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懷念爺爺清明節懷念爺爺篇一
您還記得我嗎?敬愛的爺爺啊。每夜望蒼穹,只見得天盡黑,星漢燦。另一個世界的您呵,可想到,愛您的孫子,常常入夢都看到您的臉龐,見到您那瘦削的身影。
依稀記得,那月夜,幽黃的燈光下,您正教我讀書。跟隨您經歷了一世滄桑的眼鏡,在燈光下閃著光亮,瘦削的臉龐隨著書中的韻律輕輕地晃動,一句句古文便從口中,從書邊,從指間緩緩地流淌出來:“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年幼的我是聽不懂的,只認為這是極好的文章,否則您怎么會朗誦得如此入情?您的鬢發早已如雪,跟隨了您一生的文字此時正悄然走進我的心扉。讀書是您的嗜好,那些厚厚的書,有些內容我至今也不知曉,但我仍懷著少時的'好奇,認為那是斑斕動人的詩篇。
您的眼睛總是深陷在眼窩,很深邃,我并不了解它所蘊含的一切,遺憾一切正隨著晚風潛入深深的地底。奔騰的泉水啊,是否能將我對您的思念送入到您的世界里去?敬愛的爺爺啊,我又何時能聽到您那動情的朗誦?又何時能感受到那詩般的文字?縱然今生今世我已無法聽聞您的話語了,但您昔日的教誨卻無時無刻不引導著我的前行,您昔時的讀書聲也無時無刻不在我的耳畔響起,震撼著我的心靈。
爺爺,我還是以前的那個倔強的孫子,還是一樣的短發,還是一樣調皮,但是我遵從了您的教誨,您讓我讀的那不知多少卷的《資治通鑒》數年前就讀完了,我閱讀著更多、更多的書,我覺得我已經真正成為了像您一樣愛書的人。再過幾天就要清明了,我一定懷著無比的敬愛來看您,我相信墓前的青松一定又長高了。
離別數年,青松依舊,柏樹仍在,逝去如煙似霧。仰望藍天,道是白云蒼狗,世事無常。您曾言道:“花落之時,楓樹殷紅之際,便秋至矣。”如今,秋已過數月,正當落雨之春,不知世界何處,方是逝物之秋,恐是天之碧落,地之黃泉。落日之下,明月之上,如雪鬢發,何處能尋?蒼天之涯,大地之角,先人已去,獨留悲愴。只愿魂魄如夢,幽幽生死何時別?今憶昔時至親,不知至親憶吾否?愿其憶,愿其憶,葉落之處,憶人之地。花雨紛飛,清明將至,秉燭以祭,持香當祀,入夢以憶,吾之至親,于夢相見,伏地三叩,以訴相思。落筆此處,愿為故人相思。我將以我之行,成就學業,以慰九泉之下的您——我敬愛的爺爺!
懷念爺爺清明節懷念爺爺篇二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們全家人踏著春的足跡回老家。
鳥兒在歌唱,映山紅在競相開放;放眼望去,一望無際的油菜花在春風公主的帶領下彈奏起了一首首優美的曲子,一幅多么和諧美麗的畫啊!我仿佛置身于夢境一般。
我們有點筋疲力盡,回到老家吃過晚飯后就休息了。
第二天清晨,我們拿著一些“錢”和一束鮮花來到爺爺的墳墓上。媽媽把花插在墳上,把“錢”放在一旁,我們沉默了,奶奶十分難過。
當媽媽把“錢”燒了,我仿佛從那火焰里看到爺爺那慈祥的笑容,噼里啪拉的炮竹聲打斷了我的思緒,漫天的煙灰盡情地飄舞著。
我們準備離開了,卻沒有看到奶奶,我瞟了一眼爺爺的墳墓,不經意的看到了——原來奶奶在爺爺的墳前靜靜地守候著,似乎在對爺爺訴說著什么。
懷念爺爺清明節懷念爺爺篇三
時間從身邊跑掉了,明天又將是新的一天,昨天不會回來;花朵悄悄地謝了,下個花季又將開出新的花朵,謝了的花朵不會回來;樹葉靜靜地落了,明年又將長出新的一片,落了的不會回來……總之,走了的,再也不會回來,就像人的生命,永遠不會。
不會回來,并不代表在世界上沒有了痕跡,若是愿意,就靜下心來,懷念吧!
12月2日,上個星期天早上,爸爸接到叔叔的電話,說爺爺病危,快不行了,讓爸爸趕快回家。媽媽喊我起床,還沉浸在睡夢中的我,自然不想起,便繼續睡覺,當聽見媽媽對我說爺爺病情不好時,我睡意全無,猛地從床上坐起來,穿衣服。
在我小時候,爺爺便得了腦血栓,語言表達不清,所以我從未與他有過對話。我呢,只在有事或節假日回趟老家,但每次我喊“爺爺”時,爺爺總會顫巍巍的答應。一個多月前,爺爺又突發腦溢血,情況很糟。
因為從未交流,又不在一起,我對爺爺的感情較淡,爺爺給我留下的印象更多的是可憐。
在路上,叔叔再次打來電話,讓買棉鞋和閉口魚。媽媽說這些時,爸爸的眼眶紅了,下車去買東西時,我問媽媽“閉口魚”是什么,媽媽說人去世后用的。
我問媽媽:“爺爺不會已經……”
媽媽說:“已經不在了”,并叮囑我不要對爸爸講。
我不相信,一到家,我跑進院子,看見叔叔家的姐姐在院子里哭,推門進屋,看到躺在床上,已經逝去的爺爺,眼淚洶涌而下。那一刻,我相信了爺爺去世的事實。
我一直在幻想,爺爺被抬走火化時,盡管我哭了,但卻沒有放棄我的幻想。
我一直跪在爺爺靈前燒紙錢,想記憶中的爺爺……
爺爺去的太快了,去的那么凄苦,一輩子沒有享過福,去過的最遠的地方才是濟南。
爺爺不會再回來,但可以懷念。窗外的風兒,請你把我的懷念送到天堂,送給另一個世界的爺爺。
懷念爺爺清明節懷念爺爺篇四
今天是清明節,我又來到您的墳前祭奠您——我親愛的爺爺!
爺爺,您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臉朝黃土背朝天,辛勤勞作在田間”的農民,您靠那不屈的脊梁撐起了一個8口之家,您用平凡的一生照亮了子孫們前進的航程,贏得了人們的稱贊和尊敬。
您靠那雙布滿老繭的手養育了兒女。聽爸爸說,過去很窮,奶奶又長期生病,屋里除了幾床破棉被外,幾乎沒有家具。當時,一個農民要供一個孩子上學就很困難,而您卻要供6個孩子念書,還要給奶奶治病,可您用那厚實的肩膀擔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全村第一個早起的是您,最后一個歇息的也是您。為了供兒女們上學,您拼命地干活掙錢,農忙時,您下地干活;農閑時,您上山撿柴編織籮筐兌換錢。房前屋后種上蔬菜,院子里還養了雞、鴨、牛、豬。盡管是您自己養的,可雞蛋、鴨蛋您從來舍不得吃,您總是小心翼翼地把它們積攢起來,每逢趕集,就把它們換成或多或少的一疊鈔票。這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啊!因為這是您用來供兒女們讀書的學雜費。
兒女們都有了出息,您本該享清福了。爸爸把您接到我家來,您每次都要翻開我的作業本,嘴里不停地說:“你讀書啊,要向你的姑姑和叔叔們學習呀!你們現在條件可好了,要珍惜呀!”聽著您的訴說,我眼前又浮現出姑姑和叔叔們苦讀的樣子。
不知是長期艱苦生活的磨難,還是過度勞累,您竟一病不起,當我最后見到您時,您只有虛弱的呻吟聲:“孩子,好好念書,將來才會有出息!”您在生命彌留之際,還牽掛著我的學習。
爺爺,您很平凡,可您又很偉大!因為您不僅用那雙布滿老繭的雙手養育了兒女,而且用您的生命之火照亮了兒孫們的航程!爺爺,您安息吧!愿您含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