,女演員為什么接受了戰士們的請求?
被他們純真的關愛之情深深感動。
(3)聯系學生自己日常生活中與人交往的事例,進一步感受邊防戰士們先人后己、真誠無私地關愛別人的優秀品質。(如:乘汽車時,你是否讓位給老幼殘兵的人?老師分配物件時,你是否主動將好的東西讓給其他同學?)
四、學描寫人物的方法
上一課我們描寫了很多描寫人物的方法,那么在本課我們作者又運用了哪些描寫人物的方法?引導學生舉例說明。
1.聽過對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及細致刻畫來反映人物內心世界及其品質。(如神態描寫:“通信員呆呆的不愿作答。”“通信員支支吾吾地透露了實情。”又如動作描寫:“……通信員吧她的洗臉水倒進一個大鐵桶里,然后用毛巾蘸著盆地剩下的一點點水,直往臉上擦。”置于語言描寫文中比比皆是)
2.通過細節描寫豐富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質。(如“年僅18歲滿臉稚氣的通信員,用舌尖舔了舔開裂的嘴唇,默默地點頭出去了。”“通信員不時用舌頭舔舔起皮的嘴唇。”)
五、課堂小結
從洗臉的故事中,我們體會到了邊防戰士們先人后己、真誠無私地關愛他人的高尚情懷,這些默默無聞的戰士們可敬、可歌可泣。
小班幼兒洗臉生活教案反思篇五
1、初步了解噴嚏會傳播病菌,傳染疾病。
2、學會咳嗽、打噴嚏時的一些衛生文明的做法。
3、進一步養成每天帶手帕、紙巾的良好習慣。
1、課件《咳嗽、打噴嚏》;
2、幼兒人手一份紙手帕。
激發興趣――觀察講述――實踐操作――強化鞏固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天氣漸漸變冷了,很多小動物都感冒了。
1、提問:得了感冒哪兒會不舒服呢?
2、幼兒做打噴嚏動作。
二、觀察講述,了解打噴嚏時出現的不禮貌、不衛生的行為及原因。
1、演示課件:看看小動物是怎樣打噴嚏的。
2、提問:
(1)剛才,你看到誰在打噴嚏呀?
(2)黃狗是怎么打噴嚏的?嚇跑了誰?
(3)大象是怎么打噴嚏的?嚇跑了誰?
(4)河馬是怎么打噴嚏的?嚇跑了誰?
(5)它們打噴嚏的時候,其它小動物是怎么做的啊?
小結:哇!它們的噴嚏可真厲害,小動物們都嚇跑了。
3、幼兒討論:為什么動物們都怕它們的噴嚏呢?
4、教師小結:它們真不講衛生,打噴嚏的時候鼻涕、唾沫到處亂飛,細菌也跟著鼻涕和唾沫飛出來了,其它小動物也會傳染上感冒的。(自我點評:從幼兒的認知水平出發,引導幼兒不學黃狗、大象和河馬打噴嚏的錯誤做法,了解噴嚏中帶有細菌,會到處傳播。
三、實踐操作,學會正確的咳嗽、打噴嚏的衛生做法。
1、提問:如果小朋友感冒了,打噴嚏的時候應該怎么辦呢?
(1)個別幼兒回答;
(2)演示課件:一位幼兒正確的做法。
(3)提問:這位小姐姐打噴嚏的時候是怎么做的呀?
(4)教師示范講解,幼兒練習2─3遍。
2、教師小結。(自我點評:結合順口溜的內容,幼兒學一學《咳嗽、打噴嚏衛生》的做法,在看看、念念、學學、做做中,幼兒輕松地掌握了禮貌、文明、衛生的做法。接著老師進行拓展教育,教育幼兒不但要在咳嗽、打噴嚏時,不能面對別人,應低頭或轉頭用手帕或紙巾或手來掩住口鼻;而且若有鼻涕和唾沫濺在別人身上,應及時向別人道歉或拿出手帕、紙巾拭去;咳嗽有痰不能隨地亂吐,堅持天天帶手帕等等。如此教育可謂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幼兒易于接受。)
四、強化練習,鞏固幼兒掌握咳嗽、打噴嚏時的正確做法。
小動物們還沒學會這個本領了,我們一起去教教它們,讓我們再來練一練吧!
五、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還要經常提醒或暗示想咳嗽、打噴嚏的幼兒,要按文明衛生和做法來做。幼兒之間也逐步形成能相互提醒和督促。
這個活動是幼兒現實生活地再現。利用了形象的圖幫助幼兒理解、記憶兒歌,是個很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而且兒歌中小動物是幼兒所喜歡的,因此幼兒比較感興趣。通過活動不僅知道打噴嚏的時候鼻涕、唾沫到處亂飛,細菌也跟著鼻涕和唾沫飛出來了,會傳染給別人很不衛生,還讓幼兒學會了兒歌,。幼兒也都知道了正確的打噴嚏的方法,預設目標基本達成。當然,衛生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隨時隨地的提醒,以督促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