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海公園英文導游詞如何寫一
在到潿洲島之前我和大家講解一下潿洲島,潿洲島是北海市南方北部灣海域的海島,是中國最大、地質年齡最年輕的火山島。島上植被茂密,風光秀美,尤以奇特的海蝕、海積地貌,火山熔巖及絢麗多姿的活珊瑚為最,素有南海“蓬萊島”之稱。潿洲島風光壯美,比較著名的景點有“滴水丹屏”,“龜豕拱碧”,“芝麻灘”,“法國傳教士人頭像”,“火山彈薈萃”及三婆廟,圣丹廟,天主教堂和湯顯祖觀海處等。
而我們的潿洲島一日游將去的地方也有在其中,我們今天會先去參觀天主堂,與圣母堂不同,天主堂對外開放,不妨在這里感受下濃濃的宗教氣氛。然后去往古火山口,觀賞千姿百態的火山巖石。接著到豬仔嶺游覽,隨后是地質博物館,這里以火山島地質景觀、海岸線火山巖景觀為主體,用實物、圖片或者以假亂真模型等多種形式,呈現各種景觀及海島獨特的地質地貌給游客。那里的海鮮一級棒,午餐休息后去石螺口海灘,浪花溫柔地撫摸著海灘,海風懶洋洋地吹著,會讓人一下子覺得慵懶了,平時學習的勞累在這里讓海風吹吹也會身體也會變得格外輕松。我們還會在島上停留到傍晚時分,到滴水丹屏觀賞潿洲島美麗的日落景色。
好了,大家也了解了很多潿洲島的景色風貌了,作為年輕人的大家肯定很想親身體驗一下,我們本次的目的地也已經到達了,大家拿好東西跟上隊伍。 首先我們參觀的是天主堂,來到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高大雄偉的天主堂,在四周低矮民居的襯托下,顯得規模龐大,頗有氣勢。正門頂端是鐘樓,高聳著羅馬式的尖塔,有著隨時“向天一擊”的動勢,造成一種“天國神秘”的幻覺,堪稱別具一格。鐘樓有一個10多級的石造螺旋梯,只容一人盤旋而上直達二樓。頂層掛有一口鑄于1889年的白銀合金大鐘。據說是一法籍寡婦教徒所贈,當年的鐘聲能傳遍整個潿洲島。每個禮拜天的上午,司鐘人上二樓拉響教堂的大鐘,圣堂村及近鄰的信徒們聽到鐘聲,會自覺地、安靜地步入祈禱大廳。陽光透過祭臺間后面的彩色玻璃和大廳兩側尖拱大窗,使教堂內部顯得絢麗多彩,就在這“天國之光”中,教徒虔誠地聆聽“天主”的教悔。天主教堂是對外開放的,我們進去后更加的可以感受到濃濃的宗教氛圍,天主教堂雖然歷史悠久卻也依然有讓人著迷的魅力。
美麗神秘的天主教堂參觀完了,接下來我們要去的是古火山口,我覺得這應該是大家都還好奇的景觀吧。
古火山口這里有千姿百態的美麗的巖石,是不是覺得好看又新奇呢?大家可以多拍些奇形怪狀的巖石,拿回去讓親朋好友也看看,讓他們下次也親自來這觀賞觀賞。
大家猜一下我們看完古火山口后要去哪里?沒錯就是豬仔嶺。我們可以看到豬仔嶺基部是一大塊海蝕殘丘,因海蝕的發育關系,使殘丘上的石崖發展成為一頭小肥豬模樣。小小的雙眼、短短的耳朵、高高的前額,身軀豐盈,膘悍粗獷,
惟妙惟肖,遠遠看是不是很可愛呢?而挨近豬仔嶺的那個石洞,叫烏龜洞。
可愛有趣的豬仔嶺也看完了,接下來我們會到哪呢?之前我有提醒過大家哦,游客們對博物館感不感興趣呢?我們接下來要去的就是地質博物館,這個博物館可不是大家所想的傳統意義上的博物館,是以整個火山地質為園的博物館。潿洲島火山口地質公園在潿洲島的西南邊,“鱷魚”山腳下。潿洲島火山口因壯觀的火山熔巖而出名,是潿洲島上最主要的景區。這里的火山巖石千姿百態,各種形狀都有,是不是感覺奇妙極了,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妙筆生花。
其實來潿洲島火山口地質公園最好是在刮風時候,那種驚濤駭浪的感覺永遠就忘不了,沿著火山口公園一直走,走大概大半個小時后會看到有條路上山,也可以沿著海邊一直向右走,玩穿越。巖石的形態也會有不少變化,路不算太難走,和溯溪差不多,但在這里穿越要注意潮水的漲退時間和穿越時間,潮水退的時候路是很好走的,但如遇漲潮的時候,就不能走這條路了。潿洲島的火山口景觀、海蝕景觀、熱帶植物景觀、生物和天象景觀獨特,并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主要景點有絕壁攬勝、龍宮探奇、平臺聽濤、百獸鬧海等,我都會帶領大家一一去觀看的。
看完神奇美麗的地質公園是不是都不想走了,不過我們不能太留戀,因為還有很多美麗的景色等著我們。不過在這之前我們先享用美味的午餐,美味的海鮮,清涼的海風,會讓我們感覺放松,為等下的行程積蓄精力。
午后的石螺口海灘無疑是讓人倍感放松的,下午的行程不太緊,我們可以享受享受海風給我們帶來的閑適感。
石螺口海灘位于潿洲島西部石螺口,而且其附近村莊形似石螺,名也為石螺。我們可以看到這里的海水清澈如鏡,最宜賞海底繽紛的珊瑚世界。沿岸火山巖和海蝕巖,豐富、奇物、怪異。望夫石的傳說相信大家都有聽過吧,千萬年來,望夫石站在這里,一直在訴說美麗少婦盼夫遠航歸來的故事。沿海海水清澄如境,當屬本島之最。晴好天,海中瑰麗珊瑚、各色海魚如畫顯現。撒滿五彩貝殼的潔凈沙灘呈鏟狀溫柔地伸入大海母親的懷抱。沿岸火山巖、海蝕巖,豐富、奇特、怪異。海灘西北部一名“望夫石”的海蝕巖,似身背嬰孩的美麗少婦站立海岸盼夫歸來。她身后遍野的水綠仙人掌、綠樹野花迎風搖曳,在唱著無字歌
逛完海灘,真是讓人倍感舒適啊!最后,我們將在滴水丹屏迎接半晚的到來。 滴水丹屏位于潿洲島滴水村南岸邊,原名滴水巖。絕壁上部綠樹成蔭,壁上層間裂隙常有水溢出,一點點往下滴,如朱簾垂掛。由于海蝕作用,巖石的外表形態之前猶如一有眼、有鼻、有嘴、有發的巨型側面“人頭像”,可是現在已經倒塌了,不過周圍的景致還是很優美的。滴水丹屏的海灘非常不錯哦,靠近水邊的沙子很細膩,中間鋪滿了碎珊瑚,再往岸邊就是松樹林。你們可以看到在這里游泳的人很多,大家都很喜愛這里呢。滴水丹屏出了景色優美,還是賞日落的最佳位置。在晴天的時候,每當傍晚時分,將落的太陽會綻放出一天中最后的燦爛,為我們呈獻出最絢麗的晚霞。
到此為止,我們已經把今天的行程都完成了,是不是感覺意猶未盡呢?美麗的景色雖然看不完,但我們可以把它記在心里。今天也觀看了很多地方,同學們玩的可盡興?可能我還有很多做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能指出,好讓我改正。除此之外還要謝謝大家對我的配合。才讓我們這次的旅游完美落幕。
美麗的潿洲島,動人的故事,北海還有更多的美麗等著大家來觀看,再次和大家說聲感謝,有緣我們下次還在北海見。再見了各位游客!
北海公園英文導游詞如何寫二
北海老街一般指中山路和珠海路,老街形成于1920xx年前后,但它的起源卻要追溯到19世紀中葉。
北海老街一般指中山路和珠海路,老街形成于1920xx年前后,但它的起源卻要追溯到19世紀中葉。自那時起,一批西洋建筑陸續在北海建成,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文化融合,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騎樓老街。這些騎樓并不是西洋建筑的簡單翻版,從深層文化根源來看,它體內流動著的是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血液,是東西方文化碰撞的一個美麗的結晶。
珠海路毗鄰北海外沙島,是一條百年老街,始建于1883年,長1.44公里,寬9米,沿街遍布英國、法國、德國領事館舊址,德國森寶洋行舊址和天主教堂女修院舊址等許多中西合璧的騎樓式建筑,見證了北海曾經的繁華,被譽為鮮活的“近現代建筑年鑒”。老街建筑大多為二至三層,主要受19世紀末葉英、法、德等國在北海建造的領事館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響。
臨街兩邊墻面的窗頂多為卷拱結構,卷拱外沿及窗柱頂端都有雕飾線,線條流暢、工藝精美。臨街墻面不同式樣的裝飾和浮雕,形成了南北兩組空中雕塑長廊。這些建筑臨街的騎樓部分,既是道路向兩側的擴展,又是鋪面向外部的延伸,人們行走在騎樓下,既可遮風擋雨,又可躲避烈日;騎樓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頗有古羅馬建筑的風格。
北海老街位于廣西北海市珠海路,始建于1883年,長1.44公里,寬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騎樓式建筑。北海老街為中國嶺南直線最長、保存較完好的老街。1920xx年以前,珠海路曾是北海最繁華的商業街區,中段的店鋪主要經營來自蘇杭的綢緞,東段的店鋪主要經營魷魚、沙蟲、蝦米、魚干等干海貨,西段接近外沙港口,所有店鋪全部經營纜繩、漁網、魚鉤、漁燈、風帆布、船釘等漁民用品。20xx年10月,市旅委、北海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北海老城文化旅游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首屆北海老街文化藝術節從10月2日起至10月5日結束,主要活動有10月2日上午的藝術節開幕式,水彩畫、奇石、海貝、古船木及明清家具開展儀式。
北海老街一般指中山路和珠海路,老街形成于1920xx年前后,但它的起源卻要追溯到19世紀中葉。自那時起,一批西洋建筑陸續在北海建成,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文化融合,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騎樓老街。這些騎樓并不是西洋建筑的簡單翻版,從深層文化根源來看,它體內流動著的是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血液,是東西方文化碰撞的一個美麗的結晶。
1920xx年以前,珠海路曾是北海最繁華的商業街區,店鋪鱗次櫛比,中段的店鋪主要經營來自蘇杭的綢緞,東段的店鋪主要經營魷魚、沙蟲、蝦米、魚干等干海貨,西段接近外沙港口,所有店鋪全部經營纜繩、漁網、魚鉤、漁燈、風帆布、船釘等漁民用品。隨著時間的推移,珠海路逐漸失去了昔日的繁華,除了稀稀落落還有屈指可數的幾間店鋪經營漁具外,其他店鋪已幾乎成為民居,街道建筑日漸老化,但由于珠海路尚算保存完整,仍被歷史學家和建筑學家們譽為“近現代建筑年鑒”。 著名作家舒乙(老舍之子)認為,珠海路和新加坡國寶級的老街一模一樣,建議我市保護好這條極具開發價值的老街。
英國建筑專家白瑞德先生認為,珠海路的歷史文化價值,不但對北海意義,而且對華南地區、全中國、及至全世界都有意義。 加拿大蒙特利爾市市長皮埃爾.布爾克則建議北海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申請,將珠海路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來保護。只可惜此街已被破壞。
北海老街一般指中山路和珠海路,老街形成于1920xx年前后,但它的起源卻要追溯到19世紀中葉。自那時起,一批西洋建筑陸續在北海建成,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文化融合,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騎樓老街。這些騎樓并不是西洋建筑的簡單翻版,從深層文化根源來看,它體內流動著的是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血液,是東西方文化碰撞的一個美麗的結晶.
老街建筑大多為二至三層,主要受19世紀末葉英、法、德等國在北海建造的領事館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響。臨街兩邊墻面的窗頂多為卷拱結構,卷拱外沿及窗柱頂端都有雕飾線,線條流暢、工藝精美。臨街墻面不同式樣的裝飾和浮雕,形成了南北兩組空中雕塑長廊。這些建筑臨街的騎樓部分,既是道路向兩側的擴展,又是鋪面向外部的延伸,人們行走在騎樓下,既可遮風擋雨,又可躲避烈日;騎樓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頗有古羅馬建筑的風格。騎樓建筑最精彩部分是花墻頭,其下部的長方形構圖,來源于中國建筑的匾額,這在西洋建筑里是找不到的。匾額里本應是書法“某某閣樓”之類,在此處演變成了一枝梅花浮雕。匾額的左右兩邊還題有對聯,韻味十足。而它最原始的來源是中華民族炎黃時代部落內部的圖騰崇拜,炎和黃兩個部落分別崇拜龍和鳳,在建筑的屋頂上的正中最高處安放龍或鳳的吉祥物。這個吉祥物就好象一條主線,貫穿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當它在北海騎樓上出現時,更加演變得多姿多彩。
許多騎樓上部都有的“天目”,這個“天目”的精華之處在于“空&rdquo1290;和“園”。在中國文化里,“空”的概念具有非常深邃的文化內涵。所謂“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一個“空”衍生出了光輝燦爛的東方文化。而這個“圓”,則更包含了天地合和、天人合一、大一統、大團結、大同世界等深厚的文化和哲學理念。南方沿海的騎樓,初步劃分為閩派和粵派。閩派騎樓由于受當地傳統木雕技藝的影響,騎樓立面上堆滿了浮雕圖案。粵派騎樓以廣州為中心,由于歷史較為久遠,多以嶺南風格為主調,兼有滿州風格和歐式風格。北海因過去地籍管轄一直屬廣東,因此北海騎樓是粵派騎樓的一個分支。但與福建、廣東騎樓相比,北海騎樓沒有過于煩瑣的雕飾,而是更加簡潔,線條精美,高潮突出,整體和諧。其藝術處理之成熟,堪稱奇葩。
北海的西洋建筑群,它所對應的歷史事件是兩個條約,即1858年《天津條約》和1876年的《煙臺條約》,以及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半殖民地歷史時期,所以北海老街又是歷史的見證。
1920xx年以前,珠海路曾是北海最繁華的商業街區,店鋪鱗次櫛比,中段的店鋪主要經營來自蘇杭的綢緞,東段的店鋪主要經營魷魚、沙蟲、蝦米、魚干等干海貨,西段接近外沙港口,所有店鋪全部經營纜繩、魚網、魚鉤、漁燈、風帆布、船釘等漁民用品。隨著時間的推移,北海老街逐漸失去了昔日繁華,除了稀稀落落還有屈指可數的幾間店鋪經營漁具外,其他店鋪已幾乎成為民居,街道建筑日漸老化,但由于珠海路建筑尚算保存完整,被歷史學家和建筑學家們譽為“近現代建筑年鑒”。
著名作家舒乙(老舍之子)認為,珠海路和新加坡國寶級的老街一模一樣,應保護好這條極具開發價值的老街。英國建筑專家白瑞德先生認為,珠海路的歷史文化價值,不但對北海有意義,而且對華南地區、全中國、及至全世界都有意義。
到老街漫步,你會感受到一種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圍,那里的街、那里的樓、那里的人,還有家家戶戶門邊晾曬的咸魚干,不禁讓你忘卻是身處都市。這里沒有車水馬龍的景象,老人們搖著大蒲扇在門邊乘涼,或齊齊圍著聊天或打麻將,他們眼睛里透著平靜與安詳,仿佛老街的一切都還和他們小時候一樣,什么都沒有改變。
北海公園英文導游詞如何寫三
歡迎朋友們來到南部明珠北海銀灘。
北海銀灘西起僑港鎮漁港,東至大冠沙,由西區、東區和海域沙灘區組成,東西綿延約24公里,海灘寬度在30--3000米之間,陸地面積12平方公里,總面積約38平方公里。面積超過大連、煙臺、青島、廈門和北戴河海濱浴場沙灘的總和,而平均坡度僅為0.05。 沙灘均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積而成,在陽光的照射下,潔白、細膩的沙灘會泛出銀光,故稱銀灘,北海銀灘以其“灘長平、沙細白、水溫凈、浪柔軟、無鯊魚”的特點,被譽為“天下第一灘”。
銀灘是北海主要旅游點,是國務院1992年10月4日批準建立的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度假區位于北海市東南部海濱,東至大冠沙,西起僑港鎮漁港,銀灘東西綿延約24公里。
北海銀灘原來叫“白虎頭”,因為從地圖上看整個區域象一個張開嘴的大白虎。
北海銀灘北海銀灘廣西則以“北有桂林山水,南有北海銀灘”而自豪。北海銀灘度假區內的海域海水純凈,陸岸植被豐富,環境優雅寧靜,空氣格外清新。由于其具有“灘長平,沙細白,水溫凈,浪柔軟,無鯊魚。”的特點,可容納國際上最大規模的沙灘運動娛樂項目和海上運動娛樂項目,是我國南方最理想的濱海浴場和海上運動場所。 北海銀灘的沙質,均為高品位的石英砂,沙灘中二氧化硅(石英)的含量高達98%以上,為國內外所罕見,被專家稱為“世界上難得的優良沙灘”。沙子晶瑩潔白,掬一把在手里,如精鹽一般。因為沙子細膩致密,游人在潮水剛退去的平坦寬闊的海灘漫步,甚至連腳印也
不會留下。這一灘碎銀,便是無價的富礦。石英砂是制造玻璃、搪瓷、光學儀器等工業品的上好原料。
“北海人腳下踩著一只金飯碗!”北海銀灘度假區由三個度假單元(銀灘公園、海灘公園、恒利海洋運動度假娛樂中心)和陸岸住宅別墅、酒店群組成。
海水浴、海上運動、沙灘高爾夫、排球、足球等沙灘運動以及大型音樂噴泉觀賞、旅游娛樂等是北海銀灘旅游度假區的主要內容。 北海銀灘度假區內的海域海水純凈,陸岸植被豐富,環境優雅寧靜,空氣格外清新。
由于其具有“灘長平,沙細白,水溫凈,浪柔軟,無鯊魚。”的特點,可容納國際上最大規模的沙灘運動娛樂項目和海上運動娛樂項目,是我國南方最理想的濱海浴場和海上運動場所。而且,浴場寬闊,海水退潮快,漲潮慢,沙灘自凈能力強,游泳安全系數高,海水透明度大于2米,超過我國沿海海水平均標準的一倍以上,年平均水溫23.7℃,每年有9個多月可以入水游泳;公園內,空氣中負離子含量數為內地城市的50至l000倍,空氣特別清新,是各類慢性及老年性疾病患者最適宜的療養環境,因而被許多中外專家認為是中國最理想的海濱浴場和度假療養勝地,有“南方北戴河”之譽。
銀灘公園內,樓臺閣宇風格各異;林蔭小道曲折宛延;椰樹林獨具風情。信步海堤,海天一色,白云朵朵,令人如入仙境,留連忘返。西南端還有冠頭嶺,林木茂盛,蔥蘢蒼翠,像一條青龍橫臥海邊,臨海壁陡,峰險洞奇,登高可觀日落日出,倚壁可觀濤望海。
北海公園英文導游詞如何寫四
北海老街一般指中山路和珠海路,老街形成于1920xx年前后,但它的起源卻要追溯到19世紀中葉。
北海老街一般指中山路和珠海路,老街形成于1920xx年前后,但它的起源卻要追溯到19世紀中葉。自那時起,一批西洋建筑陸續在北海建成,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文化融合,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騎樓老街。這些騎樓并不是西洋建筑的簡單翻版,從深層文化根源來看,它體內流動著的是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血液,是東西方文化碰撞的一個美麗的結晶。
珠海路毗鄰北海外沙島,是一條百年老街,始建于1883年,長1.44公里,寬9米,沿街遍布英國、法國、德國領事館舊址,德國森寶洋行舊址和天主教堂女修院舊址等許多中西合璧的騎樓式建筑,見證了北海曾經的繁華,被譽為鮮活的“近現代建筑年鑒”。老街建筑大多為二至三層,主要受19世紀末葉英、法、德等國在北海建造的領事館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響。
臨街兩邊墻面的窗頂多為卷拱結構,卷拱外沿及窗柱頂端都有雕飾線,線條流暢、工藝精美。臨街墻面不同式樣的裝飾和浮雕,形成了南北兩組空中雕塑長廊。這些建筑臨街的騎樓部分,既是道路向兩側的擴展,又是鋪面向外部的延伸,人們行走在騎樓下,既可遮風擋雨,又可躲避烈日;騎樓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頗有古羅馬建筑的風格。
北海老街位于廣西北海市珠海路,始建于1883年,長1.44公里,寬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騎樓式建筑。北海老街為中國嶺南直線最長、保存較完好的老街。1920xx年以前,珠海路曾是北海最繁華的商業街區,中段的店鋪主要經營來自蘇杭的綢緞,東段的店鋪主要經營魷魚、沙蟲、蝦米、魚干等干海貨,西段接近外沙港口,所有店鋪全部經營纜繩、漁網、魚鉤、漁燈、風帆布、船釘等漁民用品。20xx年10月,市旅委、北海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北海老城文化旅游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首屆北海老街文化藝術節從10月2日起至10月5日結束,主要活動有10月2日上午的藝術節開幕式,水彩畫、奇石、海貝、古船木及明清家具開展儀式。
北海老街一般指中山路和珠海路,老街形成于1920xx年前后,但它的起源卻要追溯到19世紀中葉。自那時起,一批西洋建筑陸續在北海建成,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文化融合,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騎樓老街。這些騎樓并不是西洋建筑的簡單翻版,從深層文化根源來看,它體內流動著的是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血液,是東西方文化碰撞的一個美麗的結晶。
1920xx年以前,珠海路曾是北海最繁華的商業街區,店鋪鱗次櫛比,中段的店鋪主要經營來自蘇杭的綢緞,東段的店鋪主要經營魷魚、沙蟲、蝦米、魚干等干海貨,西段接近外沙港口,所有店鋪全部經營纜繩、漁網、魚鉤、漁燈、風帆布、船釘等漁民用品。隨著時間的推移,珠海路逐漸失去了昔日的繁華,除了稀稀落落還有屈指可數的幾間店鋪經營漁具外,其他店鋪已幾乎成為民居,街道建筑日漸老化,但由于珠海路尚算保存完整,仍被歷史學家和建筑學家們譽為“近現代建筑年鑒”。 著名作家舒乙(老舍之子)認為,珠海路和新加坡國寶級的老街一模一樣,建議我市保護好這條極具開發價值的老街。
英國建筑專家白瑞德先生認為,珠海路的歷史文化價值,不但對北海意義,而且對華南地區、全中國、及至全世界都有意義。 加拿大蒙特利爾市市長皮埃爾.布爾克則建議北海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申請,將珠海路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來保護。只可惜此街已被破壞。
北海老街一般指中山路和珠海路,老街形成于1920xx年前后,但它的起源卻要追溯到19世紀中葉。自那時起,一批西洋建筑陸續在北海建成,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文化融合,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騎樓老街。這些騎樓并不是西洋建筑的簡單翻版,從深層文化根源來看,它體內流動著的是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血液,是東西方文化碰撞的一個美麗的結晶.
老街建筑大多為二至三層,主要受19世紀末葉英、法、德等國在北海建造的領事館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響。臨街兩邊墻面的窗頂多為卷拱結構,卷拱外沿及窗柱頂端都有雕飾線,線條流暢、工藝精美。臨街墻面不同式樣的裝飾和浮雕,形成了南北兩組空中雕塑長廊。這些建筑臨街的騎樓部分,既是道路向兩側的擴展,又是鋪面向外部的延伸,人們行走在騎樓下,既可遮風擋雨,又可躲避烈日;騎樓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頗有古羅馬建筑的風格。騎樓建筑最精彩部分是花墻頭,其下部的長方形構圖,來源于中國建筑的匾額,這在西洋建筑里是找不到的。匾額里本應是書法“某某閣樓”之類,在此處演變成了一枝梅花浮雕。匾額的左右兩邊還題有對聯,韻味十足。而它最原始的來源是中華民族炎黃時代部落內部的圖騰崇拜,炎和黃兩個部落分別崇拜龍和鳳,在建筑的屋頂上的正中最高處安放龍或鳳的吉祥物。這個吉祥物就好象一條主線,貫穿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當它在北海騎樓上出現時,更加演變得多姿多彩。
許多騎樓上部都有的“天目”,這個“天目”的精華之處在于“空&rdquo1290;和“園”。在中國文化里,“空”的概念具有非常深邃的文化內涵。所謂“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一個“空”衍生出了光輝燦爛的東方文化。而這個“圓”,則更包含了天地合和、天人合一、大一統、大團結、大同世界等深厚的文化和哲學理念。南方沿海的騎樓,初步劃分為閩派和粵派。閩派騎樓由于受當地傳統木雕技藝的影響,騎樓立面上堆滿了浮雕圖案。粵派騎樓以廣州為中心,由于歷史較為久遠,多以嶺南風格為主調,兼有滿州風格和歐式風格。北海因過去地籍管轄一直屬廣東,因此北海騎樓是粵派騎樓的一個分支。但與福建、廣東騎樓相比,北海騎樓沒有過于煩瑣的雕飾,而是更加簡潔,線條精美,高潮突出,整體和諧。其藝術處理之成熟,堪稱奇葩。
北海的西洋建筑群,它所對應的歷史事件是兩個條約,即1858年《天津條約》和1876年的《煙臺條約》,以及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半殖民地歷史時期,所以北海老街又是歷史的見證。
1920xx年以前,珠海路曾是北海最繁華的商業街區,店鋪鱗次櫛比,中段的店鋪主要經營來自蘇杭的綢緞,東段的店鋪主要經營魷魚、沙蟲、蝦米、魚干等干海貨,西段接近外沙港口,所有店鋪全部經營纜繩、魚網、魚鉤、漁燈、風帆布、船釘等漁民用品。隨著時間的推移,北海老街逐漸失去了昔日繁華,除了稀稀落落還有屈指可數的幾間店鋪經營漁具外,其他店鋪已幾乎成為民居,街道建筑日漸老化,但由于珠海路建筑尚算保存完整,被歷史學家和建筑學家們譽為“近現代建筑年鑒”。
著名作家舒乙(老舍之子)認為,珠海路和新加坡國寶級的老街一模一樣,應保護好這條極具開發價值的老街。英國建筑專家白瑞德先生認為,珠海路的歷史文化價值,不但對北海有意義,而且對華南地區、全中國、及至全世界都有意義。
到老街漫步,你會感受到一種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圍,那里的街、那里的樓、那里的人,還有家家戶戶門邊晾曬的咸魚干,不禁讓你忘卻是身處都市。這里沒有車水馬龍的景象,老人們搖著大蒲扇在門邊乘涼,或齊齊圍著聊天或打麻將,他們眼睛里透著平靜與安詳,仿佛老街的一切都還和他們小時候一樣,什么都沒有改變。
北海公園英文導游詞如何寫五
歡迎朋友們來到南部明珠北海銀灘。
北海銀灘西起僑港鎮漁港,東至大冠沙,由西區、東區和海域沙灘區組成,東西綿延約24公里,海灘寬度在30——3000米之間,陸地面積12平方公里,總面積約38平方公里。面積超過大連、煙臺、青島、廈門和北戴河海濱浴場沙灘的總和,而平均坡度僅為0.05。 沙灘均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積而成,在陽光的照射下,潔白、細膩的沙灘會泛出銀光,故稱銀灘,北海銀灘以其“灘長平、沙細白、水溫凈、浪柔軟、無鯊魚”的特點,被譽為“天下第一灘”。
銀灘是北海主要旅游點,是國務院1992年10月4日批準建立的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度假區位于北海市東南部海濱,東至大冠沙,西起僑港鎮漁港,銀灘東西綿延約24公里。
北海銀灘原來叫“白虎頭”,因為從地圖上看整個區域象一個張開嘴的大白虎。
北海銀灘北海銀灘廣西則以“北有桂林山水,南有北海銀灘”而自豪。北海銀灘度假區內的海域海水純凈,陸岸植被豐富,環境優雅寧靜,空氣格外清新。由于其具有“灘長平,沙細白,水溫凈,浪柔軟,無鯊魚。”的特點,可容納國際上最大規模的沙灘運動娛樂項目和海上運動娛樂項目,是我國南方最理想的濱海浴場和海上運動場所。 北海銀灘的沙質,均為高品位的石英砂,沙灘中二氧化硅(石英)的含量高達98%以上,為國內外所罕見,被專家稱為“世界上難得的優良沙灘”。沙子晶瑩潔白,掬一把在手里,如精鹽一般。因為沙子細膩致密,游人在潮水剛退去的平坦寬闊的海灘漫步,甚至連腳印也
不會留下。這一灘碎銀,便是無價的富礦。石英砂是制造玻璃、搪瓷、光學儀器等工業品的上好原料。
“北海人腳下踩著一只金飯碗!”北海銀灘度假區由三個度假單元(銀灘公園、海灘公園、恒利海洋運動度假娛樂中心)和陸岸住宅別墅、酒店群組成。
海水浴、海上運動、沙灘高爾夫、排球、足球等沙灘運動以及大型音樂噴泉觀賞、旅游娛樂等是北海銀灘旅游度假區的主要內容。 北海銀灘度假區內的海域海水純凈,陸岸植被豐富,環境優雅寧靜,空氣格外清新。
由于其具有“灘長平,沙細白,水溫凈,浪柔軟,無鯊魚。”的特點,可容納國際上最大規模的沙灘運動娛樂項目和海上運動娛樂項目,是我國南方最理想的濱海浴場和海上運動場所。而且,浴場寬闊,海水退潮快,漲潮慢,沙灘自凈能力強,游泳安全系數高,海水透明度大于2米,超過我國沿海海水平均標準的一倍以上,年平均水溫23。7℃,每年有9個多月可以入水游泳;公園內,空氣中負離子含量數為內地城市的50至l000倍,空氣特別清新,是各類慢性及老年性疾病患者最適宜的療養環境,因而被許多中外專家認為是中國最理想的海濱浴場和度假療養勝地,有“南方北戴河”之譽。
銀灘公園內,樓臺閣宇風格各異;林蔭小道曲折宛延;椰樹林獨具風情。信步海堤,海天一色,白云朵朵,令人如入仙境,留連忘返。西南端還有冠頭嶺,林木茂盛,蔥蘢蒼翠,像一條青龍橫臥海邊,臨海壁陡,峰險洞奇,登高可觀日落日出,倚壁可觀濤望海。
公園內建一生態廣場,造型獨特,線條優美;花木繁茂, 北海潿洲島[1]郁郁蔥蔥,建有30多幢具有濱海特色,風格各異的樓臺閣宇;育曲折宛延伸展的林蔭小道;有反映北海人精神風貌的大型雕塑——海戀;育獨具南國風情的椰樹林;還有供游客觀賞娛樂的大空船、高空飛車、異國珍奇鳥類表演、越南民族風情表演、俄羅斯風情表演和海上跳傘等游樂表演項目,可欣賞精湛演出技藝,可搏擊海面,亦可信步海堤,這里海天相連,海帆點點:波濤滾滾,白云朵朵,令人如入仙境,心曠神怡,留連忘返。
銀灘特點
1、灘長平:
北海銀灘灘面寬長連綿,銀灘寬逾100米,連綿20多公里,面積超過北戴河、青島、大連、煙臺、廈門海濱浴場灘的總和。海灘寬闊,每天可同時接納游客10萬至15萬人次入浴。
2、沙細白:
北海銀灘沙質細柔潔白,沙灘均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積而成,在陽光的照射下,潔白、細膩的沙灘會泛出銀光。
3、水溫凈:
北海銀灘的海水因漲潮慢、退潮快而使得海水得到天然的循環,使得海水清碧無比。
4、浪柔軟:
北海銀灘地勢平緩,由于灘平潮平浪平,水勢由淺入深,游出逾100米遠,水深仍不沒頂,是極適合暢游的好海濱。
5、空氣好:
負離子高。空氣中的負離子可以調節人的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改善人的大腦皮層的功能,對消除疲勞,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均有良好作用。“夏威夷”的空氣可以瓶裝販賣,“東方夏威夷”之稱的北海也是如此。
6、無鯊魚:
到這里來的海泳者,安全無虞。
北海公園英文導游詞如何寫六
北海老街一般指中山路和珠海路,老街形成于1920xx年前后,但它的起源卻要追溯到19世紀中葉。自那時起,一批西洋建筑陸續在北海建成,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文化融合,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騎樓老街。這些騎樓并不是西洋建筑的簡單翻版,從深層文化根源來看,它體內流動著的是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血液,是東西方文化碰撞的一個美麗的結晶.
老街建筑大多為二至三層,主要受19世紀末葉英、法、德等國在北海建造的領事館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響。臨街兩邊墻面的窗頂多為卷拱結構,卷拱外沿及窗柱頂端都有雕飾線,線條流暢、工藝精美。臨街墻面不同式樣的裝飾和浮雕,形成了南北兩組空中雕塑長廊。這些建筑臨街的騎樓部分,既是道路向兩側的擴展,又是鋪面向外部的延伸,人們行走在騎樓下,既可遮風擋雨,又可躲避烈日;騎樓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頗有古羅馬建筑的風格。騎樓建筑最精彩部分是花墻頭,其下部的長方形構圖,來源于中國建筑的匾額,這在西洋建筑里是找不到的。匾額里本應是書法 某某閣樓 之類,在此處演變成了一枝梅花浮雕。匾額的左右兩邊還題有,韻味十足。而它最原始的來源是中華民族炎黃時代部落內部的圖騰崇拜,炎和黃兩個部落分別崇拜龍和鳳,在建筑的屋頂上的正中最高處安放龍或鳳的吉祥物。這個吉祥物就好象一條主線,貫穿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當它在北海騎樓上出現時,更加演變得多姿多彩。
許多騎樓上部都有的 天目 ,這個 天目 的精華之處在于 空 rdquo1290;和 園 。在中國文化里, 空 的概念具有非常深邃的文化內涵。所謂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由一個 空 衍生出了光輝燦爛的東方文化。而這個 圓 ,則更包含了天地合和、天人合一、大一統、大團結、大同世界等深厚的文化和哲學理念。南方沿海的騎樓,初步劃分為閩派和粵派。閩派騎樓由于受當地傳統木雕技藝的影響,騎樓立面上堆滿了浮雕圖案。粵派騎樓以廣州為中心,由于歷史較為久遠,多以嶺南風格為主調,兼有滿州風格和歐式風格。北海因過去地籍管轄一直屬廣東,因此北海騎樓是粵派騎樓的一個分支。但與福建、廣東騎樓相比,北海騎樓沒有過于煩瑣的雕飾,而是更加簡潔,線條精美,高潮突出,整體和諧。其藝術處理之成熟
,堪稱奇葩。
北海的西洋建筑群,它所對應的歷史事件是兩個條約,即1858年《天津條約》和1876年的《煙臺條約》,以及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半殖民地歷史時期,所以北海老街又是歷史的見證。
1920xx年以前,珠海路曾是北海最繁華的商業街區,店鋪鱗次櫛比,中段的店鋪主要經營來自蘇杭的綢緞,東段的店鋪主要經營魷魚、沙蟲、蝦米、魚干等干海貨,西段接近外沙港口,所有店鋪全部經營纜繩、魚網、魚鉤、漁燈、風帆布、船釘等漁民用品。隨著時間的推移,北海老街逐漸失去了昔日繁華,除了稀稀落落還有屈指可數的幾間店鋪經營漁具外,其他店鋪已幾乎成為民居,街道建筑日漸老化,但由于珠海路建筑尚算保存完整,被歷史學家和建筑學家們譽為 近現代建筑年鑒 。
著名作家舒乙(老舍之子)認為,珠海路和新加坡國寶級的老街一模一樣,應保護好這條極具開發價值的老街。英國建筑專家白瑞德先生認為,珠海路的歷史文化價值,不但對北海有意義,而且對華南地區、全中國、及至全世界都有意義。
到老街漫步,你會感受到一種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圍,那里的街、那里的樓、那里的人,還有家家戶戶門邊晾曬的咸魚干,不禁讓你忘卻是身處都市。這里沒有車水馬龍的景象,老人們搖著大蒲扇在門邊乘涼,或齊齊圍著聊天或打麻將,他們眼睛里透著平靜與安詳,仿佛老街的一切都還和他們小時候一樣,什么都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