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的語言要精準、簡練,表達出的意思要準確而又精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秀作文素材,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游記黃山題目(通用17篇)篇一
這次國慶長假,我們打算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經過一家人的商量地點定在黃山。說是想走就走,必須品還是要準備的,聽說景區東西貴得不得了,所以出發前一晚,我和爸爸媽媽到東方超市買了很多干糧和零嘴,要不然我這小吃貨可就慘了。
因為太過于憧憬,我一個晚上沒有睡好,天蒙蒙亮就起床了。簡單洗漱后,我們大包小包扛上車,接上爺爺奶奶,一行五人興沖沖出發。一路上陽光普照,心情也格外舒暢。雖然上了高速,可是環顧四周有許多其他私家車,就跟普通公路一樣熱鬧。其它車主也與一定我們一樣趁著長假外出旅行,旅途中路過了好多服務站,我們只停留了一次,大概開了5個小時,我們順利抵達黃山市區。
因為登黃山是一項艱難的跋涉,所以第一天的行程我們定在花山謎窟,這是我們進發黃山的熱身訓練,省的到時候登了一半就喊累。穿過一片廣闊的草場,登上三層木樓,我們的花山謎窟之旅開始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木制大吊橋,看著搖晃不定的橋身,聽著橋兩側的.國旗被風吹得剌剌作響,我怕得不行,心都揪成一團了,可是先行一步的爸爸卻在橋上故意晃來晃去,還沖我壞笑。我硬著頭皮踏上橋面,雙手緊緊攥著繩索,盡力克制內心的恐懼跌跌撞撞的跑向橋的另一頭,過橋后我如釋重負,心里的大石頭終于落了地。
走過吊橋,里面的景致也是別有洞天:錯落有致的大山,落英繽紛的樹叢,光怪陸綠的洞穴隨處可見。我們先去了2號洞窟,里邊有天柱、異洞,地形復雜,再配上各色燈光、時不時吹來的涼風,神秘之感油然而生,恍惚間我覺得自己都迷路了,怪不得叫謎窟呢!而后我們又去了5號洞窟,這里空間非常大,能容得下千把人,在臺階和道路旁都是深淺不一的水潭,亮閃閃的,不仔細看還分辨不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坑呢!接著我們又到了24號洞窟,這是個水窟,只有乘船才能觀賞。我們六人一條小舟,悠悠的劃進洞窟,可是里面非常狹小,船夫時不時提醒我們俯身低頭,稍不留意就會撞上尖銳的石頭。爸爸因為有著“熊大”的體型,所以要避開那些危石,累得氣喘吁吁,一番折騰下來已是大汗淋漓,他那尷尬搞笑的神情逗得我們哈哈大笑。這些形態各異的洞窟展示了大自然的魅力,也設下了一個個謎團等候我們探究。
游了5個洞窟后我又觀賞了天鵝瀑布、喂了黑天鵝和孔雀,看著自然美景,和動物快樂相處,我覺得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員,優哉游哉的享受其間。
黃山游第二日——登上光明頂。
今天終于可以登黃山了,自從三年級學了《黃山奇石》這篇課文后,我就對黃山向往不已,這回終于如愿以償了。
我們的計劃是先步行登山,再乘索道下山。剛登山的時候,我們步履矯健,一路上充滿了歡聲笑語。我們邊走邊欣賞著沿途的美景:暖暖的陽光給山林披上一件金色的外衣,光之精靈在葉片上、樹叢間頑皮的跳躍著;淙淙的山泉流淌聲不絕于耳,掬一口清冽甘甜,令人心曠神怡;形態各異的松樹英姿颯爽,像帥氣的士兵迎接遠客的到來......不覺間走了兩個多小時,步伐已不如剛登山時那么順暢了,身旁不少游客開始抱怨吃不消,爺爺奶奶也坐在石階上揉起腿腳來,為了鼓勵士氣,我哼起了自己編的小調:“黃山的風景非常的美,黃山的山泉有一點甜,只是爬起來有點累......”稍事休憩后,我們又踏上征途。從一開始五人一組,到后來三小隊、四小隊,我們五個人分分合合,終于在天鵝嶺重聚。大家都把手機拿出來,交流一路上拍到的美景:有蒼勁挺拔的青松、有險峻的山壁、有霧蒙蒙的遠山、還有清澈見底的山泉......看著一張張美照我們不禁感嘆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這時,從山上往回走的一群游客從我們身邊經過,嘴里不住的贊嘆,“光明頂的風光真是美啊!”我馬上翻開地圖一看,天鵝莊園的下一站就是光明頂了,于是馬上提議進軍那里,可是爺爺奶奶和爸爸都累趴了,我就和媽媽結成同盟軍繼續攀登,大約走了半個多小時,我們終于到達光明頂。“哇!好美啊!我一定要多拍幾張照!”媽媽興奮地喊著。我表面上很是淡定,可內心確早已陶醉其中。伴隨著“咔嚓咔嚓”的快門聲,云霧籠罩的光明頂現出道道佛光,是那么圣潔光明,那場面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因為時間有限,我們只能乘索道萬般不舍的告別了黃山。這次由于天氣原因看不到黃山日出,我想留點遺憾也好,下次我要再來好好拜訪,探尋黃山更多更美的風景。
游記黃山題目(通用17篇)篇二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經說過:“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為了證實這句話,我和爸爸在假期里來到了黃山。
在山腳下,爸爸指著山頂上人群最密集的地方,對我說:“那就是天都峰,我們要去的地方。前幾年那里都在封山育林,最近才對游客開放的。我們真幸運。”那天都峰,看起來只有一粒灰塵大小。“今天一定要登上這座山峰,”我嘴上這么說,可心里卻十分猶豫,“這遙不可及的地方到底要不要去呢?”
我帶著這微微懼怕的心情出發了。
乘車到海拔約700米的位置,我們開始登山。站在出發點,已經能感受到黃山的神秘、幽靜和秀麗。
爬到海拔900米時,我已經氣喘吁吁了。仰頭一看,離峰頂還有900多米。這才爬了200米呀!真想放棄,我開始打退堂鼓了。“如果你現在往回走,那多可惜。如果一路到山頂,再看看走過的路,會很有成就感的。”聽了爸爸的話,我又有信心了。于是,我倆一鼓作氣沖到半山腰。
稍作休整,繼續向峰頂進發。半山中的陡坡至少有60度。我咬緊牙關,使出生來就會的絕招——手腳并用,匍匐前進。靠這個絕招,我們“爬”到1600米!這時,登山道上出現了“塞人”的情況,來黃山游玩的人可真多!人流前進的速度太慢了,正好趁機休息片刻。
終于,我順利登上了黃山最高峰—天都峰。站在峰頂往下看。哇,景色真壯觀,奇松、云海盡收眼底。要是當時放棄的話,我就不可能看到這么美的景色了。在山頂我們喝了帶來的八寶粥,這粥的味道和山下相同,但意義是不同的。補充了能量,我們帶著愉悅的心情,下山了。
游記黃山題目(通用17篇)篇三
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去黃山旅游了來到黃山大門。已是大汗淋漓。待到步入山門,立刻清涼爽快,汗消暑散。抬眼望去,前方是一條山路。山路兩旁翠竹成蔭,遮天蔽日。群群山雀在竹間飛舞,嬉鬧。順著彎彎曲曲的山路向上走去,半路上見到“喜鵲登枝”。大家興奮地向上望去:一塊巨石聳立山谷,成柱形,頂端分出一個杈兒來,像一棵大樹。
瞧,“樹”上的喜鵲正頭朝上,仰天歌哩,為什么喜鵲不動呢?原來它不過是塊俏石而已。黃山以各種奇松怪石而聞名,這“喜鵲登枝”便是我們看到的第一樣,登上白鵝嶺,俯視下方,只見幾十只燕子正飛來飛去,三五一群地旋繞嬉戲。再看那一座座“仙山”煙霧彌漫。猛地一眼望見“仙人指路”石。那心地善良的仙人,時刻給游客指引道路。望著這山間仙景,一個字在我心中油然而生,“美!”初見面,我便愛上了黃山,它深深吸引我繼續觀賞后面更美的景致。
順著狹窄的小道向光明頂前進。光明頂在黃山三大高峰中排行老三。通往頂峰的路很窄,但不陡。左邊是峭壁,右邊是叢林,景色很美!草叢中小蟲蹦跳,大樹上云雀聲聲,樹林間松鼠躥騰。枝頭鮮花開放,香氣四溢;好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色。轉過頭來,忽然發現一只小松鼠,它是那么可愛。那雙小眼睛正怯生生地望著我,那兩只小耳朵也豎得直直的,像是在傾聽什么。毛線絨的蓬松的大尾巴耷拉在樹干上,整個褐色的身子伏在樹干上。我躡足輕蹤,向它走過去,想給它拍張照。可它“蹭”地一下逃走了,我怨恨地想“這小家伙不識抬舉!”算了,就不跟一一般見識了,我是宰相肚子里能撐船!
經過一個小時以后登上光明頂。這兒的空氣太好了、狠狠吸上幾大口,啊,還是香的呢。這種香,清新爽口,不是凝固的、人為的、生硬的香,而是那流動的、自然的、輕柔的香。使人頓覺耳目一新,有一種超越自然的感覺。增添了力量,忘卻了疲乏。
看,前方的“鰲魚馱金龜”多么形象。那條大鰲魚正張著血盆大口,像是在吞食什么東西。它的背上有一只大金龜。這里,還有-個傳說哩:
黃山一游,把我帶出了繁華的都市,走進了另一個世界,我看到了祖國的美好河山。心情很是激動澎湃!黃山的美是大自然創造的,大自然是無與倫比的杰出藝術家,同時也是大自然,對人類最美好的饋贈,讓我們能欣賞到這奇觀美景!“黃山歸來不看岳”,是對黃山的最好評價。
游記黃山題目(通用17篇)篇四
暑假里,去了趟黃山,以往對黃山的概念統統在腦海里被抹去了,只剩下那無窮無盡的云海。
但凡高山,均可見云海,但我又認為黃山的云海更具特色。黃山的云海,好像是從九重天上瀉下來的,厚厚的云海在天上滾動,奇峰、怪石、古松隱現在云海,宛如人間仙境。
在黃山腳下觀望,黃山的云海時而想平靜的湖水,任你怎么滾動,都無法掀起一絲波瀾;時而像兇猛的野獸,在天上顯威。它高興的時候,在天上造出猴子、駿馬的形象,不高興的時候,便掀起滔天巨浪,以泄自己的煩惱。黃山仙境般的云海時而濃密,濃到伸手不見五指;它又時而稀薄,稀薄卻又不缺云霧繚繞的感覺,恍若給天地披上了一件紗衣.
黃山的云海,給人無限的美感。站在天都峰眺望,此時的云海好似一個婀娜多姿的少女。她在空中跳著曼妙的舞曲,圍繞著峰頂旋轉,美不勝收。在茫茫云海中,浮現出一座座千姿百態的青峰,仿佛有意要襯托出黃山云海的美:貢陽山麓的“五老蕩船”在云海中顯得極其逼真,西海的“仙人踩高蹺”,在飛云中踏出起義的步伐,在這云海中,仿佛所有的怪石都活了過來。此時,望著這一塊塊活靈活現的怪石,我不禁發出贊嘆:“這云海還真是一個偉大的魔術師啊!”
清晨早早地盤上清涼臺,平臺遠眺,還沒望見太陽,就已早早地看到了云海中的納濾金光,由金慢慢變紅,那縷紅好似一團火,渲染著整片云海,云海漸漸被染紅,此時,海天相接之處出現了一個圓點,漸漸變大變圓,在這云海中,它仿佛是無上至尊。那輪火紅的太陽牽動著四周的云霧,肆無忌憚地在天空的云海中揮動著筆墨,直升云海之上,我完全沉醉在黃山這片火紅的云海中了……黃山的云海,就是這樣的壯。
黃山的云海更是奇,你站在峰頂望著它,仿佛自己已經與云融為了一起,這就是成仙了的感覺,在這云霧中飛行。在這里,伸手可觸云端,隨意一捧就可以捧到滿懷的云霧,我完全沉浸在黃山的云海中了。
從黃山回到家已經很長時間了,似乎是記憶之深無意間開了一個玩笑,黃山那美麗、奇特、壯觀的云海,那仙境般云海,在我的記憶中久久不肯散去。
游記黃山題目(通用17篇)篇五
7月19日,我去了黃山翡翠谷。
翡翠谷是一座山,上山的時候還下了一場雨。原來,這里經常下雨。最好玩的就要數下山了,溜索是下山的唯一一條路,開始我很害怕,但我看到一個人坐的時候,溜索滑的很慢,我這才松了一口氣。
輪到我了,我坐了上去,當滑下去的時候,我往下看,下面是綠油油的一片,全都是樹,真漂亮!一絲絲風迎面吹來,真涼爽!
旅程就這樣結束了,翡翠谷真的如詩如畫!
游記黃山題目(通用17篇)篇六
游黃山。
俗話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暑假中,我就游覽了萬山之首――黃山。
汽車在群山之間繞來繞去,就像在走迷宮似的。巍峨的大山重重疊疊,連綿起伏,時隱時現。如臥龍,似伏虎。進出的山林是一片蒼松翠柏,郁郁蔥蔥。終于,來到了黃山腳下。抬頭仰望,是直插云天的山峰,氣勢雄偉,高聳入云。進入山中,映入眼簾的是一根根青翠挺拔的竹子。山路兩旁松竹成林,泉水淙淙。潺潺的流水上漂浮著幾朵落花。
一路上,導游告訴我們,黃山有四奇:奇松,怪石,云海,溫泉。爬到山頂,我們就目睹了四奇之一:云海。山頂上云天霧海,走在山頂就像在神話中騰云駕霧的人。太陽爬上了天空,云散了,景物都變得清晰起來。順著山路走,就看到了是鋪天遍野的怪石:有海豚石,蟠桃石,還有著名的仙人指路,猴子觀海,天狗望月等。這些石頭惟妙惟肖,巧奪天工。
晚上八點多,我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黃山。這次,我不僅游覽了黃山的山光水色,也領略了祖國大好風光。
游黃山。
游黃山。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至今我還贊嘆著黃山的美景。黃山,以其雄奇壯麗馳名世界,多少人想去登臨游覽啊!沒想到我居然有機會跟媽媽一起去游覽,多么令人興奮啊!
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有山峰72座。黃山自古以來就是游覽勝地。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覽了黃山之后,對黃山推崇備至,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句話的意思是游覽五岳歸來,其它的山不用再看。游覽過了黃山,連五岳也可以不看了。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世界,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
我們繼續往前走,百步云梯進入了我們的眼簾。它就像從天上掛下來的梯子一樣,幾乎都是直上直下的,令人望而生畏。大家都奮力向上爬,臺階上有許多水,大家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掉下去。爬到了一半,我回頭一看,嚇得我頭昏目眩,我趕緊轉過身,抓緊欄桿。終于上頂了,我往下一看,嚇得腿都發軟了,好高啊!我懷疑我正站在1000米的高峰上。山下的人簡直比螞蟻還小。
黃山,美麗奇妙、雄偉壯觀的黃山,我愛你!我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永遠忘不了你!
游黃山。
游黃山。
游黃山。
“今天天氣好晴郎,處處好風光、好風光……”我懷著喜悅的心情,和媽媽一起去游黃山。
黃山真是名副其實,抬頭望大門口的撐梁柱相當高,很有氣勢。我們沿著山路往上走,山上長滿了花草樹木,有紅的、有藍的,還有綠的。把黃山點綴的五彩繽紛,非常美麗。路邊到處都是奇形怪狀的石頭,這塊像什么,那塊像什么,大多都依據形狀想像成神仙,宮室以及器用。唯有一塊石頭非常獨特,它圓圓的,像一個大皮球。上面刻著繁體寫的“疾風”二字,我不知他是人工雕刻出來的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制造出來的,但是我希望他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制造出來的,因為這樣,祖國又能增加一塊美麗的`瑰寶。
我們走呀走,不知不覺中來到了黃山42峰中最高的天都峰。媽媽為了鍛煉我的意志,要我去爬天都峰,爬天都峰,可不是像你想像中的那么容易的,有很多人想上去,可都是半途而廢,我做為一名小小登攀者,也不也不奈,系好了繩索向上爬。我一邊爬,一邊向上望,黃山的景物盡收眼底,云海一片又一片,越往高處爬,就越像紫煙一樣的霧氣向下飄來。使人感到清涼。不多時我就置身于一云海中,像仙境一般,無比舒暢,心曠神怡。我在天都峰上領略黃山的景色這還是第一次。
我今天終于領略了黃山的優美景色。
游黃山。
游黃山。
去年暑假我有幸和爸爸去被人們譽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旅游。
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有山峰72座。黃山自古以來就是游覽勝地。黃山十分不尋常,它兼有泰山的雄偉,華山的峻峭,廬山的飛瀑,衡山的煙云,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于世,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
看到這么高的山峰我真想爬上去呀!于是,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爸爸,爸爸對我說:“亞亞,你真的想上去嗎?”我點點頭。爸爸又說:“可不要半途而廢喲!”我點了點頭。開始爬山了,我拉著爸爸的手一步一步往上爬,走到半山腰了爸爸說:“亞亞,休息休息吧。”這時,我興致正濃,搖搖頭拉著爸爸的手繼續前進。兩個小時過去了,我們終于爬上峰頂了。站在山頂上,黃山的美境真是盡收眼底,美極了。
回到家了,我久久不能忘記在黃山旅行的那段時光,同時我也體會到了挑山工每天挑東西的艱辛。
游黃山。
俗話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次我就去爬爬黃山,看看人們為什么如此贊美她。
剛進黃山,只見遠處高高的峰頂環著白云,好似仙境一般。我們為了成為那高山中的一粒小芝麻奮力向上爬。
過了一會兒,我們有點兒累了,就坐在路邊的長凳上休息。這時,我發現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仙人指路”。我好奇地想:仙人指路在哪兒呢?突然,我想到了黃山有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仙人指路”有可能是奇松或怪石吧?周圍沒有一棵松樹,我發現一塊長長的石頭很像人,右邊突出一塊,就像一只手臂伸出,指著天,似乎在告訴人們如何到達仙境。原來,這就是“仙人指路”啊!
繼續向前走,只見白霧環繞著青山,一層一層的。青山和白霧相互映襯著,顯得格外美麗。突然,霧更濃了,只能看見自己腳下的路。過了一會兒,在遠處的雙駝峰之間,出現了一點淡紅。接著,其它地方也漸漸紅了起來,紅色越來越深。人們都在驚嘆著云海的美麗與神奇……霧漸漸散了,天空慢慢地亮了起來,云海又恢復成一片白霧繚繞的景象。
黃山果然是人間仙境,令人流連忘返啊!作文。
南京蘇杰學校三。
游黃山。
旅行家徐霞客說過:“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我終于也有機會來到黃山,觀賞黃山秀麗的景色。
黃山的云可真白,白得就像一匹白緞,又如剛下的白雪,那么潔凈,那么潤澤,別有一番神采;黃山的云真長,長得無法望到邊際,只讓您感覺到它是那樣浩瀚,像一張大幕,把天地都罩起來了;黃山的云真妙,妙就妙在它飄渺恍惚,給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引起美感。這真是“綿綿長飄三萬尺,疑是銀河降人間。”
黃山可真奇,玲瓏雋秀,說不盡的千姿百態,奇物艷景,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黃山可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峭像刀削一樣;山石橫亙如斷,幾乎是90度垂直的石梯,隔老遠都讓人心驚肉跳。
游黃山。
俗話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次我就去爬爬黃山,看看人們為什么如此贊美她。
剛進黃山,只見遠處高高的峰頂環著白云,好似仙境一般。我們為了成為那高山中的一粒小芝麻奮力向上爬。
過了一會兒,我們有點兒累了,就坐在路邊的長凳上休息。這時,我發現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仙人指路”。我好奇地想:仙人指路在哪兒呢?突然,我想到了黃山有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仙人指路”有可能是奇松或怪石吧?周圍沒有一棵松樹,我發現一塊長長的石頭很像人,右邊突出一塊,就像一只手臂伸出,指著天,似乎在告訴人們如何到達仙境。原來,這就是“仙人指路”啊!
繼續向前走,只見白霧環繞著青山,一層一層的。青山和白霧相互映襯著,顯得格外美麗。突然,霧更濃了,只能看見自己腳下的路。過了一會兒,在遠處的雙駝峰之間,出現了一點淡紅。接著,其它地方也漸漸紅了起來,紅色越來越深。人們都在驚嘆著云海的美麗與神奇……霧漸漸散了,天空慢慢地亮了起來,云海又恢復成一片白霧繚繞的景象。
黃山果然是人間仙境,令人流連忘返啊!作文。
南京蘇杰學校三。
來源:/200zi/04/。
轉載分享本站內容,請保留文章來源信息和原文鏈接!
游記黃山題目(通用17篇)篇七
俗語說得好,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今天我就來見識見識黃山吧。
剛到山腳下,我就被黃山驚心動魄的氣勢打到了,雖然我們早早地到了,可那還是人山人海,擠得人透不過氣來。
我們乘車山區,時不時就來了急轉彎,比過山車還好玩,再往底下一看,媽呀,那可是深不見底的懸崖呀,萬一來個意外,就真的連尸體都找不到啦。
來到山腰間,有許多人都坐在巖石上,拿出食物來吃,補充體力,也有人累的氣喘吁吁的坐在那,比如說我,嘴巴里一直怨天怨地:“早知道這么累,就不來啦”。
終于到了景區,我們的第一站是北海大峽谷,從北海大峽谷往下看,嗎呀,那可真是山不見底啊,我連忙往后退了幾步,繼續向前走,又到了一個景區“仙女彈琴”,只見一位仙女坐在那,她的下面有一把琴,瞧!她正在演奏優美的樂曲呢!再看旁邊,有一只小狗蹲在仙女身邊,在往旁邊看看,有一對老夫婦正在緊緊地依偎在一起,也不知道他們在說什么悄悄話呢!這就叫二老談心。這些怪石可不是人為制作的,而是天然形成的,人們根據他們的樣子而編造出來的故事,瞧!那還有很多怪石呢!
黃山的松樹也是千姿百態,有迎客松,團結松——,那可都是美景啊!
心動不如行動,趕快到美麗的黃山玩玩吧!
游記黃山題目(通用17篇)篇八
今天早上,爸爸說帶我去黃山,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你可不知,雖然家住宣城,就在黃山的隔壁,可我卻一次沒去過黃山。四年級學了《黃山奇石》這一課后,我就格外向往美麗的黃山了。
從宣城到涇縣、旌德、黃山,一路上翻山越水,只見山越來越高,水越來越急,仿佛在告訴我,前面的景色越來越美。下午一點鐘,我們來到了黃山風景區的正大門。
爸爸說:“我們先去翡翠谷,怎么樣?”“really?”“還騙你不成!”我知道翡翠谷是電影《臥虎藏龍》的拍攝地,風景一定不錯。
剛走進谷口,嘩嘩的流水聲就迎面撲來,山林間清新的空氣散發著甜甜的味道和涼爽的氣息,引得我大口大口貪婪地吮吸著。再往前走幾步,只見路和山之間有一條水道,水里有很多巨石,把河流劃成一條條瀑布,嘩嘩的巨響,猶如悶雷滾動。我發現腳下有幾級臺階,我跑了下去,只見兩條瀑布懸掛在眼前,一條像白龍從石頭間竄過,響聲甚大,水珠直飛到我的臉上;另一條水流落得近一些,顯得很文靜,又是一番情調。許多游人在此拍照,我也留下一張倩影。
再往前走一段路,我們來到了一個“小五彩池”,那池水和四川黃龍五彩池的顏色差不多,綠綠的、黃黃的、藍藍的,各種顏色同在一池,既不相互摻雜,有銜接的那么自然、和諧。旁邊的'石頭上,還刻著“五彩繽紛”四個紅字。
“今天天氣好晴郎,處處好風光、好風光……”我懷著喜悅的心情,和媽媽一起去游黃山。
黃山真是名副其實,抬頭望大門口的撐梁柱相當高,很有氣勢。我們沿著山路往上走,山上長滿了花草樹木,有紅的、有藍的,還有綠的。把黃山點綴的五彩繽紛,非常美麗。路邊到處都是奇形怪狀的石頭,這塊像什么,那塊像什么,大多都依據形狀想像成神仙,宮室以及器用。唯有一塊石頭非常獨特,它圓圓的,像一個大皮球。上面刻著繁體寫的“疾風”二字,我不知他是人工雕刻出來的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制造出來的,但是我希望他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制造出來的,因為這樣,祖國又能增加一塊美麗的瑰寶。
我們走呀走,不知不覺中來到了黃山42峰中最高的天都峰。媽媽為了鍛煉我的意志,要我去爬天都峰,爬天都峰,可不是像你想像中的那么容易的,有很多人想上去,可都是半途而廢,我做為一名小小登攀者,也不也不奈,系好了繩索向上爬。我一邊爬,一邊向上望,黃山的景物盡收眼底,云海一片又一片,越往高處爬,就越像紫煙一樣的霧氣向下飄來。使人感到清涼。不多時我就置身于一云海中,像仙境一般,無比舒暢,心曠神怡。我在天都峰上領略黃山的景色這還是第一次。
黃山最有名的就要數大峰林了,群峰匯集在一起,形成了峰林,走進去像迷宮一般。這個群峰迷宮由三部分組成,一個是東峰,一個是南峰,還有一個是西峰。西峰里唯有一柱獨峙聳立在峰林中間。極頂上面,長著一棵蒼翠的松樹,長年新綠非常美。
我今天終于領略了黃山的優美景色。
游記黃山題目(通用17篇)篇九
凌晨五時許,我們上鰲魚峰觀日出。
黃山觀日,有兩個最佳位置:一處是光明頂,傳說有三個僧人云游此山,次日凌晨,忽見山谷霞光萬丈,驚呼人間仙景,遂取名光明頂,并在此建寺筑廟;另一處是鰲魚峰,相傳為徐霞客所發現,是黃山觀日的最佳景點。我們是從鰲魚峰方向進住白云賓館的,落腳后又上了光明頂,兩處相比,覺得鰲魚峰視野開闊,更宜觀日。
天蒙蒙亮,空氣涼颼颼的有些寒人。約莫一刻鐘,我們登上了鰲魚峰。置身海拔一千八百多米高的山巔,仰望頭頂稀疏的晨星,并沒有古人“手可摘星辰”的快感。沿山路狂吼,亦沒有“恐驚天上人”的恐慌。反倒覺得,天總是那么高,星總是那么遠,宇宙萬物總是那么無窮無盡。于是心想,古人那些玄虛的詩句,不過是故弄文辭而已。
也許是崇神的原因,更多的人去了光明頂,而鰲魚峰僅來了三撥,也不過十來人。選定一處正對峽谷的地方坐下,等待幸運之光的來臨。導游告訴我們,到黃山看到日出是很難得的,因為黃山十有七八是陰雨天,由于海拔高,霧氣大,一般很難見到日出。不過他說,我們的運氣好,這幾日連續晴天,有可能看到日出。當我們問有多大把握時,他說百分之六十五。在這么好的天氣里能看到日出的幾率也并不太高,可見上黃山能見到日出者真是大幸運了。漸漸,天邊的幾塊魚肚白滲出了幾縷橘黃,繼而,又浮現了幾抹桃紅。四周四野也光亮了,光明頂上觀日的人明晰可辨;遠遠的`山都埋在霧靄中,虛虛實實地露出一些峰來,猶如七仙女出沒的圣境。這時,興奮和喜悅也與天邊的霞光一樣,環繞在人們的心頭。好像是在紅日行將噴薄而出的那一剎,峽谷忽然濃霧大作,烏云翻滾,籠罩四野,呈現出一種要吞噬整個宇宙的洶洶氣勢。紅霞沒有了,峽谷沒有了,就連光明頂也被抹得不見一點蹤影了。
按常規,日出的時間是在五點四十分,這大概是人們經過無數次的體驗所得出的結果。但已過這個時辰十多分鐘了,人們還是依戀不舍地注視著峽谷的方向,希望奇跡最終會出現。忽然,一片歡呼聲穿過厚重的云霧從光明頂方向傳來。太陽出來了嗎?我們帶著驚奇與祈望的心情朝光明頂方向望去,只見山嵐翻騰,極具妖氣地彌漫了莽莽群山,就連近處的樹木也模糊不清了。鰲魚峰的人頓悟了,也歡呼起來,遙相呼應的人們吼得整座大山都在搖動。
在這歡呼聲中,我似乎看見了呼之欲出的太陽。我想不論是黃山觀日,還是泰山觀日,所見到的只是山水奇景,而最美最奇的太陽應該在人們的心中。無論游人是否能見到自然界的奇觀,但他們心中的太陽卻是天天在升起。
游記黃山題目(通用17篇)篇十
黃山,以雄偉壯麗馳名世界,多少人想去登臨游覽啊!沒想到,我居然有機會和媽媽一起去游覽,真另人興奮啊!
黃山的云海也很美麗,進看它像層層濃霧,把那些奇風異景遮得無影無蹤,大風吹過,霧氣飄散,種種奇妙景象又忽然展現在眼前......
游記黃山題目(通用17篇)篇十一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可能是黃山最好的宣傳文字了。因為它沒有功利性,可能更深入人心。
去黃山之前,雖然也讀過有關黃山的一些游記,其實心中沒有多少概念。旅游景點的魅力,大約只有親自去看一看才能感覺到。文字的東西,在大自然面前總是很蒼白無力的。
我們去黃山在去年的四月下旬。到達黃山后,已經是下午了。住在旅館里,老板介紹說下午可以到翡翠溝等幾個小景點看一看。明天不耽誤上黃山。想著要充分利用時間,便同意了老板的建議。
旅館老板聯系了導游,是小的旅游車,可以乘六七個人。很容易就拼了一車人。去了一個什么山莊,印象不是太深。那里竹林很密,好像是《西游記》的一個拍攝景點。后來就去翡翠溝。
翡翠溝游人很多。印象中這就是一個行政村開發的景點。據導游介紹,翡翠溝又名情人溝。在文化大革命時,有三十多個上海知青到溝里游玩,迷了路。不得不在溝里呆了幾天。在迷路的幾天里,大家相互幫助,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出來后,好幾對知青成了夫妻。為了紀念這件事,當地人便把翡翠溝改名叫情人溝。
翡翠溝就是一條山溝,中間有一條小溪,一直不斷。往返大約需要一個多小時。景色也很不錯。我們去時下著小雨,只好穿著塑料雨衣游玩了。
當天夜里,天淅淅瀝瀝下著小雨。但已經到了山腳下,明天無論如何也要上山的。
第二天早上,導游便帶我們乘車上山。旅游車可以開到離山門很近的地方。
門票是一百二十元。購票處人很多,我們的票導游負責,倒是省了不少事。
在進門處,到處是人。進了山門,就有纜車可達半山腰。也有許多人乘纜車的,需要排隊。山路上的人,一個挨一個。路較窄,小心翼翼才能超越前面的人。
因為下著小雨,每個人都有一個塑料雨衣。但雨很小,正所謂“有雨趣而無雨淋之苦”。不穿雨衣呢,衣服肯定也要淋濕啊。
在黃山旅游,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每個人手中都有一根拐杖。在其他地方登山,有拿拐杖的,但也有很多人不拿。在這里卻是人手一拐。可見《賣拐》的廣告做得比較好。
走一段時間,人與人之間慢慢拉開一點距離,不象剛上山時那么擁擠了。雨也基本停下來。可以脫下雨衣走路了。這可能是最令人欣喜的事情。畢竟,淋雨上山,總會讓人感到一些郁悶。
山上竹子很茂密。也有很多不知名的樹。許多樹上掛上小牌牌,寫著樹名和屬種。但游客還是記不住啊。風景那么多,誰記住樹名了啊。
山路不算太陡。因為有雨霧的緣故,看不太遠。開始,我多多少少有幾分失望。我心中的黃山不是這樣。
快到山頂時,霧上來了,飄飄浮浮,游弋不定。太陽也出來一點,把霧照得五光十色。遠處的山峰時隱時現。有時霧就在你腳下,在你手邊。我不由得感嘆,來黃山幾次,也不敢大言說見過黃山真面目啊。蘇東坡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黃山真面目也不好見。應該說,黃山是有很多面孔的。
蓮花峰是黃山的一個峰頂。據說在我們去之前的五年,只有蓮花峰可上。另外一個峰頂天都峰已經封了五年。為的是恢復它的自然景觀。因此,我們是幸運者。
站在蓮花峰往四周看,千山萬壑盡在腳下。而又云霧繚繞,是美不勝收的。
黃山有著名的迎客松。這是它的一大景觀。圖片,油畫中都有它的身影。在那里,我們照了像。在那里照相的人多得很,要等很長時間才能站在那個理想的拍攝位置。
去天都峰的路要險很多。也有一段上坡路,臺階很陡。這一路的景觀相當漂亮。其實上天都峰也不需要太多時間。
在天都峰最高處,立有一塊石碑,上書“天都峰”三個字。因為那里地方很小,人很擁擠。我們等了很長時間,也沒有單獨照相的機會。沒辦法,只好和別人照成合影像。照片里有我們,也有其他人。實際上,在那里照相的人,幾乎都要把別人照在鏡頭里。這樣倒顯得更真實。
游記黃山題目(通用17篇)篇十二
今年寒假,我們一家前往黃山瀏覽觀光,一路上,我的腦海中不為浮現出千姿百態的山峰和清澈見底的小溪,想象看黃山的美麗景色。
到了黃山以后,我們先來到了九龍泉,站在九龍泉腳下仰望,瀑布分九疊從頂,傾瀉而下,宛如九條威武的白龍從天而降。
告別了九龍泉,我們進入了玉屏景區,險峻的天都峰映入了我的眼簾。它位于黃山東南部,西對蓮花峰,東邊缽盂峰。天都峰為黃山三大主峰之一,海拔1810米。古稱“群仙所都”。接著,我們來到了蓮花峰,蓮花峰是黃山的山峰,海拔1864米,蓮花峰遠看像一朵盛開的蓮花;近看,又似一座玲瓏的寶塔。
隨后,我們又如來到了黃山最景點之一——迎客松。我早在電視上見過它獨特的美,今天,終于身臨其境,近距離感受它的獨特。
然后我們來到了光明頂,光明頂是黃山的第二高峰,海拔1810米,接著我們來到了百步云梯,旁邊的導游說:“百步云梯在蓮花峰西方北的峭壁上,離蓮梗不遠處有兩塊巨石,在石壁上鑿成的一百余級險峻陡峭的橙道從兩石間穿過下行,百步云梯常有云霧繚繞,十分險要。
最后我們坐了云谷索道下山,下山時我看到了很多的廳山怪石,還遇到了難得一見的云海。像白色的海洋一樣,真是美極了,仿佛置身于人間的仙境。
放眼望云,那些石階、瀑布、云海都像在我們的腳底下一樣。蒼翠的松柏、灰色的石階、銀白色的瀑布,還有那若即若離的云海,在我的腦海里構成了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讓人留連忘返。
游記黃山題目(通用17篇)篇十三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自從聽了這句俗語,我心中便對黃山產生了無比的向往。終于,在去年暑假,我有幸去了黃山。
來到黃山腳下,抬頭仰望,它像一個巨人,挺立在天地之間。為了節省時間,我們決定坐纜車上山。纜車站上,人山人海,我想他們的心情應該也和我一樣激動。來到山頂,因為剛下過雨,所以空氣特別清鮮。在陽光的照耀下,一道彩虹出現在了山谷之中。云霧繚繞,讓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
來到始信峰,映入我眼簾的是一顆又一顆怪石。它們長相奇特,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觀賞,其中猴子觀海讓我記憶猶新。它孤零零地坐落于山頂之上,觀望著山下的云海,因為長相似猴子,因此而得名。
天色漸漸暗了,是時候告別這神奇而美麗的地方。我們坐纜車下山時,只見送客松在風的吹擺下,似乎在和我依依道別。
神奇的云海,挺拔的奇松,奇特的怪石,讓我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黃山真是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
游記黃山題目(通用17篇)篇十四
常聞“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我終于在盛夏八月賞到了黃山的真面目。
剛剛黎明,我們一行人乘著纜車從慈光閣向玉屏樓進發。我坐在窗邊,左瞧是山壁,右看是高崖,遠望有峰巒高聳,近觀有松木成林。曉霧彌漫,像剛從清水中洗過的白紗,縹緲中透著神奇,朦朧中又含著清秀,露出云層的山似島嶼般一簇簇地漂浮著,云霧舞動間,又恰似蛟龍騰空,讓人還未踏足便已望而生畏。
到達玉屏樓后,我們便馬不停蹄地趕向有“鯽魚背”之稱的三大險峰之一——天都峰。途經迎客松時,云霧散去,明媚的陽光鋪在崎嶇不平的青石棧道上,形成一片斑斕。于觀景臺細聽,山間百鳥鳴啼,道旁泉水叮咚,隨風入耳,仿佛大自然的贊歌,使我霎時間活力充沛。一路疾步到天都峰腳下,遇到一位從山下爬上來的挑山工便寒暄了幾句,他說自己每天要挑著近200斤的物資往返兩次,他們跟著太陽上山,捧著月亮下山,風雨無阻。告別后,我們踩著陡峭的石階向“鯽魚背”爬去,站在半山腰向山頂望去,不到半米寬的臺階,護欄和鐵鏈緊緊重合在一起,就像是一把削鐵如泥的細長銀劍,垂直插入云霄,叫人不禁倒吸一口寒氣,感到莫名心驚。尖刀似的山峰,挑著幾縷乳白色的霧,霧靄中,隱約可見身前一根細長的線。當看到“登峰造極”四字時正值中午,放眼望去,群山就像大海的波濤,蜿蜒曲折。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踏上了前進的征途,爬下“百步云梯”,登上“一線天”,到處可見挑山工勞累的身影在峭壁巖縫之中穿梭。“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追隨著泉水逆流而上,日落時分,我們到達飛來石。火紅的光芒灑在四周雄峰上,山峰變成了挑山工手中傳遞的無聲燃燒的火炬,日落下山頭,一個個挑山工依舊是彩霞中耀眼的光。我坐在飛來石旁,品著霞光,細思之。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誠不欺人也!
游記黃山題目(通用17篇)篇十五
黃山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被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黃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于世。
今年暑假我和妹妹兩家人來到黃山,一睹黃山的風采,那里的風景果然名不虛傳!那天一早,經過5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終于來到了舉世聞名的黃山。
我們先游覽了黃山腳下的一個景點——翡翠谷。這是一個烈日當空的下午。我們跟著導游走進了這個幽幽的山谷,順著山間小道向前走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細長的小溪,各色的雨花石沉睡在溪底,美不勝收。水淺的地方人們有的坐在大塊石頭上踩水,有的俯下身子把水輕輕地向手臂、臉上潑洗,還有的挽起褲腿踏入冰涼的水中。我飛快地跑向溪邊,將雙手伸進水里。啊!真難以相信,這水冰得離奇,一股清涼感覺順著我的手臂溢滿全身。翡翠谷游覽結束后,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休息一晚后,我們坐景區公交車,到達云谷索道口,乘索道上升八百余米,大家有說有笑,不知不覺就到了玉屏樓站。玉屏樓,古稱“文殊院”,左連天都峰,右接蓮花峰。古時有“不到文殊院,不見黃山面”的美稱。玉屏樓前面有一棵聞名中外的迎客松,迎客松在玉屏樓左側,它生長在懸崖峭壁中,高10米,樹齡至少已有800年,一側枝椏伸出,猶如人伸出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態優美,是黃山的標志性景觀。
說到黃山的松樹不得不提到始信峰。有一句話說得好:不到始信峰,不見黃山松。始信峰是黃山著名的山峰之一,以奇松而著稱,這里云集了黃山十大名松,有探海松、接引松、臥龍松、鳳尾松……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連理松和龍爪松。連理松一根兩干,一左一右,嬌健多姿,仿佛是一對孿生兄弟似的。而龍爪松則是根系發達,盤在地面上,如龍爪一般,形態十分奇特。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不知不覺三天的旅行結束了,我們離開了黃山。雖然我們沒有看到云海,但是我們還是被黃山的美景所震撼。多年以后,我會帶著對黃山的回憶,帶著對黃山的期待,故地重游。
游記黃山題目(通用17篇)篇十六
星星在黑夜中眨眼睛,月亮當空照著。真可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呀!凌晨四點,我們出發去光明頂。睡意朦朧,我們打著手電,撐著登山杖,爬著望不到頭的階梯。黃山的夜是寒冷的,凝結在松樹葉尖上的露水反射著光芒。
嘴里冒出的熱氣(雖然這是夏天)徐徐上升,我們硬是挺上了光明頂的煉丹峰。山上早已站滿了人,他們翹首東方,顯然是看日出。我們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不一會兒,天明了,太陽慢慢慢出來了,發出刺眼的光芒。
天公作美,不僅讓我們看到了日出,也趕走了昨天的大霧。陽光曬在身上,覺得暖暖的。
云海盤在遠處的山上,松樹附在陡峭的石壁上,遠遠望去,好個蓬萊仙境!
我們攀上鰲魚峰,穿過一線天,來到了百步云梯。遠看很險,近看又是一種不同的感覺。我們喘著粗氣,撐著拐杖,扶著石壁,咬著牙,顫著腳,登上了百步云梯。的確,百步云梯又窄又險,又高又直,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果真是云梯呀!
今天可真是領略到了黃山的奇。一塊石頭,從這兒看像孔雀,從那兒看像觀音,我想,在哪兒能看到黃山真面目呢?恐是“不識黃山真面目,即使身在此山中”吧!
看,這是“鯉魚躍龍門”,那是“犀牛望月”……不知有多少名目。過了一會兒,到了迎客松,它枝繁葉茂,綠色的葉子充滿活力。它伸出長長的手臂,熱烈歡迎我們的到來。
游記黃山題目(通用17篇)篇十七
黃山是一個中外聞名的好地方,那里的風景美不勝收,它還有“四絕”:奇松、怪石、云海和溫泉。
先坐索道上山,再向上走幾級臺階,就能欣賞到美麗的風景了。
黃山的奇松很多。有迎客松、黑虎松、仙鶴松、孔雀松等等,我們來說一說黑虎松和仙鶴松吧!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仙人遠遠看到一只黑虎威風凜凜地趴在一棵大松樹上。那個仙人趕忙跑過去追,可是那只黑虎卻不見了。仙人仔細地端詳著這棵松樹,發現它長得就像失蹤的黑虎一樣剛勁有力,于是他給這棵松樹取名為“黑虎松”;仙鶴松遠遠望去,真像一只仙鶴在云海中翩翩起舞,仿佛還唱著優美婉轉的歌曲……真美!
黃山的怪石也多。有飛來石、妙筆生花、金龜下蛋、雙僧拜佛、龜兔賽跑、金雞叫天門等等,再來說一說金龜下蛋和金雞叫天門吧!金龜下蛋遠遠望去,好像一只巨大的金龜懶洋洋地趴在山上,旁邊還有一個圓溜溜的石頭,真像它下的蛋。它仿佛在炫耀著:“我下了個蛋,很厲害吧?”;金雞叫天門遠遠望去,真像一只雄赳赳的大公雞仰著頭站在山上,對著天空大聲地啼叫。真神奇!
黃山的云海很漂亮,有時像仙女身上的輕紗,虛無縹緲,在山谷里,在山峰間穿梭著;有時又像翻滾的海浪一樣洶涌澎湃,壯觀極了!
黃山還有溫泉。玩累了,走下山,泡一泡溫泉,消除一天的疲勞。真是太愜意了!
這就是美麗的黃山。歡迎大家去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