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進行靈活調整和優化。大家可以參考以下的教學工作計劃,制定自己的教學計劃。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學教案(通用12篇)篇一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文章通過兩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紅頭”的蟋蟀不幸誤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驚險的“旅行”,最后僥幸逃脫的危險經歷,使學生懂得一個科學小知識:牛有四個胃,吃食時具有反芻現象。本文雖然篇幅較長,但是情節生動有趣,語言活潑,內容充滿童趣,紅頭在牛肚子里旅行的過程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發散性思維的空間和表達的機會。文章滲透的科學知識,將一個有關動物生理學上的知識講得有聲有色,通俗易懂。
課程改革的主陣地是課堂,課堂上發散性思維的訓練還應把握發散性思維訓練的度。要根據語言文字材料的具體情況而定,適時地發散,適時地集中,才能充分掌握語言文字的內涵。想象是創新的前提,也是閱讀之門的金鑰匙。文中有關紅頭在牛肚子里旅行的過程,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想象和表達的機會。因此,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仔細品讀相關語句,想象自己就是紅頭,在想象中朗讀,在朗讀中體驗著紅頭的情感,然后借助填空題想象紅頭會遇到哪些危險?又會有怎樣的感受?為學生搭建傾訴的平臺,學生在角色互換中更深刻地感受了紅頭的危險遭遇,也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在了解了紅頭的遭遇后,我讓學生仔細品讀描寫青頭的句子,并談談自己的感受,在交流過程中,進一步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深入體會文字傳達的情感。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多種形式地朗讀,在朗讀中感悟,在朗讀中體驗。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學教案(通用12篇)篇二
1、分角色朗讀,讀出相應的語氣。并體會青頭與紅頭當時的心情。
2、讀懂童話故事,感悟青頭和紅頭之間的真摯情誼。
教學重點:體會青頭是怎樣鼓勵和幫助紅頭的。
教學難點:感悟紅頭和青頭之間的真摯情誼。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認讀詞語。
吞進胃口答應笑瞇瞇。
悲哀眼淚牙齒一骨碌。
救命旅行細嚼慢咽。
二、精讀課文,感悟友情?
1、學到這里我們知道了文中主人公青頭和紅頭是什關系?
2、默讀課文,至少找出三處來說明青頭和紅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3、交流體會青頭和紅頭之間真摯的友情。
三、角色朗讀,體會心情。
2、小組內分角色讀一讀。
3、指導朗讀紅頭說的話。
出示前兩句:“救命啊!救命啊!”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指名讀,說說你這時心情怎樣?
你聽出來什么樣的心情?試著讀一讀。(再指名讀)。
齊讀體會。
出示三四句:“那我馬上就會死掉。”
“可是你說這些對我有什么用呢?”
指名讀,說說你這時心情怎樣?
我們從那也能看出這樣的心情?(提示語),再指名讀。
男女生讀。
齊讀紅頭說的話,這是一場的旅行,紅頭能成功脫險與誰有關?
4、指導朗讀青頭說的話。
(1)讀第一句,讀出著急。
(2)指導讀第二句,這句用什么語氣來讀(關心、難過、擔憂),了解重要的話要先說,青頭說的話要沉穩大聲。全班齊讀前兩句話。
(3)第三句你覺得應該怎樣讀?(鎮定、鼓勵)男生讀。
(4)這句要重讀哪里?女生讀。
(5)讀到這里,你覺得青頭是一只的小蟋蟀。
5、教師引讀學習18段,體會青頭的勇敢及為了朋友的奮不顧身。
四、拓展延伸,總結全文。
1、幫紅頭給青頭發微信。
2、總結:正是青頭的臨危不懼,對朋友真誠的關心,以及靈活運用了所學知識,解救了自己的朋友!當我們遇到困難時,一定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識來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朋友之間要團結、互相幫助。
3、男女生分角色朗讀青頭紅頭對話。
五、布置作業、推薦閱讀。
作業:把這個科學童話講給大人聽。
推薦閱讀:《我有一只霸王龍》、《昆蟲記》、《海底兩萬里》。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學教案(通用12篇)篇三
1.認識“咱、偷”等10個生字,讀準“答、應”等3個多音字,會寫“旅、咱”等13個字,會寫“旅行、要好”等17個詞語。
2.能體會青頭和紅頭對話時的心情,分角色朗讀課文時能讀出相應的語氣。
3.默讀課文,能找出證明青頭和紅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詞句,能體會到它們之間的真摯友情。
4.能畫出紅頭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線圖,并借助路線圖講故事。
教學重點。
1.能體會青頭和紅頭對話時的心情,分角色朗讀課文時能讀出相應的語氣。
2.能畫出紅頭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線圖,并借助路線圖講故事。
教學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思路說明:教學設計二關注科學童話理與趣的結合,讓學生借助“捉迷藏——紅頭歷險——好友重聚”這一故事線索及相關圖示明晰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然后利用牛的胃部結構圖明晰紅頭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線,了解童話中蘊含的牛反芻的知識;最后通過分角色朗讀感受紅頭和青頭的心情變化,體會友誼的可貴。學習過程在圖文結合、小組合作中變得更具趣味性。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咱、偷”等10個生字,(準“答、應”等3個多音字,會寫“旅、咱”等8個字。
2.能畫出紅頭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線圖,了解牛反芻的科學知識。
3.能借助圖片和路線圖介紹故事的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
牛肚子的透視圖、?的序號標簽、課件。
教學過程。
一、分享旅行經歷,識記、書寫“旅”
1.引導學生分享假期旅行的經歷,并說一說:這是一場怎樣的旅行?
2.導入:有一位旅客也作了一次旅行,不過,它的旅行地點有點兒特殊,它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板書課題,指導朗讀,識記“旅”字。
3.指導書寫“旅+提示:右下部分的筆順是撇、豎提、撇、捺,最后一筆捺要寫得舒展。
設計意圖: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導入課文學習,把課文和生活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初讀課文,了解故事起因。
1.出示學習提示: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想一想紅頭為什么會去牛肚子里旅行。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巡視了解學生自讀情況。
(2)學生交流,教師相機小結:紅頭和青頭捉迷藏,紅頭躲到草堆里,和草一起被大黃牛卷進了嘴里。
2.指名學生朗讀第一至六自然段,根據學生朗讀情況,引導學生讀好“咱、偷”等生字,學習“答、應”等多音字。
(1)借助上下文理解生字意思。
(2)利用組詞辨析多音字:
3.感知紅頭形象。
(1)請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一至六自然段,感受青頭、紅頭游戲時的快樂。
(2)引導學生給這一部分故事取小標題并板書:捉迷藏。
4.過渡:可是,不幸發生了,紅頭被牛卷進了嘴里,一場特殊的旅行就此開始。
三、默讀課文,明晰旅行路線。
1.出示默讀要求:默讀課文第七至十九自然段,圈出表示紅頭所在位置的詞語。
2.學生交流匯報。
(1)學生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牛嘴里——第一個胃一一第二個胃一一牛嘴里——噴出來。
(2)教師板貼牛肚子的透視圖。學生拿序號標簽,上臺按順序貼一貼紅頭到達的不同位置。
3.學生看圖填空:
紅頭先被牛卷進了(),再被吞進(),接著來到(),然后回到(),最后()。
4.引導學生給這部分故事取小標題并板書:紅頭歷險。
設計意圖:通過貼序號標簽,幫助學生厘清紅頭的位置變化過程,并以填空的方式,加深對紅頭旅行線路的印象,為理解課文內容打下基礎。
四、再讀課文,了解牛的“反芻”
1.過渡:紅頭得以逃脫,全靠誰的幫助?哪些知識幫助了紅頭逃脫呢?默讀課文第七至十九自然段,用波浪線畫出相關的句子。
2.根據學生反饋,教師相機出示句子,并隨文指導生字“齒、嚼”。
3.過渡:紅頭為什么要躲過牛的牙齒?躲過牙齒就有生還的機會嗎?
出示句子:我聽說牛肚子里一共有四個胃,前三個胃是貯藏食物的,只有第四個胃才是管消化的!
(1)指導書寫“胃”字:注意“月”的撇要變成豎。
(2)出示牛胃圖,學生觀察,教師引導:牛有四個胃,前三個胃是貯藏食物的,只有第四個胃才是管消化的。
(1)引導學生識記生字“咽”:做一做“咽口水”的動作。
(2)出示“吞”,學生做一做“一口吞下去”的動作,比較“吞、咽”后說說自己的發現,并說一說其他與口部動作有關的字。
5.再次出示牛胃圖,解釋:牛把草吞到肚子里,草從第一個胃到第二個胃,再從第二個胃回到嘴里,這就叫“反芻”。
(1)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反芻”。
(2)教師小結:張之路爺爺可真厲害,借助豐富的想象,把“反芻”這樣復雜的科學知識藏在紅頭的旅行故事里,科學童話真有趣啊!
設計意圖:牛反芻的知識比較復雜,如果單獨講解則趣味性不足。通過自學,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學習過程從被動接受轉換成自主探尋,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反芻”的科學知識。
五、借助圖片,介紹故事主要內容。
1.引導學生回顧前文并填空:
紅頭先被卷到(牛嘴里),再來到(第一個胃),接著來到(第二個胃),然后(回到牛嘴里),最后(被噴了出來)。
2.指名學生讀第二十、二十一自然段,說一說故事的結局。
3.教師隨文指導生字“瞇”,引導學生發現這個字中有“目”,說明和眼睛有關。
4.板貼課文第2幅插圖,引導學生給這一部分故事取小標題并板書。
預設:好友重聚、紅頭得救、紅頭脫險。
5.引導學生借助板貼的圖片,簡單說說故事大意。
六、指導書寫。
1.出示“旅、咱、救、拼、掃、剛、流、淚”8個左右結構的字,引導學生分類。
左窄右寬:旅、咱、拼、掃、流、淚;左寬右窄:剛;左右等寬:救。
2.引導學生觀察,并交流書寫注意點。如:“旅”左邊的“方”先寫橫折鉤再寫撇;“流”的右上部分要寫得緊湊一些,右下部分要寫得寬一些。
3.教師范寫“旅、救、流”,學生練寫8個字。
設計意圖: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復述故事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為他們提供一定的復述支架。利用圖片和相應的小標題明晰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為學生提供講故事的支架,教給學生“利用圖片講故事”的方法。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命、胃”等5個字,會寫“旅行、要好”等17個詞語。
2.能體會青頭和紅頭對話時的心情,分角色朗讀課文時能讀出相應的語氣。
3.默讀課文,能找出證明青頭和紅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詞句,能體會到它們之間的真摯友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導入新課。
1.請學生“開火車”(詞語表中本)的詞語。
2.過渡: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紅頭在牛肚子里經歷了一場驚險的旅行。在旅行的過程中,紅頭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呢?我們一起來讀課文體會。
二、朗讀課文,體會紅頭的心情。
1.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自由讀第七至十九自然段,畫出描寫紅頭表情、動作的詞語。
2.學生交流反饋,教師相機出示“拼命、急忙、大吃一驚、哭、悲哀”,并提示:這些詞語會提示你對話該怎么讀,自己先試著讀讀紅頭的話。
3.師生合作朗讀,體會旅行的驚險。
(1)教師引讀第七自然段,學生接讀紅頭的話:“救命啊!救命啊!”
(2)教師追問:你為什么拼命地叫?引導學生感受紅頭緊張、害怕的心情。
(3)教師扮演青頭,學生扮演紅頭,師生合作朗(青頭和紅頭的對話。朗讀過程中教師相機追問“為什么”,引導學生交流紅頭的心情。
設計意圖:以表演讀的形式,通過角色扮演引導學生體會角色的心情,能喚起學生的角色認同感,跟著主人公哭,跟著主人公笑。在角色中體會,在表演中感悟。
三、感受青頭的言行,體會真摯的友情。
1.出示默讀要求:從哪里可以看出青頭和紅頭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邊讀邊畫出相關句子,并完成下面的學習單。
(1)學生默讀圈畫,完成學習單。教師巡視指導。
學習單示例:
(2)學生四人小組內交流學習單,并完善自己的學習單。
(3)小組代表匯報學習單,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關鍵語段。
2.小結交流,回顧青頭的言行。
(1)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問題1:當紅頭被牛吞到嘴里拼命喊救命時,青頭是怎么做的?
問題2:當紅頭被吞進牛肚子里害怕得哭起來時,青頭是怎么安慰它的?
問題3:當紅頭感到悲哀時,青頭是怎么鼓勵它的?
問題4:當紅頭重新回到牛嘴里,但已經一動也不能動了,青頭又是怎么做的?
(2)過渡:從青頭的表現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學生匯報交流,教師引導學生體會青頭的臨危不懼、見多識廣、機智勇敢。
3.小結:當朋友遇到困難和危險時,我們要給予幫助和鼓勵,運用智慧戰勝困難。青頭就是這樣做的,難怪課文中說“它們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你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它們真的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呢?找出相關段落。
(1)學生默讀課文找出相關段落并標上序號。
(2)學生匯報反饋。
預設:第十一自然段;第十三自然段;第十五自然段;第十八自然段。
4.同桌分角色演一演青頭和紅頭的對話,加上動作和表情。
5.引導學生講故事。
(1)引導學生說一說講故事和讀課文有什么區別,并思考、交流講故事的訣竅。
預設:講故事時不用和課文的語言一模一樣;可以加上表情、動作或自己的想象講故事……。
(2)先請學生練講故事,再指名學生借助板書的路線圖和關鍵詞講一講故事。
(3)學生互評,之后同桌互相講一講故事。
設計意圖:本環節依據課后第二題設計,通過關注青頭的言行感受青頭的內心世界,體會青頭和紅頭之間真摯的友情。
四、指導書寫,布置作業。
1.出示“命、胃、管、等、算+個上下結構的字。
2.學生觀察并交流書寫要點,教師一邊范寫一邊提示。比如:“命”的撇、捺要舒展,中間的橫不能丟;“管”要注意上緊下松,“官”的寶蓋要撐住上面,蓋住下面;“算”的竹字頭和中間的“目”要寫得緊湊一些。
3.學生練寫,展示交流。
4.布置作業。
(1)回家把這個驚險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再找一些科學童話讀一讀。
(3)后抄寫本課詞語表中的詞語。
板書設計。
捉迷藏——————好友重聚。
紅頭:害怕????悲哀???喜極而泣。
青頭:焦急???勇敢???鎮靜???樂觀。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學教案(通用12篇)篇四
上完這節課后,感覺要比上《那一定會很好》一課輕松得多。之所以會有這種輕松的感覺,全歸功于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前,有老師特意提醒我:要注意處理好教學環節,一定要結合文本進行口語訓練,預設前要結合學生的知識點……可以說,這一席話讓我明確了這節課的教學方向與思路,因此才會有如此的進步。但仍有諸多不足:如各環節之間的過渡不夠自然,教師說得太多,學生說得太少,對學生進行的語言訓練活動量不足,忽略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直接對話等。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學教案(通用12篇)篇五
故事內容能夠抓住學生的心,使其一口氣讀完,教師放手讓學生在課上讀,分角色朗讀,尤其是青頭的話,句句在激勵紅頭,給了紅頭信心。教師讓學生在反復的閱讀理解,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孩子們會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同時他們也從讀中感悟出生活中的哲理——遇到困難、危險時,幫助朋友、鼓勵朋友。在危險到來時要鎮定、還要學會樂觀的面對。
本課重在引導學生抓住青頭語言及行動,理解青頭奮不顧身幫助朋友的精神,并且能靈活運用知識救出朋友。而情意目標的達成并不是教師強加給學生,它需要教師激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文本人文思想的熏陶。語文教學需要文道有機結合,需要學生在感悟文字的過程中理解文本內涵。因此,在了解了紅頭的遭遇后,教師讓學生仔細品讀描寫青頭的句子,并談談自己的感受,在交流過程中,進一步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深入體會文字傳達的情感。這既尊重了學生個性化的朗讀體驗,又培養了學生品詞析句的能力。
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多種形式地朗讀,提倡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不足之處:要充分發揮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組織、協調作用,對教學目標,方法和過程實施有效控制,避免學生在小組學習中放任自流,從而提高學習有效性。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學教案(通用12篇)篇六
本課教學目標:
1.認識“咱、偷偷”等10個生字,讀準“答、應”等3個多音字,會寫“旅、咱”等13個字,會寫“旅行、要好”等18個詞語。
2.能體會青頭和紅頭對話時的心情,分角色朗讀時能讀出相應的語氣。
3.默讀課文,能找出證明青頭和紅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詞句,能體會到它們之間的真摯友情。
4.能畫出紅頭在肚子里旅行的路線圖,并借助路線圖講故事。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二課時。
課時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能找出證明青頭和紅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詞句,能體會它們之間的真摯友情。
2.借助路線圖講故事。
教學過程:
一、找出相關詞句,體會真摯友情。
1.默讀課文,至少找出三處來說明他們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并根據表格提示邊讀邊畫出相關的詞語。
2.學生匯報,教師隨機指導朗讀。
3.小結交流回顧青頭言行。
(1)當紅頭被牛吞到嘴里拼命喊救命時,青頭是怎么做的?
(2)當紅頭被吞進肚子里害怕的哭起來時,青頭是怎么安慰他的?
(3)當紅頭感到悲哀時,青頭是怎么鼓勵它的?
(4)當紅頭重新回到牛嘴里,但已經一動不動了,青頭又是怎么做的?
4.教師小結:當朋友遇到困難和危險的時候,我們要給予幫助和鼓勵,運用智慧戰勝困難,青頭就是這樣做的,難怪課文中說“它們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
二、借助路線圖講故事。
1.學生交流回顧路線圖,
2.學生說說講故事和讀課文的區別(比如:不用跟課文一模一樣,可以加上表情和動作,引導學生關注紅頭和青頭動作及心情變化的詞語等。)。
3.師生合作講故事。(由扶到放)。
4學生抓住“關鍵詞”練習講故事。
5.同桌之間互相講故事。
6.匯報展示。
三、作業:
回家把這個驚險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學教案(通用12篇)篇七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積累詞匯。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了解青頭為救紅頭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點。
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抓住文中描寫青頭的詞句進行理解、體會。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青頭臨危不懼,解救紅頭所表現出來的朋友間真摯的情感。
2、激發學生珍惜友情,團結互助。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青頭為救紅頭所做出的努力。
2、體會青頭與紅頭間真摯的友情。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質疑,導入新課。
1、開門見山,提出本節課學習內容。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3、質疑: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想說的?
4、教師梳理問題,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學生自由讀課文,并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分段指名讀課文。
3、集體評議,糾錯正音。
4、出示文中生字新詞,指名認讀。
5、教師強調識字難點。
6、學生齊讀詞語,鞏固識記。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讀課文。
三、讀文解疑,整體感知。
(1)學生默讀課文1—4自然段。
(2)指名反饋。
(3)引導體會紅頭的意外遭遇,始料不及。
(4)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4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5—17自然段。
(2)從文中畫出說明紅頭所在地點的語句。
(3)引導學生用上“先……再……接著……最后……”將以上各句連起來,來介紹紅頭在牛肚子里的旅行過程。
四、總結課堂,了解牛吃食的特點。
1、學生正確、流利地齊讀課文4—17自然段。
2、說說:從紅頭的旅行過程,你還發現牛吃東西時有什么特別的表現?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2、導言:這是多么可怕的一次旅行,紅頭能順利回來,離不開誰的幫助和鼓勵?
二、再讀課文,了解青頭對紅頭的幫助和鼓勵。
1、學生默讀課文5—17自然段。
2、找出描寫青頭幫助、鼓勵紅頭的語句,進行朗讀、體會。
(1)指名反饋找句子。
重新來到牛嘴里,但已經不能動彈時,青頭……;當紅頭流著淚感謝它時,青頭……。
(3)組織談話:從青頭的所作所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齊讀全文。
三、總結想像,拓展延伸。
1、總結:在青頭的幫助和鼓勵下,紅頭驚險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這可真是個奇跡啊!
2、引導想象:當紅頭從牛肚子里出來后,還會對青頭說了些什么?
3、拓展:你能試著講一個有趣的歷險故事嗎?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學教案(通用12篇)篇八
1.默讀課文,理解詞語。認識25個生字,會寫17個字。
2.通過多元的識字方法,掌握本課的生字生詞。
3.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字詞的能力。
重難點。
1.會認、會寫生字,理解新詞意思。
2.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字詞的能力。
樂學善思辦法。
1.通過競賽解詞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培養學生動腦,動手的同時,掌握生字。采用小組競賽、搶答、游戲等方法理解詞語熟記生字。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走進《電影的誕生》和《蝙蝠和雷達》兩課文,同學們可以盡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并自學生字。
2.師板書課題。
二、讀文識字,培養能力。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己喜歡的詞語和生字。
2.組內交流,互學互助。
(1)展示詞語,理解意思,不懂的詞查找詞典、字典。
(2)互考認字,互助組詞。
(3)小組競賽,搶答詞語。
3.回報展示,多元認讀。
(1)學生匯報字詞(師板書)。
(2)學生齊讀,指讀,輪讀字詞并組詞,強調多音字字音。
(3)組詞游戲,理解運用。
4.板前檢測,認字注音。
(1)生字生詞注音組詞。
(2)師生。
5.識記字型,爭奪狀元。
(1)學生回報記字方法。
(2)評出記字“小狀元”
三、重點指導,關注書寫。
1.找出易錯的字。
2.確定每個生字主筆的定位。
3.學生書寫生字,教師巡視。
4.師生共同本節課內容。
5.布置作業。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學教案(通用12篇)篇九
2、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構造及功能。
3、培養學生遇事冷靜,相互幫助的處事哲理。
一、回顧交流,導入新課(用時:7分鐘)。
1、復習生字詞。
3、從紅頭的旅行過程中,你還發現牛吃東西時有什么特別的表現?
1)、學生讀生字、詞。
3)、認讀下列詞語。
蟋蟀答應可憐拼命。
疼痛細嚼慢咽笑瞇瞇。
5)、紅頭被大黃牛吃到嘴里以后,他的心情怎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深入研讀,了解課文(用時:20分鐘)。
1、出示文段,引導學生用上“先——再——接著——最后——”連起來介紹紅頭在牛肚子里的旅行過程。
2、組織交流,學習“反芻”。
3、組織交流,引讀課文。
4、抓住紅頭、青頭說話的語氣指導朗讀。
1、自由讀課文第5~17自然段,思考:紅頭是怎樣在牛肚子旅行的?從文中劃出紅頭所在地點的語句。
2、再次快讀該語段,思考:牛吃東西時有什么特別的表現?
3、結合課文和收集的資料,說說牛胃是怎樣消化食物的?
4、分角色朗讀課文。
9、說說紅頭的旅行路線是怎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再讀課文,升華情感(用時:8分鐘)。
1、找出描寫青頭幫助,鼓勵紅頭的語句,進行朗讀、體會。
2、從青頭的所作所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生在文中畫出有關語句。
2、交流感悟。
10、青頭是怎樣幫助紅頭的?從中你有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總結想象,拓展延伸(用時:5分鐘)。
1、當紅頭從牛肚子里出來后會對青頭說些什么呢?
2、你能試著講一個有趣的歷險故事嗎?學生交流紅頭從牛肚子出來后,對青頭說的話。
11、紅頭從牛肚子出來以后,會對青頭說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學教案(通用12篇)篇十
課時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分角色朗讀課文。
2、懂得當遇到困難時,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學生要學會真心幫助朋友,同時從小培養遇事冷靜、機智、勇敢等良好品質。
教學過程:
一、回顧學習,了解故事起因。
1、指名學生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教師適時進行梳理、補充,重點引導他們說清楚故事人物的關系以及故事的經過和結果等。
2、質疑:故事中的紅頭為什么會到牛肚子里去旅行呢?(不小心被牛吃進了肚子里)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第1-7自然段,找出故事發生的起因,適時引導他們用簡潔的話進行描述(紅頭和青頭在玩捉迷藏游戲,紅頭藏在草堆里,不小心被牛連同草一起吞進了嘴里)。
3、指導學生齊讀課文第1-7自然段,注意想象兩只小蟋蟀玩游戲的有趣畫面。
【設計意圖】此環節主要由對故事內容的感知順勢切入到對故事起因的了解,既凸顯了教學安排的詳略,為本節課的精讀“旅行”經過提供了充裕的時間,又讓學生不知不覺就進入了故事情境。
三、精讀課文,了解“旅行”過程。
1、認真朗讀課文第8-18自然段,看看紅頭都經歷了怎樣的“旅行”過程,試著根據課文中的描述簡要說說它的“旅行”路線。
2、學生交流。教師適時引導他們抓住文中的介紹感受紅頭先后待過的地點,同時歸納板書:嘴巴——胃部——嘴巴。
3、引導學生再次認真研讀第8-18自然段,邊讀邊找出描寫紅頭表現的句子,想一想自己體會到了它怎樣的心情變化過程。
(1)學生交流對紅頭心情的感知,教師適時引導他們找出紅頭說的話,抓住第1、2句話(重點抓住兩個省略號)體會“拼命求救”的強烈欲望,抓住第3、4句話以及“哭起來”“悲哀地說”體會其“害怕、絕望”的心情,抓住第5句話以及“紅頭的聲音小得幾乎聽不見了。它咬著牙不讓自己失去知覺”體會它雖然失去了掙扎的力氣但卻開始變得頑強、勇敢起來。同時引導學生將自己幻化成故事中的紅頭,再次準確體會它的情感變化過程。
(2)指名學生分別朗讀紅頭說的話,注意讀出它當時的心情。
4、過渡:當紅頭遇到危險時,作為好朋友的青頭又是怎樣做的呢?孩子們,再讀課文第8-18自然段,結合相關句子說說青頭的具體做法。
生:青頭首先是努力地想辦法來營救紅頭(師板書:救助)。
師:青頭都是如何救助紅頭的呢?
生:它蹦到牛身上,想把紅頭從牛嘴里救出來。
課件重點出示第11、13、17三個自然段,引導學生重點抓住“摔到、不顧身上的疼痛、一骨碌、大聲喊、又跳到、爬到、用它的身體在牛鼻孔里蹭來蹭去”等詞句體會青頭為了救助好朋友所表現出來的奮不顧身的精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三個段落,邊讀邊注意通過強調詞語朗讀重音的方式體會青頭不顧自身安全想法救助朋友的精神。
師:為什么紅頭一開始感到害怕、絕望,但后來卻變得勇敢起來了呢?
生:我覺得是因為青頭對它的鼓勵(板書:鼓勵)。
師:青頭是如何鼓勵紅頭的?
生:青頭對紅頭說牛的吃草特點,其實是為了告訴紅頭不要絕望,因為它可以借助牛吃草的特點逃生。
師:你不僅善于思考,還善于總結,一下子就說出了青頭介紹牛吃草特點的用意了。
課件出示課文第16自然段,再次感受青頭對紅頭講的話的重要意義。
5、引導學生再讀課文第19、20自然段,看看自己又從中體會到了兩位好朋友怎樣的心情。學生交流,教師適時引導他們抓住各自的語言描寫體會紅頭死里逃生后的高興、激動以及青頭為朋友終于脫險了而感到高興,以及對紅頭的安慰(板書:安慰)。
6、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青頭和紅頭的對話,注意讀出兩個故事人物的不同語氣。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學抓住了“旅行”引導學生進行故事的研讀,并隨著故事人物經歷了情感的變化,感受到了故事的驚險有趣,更為感悟故事主旨奠定了基礎。
三、感悟主旨,拓展延伸。
1、過渡:紅頭終于脫險了,我們也為這對好朋友松了一口氣。孩子們,你們覺得紅頭成功脫險,青頭在此過程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幫助紅頭分析、尋找辦法,并奮不顧身地進行救助……)教師適時引導他們簡單評價青頭,同時根據他們的評價歸納板書:遇事冷靜、團結互助。
2、拓展延伸:引導學生說說自己都從這個童話故事中受到了哪些有益的啟示。
(1)學生思考、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既可以從“友情”的角度談感悟,也可以從“戰勝困難”的角度去理解。教師適時引導他們再次回歸到課文中,感受兩個好朋友的深厚友情及它們面對困難時的具體表現。
(2)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是如何面對的,教師適時引導他們再次感受故事中青頭的美好品質。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學借助人物評價、聯系生活實際等方式,讓學生從故事內容的感知上升到對故事人物以及故事所蘊含的主旨的體悟,實現了價值觀的提升。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跟隨著小蟋蟀紅頭一起經歷了一次難忘的“旅行”,覺得是不是非常刺激、有趣?回家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喲,比一比,看誰講得最生動。
板書設計。
紅頭青頭。
(嘴巴——胃部——嘴巴)(救助、鼓勵、安慰)。
(遇事冷靜、團結互助)。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學教案(通用12篇)篇十一
教學內容:
本文是一首伴隨幾代人成長的經典老歌的歌詞,共有三節。它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和風拂面,水波蕩漾,一群活潑可愛的少先隊員在四周環繞著綠樹紅墻的北海公園里盡情歡樂的春景圖。清新明快、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美的語言特別適合孩子們反復吟誦,乃至和著優雅的曲調愉快地歌唱。
教學重難點:
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感受童年生活的精彩與歡欣,懂得珍惜,懂得熱愛。
學習目標:
1、學會“浪、映、輕、涼、悄、做、課、排”8個字,會認“槳、推、倒、塔、爽、幸、福”7個字。
2、能用歡快的語調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能隨著優美的曲調歌唱。
3、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自己童年生活的快樂和豐富多彩,懂得生活在祖國大家庭里的幸福,能夠珍惜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
教學時數: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課文插圖,說說圖中小朋友為什么那么高興,他們在干什么?
2、請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情境,互相暢談自己劃船游玩時的情形。
3、播放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讓學生感受歡樂的生活氣氛。
4、板書課題,指名讀“槳”字,全班齊讀課題。
5、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學生初讀課文,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讀準為止。
2、同位互讀,相互幫助讀準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以“劃小船”讀、賽讀、評讀等方式鞏固生字認讀。
4、出示詞組卡片,如“美麗的白塔”、“涼爽的風”、“親愛的伙伴”、“幸福的生活”,指導學生讀準、讀連貫。
5、學生自由練讀課文,試著把課文讀準、讀通。
三、學習生字詞。
2、書寫時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在書上描紅。
4、在本子上練習。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學教案(通用12篇)篇十二
1、認識“咱、偷偷”等10個生字,讀準“答、應”等3個多音字,會寫“旅、咱”等13個字,會寫“旅行、要好”等18個詞語。
2、能體會青頭和紅頭對話時的心情,分角色朗讀時能讀出相應的語氣。
3、默讀課文,能找出證明青頭和紅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詞句,能體會到它們之間的真摯友情。
4、能畫出紅頭在肚子里旅c行的路線圖,并借助路線圖講故事。
課時安排:2課時。
1、默讀課文,能找出證明青頭和紅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詞句,能體會它們之間的真摯友情。
2、借助路線圖講故事。
1、默讀課文,至少找出三處來說明他們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并根據表格提示邊讀邊畫出相關的詞語。
2、學生匯報,教師隨機指導朗讀。
3、小結交流回顧青頭言行。
(1)當紅頭被牛吞到嘴里拼命喊救命時,青頭是怎么做的?
(2)當紅頭被吞進肚子里害怕的哭起來時,青頭是怎么安慰他的?
(3)當紅頭感到悲哀時,青頭是怎么鼓勵它的?
(4)當紅頭重新回到牛嘴里,但已經一動不動了,青頭又是怎么做的?
4、教師小結:當朋友遇到困難和危險的時候,我們要給予幫助和鼓勵,運用智慧戰勝困難,青頭就是這樣做的,難怪課文中說“它們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
1、學生交流回顧路線圖,
2、學生說說講故事和讀課文的區別(比如:不用跟課文一模一樣,可以加上表情和動作,引導學生關注紅頭和青頭動作及心情變化的詞語等。)。
3、師生合作講故事。(由扶到放)。
4學生抓住“關鍵詞”練習講故事。
5、同桌之間互相講故事。
6、匯報展示。
回家把這個驚險的故事講給家人聽。