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我們學習文學知識和閱讀欣賞的重要參考資料。不同崗位的職責具有一定的差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典型崗位職責案例。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歌詞篇一
在談遷、司馬遷的眼里夢想就是寫一部翔實可信的史書,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眼里夢想是“雜交水稻的莖稈像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帚一樣大,稻谷像葡萄一樣結得一串串”,在劉偉的眼里夢想就是在失去雙手的時候,還能用腳趾在鋼琴上彈奏出優美的樂章……夢想是不停地突破和探索,是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創造。而我的夢想就是做一位科學家,用心的為人民研制出各種各樣的精確的器械,讓地震不在頻發,讓生態恢復成生機勃勃的'樣子……夢想,伴隨著我們每一個人,它就是人大腦產生的幻想,但卻又讓人追求。
夢想是美麗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所以美夢成真也成了我們長久以來的渴望。
夢想是陽光的,它使人們由浮躁走向踏實,由彷徨走向堅定,并也走向成功的道路。
夢想是有力量的,它是人生前行的動力之源;高遠的夢想可以激發一個人生命中所有的潛能,去完成夢想。
上帝沒有給我們翅膀,卻給了我們一顆會飛的心,一個會夢想的大腦。等于讓我們大家都擁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和國家是緊緊相扣的,也是因為夢想,國家的夢想是由我們少年完成的,只有少年努力的去完成夢想國家才會進步。中國夢就是這樣一個個小小的夢想,匯成的一個偉大的夢想,滴水成河,中國夢也不例外,沒有這一個個微不足道的夢想,中國怎能成就大業,怎能繁榮富強,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實現我們小小的夢想吧!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歌詞篇二
關于北大保安的作文素材:有夢想誰都了不起山東劉桂友趙春花
【正能量故事】
過去20年里,北大保安隊先后有500多名保安考學深造,有的考取大?;虮究茖W歷,有的考上重點大學的研究生,有的畢業后當上了大學教師。有人感嘆,“北大保安真是臥虎藏龍”。其實,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人物名片】
站著上北大,有夢就有未來的甘相偉
甘相偉,“2011中國教育年度十大影響人物”。筆名向陽,80后,出生于山區的農民家庭。他原本是北京大學的保安,在做保安的日子里,他白天站崗執勤,晚上瘋狂地讀書寫作。2008年10月,他順利通過成人高考,以高出分數線60分的成績考上北京大學中文系。2012年5月,他辭去干了5年的北大保安工作,開始尋找新的職業。不久,他被北京建華實驗學校錄用,9月1日正式上班,成為學校圖書館的閱讀指導老師。2012年6月,他出版了12萬字的處女作《站著上北大》,講述了自己為理想奮斗的坎坷經歷。北大校長周其鳳親自為該書作序,直言他“被相偉感動著”。備受關注的甘相偉還登上電視節目《魯豫有約》,講述自己的奮斗經歷。人生感想:
1.一個人之所以偉大,在于他一輩子都堅持理想,而不是一陣子。
2.決定人命運的不是機遇,而是選擇。
3.人生的起點可以不一樣,但終點一定是自己創造的。
4.偉大都是熬出來的,守正才能出奇。
5.在沒有能力之前一定要有好的態度,有了它,你就能夠獲得機會。
6.命運是由“命”和“運”組成的,命是固定的先天條件,運是運動的后天努力。
7.平時不吃苦,一輩子受苦;每天多努力,老來方給力。
學歷證書最多的北大保安張國強
張國強,北京大學保安大隊副大隊長,擁有北京大學自考法律大專文憑、清華大學自考法學本科文憑、中央黨校經管本科文憑。他出生在河南省汝陽縣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從小就夢想長大能夠考上大學。由于沒有考上高中,他放棄了上大學的念頭,初中畢業后進入北京大學當保安。他被校園里濃厚的學習氣氛感染著,更加感到知識的匱乏。于是他利用業余時間,一本本地啃書、翻資料,為了節省時間,他早晨到食堂買幾個饅頭,就著白開水解決三餐。別人看電視、打球、聊天的時候,他都在自己的小屋里苦讀。他先后參加法律學13門課程自考后,經過4年的刻苦學習,他拿到了北大的大專學歷。拿到大專文憑的他并不滿足,又相繼報考了清華大學法學院和中央黨校的經濟管理學專業。從此,一邊是工作,一邊是兩個學校的學業,張國強利用別人休息的時間抓緊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個勤勉的學子終于先后拿到了中央黨校和清華法學院的文憑。兩個本科學位到手后,他又接連拿下了司法考試和企業法律顧問資格證。人生感想:
1.目標的堅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沒有它,天才也會在矛盾無定的迷途中徒勞無功。
2.當一個人先從自己的內心開始奮斗,他就是個有價值的人。
3.其實學習還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兒。
守望燕園的北大保安大隊大隊長王桂明
王桂明,北京大學保安大隊大隊長,全國十佳保安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現在他擁有中央黨校函授法律大專文憑和公共管理本科文憑。1989年,王桂明從部隊退伍后,來到北京大學做保安工作。他深深地被這里的學習氛圍所感染。在這所全國最有名的學府,他深感自己知識儲備的不足,于是開始努力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王桂明很快就在保安崗位上成長起來,被提升為班長,分隊長,中隊長,大隊長,一步一個腳印,走得穩健、扎實,沒多久便被正式聘任為北京大學保安部校衛隊隊長。憑著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刻苦鉆研的學習勁頭、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和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王桂明在保安員的位置上脫穎而出。人生感想:
1.榮譽代表的是過去的成就,它帶給我更多的是激勵和鞭策。
2.藝多不壓身,只有不斷學習積累,才能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3.一個實現夢想的人,就是成功的。
【三言兩語】
北京市政協副主席葉文虎:我當學生18年,教學近50年,指導過的學生不記得有多少,像北大保安這樣的卻不多見。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自己的青春,同時還不斷地從生活實踐和書本上汲取營養,豐富和提高自己,努力做新時代的優秀保安。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思想境界呢?我看無須回答和評價,唯望對我們都是一種啟示。
中央電視臺朵生春:看了他們的事跡,眼前浮現的是近幾十年來,中國人對知識超出想象的渴求和因此付出的巨大努力,這個過程不僅改變了無數人的個人命運,而且是國家發生深刻變化的真正動力。知識改變命運,學習創造未來。
北大中文系本科生高秀平:生命是一種態度。我們在有限的時間里、在學習之余、在知識的殿堂里盡情汲取養分,如癡如醉、樂此不疲。也許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人生,但我們能決定自己對待生活積極進取的態度。
【媒體鏈接】
“北大保安”不只是一部勵志大片
張玉勝
與一些在校大學生逃課和沉湎游戲荒廢學業相比,北大保安“站著上北大”的勵志故事著實讓人感到欣慰。他們向世人展示了新時代青年堅持理想、不甘平庸、立志成才的蓬勃朝氣和遠大抱負?!耙粋€保安員,在辛苦的工作之余,能夠充分利用北大良好的學習資源,積極進取,提高自己,這樣的精神讓我欽佩?!敝芷澍P的由衷稱贊道出了人們的心聲。
也許,在人們的認知里,保安不過是身處社會底層的草根一族,但北大保安卻不乏向上涌動、拼搏圓夢的勇氣和志向。他們守護著燕園,更守望著理想。相繼擁有“北大保安”“北大中文系學生”“支教老師”三個身份的甘相偉說:“起點不能決定終點!”這既是對500余名保安考學深造內在動力的生動詮釋,也是對時下風行的“起跑線”說的現實否定。夢在心中,路在腳下,這是“北大保安成研究生”給我們的啟示之一。
啟示之二,誠然,獲取北大本科生、研究生的文憑是北大保安的目標,但如果認為他們只是以名校文憑裝潢門面,無疑迎合了“文憑熱”的世俗偏見,貶低甚至曲解了“北大保安考大學現象”的正能量意義。事實上,盡管“文憑”不乏對成功的“標志”作用,但學歷并不代表能力,文憑也不等同于價值,“北大保安成研究生”,傳遞給社會更多的應該是“繼續學習”和“終身學習”的信息。讀書的平臺不必在名校,求學的目標更不為謀“文憑”。
應該說,北大保安是“勵志哥”,也是“幸運哥”。正是北大良好的教育資源、濃厚的學習氛圍和開放式的辦學模式,才使他們有條件和機會進課堂蹭課、聽名師講座、泡圖書館閱讀。由此看來,堅持教育資源的開放與普惠,營造終身學習的社會環境,對于建設學習型社會、踐行“讓人人都享有人生出彩機會”的公平理念至關重要。這一點,應該是北大保安上大學給我們的啟示之三,也是最大看點。
(摘自2013年5月13日“新華網”,有刪改)
【深度思考】
“北大保安”實現夢想的啟示
房清江
北大保安考學深造,早不是什么新聞。北大有中國最優質的教育資源,也有最濃厚的學習氛圍,不管是刻意深造的追求,還是潛移默化的熏陶,北大都給予了保安們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東西。
在懷揣夢想與實現夢想之間,個人追求與努力固然重要,而來自社會的支撐顯然更加重要。保安在北大找到了實現夢想的土壤,換個角度,是北大給予了保安深造圓夢的機會。北大保安模式是可以復制的,這在清華等其他高校的'保安身上都有體現,既證明了高校尤其是名校對社會巨大的影響力,更證明了環境對社會個體成長的重要性。
北大對保安開放,從另一個側面可以視作社會資源的平等開放,給予了正常體制壁壘下,被堵在門檻之外者一個平等分享的機會。北大保安深造成才再次驗證,人本無差別,所差的不過是一次平等的機會而已。
北大保安深造,給我們的啟示,不僅是名校優質資源應該對社會開放,促進共享,讓更多人能夠得到渴望獲取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把社會個體追求夢想,當成一種權利來對待,并在觀念與制度的層面給予應有的保障。
如果整個社會都能像北大鼓勵保安一樣,生活中每個小環境都允許人們通過奮斗改變處境,推進社會資源公平分享,如果不同群體之間的交流更平等更通暢,有效打通階層間的心理樊籬,無疑會讓更多人有打開夢想之門的渴求,找到更多實現夢想的機會。
(摘自2013年5月13日《燕趙晚報》)
【總結】
加里寧說:“無論哪個時代,青年的特點總是懷抱著各種理想和幻想。這并不是毛病,而是一種寶貴的品質。凡是意志堅定和思想健全的人,都有夢想?!庇袎粝?,才有動力,才有完成夢想之后由衷的自我肯定!擁有屬于自己的夢想吧,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佳作展示】
看那朵含苞的花蕾
一考生
牧羊人帶著兩個兒子為別人放羊,大雁飛過,引起孩子們的好奇,他們羨慕地說:“變成一只會飛的大雁多好!”牧羊人對孩子們說:“只要你們想,并不斷努力,就一定可以飛到想去的地方?!边@兩個孩子后來果然“飛”了起來,因為他們發明了飛機。
只要心懷夢想,并為之不斷努力,你就可以“飛”起來。看那些花兒,它們不斷積蓄力量,最終綻放出絢爛美麗的花朵。
王寶強,就是這樣一株花兒。曾經在建筑工地扒過磚,壘過墻,但是他依然不懈努力,追逐自己的夢想。曾經被人恥笑,但他沒有沉淪,而是憨厚地奮然前行。正如他扮演的角色――“傻根”“許三多”“董存瑞”一樣,執著追求人生美好的夢想。他積極向上,不論遇到什么困難都是那樣鎮定,“不拋棄”“不放棄”就是他的寫照。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一種力量在升騰。他的努力讓他“飛”了起來,而且一飛沖天,成為絢爛的花朵。
邰麗華,也是這樣一株花兒。當《千手觀音》展現在人們面前時,誰能夠想到,那竟然是一群殘疾人的杰作。平常人要完成這樣高難度的統一和諧的動作也要刻苦練習,更何況是一群聾啞姑娘。不知道有多少個夜晚星星為她們加油,不知道有多少個日夜汗水為她們做證。邰麗華,是你們不懈的努力讓我們享受到了視覺盛宴,讓我們受到了心靈的震撼。
海倫?凱勒也是這樣一株花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她的夢想,她用堅強的意志,辛勤的汗水,催開了夢想的花朵,迎來了健全人也難得一見的“光明”。
看,墻角的那束花開了,真美!
【點評】
文章內涵豐富,主旨深刻,結構清晰。開頭的擬人句增強了文章的美感。結尾“墻角的那束花開了,真美!”含蓄而有韻味。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歌詞篇三
給力?。 薄皫洷?!”“太酷了!”……一名男孩用鐵鍋、油漆桶、塑料桶等廢舊材料拼湊出“架子鼓”演奏的視頻在短短兩個月之內引來近百萬網友追捧,大家驚嘆他居然能用如此簡陋的“樂器”演奏出激情的音樂,感慨“有夢想誰都了不起”,并親切地稱呼他為“架子鼓男孩”。
網絡綻放夢想之花
椅子上搭一個舊臉盆、磚頭上放一個爛鐵鍋、塑料桶上鋪一層廢紙、豎起的木棍上掛幾塊鐵皮……這就是網絡熱傳的“架子鼓男孩”劉家鑫的“樂器”。就在這么一個用廢舊物品拼湊起來的“架子鼓”前,劉家鑫的演奏卻充滿激情。
本為了自娛自樂才將視頻傳到自己空間的劉家鑫怎么也沒想到,這段視頻竟然在短短兩個月之內受到近百萬網友追捧,僅其中一首《志明與春嬌》瀏覽量便高達73萬人次。
與此同時,一場愛心“蝴蝶效應”在網絡上由此掀起,不少被“架子鼓男孩”感動的網友紛紛打探:“這孩子是誰?我們怎么幫助他在夢想之路上走得更遠?”
網友“方方方槍槍”不僅通過微博轉發了劉家鑫的演奏視頻,還呼吁朋友們提供有關線索,“要送一套架子鼓給他”。
與音樂有關的倔強
劉家鑫一家與好幾戶親戚一起擠住在廣西南寧市橫縣縣城一幢瘦高陰暗的老式民房里,樓頂有個小小的平臺。所謂的“演唱會”,就是將“架子鼓”搬到平臺上,用掛在木棍上的手電筒作為“聚光燈”,再花兩塊錢買上十來個煙花,點上幾根蠟燭,然后開始自唱自演。
“一直以來,我都在問自己為什么會那么喜歡音樂,那么喜歡唱歌……既然選擇了,那我就會永遠堅持下去……”一陣“粉絲”尖叫聲后,“倔強演唱會”的主角劉家鑫登場,隨后便是如此一段“真情告白”。
但實際上,這場演唱會只有劉家鑫和堂哥兩個人,一個觀眾也沒有,“粉絲”的尖叫是哥倆費了好大勁才配上的“音效”。盡管“演唱會”開得煞有介事,但對于家境貧寒又成長在偏遠的西部小縣城的劉家鑫來說,從小到大與音樂的交集少得可憐。
今年5月1日,上初一的劉家鑫參加了學校的校園歌手大賽,得到了音樂冠軍,他把200元獎金全部都交給了媽媽,他說:“媽媽一個人打工養家太辛苦了,我還是不花錢了?!?/p>
也正是這份“懂事”,讓劉家鑫從來沒有跟母親提出過學音樂的.要求。家人曾經送他去學過一個月的吉他,但他嫌每月150元的學費太高而放棄了,從此專心跟堂哥在家鼓搗自己的“架子鼓”。
草根夢想更需呵護
在劉家鑫家的平臺上還放著一套嶄新的架子鼓,正是網友“方方方槍槍”堅持送給他的?!胺椒椒綐寴尅卑褎⒓姻蝹鹘o他的與架子鼓合影的照片放進了微博,表示“誰都可以很了不起,我以你為榮”!
劉家鑫家的親朋好友從來沒想到,這孩子居然能“鼓搗”出那么大的動靜。在學校劉家鑫也并不是一個活潑外向的孩子。他告訴記者,自己總是不太敢跟同學說話,但只要是跟音樂有關,即使是自己再差也敢上前。不過對于自己的未來之路,14歲的家鑫并不十分有信心。
更多的網友則呼吁,對草根夢想社會需要更細心地呵護。“在艱苦的環境中能堅持夢想就很好,何必那么多苛責,又何必用成人世界的‘成功’標準來要求一個14歲的孩子。”網友“陽光里的風聲”說。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歌詞篇四
7月13日22點零8分,當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向世界宣布夏季奧運會主辦權屬于北京時,他和父親激情相擁,慶賀申奧成功。百年奧運來之不易。他想為這個偉大的運動做點事??梢粋€普通公民如何參與奧運會呢?他煩悶不已。有一天他到一位朋友家里做客??吹揭晃煌鈬笥呀o她寄來的祝福明信片時,他靈光一閃——世界各地朋友可以用不同的語言形式寫信祝福北京奧運!
當他把想法告訴父親時,立即得到父親的肯定,認為他的想法很有創意,妻兒也到處為他尋找“客戶”資源。有了家人的支持,他信心倍增。
可是。幾個月過去了,他沒有收到一張明信片,相反,嘲諷的聲音卻越來越多,說他不務正業、幼稚天真。他并沒有灰心,而是繼續堅持著自己的夢想。終于有一天,他清楚地記得,的1月4日,大雪紛飛,雪花夾著一張明信片飛到他的身邊,那是一張精美的明信片,背面是悉尼歌劇院,這是他收到的第一份北京奧運祝福,他喜極而泣。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來自世界各地祝福北京奧運的明信片像雪花一樣飛來。到底,他總共收到了500多封信件,他給這些信件起了個溫暖的名字——“奧運家書”。撫摸著一張張來之不易的“奧運家書”。不同民族、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祝福,使他又有了新的想法:將“奧運家書”匯編成書,將這些來自世界的禮物再還原給世界,讓更多的人來共同分享!
然而,要想將這些明信片匯編成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沒有英語基礎。無法讀懂祝福的內容。他對世界歷史、地理知之甚少,無法寫出那里的風土人情。于是,他多次跑到書店、圖書館尋找解決辦法,可一無所獲。最后,他把所有的明信片掃描成電子版,寄給北京語言大學留學生處,在他們的幫助下,終于全部翻譯了過來。
為了弄清楚各國的人文地理和風土人情,他除了上網查閱資料外,還跑到書店里買回了許多世界地理、歷史等參考書籍,對照明信片背后的風景、文化,他一張一張地找到了注解,并用中文進行了描述。一段時間,由于每天熬夜,他的'口腔潰瘍嚴重得連飯都吃不下。
201月9日,他的《期待與夢想——珍藏來自地球村的奧運家書》在北京長城飯店舉行首發儀式。這本書共收錄了來自世界191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封祝福明信片,91種語言文字全部都是手寫體,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在首發現場,看著這些零亂而親切的文字。國際殘奧會名譽主席羅伯特·斯蒂沃德大加贊賞:“這本書是世界人民參與奧運的偉大見證,是北京奧運會獻給世界的文化遺產。”國際奧委會主席雅克-羅格看到這本書后,激動萬分,愛不釋手,還給他寄來了親筆信。
在央視國際論壇大會上,他對記者說:“年輕時,對工作、對生活,我都充滿了激情和夢想,當步入人生的黃昏時,我依然有夢想,夢想是生命的翅膀……如今,北京奧運會結束了,我的奧運之旅卻沒有止步,我打算在8月,即在北京奧運會舉辦一周年之際,自費去奧運會起源地希臘搞一個送書活動,讓神秘的古希臘人記住中國一個普通公民的奧運夢想。”
他就是李成業,58歲,東風汽車制造廠的一位普通工程師。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歌詞篇五
一直以來,我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像魚一樣在大海里自由自在暢游。這個暑假,爸爸媽媽為了讓我實現夢想,決定帶我去海南玩??晌疫@只“旱鴨子”如何暢游大海?因此,在去海南前,我趕緊報了一個游泳培訓班,好讓自己離夢想近一點。
第一次上游泳課,我太激動了,足足提早了30分鐘到達,迫不及待地換好泳褲,戴上泳帽、泳鏡,呵,往那一站,還真像回事,根本看不出我是只“旱鴨子”!教練來了,不教我們游,教我們先憋氣,這還不簡單,眼睛一閉下水,啊,啊,不好,嗆水了,再憋,再嗆,再憋,終于可以在水里憋一會兒了。第二、三堂課,教練教我們學習蛙泳動作,一收、二蹬、三夾腿,教練牽著我的手,喊著:“屏氣!收!蹬!”五堂課過后,我終于可以脫開教練的手,像只小青蛙一樣在水里撲騰。第十二堂課時,也是最后一堂課,爸爸媽媽都來給我鼓勁,我終于游起來了,我離夢想又近了!
終于,我們一家來到了海南三亞。我看到了湛藍的天,清澈的海,太美了,我忍不住一步一步向海里走去。一波又一波的浪將我沖向海灘,我爬起來想游進大海,可惜我的技術水平太差,無法暢游,只好借來一個游泳圈,浮在海上,感受一下隨波逐流的'感覺,也很不錯。
這個暑假,雖然我沒能實現暢游大海的夢想,可只要有夢想,誰都了不起,不是嗎?
我會一直追尋我的夢想!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歌詞篇六
夢想不拋棄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們會沐浴在夢想的光輝之中。夢想是指路的航燈,有了它才有了抵達彼岸的成功。有時生活中的驚濤會讓我們迷失方向,心懷夢想,才能堅定不移地抵達彼岸。其實我的夢想很簡單,就是想交一個無話不談,可以交心的好朋友。這個朋友其實我從小就認識她,從她第一次參“雅虎搜星”大賽讓電視機前的我眼前一亮,我認識了她。后來她不斷地出現在我的視線里,出現在熒屏中,這讓我喜歡上了她,趙麗穎。20xx年的某一天我跟父母和同學們炫耀我的偶像時,我遭到了反駁。媽媽說:“你才多大,這不是你該干的`事。別胡思亂想了,好好學習!”同學說:“你是不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做白日夢呢!”這給我來了一道晴天霹靂。但我看到了她還在堅持自己的夢想為自己的事業努力拼搏時,給了我莫大的安慰。當我聽到她在“星空演講”中說道:“我當時很不服氣,很不明白,一個演員的價值為什么要因臉型而定義,所以我只能在每個角色上下功夫,等待機會出現。當時我就在心里默默地發誓,別讓我抓住機會,一旦有,我一定會拼命地抓住!”這讓我大吃一驚,又讓我認識了一個全新的她。她演了十一年的戲,途中聽到了千千萬萬的流言蜚語。但是,她沒有退縮,而是勇往直前的戰勝一切。那我在想:我為什么不行,我也可以像她一樣去努力,去拼搏。我雖然沒有一個完整的家庭,但我堅信,只要我努力,好好學習,我就是我家的一份子!
因為夢想,小溪匯成了大海;因為夢想,期盼到春的綠葉;因為夢想,人類助長了山峰的高度。讓我們站在地平線上,構筑夢想吧,我們將會是大海,綠葉,站在山頂的那個就會是我們。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歌詞篇七
一直以來,我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像魚一樣在大海里自由自在暢游。這個暑假,爸爸媽媽為了讓我實現夢想,決定帶我去海南玩。可我這只“旱鴨子”如何暢游大海?因此,在去海南前,我趕緊報了一個游泳培訓班,好讓自己離夢想近一點。
第一次上游泳課,我太激動了,足足提早了30分鐘到達,迫不及待地換好泳褲,戴上泳帽、泳鏡,呵,往那一站,還真像回事,根本看不出我是只“旱鴨子”!教練來了,不教我們游,教我們先憋氣,這還不簡單,眼睛一閉下水,啊,啊,不好,嗆水了,再憋,再嗆,再憋,終于可以在水里憋一會兒了。第二、三堂課,教練教我們學習蛙泳動作,一收、二蹬、三夾腿,教練牽著我的手,喊著:“屏氣!收!蹬!”五堂課過后,我終于可以脫開教練的手,像只小青蛙一樣在水里撲騰。第十二堂課時,也是最后一堂課,爸爸媽媽都來給我鼓勁,我終于游起來了,我離夢想又近了!
終于,我們一家來到了海南三亞。我看到了湛藍的天,清澈的海,太美了,我忍不住一步一步向海里走去。一波又一波的浪將我沖向海灘,我爬起來想游進大海,可惜我的技術水平太差,無法暢游,只好借來一個游泳圈,浮在海上,感受一下隨波逐流的感覺,也很不錯。
這個暑假,雖然我沒能實現暢游大海的夢想,可只要有夢想,誰都了不起,不是嗎?
我會一直追尋我的夢想!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歌詞篇八
給力??!”“帥爆了!”“太酷了!”……一名男孩用鐵鍋、油漆桶、塑料桶等廢舊材料拼湊出“架子鼓”演奏的視頻在短短兩個月之內引來近百萬網友追捧,大家驚嘆他居然能用如此簡陋的“樂器”演奏出激情的音樂,感慨“有夢想誰都了不起”,并親切地稱呼他為“架子鼓男孩”。
椅子上搭一個舊臉盆、磚頭上放一個爛鐵鍋、塑料桶上鋪一層廢紙、豎起的木棍上掛幾塊鐵皮……這就是網絡熱傳的“架子鼓男孩”劉家鑫的“樂器”。就在這么一個用廢舊物品拼湊起來的“架子鼓”前,劉家鑫的演奏卻充滿激情。
本為了自娛自樂才將視頻傳到自己空間的劉家鑫怎么也沒想到,這段視頻竟然在短短兩個月之內受到近百萬網友追捧,僅其中一首《志明與春嬌》瀏覽量便高達73萬人次。
與此同時,一場愛心“蝴蝶效應”在網絡上由此掀起,不少被“架子鼓男孩”感動的網友紛紛打探“這孩子是誰?我們怎么幫助他在夢想之路上走得更遠?”
網友“方方方槍槍”不僅通過微博轉發了劉家鑫的演奏視頻,還呼吁朋友們提供有關線索,“要送一套架子鼓給他”。
劉家鑫一家與好幾戶親戚一起擠住在廣西南寧市橫縣縣城一幢瘦高陰暗的老式民房里,樓頂有個小小的平臺。所謂的“演唱會”,就是將“架子鼓”搬到平臺上,用掛在木棍上的手電筒作為“聚光燈”,再花兩塊錢買上十來個煙花,點上幾根蠟燭,然后開始自唱自演。
“一直以來,我都在問自己為什么會那么喜歡音樂,那么喜歡唱歌……既然選擇了,那我就會永遠堅持下去……”一陣“粉絲”尖叫聲后,“倔強演唱會”的`主角劉家鑫登場,隨后便是如此一段“真情告白”。
但實際上,這場演唱會只有劉家鑫和堂哥兩個人,一個觀眾也沒有,“粉絲”的尖叫是哥倆費了好大勁才配上的“音效”。盡管“演唱會”開得煞有介事,但對于家境貧寒又成長在偏遠的西部小縣城的劉家鑫來說,從小到大與音樂的交集少得可憐。
今年5月1日,上初一的劉家鑫參加了學校的校園歌手大賽,得到了音樂冠軍,他把200元獎金全部都交給了媽媽,他說“媽媽一個人打工養家太辛苦了,我還是不花錢了。”
也正是這份“懂事”,讓劉家鑫從來沒有跟母親提出過學音樂的要求。家人曾經送他去學過一個月的吉他,但他嫌每月150元的學費太高而放棄了,從此專心跟堂哥在家鼓搗自己的“架子鼓”。
在劉家鑫家的平臺上還放著一套嶄新的架子鼓,正是網友“方方方槍槍”堅持送給他的?!胺椒椒綐寴尅卑褎⒓姻蝹鹘o他的與架子鼓合影的照片放進了微博,表示“誰都可以很了不起,我以你為榮”!
劉家鑫家的親朋好友從來沒想到,這孩子居然能“鼓搗”出那么大的動靜。在學校劉家鑫也并不是一個活潑外向的孩子。他告訴記者,自己總是不太敢跟同學說話,但只要是跟音樂有關,即使是自己再差也敢上前。不過對于自己的未來之路,14歲的家鑫并不十分有信心。
更多的網友則呼吁,對草根夢想社會需要更細心地呵護?!霸谄D苦的環境中能堅持夢想就很好,何必那么多苛責,又何必用成人世界的‘成功’標準來要求一個14歲的孩子?!本W友“陽光里的風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