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班教育筆記 小班教育筆記《不推椅子》篇一
我在一幼兒園小班實習了一個多月,在此期間,發現我班有一四歲幼兒李廷行為與其他幼兒有所不同,他沒有朋友,常常脫離班級一個人活動。最明顯的是他極其好動,上課從不會集中精神,最多兩三分鐘注意力就會轉移,容易受身邊的事物所影響,窗外的腳步聲就能轉移他的注意力,而且好奇心強,自控能力差,并常伴有某種習慣性小動作,如咬指甲、吸手指、摳鼻子等,做什么事大都半途而廢,有頭無尾。而且他從來沒有守紀律的概念。還有點口吃,與老師小朋友語言交流有障礙。
我向原任老師詢問過他家庭的情況,他爸爸與媽媽是不同省份的結合,爸爸是來自外省,現任中學語文教師,媽媽是本省,現做美容推銷工作,平時工作忙,對兒子的教育很少。
發現該幼兒行為有異常以后,我懷疑他是否有多動癥,為了證實我的想法,我開始對他的行為進行觀察。在兩周的觀察后,我發現有如下一些明顯性的行為:
在上分享閱讀課時,小朋友都積極舉手回答問題,而他則從不舉手,并且老是站起來,咬著手指頭,一下又望望黑板,一下又望望其他小朋友,或是望著地板,神情游離不定,又像關注某個東西,又似在沉思,但他什么也沒做,也不說一句話。其他小朋友在朗讀時他并沒有讀,而且常常被外面其他事物所吸引,動作很不優雅,喜歡把一只腿搭在旁邊小朋友的椅子上,一下又去與旁邊的小朋友嬉戲,或是下位打擾其他小朋友,當老師指了一下他的頭以后他才停止嬉戲,但眼神還是沒有關注老師和黑板。他上課時的常見動作是用兩只手撐著腿往前看。
做操時手腳都在不停的動,但沒有按照課間操的要求做,完全是他自己在自由的手舞足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且他總是顯得走不穩站不穩,搖搖晃晃的,也容易被其他東西吸引,天上飛來幾架飛機,他就一直望著飛機,不再做操,老師提醒他也完全沒有反應。其他小朋友雖然也被飛機吸引但是很明顯的可以看出沒有他那樣分散精力。
課間操做完,他總是顯得格格不入,不合群,其他小朋友都回活動室去了,他還癡癡的站在那里,我提醒他也不走,后來還是我拉回去的。
吃飯比較快,但是喜歡做些小動作,例如用勺子靠近右邊小女孩的頭發,習慣性地到處望來望去,飯粒經常掉到桌子上、衣服上、地上,想喝水了就叫著要喝水,沒有得到水就自己跑開了去倒了一杯水。
他還是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做游戲,但是常常注意力不集中,一下就到處望望,打擾其他的小朋友。在玩玩具時,他總是喜歡一個人在窗前把玩具擺上去,這是不允許的,其他小朋友都是安靜的靠墻坐著玩。每次收玩具時他從不會主動交過來,而且老師叫了很多次他就是不肯交,后來不想玩了他就隨便亂放個地方跑了。
他睡覺有個習慣,每次都要脫掉襪子,還喜歡玩襪子,老師怎么一再強調想糾正都沒有辦法,最后也就不管他了。他每次開始睡覺的時候都睡不著,老是在床上翻來覆去,亂踢亂動,老師怎么說都沒用。要起床的時候他總是起不來,躺在床上誰都叫不動。午睡起來別的小朋友都去吃點心了他還在床上,大多時候他都是最后一個吃點心,而且總是懶洋洋的。
有天下午,我們進行了幾個活動后,老師突然發現李廷不見了,這時老師們都急了,都到處去找,找了很久,最后在活動場的存放玩具的小房子里找到了,原來他一個人在那里玩玩具。后來我們才知道,午睡他是最后一個起床的,等我們都不在意的時候,他點心也沒有吃就一個人跑下去了。那次把老師們都急壞了,我們找他說的時候,他好象也是那種無所謂的樣子,根本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通過這些觀察記錄,我們能否判定李廷就是有多動癥呢?這對我們來說實在是很難確定,因為這還需要通過心理測試、醫院診斷等,而因為我們受到多方面條件的限制就只通過查資料了解多動癥的基本癥狀及從單方面的觀察來判斷。
通過查找相關資料,我了解到兒童多動癥是指兒童注意障礙和注意障礙伴有多動的一種病態行為。又稱為輕度腦功能失調(簡稱mbd)、注意缺損(簡稱add)、兒童行為問題等。對于多動癥的界定范圍是指大腦無明顯病變,智能正常,但有自控力差、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的兒童。一般說來,孩子喜愛活動是生理上的特點,他們進行或參與的活動總是有動機、有目的的,因而是可以自我克制的。"多動癥"患者不但多動,而且他們的"動"往往是在注意力分散的情況下出現的,很難自我克制,這就超出了正常的生理范圍,成為一種病態了。1991年美國報道患多動癥兒童占學齡兒童的3%一一5%,我國約占3%,男孩和女孩的比例是5:1。如果對這些兒童沒有及時的治療還會影響到他們的學業、心理健康和品行等一系列問題。
從以上觀察我們可以發現該幼兒具有以下特點:
1、注意力不集中,分心。對任何事物都有注意力集中的困難,即使是對最感興趣的事。不僅上課不能注意聽講,做小動作,擾亂別人,即使是在看比較喜歡的動畫片時也不能聚精會神。所以有一定程度的注意障礙,這是多動癥的主要表現之一。
2、小動作多,為手腳不停,讓其安靜下來難度較大。在多動癥兒童中其中95%的就有此類表現。
3、情緒不穩定,自我控制能力差。舉止行為缺乏思考和判斷。意識不到到處亂跑的危險性。
4、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學習困難,還有語言障礙—-口吃,講話少。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基本可以斷定該幼兒患有多動癥。
小班教育筆記 小班教育筆記《不推椅子》篇二
春暖花開時節,出游成了家長與孩子享受生活的首選方式。走出家門走進大自然,不僅可以拓寬孩子的見識,豐富孩子的經驗,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更能增進親子感情。
可是,出行難免舟車勞頓,車上的時間讓孩子覺得無趣,令家長傷透腦筋。顯然,車上不宜看書,更不宜蹦蹦跳跳做游戲。為了緩解孩子路途中出現的煩躁情緒,很多家長依靠各種電子產品幫助孩子度過長長短短的車行時光。大家都知道,行車途中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體健康無益。那么,怎樣讓孩子的車行時光快樂有益,讓出游一路歡聲笑語呢?不妨來玩玩口語游戲吧。
一、詞語數字反著說隨著車行前進,路上風景一路變換,稍縱即逝,孩子對很多景色或事物過眼即忘,錯過很多感知機會。這時,家長不妨和孩子一起看窗外風景,說出自己所見事物的名稱,互動進行“詞語反著說”的游戲。如,看見青山,孩子說“青山”,媽媽說“山青”;看見“火車”,孩子說“火車”,媽媽說“車火”;孩子說“陽光燦爛”,媽媽說“爛燦光陽”……孩子年齡小,可以試著將簡單的`兩字詞語倒著說,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反著說的詞語字數可以逐漸增加;到了大班,可以用四字詞語或者短句。順說反說也可以由媽媽、孩子輪流進行。這樣的游戲,可以促進孩子集中注意力,訓練思維能力,也可以豐富孩子的詞匯積累,感受詞語變化的趣味。
二、車牌車型巧思維車行途中,會前前后后遇見很多同行車輛,引導孩子關注車輛信息,能獲得豐富認知。
認數字。對于年齡小的孩子,關注前行車輛的車牌號,是認識數字的好辦法,且能訓練快速識記的能力。對于年齡大的孩子,也可以嘗試簡單加減法游戲,或者編含有數字的游戲,如將“1368”編成“今天的早飯,爸爸吃了1碗粥、3根油條、6個包子、8顆榛子,爸爸是個大胃王”,嘗試數字與量詞的結合,與生活經驗相結合,增進趣味性。
識省份。車牌上的省份簡稱對于孩子來說是個新事物,引導孩子感知省份簡稱,并簡單豐富對該省份的常識,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如遇見“滬”的車牌,讓孩子說說全家一起游上海時的趣事,增加孩子對這個地區的印象。
賞車型。路上的車輛多,車型也豐富,根據出現在自駕車周圍的車型,可以引導孩子關注車子的牌子、款式、顏色等元素,并進行描述和比喻,還可以進行前后車型的比較,豐富孩子對車型的認知。
三、說說唱唱強語感在車子狹小的空間里,說唱是最為便捷的游戲方式。媽媽可以準備一些有趣的兒歌帶著孩子一起學唱,也可以玩手指游戲,和孩子互動學習。根據車窗外景色的變化,也可以引導孩子嘗試自己編兒歌,說些句式結構相似的短句,模仿熟悉的兒歌模式進行仿編,拓展課堂上的學習。也可以照著某首簡單歌曲的旋律唱歌,仿編歌曲,在說說唱唱中讓孩子感受語言創作的趣味,增進孩子學習的興趣。大班孩子即將進入小學,建立良好的語感對小學學拼音尤為重要,媽媽可以讓孩子念出一首兒歌,將兒歌的每字每句拆成音節帶著孩子一起說。如“太陽當空照”。媽媽就說“t—ai、tai,y—ang、yang, 太陽”,孩子也跟著說,直至完成整首兒歌。說唱的過程無需出現書本讀物,在語言互動中孩子能順利建立字詞發音的語感,為孩子進一步學習拼音做好準備。
四、交通標志保安全外出路上,交通路牌隨處可見。路牌上呈現出關于交通安全的各種知識,這些是豐富孩子交通知識的最佳載體。
識交通。車行時,帶著孩子一起看路牌當導航,解釋每塊路牌表示的意思,感受方向、路程的變化,并時刻提醒開車的家人。如看見“ ”標志,孩子會提醒開車的爸爸:“爸爸要注意,如果我們要直行就不可以在這條道上開哦!”如見到“ ”,孩子能提醒去哪里,該往哪個方向,還有多少距離需要轉向變速等,增強孩子的方向感和交通知識。
促安全。交通路牌中更多的是安全標識,讓孩子參與識標識,正確認知各種安全標識的顏色、形狀及表示的內容涵義,能樹立孩子的安全意識,也能擔任家長的安全監督員,保障家長的出行安全。
爸爸媽媽們,車行一路,口語游戲玩起來,孩子的學習發展絲毫不耽擱,一路歡聲笑語,出游會變得更完美。
小班教育筆記 小班教育筆記《不推椅子》篇三
在一次團體活動后,我就開始了與孩子們閑聊。
我問:“孩子們,你們喜歡教師嗎?”
孩子們說:“喜歡。”
就連平時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都隨聲附和著,我聽了心里很高興,也很激動。
我之后問:“那你們為什么喜歡教師呢”。
各種各樣的回答開始了,有的說:“因為教師很好。”有的說:“因為教師很漂亮,所以我就喜歡你。”因為教師的心很好,所以我就喜歡教師。”“因為教師給我們分點心、分飯,就像媽媽一樣,教師真好。”......
在聽了孩子們的話以后,我的心里好欣慰、好感動。真正的真心付出換來孩子們的真心回報,僅有坐在最前邊的柄諺不說話,我就明白柄諺有話要說,因為每一次他都能語出驚人,每次提出問題時,他的回答都和別人都不一樣,我也明白他在想著什么。
我一聽哈哈大笑,孩子們也因為他的回答與眾不一樣和我一塊哈哈大笑。
在晚上睡覺前我陷入沉思,我在想,孩子們多么天真、可愛,從來沒有一點虛情假意,教師在他們的心中多么完美,多么神圣。只要你真心對待這些孩子們,他們就回真心的愛你,真心付出的愛換回孩子們無私的愛,我覺的這種愛太偉大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的,在孩子的眼中,教師的愛比爸爸媽媽的愛還要深,有的時候看著這些無知孩子的孩子,經常感到自我對他們的“嚴厲”而感到后悔,經過這次談話,我相信我對孩子們的態度會改變的,教師在他們的心中地位太高尚了,我會收起以前的“嚴厲”,投入更多的愛來對待這些無知的孩子,別無原因,因為孩子愛教師勝過愛自我的爸爸媽媽,這種愛僅有我們作為幼兒教師才能體會得到,我應當好好珍惜和享受這種純潔的愛,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將投入更多的愛來對待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們,讓孩子在充滿愛的陽光里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