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報告幫助人們了解特定問題或情況,并提供解決方案或建議。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報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夠幫到你喲!
家庭情況調查報告篇一
茲證明我公司(___________________)員工________在我司工作____年,任職_______部門______經理(職位),每月總收入_______.00元,為稅后(或稅前)薪金。
蓋章:
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家庭情況調查報告篇二
指導老師:
為了檢測我校中高年級學生家庭在假期進行課外閱讀的情況,更有效地推廣家庭讀書活動。
隨機抽取中高年級100名學生進行調查,以了解我校學生家庭在假期課外閱讀現狀。
主要從學生家庭的“閱讀興趣”、“閱讀書籍類型”、“閱讀方法”、“家長重視程度”等方面了解、分析學生家庭在假期的課外閱讀情況。
同學們在認真進行問卷調查。
對調查問卷進行整理、歸納,現將有關調查結果情況分析如下:
1、學生對課外閱讀興趣不大。
假期(平均每天)讀書時間統計
調查表明:在調查的對象中,68%的學生平均每天閱讀時間在1小時以內,26%的同學能經常堅持讀課外書2小時以上,只有6%的學生的平均閱讀時間為3小時左右。調查得知,大部分同學喜歡看電視、玩電腦,只是偶爾讀課外書,因而學生總的閱讀量較少。
2、學生家庭閱讀面窄
假期讀書類型統計
調查顯示:47%的學生家庭讀的書籍集中于童話與科普類,11%的學生喜歡讀卡通類書籍;而閱讀作文類書籍的學生只占了23%,其中多是在家長逼迫下才閱讀的。 50%的家長只是偶爾帶孩子上書店,14%的家長從沒有帶孩子到書城購書,學生家庭的藏書量不多。
3、學生閱讀方法不科學
假期讀書方法統計
調查顯示:學生的閱讀方法不科學, 只有24名學生在家長和老師的要求下寫讀后感,做讀書筆記的同學較多,占了42%,可以看出同學們對好詞好句的積累還是比較注重的。
4、家長對課外閱讀價值的認識不足。
家長對假期課外閱讀重視程度統計
調查顯示,只有半數家長重視孩子的課外閱讀,仍有半數家長對子女閱讀不夠重視,這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能力與閱讀能力的提高。
同學們認真地把調查問卷進行整理統計。
1、家長和老師挑選一些精彩生動的兒童讀物給同學們欣賞。增強同學們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老師和家長可以幫助學生選擇課外讀物,鼓勵他們購買或上圖書館借閱。向學生推薦優秀的讀物,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閱讀的廣度。
3、學生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閱讀好習慣。利用好寒假和暑假進行大量的閱讀。
附: 家庭讀書情況問卷調查表
班級 填表人 填表日期 2019年3月
說明:
為了對我校中高年級同學在假期開展家庭讀書情況作個大致了解,也為了聽聽和搜集同學們的更好建議,我們特制定以下問卷調查表,望同學們能認真、細致地填好本調查表。
以下是問卷調查內容。請把選擇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 你和你的家人喜歡看書嗎?( )
a、非常喜歡 b、一般喜歡 c、不喜歡
2、假期里你平均每天讀書的時間有多少?( )
a、1小時以下 b、2小時 c、3小時以上
3、 你和你的家人最喜歡看什么類型的書?( )
a、童話故事類 b、科幻作品類 c、科普知識類 d、作文輔導類 e、卡通書 f、其他(含期刊)
4、 周末你家常逛書城或圖書館嗎?( )
a、經常去 b、偶爾去一次 c、從沒去過
5、 你的零用錢大都花在以下哪些項目上?( )
a、購買零食或玩具 b、購買學習用品
c、購買圖書或訂閱報刊 d、其他
6、家長對于你的課外閱讀情況重視嗎?( )
a、重視幫助 b、偶爾督促 c、從不督促
7、 你認為看書對自己的學習:( )
a、幫助很大 b、有幫助,但影響不大 c、沒有幫助
8、你喜歡用什么方法進行課外閱讀?( )
a、寫讀后感 b、做筆記積累詞語 c、圈點、劃線 d、只讀不做標記
9、除了課本知識外,你是否閱讀與課程無關的課外書籍?( )
a、經常 b、很少 c、從來沒有
10、 讀書是一件:( )
a、快樂的事 b、痛苦的事
家庭情況調查報告篇三
今年以來,##區繼續把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條件作為農村的重中之重,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積極落實各項支農扶農政策措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力度進一步加大,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不斷改善,農村二、三產業保持較快發展,農業生產形勢良好,農民現金收入繼續呈現穩定增長的良好勢頭。據##區統計局農調隊對農民現金收支情況調查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區農民現金收入人均2743.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53.2元,增長31.25%。農民人均現金支出3596.8元,同比增加332.5元,增長10.19。
一、現金收入變化的主要原因和特點
1、工資性收入的增長極大地拉動了農民收入的增長步伐。上半年人均工資性收入456.7元,同比增長64.46%,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在工資性收入中,農民外出從業收入人均386元,比上年同期人均183.3元增長90.43%;農民在本地各類經濟組織中得到的報酬收入人均4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9個百分點;從非企業組織方面得到的報酬收入人均27.7元,比上年同期的32.3元降低14.24%。
政府有序組織勞務輸出,農民就業機會增多是工資性收入較快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是外出就業勞動力人數有所增加。隨著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不斷提高,使農村富余勞動力更有機會從事二、三產業,其次國家對農民工工資管理政策的不斷完善,使得農民外出務工有了保障,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農民外出務工的熱情。
2、家庭經營收入明顯增長。上半年農民家庭經營現金收入人均2097.9元,比上年同期1779.1元增長17.9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收入人均1698.5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76%,其中種植業現金收入人均633.1元,比上年同期575.2元增長10.07%;林業現金收入人均107.1元,比上年同期29.6元增長261.82;牧業現金收入人均958.3元,比上年同期813.5元增長17.8。第二產業現金收入人均47.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4元,增長18.5。第三產業現金收入人均35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1.2元,增長9.73%,其中批發和零售業收入人均261.8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12%;交通運輸業人均現金收入60.2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42;社會服務業人均現金收入3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75。
3、財產性、轉移性收入有較快增長。上半年人均收入189.1元,比上年同期增長約4.6倍。其中親友贈送收入人均3元,家庭非常住人口寄回和帶回收入人均6元,土地補償人均142.8元,租金收入人均36.7元,比上年同期均有增長。
二、上半年現金支出情況
今年上半年,我區農民現金支出人均3596.8元,比上年同期3264.3元增加332.5元,增長10.19。
1、家庭生產經營費用人均1876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34。其中用于第一產業的生產費用人均1798.4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02;用于第二產業的生產費用支出人均18.8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4.91;第三產業的生產費用支出是58.8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91。
2、生活消費人均現金支出1198.8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87%。分項來看:居住支出增長最快,人均241.1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12.97%;其次為交通通訊支出,人均201.2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1.96;其他依次為食品支出,人均365.2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36;衣著支出,人均168.3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64%。與上年同期比減少的`項目有:醫療保健支出,人均68.9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6.3%;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支出,人均53.2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8.28%;其它商品及服務支出31.7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5.2。
從生活消費支出構成來看,農民更加注重生活環境的改善和身體的健康,努力提高生活的質量,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觀念正在深入千家萬戶,新農村建設在我區正穩步推進。
三、問題和建議
1、受農資價格的影響,農民種地成本較高。政府近年來雖然在努力減輕農民的負擔,千方百計增加農民的收入,如減免農業稅、糧補、農機具補貼等,確實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讓農民有信心搞好農業生產,但由于農資價格偏高,增加了農業生產成本,給農民搞好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應在降低農民生產投入成本上著力,采取政府補貼的辦法盡可能地降低籽種、肥料等生產成本的價格,充分調動農民搞好農業生產的積極性。
$false$
$false$
家庭情況調查報告篇四
為更好地了解當前農民收入和消費情況,安鄉縣農業部門在安昌、黃山頭、安裕、安德、焦圻五個鄉鎮分別按好、中、差的標準,共選擇了100戶農民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通過調查發現,該縣人均年收入增長率、戶均年收入增長率均為7.3%,農資成本、教育費、醫療費、總支出增長率在6.0%~6.7%之間,均低于人均年收入增長率,且戶均年純收入增長率為9.0%。
一、調查結果
1.人均年收入、戶均年收入、戶均年純收入穩步增長。人均年收入至分別為3332元、3563元、3960元、4078元、4358元、4799元,每年增長率分別為6.9%、11.1%、3.0%、6.9%、10.1%,平均增長率為7.3%。戶均年收入年均增長率為7.3%,戶均年純收入年均增長率為9.0%。
2.戶均農資成本逐年增加。20至20分別為元、2097元、()2240元、2512元、2457元、2828元,年均增長率為6.7%。
3.戶均教育費用逐年增加。年至年分別為2415元、2576元、2536元、2738元、2521元、3314元,年均增長率為6.2%。
4.戶均醫療費用先漲后落。2002年至2007年分別為762元、705元、836元、1005元、1340元、1049元,2007年跌幅很大,這與實行了農村合作醫療后,農民看病的費用降低了有很大的關系。
5.漲幅最快的是電話費開支。2002年至2007年戶均電話費分別為436元、501元、602元、707元、780元、872元,年均增長率16.7%。
6.戶均總開支平穩增長。2002年至2007年戶均總開支分別為6664元、6880元、7156元、7937元、8074元、9063元,每年增長率分別為3.2%、4.0%、10.9%、1.7%、12.2%,年均增長率為6.0%。
二、反映情況
通過調查發現,群眾普遍認為當前國家政策好了,不光免了農業稅,還增加了各項補貼,包括良種補貼(水稻、棉花)、糧食直補、農機具補貼、燃油稅補貼等等,尤其是實行了農村合作醫療、九年義務教育費用減免等,更是使他們感受到了黨的關懷和溫暖,也使他們的生活有了明顯的好轉。
目前農民普遍反映的一個突出問題是:農田基本設施建設還比較落后,希望國家能加大在這方面的投入,做到農田旱能灌,澇能排,達到旱澇保收,解除他們種田的后顧之憂。
家庭情況調查報告篇五
孩子會或多或少受影響。絕大多數孩子能聽取父母的勸告,并能改正。能樂于幫助困難同學,孩子的競爭意識強的占50%左右,40.2%的孩子一般。當孩子遇到挫折、打擊時,只有少數孩子表現出消極情緒。
第四:家長教育孩子的觀念、方式或態度一般。只有50%的家長不認為孩子考分愈高,將來就愈有出息的觀點。有43.6%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全身心投入學習,什么家務都不讓孩子做。當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有46.2%的家長會代替孩子去想辦法,45.3%的家長只指點方向,讓孩子自己去摸索。看來,怎樣引導家長教育孩子還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第五:家庭文化底蘊薄弱,家庭學習氛圍不濃,家庭的結構比較復雜,三代,父母雙全的“主干家庭”占32.5%;三代,父母一輩有兩個或以上家庭的“聯合家庭”有14個,占12%;其他家庭8個,占6.8%。這樣的家庭結構,給教育孩子也帶來了不利。家長的學歷偏低,學歷在初中畢業甚至小學以下的占了近50%左右,本科的僅占2.5%,大專的占10.7%。家長大都從事農業勞動和亦商亦農的工作。家長的學習狀況令人擔憂。家庭屬于知識學習類的僅占17.1%;絕大部分家長在勞作之后,喜歡串門聊天,這種家庭文化氛圍很難使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盡管有部分家長能注意引導孩子學習,但注重文化學習,對孩子品行方面的教育還比較薄弱,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和健康成長是不利。
第六:家庭經濟狀況較差,從調查數據看,人均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占了50%左右,絕大部分家庭只是解決了溫飽問題,這樣的經濟狀況勢必減少投入孩子的智力發展。這阻礙了孩子的發展。同時,家長自身的學習方面的經濟投入也會減少,家長的學習也會滯后。
降低。孩子的教育效應出現了波浪狀,尤其是諸如寒暑假等長時間的假期,此類效應更容易產生。
教育體制改革正在深入發展。只有家庭、學校和社會三者橫向聯合起來,拓寬蘊藏于社會各個方面的教育資源,才能更快更好地培養跨世紀一代新人。
關于農村家庭收入情況的調查報告三
調查方式:詢問周圍鄰居,在鎮中心發放調查問卷。
調查過程:首先,我在家中通過父母了解了自己家里的收入情況,然后,通過走訪周邊,詢問鄰居,得到了一些數據,最后在鎮中心發放調查問卷以及讓人填好回收。
調查結果:我家有五口人,爸媽的學歷均是初中,我和妹妹大學在讀,弟弟高中在讀,家里主要靠父親和母親在外打工,年收入十萬左右,人均兩萬。父親和母親從事的職業都是比較辛苦但收入不高的。走訪結果:鄰居a:家里有6口人,兩個老人兩個小孩還有兩個壯年勞動力,除一人大學學歷外,其余人的學歷均不超過初中,年收入6萬左右,人均一萬,主要靠男主人開拖拉機以及種田所得。鄰居b:家中四口人,除一人學歷本科學歷外,其余均是初中及以下學歷。男女主人一起在外打工,進的工廠,男的做模具,女的做紡織。家中無人種田。年收入十萬左右,人均2.5萬。鄰居c:家中四口人,全部初中及以下學歷,但男主人是包工頭,女主人做鞋子,兒子在證券公司做事,女兒是一名售貨員。四個人都工作,年收入25萬左右,人均5萬。鄰居d:家中三口人,一人本科,兩人高中。家中經營一個鞋店,年收入20萬左右,兩人工作。人均6.7萬。
高。家中有人在政府機關任職的家庭收入更高,家中有做生意的收入更高,家中有承包農田的收入更高,家中有外出承包工程的收入更高。主要人群是從事農業或者外出打工人員,或者一部分打工,一部分在家種田這樣的混合家庭。人均收入2萬左右。
調查分析: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我發現制約農村居民提高其家庭收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的家庭收入明顯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家庭。尤其是家中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已經從事工作的家庭更加高。整體來看,基本上成正比的關系。
2.兒童和老人問題:很多家庭,之所以沒有外出打工而在家務農,主要是因為他們有老人和孩子的牽絆,這個問題在那些有幾個小孩和老人的家庭體現的更為明顯。家中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顧不能獨立生活。帶著孩子出去打工,孩子的教育也是個問題。帶著老人出去,一怕水土不服,二又要承擔更多的房租。而在家務農收入卻很低,這嚴重制約了他們提高收入。勞動力禁錮在農村,這是一個很大的原因。農民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報告。
進一步增產難以實現,沒有增產沒有價格提高,農民怎么會增收。而且散家散戶的經營方式難以保證農產品的質量,質量參差不齊,怎么對外統一銷售?增產了也賣不出去。
4.政府政策問題:人們普遍反映,尤其是那些經營著小生意的商戶。遇到要擴張或者資金緊張,急需錢的時候,融資貸款特別地困難。當他們有困難的時候,政府在政策上提供的優惠很少。這導致很多人無法經營下去,或者無法擴大生產。而在另一方面,等到他們掙錢了,政府的手又伸的很長,管這管那,這里違規,那里違法。動不動就是罰款。他們沒有辦法囤積資金來自己面對困難。這嚴重打擊了農民創業的積極性,而其實一個人創業,可以帶動很人就業,顯然,政策需要給予農民更多優惠,鼓勵創業。
5.腐敗問題:在農村,山高皇帝遠,一些小小的村官便為所欲為了,官帽,成了他們牟利的工具,其實很多人說國家這些年對農民挺照顧的,有扶貧資金,抗旱資金,水利建設資金。這都是幫農民增收的好方法,可是一些貪官把這些資金據為己有,中飽私囊。低保變成了官員家屬的零用錢,嚴重影響了農業的發展。對農民增收起了很大的副作用。
6.職業培訓問題:這個問題我深有體會,在農村,人們對于大學生和職專生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去讀職專的往往是成績不好的學生,又不想出去打工,或者是因為太小。另外也是因為一些縣辦的職專的質量實在太差了,農民不相信。但大家也都反映說沒有一技之長,在外打工找不到好點的工作,只能干力氣活。
而我國,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嚴重缺乏技術人才。本來很多農村人能通過好的培訓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的,但卻沒有。毫無疑問,職業培訓問題也亟需解決。
7.農民的身體素質問題:在以往,我們的印象是,只要是農村的,身體肯定棒。但通過這次調查,我發現好多貧困家庭之所以貧困是因為家長壯年勞動力已經死了或者不能從事體力勞動了。沒有了他們的收入,不貧困都不正常。這主要是因為在農村,酗酒抽煙嚼檳郎的男人特別的多。而且我們湖南人吃的口味又比較重,他們飯后又總是坐著賭博。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就出現了,輕則需要養病,不能工作,重則癱瘓或者死亡。身體素質問題不知不覺中也成了制約農民增收的大問題。
8.交通設施問題:這是個老問題,不過說實話,以我所見,依我所聞,農村今日的交通與往日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大宗貨物的運出就很難,我們那里有一個石膏礦,由于交通不便,產量一直保持在較低的水平。而當地有很多農民在此礦工作,此礦的發展與他們收入的增加息息相關。在農村,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我們的客運做的已經很不錯了,但農民把農產品或者礦產品賣出去需要很大一筆運輸費用。如果路再修的到位點,這筆錢就可以省了。農民自然增收了。
建議:
較好。現在農村開始盛行讀書無用論,這則是我們大學生以及學校本身應該思考的問題。農民是很實在的,要讓他們心甘情愿地投資教育,那就要讓他們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讓他們看到受教育帶來的好處。
2.職業培訓問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去看低職專,政府要加大職專的宣傳力度。現在的藍翔以及新東方廚師培訓學校就很不錯。國家要大力支持職專的發展,畢竟,農村能走大學這條路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如果想要一份好的工作,參加職業培訓是個正確的選擇。
3.政策扶持及腐敗問題:首先,無商不活,而且農村的私營業主往往也是農村的收入較高的群體,應當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小微企業在貸款方面尤其要給予優惠。讓農村創業的人越來越多,也就讓更多的人富了起來,同時也帶動了農村的就業。另外對他們不要過多的干涉,只要在法律和道德范圍內的事,都不應該去管。至于腐敗,在的帶領下,要強力整治農村普遍的腐敗,要不遺余力,還農村一個好的政治生態。
4.留守兒童和老人問題:要想讓農民沒有后顧之憂,放心進城務工,第一要解決農民工小孩在城市的教育問題。第二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在農村開設福利院。只有把老人和孩子的問題安置好。農民放心進城打工,收入必然比在家務農要高很多。最后要讓農民的收入得到保障,屢屢發生的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事讓農民不愿進城,不想忙活一年,什么也沒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