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需要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求,以及教學目標和內容。幼兒園教案范文的豐富多樣性,為您展示不同主題和內容的設計思路。
端午節安全幼兒園教案范文(13篇)篇一
1、初步認識最基本的交通標志和交通設施,了解與自己生活有關的交通安全常識。
2、培養自立、自衛的安全保護意識。遵守交通規則。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觀察、動腦、動手及生活實踐能力。
1、確立自立、自衛的安全保護意識。
2、能認識有關的交通標志、交通設施。
3、人行道與人行橫道的區別。
1、紅黃綠號牌一套。
2、教學課件。
3、布置場景材料:紅綠燈號牌、交通標志頭飾等。
4、學習星(紅色)、安全星(黃色)。
(一)創設情景。
1、看錄像《籃球女孩》。
3、小結后開始新課《平安回家》。出示課題:遵守交通規則。
(二)看動畫。
《學會走路》(出示課件)。
剛才你聽到和看到了有關交通安全的哪些內容呢?細心、愛觀察的小朋友肯定發現了在我們放學回家的道路兩旁常有豎著的提醒大家注意的交通牌子,知道它們叫什么嗎?(交通標志)。對,為了保證交通安全,我們除了要知道一些簡單的交通安全知識外,我們還得認識一些常見的交通標志,才能安全行走。
(三)認識交通安全標志。
1、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標志小客人到我們班,小朋友想認識它嗎?
2、生戴紅綠燈頭飾上臺,自我介紹:我是紅綠燈,十字路口總指揮,考考小朋友,看到我要怎樣做?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你們回答得真好,想和我做朋友嗎?我們一起做個游戲成為好朋友吧!我說紅燈,大家回答停,做立正動作,綠燈行,做跑步動作,黃燈等一等,叉腰站好。
3、扮演紅綠燈小朋友:我們大家成了好朋友,下面我還想介紹幾位我們家族里的好朋友讓大家認識,這幾位朋友大家平時應該見過面,可是你了解它嗎?(出示路牌、禁止通行等標志。)提問你在哪里見過它?它的任務是什么?小朋友對我們標志家族的。了解還真不少!我們永遠都是好朋友!
4、看樣子,小朋友們和交通標志做了好朋友,在道路上行走就要聽好朋友的勸告,注意安全,能做到嗎?(能)那我們就通過下一個游戲檢查一下小朋友會不會過馬路了。(講規則,小組討論扮演角色,做游戲)。
(四)游戲。
1、設置過馬路場景,學生體驗。
2、學生分為行人、小學生過馬路,然后回到座位。
3、小結:我們班的小朋友們真聰明,不但學會了認識交通標志,還會按規定行走,安全回家。
端午節安全幼兒園教案范文(13篇)篇二
1、知道安全乘車的道理。
2、掌握乘車一些必要的自我保護的方法。
3、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4、初步了解乘車的小常識。
安全掛圖、公共汽車圖片。
一、出示汽車圖片,談話引出內容。
你坐過汽車嗎?坐車時應注意什么?
二、出示掛圖。
引導幼兒逐幅觀察圖片并加以討論,重點了解乘車時應注意的事項。
三、總結,教育幼兒乘車應注意安全。
問:那么,在乘車時,怎樣做才是安全的?
1、引導幼兒根據畫面講出正確的做法。
2、教師總結:如乘車下車都應該排隊,不把頭、手,伸出車窗,不在車上亂跑動、不吃帶棍狀的食物等。
端午節安全幼兒園教案范文(13篇)篇三
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氣氛,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節日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幫助幼兒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認知方面)
讓幼兒學會完整講述生活經驗,發展語言講述連續性(技能方面)
視頻(屈原的故事,端午節的來歷)
各種形狀的粽子(長的,棱角的`,扁的)
一、導入播放視頻
1、問題導入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
幼:端午節······師:那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我們都要做什么事情來慶祝呢?
幼:屈原
二、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1、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家吃過粽子嗎?粽子長什么樣呀?
2、師:好了,現在老師再請小朋友們告訴你身邊的小朋友,你吃過的粽子都是什么餡兒的,是甜的?咸的?還是辣的?(幼兒與鄰座伙伴結成對子,輪流講述)
三、引進新的講述經驗運用句型
教師示范:比如說,今天我在家不僅疊了自己的被子,還打掃了地板,媽媽夸我是個好孩子。
教師引導幼兒大膽發言,運用句型講述平時生活經驗重點指導:幼兒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活動評析此次活動通過濃厚的端午節節日氣氛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感受到濃重的節日氣氛和民族情感,從而引出句型讓幼兒在不斷理解認知的過程中運用此句型進行語言講述,幫助幼兒學會完整的講述。
端午節安全幼兒園教案范文(13篇)篇四
教學目標:端午節就要到了,而假期間的安全問題更是我們關注的大問題,對本班全體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希望各位同學能夠度過一個安全、文明、快樂的端午佳節。
教學過程:
為了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學校安排端午節放假。
同時,為了增強同學們假期的安全防范意識,讓大家過個平安、健康、愉快的端午節,結合我們學校的'情況,學校對大家提幾點要求:
一、要安排好生活和作息時間,生活要有規律,注意休息,勞逸結合。
要安排一定的時間溫習功課,閱讀一些有益的書籍,收集整理和文章,不長時間觀看電視,不玩電腦游戲;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保持身心健康。
二、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不吸毒,不擺闊氣亂花錢。
不進入“三廳兩室一吧”。
三、交通安全。
1、在馬路上行走,都必須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走路要走人行道,橫穿馬路要看清信號燈,綠燈行,紅燈停,黃燈亮時,不準車輛、行人通行,但已超過停止線的車輛和行人,可以繼續通行。
2、不在馬路上追逐打鬧,不在馬路上輪滑,不追車、扒車、強行攔車。
3、乘坐公交車,一定要在車停穩之后,再上車、下車。
不乘坐無牌、無營運證、超載的車輛。
4、乘坐出租車前排座位,要系好安全帶。
車輛行駛中,不要將頭、手、身體伸出窗外。
四、防火安全。
1、不將火柴、打火機當作玩具,也不燒東西玩。
2、點蚊香時,注意不要靠近窗簾、蚊帳、床單等可燃物,以免夜晚風吹動時,使這些可燃物飄到蚊香火頭上。
3、家用電器必須在家長的指導下正確使用。
低年級學生禁止單獨使用這些電器,不超負荷用電,不亂接電線,不亂動插座、電器開關。
4不隨便接觸電源和帶電電器;不私自接電源,使用電爐;燒柴火、使用煤氣爐時,要及時熄火、關好煤氣罐或天燃氣,注意防火、防爆。
5、常見的滅火方法:用水滅火;用東西蓋住滅火;。
6、用沙滅火。
遇到不可控制的火勢要及時逃生和報警。
五、不要下水游泳;。
六、由于已經處于夏季,假期間經常有雷雨、暴雨,同學們不要在雷雨時躲避于樹下、電線桿下或其他容易引發雷電擊傷的地方。
要注意行走安全,不抄近道,不走水庫邊、池塘邊、壕溝邊的泥濘小道,防止摔倒掉入路溝、池塘等事故發生。
雷電暴雨、大風來臨時,不要外出。
七、夏季天氣熱,要防止中暑;。
要注意飲食衛生,不買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衛生許可的“三無”產品,不吃過期和霉爛變質的食物。
粽子是端午節必吃的食品,近年來粽子的品種,質量,口味都提到了改善,但同學在食用的時候也不要過量,不要給自己的腸胃增加負擔,以致影響自己的健康。
同學們,我們需要一個健康的身心,所以就要求我們過一種有節制、有秩序的生活。
希望同學們快樂成長,健康成長。
祝大家過一個健康,安全,愉快的端午節!謝謝大家!
端午節安全幼兒園教案范文(13篇)篇五
為了讓孩子在端午節假期中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在假期來臨前夕,漢王鎮中心幼兒園開展了“端午節”假期各方面的安全教育活動。
各班老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兒歌、故事、視頻等形式進行可以下方面的教育:
1、天氣炎熱禁止幼兒單獨到河邊、井邊玩耍;
3、放假在家注意不要讓幼兒隨便觸碰插頭、插座等危險物品;
4、出去游玩時要注意幼兒安全,過馬路要帶好幼兒,不能讓孩子單獨過馬路,需家長陪同。
各班級還在家園聯系欄上對假期孩子應該注意的事項,讓每一位幼兒度過一個健康、安全、愉快、有意義的假期是我們的責任,這些細節工作的開展,有利的增強了幼兒的安全防范意識,逐步提高了幼兒自我保護的技能,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發展。
端午節安全幼兒園教案范文(13篇)篇六
1、初步了解水災發生時自救方法,提高保護自己的能力。
2、有環保意識,樂意為周圍的綠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掌握自救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導入主題。
1、“小朋友想想如果我們這兒連續幾天都下雨,感覺會是怎樣呢?有哪些不方便呢?”
“如果大雨連續不停的下,將會發生什么?”(幼兒交流)。
2、看圖片,了解水災的危害性。
“連續下大雨會發生什么事情?洪水會給人們帶來了哪些災難?”(教師和幼兒共同邊看圖片邊交流)。
二、交流感受和逃生方法。
“看到這樣的災情你是怎樣想的?”
“洪水來了,我們可以怎樣逃生自救?”(發求救信號、抱住樹木、爬上屋頂)。
3、了解洪水發生的原因。
三、教師總結:
1、告訴小朋友如果遇上水災不要慌,要抱住樹木,爬上屋頂,學會發求救信號。
端午節安全幼兒園教案范文(13篇)篇七
1、了解家鄉龍舟的特點。
2、知道龍舟競渡是一項集體性的活動。通過游戲感受賽龍舟時的激烈氣氛,體會團隊合作精神。
3、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4、參與節日游戲。
龍舟、競賽中的龍舟競渡、普通的船的圖片:鼓,紙棍若干。
一、出示競賽中的龍舟競渡圖片,引導幼兒了解這項活動。
1、圖上的人們正在開展什么活動?他們劃的船與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2、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圖上的人正在開展龍船競渡比賽,龍船競渡的船是一條龍的形狀,我們平時見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
二、通過圖片讓幼兒了解龍舟競渡的故事。
教師講述故事《龍舟競渡的傳說》。
現在你們知道龍舟是怎樣演變而來的嗎?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內容討論回答。
三、通過龍舟的圖片引導幼兒了解龍舟的特征。
2、請幼兒觀察圖片并回答。
龍舟上有龍頭、龍身、龍尾、槳、舵。龍身上會畫有龍鱗,龍舟一般中間寬、兩頭窄,都有一個長長的龍頸,龍頭裝在長長的龍頸上,龍頭和龍尾向上稍稍翹起,好像一只野鴨浮游在水面上,有時龍舟上還會插一面小紅旗。
3、你知道江西的龍舟在哪里嗎?引導幼兒了解上饒的龍舟是江西的龍舟。
四、了解龍舟競渡是需要大家合作的集體性活動。
2、幼兒觀察、思考、討論后說出自己的想法。
龍舟上一般最少要有17人,一個人沒辦法劃龍舟,它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進行的比賽。人們在劃龍舟時分工合作,一人當舵手,一人敲鼓助威,其他的都是橈手,隨著鼓聲有節奏地前后用力劃,步調一致,這樣龍舟就可以飛快地前進了。
五、通過游戲感受劃龍舟時的合作精神。
1、今天我們也來學習大人們劃龍舟吧!現在我們來分組玩這個游戲,我做鼓手為大家助威,你們做撓手,跟著我的鼓聲一起從前向后劃漿。大家動作要到致哦!不然龍舟就不能快速向前劃動了。
2、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坐在自己小椅子上,跟著老師的節奏嘗試劃龍舟,體驗團隊合作的快樂。
3、,剛才我們在劃龍舟的游戲時,你感覺怎樣才能大家的槳都是一個方向不會碰撞呢?
在玩這個游戲時,我們一定要聽同一個鼓聲,從一個方向開始劃槳,大家的速度、動作都要一致,這樣才能合作完成劃龍舟。所以你們看到的劃龍舟速度很快,都是在家合作得非常好,非常齊心的,才這么出色。
引導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說說龍舟的故事,和爸爸媽媽一起進行劃龍舟游戲
端午節安全幼兒園教案范文(13篇)篇八
1、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目之一。
2、體驗中國民間節目的韻味。
3、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4、樂于參與體育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1、幼兒已經初步了解中國農歷記年的方法。
4、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鞏固對端午節的了解。
屈原這個人物對于幼兒來說不熟悉,更不了解這個人物,所以我結合掛圖故事引導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從而使幼兒產生對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課堂效果來看,幼兒對于古代的國與國的概念不是很清楚,聽的有點含糊。但是對故事的大致思想還是有一定的感受。幼兒都知道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整堂活動中幼兒還是比較投入的。在屈原這個人物介紹這一方面還是需要再加強改進。讓幼兒更容易接受并學習。
文檔為doc格式。
端午節安全幼兒園教案范文(13篇)篇九
活動設計意圖: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了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初步了解節日的習俗、了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來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分享粽子,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
活動準備:
故事《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的習俗》 請家長給孩子帶粽子、鴨蛋、香囊等。
活動過程: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節。 “今天是什么節日?”幼兒和同伴交流。
請個別幼兒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的時間。 師生共同小結:端午節是中國農歷的五月初五。
2、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習慣。
“端午節是怎么來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它的傳說?”幼兒相互交流。 組織幼兒欣賞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為什么進行這樣的活動?”幼兒分組交流。 請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佩香囊等。
3、幼兒交流吃粽子的經驗。
“你們吃過或者見過哪些粽子?”幼兒和同伴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餡。
4、幼兒互相分享端午食物。
“小朋友們吃過粽子嗎?”“咱們一起來分享吧。”
讓孩子學會分享,感受分享帶來的快樂,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5、五彩線分享活動。
端午節給孩子們戴五彩線和香囊,感受節日氣氛。
活動結束:
一起觀看端午節的來由的故事。范文四:中二班端午節活動方案
中二班端午節活動方案
活動背景:
夏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
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端午節同時是一個可以和親友團聚一起度過的節日,端午節也可以舉行許多活動,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節日。今天我們就來過一個特別的有意義的端午節。
活動主題:“小小中國娃 濃濃端午情“ 活動日期:6月6日(農歷五月初五) 活動地點:操場 教室 活動目的:
1、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了解中國的
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
2、增進幼兒對祖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了解中國傳統文
化的習俗,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
活動準備:1.廢舊花紙 、 剪刀 、 膠棒 、鴨蛋等 。
2.香囊 , 端午節由來的資料等
活動內容和安排:
1.全園集體活動:
(1)、端午詩歌比賽 (2)、觀看幼兒歌舞表演 (3)、佩戴香囊
2. 幼兒回教室活動
(1)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端午節) (2)那么,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節各地的風俗習慣視頻
3.“畫彩蛋,迎端午”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端午節”是我國極富民族色彩的傳統節日,素來有吃粽子、吃雞蛋、掛香袋等風俗,在節日來臨之際,我們班組織幼兒開展了“貼彩蛋,迎端午”活動。
4. 吃粽子
吃粽子的由來――因屈原投江,民眾怕屈原的尸體被魚、蝦吃掉,所以用竹筒裝好米食投入江中,后來演變成用竹籜、竹葉包好投入江里喂魚、蝦。
5.活動結束
xx中二班范文五:中一班端午節活動方案
一、 活動宗旨:有良好的語言教育,激發其參與意識, 鍛煉膽量,為孩子提供一個發揮特長,展示天性的舞臺。把真、善、美以及愛的種子,通過祖國的語言文字撒播在孩子們的心田,使他們能在優美、有趣的語言陶冶中自主發展,健康成長!賦予孩子展示的舞臺。
二、參加對象:
三、比賽形式:以個人方式參與朗誦
四、活動目的:
1、通過端午節詩歌朗誦來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
2、了解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
3、能大方自然的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朗誦有關端午的詩歌。
五、活動過程:
1、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1)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端午節)
2)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
2、了解端午習俗:
吃粽子、賽龍舟等。端午節賽龍舟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國際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于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汨羅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粽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3、詩歌朗誦比賽
1)集體復習所學有關端午的詩歌《端午》 [唐] 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幼兒個人進行詩歌朗誦比賽。
3)評選出5名誦讀之星。
4、活動結束
附活動資料:
屈原投江
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尸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競相劃船(賽龍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體。
伍子胥的忌日
傳說伍子胥助吳伐楚后,吳王闔閭逝世,皇子夫差繼位,伐越大勝,越王勾踐請和,伍子胥主戰,夫差不聽,卻聽信奸臣言,賜伍子胥自殺,并于于五月五日將尸體投入江中,此后人們于端午節紀祀伍子胥。
端午節安全幼兒園教案范文(13篇)篇十
教師出示幼兒用書中劃龍舟的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出示圖片:小朋友,你們知道圖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嗎?什么節日人們會舉行劃龍舟比賽呢?(引導幼兒知道是端午節。)二、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
1、教師: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
2、教師請幼兒說一說。
3、教師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4、教師:端午節為什么要劃龍舟呢?教師講述劃龍舟的來歷。
5、教師:你們知道端午節初了吃粽子、劃龍舟之外,還有什么風格習慣嗎?教師展示艾草圖片,讓幼兒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2、他為什么要跳江自殺呢?
3、人們為什么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劃龍舟呢?
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們國家古代的`一位偉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愛國主義詩人,一心為國家大事擔憂,眼看著國家就要面臨災難卻無法挽救,于是整天憂心忡忡,不久,這位懷才不遇的詩人就跳江自殺了!但是他的尸體一直都沒有找到!他自殺的時候剛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們就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在端午節要賽龍舟、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趕跑河里的魚蝦,怕他們吃掉屈原的尸體,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飽魚蝦,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體!由此可見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與愛戴的人啊四、請幼兒說說自己過端午節的經歷。
教師:馬上就是端午節了,我們家里都已將開始包粽子了,你們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準備呢?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要包粽子和包子。包粽子要用粽葉和糯米,根據個人的口味,人們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豬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紅棗,做成甜粽子!
端午節安全幼兒園教案范文(13篇)篇十一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了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初步了解節日的習俗、了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我們商討設計了本次活動。
1、來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嘗試包粽子,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
3、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幼兒用書《快樂的端午節》、故事磁帶《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邀請會包粽子的家長志愿者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葉、大米、紅豆沙、蛋黃、線、剪刀等。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節。
"今天是什么節日?"幼兒和同伴交流。
請個別幼兒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的時間。
師生共同小結:端午節是中國農歷的五月初五。
2、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習慣。
"端午節是怎么來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它的傳說?"幼兒相互交流。
組織幼兒欣賞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為什么進行這樣的活動?"幼兒分組交流。
請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佩香囊等。
3、幼兒交流吃粽子的經驗。
"你們吃過或者見過哪些粽子?"幼兒和同伴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餡。
4、幼兒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們包過粽子嗎?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們請來了會包粽子的家長,我們一起學習粽子吧!"幼兒分組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導幼兒為家長志愿者拿、放材料,邊看邊交流。
"包粽子的順序是什么?包粽子時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過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兒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在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中,孩子們在濃濃的節日氣氛里學習了包粽子,既鍛煉和發展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又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獲益匪淺。
端午節安全幼兒園教案范文(13篇)篇十二
1、初步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過節日中的習俗。
2、培養幼兒對民族文化感興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兒嘗試包粽子。
4、通過參加端午節環境創設,感受參與端午節慶祝活動的樂趣。
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過節日中的習俗。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動前請幼兒收集有關端午節的資料。
3、請部分爺爺奶奶參與活動。
(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到爺爺奶奶家過節。
1、請爺爺給小朋友講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2、小朋友自由和爺爺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端午節的資料。
進一步了解端午節時人們進行的一些活動: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艾枝、灑黃酒、掛香囊等。
3、幼兒和爺爺奶奶們一起進行過端午活動。
(1)、我給奶奶學包粽子。
請奶奶向小朋友介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兒嘗試包粽子。
(2)、做龍舟、劃龍舟。
和爺爺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龍舟進行龍舟大賽,請幼兒四五人一組,套上龍舟,進行劃龍舟比賽活動,先取到紅綢一組為勝。旁邊請幾位幼兒為他們搖旗吶喊。
(3)、做香囊活動。
請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縫成校口袋,放進香料和少許艾草,合上袋子,幼兒學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節日的氣氛。
(5)和爺爺奶奶再見。
幼兒園中班端午節手工粽子教案二
1、理解故事,體驗故事角色,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學習看圖創編簡單的故事。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粽子,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師小結:原來,粽子里可以包許多好吃的東西,包的東西不一樣,吃出來的味道也不一樣。
1、故事前大半段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關于粽子的有趣故事,你們想聽嗎?
幼兒完整欣賞ppt配音故事。
提問,體驗角色:
(1)故事里有誰?
(2)(出示老奶奶)老奶奶有一個什么大本領?(會講許多故事)
(3)老奶奶不能講故事了,她想了個什么辦法?
(4)誰先來吃了老奶奶包的故事粽子?
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有了故事,可它卻說不出來,它怎么叫的?小松鼠著急嗎?
(幼兒角色體驗,引發編故事的愿望)
(5)后來,又來了誰?
小狐貍吃了粽子,肚子里有了故事,可它卻說不出來,它怎么叫的?小狐貍著急嗎?
(角色體驗)
2、完整欣賞故事
師:小動物們吃了奶奶的粽子,卻不能講故事,你們能幫小動物想個好辦法嗎?
(幼兒自由想象述說)
師:我們來聽聽,小動物們想的辦法是不是跟你們想的一樣呢?
(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師:你們想不想像故事里的小姑娘一樣,吃了粽子會講許多的故事?
1、幼兒分組或個別看圖創編故事。
2、幼兒分享故事。
端午節安全幼兒園教案范文(13篇)篇十三
1.理解歌曲內容,唱準附點音符和延長音,感受歌曲歡快、優美的特點。
2.采用輪唱、齊唱的方式,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感受同伴間合作演唱的`樂趣,激發對屈原的崇敬之情。
1.活動前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習俗。
2.教學課件。
1.播放教學課件,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提問:圖片是有什么?這是哪個節日的習俗?
2.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詞內容。
(2)結合教學課件,再次欣賞歌曲,理解歌詞內容。
提問:歌曲里都唱了什么?誰能用歌曲里的語言說一說?
3.指導幼兒分段學唱歌曲,理解歌詞表達的情緒。
(1)引導幼兒學唱歌曲第1段,感受阿媽、阿爸慶祝端午節為家人忙碌的快樂景象。
(2)引導幼兒學唱歌曲第2段,感受阿哥、阿姐參加端午節民俗活動的熱鬧景象,以及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思念、崇敬之情。
(3)鼓勵幼兒嘗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提醒幼兒唱準附點音符和延長音。
4.引導幼兒采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激發幼兒對屈原的崇敬之情。
(1)組織幼兒采用輪唱、齊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討論:人們為什么要紀念屈大夫?激發幼兒對屈原的崇敬之情,并鼓勵幼兒向屈大夫一樣熱愛祖國,從小學好本領,長大為祖國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