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七年級音樂教案篇一
1、掌握《伏爾塔瓦河》的主題旋律;簡單聽辨西洋樂器;
2、啟發學生形象思維;了解捷克和伏爾塔瓦河(音樂與相關文化)。
掌握《伏爾塔瓦河》的主題旋律,體會主題旋律中所蘊涵的深厚愛國熱情。
聽辨樂曲中不同樂器的音色。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p>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以歌頌祖國為題材的中國歌曲,同時感受到熱愛祖國是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心聲,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情感,而且用著不同的方式方法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和祝福,那么這節課我們再來欣賞一首同樣是以歌頌祖國為題材的外國交響樂作品,體會一下器樂曲所表達情感、形象的不同特點。
二、新課導入:
上課前問同學們一個問題:知道我國的兩大河流嗎?(集體回答)
生:黃河、長江。
師:對,那么我們把黃河比作什么河呢?
生:母親河。
師:是的,我們把黃河比作我們的母親河。同樣在歐洲有一個叫捷克的國家,他們也有一條美麗的河流,而且捷克人民把這條河流比作是他們民族的搖籃。有誰知道是什么河嗎?
師:(出示課件《伏爾塔瓦河》)
三、講授新課:
師:提問:大家知道這首樂曲是那位作曲家創作的嗎?
生:……
師:出示斯美塔那的畫像及簡介。
1、欣賞主題旋律(摘錄樂曲中的主題旋律)。
請同學們跟隨錄音,看著樂譜哼唱。(展示幻燈片:主題旋律)
2、師生共同看著樂譜哼唱主題旋律。
3、出示準備的樂器長笛,由老師示范,讓學生隨著哼唱主題并感受其樂器的音色。
4、分段聽賞并談論自己的感受。
(在聽賞音樂時,啟發學生的形象思維,將聽音樂時在頭腦中產生的畫面用語言的形式展現出來)
5、介紹每段中的主要樂器,引導學生聽辨樂器音色同時完成課本p18練習。
啟發學生感知在這個作品中典型的音樂形象是以什么樂器表現的?如伏爾塔瓦河的源頭──小溪是以長笛和單簧管等表現的;伏爾塔瓦河的主題旋律是以小提琴為主表現的等。
(1)伏爾塔瓦河的第一源頭(長笛演奏)和第二源頭(單簧管演奏),小溪逐漸地匯成大河(弦樂器加入,大提琴音色明顯出現)。
(2)伏爾塔瓦河主題旋律:小提琴為主,還有管樂、三角鐵等。這是歌頌性的旋律,是作曲家心中對伏爾塔瓦河的贊美,旋律為八六拍子,優美流暢,旋律線為低。
人教版七年級音樂教案篇二
風笛音樂《優雅》。
1、通過鑒賞有代表性的民間音樂,了解風笛、音色特點及演奏方式。
2、通過比較聆聽、演唱等多樣的實踐活動,認識并體會歐洲典型民間音樂的風格特征。
3、通過文化與音樂結合講述的方式,開闊學生視野,感受到歐洲民間音樂文化的豐富多樣性,學會尊重多元文化,對歐洲民間音樂與歐洲藝術音樂的關系進行簡單的探究。
重點:欣賞蘇格蘭民間音樂《優雅》,感受、體驗歐洲民間音樂風格特點。
難點:初步探究歐洲民間音樂與歐洲藝術音樂的關系。
(一)聆聽與分析結合,學生從自我體驗中感受歐洲民間的風格特征,談感受與同學交流體會。
(二)學生自主學習搜集關于歐洲音樂的知識、音樂作品。
一、導入新課
出示圖片,向同學們同時展示蘇格蘭樂手的著裝。并提示學生圖片上還有一種蘇格蘭的特色樂器。
二、歐洲民間音樂
(一)風笛音樂
1、欣賞配有蘇格蘭風光畫面的風笛曲。然后提問問題:樂器的音色有何特點?分小組討論(高亢的、尖銳的);音樂表達了怎樣的。情緒?(奔放熱情,氣勢宏偉)。
2、介紹風笛的構造。
3、分析風笛作品《優雅》:
(1)看譜例,哼唱旋律,同時用手劃拍子,注意弱起小節,提示學生模仿風笛的音色演唱旋律,音樂欣賞完了,問:音樂的線條是怎樣的?(連綿起伏的)。
(2)教師小結:這是一首多聲部的音樂,主題旋律在高聲部,低聲部的持續音作為伴奏,就像連綿不斷的群山。
4、拓展:
繼續欣賞一段音樂,同樣是由風笛演奏的,你能說說它跟蘇格蘭風笛的區別嗎?
(1)欣賞:電影《泰坦尼克號》主題歌《my heart will goon》(由風笛演奏)。愛爾蘭風笛那悠遠寧靜的音色,渲染的是一種什么樣的音樂情緒?
教師小結:浪漫的、深情的,懷念的情緒。
它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
人教版七年級音樂教案篇三
1、通過音樂與畫面的結合,了解影視音樂的特點,體會影視音樂在影片中的作用。
2、了解電影《臥虎藏龍》的故事梗概。
在感受與鑒賞方面,要求學生通過影視音樂的欣賞,了解音樂在影視中的重要作用。
在音樂創造方面,要求學生能根據教材提供的材料參與音樂活動創編和表演,并能在活動中擔任一定的角色,創造性地表現音樂。
多媒體課件。
1、導入。
師:通過前兩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影視音樂的情感表達與內容有緊密聯系的作用,主題音樂有統一影片風格的作用。
請同學們回憶下,影視音樂在影片中的作用。(學生回答,師鼓勵。)
2、場景音樂起烘托劇情、渲染氣氛的作用。
(1)聆聽《穿越竹林》,想象是怎樣一個畫面?
(2)這個場景音樂由人聲吟唱、簫、弦樂器多層次交織所產生的意境,你是否聽到了人聲?(一聽到人聲就說出來。)
(3)考慮:場景音樂起什么作用?(烘托氣氛、增強故事表現了的作用。)
3、總結影視音樂的功能(作用)。(學生總結,師補充。)
(1)突出主題,體現影片的主題思想。
(2)抒情作用,塑造和刻畫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3)描繪作用,烘托畫面情緒和氣氛,加強視覺形象的情緒和節奏。
(4)背景氣氛,為影片的局部或整體創造特定的基調和背景氣氛。
(5)深化主題,推動劇情發展。
(6)概括劇情。
(7)結構統一作用。
4、欣賞電影《臥虎藏龍》主題音樂電影片段,并談感受。
5、再次聆聽歌曲《穿越竹林》,結束本課。
人教版七年級音樂教案篇四
1、通過欣賞《船工號子》,能夠認識勞動號子的特點。
2、通過欣賞,體驗船工號子和勞動歌曲的風格與特點。
3、通過學習勞動號子,使學生了解我國燦爛的民族文化,激發學生熱愛祖國之情。
勞動號子的音樂特點。
《船工號子》的各段體驗和感受,辨別各段的不同音樂特點。
一、導入勞動號子
1、學生活動:四人抬一重物。
先請4位學生抬一重物,這時候學生搬起來不一致。
師:誰有辦法能讓他們抬起重物?這時候學生就會提出,讓一個學生喊口令。師接著喊:“1、2”學生一起叫“加油”搬。請同學說說感受。通過有口令和沒口令兩種方式,目的是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口令的作用。
2、學生感受勞動號子:賽龍舟。
將全班學生分成三組,做劃船姿勢,師當領隊喊口令,同學們劃槳賽龍舟。(通過這樣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讓他們進一步感受號子的特點)
3、討論交流勞動號子的特點。
師:剛才老師和同學們喊得就是號子。通過剛才我們的活動勞動號子有什么特點呢?過渡語不知道怎么連?
a、在集體活動中。
b、一領眾和。
c、節奏與動作的節奏一致。
4、列舉生活中,哪些活動還需要號子?
在打夯、伐木、采石等勞動中使用的工程號子;在裝卸、挑擔、推車等勞動中使用的搬運號子;在打麥、舂米、車水等勞動中使用的農事號子;在水運、打漁、船務等勞動中使用的船漁號子……
二、欣賞《船工號子》
1、出示圖片,介紹船工背景。
師:來,我們一起看一組圖片,你知道這些人是做什么的嗎?(船工)。這些船工世代生活在我國四川省川江岸邊。在這段航道上布滿了艱險,密布著險灘、暗礁、石林等,水流湍急。千百年來,在這航道上柏木船就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而木船的動力可不是機械的,你們猜木船靠什么動力前行的?江上木船的動力來自我們船工的身體。川江船工順水推橈,逆水拉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川江上闖蕩。
2、你對船工勞動時的哪個姿勢印象最深刻。你能模仿嗎?
3、初聽。
a、請同學們豎起耳朵來聆聽這驚天動地的船工號子,請你說說你的聽后感。
b、介紹歌曲的勞動塊景:平水、見灘、上灘、險灘、下灘(出示視頻或圖片)。
師:剛才我們已經知道在這段航道上布滿了艱險,密布著險灘、暗礁、石林等,水流湍急。船只在運行當中往往會出現平水、見灘、上灘、險灘、下灘等勞動過程。船上的號工是一船之主,船行船停,闖灘斗水,該快該慢,眾船工都聽專門的號工。號工根據江河的水勢水性不同,明灘暗礁對行船存在的危險性,根據勞動節奏,編創出一些不同節奏、不同音調、不同情緒的號子。就是流行于這一帶的一種船工勞動號子,有“平水號子”、“見灘號子”、“上灘號子”、“拚命號子、“下灘號子”聯綴而成。
4、欣賞“上灘號子”,說說船工們是怎么樣上灘的?然后模仿。
師:前面就是明灘暗礁,驚濤駭浪,船工們卻不畏懼,做好準備迎刃而上,我們來聽聽船工是怎樣上灘的?
5、哼唱“下灘”時的旋律。
師:船工們剛剛經歷了一場頑強的搏斗,又唱起了悠揚的歌聲。讓我們也隨著船工們一起唱一起航行吧。
6、介紹《船工號子》
《船工號子》這首歌是常蘇民和陶嘉舟兩位音樂家在吸收了四川民歌《川江船夫號子》的音樂素材和結構特點為影片《旋渦里的歌》而創作的插曲。歌曲通過平水、見灘、上灘、拼命、下灘再現了闖灘奪險的勞動場景。這是第一次在銀幕上展現了川江號子的音樂特點。因此我們欣賞的和真正在川江邊上的號子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7、完整的欣賞《船工號子》。說說你最喜歡哪一片段?
三、小結
昔日里川江上那幾人、幾十人劃船,十幾人乃至上百人合力拉纖,號子聲震撼河谷的場面已經看不見了,甚至連昔日的號工也余下無幾。但是“川江號子”作為一種頗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已經深深地融進了川江流域廣袤的大地中,讓我們愛護它、保護它如同珍惜中華民族的每一項文化遺產。
人教版七年級音樂教案篇五
1、學習歌曲《無錫景》,能用親切柔和的語調把歌曲旋律優美細膩的特點唱出來。
2、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對歌曲的二度創作能力。
3、通過對江南美景的體驗,感悟我們國家豐富的人文內涵,激發學生對自己家鄉的熱愛之情。
1、學生演唱所知道的江蘇民歌
2、學唱歌曲《無錫景》
3、演唱中重難點的解決以及歌曲的特點分析
1、導入欣賞一段音樂。向學生提問。
(1)大家知道老師剛剛吹奏的是什么曲子嗎?
(2)那么這首曲子是哪里的民歌呢?表現了怎樣的特點呢?(生:江蘇民歌。它曲調婉轉曲折、節奏均勻平穩,旋律以級進為主。師:是的,那么除了《茉莉花》,大家還知道哪些江蘇民歌呢?
生:《拔根蘆柴花》、《楊柳青》、《紫竹調》、《無錫景》、《姑蘇風光》、《楊柳青》今天老師帶來的就是一首在江蘇廣泛傳唱的民間歌曲——《無錫景》。
二、引出課題——《無錫景》
師:請同學們在欣賞時思考,這首歌曲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身為無錫人的自豪和欣賞無錫美景時那種喜悅、愉快的心情。)
三、新歌教唱
1、歌曲旋律有什么特點?(出示第一段歌譜)師:大家哼唱一下歌譜,看看這個歌譜有幾個音組成。生:12356.沒有4和7.
師:大家觀察得很仔細。這是我國特有的五聲調式,五聲調式也是中國人的智慧結晶,只用五個音就可以完成一首樂曲,12356分別叫宮商角徵羽,我們這首歌曲的主音是1,所以稱作五聲宮調式。
師:大家有沒有看到歌譜中出現的音樂記號,首先看到有很多的連音記號,我們來試唱一下。
2、這首歌的歌詞有什么特點?師:請同學朗讀這一段歌詞體會一下歌詞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生:有“呀”“么”等襯詞。
師:是的,那么大家知道這些襯詞有什么作用嗎?生:這樣可以表現親切柔和的語調。師:沒錯,歌詞中采用了很多無錫方言,因為這是老百姓自己傳出來的歌曲,所以采用口語化的歌詞,唱起來更加親切。師:大家跟著鋼琴完整的演唱這首歌曲,要注意唱出江南民歌細膩委婉的韻味。
師:同學們,江南的民歌和音樂體現了錦繡江南的風貌,表現了人民豐富的情感,讓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進一步去接近和了解江南的民歌和音樂,領略其中的無窮魅力
人教版七年級音樂教案篇六
本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初中音樂課本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天山之音》。本單元教學內容較多,共安排了三課時進行教學。本課是第一課時,主要學習歌曲《青春舞曲》,這首民歌是由有“西北民歌王”之譽的著名作曲家王洛賓先生,在20世紀40年代從一個維吾爾族高級知識分子口中學得,并加以整理而成。全曲是由五個樂句都是基本相同的節奏,同樣的旋律重復而讓人百唱不厭,只在第三樂句的旋律上稍許變化,就能給人以新鮮感。最末兩小節是樂段的擴充,在稍許變化的旋律中,新疆維吾爾族鄉土味的虛詞襯字渲染,又回到主旋律中去結束全曲。
經過小學六年的音樂學習,初中一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但他們把握音樂的情緒和表現音樂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的加強和提高,尤其對與來自農村中學的學生,特長生極少,大部分孩子表演方面缺乏足夠的自信心和表現力。因此,對學習音樂的興趣不夠濃厚,還缺乏一定的主動性、積極性。想要讓學生很好而又迅速的掌握音樂知識,那必須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有了動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認知目標:
了解新疆民歌的風格特點,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
能力目標:
1、能夠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潑的親情緒演唱《青春舞曲》并背唱。
2、根據歌曲的風格,能夠對歌曲進行藝術加工,創造性的表現歌曲;對變速唱,輪唱有個基本的了解。結合簡單舞蹈動作來表現,加深對歌曲情緒的感受。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歌曲,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知道珍惜光陰。
體會新疆民歌的風格特點。
感受歌曲的音樂表現形式,理解歌曲的歡快情緒。
聽唱聽賞練習
多媒體教學設備、鋼琴
一、激情導入
(播放維吾爾族歌曲《掀起你的蓋頭來》教師舞蹈導入。)
師:在今天的課堂上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小段舞蹈,請同學們認真觀看,然后說出是哪個民族的舞蹈。
生:新疆舞蹈。
師:你們從哪個動作看出來的?。?/p>
生:動脖子等。
師:那你對新疆有哪些了解呢?誰能說一說?
生:自由回答。
師:同學們知道的真多,新疆地處于我國的西北邊陲,那里居住著13個少數民族,包括哈薩克族維吾爾族等等。其中維吾爾族的歌舞最響盛名,那里被稱為歌舞之鄉。
師:今天老師就帶來一首維吾爾族歌曲《青春舞曲》
(二)新課
我們共同欣賞一下這首歌曲。歌曲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感受?
(1)歌曲的情緒、節奏如何?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歌曲的顯著的特點是:全曲的節奏歡快的、活潑的、氣氛熱烈、節奏鮮明、富有動感,適合邊舞邊唱。
(2)適合用什么樣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適合用輕快、跳躍、圓潤的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師:那誰能唱兩句你熟悉的新疆歌曲呢?
生:略。
師:剛才我們唱的這幾首歌曲,他們的共同特點是(生輕快、跳躍、圓潤的`富有彈性的)
師:那你們知道歌曲的作者是誰嗎?
生:略。
師:那就讓我們共同來認識一下這位偉大的西部歌王。(課件展示)
名家簡介——王洛賓
人稱西部歌王,北京人,曾在法國留學學習音樂,為了民族音樂,一生扎根在新疆。他的作品大都吸取了新疆民族的素材,一生整理、創作、收集了七百多首作品。主要作品有:《掀起你的蓋頭來》《在那遙遠的地方》等。他把新疆民歌介紹給了全國,介紹給了全世界,國內外許多歌唱家都非常喜歡演唱他的作品。
師:感謝王洛賓老先生一生不辭辛勞的工作,收集整理了這么多優秀的作品,才能讓我們今天一飽耳福!
(3)接下來我們在欣賞一下這首歌曲,邊聽邊看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
生:略(魚咬尾)接龍式(教師講解)
師:現在我們就來唱一唱歌曲的旋律,感受一下魚咬尾的創作手法。(出示幻燈片)
生:分別唱一唱相同的樂句。
師:同學們表現真不錯。下面我們就隨老師唱一唱這首好聽的歌曲,
教師彈琴范唱歌曲,學生隨琴跟唱。
師:同學們可能注意了歌曲的襯詞部分,不是很上口,下面請同學們
隨老師大聲誦讀二遍。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尤其需要注意歌曲的節奏、情緒的把握。)
師:請同學們隨歌曲的伴奏輕唱歌曲,一定注意是輕唱啊!
師:我們再來輕聲唱一遍。
(4)歌曲分幾個樂段呢?
生:略。
師:我們帶著歡快的情緒完整演唱一下歌曲。
(5)歌曲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
生:珍惜青春。我們的青春就像小鳥一樣飛走了再也不能飛回來了。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我們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啊?
生:齊唱。
師:現在老師給同學們欣賞一下不同版本的《青春舞曲》。聽一聽它們的演唱形式是怎樣的?(播放音樂)
生:合唱流行唱法。
師:下面我們也來試一試變速唱。同學們看老師的手勢來進行速度的變化。
生:練習。教師指導。
師:我們再來換一種方式來練習一下這首歌曲。輪唱,先唱的小組把我的青春在反復一遍唱,最后大家合在一起。我們來試一下。
生:練習,教師指導。
師:我們在換一種形式表演唱。邊唱邊和老師一起舞蹈好嗎?
生:好。(師生共同歌舞)
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獲呢?
生:歌曲的情緒是歡快的,跳躍的,旋律是流暢的,節奏是緊密的。創作手法:魚咬尾。同一首歌曲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來表現。我們要珍惜青春。
課堂小結:
同學們總結的真不錯。一首優美歡快的《青春舞曲》,讓我們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也讓我們感悟到:青春的腳步如行云流水,稍縱即逝。我們一定要把握青春,珍惜時光,刻苦學習!老師也真誠地祝愿同學們明天會更好!
人教版七年級音樂教案篇七
欣賞《德涅泊爾河掀起了怒濤》、《阿爾卑斯牧場》、《豐收之歌》、《瑪萊卡萊》、《弗拉門戈舞曲》、《瑪組卡》、《霍拉舞曲》、《蘇格蘭風笛》。
通過欣賞烏克蘭民歌《德涅泊爾河掀起了怒濤》、瑞士民歌《阿爾卑斯牧場》、丹麥民歌《豐收之歌》、意大利民歌《瑪萊卡萊》、與西班牙《弗拉門戈舞曲》以及蘇格蘭風笛曲,體味歐洲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音樂文化意蘊與不同的風土人情,培養青少年對不同文化尊重和熱愛的品格。
1、通過復習演唱上一節課《鄉村花園》,吧學生帶回歐洲音樂的氛圍中來,從主動演唱到主動聆聽,進入到較深層次的感受音樂。
2、聽賞歌曲《德涅泊爾河掀起了怒濤》。
3、《阿爾卑斯牧場》。
(1)用提問與講解了解瑞士民族音樂以及阿爾卑斯風土人情。
(2)分析《阿爾卑斯牧場》的調式、調性、基本結構。
(3)采取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講述這首民歌的基本情緒。
4、《瑪萊卡萊》
(1)欣賞當代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帕瓦羅蒂演唱的這首意大利民歌的音像帶(比如三大男高音紫禁城音樂會錄像帶或錄音帶),讓同學們談談聽后感。
(2)講述介紹意大利那不勒斯人文風景的小資料(圖片)。
(3)分析這首歌曲的旋律變化與歌詞情緒變化的內在聯系。
(4)結合欣賞作曲家托斯蒂的其他一、二首精美的意大利民歌,如《悲嘆小夜曲》、《夏夜的月亮》等。
5、弗拉門歌舞
(1)欣賞一般弗拉門戈舞曲后觀賞舞蹈圖片(或教學幻燈片)。
(2)講述弗拉門戈音樂舞蹈的幾種類型。
6、媽祖卡
(1)欣賞肖邦的鋼琴曲——瑪祖卡。
(2)介紹著民音樂家波蘭“鋼琴詩人”肖邦及其作品。
(3)介紹瑪祖卡舞曲的音樂特點及舞蹈特征。
7、霍拉舞曲
(1)聆聽霍拉舞曲的教學錄音帶。
(2)介紹羅馬尼亞民間舞——霍拉,以及羅馬尼亞民間音樂。
8、有關資料
(1)《瑪祖卡》
瑪祖卡是波蘭的兩種民間舞的瑪祖卡和用瑪祖爾(波蘭中部馬佐夫舍地區的一種流利、活潑、歡快、熱烈奔放的男女雙人舞曲)體裁寫的音樂作品流傳到法國后的統稱,18世紀逐漸流行于歐洲各國。各國的宮廷舞蹈編導們根據波蘭瑪祖卡舞整理加工為舞會舞蹈和舞臺形式,其音樂節拍為3/4,一重拍落在第1拍或第2拍為其特點,舞蹈以滑步、腳跟碰擊,男舞者單腿脆地,女舞者繞行和以雙人旋轉等為主。著名舞劇《萊蒙達》、《天鵝湖》,歌劇《億萬蘇薩寧》中都有瑪祖卡。著名作曲家肖邦曾以此音樂體裁寫成多部傳世名作。
(2)《霍拉舞曲》
霍拉是一種羅馬尼亞民間舞蹈,跳霍拉舞是羅馬尼亞人在婚禮或節日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也是一種大眾化娛樂形式,音樂節奏明快,旋律優美,表現了巴爾干地區人民的開朗、歡樂、熱愛自由的性格特征。
舞曲由青年男女搭肩成行開始,招著女子參加進來,然后是已婚者,最后是老人。大家聯成一個圓圈,向前一步,退后一步,相左三步,向右五步,如此反復進行,是圓圈逐漸逆時針旋轉;間或向中心聚攏,然后散開還原隊形,參加者可達數百人;往往可持續舞蹈數小時,直到盡興。
(3)《蘇格蘭風笛》
風笛是一種古老的簧管樂器,至少已由三千年的歷史。相傳有羅馬人從亞洲傳入歐洲,從16世紀起,蘇格蘭人便將風笛與其它樂器和用,在多種場合表演。
人教版七年級音樂教案篇八
1、通過欣賞,了解音樂表現形式的多樣性,能夠聽辨民樂合奏中主要樂器的音色。
2、訓練打擊合奏與節奏律動的能力
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引導學生進行以即興式自由發揮為主要特點的探究與創造活動。
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喜愛音樂,養成鑒賞音樂的良好習慣。
引導學生欣賞,感受音樂
學生即興創作打擊樂合奏及根據音樂創設情景。
錄音機、磁帶、部分打擊樂器學生自帶打擊樂器(自制)
一、賞析揭題
目的:創設氣氛揭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要求:學生充分發揮想象
方法:欣賞、討論、評說
課前準備:展示美術畫《秋景》,欣賞音樂《慶豐收》
(一)組織教學、課堂禮儀,形成良好文明的教學氣氛
(二)學生根據自己的“耳聞目睹”進行討論,談自己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三)根據學生的回答,直接導入新課,揭示主題“秋”
(四)揭示本課的學習目標:
1、了解音樂形式的多樣性,能辨民樂合奏中主要樂器的音樂。
2、訓練打擊樂合奏與節奏律動的能力
3、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能進行以即興式自由發揮為主要特點的探究與創造活動。
二、欣賞曲目《豐收鑼鼓》
目的:著重于培養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
要求:學生將音樂與社會生活聯系
方法:欣賞、討論、表現音樂
教學過程:1、欣賞樂曲《豐收鑼鼓》(第一遍)
方法:(1)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進行欣賞
(2)能否聽出樂曲的音樂結構
(3) 試著找出樂曲中的兩段無旋律的民樂打擊樂合奏片斷,并設計一幅與音樂情景相符的活動場面。
2、第二遍欣賞
方法:(1)學生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結合自己的特長,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音樂。
(2)讓有興趣的學生進行鑼鼓模仿打擊,其余學生用自制的打擊樂器進行合奏,讓學生從鼓樂聲中切身體會農民豐收的喜悅之情。
三、總結:
1、由學生談體會
2、評出最佳表演組
人教版七年級音樂教案篇九
1、通過學唱歌曲《四季歌》,學習日本的舞蹈動作,感受日本音樂、舞蹈發民族特點。
2、在欣賞音樂過程中感受節奏、音色的變化。
3、在感悟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想象和表現力的欲望。
讓學生感悟音樂,表現音樂
多媒體的課件,電子琴,日本的舞蹈需要的傘和扇
同學們聽《我的中國心》走進音樂教室。用音樂來進行師生問好。
一、引進音樂
師:老師出個迷看同學們是怎么樣的呢?日出日落照就了四季的形成,說起四季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我很好奇,打擊對春夏秋冬那個季節情有獨鐘呢?還有你們的理由。
a說:……
b說:………
c說:………
師:由于各自的性格,愛好,對待四季也隨著不同,四季其實都有他獨特的魅力之處,像春天的生機,夏天的活力,秋天的浪漫,冬天的回憶,也許這些才是最吸引我們的地方。
喜歡春天的人 -------心地純潔的人
喜歡夏天的人 -------意志堅強的人
喜歡秋天的人 -------感情深重的人
喜歡冬天的人 -------胸懷寬廣的人
師:那么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用音樂來展現”四季”的魅力。同學們打開課本22頁<<四季歌>>
二、:聽唱歌曲<四季歌>
師:同學們聽聽歌曲,是哪個國家的歌曲。
生:日本
師:好,那我們就懷捉一顆愛我的中國心踏上飛機跟老師一起去日本走走看看。。
1、 播放課件 -------日本的風情
“富士山 ” “櫻花” “和服” “日本壽司”
2、走進日本,幾句日本的語言 (課件)
早上好 音釋 “空你氣哇” 晚上好 音釋 “空你伴哇”
謝謝 音釋 “啊里格多” 再見 音釋 “沙喲那拉”
3、播放歌曲,完整的聆聽 (課件)
a、旋律流暢,深刻感人 b 節拍:4/4拍子
4、學唱歌曲 (課件展現歌曲)
a、跟著老師的電子琴輕聲用“啦”把歌曲的旋律哼唱,教師強調聲音的柔和
b、跟老師把旋律唱一唱
c、添上歌詞。用充滿深情的。淳樸的語言,頌揚了日本人民尊敬師長,熱愛朋友的傳統美德。
d、介紹創作的背景。此歌曲是荒木豐尚創作的,他有一次在滑冰受傷而住院治療,護士們對他進行的精心的照顧,在感激之余就譜寫了此歌送給關心他的朋友們。
引入感恩: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激生活,感激師長,父母,同學朋友,用一顆感恩的心對待生活。
知識點:(課件展現)
6―――― (全音符、 4拍) 6― (二分音符、 2拍)
6 (四分音符、 1拍) 66 (八分音符、 1/2拍)
三、表現音樂(課件)
1、師:一邊唱一邊打節奏(柔和)
教師播放《四季歌》的dj版,同樣的旋律,節奏變化了,整首歌曲的感覺也跟著變化。
2、其別:日本的民歌《四季歌》歌曲 節奏緩慢。柔和
dj版《四季歌》 節奏比較快 熱情 狂野奔放
3、隨著dj版《四季歌》的音樂,大家自由律動起來
4、學跳日本舞蹈
5、男女同學分組試一試
6、音樂大比拼“音樂大看臺,想唱你就來”
a、選出男女代表來進行比賽,同學們可以在座位上為自己的伙伴,伴舞,來提高自己伙伴的總成績。b、也可以為伙伴再起來唱歌,把演唱的氣氛推上去
7、在比賽中選出我們這節課的 “超級男女生”給于獎勵
8、全班同學齊唱歌曲,再次感受日本歌曲、舞蹈的特點(邊歌邊舞)
9、下課鈴響了。
“飛機就要起飛,我們在日本玩很開心,我們要日本的風情帶回祖國。促進中日的友好發展,帶著一課中國心我們踏上飛機回到祖國。”
同學們聽說《我的中國心》慢慢的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