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組織課堂教學,使教學過程更加有序和條理。教案模板的編寫需要教師具備耐心和細致的工作態度,以及科學的教學觀念和方法。
小班比高矮說課稿(匯總16篇)篇一
小結:比較高矮時一定要把物體放在同一個平面上。
2、感知物體的最高和最矮。
教師出示薯片盒,請幼兒比較最高和最矮。請幼兒說出最高、比較高、最矮,另一邊最矮、比較矮、最高。
游戲:搭積木。請三個小朋友分別把已有的玩具自己搭完,比最高、最矮。
3、感知物體的相對性。
教師出示“會變的小丑”,拿出比較高和最矮的比較,請幼兒分辨出哪兒高,哪個矮。接著出示最高和比較高的比較。
小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才能比較高矮,比高矮時要看和誰比,和比它高的比它就顯得矮了,和比它矮的比它就顯得高了。
小班比高矮說課稿(匯總16篇)篇二
請一位大班幼兒和一位小班幼兒踏步走進教室,請幼兒比較誰高誰矮。請幼兒說出:
2、觀察大圖比較高矮。
引導幼兒比較圖片上物體的高矮,并說出什么東西是高的,什么東西是矮的。
3、引導幼兒發現高矮是通過比較而來的。
教師出示兩支不同高度的塑料花,放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請幼兒觀察哪支花高,哪支花矮。教師總結:比較兩個物體的'高矮要把物體放在同一水平面上。
4、引導幼兒不受物體大小、形狀的影響,按高矮給物體排序。
請幼兒給不同高矮的物體進行排序。
5、排隊游戲:幼兒通過自身參與,進一步體驗物體的高矮是比較出來的。
小班比高矮說課稿(匯總16篇)篇三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通過三個活動環節,讓幼兒感知物體的高矮,比較高矮;學會運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較高、比較矮、最高、最矮等語詞,并理解物體高或矮的相對關系;初步嘗試將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認為本次活動設計是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先請兩個幼兒上臺比較高矮,讓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比起圖片來更直觀,先讓幼兒自己來比較,更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再來觀察圖片比較高矮,最后進行排序。幼兒學起來是層層遞進的,對高矮概念掌握的較好,完成原先設立的目標。
小班比高矮說課稿(匯總16篇)篇四
1、引導幼兒比較兩種物體的高矮,感知物體的高矮的相對性。
2、學會簡單的比較方法,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教學課件,音樂磁帶(高人走和矮人走,找朋友),幼兒操作材料活動過程:
(幼兒學習高人走和矮人走,體驗高矮)。
1、感知相對性米老鼠高還是矮?
小結:單獨的某樣東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較。
2、觀察圖片提問:小猴說:‘長頸鹿,我比你高!’你同意嗎?為什么?
小猴和長頸鹿應該怎樣才能比出高低?
提問:兩只木桶誰高誰低?怎樣才能一眼就看出來?
師小結:物體放近一些,才能比出高矮。
小結:站在同樣高的地方才能真正的比出高矮2音樂游戲:找朋友比高矮(幼兒跟著音樂找一個朋友比較高矮)。
(1)“小朋友想不想也找一個自己的好朋友用正確的方法比比高矮呢?”
“有哪兩個小朋友愿意先上來比一比?”“我們家幫助他們比比看,誰高誰矮?”
“xx小朋友,你是不是比他高?能把這句話說完整嗎?(引導幼兒說出:我比你高和我比你矮的句子。)。
(2)“馬上我們就跟著音樂一起來找一個好朋友比比高矮,當音樂停時,我們就說“比一比,誰是高來誰是矮”然后好朋友之間相互說一說誰高誰矮,好嗎?”
(4)幼兒討論:兩人必須站直了;我們可以先比一比肩膀,或者比一比鼻子。
(5)幼兒根據討論經驗再次與朋友比高矮。
4設置情境,學習3以內正確的排序方法。
(2)幼兒操作。介紹自己的經驗。
(3)幼兒討論三個物體如何比高矮:1、先找出最高的取出,在將剩下的兩個比,找出最矮的,就能找出誰最高誰最矮;先找出最矮的取出,在將剩下的兩個比,找出最高的,就能找出誰最高誰最矮。
(3)幼兒再次操作,能力強的幼兒四個動物比高矮。
六活動的延伸“今天,我們學會了用正確的方法比較高矮,老師這兒還有許多動物寶寶也想比比高矮,你們愿意幫忙嗎?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幼兒到區域中進行操作)。
小班比高矮說課稿(匯總16篇)篇五
1、引導幼兒比較兩種物體的高矮,感知物體的高矮的相對性。
2、學會簡單的比較方法,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教學課件,音樂磁帶(高人走和矮人走,找朋友),幼兒操作材料教案過程:
一、幼兒游戲,引入主題(音樂高人走和矮人走)“天氣漸漸的冷了,讓我們先來做個熱身運動,跟著音樂一起來走路,好嗎?”
(幼兒學習高人走和矮人走,體驗高矮)二、觀察圖片,討論正確比高矮的方法。
1、感知相對性米老鼠高還是矮?
小結:單獨的.某樣東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較。
2、觀察圖片提問:小猴說:‘長頸鹿,我比你高!’你同意嗎?為什么?
小猴和長頸鹿應該怎樣才能比出高低?
提問:兩只木桶誰高誰低?怎樣才能一眼就看出來?
師小結:物體放近一些,才能比出高矮。
小結:站在同樣高的地方才能真正的比出高矮2音樂游戲:找朋友比高矮(幼兒跟著音樂找一個朋友比較高矮)(1)“小朋友想不想也找一個自己的好朋友用正確的方法比比高矮呢?”
“有哪兩個小朋友愿意先上來比一比?”“我們家幫助他們比比看,誰高誰矮?”
“xx小朋友,你是不是比他高?能把這句話說完整嗎?(引導幼兒說出:我比你高和我比你矮的句子。)(2)“馬上我們就跟著音樂一起來找一個好朋友比比高矮,當音樂停時,我們就說“比一比,誰是高來誰是矮”然后好朋友之間相互說一說誰高誰矮,好嗎?”
(4)幼兒討論:兩人必須站直了;我們可以先比一比肩膀,或者比一比鼻子。
(5)幼兒根據討論經驗再次與朋友比高矮。
4設置情境,學習3以內正確的排序方法。
(2)幼兒操作。介紹自己的經驗。
(3)幼兒討論三個物體如何比高矮:1、先找出最高的取出,在將剩下的兩個比,找出最矮的,就能找出誰最高誰最矮;先找出最矮的取出,在將剩下的兩個比,找出最高的,就能找出誰最高誰最矮。
(3)幼兒再次操作,能力強的幼兒四個動物比高矮。
六活動的延伸“今天,我們學會了用正確的方法比較高矮,老師這兒還有許多動物寶寶也想比比高矮,你們愿意幫忙嗎?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幼兒到區域中進行操作)。
小班比高矮說課稿(匯總16篇)篇六
活動目標:
1、學習比較3個以內物體的高矮,能區分最高和最矮,初步感知高矮的相對性。
2、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高矮現象。
活動重點:幼兒能夠比較3個以內物體的高矮并區分最高和最矮。
活動難點:初步感知高矮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教具:“會變的小丑”、高矮不同的積木、薯片盒。
2、幼兒教具:玩具、“會變的小丑”
活動過程:
小班比高矮說課稿(匯總16篇)篇七
1、學會區別高矮。
(1)和同伴比高矮,請幼兒和伙伴比一比,說出:誰高誰矮?誰和誰一樣高?
(2)數學卡:3-3比較概念。
比一比,兩座樓,哪一座高?哪一座矮?
兩個禮品盒,哪一個高?哪一個矮?
兩個廚子,哪一個高?哪一個矮?
兩個梯子,哪一個高?哪一個矮?
2、比較兩個物體的高矮,掌握比較的方法。
(1)請一高一矮的兩名幼兒,矮的站在凳子上,高的站在地上;。
用擋板遮住他們的下半身,讓幼兒判斷,誰高誰矮。
(2)一只長頸鹿在地上,一只小貓爬到樹頂,小貓低下頭對長頸鹿說:“瞧!我長得比你高。”
提問:小貓的話對嗎?為什么?
(3)講解比較高矮的正確方法。
小結:比較高矮時要占站在同一高度。
3、感知高矮的相對性。(教師注意表述要清楚明白)。
(1)數學卡:3-4比較概念。
三座樓相比:
甲樓同乙樓比,甲樓比乙樓高,乙樓比甲樓矮。
甲樓同丙樓比,甲樓比丙樓矮,丙樓比甲樓高。
三棵樹相比:
引導幼兒說出:乙跟丙比,丙比乙高,乙比丙矮。
(2)討論:為什么第一次乙高?第二次乙變矮了呢?
(3)小結:一個人或一個物體是高是矮,要看和誰相比,高和矮是會變的。
4、小組四人排隊,滲透高矮排序。
請幼兒說出誰比誰高,誰比誰矮,進一步感知高矮的相對性,嘗試按從矮到高的順序排隊。
5、音樂游戲“找朋友”。
老師播放一首歡快的兒童舞曲,幼兒按節拍拍手,找到朋友后握手、鞠躬、比高矮。
待幼兒均找到朋友后,音樂停止,幼兒說出兩人比較的結果。游戲反復進行,朋友不斷交換。
小班比高矮說課稿(匯總16篇)篇八
1、學會描述自己身體及他人身體的特征。
2、培養學生關注身體健康的意識。
使學生了解引起胖瘦與高矮的的原因,及掌握正確的生活習慣。
引起胖瘦與高矮的原因。
展示巨人姚明、笑星潘長江圖片。
集體回答圖片中的人物名字及身高,引出疑問:“人為什么會有高矮的區別呢?”
分組討論,各組代表發言,教師歸納總結正確的原因。
1、遺傳因素:人的身高是受種族、性別、遺傳的影響。
2、體育鍛煉:體育活動有利于加快血液循環,促進骨骼的生長。
3、營養水平:營養不能滿足骨骼生長需要時,身長增長的速度就會減慢。與骨骼生長關系密切的營養素有維生素d、鈣和磷。碘和鋅不足,也會造成孩子個子矮。
4、生活環境、社會文化、氣候條件:我國北方的孩子比南方的孩子要高些。
出示那些在非洲國家里骨瘦如柴的人圖片。思考問題,并大膽舉手發言。
引出疑問:
1、“引起胖瘦的原因是什么?”
2、“肥胖與偏瘦對身體有什么危害?”
分組討論,各組代表發言。
教師歸納總結正確的原因。
(一)引起肥胖的原因:
1、遺傳:父母一方肥胖,其子女發胖的機率為40%;父母雙方肥胖,其子女發胖的機率為70%。
2、飲食:攝入熱量過多,活動量不足,脂肪大量堆積。
3、運動量不足:戶外活動少,缺乏身體鍛煉,導致能量供給與消耗的失衡,常會引起肥胖。
(二)引起偏瘦的原因:
1、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腹部脹滿,沒有食欲。
2、慢性疾病,如貧血、嘔吐、腹瀉、寄生蟲病等,吃下事物不吸收。
3、偏食、挑食、厭食,不按時進食,吃零食。
4、戶外活動少,缺乏身體鍛煉。
啟發胖學生和瘦學生談胖瘦給自己的生活、學習和體育鍛煉帶來的不便。
1、控制飲食。在膳食均衡的情況下,適當減少主食,多吃水果和蔬菜。
2、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如長跑、跳繩等,只要堅持,一定會有效果。
1、積極治療各種慢性病,做到預防為主。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按時吃飯,不挑食,不偏食,不厭食。
3、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增強體質。
4、師提問:你們覺得該如何控制自己的體形?學生舉手發言。
教師歸納總結: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注意飲食習慣;積極預防治療疾病。
1、搶答:自己學到的知識有哪些?
2、啟發:讓學生堅持經常進行體育鍛煉,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
3、教師集體點評,小組互評。
小班比高矮說課稿(匯總16篇)篇九
1、引導幼兒比較兩種物體的高矮,感知物體的高矮的相對性。
2、學會簡單的比較方法,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課件,音樂磁帶(高人走和矮人走,找朋友),幼兒操作材料。
(音樂高人走和矮人走)“天氣漸漸的冷了,讓我們先來做個熱身運動,跟著音樂一起來走路,好嗎?”
(幼兒學習高人走和矮人走,體驗高矮)。
1、感知相對性米老鼠高還是矮?
小結:單獨的.某樣東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較。
2、觀察圖片提問:小猴說:‘長頸鹿,我比你高!’你同意嗎?為什么?
小猴和長頸鹿應該怎樣才能比出高低?
提問:兩只木桶誰高誰低?怎樣才能一眼就看出來?
師小結:物體放近一些,才能比出高矮。
1、觀察圖片有兩個好朋友,聽你們的話,靠近一些比高矮,誰高誰矮?應該怎樣比?
小結:站在同樣高的地方才能真正的比出高矮。
2、音樂游戲:找朋友比高矮(幼兒跟著音樂找一個朋友比較高矮)。
(1)“小朋友想不想也找一個自己的好朋友用正確的方法比比高矮呢?”
“有哪兩個小朋友愿意先上來比一比?”“我們家幫助他們比比看,誰高誰矮?”
“xx小朋友,你是不是比他高?能把這句話說完整嗎?(引導幼兒說出:我比你高和我比你矮的句子。)。
(2)“馬上我們就跟著音樂一起來找一個好朋友比比高矮,當音樂停時,我們就說“比一比,誰是高來誰是矮”然后好朋友之間相互說一說誰高誰矮,好嗎?”
(4)幼兒討論:兩人必須站直了;我們可以先比一比肩膀,或者比一比鼻子。
(5)幼兒根據討論經驗再次與朋友比高矮。
3、設置情境,學習3以內正確的排序方法。
(2)幼兒操作。介紹自己的經驗。
(3)幼兒討論三個物體如何比高矮:先找出最高的取出,在將剩下的兩個比,找出最矮的,就能找出誰最高誰最矮;先找出最矮的取出,在將剩下的兩個比,找出最高的,就能找出誰最高誰最矮。
(4)幼兒再次操作,能力強的幼兒四個動物比高矮。
“今天,我們學會了用正確的方法比較高矮,老師這兒還有許多動物寶寶也想比比高矮,你們愿意幫忙嗎?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幼兒到區域中進行操作)。
我覺得繪本閱讀應是一個連續的教學過程,可以是多個高、低結構活動交叉進行的過程。在組織高結構的集體活動時,教師應多考慮幼兒接受能力的差異、活動有效時間的設定等綜合因素,對繪本內容進行靈活的選擇,通過有重點的引導,幫助幼兒把握繪本的中心內容和感情基調。在此基礎上再利用自由活動時間等組織低結構的自主閱讀活動,以形成對集體教學的補充。這樣既體現了對原著的尊重,也照顧到了繪本閱讀活動的完整性和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
小班比高矮說課稿(匯總16篇)篇十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通過三個活動環節,讓幼兒感知物體的高矮,學著比較高矮;能正確運用高、比較矮、最矮等語詞,并理解物體高或矮的相對關系;初步嘗試將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本次活動難點是將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在活動開始時,我首先做游戲高人走,矮人走來導入。利用幼兒來做教具,即請個別幼兒上來,請大家比一比,誰高,誰比較矮,誰最矮。這一方法,讓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比起圖片來更直觀,且讓幼兒自己來比較,更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接著我有提供高矮不一的水瓶等讓幼兒通過操作比較高矮,幼兒很快你呢個比較出來,再接著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誰高誰矮,小朋友都能通過比較很快說出哪個高?哪個矮?在最后的延伸活動中請小朋友完成《幼兒畫冊》里小動物高矮排序的貼紙作業,小朋友如果不是貼紙難撕的現象,都能獨立完成作業。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通過三個活動環節,讓幼兒感知物體的高矮,學著比較高矮;能正確運用高、比較矮、最矮等語詞,并理解物體高或矮的相對關系;初步嘗試將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本次活動難點是將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在活動開始時,我首先做游戲高人走,矮人走來導入。利用幼兒來做教具,即請個別幼兒上來,請大家比一比,誰高,誰比較矮,誰最矮。這一方法,讓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比起圖片來更直觀,且讓幼兒自己來比較,更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接著我有提供高矮不一的水瓶等讓幼兒通過操作比較高矮,幼兒很快你呢個比較出來,再接著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誰高誰矮,小朋友都能通過比較很快說出哪個高?哪個矮?在最后的延伸活動中請小朋友完成《幼兒畫冊》里小動物高矮排序的貼紙作業,小朋友如果不是貼紙難撕的現象,都能獨立完成作業。
注:查看本文相關詳情請搜索進入安徽人事資料網然后站內搜索小班比高矮活動反思。
小班比高矮說課稿(匯總16篇)篇十一
1、能直觀比較兩物(或人)的高矮。
2、能直接操作圖卡直接比較圖卡人物的高矮。
高矮不同的玩偶數個。
人物圖卡數張。
2、幼兒直觀比較兩玩偶的高矮,并回答。
3、教師請兩位幼兒到前面比較高矮。(先找兩位身高差異較大的,再找兩位身高差不多高的。第二種情況時,幼兒如果回答“一樣高”也可以。)。
4、教師將幼兒每三人分成一組,請幼兒兩兩互相比較(以背對背站在一起的方式),另一個人輪流練習判斷。(教師可以到幼兒旁邊詢問誰高誰矮)。
6、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條線代表地面,并說明:你們和其他同學比身高的時候,都是站在地上比的,所以娃娃圖卡要比身高,腳也要先對齊,再看誰比較高。
7、教師重復5、6的操作,那出其他的人物圖卡重新布題。
9、請幼兒拿出娃娃圖卡,將手上拿故事書的娃娃和拿積木的娃娃圖卡放在框框中比一比。
10、教師提醒:比身高時,娃娃的腳要對齊框框中的底線。
11、幼兒任意選擇2個娃娃圖卡,重復練習判斷高和矮。
12、教師可以在角落擺放身高不同的玩具數個,讓幼兒不斷練習比較。
讓幼兒了解和同學比較身高的方法,以及操作娃娃圖卡比較身高時,腳要對齊底線的做法。
小班比高矮說課稿(匯總16篇)篇十二
進入中班的幼兒對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步加深,他們能運用自己的感官去探索、了解新鮮的事物。在排隊時也會在無意間聽到有些孩子的對話:我比你高,我排在你后面,我來關燈我人高的等。孩子們也有意識認識到自己正在慢慢長高,正是這些無意間的發現,給孩子帶來了繼續探索,學習的愿望。
通過上周的藝術活動《我們在長大》的學習,孩子們已經有意識認識到自己比小班時長高了很多,但具體長高他們是沒有概念的。我們班的孩子們喜歡和同伴做比較,無論在身高還是學習等方面,這說明他們都有各自的目標,比較上進。
但他們還沒有掌握正確比高矮的方法,不知道在進行比較的時候,需要兩人同時站在同一平面上,也不會用簡單的方法進行記錄比較的結果,影響了孩子的正常交流。通過活動,是想讓幼兒用目測的方法進行比高矮,嘗試用簡單的萬法進行記錄。
1、在兩個人比高矮的基礎上,嘗試三四五個幼兒一起比,比一比誰高誰矮,并能按照老師的要求正確排列。
2、體驗到自己長大長高了的快樂,要更加懂事。
測量身高的刻度表。
1、幼兒自由結伴,兩人一組比高矮。(可采用身體站直背對背的比法)。
2、幼兒自由結伴,三人一組比高矮。(兩個兩個輪換比)。
3、幼兒自由結伴,四人一組比高矮。(運用目測的方法比較)。
4、幼兒自由結伴,五人一組比高矮,說出本組最高和最矮的幼兒,進行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排序。(找出最高和最矮的幼兒,中間的再比,簡單的記錄)。
小結:剛才你們用了好多不同的方法來比較,下次把這些記錄的好方法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哦!
小班比高矮說課稿(匯總16篇)篇十三
1、引導幼兒比較兩種物體的高矮,感知物體的高矮的相對性。
2、學會簡單的比較方法,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引入主題(音樂高人走和矮人走)“天氣漸漸的冷了讓我們先來做個熱身運動跟著音樂一起來走路好嗎?”
(幼兒學習高人走和矮人走,體驗高矮)。
1、感知相對性米老鼠高還是矮?
小結:單獨的某樣東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較。
2、觀察圖片提問:小猴說:‘長頸鹿,我比你高!’你同意嗎?為什么?
小猴和長頸鹿應該怎樣才能比出高低?
提問:兩只木桶誰高誰低?怎樣才能一眼就看出來?
師小結:物體放近一些,才能比出高矮。
1、觀察圖片有兩個好朋友,聽你們的話,靠近一些比高矮,誰高誰矮?應該怎樣比?
小結:站在同樣高的地方才能真正的比出高矮。
2、音樂游戲:找朋友比高矮(幼兒跟著音樂找一個朋友比較高矮)。
(1)“小朋友想不想也找一個自己的好朋友用正確的方法比比高矮呢?”
“有哪兩個小朋友愿意先上來比一比?”“我們家幫助他們比比看,誰高誰矮?”
“xx小朋友,你是不是比他高?能把這句話說完整嗎?(引導幼兒說出:我比你高和我比你矮的句子。)。
(2)“馬上我們就跟著音樂一起來找一個好朋友比比高矮,當音樂停時,我們就說“比一比,誰是高來誰是矮”然后好朋友之間相互說一說誰高誰矮,好嗎?”
(4)幼兒討論:兩人必須站直了;我們可以先比一比肩膀,或者比一比鼻子。
(5)幼兒根據討論經驗再次與朋友比高矮。
3、設置情境,學習3以內正確的排序方法。
(2)幼兒操作。介紹自己的經驗。
(3)幼兒討論三個物體如何比高矮:1、先找出最高的取出,在將剩下的兩個比,找出最矮的,就能找出誰最高誰最矮;先找出最矮的取出,在將剩下的兩個比,找出最高的,就能找出誰最高誰最矮。
(4)幼兒再次操作,能力強的幼兒四個動物比高矮。
四、活動的延伸。
“今天,我們學會了用正確的方法比較高矮,老師這兒還有許多動物寶寶也想比比高矮,你們愿意幫忙嗎?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幼兒到區域中進行操作)。
小班比高矮說課稿(匯總16篇)篇十四
1、掌握比較物體高矮的正確方法。
2、能用三個高矮不同的物體進行排序。
3、愉快參與活動,大膽講述自己的觀點。
人物卡三張;《幼兒畫冊》(第三冊p7)。
今天老師和小朋友玩一個游戲,比一比誰的個子高,誰的個子矮。
教師站在地上立正,幼兒站在地上立正,比一比,誰高誰矮?(學說老師比小朋友高,小朋友比老師矮)。
(2)幼兒與幼兒比高矮。
一幼兒站在地上立正,另一幼兒站在小椅子上立正。提問: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引導討論:小朋友,你怎么想?
兩個人比高矮,哪種方法是公平、正確的?哪種方法是不公平、不正確的?
(3)游戲:找個朋友比一比。
(1)三人比高矮。
爸爸、媽媽、小明三個比一比,誰最高?誰最矮?(學說爸爸最高,小明最矮。)拓展----師幼三人比高矮;人、物比高矮。
(2)三個排序。
爸爸、媽媽、小明要像小朋友一樣排隊,個子矮的排前面,個子高的排后面。排在哪兒呢?請個別幼兒上黑板操作。
(1)請幼兒翻開《幼兒畫冊》,仔細觀察圖上小動物的高矮,然后看清排列的標記,從不干膠紙上揭下小動物,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2)鼓勵幼兒相互檢查,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經驗。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通過三個活動環節,讓幼兒感知物體的高矮,比較高矮;學會運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較高、比較矮、最高、最矮等語詞,并理解物體高或矮的相對關系;初步嘗試將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認為本次活動設計是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先請兩個幼兒上臺比較高矮,讓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比起圖片來更直觀,先讓幼兒自己來比較,更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再來觀察圖片比較高矮,最后進行排序。幼兒學起來是層層遞進的,對高矮概念掌握的較好,完成原先設立的目標。
小班比高矮說課稿(匯總16篇)篇十五
1、在比較活動中體驗參與數學活動的樂趣。
2、進一步培養幼兒的比較性觀察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3、學習區分高矮,掌握區別高矮的簡單方法,初步理解高矮的相對性。
課件,數學卡--3-3比較概念,3-4比較概念,3-5比較概念。
教師組織幼兒做相反游戲,激發興趣。
老師說“高”,小朋友說“矮”,同時蹲下;。
老師說“矮”,幼兒小朋友說“高”,同時站起來。
1.學會區別高矮。
請幼兒和伙伴比一比,說出:誰高誰愛?誰和誰一樣高?
(2)數學卡:3-3比較概念。
比一比,兩座樓,哪一座高?哪一座矮?
兩個禮品盒,哪一個高?哪一個矮?
兩個廚子,哪一個高?哪一個矮?
兩個梯子,哪一個高?哪一個矮?
2.比較兩個物體的高矮,掌握比較的方法。
(1)請一高一矮的兩名幼兒,矮的站在凳子上,高的站在地上;用擋板遮住他們的下半身,讓幼兒判斷,誰高誰矮。
(2)一只長頸鹿在地上,一只小貓爬到樹頂,小貓低下頭對長頸鹿說:“瞧!我長得比你高。”
提問:小貓的話對嗎?為什么?
(3)講解比較高矮的正確方法。
小結:比較高矮時要占站在同一高度。
3.感知高矮的相對性。(教師注意表述要清楚明白)。
(1)數學卡:3-4比較概念。
三座樓相比:
甲樓同乙樓比,甲樓比乙樓高,乙樓比甲樓矮。
甲樓同丙樓比,甲樓比丙樓矮,丙樓比甲樓高。
三棵樹相比:
引導幼兒說出:乙跟丙比,丙比乙高,乙比丙矮。
(3)討論:為什么第一次乙高?第二次乙變矮了呢?
(4)小結:一個人或一個物體是高是矮,要看和誰相比,高和矮是會變的。
4.小組4人排隊,滲透高矮排序。請幼兒說出誰比誰高,誰比誰矮,進一步感知高矮的相對性,嘗試按從矮到高的順序排隊。
5.音樂游戲“找朋友”
老師播放一首歡快的兒童舞曲,幼兒按節拍拍手,找到朋友后握手、鞠躬、比高矮。
待幼兒均找到朋友后,音樂停止,幼兒說出兩人比較的結果。游戲反復進行,朋友不斷交換。
活動評價,表揚積極參與比較、認真觀察的幼兒。
小班比高矮說課稿(匯總16篇)篇十六
1、能夠按照高矮特征給三個物體進行正逆排序。
2、學習在同一個起點上比較物體高矮的正確方法。
3、樂于參加數學活動、感受數學活動的趣味性。活動準備:高低不同的長頸鹿三張、山羊圖片一張。
2、講述故事《長頸鹿和山羊》。
4、教師小結:原來長頸鹿不開心是因為高矮的問題,高有高的好處,矮有矮的方便,好朋友之間要互相尊重,不能嘲笑別人。
1、長頸鹿改掉了愛嘲笑別人的壞習慣,別的長頸鹿也愿意和他交朋友了(出示另外兩張長頸鹿的圖片)。他們三個是好朋友,三個是好朋友,三個好朋友也是有高有矮,我們來幫他們比一比誰高誰矮吧!
2、教師邊演示邊交代比較三個長頸鹿高矮的方法。我們讓三只長頸鹿腳對齊,站在同一個平面上,先找出最高的那個,然后再將剩下的兩個進行比較。這樣我們就按照從高到矮的順序幫他們排好隊了。
3、你們想想看,還可以怎么來排呢?(從矮到高)。
4、教師小結:我們可以按從高到矮的順序排,也可以按從矮到高的順序排。
1、教師請幼兒三人一組自由組合,排隊比高矮,并說一說他們是按照什么順序排的,還能怎么排。
2、重復游戲,請幼兒換朋友,三人一組重新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